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和顺应论中的语境比较(图文)

更新时间:2023-04-15 06:4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联理论和顺应论中的语境比较(图文)

论文导读:关联理论(relevancetheory)从认知的高度阐释了话语产生和理解的机制,将语境看作是在互动过程中为了正确了解话语而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即语境假设(contextualassumption)。其中认知语境对语义的影响最大,对语义理解起制约作用。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adaptabilitytheory)与关联理论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语境关系顺应也与认知语境存在着区别。顺应论中的语境关系顺应(contextualcorrelatesofadaptability)是指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的选择必须与语境顺应。关键词:关联理论,顺应论,认知语境,语境关系顺应

1.引言

关联理论(relevancetheory)从认知的高度阐释了话语产生和理解的机制,将语境看作是在互动过程中为了正确了解话语而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即语境假设(contextual assumption)。其中认知语境对语义的影响最大,对语义理解起制约作用。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adaptability theory)与关联理论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语境关系顺应也与认知语境存在着区别。本文以两种理论对语境的不同解释为基础,分析语境在两种理论中的异同点。

2.简介两个理论

2.1关联理论:

Sperber&Wilson(1986,1995)的关联理论是一个以认知科学为理论基础的有关言语交际的认知与语用基础理论。他们认为,交际活动是

人类认知活动的一种,而话语的关联性是交际成功与否的基础。关联理论提出了交际中的明示-推理模式(ostensive-inferential model),明示-推理模式是针对代码模式和Grice的推理模式的不足而提出来的新的交际理论,关联理论认为交际的本质就是明示和推理。

明示行为是相对于说话人而言的,明示涉及两个层面上的意图,即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说话人必须对听话人的认知能力做出适当的判断,并以此为基础选用恰当的话语方式“明确地想说话人表示意图”(S&W,1986:49),以此明示听话人。这实际上是说话人的编码过程。推理是对听话人的话语理解而言的,指听话人根据说话人提供的明示信息激活相关认知语境,努力寻找最佳关联从而推断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以有效的信息处理努力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因此S&W(1986:63)把明示-交际模式定义成:“说话人发出一种刺激信号,使之对交际双方互相显映,通过这种刺激信号,说话人意欲向听话人显映或更加清楚地显映一系列的命题。”(何兆熊等,2000:186)。

这种明示-推理模式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关联模式和最佳关联假设。关联原则包括(1)人类认知往往同最大程度的关联性相吻合;(2)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最佳关联准则是:(1)明示刺激值得听话人付出努力加以处理,因而具有充分的关联性;(2)明示刺激与说话人的能力与偏好相一致,因而具有最佳关联性(S&W,1995:260-270)。

2.2顺应论:

Verschueren认为语用学是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对语言使用行

为的综观(1997:7),与语用研究语言的使用,也就是研究语言的选择过程。而语言的选择则是指从语境、语言结构等方面,动态地根据不同的心理意识程度而做出的某种顺应。

首先,在交际中使用语言就是选择语言的过程。这种选择既有有意识的也有无意识的;驱动因既有内部也有外部原因。语言选择的范围也很广:包含各个层次和方面的选择,如语音、语调词汇、句式、篇章等语言形式的选择,还包括语言策略的选择;选择对交际双方而言可能存在不同,选择时的意识程、语言策略和语言手段可也能不同。

交际中的选择过程能够顺利完成,是因为“选择”包括三个重要内容:(1)变异性或多样性(variability),语言具有一系列可够选择的可能性;(2)商讨性(negotiability):“所有的选择都不是机械的,或严格按照形式—功能关系做出的,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完成的”;(3)顺应性(adaptability)“能够让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项目作灵活的变通,从而满足交际需要。”其中,变异性为顺应论提供了可能,而商讨性则是顺应的手段(Verschueren,1999:59-61)。

语言使用中的顺应性特征包括四个方面:(1)语境关系的顺应,指语言的选择应该与交际语境顺应,也就是语境各个相互关联的成分在顺应过程中的作用各地位;(2)结构客体的顺应,指的是语言各层次的结构和结构组成的原则(Verschueren,1999:69);(3)顺应的动态性指的是研究语言的核心是以动态的观点去研究实际语言应用中的语境和结构的相互顺应过程;(4)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程度,主要涉及的是认知问题,包括感知、表征、计划和记忆。

3.语境概念的比较

3.1 关联理论中的认知语境

3.1.1 认知语境与传统语用学中语境的区别

传统的语境概念涉及到交际者的语言知识,语言的上下文,双方的世界知识,交际者的社会文化背景,交际的时间、地点、交际者、说话方式等情景要素(苗兴伟,1997:7)。但是这些情景因素由于不能客观地反映交际者双方的心理状态,因此对话语理解中的语用推理意义不大,语用推理不一定要依赖具体的语境,因为语言使用者通过经验或思维已经把有关的具体语境内在化、认知化了,这种语用因素内在化、认知化的结果就是大脑中的认知语境(熊学亮,1996)。

3.1.2 认知语境的构成

关联理论把语境看成是一个心理结构体(psychologicalconstruct),既存在于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认知语境通常有三个方面信息组成:逻辑信息、百科信息、词汇信息。另外还包括认知环境(cognitive environment),认知环境是指由一系列可显映的事实或假设构成的集合。它包含各种信息,如外部世界中可感知的信息、从短期和长期记忆中可提取的信息、或是从以上两种信息中推导出来的信息。认知环境中和交际双方互相重叠的时候死或假设构成了认知语境。认知环境概念的提出是为了说明,人类在何种程度上共享信息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共知所共享的信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u9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