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习题答案

更新时间:2024-06-17 03: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国际贸易》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思考题

1.对外贸易产生的必备条件是什么?

国际贸易的产生必然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有可供国家间交换的剩余产品;另一个是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国家的产生。

2.资本主义自由贸易时期国际贸易有何特点?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国际贸易。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时期,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确立的时期。这一时期欧洲国家先后发生了产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得以建立并广泛发展。而大机器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一方面使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商品产量大大增加,可供交换的产品空前增多,真正的国际分工开始形成;另一方面,大机器工业使交通运输和通讯联络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3.当代国际贸易有何特点?

(1)国际贸易商品结构高档化、智能化和软件化 (2)国际贸易集团化趋势增加 (3)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发展

(4)国际贸易协调机制的促进作用明显加强

4.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有何区别?

直接贸易是指商品直接从生产国销往消费国,没有第三国参与贸易,即进出口两国直接达成的交易。

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商品买卖的贸易活动。

转口贸易又称为中转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进口某种商品不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是将它作为商品再向别国出口的贸易活动。

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生产国和消费国而言是间接贸易,对第三国而言则是转口贸易。

转口贸易国作为中介参与商品的价值转移活动,但不一定参与商品的实物转移,即商品可以不经过转口国而由生产国直接运输到消费国。从事转口贸易的大多是地理位臵优越、运输便利、贸易限制较少的国家和地区。转口贸易额列入转口国家的贸易统计中。

5.如何理解贸易值和贸易量?

对外贸易额是以金额表示的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指标,又称对外贸易值。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出口货物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货物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额或出口总额。两者相加为对外贸易额,也称为进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出口总额,它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

一。从世界范围来看,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而且绝大多数国家采用FOB价计算出口额,按CIF价计算进口额(CIF价=FOB价+运费+保险费),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和较准确地反映国际贸易的规模,国际贸易额或世界贸易额用各国和地区的出口额之和来表示。

对外贸易量是指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由于国际市场上的物价经常变动,各国货币的币值也经常波动,因此,用价值表示的对外贸易值或国际贸易值并不能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的实际规模。如果用贸易量,即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等表示,则可避免这种缺陷。具体计算方法是以某一固定年份为基期,用进出口价格指数去除各个报告期的贸易额,所得数值就是报告期的贸易量。

贸易量=进出口额/进出口价格指数

6.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有何区别?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也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国际贸易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与趋势。国际贸易有时也泛指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活动,并在这个意义上与世界贸易(World Trade)是同一个概念。

对外贸易是指一个特定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在某些海岛国家(或地区)以及

对外贸易活动主要依靠海运的国家和地区,如英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等,也把对外贸易活动称为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此外,对外贸易又称国外贸易(External Trade)、进出口贸易(External and Export Trade)或输出入贸易。

第二章 思考题

1.什么是绝对优势理论?

所谓绝对优势是指,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就不具有绝对优势,即具有绝对劣势。

绝对优势可间接地由生产成本来衡量: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比别国生产同样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要少,该国就具有生产这种产品的绝对优势,反之则具有劣势。

2.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国际分工中若两个贸易参加国生产力水平不相等,甲国在生产任何产品时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则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产品上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个国家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都一样。

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产品,而应该集中生产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产所有的产品,而只应该停止生产在本国国内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交换,参与交换的各个国家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的消费,世界也因为自由交换而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3.里昂惕夫之谜是如何形成的?

不少国家在很多时候并不符合比较优势理论,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显得愈来愈脱离实际,引起了许多经济学家的质疑。里昂惕夫在1953年和1956年的两次研究中发现了一个难以解释的现象:按照传统理论,美国这个世界上具有最昂贵劳动力和最密集资本的国家,应主要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事实恰好相反,美国出口量最大的却是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量最大的却是汽车、钢铁等资本密集型产品。这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4.生产要素稟赋理论的假设条件是什么?

(1)两个国家分别生产两种产品中,每种产品至少要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劳动与资本),即2×2×2模型。

(2)自由贸易假定。假定没有运输成本、关税以及其他限制商品自由流动的障碍;

第六章 思考题

1.简述关税的含义及其特点

关税是国家税收的一种,同其他税收一样,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预定型。强制性是指关税由海关凭借国家权力依法强制征收,纳税人必须无条件地履行纳税义务;无偿性是指海关代表国家征收关税后,无需给予纳税人任何补偿;预定性是指国家通过有关法律事先规定征税对象和税率,海关和纳税人不得随意变化和减免。关税又是一种间接税,其征税的对象是进出口货物和物品,税赋是由进出口商先行支付,最终在商品销售时追加到进口商品上,转嫁给消费者。

除此之外,关税还有三个主要特点:

首先,关税是一种间接税,关税的纳税人是进出口货物的当事人,但负税人却是最终消费者。因为关税主要是对进出口商品征税,其税负由进出口贸易商垫付税款,然后把它们作为成本的一部分加在货价上,在货物出售给买方时收回这笔垫款。这样,关税负担最后便转而由买方或消费者承担。其次,关税的课税主体还是纳税人,是本国的进出口商;客体则是进出口关境的货物。再次,关税具有涉外性,是对外经济、政治斗争的一种手段。

2.简述关税的职能作用。 1.关税的财政收入作用

组织财政收入是关税的基本职能之一。海关征收关税后即上缴国库,成为国家的财政收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关税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和作用逐渐降低。现在只有少数财政极为困难的发展中国家,仍把关税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在前资本主义时期和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征收关税的目的主要是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资本主义发展以后,随着工商业迅速发展,国民收入的提高,关税在发达国家财政收入中的作用和比重在下降,但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生产不发达,经济落后,国民收入很低,国内税源有限,关税收入的财政意义仍然比较重要,就整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关税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在13%左右。

2.关税的贸易条件效应

关税的贸易条件效应是指征收关税对进口国贸易条件的影响。贸易条件是一种交换关系,是一个国家以出口交换进口的条件,它用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的比率来表示。当出口产品能换到更多的进口产品时,贸易条件改善了。反之,贸易条件恶化了。

对进口大国来说,假定出口口商品价格不变,而向进口商品征税,使其国内价格上涨,其结果是国内消费需求减少,进口量减少。由于大国的进口量占世界进口量的相当比重,其进口量的锐减势必导致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供大于求,从而其国际市场价格下跌,由此该国出口/进口价格比率上升,即一定量的出口商品能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这表示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对该商品的出口商来说,假定其他商品进口价格不变,由于该商品出口价格的降低,不得不以更多的商品出口

才能换回原先数量的进口商品,出口/进口的价格比率下降,贸易条件趋于恶化。

对进口小国来说,情况则不同。小国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致使该商品的国内价格上涨,从而其国内需求减少,进口量减少。由于小国进口量的减少并不会对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产生显著影响,不能引起该进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动,因而不能产生贸易条件效应。

3.关税在经济方面的职能作用

利用关税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是关税的重要职能。具体职能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保护作用。通过对进口货物征收关税,提高进口货物的成本,削弱它与本国同类产品的竞争能力,以保护本国的生产,免受外国竞争者的损害。同时,进口商品价格提高以后,也同样提高了国内同样产品的市场价格,从而可以鼓励本国同样产品生产的积极性。对出口商品征收关税,可以抑止这些商品的出口,使国内市场得到充分供应,防止本国自然资源大量外流。

第二,调节作用。利用税率的高低和减免,影响进出口数量,从而影响国内经济、市场、物价和财政。

第三,关税的涉外作用。关税一直与国际经济关系和外交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通过关税歧视别国。另一方面,关税也是各国争取友好贸易往来、密切经济贸易关系的一种手段。

第四,关税的消极作用。由于对进出口商品征收关税,提高了价格,增加了消费者的开支,加重了他们的财政负担。由于征税,减少了进出口流量,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开展。

4.简述关税的种类及分类标准。

1)按照征收的对象或商品流向分类.分为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

2)按照征税的目的分类.分为财政关税,保护关税,收入再分配关税

3)按照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分类.分为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特惠税和普遍优惠制

4.如何理解关税保护率?

名义保护率是指由于实行保护而引起的国内市场价格超过国际市场价格的部分占国际市场价格的百分比。世界银行研究保护结构时,给名义保护率下的一个定义是:“对一商品的名义保护率是由于实行保护而引起的国内市场价格超过国际市场价格的部分与国内市场价格的百分比”。

有效保护率又称实际保护率,是征收关税所引起国内加工增值同国外加工增值的差额占国外增值的百分比,是指对某个工业每单位产品“增值”部分的从价税率,其税率代表着关税对本国同类产品的真正有效地保护程度。

5.简述研究有效保护理论的意义。

有效保护理论已成为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制定税率的重要根据,成为阶梯式关税结构的理论基础。利用有效保护率的计算方法来研究对某些产品是否予以保护,税率的确定,设臵有效的保护关税结构。过去通常对初级产品征收低税,对加工程度较高的最终产品征收高关税的逐步升级的关税结构,现在得到了理论上的论证。有效保护理论说明,原料和中间产品的进口税率与其制成品的税率相对愈低,对有关的加工制造业的有效保护率则愈高,这对发展中国家是不利的,因为它吸引发展中国家扩大原料和半制成品的出口,阻碍了制成品的出口,从而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因此在关税减让谈判中应注意有效保护率的提高,对初级产品的名义保护税率可以多减让一些,而对最终产品的关税不能过多降低。

第七章

思考题

1.简述非关税壁垒的特点。

(1)非关税措施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2)非关税措施更具有效性。 (3)非关税措施更具隐蔽性和歧视性。 (4)非关税措施具有合理性

2.概述非关税壁垒措施的种类和各自的特点.

(3)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水电设施,交通运输设施,仓储设施,通信邮电设施,生活文化设施等。

(4)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一般来说,经济特区都有较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文化教育程度较高,技术力量和管理能力也较强。

(5)有良好的自然条件。经济特区大都设在地理位臵和自然环境较好的地区,交通运输方便,资源丰富或易于获得,气候温和,风景秀丽。

5.为什么要进行出口管制?

(1)政治原因.冷战时期结束以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为了稳定国际新秩序,促进国际政治环境的稳定,破坏世界安定的战争行为自然要受到世界各国的谴责。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实行战略侵略的国家实行制裁,禁运就是迫使发动战争的国家停止侵略行动的主要措施。例如伊拉克发动了对科威特的侵略战争后,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便通过了对伊拉克的全面禁运决议。世界各国都必须按照联合国的禁运决议实行对这些国家的出口管制。

(2)军事原因.为了彻底制止核战争的爆发,禁止无核国家发展核武器,国际社会通过了“核不扩散条约”,各国都有义务对可能用于核武器制造的技术、装臵、原料的出口实行出口管制。同样,国际社会对化学武器及其原材料的出口也应限制。为了稳定世界局势,对导弹等现代化武器的出口,特别是主要武器的出口国对“敏感地区”的武器出口也应予以限制。

(3)经济原因.发达国家为了保持在技术上对其他国家的领先地位,对高技术及相关产品实行出口限制。为了缓和与进口国在贸易上的摩擦,在进口国的压力下,出口国实行“自动”限制出口。为了保护国内的生产秩序和资源,对某些物资的出口加以限制。

(4)其他原因.如为了人权目的,禁止老该产品出口;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和濒危动植物,对一些物资进行全球性贸易禁运;为了国家文化发展,保护历史文物,对一些特殊商品的出口实行管制。

第九章 思考题

1.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有什么影响? 1)促进了经济贸易集团内部贸易的增长 2)促进了经济贸易集团内部的贸易自由化 3)促进了集团内部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发展

4)增强和提高了经济贸易集团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和经济竞争力

5)加强了经济集团内部资本的集中和垄断

6)改变国际直接投资的地区流向,使区内投资增加,区外投资减少

7)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对区内国家的保护,世界范围的贸易保护主义将随之加强,从而恶化了国际贸易的环境,不利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8)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南北差距

2.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全球化有什么影响? 有促进影响也有阻力,自由发挥即可。

3.分析欧盟东扩的原因,并论述其东扩产生的影响。

欧盟东扩指的是把中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接纳进来,最终实现建立一个“大欧洲”的目标。

(一)是政治方面的考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为地被分割为东、西两部分。中东欧国家被划到了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东西欧相互对峙的局面一直维持了几十年。苏东剧变后,西欧国家认为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应将中东欧纳入西欧势力范围,以巩固“和平演变”的成果,防止这一地区的形势发生逆转。

(二)从经济方面看,中东欧国家有1亿多人口,在地域上与欧盟毗连,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劳动力素质较高、社会消费水平也较高,对于欧盟国家来说,无疑是具有很大诱惑力的市场。为了开拓中东欧市场将其纳入欧洲统一大市场,欧盟需要把中东欧国家发展为成员国。

(三)从安全方面看,中东欧地区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是冷战时期对峙的前哨阵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冷战结束后,西方战略学家仍然对俄罗斯不放心,在他们的眼里,苏联虽然一分为十五,俄罗斯长期处于严重危机中,但俄的未来走向并不确定,对欧洲安全

仍有潜在的威胁,因此必须在它复苏之前将东欧纳入欧盟的势力范围。

欧盟东扩的意义:

(一)政治方面1.政治版图发生改变。欧洲历史上战乱频仍,政治版图几经变化。为建立“欧洲大厦”创造了有利的政治和安全环境,也为进一步推动欧洲一体化建设进程铺平了道路。

2.欧盟的国际影响更大。欧洲一体化建设经历了从经济到政治的不同阶段。扩大到二十五国的欧盟,无疑将进一步增强外交实力,为发展独立的外交与安全政策奠定基础。

3.欧盟东扩使欧洲为其它国家和地区树立了杰出的榜样。以欧洲认同为基石的欧盟 东扩,为全世界民族国家如何处理彼此之间由于认同和身份的差异而引发的矛盾起到典范作用,使各种文明冲突和族离冲突能够得到妥善解决,具有不同体制的国家可以走到一起。

(二)经济方面欧盟从建立关税同盟、统一市场到推出单一货币欧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最近10多年来,逐渐加快了欧洲经济发展的步伐,目前的总体经济实力几乎可与美国匹敌。

(三)文化方面。欧盟的扩大也会促进文化多样性,加深对其他民族的了解。东扩不仅是欧盟在地域上的扩大,更是其生命力和价值观念的拓展。欧盟不仅是一个经济、政治联盟,同时也是一个价值联盟而价值联盟发展迈出了十分重要的一步,不仅有经济意义,尤其具有文明制度“东扩”的意义。

4.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哪几种形式?

根据经济一体化由低级到高级、国家间经济联合由松散到紧密地发展过程,经济一体化可以划分为以下六种形式:

(1) 特惠贸易安排是指在成员国之间通过签署特惠贸易协定或其他安排形式,对其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互相提供特别的关税优惠,对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则设臵较高的贸易壁垒的一种区域经济安排。这是经济一体化最低级和最松散的一种形式

(2) 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协议,相互取消进口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3)关税同盟是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除了在成员国之间实行自由贸易以外,所有成员统一对非成员国实行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即建立起共同的关税壁垒。

(4)共同市场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国之间,不仅完全取消了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实行了自由贸易;而且还实现了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可以说,共同市场是比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更高一级的经济一体化形式。

(5)经济同盟是指成员国之间不但商品、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建立了对外共同关税,而且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某些经济政策,建立起共同体一级的某种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

(6)完全经济一体是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最高阶段。在这一阶段,成员国内部各国在经济、金融和财政等方面均实现完全统一,国

家的经济权利全部让渡给一体化组织的共同机构,各成员国家不再单独执行经济职能,仅具有政治、军事意义。

5.有人说区域经济合作比全球经济一体化要好,请对此发表评论。

区域性经济合作是指某一个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实现专业化分工和进行产品羚羊挂角而采取共同的经济政策,实行某种形式的经济联合或组成区域性经济团体。区域性经济合作是世界经济生活越来越国际化的产物和表现。它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生活国际化发展的历史趋势,有其深刻的现实基础和客观必然性。

经济全球化是目前世界的发展中呈现出的新的趋势,是一个牵动世界全局,影响长期发展,引发世界经济变革的重要力量。经济全球化实际是经济国际一体化趋势进一步深化,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国际商战日趋激化,科技发展日益迅猛,区域集团化、企业国际化进一步加剧的现代经济大背景下,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特点。随着世界经济总量的扩大,各国、各地区经济资源配臵不断突破国界限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优的配臵方式和配臵效率,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达到更高的水平。

两者都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各个地区经济之间的相互融合。更为重要的是,它将为企业创造更为统一的市场环境,为世界范围内

的商务活动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相辅相成,可以实现两种潮流互动,共同发展。

6.简述10+3、10+1对各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东亚“10+3”经济合作机制是指东盟10成员国(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与中国、日本、韩国之间的对话合作框架与运行机制。

1999年“10+3”马尼拉会议上发表了《东亚合作联合声明》,确定了东亚合作的方向,并将经济、货币和金融、社会和人力资源开发、科技、文化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确定为合作的重点,而经济与金融领域的合作又是东亚合作的重中之重。《东亚合作联合声明》的发表可以视为东亚区域联合的发端,具有划时代意义。在2000年的新加坡会议上,中方提议将“10+3”机制定位为东亚国家合作的主渠道,逐步建立起金融、贸易和投资合作的框架,最终实现地区经济的更大融合。在2001年的文莱会议上,中方又提出了双方在侧重经济合作的同时,逐步开展政治安全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可以首先从非传统安全领域着手,其他国家领导人对此予以了积极回应。目前,“10+3”已经在首脑会议的基础上,实现了外长会议、经济部会议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等组织机制,分别探讨各领域合作的方向和内容。

“10+3”合作框架凸现了“东亚意识”的增一强,将有力地推动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以及全面合作走向机制化进程。

自1997年12月首次举行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以及东盟与中国“10+1”领导人会议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各个领域展开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第十章

思考题

1.简述最惠国待遇条款的基本涵义、种类、适用范围及例外。 最惠国待遇条款是指缔约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兔,也同样给予缔约对方。其基本要求是使缔约一方在缔约另一方享有不低于任何第三方享有或可能享有的待遇。

它通常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条约中规定这种待遇的条文称“最惠国条款”。 最惠国待遇原则是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之一。最惠国待遇原则要求成员方之间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即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原则是:一个成员给予另一个成员方的贸易优惠和特许必须自动给予所有其他成员。作为关贸总协定的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对规范成员方间的货物贸易,推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签订的国际商品协定有哪些?国际商品协定主要通过哪几种方法来稳定协定商品的价格?

国际商品协定是指某种商品的主要出口国和进口国就该种商品的出口、进口和价格等问题所缔结的政府间多边协议。是某项商品的主要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进口国)就该项商品的购销、价格等问题,经过协商达成的政府间多边协定。

(1)缓冲存货的规定;即协定执行机构向成员国筹措的缓冲基金(包括存货和现金),当协定商品价格偏低时,即以现金购买商品以避免价格下跌,当价格偏高时,即抛出存货以抑制价格上涨。例如:国际锡协定和国际天然橡胶协定

(2)出口限额的规定;则通过控制商品供应量来稳定价格。例如:国际咖啡协定和国际糖协定即采取这种办法。

(3)多边合同:通过规定在协定规定的价格幅度内,进口国向各出口国购买一定数量的有关商品,出口国也向各进口国出售一定数量的有关商品来稳定商品价格。例如:国际小麦协定 (4)出口限额与缓冲存货相结合的规定。

3.关贸总协定主持了哪几轮多边贸易谈判? 历次多边贸易谈判有哪些特点?

第一轮多边贸易谈判。1947年4月至10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在瑞士日内瓦举行。最大规模的多边关税减让。 第二轮多边贸易谈判。1949年4月至10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二轮多边贸易谈判在法国安纳西举行。

第三轮多边贸易谈判。1950年9月至1951年4月举行,参加谈判方扩大到38个国家。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三轮多边贸易谈判在英国托奎举行。

第四轮多边贸易谈判。1956年1月至5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四轮多边贸易谈判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美国国会对美国政府代表团的谈判权限进行了限制。

第五轮多边贸易谈判(“狄龙回合”)。

第六轮多边贸易谈判(“肯尼迪回合”)。1964年5月至1967年6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六轮多边贸易谈判在日内瓦举行,共有54个缔约方参加。

第七轮多边贸易谈判(“东京回合”)。 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也称乌拉圭回合。 谈判特点:

(1)参加总协定的国家不断增加。(2)历次多边贸易谈判中,发达国家居于主要地位。(3)美国在总协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其作用日趋下降。(4)谈判内容增多,谈判时间拉长。

4.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按照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定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并扩大生产和或货物与服务贸易的观点,并为着持续发展的目的以扩大对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寻求对环境的保护和维护,并根据它们各自需要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加强采取相应的措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ts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