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图形几何:关注核心素养

更新时间:2023-11-14 11:5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聚焦图形几何 关注核心素养

—— 全国小学数学(人教版)核心素养示范课观摩交流汇报 孟夏之日,万物并秀;群贤毕至,少长咸集。2017年5月16-18日,全国小学数学(人教版)核心素养示范课观摩交流会在福州市体育馆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的近4000名教育专家与教师代表参会,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推动区域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我们镜湖区教育局教师代表一行8人在教研室沈清主任的带领下沿着中国最美的高铁线—合福高铁线路,一路南下来到了美丽的有福之州。每天我们在同一个时间不约而同拾级而上,奔赴同一个坐台。大家静静的聆听,匆匆的记录,深深的思考,细细的品味,尽管腰酸背痛却也甘之如饴!两天半的学习,紧张又充实,让我收获了很多很多,下面我将从活动概况介绍、活动感悟分享及教学方向展望三个方面和大家来一一分享!

一、活动概况介绍

会上,来自北京、天津、广东、山东、福建等15个省市的教学名师通过课堂实例,具体解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出发点,将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起来,以此推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

1、活动内容安排:本次的研讨观摩活动安排的15节课,所展示的内容全部来自人教版教材中“图形与几何”这一版块:涉及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多边形,长方体,圆柱,及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等多个内容,年级跨越二年级至六年级。其中还安排了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黄爱华及天津红桥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徐长青两位名师的精

品课堂展示。每个半天授课结束后,由省级教研员进行专家点评,同时大会还邀请了全国著名的小数专家学者、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的曹培英教授作了《空间观念及其培育》专题讲座。我们近距离的欣赏了名师,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风采,活动中我们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精准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在倾听专家们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独到见解的同时,听课教师们通过“人教教材培训”的官方微信,与大会进行着实时的互动。专家学者精彩的学术演讲,独到的见地让人豁然顿悟,优秀教师们的教学技艺,独特的风格,让人欣喜赞叹,真是功在课内,意在课外!

2、观摩总体感受:上课教师的全情投入,与会专家精彩见解,观摩教师热情互动。

从听课的效果来看,热情的老师更受学生欢迎,其实,热情并不单单是与老师的性格有关,更是一个老师对自己课堂的投入,老师与学生也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授关系,更多的是一起相互切磋,相互成长的朋友关系。活动中执教的每位老师的课堂气氛都是融洽的,活跃的。与其说是上课,可在我们这些听课的老师看来,更像是老师与学生一起畅游数学的海洋。

大会的每次观摩之后,由各省的教研员及与会的专家们,利用简洁但不简单的评价,精心研读每一节课,使台下的老师们对于执教教师核心素养的设计渗透及设计意图豁然明朗。

会场还设置了官方微信评课上墙,便于老师们评课交流,为了活跃会场的气氛,设置了优秀点评奖和幸运奖,到会老师们听课认真,

评课积极,有针对性,学术性,切实性。 二、活动感悟分享

课堂教学:围绕核心 展示成果

15节课,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风格,每位教师自成一家,各不相同,犹如百花齐放,百家之言,但仔细聆听,他们的主流核心价值观一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一)教学内容集中关注数学核心素养。

关于核心素养相关知识,有各种说法与认识。马云鹏老师指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10个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曹培英老师指出“抽象、推理和模型思想对应了数学的大特征,是众多数学思想中具有本质意义的基本思想,也是数学教育的内核。数学基本思想承载了独特、鲜明的学科育人价值,可教、可学,是名副其实的学科核心素养。”两份数学核心素养分别为10个和3个,初看起来,不一致,有差异。但进一步思考会发现,二者只是分析的视角不同而已,前者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出发,后者从数学基本思想出发。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数学基本思想是统领整个数学和数学教育的思想,对于研究数学和学习数学的人都有重要指导意义。由此可以理解数学基本思想对数学核心素养也是具有上位的指导性的。或者可以理解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基本思想在学习某一个或几个领域内容中的具体表现。这样,才能加深对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

我们这次观摩的15节课围绕空间观念及几何直观核心内容展开,集中关注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统计等核心素养。

(二)信息化教学手段及教学具的运用体现巧妙的构思。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便捷!这次观摩的课堂上,不论是教具和学具的运用,电教媒体的运用,亦或是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前后的衔接,巧妙的构思,将教学的内容体现得直观充分。

1、教学具的运用。

教师们的课堂上,有自制活动角、自制方格学具、长方体小模型学具,圆柱体积公式推导教具…这些教学具的使用,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让每个学生参与的平等,交流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正是它们的直观运用,让学生经历了学习的过程,使空间观念和几何素养得到了培养和提升。

如山东省济南市的程珣老师在《角的初步认识》中,设计了自制活动角及圆片折角的两处教学具。运用制作好的活动角和老师比角的演示与操作,充分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和感官,引导发现角的大小与开口的大小有关,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而用圆片折角的活动,结合学具,引导学生动手折一折剪一剪去创造出角,在不断折角的过程中,观察角的度数不断变小变小,从而为四年级角的度量做准备。

陕西省西安市郭妙花执教的《圆柱的体积》一课中让学生用圆柱体积公式推导学具,亲自经历拼4份、8份、16份的过程,发现分的份数越多,拼出的立体图形越接近长方体的结论,感受极限思想。

在北京的田学奇老师的《长方体的认识》中,提供搭建一个长方体框架的材料,让学生当一回小小建造师,选择合适的小棒搭出长方体框架。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丰富了感性认识,掌握最核心的特征,并不断积累空间观念。

2、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因为在图形类的教学内容中,多媒体课件的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繁为简,化抽象为直观的优越性能体现更加明显,所以每节课中处处可见它们的身影。在设计导入、新授、巩固等环节中时老师们运用的课件不仅能给教学提供极大的方便,还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田学奇老师执教的《长方体的认识》一课中,导入部分的课件呈现新颖形象,让人印象深刻!以融入由“点--线--面--体”的动态演示,呈现出长方体完整的模型。多媒体课件带来的方便,直观,快捷,让学生迅速准确建立起知识的表象,激发兴趣顺利进入知识的探究。 在福建省福州市林安娜执教的《图形的旋转》中,为了让学生能体会旋转中心不同,即使方向和角度相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旋转现象。 教师设计了一个“将线段ab顺时针旋转90度”的想象画图环节,在展示学生画出的作品后,教师运用课件演示验证学生的想法。让学生从不同的结果中感受到由于旋转中心的不同,即使旋转方向角度相同,所产生的结果也不同,让学生从比较中更加深切的体会了旋转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v1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