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探微
更新时间:2024-04-03 17:3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探微
目录
一、摘要
二、关键词 三、
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探微 一、摘要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IT业的崛起,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信息化进程。为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适应信息化社会,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能力。信息素养的培养应从小开始,因此,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时代发展对小学教育的现实要求。正确的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了解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目标,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每个社会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任重而道远。 二、关键字
信息素养(Infomation Literacy)、 协作能力、获取、分析、加工、评价、 批判性思考、创造性表达、Big6技能、独立学习、社会责任
三、正文
当今世界,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正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现有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和应用能力,将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素质、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而采取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使小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节 信息素养的内涵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社会,各种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人们犹如逆水行舟,不及时有效地处理和吸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就将成为这个时代的弃儿。信息素养能力是个人终身学习的基础特质,是在教育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信息素养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学校信息素养教育是否有效,是需要一定的标准来进行评估和衡量的。 一、信息素养的定义
“信息素养(Infomation Literacy)”一词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波尔·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当时,波尔·泽考斯基将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时利用的技术与技能。”后来又将其解释为“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许多学者和研究机构都对这一概念提出了新的解读。
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下属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在其终结报告中正式给信息素养下了定义——“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
1992年,多莱(Doyle)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指出,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应该具备以下几点基本特征:能够认识到信息的重要;认识到精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可能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访问信息,包括基于计算机和其他技术的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应用;将新信
息综合到现有的知识体系中;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波恩(Robert·Burnbein)在《信息素养——一种核心能力》一书中指出,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这种定义是被人引用最多、最经典的定义,它全面而简练地概括了信息素养中基于本技能和思考技能两个方面的内容。
莱尼斯(MaryF·Lenox)和沃克(Michael L· Walker)认为,广泛地说,信息素养是指一个人获取和理解多种信息资源地能力。而要真正实现信息素养则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必须希望懂得和使用分析技能去简单陈述问题,明确研究方法以及能对实验性(经验性)结论进行批判性的评价;第二,必须能利用越来越多的、复杂的方法寻求问题的答案;第三,一旦已经明确了要寻找的东西就一定能够找到。
美国科罗拉多州教育媒体协会认为,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是有能力的、独立的学习者,他们知道自己的信息需要,能积极参与到概念的讨论中;他们以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示自信,懂得什么才是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会运用技术去获得信息,进行交流;能在存在多种答案及无答案的环境中自如地工作;会对自己的工作采取高标准,创造高质量的产品。
现在,信息素养被界定为“个体(人)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评价、创新以及传播等方面的能力,它是一种对目前任务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在何处获取信息、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加工信息、如何传播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从以上几个信息素养的定义可以看出,信息素养不仅仅是孤立的诸如信息获取、信息检索、信息表达、信息交流等信息技能,而是以独立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以在信息社会中合理生活学习的责任将这些信息技能用于信息问题解决和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信息能力。 二、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标准
美国学校图书馆协会/美国教育交流技术协会(AASL/AECT)1998年在《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中发布了“学生学习的信息素养标准”(Information Literacy Standards for Student Learning),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这一标准从信息素养、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这三个方面表述,更进一步丰富了信息素养在技能、态度、品德方面的要求。 1、信息素养标准一:
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 2、标准二:
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 3、标准三:
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实用信息; 4、独立学习标准四:
作为一个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 5、标准五:
作为一个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 6、标准六:
作为一个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
7、社会责任标准七:
对学习社区和社会有积极贡献的学习具有信息素养,并能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
8、标准八:
对学习社区和社会有积极贡献的学习具有信息素养,并能实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 9、标准九:
对学习社区和社会有积极贡献的学习具有信息素养,并能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来探求和创建信息。
“学生学习的信息素养标准”根据中小学学生的特性,从信息素养、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大类进行描述。“信息素养”类目描述了与美国学校图书馆媒体课程直接相关的核心学习成果指标,包括认识信息需求,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独立学习”类目的标准和指标更多地着重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能力,包括独立寻求和运用个人感兴趣的信息的能力、批判性思考、创造性表达的能力等。“社会责任”类目下的标准和指标则更注重于学生参与信息社会、培养高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要求。“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是以信息素养类标准为基础的,但进一步明确和丰富了信息素养在技能、态度、品德等方面的要求。
第二节 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信息素养与读、写、算等能力一样,作为一
种基本技能,从小就应开始培养。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小学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上时代的步伐。 一、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目标
所谓信息素养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处理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传统的图书用户教育,还包括计算机运用技术、网络运用技术和信息检索技术的教育以及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道德、信息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它并不是一种纯粹的技能教育,而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结构,开发学生可持续性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思想能力的素质教育。
1、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目标
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应遵循小学生的生理条件、学习心理的规律,立足于促进小学生的精神发展、道德观念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和文化素养发展这四个发展目标上。具体表现为:
1)通过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小学生的精神发展。它主要包括自我意识、潜能和对自身优缺点有一定的认识,产生自身的求知欲,能够试图用自己的认知回答生活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具有初步的批判思维和主动学习的精神意向,而使自己的内心世界得到充实和发展。 2)通过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小学生的道德观念发展。它主要包括学生理解对与错、负面到的关注他人、试图做对事情的愿望、对行为结果做出反应和对自己和他人的宽容。做出负责任的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
3)通过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它主要包括理解家庭和社会成员的责任和权利,具有和他人协同工作的一些基本能力,显示出一种主人翁一是和渐增的参与意识、对自己集体、学校、生活的社区的进步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些贡献。
4)通过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小学生的文化素质发展。它主要包括理解各民族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文化欣赏和反应 艺术的体验与经历的能力,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文化传统,对别人做事的方式及与自己的差异保持好奇心,具有理解欣赏异域文化风格的能力。 2、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技能要素
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技能要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具有交流思想的基本能力——说、听、阅读、写作的能力。
2)具有数字运用能力,包括发展一系列计算机技能和在各种背景中应用的能力。 3)具有协作能力,包括能够参与小范围和整个班级讨论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共同迎接
挑战能力。
4)具有信息技术能力,包括使用一些简单的信息资源和通讯技术工具去发现、分析、综合、评价和呈现信息的能力。
5)具有自我提高能力,包括批判性评价工作和学系内容,确认提高自身学习和行为表现的方式。
6)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学生发展的技能和策略,这些技能和策略可以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从以上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可以看出,学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不只是教会她们获取信息的技能,也不是关注于个别信息工具的使用,而要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像思维,促进其精神发展、道德观念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和文化素养发展。
二、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过程
纵观中国教育教学改革,从8 0年代推行素质教育到今天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改革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在各项改革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当务之急。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过程层层推进。我们不妨从技术层面、知识层面和意识层面三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1.技术层面——依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培养信息技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的任务之一是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知识层面——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科整合,培养学生文化素养随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从单一学科知识的学习转向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开始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与其他课程整合的研究。以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以各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为载体,锻炼学生利用各种手段提高文化素养的能力。
3.意识层面——社区服务,社会实践,走出校园,体验生活,培养学生信息意识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基于生活实践和学习者直接经验,与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通过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学生从自身实践和经验中形成问题,从经验中去获取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能更好地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模式
信息素养培养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信息素养概念由国外引入,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国内学者结合自己的见解对这一概念做出了各式各样的解释,但大多仅限于理论层面,对于具体可行性的实施方案没有深入探究。国外对信息素养的实验研究,最有影响、最著名的当数“Big6技能”。全球数以千计的教师正在针对不同的实际问题为自己的学生建立Big6方案。国内对Big6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1988年美国Mike Eisenberg 博士和Bob Bekowitz博士共同创立了一个旨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基于批判思维的信息问题解决系统方案,由于它为成功的信息问题解决提供了六个主要技能领域,因而该方案又得名为Big6技能。 1、Big6技能简述
1)任务确定:确定任务(或信息问题),以及确定为完成任务(或解决信息问题)所需要的信息。
2)确定信息探索:讨论所有可能的信息来源,选择最合适的信息来源。 3)搜索信息:在信息来源中查找信息。
4)运用信息:在信息来源中通过阅读、聆听、观察、触摸等方式来感受信息,筛选出有关大的信息。
5)整合信息:把来自多种信息来源的信息组织起来,把组织好的信息展示和表达出来。 6)评价:评判学习过程(效率)、评判学习成果(有效性)。 2、Big6技能的具体应用:
目前,信息问题解决方案——Big6技能,已作为一门课程在美国中小学中推官普及开来,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帮助学生掌握有效满足信息需求的一组技能;使学生需要使用信息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和作出决策时都能应付自如。睡着因特网在美国中小学中应用的普及,因特网上众多的信息资源、信息服务和传统印刷媒体(书、报纸、杂志)电子媒体(电视、广播、CD-ROM光盘)以及有专业领域知识的专家一起成为了实施Big6技能课程不可缺少的工具和资源。 具体应用如下:
1)在任务确定的技能中,学生可以使用电子邮件、虚拟环境、视频会议等因特网上的工具与老师就作业、任务和信息问题进行实时交流讨论。
2)在确定搜索策略技能中,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因特网浏览器、电子邮件、在线图书馆目录、杂志、报刊索引、全文电子资源等的功用,并评价它们在查找文献方面的价值。 3)在搜素信息的技能中,学生可以利用web浏览器和搜素引擎工具、在线图书馆目录、
杂志、报刊索引从多种信息源(报刊有专业知识的专家)检索和获取信息。
4)在运用信息技能中,学生可以利用FTP资料库下载和上载数据、文档,利用电子表格的数据库统计数据,利用文字处理工具的剪贴工具引用他人的数据和资料,并记录他人资料的出处。
5)在整合信息的技能中,学生可以利用字处理、图像处理、电子表格、HTML和web网页等工具来创建文档、图像、图表、web网页等。
6)在评价技能中,学生可以利用电子邮件等软件与老师和其他人就他们完成任务、解决信息问题而创作的作品进行交流、讨论和评价。 四、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方法
世纪正全面进入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信息的流通和积累。在信息社会中,不仅是整个社会的物质生产力达到高度增长,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的知识信息的生产、流通、积累达到高度增长。人类个体所拥有的知识信息及信息处理能力将决定着它在信息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对教育当然就提出了信息化的要求,不仅要求教育在硬件和软件上实现信息化,更要在教育的培养目标上实现信息化,也即教育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那么,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巨大动力,是促进学生愿意学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新的知识。大量的事实证明,如果学生根本就没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即使他们掌握了一定新的创新方法和技术,也很难有实际的价值的创新行为。根据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学生容易对计算机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应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学习动机从而激发他们去创造的思索。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网络环境中的人机交互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建立起学习者和人之材料之间的直接联系,是调动小学生学习兴趣,开展小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它能够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满足不同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的需要,促进智力和思维的发展。这样有利于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教学“画图”程序之前,教师可以专门为学生恩上一节图画作品欣赏课。通过欣赏图、文、声并茂的绘画作品,学生梦的画图兴趣就一下就能提高,她们一定会急于想知道绘画的过程和技巧,各个睁大眼睛认真听讲,这样的激趣设计定会为学生在今后的画图学习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2、引导学生学会广泛汲取有益信息。
这一层次包括信息的收集能力、辨别能力、选择能力和储存能力。要引导学生学会有选择地汲取信息,不仅仅是囿于课本教学内容。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他们对新事物具有好奇心、求知欲,因此书本以外的信息远比教材本身更具有吸引力。面对繁杂的信息社会,教师要引导学生有选择地汲取有益信息,对于那些对学生有害的信息避而远之。在课堂教学中要有目的分层次地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介绍一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报刊杂志和健康的网站、网点,让他们从中汲取信息营养,增强自身的信息素养。“课堂小天地,社会大课堂”。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高实际应用的能力,如果不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让学生广泛涉猎各种信息,而是光“啃”几本书,恐怕再“熟”也难以生“巧”。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生活,开阔视野,广泛获取信息,让学生在不断寻求探究信息的过程中,感悟、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同时也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是未来信息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环境,改变过去那种权威式的教学关系,不是让学生在教师、家长的压力下学习,而是自主地、主动地去学习,这是信息化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要爱学生,承认学生间的差别,允许他们在学习上有选择的机会,在教学中留有思维的空间,尊重学生发表的意见,延缓对学生意见的评判,允许他们有不同的想法,给他们创设一种“容易激起反应的环境”。教学中,特别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创新往往是从问题开始,只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有创新可言。如爱因斯坦从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尔电磁理论相矛盾现象出发,提出疑问,并解答疑问,导致狭义相对论诞生。我们的学生往往善于学习、善于模仿,却不善于提问。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是教学生如何回答问题,往往以学生没有问题了作为一节课的圆满结束,很少教学生如何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所以我们的学生往往迷信书本、迷信权威,对问题不敏感,缺少科学的怀疑态度和精神。事实上,无论书本的知识,还是教师的观点,都有可能存在错误,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能提出质疑,不仅证明他在课堂上专心听讲,而且证明他有了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不管他的看法是否正确或成熟,只要有这种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精神,就应予以鼓励,要鼓励学生向书本挑战,向老师挑战,向权威挑战。
参考资料:
[1]郭朝明.信息化时代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电化教育.2007年第11期.
[2]张静波.美国信息素养能力标准比较研究.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2007年第12期.
[3]张正心.多种途径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中国CNKI网. [4]王旭卿.美国信息素养教育.中国电化教育.总第158期. [5]李海燕.信息素养概念评.中国CNKI网
[6]蒋友明.中小学信息素养的培养.中国CNKI网
[7]黄美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与研究.教育信息技术.2007年第3期.
[8]杨慰尊.小学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和信息能力培养途径.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11期. [9]汪小庆.中小学信息素养三部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4月
[10]Barron, B. J. S., Schwartz, D. L., Vye, N. J., Moore, A., Petrosino, A., Zech, L., Bransford, J. & CTGV (1998). Doing with understanding: Lessons from research on problem- and project-based learning.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7 (3&4), 271-311.
[11]Carlsen, D. D. & Andre, T. (1992). Use of a microcomputer simulation and conceptual change text to overcome students’ preconceptions about electric circuits. Journal of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19, 105-109
正在阅读:
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探微04-03
机电总承包合同范本03-24
山东省2015年高水平运动员测试合格名单07-04
WCDMA室内分布建设规划原则V1.001-20
东江湖景区导游词03-13
9种网络安全末日大灾难06-12
初中体育优秀教案 - 图文05-23
小火箭冲上了云霄作文500字06-27
硅烷化试剂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05-14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素养
- 小学生
- 培养
- 信息
- (精美排版)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提升规划(2014-2020年)(全文
- 生物制剂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 人文-2014医师定期考核题库40
- 会计基础 总复习2
- 矩阵分解与线性方程组求解
- 2006-2012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试题和部分答案
- 辽东山区软枣猕猴桃商品化栽培
- 政审思想品德鉴定表
- 省、市、县官方网站新闻投稿电子邮箱
- 水温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报告课案
- 2015-2016学年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 村卫生室各项规章制度册
- 安徽理工大学2014-2015学年度共青团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
- 合肥市司法局办公室 第64期 2008年12月9日
- 泰勒制对现代企业管理影响研究
- 无忧保-浅谈超出法定退休年龄工作人员社会保障问题
- 动态法测量固体材料的杨氏模量
- access作业
- 企业人性化管理的现状及其解决办法毕业论文
-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