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导论提纲

更新时间:2024-01-19 18:0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地理科学导论提纲 第1章 地球系统

第1节宇宙中的地球宇宙大爆炸学说(红移现象,微波背景辐射) 一、宇宙的构成

一)总星系二)恒星系(椭圆星系,漩涡星系,不规则星系) 三)类星体四)恒星(双星,聚星,星团,脉冲星,变星,新星,超新星) 五)行星(小行星,矮行星,万有引力定律和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六)卫星七)其他天体(彗星,流星,陨石) 八)星云及星际物质(行星状星云,弥漫状星云)

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一)银河系(漩涡星系,由银晕,银盘,核球,银核构成,朝麒麟座方向移动)

二)太阳系(宇宙年,其行星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地球具得天独厚优越条件)

第2节宇宙因素的地理效应 一、太阳的地理效应

一)太阳1.体积与质量2.太阳的构造:中心核反应区(球核),辐射输能区,对流层,

太阳大气(光斑黑子光球层,耀斑色球层,太阳风日珥日冕层)3.太阳的能量(短波辐射)4.太阳活动

二)太阳对地球地理过程的影响 1.太阳能是地球表层的基本能源(带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气候过程、生物过程产生强烈影响(11年气候干湿变动,磁爆极光短波通讯,生物生长人类疾病) 二、月球的地理效应一)月球简介(白道,周期,表层) 二)月球对地球地理过程的影响(潮汐) 三、其它宇宙因素的地理效应(近地小天体,宇宙线) 第3节地球的整体性质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质量 二、地球的圈层构造

一)地球内部圈层1.地核(内核,外核,古登堡界面)2.地幔(下地慢,软流层,上地幔,莫霍界面)3.地壳(康拉德不连续面,上部花岗硅铝层,下部玄武铝镁层) 二)大气圈层1.对流层(低纬17-18km,高纬8-9km)2.平流层(臭氧层,50km)3.中间层(85km)4.热成层(暖层,250km)5.电离层(1000km)6.外逸层(散逸层) 三、地球的物理性质一)地球的重力(万有引力分向心力和重力) 二)地磁(磁偏角,磁爆)

三)地热(放射性蜕变能,地热增温极)

四、地球的化学成分克拉克值(地壳元素丰度):重量克拉克值(氧硅铝铁钙钠镁钾氢),原子克拉克值(氧氢硅铝钠镁

钙铁钾)

五、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自转1.性质(极移,地轴的进动,天极,黄道) 2.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变化) 3.周期(恒星日23h56min4s,

太阳日24h,太阴日24h52min) 4.地理效应(昼夜更替,地转偏向力,周日视运动)

二)地球公转1.性质(恒星年365d6h13min53.2s 回归年365d5h48min40.08s,速度一月初近日点快七月初远日点慢)

2.地理效应(四季形成昼长变化,五带形成,影响长周期气候变迁)

六、地理坐标与时间一)坐标(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二)时区与国际日期变更线(24个时区变更线向西越加向东越减) 七、地球的演化一)地球系统演化过程:天文时代(作为天体形成),地质时代(内部构造形成),生物时代(生物产生进

化),人类时代(人类产生文明发展) 二)演化特征 1.方向性(低级高级,简单复杂) 2.非线性(耗散系统) 1)突变性 2)累进性(加速进行) 3.节律性(发展开发的时间循环,分周期性节律和旋回性节律,具层次性) 4.稳定性(自我调节抗干扰) 三)地球系统过程的时空尺度(尺度问题) 第4节地球表层系统(地理学研究对象) 地球表层的基本特征:(1)是由自然演化形成的不同圈层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综合整体,

是一个系统。(2)各圈层层面特别是岩石圈表面是不均一的,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3)地球的表层是物质三态转化的界面、内外动力、有机界-无机界相互作用的场所,因此是循环发展的动态系统,是在不断变化的

一、地球表层的构造

一)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石,表面有风化壳,是生物生存基础,分上层沉积层,中层花岗硅铝层,下层玄武硅镁层,岩石圈的表层还可分为土壤圈和沉积岩石圈。岩石圈层是地质大循环的主体。)

二)水圈(水圈即指分布、渗透于地球表层中的各种水体,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以及岩石、土壤孔隙中的地下水,最大厚度约20Km左右。地球上的总水量为138,600km3,海洋水占96.5%,面积占71%,陆地淡水占3.5%(其中冰川占1.74%,地下水占1.7%),地表淡水仅占0.6%。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输送-降水-径流的形式进行周而复始地循环,有其大循环与小循环。)

三)大气圈(专指对流层,分最下层即摩擦层和行星边界层,自由大气层,顶层即过度层,对流层中集中了大气成分的3/4,其中99.9%的大气集中于大气层50km高度以下。)

四)生物圈(大致在地面、水面上下100—200米范围以内,地球上有动物100多万种,植物有34万种,微生物4万种,植物占生物有机质量的90%。)

五)智慧圈(技术圈,人类圈,指人类及人类所创造的表层人工物质环境,作为一个单独的圈层与生物圈分开,但是却渗透于自然演化形成的生物圈,二者相互共存,构成了全球的生态系统) 二、地球表层的能量转换与物质循环

一)能量转换(来源: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辐射能,天体引力能)

1.太阳能(无机界中长波辐射,有机界中光合作用) 2.内部热能(引起构造突变,渐变) 3.引力能(地球对地表物质的吸引为潜在势能,天体对地表物质的吸引引发周期性弹性形变)

二)物质循环 1.地质大循环(板块运动,大陆漂移) 2.大气循环(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 3.水循环(塑造地表形态,化学元素迁移,生化反应) 4.生物非生物循环(能量转换,遗传沟通,碳,氢,磷循环)

(1)物理循环:大气、海洋的环流及其相关联的热量输送、水分循环;地壳升降、平移运动及其带来的物质、能量循环等过程。 (2)化学循环:岩石、矿物溶解成分以及其在土壤、地表水中的循环;再如大洋中的碳酸盐等的沉积过程;大气中氧气的生成与消耗过程。

(3)生物循环:生物的生长、繁殖过程,生物之间的食物链等与生命活动相联系的过程。其中,人类活动造成的物质能量循环,对全球的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

(4)所有这些的循环过程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共同作用影响到地球表层系统的物质、能量平衡、转化与循环。

三、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人工环境系统)

一)人类对岩石圈的影响 1.人工地貌过程(直接,间接) 2.人类沉积物的形成 3.人类对土壤的影响(破坏性,建

设性) 4.触发地壳运动

二)人类对大气圈的影响1.改变大气成分1 )温室效应 2)臭氧层破坏 3)酸雨 2.大气污染 3.改变下垫面,形成局

部环流和营造人工气候环境

三)人类对水圈的影响1.改变地表水系,调节水量的空间分布 2.改变水循环,调节水量的时间分布 1)影响蒸

发过程 2)影响水汽输送 3)影响降水过程 4)影响径流过程 5)增加地表水分来源 3.水体污染

四)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1.森林面积缩小 2.草场退化 3.生物多样性降低 4.改变生物基因 5.改造生态环境,

提高生物数量

五)人类对地理环境作用的特点1.人类作用规模巨大,很多方面达到与自然作用相匹比的程度 2.人类的地质作

用引入新能量制造新物质 3.人类的地质作用越来越深刻

第2章地理空间

第1节地域分布规律(由行星性质和地球表层性质决定)

一、纬度地带性(地球表面环境要素和地理景观沿纬度方向有规律递变的特征,是最重要的地理规律,是地理学最经典的基础理论

之一)一)形成机制(地球的球形形状及地日运动位置关系决定了太阳辐射能量在地球表面的变化机理) 二)气候的纬度地带性(温度降水,气压带风带,大气环流)

三)自然生态系统的纬度地带性 1.陆地生态系统 1)热带雨林带 2)热带季雨林带 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4)温带绿阔叶带 5)亚寒带针叶林带 6)寒带苔原带 2.海洋自然生态环境(由于海洋的水体表面均一,纬度地带性比陆地明显,而在<200m水深的范围出的温度、盐度和生物分异更明显) 1)北极带 2)亚北极带3)北温带4)热带5)南温带6)亚南极带7)南极带

四)人类生物学特性的纬度地带性自然对人类的影响:直接环境因素和食物链关系人对自然的适应特点:反应相似性,自然遗传性,补偿性反应1.人种 2.人体地理适应类型 1)热带适应类型 2)北极适应类型 3)温带适应类型 4)寒带适应类型(西伯利亚型)

五)纬度地带性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1.对第一产业影响(作物生长积温 ) 2.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工业文明,

城市分布,自然灾害) 3.对文化的影响(中国南北差异)

二、海陆梯度地带性(指由于海陆相互作用引起地理环境从沿海向内陆有规律变化的特征)一)形成机制(海陆位置关系造成

的水汽输送差异和热容量差异即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差异) 二)气候的海陆梯度地带性(大陆海洋性气候,气压带风带)

三)自然生态系统的海陆梯度地带性(干燥程度引起自然带景观差异) 四)人类生物学特性的海陆梯度地带性

五)海陆梯度地带性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1.对第一产业的影响(作物产区) 2.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文明发

展差异) 3.对文化的影响(中国东西差异)

三、垂直带性(陆地和海洋中的各种环境要素都会沿垂直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变化。)一)形成机制(海拔高度变化)

二)气候的垂直带性(气温,气压,降水,辐射)

三)自然生态系统的垂直带性1.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垂直带谱,林线,雪线,方向性) 2.海洋自然生态系统(水体

分表面膜,光亮层,浮游动物带,底层) 四)人类生物学特性的垂直带性(高原反应)

五)垂直带性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1.对第一产业影响(山地作物分布) 2.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经济,

生产生活方式) 3.对文化的影响(山区艺术)

四、非地带性(地球表面上不符合以上特征,变化机制不同于地带性规律的均可以成为非地带性,地带性是环境造成太阳辐射能

或其转换的热能起主导作用,非地带性是地球内能起主导作用)

一)形成机制(地壳运动和地表物质组成的差异) 1.地壳物质组成引起的非地带性(矿物分布的非地带性造成资源不均匀性,岩石化学性质和物理形状对环境的直接影响) 2.海陆分布的非地带性(板块运动,岩浆活动) 3.地壳起伏的非地带性(我国划分三大自然区) 4.地壳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引起的火山,地震,地热,温泉的非地带性

二)非地带性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资源条件,农业旅游的环境条件,灾害性破坏) 第2节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社会事物的空间位置及其结构关系的理论) 一、区位与区位论

一)区位的概念与特点1.汉语意义:分布的地区或地点2.特点:空间性,结构性,环境性,文化性

二)区位论的产生与发展1.古典区位论:杜能,韦伯,特点是以节省运费实现成本最小为目标2.近代区位论:费

特尔,赖利,帕兰特,廖什,特点是立足于区域或城市着重空间结构分析,以利润最大为目标

三)现代区位理论的视角 1.尺度论(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尺度区位之间的联系) 2.时序观3.行为观

4.场势观 5.结构观

二、产业区位论(又称经济区位论,是生产厂家或经营商家为获取最大利润或降低成本选择经济活动的位置的理论,

目的在于获取经济利益)

一)农业区位论 1.杜能圈(同心圆由内而外分为自由农业带,林业带,轮作带,谷草带,三圃带,畜牧带,阐明

了市场距离对农业生产集约程度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因距离引起级差地租)

2.农业区位论的应用与实践(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分异)

二)工业区位论 1.韦伯工业区位论(奠定了近代工业区位理论基础,有区位因子和原料指数两个重要概念,区位

因子:一个地点上对工业生产其积极作用和吸引作用的因素,按范围性质种类特性不同可以分类运输指向:指工厂偏向运输费用的最低区位原料指数:局地原料(只有特定场所才有的原料,区别于遍在原料)重量比上制成品的重量劳动力指向集聚指向)

2.工业区位论的应用发展(20C30D美国胡佛提出运输区位论)

三)市场区位论 1.廖什市场区位论(主要贡献是用利润原则来说明区位选择市场区及市场网是基本内容) 2.帕兰德区位论(从空间竞争分析商业的市场地域,与前者更适合于商业选址)

四)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区位论面临的挑战(高科技含量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和生产的国际化,信息传输技

术的发展,区域边界日趋模糊高新技术产业区位研究引起重视)

三、非产业区位(非生产活动的位置选择,虽然也重视交通因子,距离因子,但更多的重视环境因子和行为因子,

人文社会因子的作用)

一)住宅区位 1.影响因素(经济,交通,环境,人文) 2.行为理论(过滤论,互换论,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二)办公区位(商务办公属于产业区位范畴,城市或区域的公共管理机构属于非产业区位范畴) 三)学校区位(中小学分散于居民区中,大学依托于中心城市日益郊区化,集聚化,规模化)

四)公共设施区位(城市公益事业单位的位置选择和网络布局,非盈利性,选址目标是距离最小化原则和覆盖人口

最大化原则)

四、中心地理论(是关于一定区域或国家内城市等级规模,城市和城市职能、大小、空间结构的学说,是关于城市

空间结构的理论,由克里斯泰勒建立)

一)理论模式(不考虑地理条件差异,人口分布均匀,有统一的交通系统,利益原则起完全支配作用)

1.市场原则(利于货物销售与服务方便) 2.交通原则(各中心地应位于高一级交通线上) 3.行政

原则(中心地有唯一从属)

二)评价与发展(门槛人口概念,泰勒被称为理论地理学之父,中心地理论标志着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形成,同

时也是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三)应用(区域开发,国土开发与整治,城市体系规划) 五、空间相互作用与空间扩散

一)空间相互作用原理——引力模式(重力模式)(重力模型基础上可推导出矢量模型) 二)空间扩散(有三种基本类型:传染扩散,等级扩散,移动扩散) 第3节行为地理理论(研究人类实际行为与环境空间关系)

一、环境认知(环境知觉是人们在对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过程,是人类行为的

基础,环境认知是在环境知觉的基础上人们对环境信息再现于大脑后的认识,是人们对地理环境识记再现的一种形态,地理物象是地理环境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脑中的形象,具有距离衰变规律性和动态性,认知地图是以地理物象为基础,人脑通过环境信息刺激而产生的心理图像)

二、行为矩阵(英国普雷德提出,核心思想是经济活动区位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人类的决策结果,区位决策

合理性取决于信息量的占有和决策者信息利用的能力)

三、空间偏好(人对空间环境的好恶直接影响人对环境认识的客观性,空间偏好表现为乡土偏好和显示空间偏好(人

对突出明显的空间构造的偏好))

四、时间地理学(瑞典哈格斯特朗提出,地理过程有三大系列组成:空间尺度,时间尺度,对象主体尺度,行为空

间是研究人的主观世界对空间认识和行为的空间特征及实践应用) 第4节区位理论 一、区域与区域研究

一)区域的概念:区域指一定的地域空间,是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综合体,泛指一定的空间范围,狭义指人类社会经济

的空间形式(地理科学中常用于狭义)

二)区域的特征:具体性,连续(成面)性,具演化特征 三)区域地理学,区域科学与区域经济学

四)区域研究的视角(空间视角,时间视角,社会视角,环境视角) 二、区域发展理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在机理,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产业集聚理论,梯度推移理论,点轴发展理论,

区域协调理论六个理论是平行的) 一)发展与增长 1.经济增长:有更多的产出(GDP总量和人均量的上升) 2.经济发展:对质和量(种类,生产与分配,

技术体制,环境)的优化比增长有更丰富的内涵 3.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稳定三效益统一 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在机理

1.循环累积因果原理(经济发展六大要素:产出与收入、生产条件、生活水平、工作生活态度、制度、政策,互为因果,累积性循环分正向负向,启示) 2.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前者指经济增长中投资对收入增加的扩大作用,后者指收入或消费的变化导致投资的大幅度变动,两者是经济波动周期性变化的原因)

三)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1.内涵(社会分工的空间表现形式,最早由亚当斯密提出,基本思想是充分发挥区域的比

较优势,突出特色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的高效率):绝对利益理论,比较利益理论,要素禀赋学说,要素替代理论,技术差异理论

2.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分类有三种:克拉克产业分类即三次产业分类(一二三产业),产业功能分类(主导,关

联,基础,支柱,潜导产业),要素集约度产业分类(资源,资本,劳动力,技术密集型产业)遵循原则:专门化与多样化相结合的原则,生产要素比较优势原则,经济规模原则,地域联系原则,产业区位原则 3.劳动地域分工问题:产业结构雷同和地方保护主义,二元化现象(两极分化)

四)产业集聚理论 1.含义: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的过程;集聚的机制:空间区位指向和产业联系

(生产联系,投入产出联系,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联系,非生产联系);效应:降低成本,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增长极理论(法国佩鲁提出,具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扩散效应,赫希曼提出具有极化效应,涓滴效应,费里德曼提出核心-边缘说) 3.新经济地理理论(克鲁格曼提出,空间产业集聚与区域专门化)

五)梯度推移理论 1.基本出发点:整个大地区的总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2.实践(产业转移) 六)点轴发展理论 1.理论基础:中心地理论,增长极理论,发展轴概念 2.实践

七)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1.内涵:区域协调发展不是均衡发展更不是平均发展,不是区域经济总量的接近而是缩小

人均收入的差异和区域关系的协调 2.意义:经济,社会意义 3.基本思路:促进区域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实现生产要素充分流动和优化配置,科学合理的进行劳动地域分工,加强区域合作,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扶植支持落后地区发展,增强国家经济的总体实力

三、区域演化理论一)区域发展阶段理论(原始采集时代,农耕社会,工业化预备阶段,工业起飞阶段,工业化大

发展阶段,后工业化的区域)二)区域发展波动理论(生命周期:新产品开发——成熟阶段——标准化阶段——衰退阶段根本原因:技术创新和扩散)三)区域演化研究意义:发展先进的区域对后进的区域的发展规划具有借鉴和预见意义,区域演化为区域关系、区域结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四、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一)经济全球化 1.理论依据(世界性特征是资本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自由贸

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影响因素(技术进步推动下生产力巨大发展,和平的交流的国际政治环境,交通、通讯、信息技术的发展) 3.主要表现(跨国公司的兴起与发展,世界贸易加速扩大、产业国际化长足发展,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经济联系更为密切,国际经济组织对世界经济的调节干预作用增强) 4.主要障碍:发展程度差异二)区域经济集团化(基本形式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描述区域合作关系,近年来出现合作多元化等新变化)

第5节地缘理论

一、地缘与地缘政治(国际政治战略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二、近代地缘政治思想一)麦金德地缘政治思想二)德国地缘政治思想三)美国地缘政治思想(马汉:海权制约理

论和强权政治理论;斯皮克曼:边缘地带是世界的振动地带和世界政治中心地带)

三、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与国际战略思想的演变一)两极对立的冷战时期(军事,经济,意识形态)二)两级世界

的危机(两极矛盾公开化,第三世界崛起)三)走向多极化的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两级世界格局解体,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体系的图谋和大多数国家力图建立多极化政治格局之间的矛盾与斗争)

四、世界瞩目的边缘带与破碎带(前者指大陆腹地周边沿海地区是国际政治不稳定地区,后者指大国势力间的小国

和地区)

五、中国的地缘战略(维护和平反对侵略,反对霸权和平共处,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

关系,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友好关系,维护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既重视全球战略有发展区域合作)

第3章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地理学研究的环境问题不完全等同于生态科学和环境科学,地球生态是指地理表层环

境与人类及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它与空间视角一起成为现代地理学观察世界的两个重要方面)

第1节人地关系理论

一、第一思潮:文明与环境关系论(围绕地理环境对文明形成发展的作用)

一)地理环境决定论(亚里士多德,孟德斯鸠,李特尔,美国泰勒提出基本框架论) 二)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驳论 1.法国白兰士提出或然论(环境决定性不是绝对的必然的,最后结果要看人的选择),

美国斯佩特提出概然论(可能性可以有很多,某种可能性比其他可能性更容易成为人的行为企图,这要由人类可能采取的各种行为的概率来决定)

2.非决定论(地理环境对社会文明不起决定作用,人文与自然现象无关各有各规律),生产关系决定论(人

类社会发展取决于社会制度生产关系,即地理虚无主义)

二、第二思潮:进化与环境关系论 一)德国拉采尔的国家有机体和生存空间思想(国家为了生存必须要有生长空间,,国家的扩张正是生长力的表现)二)对拉采尔学说的评述(助长侵略合理和种族主义思想)

三、第三思潮:发展与环境关系论一)时代背景(二战之后问题不断)二)共生理论(人与自然共生)

三)环境容量思想(生态平衡的阈值,广义指环境对人类影响的承受限度,狭义指人类健康与自然生态不受损害的

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四)人与自然共同创造人类面对自然系统存在的对策:引发危机倾向,硬性改造,原封不动的保护,发掘自然潜力

即人与自然共同创造

第2节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大讨论

一)停滞和减缓增长理论(悲观派:人类应停止和减缓增长以挽救环境危机,敲响警钟) 1.零增长理论(梅多斯) 2.增长价值怀疑论(美国米香提出即使增长可能也不可取) 3.理想稳态经济(生态需求概念,创造理想稳定流动经济) 4.非工业化经济(美国托夫勒主张使用清洁能源合理利用资源,节制生育保护环境) 5.小型经济论(英国舒马赫主张发展中国家发展小型经济,实行中间技术)

二)持续增长经济理论 1.凯恩斯持续增长理论(经济增长促进环境改善) 2.大过渡经济理论(美国甘哈曼提出人类经济增长远没达到尽头,发展中国家有前所未有的机遇,人不仅有消费也有生产的一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uo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