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章 内能 单元测试题

更新时间:2024-02-27 05: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线…………○………… ………线…………○…………

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物理 内能 单元测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总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将两块相同的方糖分别投入到两个质量相同,温度不同的装水烧杯中,发现温度高的烧杯中方糖消失的快,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方糖吸收热量熔化了

B. 方糖的消失是分子热运动的结果 C. 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快 D. 方糖的分子大小保持不变

2.为了比较两种新型保温材料甲和乙的保温效果,将这两种保温材料分别做成形状、结构、厚度完全相同的保温筒,两保温筒内同时分别放置完全相同、温度均为 80℃的恒温源,其截面图如图甲所示。将两保温筒放在室温为 20℃的房间内,每隔 10min 测量一次两保温筒外表面 A 点和 B 点处的温度,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图乙中图像Ⅰ表示保温材料甲做成的保温筒外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像Ⅱ表示保温材料乙做成的保温筒外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实验过程及图像,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

A. 单位时间内保温筒外表面的温度变化越小,保温效果越好

试卷第1页,总7页

………线…………○…………

B. 同一时刻保温桶外表面温度越高,保温效果越好 C. 甲材料的保温效果比乙材料的保温效果好

D. 如果把两保温筒内 80℃的恒温源换成-18℃的恒温源,其它条件不变,则无法比较甲、乙两种保温材料的保温效果

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雪花纷扬 B. 柳枝摇曳 C. 丹桂飘香 D. 尘土飞扬 4.人类的生产活动离不开能源,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线…………○………… A. 密闭气体对外做功的同时吸收热量,其内能减小 B. 大杯冷水的内能比小杯热水的内能大

C. 随着科技的发展,通过高科技手段,少消耗能量多对外做功的“永动机”一定能够被发明出来

D. 三大化石能源由远古时期的太阳能转化而来 5.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 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C.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D. 0 ℃的冰没有内能

6.2018年3月14日,英国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被誉为“宇宙之王”的霍金逝世。关于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 宇宙膨胀的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 C. 光年是速度的单位 D. 恒星都是静止不动的

7.甲、乙两杯水温度各为40℃、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加热才能使水升温

B. 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 C. 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 D. 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 8.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为0℃的物体的内能为零 B. 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C. 温度相同的两块铁,它们具有的内能也相同 D. 温度相同但质量不同的两杯水具有的内能不相同 9.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试卷第2页,总7页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线…………○………… ………线…………○…………

A. 内能的传递一定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少的物体

B. 能量之间可以发生转移和转化,但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C. 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也可以转化为内能,因此能量的转化不具有方向性 D. 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其机械能一定保持不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 我们不敢大口地和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 ……○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C. 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

D. 把零下10℃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 11.有甲、乙两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是3:1,吸收的热量之比是2:1.如果升高的温度之比是5:3,则甲、乙两物质的比热容之比是( ) A. 10:1 B. 1:10 C. 2:5 D. 5:2 12.对于如图情境中热学知识的总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试卷第3页,总7页

D.

………线…………○………… ………线…………○…………

试卷第4页,总7页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线…………○………… ………线…………○…………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3.将盛有凉牛奶的瓶子放在热水中,如图所示,通过______方式改变牛奶的内能,图中乙是250g牛奶与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牛奶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

……○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

14.把碳素墨水分别滴入质量相等的清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这个实验演示的是____现象。比较图甲和图乙可知_____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

15.钻木取火是通过________方式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________效应来工作的;电饭煲是利用电流的________效应来工作的.

16.三月的桃园桃花盛开,行走于桃园中,芳香四溢,沁人心脾。人们能闻到桃花的香味,这是______现象;以走过花丛的行人为参照物,桃树是______ (填¨静止”或“运动”)的。

17.压缩气体时,气体的内能会________;气体膨胀时,气体的内能会_________. 18.给汽车加油时,会闻到汽油味,这是________现象。当汽油在发动机内燃烧不充分时会冒“黑烟”,这时发动机的效率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19.厨师将一勺盐放入汤中,整锅汤都会变咸,这种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质量为 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温度升高 ,这是通过_____的方法改变了水的内能.若使相同质量的煤油和水升高相同温度,则煤油吸收的热量______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试卷第5页,总7页

………线…………○…………

评卷人 得分 三、实验题

21.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线…………○…………

(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_______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___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_______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4)该实验所用主要研究方法_______。

22.小明同学探究了“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同时又探究了“不同燃料燃烧的放热能力”,他设计了两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你认为研究不同燃料燃烧的放热能力应选用________(选填“甲”或“乙”)组器材。 (2)观察甲、乙两图,除了图中相同的器材,还要用到的相同器材是________。 (3)秒表是用在________(选填“甲”或“乙”)组实验中。甲组实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乙组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燃料放出热量的多少。

(4)购买一盒薯片,设计实验估测薯片的热值,应选用上述______(选填“甲”或“乙”)组来进行测量,然后将实验结果与包装盒上注明的薯片的热值进行比较,结果是____(选填

试卷第6页,总7页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线…………○………… ………线…………○…………

“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四、计算题

23.在寒冷的冬天,很多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电热水袋取暖,图乙是它的结构示意图。其性能指标如表所示:

……○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

某次给电热水袋中装

的水1kg,在额定电压下通电10min电热水袋自动断电,求:

这次电热水袋内的水吸收了多少J的热量?

电热水袋的热效率是多少?

24.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天然气灶将一壶质量为3kg、温度为20℃的水加热至沸腾,大约需要10min,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4.2×107J/m3.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若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60%被水吸收,烧开这壶水需要多少天然气?

试卷第7页,总7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参考答案

1.A 【解析】

AB、将方糖投入到装水烧杯中,方糖消失,是糖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了水中,方糖的消失是分子热运动的结果,故A错误,B正确;

C、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快,所以温度高的烧杯中方糖消失的快,故C正确;

D、在分子的运动过程中,分子的大小保持不变,故D正确. 故选A. 2.A 【解析】

A.在单位时间内,保温筒外表面的温度变化越小,保温效果越好。故A 正确。 B.同一时刻保温桶外表面温度越低,保温效果越好,故B错误。

C.由图乙可知,温度均为 80℃的恒温源,相同时间内保温材料甲做成的保温筒外表面温度高,温度随时间变化大,所以乙材料的保温效果比甲材料的保温效果好,故C错误。 D.如果把两保温筒内80℃的恒温源换成-18℃的恒温源,其它条件不变,可以通过相同时间,升高的温度多少来比较甲、乙两种保温材料的保温效果,故D错误。 答案为A。 3.C 【解析】

用肉眼能直接看到的物体都不属于分子,例如雪花纷扬、柳枝摇曳、尘土飞扬等。丹桂飘香是桂花香味分子在空气中做无规则运动,这是分子运动的一种基本形式。 点睛:分子的体积很小,肉眼很难直接观察到.从这个方面进行判断即可 4.C 【解析】

密闭气体对外做功的同时吸收热量,但对外做的功更多,所以其内能减小,故A正确;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有关,故大杯冷水的内能可以比小杯热水内能大,故B正确;根据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知道,“永动机”是不可能被发明出来,故C错误;煤、石油和天然气三大化石能源由远古时期的太阳能转化而来,故D正确,故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第1页,总7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改变内能方式的理解、内能的影响因素、能量的守恒定律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题。 5.B 【解析】

A、热量是过程量,描述它的术语只能用”吸收“和”放出“,不能用“含有”.故A的说法错误. B、物体吸热时,内能增大,但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是不变的.故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对物体做功,也可能是使物体发生形变、状态的改变、或发生机械运动,并不一定使物体的温度升高.故C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因为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0℃的冰具有内能.故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①要正确理解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以及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②解决问题的诀窍是:物体吸热或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不一定是由物体吸热或温度升高引起的。 6.B 【解析】

解答:A. 宇宙由众多的星系组成,银河系是其中一个星系,而太阳是银河系中众多恒星中的一颗,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地球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见,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故A错误;B. B. 宇宙膨胀的过程中,对外做功,温度逐渐降低,故B正确C.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距离的单位,它表示光在一年中通过的距离,故C错误;D. 恒星都是运动的,故D正确。 故选B 7.C 【解析】

A. 进行热传递可以使两杯水升温,热传递不一定是加热,A错误;B. 内能与温度和质量有关,质量不知哪杯水多,因此B错误;C.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C正确;D.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乙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甲杯中的剧烈,D错误;故选C。

考点:内能影响因素 分子热运动

答案第2页,总7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tl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