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规划设计原理》2

更新时间:2023-07-29 18:0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2

第八讲 景观行为规划设计

1. 背景知识

人的需求与行为应是景观规划设计的核心问题(景观三元究其根本也是为满足人的需求与行为)

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是景观学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动因

“亚里士多德在讲授说服的艺术和技巧时认为,一个演说家要吸引人必须首先了解和理解那个人。他详细论述了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男人和女人的特点,并提出应考虑和针对的不光是每一个人,还应针对每一个人的特征。规划师也必须懂得这一点。从古至今,规划师都试图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这不仅反映而且生动塑造了人类的思想和文明。”

——西蒙兹

1.1 景观行为规划设计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作用?

2.2 景观环境行为模式

行为选择或改造环境;环境制约或促进行为

2. 人在景观中的行为

2.1 本能需要(吃、休、行、排泄、运动)

2.2 获取信息(视、听、味、嗅、触)

2.3 表现自我(演讲、表演、唱歌)

2.4 参与交往(聚会、游戏、仪式、庆典)犯罪活动

人们需要从景观环境中获得优美、愉快、放松身心、激励及灵感的源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2

3. 满足人们行为需求的设计:

3.1 设施:食品店、饮水器、坐凳、园路、垃圾桶、厕所、游憩、运动设施、廊道、亭台榭。

3.2 设计特点:醒目的、悦耳的、好闻的、神秘的、耐人寻味的、变化多端的、与众不同的、勾起回忆的。

4. 行为活动时距离考虑(空间、场所、领域)

5. 景观中人类行为引发动因的心理学解释

5.1 从众性:

从众性是动物的追随本能,就像人们常说的“领头羊”一样,当遇到异常情况时,一些动物向某一方向跑,其他动物会紧跟而上。人类也有这种“随大流”的习性。在公园入口处,人们会本能地跟随人流前行;本是经过游戏场地的儿童会强烈要求再玩一会儿;看到用餐的人群路过的人流会产生食欲,甚至感到饥饿等等。这种习性对景观设计有很大的参考。

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

“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2

我也就跟着这么做。简单来说人是有社会性的,社会性就是群性,所以人会从众。当然,也有人喜欢独处,那毕竟是少数,与个性、工作、爱好、环境有关。

一般说来,群体成员的行为,通常具有跟从群体的倾向。当他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致,或与群体中大多数人有分歧时,会感受到一种压力,这促使他趋向于与群体一致的现象,叫做从众行为。 从众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大街上有两个人在吵架,这本不是什么大事,结果,人越来越多,最后连交通也堵塞了。后面的人停了脚步,也抬头向人群里观望……

5.2 好奇性

5.3 聚集效应:

当人的空间人口密度分布不均时出现人群聚集。所以常常有大的商场采用人体模特和售货员等来加大商场的人口密度,即使停业关门的时候商场还是会因为这些模特而显得热闹。

5.4 选择性与多样性

5.5 瞭望-庇护理论/边界效应:

在两个或两个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或其他系统)交互作用处,由于某些生态因子(可能是物质、能量、信息、时机或地域)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协合作用而引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如种群密度、生产力和多样性等)的叫大变化,称为边界效应。

5.6 最小耗费(抄近路) :

经济学家认为人天生是追求低投入高产出的最经济的东西。即使没有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2

学过两点间直线最短的数学公理,我们也常会为了追求“经济”而随意的在草地上走出一条路来,或是在围墙上敲出一个门。正所谓: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在设计的时候我们固然在追求一些艺术的美感,但是违反人们的生活习惯的美丽往往不会长久。所以当今天再次评价这些所谓懒惰且没有教养的人创造的一个又一个杰作时,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核这之中的对错。

5.7 左侧通行与左拐弯

左侧通行。在没有汽车干扰及交通法规束缚的中心广场、道路、步行道,当人群密度达到0.3人/m2以上时就会发现行人会自然而然的左侧通行。这可能是右势力手者形成的右侧防卫的结果。虽然我国交通法中规定人应该靠右侧行驶,但是这对于户外场所规划设计还是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左转弯。同样在转弯习惯众中人们也多表现出左转弯。所以我们常见的楼梯设计中一般采用左转弯。但是我认为考虑到我们靠右行走的习惯,楼梯如此设计并不太好。因为上楼梯的人一般较累所以习惯于左侧行走,而下楼的人也往往以较快的速度左侧下行,所以碰撞常常发生。

5.8 个人空间(“个人气泡”) :

个人空间,又叫做个人气泡,是说每个人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距离,在自己身体外的隐性泡泡,如果有人走进,反应会是走开或者局促不安。除非这个人是亲人,可以和你拥有从45cm到0cm的亲密距离。人与人之间有一种自我的心理空间,这种空间的大小是随着民族、习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2

俗、个性和性别等而不同。曾经有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让两个接受实验的人在大厅中央谈话,其中一人有意识的逼近对方,当谈话结束时,一个人早已被对方逼到了墙边,而这个人是无意识的向后退,这正是因为他的个人空间受到挑战而挤压,才会下意识地后退,以便留出适合的个人空间。这种心理空间被心理学家形象地称为“个人气泡”

li0li0li at 2009-1-08 10:06:07

5.9 私密性

“私密性”属于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求,能否满足私密性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家园的依赖感与归属感。“私密性”强调个人(或家庭)所处环境具有隔绝外界干扰的作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支配自己的环境,即有控制、选择与他人交换信息的自由。

5.10 领域性

动物的领域性行为——,“私密性”属于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求,能否满足私密性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家园的依赖感与归属感。“私密性”强调个人(或家庭)所处环境具有隔绝外界干扰的作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支配自己的环境,即有控制、选择与他人交换信息的自由。

领域:一个被动物所占有和保卫的空间,这个空间内含有占有者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如食物、巢地和配偶等。占有领域的可以是一个个体、一对配偶、一个家庭或一个动物群。其主要特征是:(1)是一个?固定的空间或区域,其大小可随时间和生态条件而有所调整;(2)是受领域占有者积极保卫和防御的区域;(3)领域的利用是排他性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2

的,即它是被一个或多个个体所独占的。

6. 对景观规划设计的启示与要求:

6.1 领域感的增强有助于防范犯罪 ——促进领域感(突出标志物、空间划分手法的运用)

6.2 针对不同类型的需要,规划设计出不同私密程度的空间,给人们选择的自由。

6.3 景观设施布置的密度、角度、空间安排符合个人空间的舒适度,避免功能的缺乏或空间、设施的浪费。

6.4 景观空间边缘地带最受欢迎,设计师应注意在此区域活动人们的心理需要,提供相应的功能选择。

6.5 景观环境的形态必须是一种开放的积极体系,才能达到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互适应,促进人类的积极行为,减弱人类的消极行为。

6.6 景观规划设计的复杂性在于它面对多样、多变的自然、社会需求,许多不确定因素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才能暴露出来,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前大量、广泛地搜集资料、问卷调查、或者先做一些小的实验去研究各类需求。

6.7 面对各不相同的利益团体、限制条件,要高瞻远瞩地宏观把握、恰当取舍。

7. 景观视点与画面

7.1 视线与画面的组织

一个景观的视线也有其独物类型。视线组织手法有运动的无灭点的透视;有追求强烈的、贯穿的通视线;还有静止的、低视点的、水平的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2

透视。

在路线网络上组织怎样的观览视线类型与视点和画面最为契合,景观师应做做明智的主动引导。

7.2 视点与画面的表现效果与关系

视点与视距

无论动、静观赏,游人所在位置称视点。观景点到景物间的距离称视距,视距适当与否与观赏的艺术效果关系很大。

粗略估计,大型景物的合适视距约为景物高度的3。5倍,小型景物的合适视距为景物的3倍,水平景物的合适视距为景物宽度的1。2倍。当景物高度大于宽度时,依垂直视距来考虑,反之,依据两者综合考虑。

景观构图中通常将包括的景物范围分为不同的景别;即远景、全景、中景、近景。

?远景

远景画面包括的景物在画面中比例很小,许多景物都看不清细节,但能提供深远的视野和丰富的背景。如江河、山川、建筑群等多为远景。 ?全景

在人视线所及的范围中,能表现其全貌的都可以称做全景。它的特点是景物空间有完整的形象,环境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全景的任务是,展现特定环境中的某具体景物的特色。

?中景

相对于全景来说,它离观景点较远,只包容某一个或一组景物,通常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2

以完全进入人眼60度视野的画面为中景。

?近景

8. 如何有意识地对人的视点进行设计?★

在景观环境中承接一些主要人流的道路。很自然地成为视觉观察点,而绿地中的座椅,休息亭则更容易成为环境的驻景点。是让人流直行还是折行;场地是设在建筑外墙边还是离开一定距离并以水池分隔;座椅和休息亭是靠近花坛还是喷泉,都是对人的动线以及视点的设计中要考虑的问题。

?视角由于观景视点高低不同形成不同的视角,又分为平视、仰视、俯视。

?平视

平视观赏、视线与地面平行向前,游人头部不必上仰下俯,可以舒展地平望出去,不易疲劳。平视时景物的高度的变化效果小,而对景物的深度有较强的感染力。所以平视观赏易产生平静、深远、安宁的气氛。

?仰视

仰视观赏,景物高度很大,视点距离景物很近,当仰角超过13度时,就要微微扬头,景物的高度感染力强,易形成雄伟、庄严、紧张的气氛,景观中,有时为强调主景的高大,常将视距压缩到景物高度的1倍以内,运用错觉,使景物的高大感增强。

?俯视

俯视观赏,游人视点高,居高临下,景物愈低显得愈小,故常造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2

成开阔和惊险的风景效果,增强人们的信心、雄心。

景物是通过各人体感官直接触动人的心境的,特别是视觉有着综合触觉和运动感觉的性质,所以,在概括表现景物造型全貌方面,适宜以视觉为主。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景物的观赏要求,除了良好的观赏路线和视觉观赏条件外,还要处处有景,步移景异,具有百看不厌的魅力,使人们感觉其空间旷又不至空,奥又不至狭。

9. 造景手法

在对各造景要素进行构景设计的环节里,通常采用对景、敞景、分景、框景、漏景、夹景、借景等处理方式将画面与视线巧妙地组合起来。 ?对景

?敞景——景物与视线完全不受约束与限制,视线开阔,成一览无遗的景象,称为敞景。敞景能给人以视线舒展、豁然开朗的感受,景深层次明晰,景域辽阔,易于激发人的情感,容易获得景观整体形象特征。

?分景——根据视象空间表现原理,将景区按一定方式划分与界定,形成景中有景、景中有情的构景处理手法。它可以造成景物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虚实实、半虚半实的丰富变化效果,其处理手法主要有障景与隔景两种。

?障景——“欲扬先抑,欲露先藏”抑制视线且又使视线转折的屏障景物的作用,多设于景区入口或空间序列的转折引导处。

?隔景——隔景有实隔、虚隔和虚实并用等处理方式。有阻隔视线、限制通过、加强私密性和强化空间领域的作用。可获得景色情趣多变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2

的景观感受。

?框景——框景就是使空间景色以简洁的景框作为构图前景,使人的视线高度集中于画面的主景上,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漏景——漏景的构成可以通过窗景、花墙、通透隔断、石峰疏林等造景要素的处理来实现。疏透处的景物构设,既要考虑视点的静态观赏,又要考虑移动视点的漏景效果,以丰富景色的闪烁变幻情趣。 ?夹景

夹景是一种带有控制性的构景方式,主要运用透视消失与对景的构图处理方法,在人的活动路线两侧构设抑制视线和引导行进方向的景物,将人的视线和注意力引向计划的景物方向,展示其优美的对象。多运用于河流及道路构图设计中。

?借景

通过视点和视线的巧妙组织,把空间之外的景物纳入观赏视线之中,借以扩展有限场地内的空间感。借景方式可以分为直接借景和间接借景。

直接借景:直接借景可分为近借、远借、仰借、俯借、和因时因地而借等多种方式。

间接借景:间接借景是一种借水面、镜面映射与反射物体形象的构景方式。这种景物借构方式能使景物视感格外深远,可有助于丰富自身表现及四周的景色,构成绚丽动人的景观。

追求景观画面的优美和空间的旷奥是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特点之一。如何在有限的范围内经营,以各种方法来增强景的深度感,使景观空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2

间丰富多变,造成一种对比有协调的空间视觉享受。

● 空间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对空间进行分隔与联系的不同处理所造成的。例如一个大的空间,如不加分隔,就不会有层次变化,但完全隔绝也不会有渗透现象发生,只有在分隔之后又使之有适当的连通,才能使人的视线从一个空间穿透到另一个空间,从而使两个空间互相渗透,显现出空间的层次变化,达到分而不隔的效果。

li0li0li at 2009-1-08 10:06:30

第九讲 景观视觉感受与纪念性景观

1.景观感受

1.1生理心理的感觉

1.2文化意识的鉴赏

1.3社会精神的追求

2.景观感受形态

2.1视觉基本要素——点、线、面

2.1.1点的特性

1)点是没有方向的,但可标出空间位置

2)任意形状的尺度的物体都可看作点

3)不同形式的点可以表征力

2.1.2线的特性

1)将点在一个方向上连续延伸就构成了线

2)单根线有一维方向,可表征出力的方向

3)间断点可以暗示出线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2

4)虚构的线仍能产生影响

5)面的边界可以看成是线

6)线可以有自身的形状、色彩、质感、规则与否等特征

2.1.3面的特性

1)在不同平面内的不同特征的线可以围合成不同性质的面;

2)面可以是水平的,也可以是弯曲的,甚至是扭曲的;

3)面可以是被暗示出来的,暗示出来的面的作用如同现实存在的面一样;

4)面可以围合成空间;

5)自然中很少有完美的面存在;

6)可以利用面的一些固有性质,如:反射性等

2.2视知觉理论概述(视错觉)

● 常见的视知觉现象有:两可图形,不稳定图形,图形背景错觉与伪装,错觉轮廓,视觉后效,形状错觉,大小错觉,长度错觉,距离估计与深度知觉,视觉定势产生的错觉等。

2.3城市五要素《城市意象》

● 对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研究的内容,可以方便的归纳为五中元素:

2.4景观设计要素

3.景观轴线

3.1概念

● “从本质上讲,景观轴线是连接两景观点或更多景观点的线性景观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2

规划要素”

● 景观轴线可以是一条销路、一条河流、一条城市景观视觉通道、一条生态走廊,具有功能:联结(交通)、传递(视觉)、繁盛(活动)……

3.2特征

● 景观轴线是一条动态的规划线;

● 景观轴线规划中的观赏地和中点可互相转化;

● 在同一空间中结合了起始、中间和终端空间;

● 景观轴线提供秩序;

● 景观轴线可以是弯曲的,但不许分叉;

● 景观轴线相交统一不同的规划区域

● 景观轴线能产生纪念性效果

3.3西方古代园林的景观轴线

完美的比例(阿尔罕布拉宫---红堡)、强有力的景观轴线需要一个具有震撼力的终端(巴黎香榭舍景观大街)、巨大的景观轴线和尺度显示出皇家的权利和尊贵(凡尔赛)

3.4中国古代园林的景观轴线

世界上最有气质的中轴线——北京故宫中轴线

3.5现代景观中的景观轴线

3.6景观轴线的人文内涵

● 神的尺度

● 帝王的尺度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2

● 人的尺度

3.7视觉走廊和轴线(横向和纵向)

4.视觉走廊

4.1视觉走廊的含义

“视觉走廊”(Visual corridor)是一种视觉与空间经验的延续,或多种连续的视野,也是任一视觉或明显的空间体验。群众会在重视自然美质的同时排除丑陋难看的景观,此种新的空间因子概念即是景观走廊的概念,这是一种包含了时间与运行动作的连续性空间体验,是一种动感的美感体验。

4.2视觉走廊的尺度与感受(横向和纵向)

4.3视觉走廊的运用(例:欧洲街道景观照片等)

4.4景观视线分析

5.纪念性景观规划设计

5.1纪念、纪念性与纪念性景观的含义

● 《现代汉语词典》对“纪念”一词的解释是:用事物或行动对人或事表示怀念。通过这个解释,我们可以认为纪念是一种人类行为。“纪念”是通过物质性的建造或精神的延续,或者二者的结合等手段达到回忆与传承历史的目的。纪念作为人类的高级行为,它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这种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 ● 事物拥有纪念价值的属性成为纪念性

● 纪念与纪念性按照意义有小到大,具体到宏观广义分为:纪念品——纪念构筑物——历史记载、编年史——在历史价值的遗迹——纪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2

念仪式等

● 纪念性景观是一个能够使人记忆或传承历史的区域环境综合 ● 它的精神功能超越了物质功能而成为第一位的因素

● 纪念性景观是一种事件景观,也是一种文化景观

● 纪念性景观的纪念对象可以包括:宗教、民俗、传说、思想、自然、生活方式等

● 纪念性景观的特性包括:象征性、自明性、标志性

5.2纪念性景观的起源和发展的几个阶段

● 为神的纪念——帕特农神庙

● 为君王的纪念

泰姬陵:是莫卧儿第五代皇后阿柔曼?巴纽的陵墓,是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的妻子而建造。

明十三陵:门北为总神道,直达长陵,神道长约1060米。 ● 为人民的纪念——华盛顿纪念碑

● 为事件的纪念——美国华盛顿越战纪念碑、珍珠港纪念碑

5.3纪念性景观的形式沿革

● 纪功柱

● 纪念碑

● 纪念性

● 景观雕塑

● 景观门

li0li0li at 2009-1-08 10:06:52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2

5.4纪念性景观的空间结构与物质要素

相关景观要素:道路、边界、节点、标志

道路

● 道路是进入景观的通道,也是纪念景观意象的主要元素,人们的纪念活动的展开也由此展开。

● 道路的纪念性表达:抬高的路 如:天坛

水边的路 如:泰姬陵

爬升的路 如:中山陵、灵山大佛

拉长的路 如:罗斯福纪念园

边界

● 边界是区分经年性区域和非纪念性区域的现行要素

● 通过借景丰富纪念性景观的内涵

例:日本藤泽市聂耳纪念碑保存会1965年重建的聂耳纪念碑 标志

● 标志是另一类点状参照物,观察者只能在其外不能进入其内。 ● 标志物是形成纪念性景观意象特征的重要的元素。

纪念性景观空间形态与轴线

尺度:大尺度的纪念性景观往往具有轴线对称的特点

方向:纪念性景观往往用轴线形成方向感

空间序列:在纪念性景观的轴线上设置构筑物,形成空间序列,能够强化景观的纪念效果。

5.5纪念性景观的人文要素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2

人类学(Anthropology)诞生在19世纪的欧洲,20世纪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和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学科,文化人类学(Culture Anthropology)是人类学的主要部分,侧重研究人组成社会群体时的社会属性它的主要概念是文化和关于文化的定义:文化或文明,从其最广泛的民族学意义上来说,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所习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以及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complex whole)。(泰勒E.B.Tylor)

纪念性景观的心理学基础(马斯洛理论等)

?A.H.马斯洛关于人类动机的层级理论:

?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相属关系和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学习与美学的需要

3.2.5思考:纪念性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形式、功能……

第十讲 景观生态规划

1.景观生态原理

1、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概念:

(1)广义概念:景观规划的生态学途径。即将广泛意义上的生态学原理,包括生物生态学、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等各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2

方面的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及知识作为景观规划的基础。

在这个意义上的景观生态规划,实际上是景观的生态规划,其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在19世纪下半叶,苏格兰植物学家和规划师PATRICK GEDDES(1854—1932)的“先调查后规划”和美国景观之父OLMSTED及ELIOT等在城市与区域绿地系统和自然保护系统的规划。直到20世纪60年代MCHARG的《设计结合自然》的景观规划途径,当然也包括80年代迅速崛起的景观学在规划中的应用。

(2)狭义概念:基于景观生态学的规划,也就是基于景观生态学关于景观格局和空间过程(水平过程或流)的关系原理的规划。

早在1939年德国地理学家就提出景观生态的概念,经过80年代到90年代很多专家学者的工作,被美国、欧洲等地主广泛接受。从此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较新的交叉学科,其在景观和土地的评价、规划、管理、保护和恢复中日益被认识和重视。

2.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

2.1孕育期(十九世纪下半叶-1960以前)

主要发展的概念:自然系统的思想、生态概念、开放空间系统等

?1865年,GEORGE PERKINS MARSH的《人与自然》,首次用科学的观点提出了快速的土地的开发利用给自然系统带来的影响,从而告诫城市和土地规划师应谨慎对待自然系统。

?FREDERICK LAW OLMSTED(1822-1903),美国景观规划设计师之父。1866年BROOKLYN公园提出景观系统。1881年波士顿绿地系统。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2

?ATRICK GEDDES(1854-1932),提出科学的景观调查方法和自然资源分类系统,并提出在此基础上的土地规划方法,来协调人类活动和自然系统的关系。

?CHARLES ELIOT在1900年前后,用系统的、生态的途径规划来建立由海岸、岛屿、河流三角洲以及森林保护地构成的波士顿大都市圈的公园系统,他将最好的生物学家和自然地理学者召集起来,并认识到大尺度的景观分析和规划需要有一个系统的分类途径。

2.2发展期(1960-1980)

主要发展的概念:生物生态学的适应性原理、垂直生态过程、人类生态规划

?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1907-1964)在1962年发表了《寂静的春天》,对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她以生动而严肃的笔触,描写因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和肥料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最终给人类带来不堪重负的灾难。

?IAN L。MCHARG(1920-2001),在1969年出版了《设计结合自然》。他扛起了景观的生态规划的大旗,也将景观规划设计推到了拯救城市和最终拯救地球和人类的前沿。

MCHARG的生态规划

?《自然在人居城市中的地位》

宾夕法尼亚大学里,当时无论是教授还是学生,都很少在设计中考虑社会问题,更谈不上环境问题、生态系统,大家在一个不谙自然与社会背景下,沉溺于形式的设计。于是,麦克哈格写了《自然在人居城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uf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