中国传统文人园林的诗情 - 从苏博想到的(上)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3-13 20:4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传统文人园林的诗情 ---从苏博想到的

中国传统文人园林的诗情

下午去听常老师的课,一看进来的老师不认识,就毛了,这节课又不知道是要讲什么东东了,精神恍惚... ...

话头一开就感觉这老师不一般,光看到专题名字就颇有文学修养 \文化资本主义时期的诗情---中国传统文人园林\课很精彩大量的图片,新鲜的视角,清晰的

脉络,好久没听到这么好的讲座了.

八月十五苏州市博物馆的开幕,一次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再次引起人们的反思,我们的建筑要走到那里去,是归于传统的屋架和符号还是抛弃中国的东西认真的学

习西方的玻璃钢混凝土... ...

其实对别人我不知道答案是什么,但是对于我还是喜欢具有中国元素的又具有现代感的设计.贝大师的封刀之作自然引得很多期待和想象,虽然我去参观的时候

还没有开幕,不过对于其中还没有完成的部分已经初见端倪... ...只是带来的震撼似乎没有想象中的多... ...

\我家有女初长成\

“既是苏州的,也是世界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这是贝聿铭在设计之初对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定位,他称之为“中而新,苏而新”。

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妙处,这是一座为苏州量身定做的博物馆。从东晋起,苏州就有“山温水暖,风物清嘉”的美誉,苏州文化是精致典雅和轻灵细腻的,

因此苏博新馆的建筑空间不大,但结构巧妙、意境深远,恰如传统的苏州。但与更讲究私密性的传统私家花园相比,苏博新馆是一个公共的文化客厅,它亲和

而开放,恰如现代的苏州。

博物馆的基本色调是灰白两色,正是粉墙黛瓦的苏州所常用的传统色,建筑尺度与苏州传统民居也极为相似,在现代几何造型中体现了错落有致的江南特

色。但是建材却没用传统的木料,而是以钢材和玻璃相替代。博物馆里到处可见三角形、菱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几何图案,还有无数并列的直线条营造出的韵律。

据苏博的馆长张欣介绍,贝氏设计遵循“1350模数”,所有的线条,不管以米还是厘米为单位,都是1350或其倍数,最终所有的线缝归于一点,形成极佳的审美

效果。在博物馆的顶棚和山墙上大量运用了玻璃,这不仅使得展区更加明亮,而且也使博物馆显得通透,一眼就可以从南望到北,从东望到西,当你从一个窗

户的不同角度看过去,就会体会到“步移景换”的苏州园林趣味。博物馆的建筑和园艺古意盎然,但是那简洁的直线条又散发着现代气息,在贝聿铭手中,国际

理念和中国品味水乳交融。

以上是新闻媒体对苏博的描述,而我就是只看到五点:

1.黑白两色

2.结构在外墙的映射

3.形体做大屋顶的切削变形

4.极具中国元素的符号关系

5.传统人文园林的回归和升级---枯山水

01 贝爷爷

02

外观

03 内院

04

建筑的亲水性

05

建筑和人的尺度

06

室内的几何元素,巴洛克色彩

07

似有和风的味道

08

国际理念和中国品味水乳交融

09

框景:景中有画,移步换景

10

文征明手植紫藤,虬龙盘旋

11 总平面

12 一层平面

13 模型鸟瞰

14 大门效果图

15 室内效果图

16 剖面示意

17 立面示意

18 效果图示意“凉亭”叫“茶亭”:回忆坐着轿子,穿过长长的弄堂去喝茶的情景

19 手工模型

20 手工模型

21 手工模型

22 街景---关于苏博的体量“太大是粗暴,太高是傲慢”

23 禅宗意味的庭院

24 陈列的珍品

25 借拙政园墙壁为纸,把巨石切片,高低错落排砌于墙前

26 施工中远见几个工人,可以看到近水的尺度

27 让光线来做设计

28 最喜欢的一张宣传图“山温水暖,风物清嘉”

29 “以墙为纸,以石为绘”... ...

闭月羞花,嵌出的建筑

在新馆中行进,秋日的阳光被通透的玻璃屋顶送进了各个角落。顺着曲径走去,一面是自然恬美的气息扑面:竹林、假山、松石、池塘绿柳,一面是现代建筑元素的运用:钢制灯饰、大片落地玻璃的使用,还有如同外星飞船般造型的凉亭。

新馆位于苏州市区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和太平天国忠王府之间,由于两边都是文保建筑,不能损动丝毫,新馆就像是硬生生嵌入二者之中,壁墙相隔、互连。这个总投资达到3.39亿元人民币的建筑,最终面积近2万平方米,其中保留了不少贝聿铭以往建筑中的设计特色———正方形、矩形和金字塔形元素、对光和玻璃的巧妙运用,以及对局部、细节的精致处理,并包含了一些传统的元素,入口的中庭里的紫藤,嫁接移植自隔壁忠王府,相传由明代文徵明手植。 新馆按东中西中轴线分为三个部分: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包括地下一层和地上两层;中央部分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总共有32个小展厅。中央主庭院北墙上的石片假山是贝老设计的神来之笔,以米芾山水画为蓝本,利用表面经过火烧、磨平等处理的石材,形成“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的山水景观。其清晰的轮廓和剪影效果,仿佛成为旁边相连拙政园的假山透视,新旧园景笔断意连。

在西部主展厅区,水幕墙和荷花池别具一格。“水是用来听的”,遵循他的思路,水从高处顺着暗槽往下流,使人能远远地就能听到“淙淙”的水声,却不知水在何方,直至近前才发觉一池荷花映入眼帘。贝老以中国文人的情怀构造了一幅“馆中有园、园中有馆”的美图。

名为“墨戏堂”的宋画斋是新馆中唯一一处以传统手法营造的展厅,姑苏文人情怀在这间复原的宋代民居厅堂中尽显无遗。屋顶茅草就是用一种生长在苏北沼泽地的红茅草铺就而成的,耐潮,经过处理,可20年不腐;庭院中的石桌取自天然灵璧石,石凳也觅自天然卵石,一幅近10平方米的仿宋山水画威风凛凛,画桌、坐榻到墙体装饰均为完全的宋代风格,令人宛若走进“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的古时“陋室”。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v2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