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转管机枪无链供弹机构方案设计

更新时间:2024-03-18 09: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 北 大 学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学 生 姓 名: 学 院、系: 专 业: 设 计 题 目:

指导教师:

2011年3月6日

学 号: 机电工程学院 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

某转管机枪无链供弹机构方案设计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系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文中应用参考文献处应标出文献序号,文后“参考文献”的书写,应按照国标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要求书写,不能有随意性;

4.学生的“学号”要写全号(如0201140102),不能只写最后2位或1位数字;

5. 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4年3月15日”或“2004-03-15”;

6. 指导教师意见和所在系意见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不得随便涂改或潦草书写。

毕 业 设 计 开 题 报 告

1.结合毕业设计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火器的发明并应用于战争,人们一直为提高它的威力而进行着各种尝试。借鉴前人的经验以及技术,加特林在南北战争期间发明了一种武器,它将6根枪管并列安装在一个旋转地圆通上,依靠手摇动手柄来带动圆筒旋转,各枪管依次完成装弹、射击、退壳等动作,大大的提高了机枪的射速。它的出现成为枪械史的一次重要转折,为近代兵器和军事思想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之后,防空反导技术成为了热点,大幅度提高航空武器和防空武器的射速也成了共同的话题。此时,很多人的目光转向了转管武器,认为他是提高射速的有效途径。[1] 转管武器具有射速高,可靠性高的特点,对3000米以内的飞行目标正可以大显身手,成为低空、超低空的重要防空武器。[2] 近年来转管武器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对于其射速的提高,无弹链供弹正成为转管武器研究的热点。 有弹链供弹机构容易发生故障,在射击时要克服拔弹抗力,影响了射速,且增加了弹链的质量不便于携带,因此现代机枪与小口径自动炮多采用无弹链供弹系统。[3] 无弹链供弹系统的研制是为了确保武器的高速可靠供弹,这种方法不引起巨大的惯性力,这与通常的弹链供弹不同,它不仅使传递中的加速力保持最小,而且还提供了更适宜的弹药容量。[4] 无弹链供弹机构一般分为弹匣供弹、弹鼓供弹和弹箱供弹。对于转管武器这种高射频武器采用无弹链供弹时一般使用弹箱或者弹鼓。 由于无弹链转管机构复杂,我国研究起步晚,目前国内还没有此类成熟的产品。国外有美国的“密集阵”近防系统、M134 7.62mm六管机枪、俄罗斯的"卡什坦"系统、瑞士KBD型25mm转管炮和美国、荷兰共同研制的“守门员”30mm七管舰炮都是这方面较为成熟的武器。

KBD型25mm转管炮及无链供弹系统 密集阵(图 1)系统使用6管20毫米M61A1加特林枪炮,发射脱壳穿甲弹(APDS),射速在3000—4500发/分钟可调,储弹989发,射程1500米左右。M61A1火炮组件包括M6141型自动机和驱动部件、螺旋式供弹鼓等。它自动化程度高,工作十分可靠,平均故障间隔发数为10000发。供弹鼓位于炮管组下方,弹鼓既是贮弹箱(可贮存1000发炮弹),又是供、排弹系统;弹鼓的出弹口与M61A1自动机的进弹口相对接。启动射击时,在外部液压马达的驱动下,弹鼓随着炮管同步转动,完成向火炮输弹和排弹壳的功能 图 2 密集阵系统组成

俄罗斯的"卡什坦"系统,安装了两联装的Gsh-30K式6管30毫米水冷式转管火炮,采用无链供弹方式,可拦截高度1200—3000米、1—2马赫的来袭导弹 二、无弹链供弹机构基本原理、设计相关知识 大容量的无弹链弹鼓供弹系统可根据是否有序回收弹壳的功能可分为单向无弹链供弹系统和双向无弹链供弹系统。[3] 弹鼓双向无弹链供弹系统包括:转管武器自动机供输弹接口、弹鼓系统、动力传递系统、弹药输送系统、补弹接口。弹箱上的进弹机接口与弹鼓传动接口通过齿轮传动机构或柔性轴传动保证确定的同步关系,均由一个外能源驱动工作。弹鼓向机箱输弹时,外鼓不动,内鼓绕其轴转动,内鼓上的螺旋槽迫使炮弹沿外鼓得纵槽隔室有序的移动,通过出口端盖、闭环传送带、供弹滑槽和供弹驱动轮将炮弹送到进弹机,随即由炮闩推入炮膛。射击后的弹壳和瞎火弹通过另一条相同的传动路线经弹鼓的进口端盖有序地进 入弹鼓另一端的剩余空间。如此循环工作,直至把弹鼓内的实弹射完为止。[3] 单向无链供弹系统的工作情况类似于双向系统,只是空的弹壳和为发射的弹不回到弹鼓中去,而是全部都抛到系统外面。为此,弹鼓出口处需要有各种便于装卸弹药的装置。[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uf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