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0000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更新时间:2023-08-09 07: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250000 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1 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 1∶250000 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的性质、目的、任务以及调查内容、技术方法、工作程度与精度、资料整理、图件编

制、报告编写与提交成果的要求及方法。 1.2 1.3 2 本《技术要求》是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程序、设计编写、调查实施、成果编制、质量监控、成果提交、验收与评审的主要依据。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 1∶250000 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开展其它比例尺的区域水文地质调查也可参照。 引用标准 GB 5749—85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天然矿泉水地质勘探规范 海岸带综合地质勘查规范 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50000) 水文地质术语 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文件要求 地下水质量标准 地下水资源分类分级标准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GB/T 13727—92 GB 10202—88 GB/T 14158—93 GB/T 14175—93 GB/T 14497—93 GB/T 14848—93 GB 15218—94 GB 50027—2001 DZ 44—86 DZ 55—87

城镇及工矿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城市环境水文地质工作规范 水文地质钻孔数据文件格式 地下水资源数据文件格式 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 水文地质钻探规程 区域地质调查遥感技术规定(1∶50000) 水文测井工作规范

DZ/T 0124—94 DZ/T 0128—94 DZ/T 0133—94 DZ/T 0148—94 DZ/T 0151—95 DZ/T 0181—97 3 3.1 术语与定义

区域水文地质调查 regional hydrogeologic survey

为调查区域地下水类型、埋藏、分布、形成条件、物理及化学性质、运动规律,区域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与保护、区域环境地质问题所进行的综合性水文地质工作。

3.2 环境水文地质学 environmental hydrogeology

研究自然环境中地下水与环境及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结果,并对地下水与环境进行保护、控制和改造的学科。研究原生环境下地下水与环境及对人类社会的关系问题称为第一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研究人类活动对地下水与环境的影响问题称为第二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3.3 水文地球化学 hydrogeochemistry

研究地下水化学成份的形成和变化规律以及地下水地球化学作用的学科。 3.4 同位素水文地质学 isotopic hydrogeology

应用同位素方法研究解决水文地质问题的学科。 3.5 地下水资源 groundwater resources

赋存和运移于岩层之中,其质与量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的地下水。 3.6 地下水补给资源 resources of groundwater recharge

在天然或开采条件下,地下水系统以各种形式补给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特征,并按水文周期呈现规律变化的多年平均补给量,一般可用各项补给量的总和或各项排泄量的总和表征。

3.7 地下水开采资源 exploitable resources of groundwater

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在不至于引起严重环境地质问题的前提下,单位时间内可以从含水层中取出的地下水水量。 3.8 地下水激发补给量 induced recharge of groundwater

含水层在开采条件下所获得的大于天然补给量部分的补给量。 3.9 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 potential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现状开采条件下,地下水开采量扩大的可能性及可采资源量扩大的数量。超采区或已出现严重环境地质问题区可采资源量扩大的量为负数。 3.10 地下水开发环境效应评价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groundwater development

对地下水开发利用引起的或可能引起的正的或负的地质环境影响的分析研究,包括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两个方面。 3.11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评价地下水的防污染能力,包括固有脆弱性评价和特殊脆弱性评价。 3.12 地下水系统 groundwater system

具有水量、水质输入、运移、储存和输出的地下水基本单元及其组合。 3.13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hydrogeologic conceptual model

把含水层实际的边界性质、内部结构、渗透性质、水力特征和补给、排泄等条件概化为便于进行数学与物理模拟的模式。 3.14 地下水数学模型 mathematical model of groundwater flow

以水文地质概念模型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能刻划和模拟地下水系统结构、运动特征和各种渗透要素的一组数学关系式。

3.15 数值模拟 numerical modeling

用离散化方法求解数学模型微分方程近似解的方法。主要包括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单元法。 3.16 模型识别 calibration of numerical model

根据已知的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对地下水数值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以达到选择正确参数(即参数识别),校正已建数值模型和边界条件的计算过程。

3.17 模型检验 verification of numerical model

采用模型识别后的参数和初始条件、边界条件,选用不同计算时段的资料进行数值模拟,将计算所得数据和实际观测数据进行对比,检验数值模型的正确性。

3.18 地下水模拟预测 groundwater model forecasting

在模型识别和检验的基础上,给定模型的初始、边界条件,预报设计开发利用方案下地下水的水位、水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 4 总则

4.1 调查的主要目的

4.1.1 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管理,国土开发与整治规划,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和决策依据。

4.1.2 为城市建设和矿山、水利、港口、铁路、输油输气管线等大型工程项目的规划,提供区域水文地质资料。

4.1.3 为更大比例尺的水文地质勘查,城镇、工矿供水勘查,农业与生态用水勘查、环境地质勘查等各种专门水文地质工作提供设计依据。 4.1.4 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学科的研究提供区域水文地质基础资料。 4.2 调查的基本任务

4.2.1 基本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含水层系统或蓄水构造的空间结构及边界条件,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及其变化,地下水水位、水质、水量等。

4.2.2 基本查明区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条件,地下水的年龄及更新能力。 4.2.3 基本查明区域地下水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2.4 基本查明地下水开采历史与开采现状,计算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评价地下水开采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

4.2.5 基本查明存在或潜在的与地下水开发利用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的种类、分布、规模大小和危害程度,以及形成条件、产生原因,预测其发展趋势,初步评价地下水的环境功能和生态功能,提出防治对策建议。 4.2.6 采集和汇集与水文地质有关的各类数据,建立区域水文地质空间数据库。 4.2.7 建立或完善地下水动态区域监测网点,提出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的优化方案。 5 基本要求

5.1 调查区选择和范围确定

1∶250000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区的选择要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战略布局和需要,结合地区水文地质条件与研究程度确定,优先考虑国民经

济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急需的地区,以及自然因素或人类作用下已经产生严重环境地质问题的地区。调查范围一般按照区域地下水系统确定。 5.2 调查原则要求

5.2.1 1∶250000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应以地下水系统等现代地学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球化学、同位素水文地质学、数值模拟、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方法,采用资料收集、遥感解释、水文地质测绘、物探、钻探、水文地质试验、地下水动态监测、取样测试、模拟分析、综合研究等手段。

5.2.2 1∶250000区域水文地质调查,要充分收集气象、水文、土地利用、地质、水文地质、水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地质、社会经济现状和发展规划等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综合研究,重视资料的再开发利用。工作中应加强综合研究,始终贯彻野外工作与室内综合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对与区域地下水形成有关的地质构造、岩相古地理、古水文地质条件、同位素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等开展专题研究。根据工作进展适时调整工作部署。

5.2.3 1∶250000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应以地下水赋存和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为重点;加强地下水的资源、生态与环境功能的评价,提出区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方案为目标。勘探深度应达到有开发前景的含水层(组)底板。除计算区域地下水资源总量外,还应结合地区国民经济发展需要,计算有开发前景地段的地下水资源量,为便于使用,可将区域水资源量按行政区分配到县(市)。应对地下热水、矿泉水资源进行分析统计。

5.2.4 1∶250000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的工作方法和工作量应根据调查区地质、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结合调查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环境地质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景综合确定。 5.2.4.1 调查区按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分为三类

(1)简单地区(Ⅰ类)

地形平缓、地貌类型单一,地层及地质构造简单,地下水系统结构简单、含水层空间分布比较稳定,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简单,水质类型单一,水文地质条件变化不大,不存在突出的环境地质问题。

(2)中等地区(Ⅱ类)

地形起伏、地貌类型多样,地层及地质构造较复杂,岩性岩相变化明显。地下水系统结构较复杂、含水层层次多但具有一定规律,地下水形成条件、水动力特征、水化学规律较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存在较突出的环境地质问题。

(3)复杂地区(Ⅲ类)

地形破碎、沟谷切深大、地貌类型多样,地层及地质构造复杂,地下水系统结构复杂、含水层空间分布不稳定,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水动力特征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很大变化,环境地质问题突出。 5.2.4.2 调查区按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分为三级

(1)研究程度高的地区(高级)

进行过1∶200000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大部分地区进行过更大比例尺的水文地质勘查或城镇、工矿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等工作,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资料丰富的地区。

(2)研究程度中等地区(中级)

进行过 1∶200000 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其它水文地质工作较少的地区。 (3)研究程度低的地区(低级) 区域水文地质工作空白地区,或只进行过 1∶200000 以下小比例尺区域水文地质工作的地区。 5.2.4.3 根据调查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和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及其组合的不同,确定 1∶250000 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方法。

(1)在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研究程度高的地区,应以完成调查任务为目标,通过少量的补测工作和全面的资料收集,采取以综合研究为主 的工作方法。 (2)在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研究程度中等或低的地区,以及水文地质条件中等或复杂、研究程度较高的高级或中级地区,应根据调查任务 和目标,在充分收集、研究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补充适当的调查工作量,采取调查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3)在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或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较大、研究程度低的地区,应以完成调查任务为目标,根据需

要解决的水文地质问题, 布设适当的调查工作量,采取以实测调查为主的工作方法。 (4)在同一调查区内也可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环境地质问题的严重程度、研究程度的差异以及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划分为一 般工作地段与重点工作地段,采用不同的工作方法。 5.2.4.4 1∶250000 水文地质调查主要技术定额 (1)1∶250000 水文地质调查主要技术定额宜参照表 1 执行。 (2)在具体确定各项技术指标时,必须综合考虑水文地质研究程度。技术定额工作量包括调查工作量与纳入技术定额的已有资料工作量。 凡是能够满足本次调查要求的,或能够解决调查任务规定的水文地质问题的已有资料,均应纳入技术定额工作量。

表 1 观测路线 地 区 类 别 km/100km 简单地区 平原地区 中等地区 复杂地区 简单 山 区 复杂 干旱内陆 戈壁平原 盆地区 复杂 简单 细土平原 复杂 25~60 10~30 20~50 简单 20~50 5~20 10~40 20~50 30~60 5~302

主要技术定额 观测点 个/100km 5~20 10~30 20~50 5~20 10~30 2~10 5~20 10~30 15~50 30~50 20~50 20~402

水点占观 测点比例% 40~60

勘探钻孔数 个/100km2

水质分析 组/100km 2~10 5~15 10~20 1~10 5~15 1~5 5~10 5~15 10~252

0.1~0.5 0.1~0.7 0.2~1 0~0.2 0.1~0.4 0.1~0.3 0.2~0.4 0.2~0.4 0.3~0.6

黄土丘陵 黄土地区 黄土塬区 河谷平原 滨海平原 滨海地区 丘陵台地 岛 屿

20~50 10~40 15~45 20~60 15~50 30~80 20~60 15~50 15~30 40~80 10~60 10~50

15~40 10~30 15~35 20~50 15~40 20~60 20~35 15~30 5~20 30~50 5~30 5~20

20~40 30~50 40~60 40~60 20~40 20~40 40~60 20~40 20~40 40~60 30~70 20~70

0.2~0.8 0.1~0.6 0.4~1 0.2~2 0.1~1 不定 0.2~1 0.1~0.5 0~0.3 0~1 0.5~3 0~0.5

5~15 10~15 15~30 5~20 5~15 5~15 5~20 2~10 1~5 5~20 1~15 1~5

河谷平原 丘陵山地区 复杂山区 简单山区 裸 露 区 岩溶地区 覆 盖 区 埋 藏 区

(3)天然水点分布较少地区,应部分依靠人工揭露;平原井灌地区,水点要适当增加;具有水量资料或进行简易抽水的机、民井,一般 应占机、民井的 20~30%。 (4)沼泽平原、沙漠岩漠、高山峡谷、高原多年冻土等特殊地区的技术定额,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5)岩土样、同位素样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6)已进行过 1:20 万或更大比例尺的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地区,观测路线和观测点工作量可减少 20~50%。应用遥感解译,观测点数量可 根据解译效果减少 10~20%。 5.2.5 按区域地下水系统开展调查的项目,调查区范围可根据具体情况比系统范围适当扩大,系统边界外应有必要的物探、钻探等勘探工程控

制,以便调查系统天

然边界的位置、性质和类型以及系统内外地下水的交换条件。 5.2.6 1∶250000 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周期一般以 2~3 年为宜。 5.3 调查工作阶段 一般可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1)准备阶段,搜集整理有关资料,进行野外踏勘,了解区内地质、水文地质背景条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主要调查内容和重点问 题; (2)设计编制阶段,按照任务书的要求编写总体设计和年度工作方案,设计评审、审批; (3)调查实施阶段,按照批准的设计书开展工作; (4)综合研究阶段,根据获取的资料开展综合研究;

(5)成果编制、评审、审查阶段; (6)成果复制、资料归档阶段。 6 设计书编制与审批 6.1 设计书编制的原则要求

6.1.1 设计书编制应根据任务书要求,充分收集和研究调查区有关资料,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了解调查区地质、水文地质概况、以往研究程度,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调查任务和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确定技术路线,通过设计方案论证,合理使用工作量,力求以较少的工作量取得较好的成果,达到工作布置合理、技术方法先进、经费预算正确、组织管理和质量保证措施有效可行。 6.1.2 设计书内容应系统、完整,重点突出,文字精炼,经费预算合理,附图、附表齐全。

6.1.3 跨年度项目应编制总体设计书和年度工作方案。设计书一经批准应严格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实施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书及时进行补充修改和调整,但必须报原审批单位批准。专题研究和专项工作,必须单独编制单项工作设计书,作为总体设计书或年度工作方案的附件。 6.1.4 设计书编写的主要依据

(1)项目任务书;

(2)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以往研究程度; (3)有关技术标准和经费预算标准。

6.1.5 设计书编制应遵循接受任务,收集有关资料,现场踏勘和组织编写的程序进行。 6.1.6 各类地区的主要技术定额可参照表1确定。

6.1.7 设计书中有关区域水文地质数据库的建立,宜参照《空间数据库工作指南》和《数字化地质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等标准进行。 6.2 设计书内容

设计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前言,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地质、水文地质概况,工作部署、工作方法,经费预算,组织管理和质量保证措施,预期成果,附件等部分。 6.2.1 设计书文字大纲

前 言

包括任务来源,任务书编号及项目编码,项目的目的、任务和意义,工作起止时间,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及其调查研究程度,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主要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本次工作拟解决的主要的问题。

第一章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

(一)自然地理:包括地理位置、坐标范围、工作区面积(附工作区交通位置图),涉及的行政区划、流域、图幅及编号,地形地貌,气象、水文。

(二)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需求: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工作区交通条件、产业结构、主要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前景及其对水资源的需求。

第二章 地质、水文地质概况

(一)地质概况: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

(二)水文地质概况:包括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与历史变化规律,地下水化学特征、动态规律,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等。应初步勾画出地下水系统的结构模型和水动力模型。

第三章 工作部署

工作部署原则、工作重点、技术路线、调查内容与要求、工作计划、时间安排;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布置的实物工作量。 第四章 工作方法与主要技术要求

简要叙述采用的工作方法、精度要求以及侧重解决的水文地质问题。对资料的进一步收集与二次开发、水文地质测绘、遥感解译、环境同位素、水文地质钻探、物探、野外试验、动态监测、水资源计算与环境效应评价,数据库建设以及综合研究等各项工作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

第五章 经费预算

按《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编制暂行办法》及有关要求编写。 第六章 组织管理和保证措施

包括项目组人员组成、分工及管理协调体系(或组织机构),技术装备,工期保证措施,项目质量保证措施,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 第七章 预期成果包括文字报告、图件、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空间数据库,阶段性总结和图件,预期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区域地下水动态监测网优化方案。 6.2.2 设计书附图与附件

(1)地质、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图 (2)区域水文地质略图(附剖面图) (3)工作布置图

(4)典型水文地质勘探孔设计图 (5)其它附件(包括单项工作设计书) 6.3 设计书审批

设计书审查工作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审查,也可委托有关部门或单位组织审查。通过审查的设计书,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批准后组织实施。 7 调查内容与要求 7.1 基本内容与一般要求 7.1.1 基础地质调查 7.1.1.1 地形地貌调查

调查地貌类型,调查其分布、高程、形态、成因及时代、物质组成及地貌单元间的接触关系。调查研究地形地貌与地下水的形成、埋藏、富集、补给、径流、排泄的关系。 7.1.1.2 地层岩性岩相调查

(1)调查地层层序、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岩相特征、产状、厚度和分布及接触关系。

(2)前第四纪地层单元的划分应按含水层系统结构特征确定。一般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类宜划分至统或亚统(组);变质岩划分至界或群,含水岩组应划分至组或段;岩浆岩宜按岩类结合构造运动期划分。具有特殊水文地质意义的岩层应单独划分。沉积岩和变质岩应记录层序时代、岩性、颜色、粒度成分、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孔隙和裂隙性、风化特征、地层厚度和地层接触关系。

(3)第四纪松散堆积层地层单元应在成因类型基础上划分至统或组。应记录松散层的成因、时代、岩性、颜色、粒度成分、矿物组分、结构构造、孔隙裂隙空洞发育特征、密实程度、透水性和含水性。

(4)观测和记录沉积岩岩相古地理研究的环境标志,如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原生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等,确定岩相类型和分布规律,分析沉积相与地下水及其水质形成的关系。 7.1.1.3 地质构造调查

在搜集和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了解工作区大地构造单元部位、区域构造和新构造运动特征。通过遥感解译和地面调查,调查地质构造类型、性质、产状、规模、分布、形成时代、活动性及其水文地质意义。

(1)调查褶皱构造的类型、形态、规模,组成的地层岩性和产状,次级构造类型、特征和分布,储水构造类型、规模和分布。 (2)调查断裂的类型、力学性质和活动性,级别、序次,影响的地层,断层构造岩分带及断层的水理性质。

(3)调查构造裂隙的类型、力学性质、发育程度、分布规律,裂隙充填情况,构造裂隙与地下水储存和运动的关系。 (4)调查研究对地下水形成具有控制作用的大型构造和主干断裂。 7.1.2 地下水调查

7.1.2.1 地下水类型、含水层、隔水层调查

(1)调查地下水类型及分布,地下水埋藏条件,含水层岩性、导水性及水力性质,地下水水质,分析地下水的赋存和富集规律,圈定富水地段和富水层位。调查包气带的厚度、岩性、空隙特征、含水率及地表植被状况。

(2)调查城镇及工矿地下水水源地的位置和用途,水源地类型、开采井数、开采层位、开采量,开采历史与地下水水位(水量)、水质、水温动态。

(3)调查管井和民井的分布(位置和地面高程),井的深度、结构、地层剖面、开采层位,水位、水量、水温、水质及其动态变化,开采方式、开采量、用途和开采中存在的水文地质问题,选择有代表性的井进行简易抽水试验,确定单井涌水量和水文地质参数,选择代表性井进行地下水动态监测。

(4)调查泉的类型、位置、出露条件,含水层、补给来源,泉的流量、水温、水质,搜集或访问泉水动态及利用情况,对于大泉(岩溶泉、溢出带泉群等)应调查泉域范围或主要补给区(或补给源),选择代表性泉进行泉水动态监测。 7.1.2.2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调查

(1)调查地下水的补给来源、补给方式或途径、补给区分布和补给量;地下水的径流条件、径流分带规律和流向;地下水的排泄形式、排泄途径和排泄区(带)分布;不同含水层之间、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间水力联系。

(2)调查地下水人工补给区的分布,补给方式和补给层位,补给水源类型、水质、水量,补给历史,地下水水位、水温、水质动态及存在的问题。

(3)应统测枯水期区域地下水位,绘制地下水等水位线和埋藏深度图。

(4)应选择有利地段进行地表水测流,计算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补给与排泄量。 7.1.2.3 地下水系统边界条件调查

调查确定区域性地下水系统的空间分布,调查确定外部边界和内部边界的类型、性质与位置,调查研究人类活动对边界条件的影响。 7.1.2.4 地下水人工调蓄调查

调查已建的和宜建设的进行地下水人工调蓄工程的位置、范围和建库条件,估测调节库容量。 7.1.2.5 地下水开发利用调查

(1)调查开采井的位置、数量、密度及出水量变化。

(2)统计地下水开采量在不同地下水系统、不同开采层位及行政区域的分配特征。 (3)调查统计地下水年开采总量和各含水层(组)的开采量。

(4)调查地下水利用状况,分别调查统计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态用水和生活用水量。 (5)地下水开采历史和现状,地下水开采量和地下水位、水质的动态变化。 (6)调查地下水开采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

(7)调查地下水取水工程的类型与效率,同时调查与地下水有关的地表水开发利用历史和现状,内容包括:实测河川引水灌溉量、天然灌溉量,河川径流量的变化;径流期和断流期河流水质和被污染状况;库塘修建时间、位置、调蓄库容;引水工程、引水渠道长度、分布;渠道引水量,渠道衬砌工程,渠道有效利用系数;地表水灌区分布、范围、面积;地表水灌区(或井渠混合灌区)每年渠灌次数、定额、单位面积年灌水量、灌溉方式、节水措施和节水前景。 7.1.3 气象水文调查 7.1.3.1 气象

收集调查区及周边地区气象站的长系列降水量、蒸发度、气温、湿度、冻结深度及暴雨等气象资料。 7.1.3.2 水文

调查地表水系、水库、湖泊等地表水体的分布;收集主要河流的流域面积、径流量、流量、水位、水质及水温资料;调查水库、湖泊的容量、水质。

7.1.4 水文地质条件变化与环境地质调查 7.1.4.1 一般要求

调查近20年来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水化学条件等的动态变化特征,调查其变化原因,及其与地下水开发及环境影响的关系。 从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角度,调查天然环境引起的和人类活动产生的不良环境地质问题。主要包括与地下水开发利用有关的地质环境问题、水环境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重点调查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资源衰减、地面沉降、地裂缝、海(咸)水入侵、生态环境恶化、水质污染,土地盐渍化、沼泽化、地方病等。调查其分布、规模(或程度)、危害、形成条件及产生原因。 7.1.4.2 区域地下水位下降调查

(1)调查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的范围和发展趋势,漏斗中心的水位、漏斗面积和形状,调查降落漏斗形成的原因、下降幅度和下降速度,进行地下水开采量、开采时间与降落漏斗发展的相关分析。城市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应在丰水期、枯水期统测地下水位。

(2)调查地下水开采量衰减现状及衰减趋势,分析研究机井密度、开采量与水位下降幅度的关系,调查地下水开采量衰减程度和原因。 (3)调查含水层疏干区范围和面积、被疏干含水层层位、岩性和厚度、疏干原因和发展趋势。 (4)调查河流上游拦截地表水引起下游地区地下水资源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和发展趋势。 7.1.4.3 水质污染、海(咸)水入侵调查

(1)调查污染源类型与分布,有害组分与数量;地下水污染组分与程度,污染方式与途径,预测污染发展趋势。

(2)调查咸水(包括现代海水和古咸水)与淡水分界面及其变化规律;海水入侵的范围、速率和发展趋势、海水入侵的原因、途径及其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7.1.4.4 地方病调查

调查地方病类型、病区分布、患病程度,地方病与地下水环境的关系。 7.1.4.5 盐渍化、沼泽化、冷浸田调查

调查土壤盐渍化、沼泽化、冷浸田的分布范围、演化历史、发展趋势,分析其形成条件与地下水的关系。 7.1.4.6 地面沉降与地裂缝调查

(1)调查与地下水开采有关的地面沉降、地裂缝的位置、分布范围、迹象、危害程度、形变速率和发展趋势。 (2)调查地面沉降、地裂缝产生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7.1.4.7 岩溶塌陷

调查由于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岩溶塌陷的范围、分布规律,塌陷形成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塌陷程度、危害及发展趋势。 7.1.4.8 生态环境恶化

在遥感解译的基础上,重点调查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含水层被疏干等水事活动引起的土地荒漠化、绿洲与湿地消失、植被死亡等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范围、危害和发展趋势。 7.2 不同类型区水文地质调查

7.2.1 不同类型区水文地质调查除执行第7.1条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外,尚应执行本条要求。 7.2.2 平原地区

7.2.2.1 调查平原的成因类型,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厚度、地层层序、时代、岩性和厚度,含水层(岩组)分布、埋藏条件、水动力特征及水质、水量。

7.2.2.2 调查下伏基岩的埋深、基岩面起伏形态,基岩地层时代、岩性,地质构造特征,基岩储水构造的类型、分布及供水水文地质条件。 7.2.2.3 山前冲洪积平原区

a. 山区与冲洪积平原的对接关系,山前构造带的类型、力学性质、规模、活动性和水理性质。

b. 冲洪积扇的形态、分布范围及垂向和纵横方向岩性的变化规律;扇间洼地、扇缘湿地等微地貌的分布,冲洪积扇的叠置关系。

c. 古河道分布,山区河流对平原地下水的补给位置及补给量。

d. 冲洪积平原不同部位地下水埋藏条件,水质、水量的变化规律,地下水类型和水动力特征的分带规律,地下水溢出带的位置和水文地质特征。

7.2.2.4 冲积平原区

a. 区域地势、地貌特征,河流、湖泊的分布及变迁历史,古河道、垄岗、洼地、湖沼、湿地等微地貌的形态特征、相对高差、物质组成及分布规律。

b. 第四纪不同成因堆积物的分布范围、埋藏条件、接触关系。

c. 划分含水层(组),调查不同含水层(组)的水文地质特征及其相互间的水力联系。调查地下水的补给条件、径流特征及排泄方式与排泄量。

d. 湖相及海相地层分布区咸水的分布与埋藏条件,地下水化学成分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咸淡水界面位置,咸水分布区淡水透镜体的分布规律、埋藏条件及形成条件。

e. 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咸(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变异、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的分布、现状、形成条件、产生原因及发展趋势。 7.2.2.5 地下水人工补给区的位置与补给层位,补给方式,补给水源类型、水质、补给水量,人工补给历史,地下水动态及存在的问题。 7.2.2.6 宜建设地下水库进行地下水人工补给区的位置范围,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可调节库容量。 7.2.3 岩溶地区

7.2.3.1 岩溶地区按岩溶地层埋藏条件调查,应调查各类地区的分布范围及分区界线。岩溶地区埋藏条件可划分为裸露型、半裸露型、覆盖型和埋藏型四类。

裸露型:岩溶地层裸露,仅负地形中有零星覆盖;

半裸露型:岩溶地层以裸露为主,在谷地、盆地、河谷中有较大面积覆盖; 覆盖型:岩溶地层大面积为松散堆积层覆盖,仅有零星露头; 埋藏型:岩溶地层埋藏于非岩溶基岩之下。

7.2.3.2 调查岩溶地貌、微地貌形态特征、分布与成因,地表水文网与分水岭的分布及与岩溶发育的关系。研究岩溶发育历史,不同期岩溶的特征、分布规律,及其与岩溶地下水的关系。调查岩溶洞穴的出露位置、分布高程、形态规模、成因、化学沉积、机械堆积、生物活动及水流特性(最高与最低水位、流速、流量、水深、水温、水质),调查岩溶地下暗河,测制洞穴展示图。调查表层岩溶带、岩溶坡立谷、漏斗、落水洞、盲谷等的分布。

7.2.3.3 调查碳酸盐岩及其它可溶岩层的分布,碳酸盐岩地层时代、岩性、结构、构造及岩溶层组组合特征。调查各岩溶层岩溶发育规律,碳酸盐岩地层一般宜划分到组(阶)或统,对岩溶发育有特殊意义的岩层,应单独分层。

7.2.3.4 调查区域构造格局与主要构造形迹的性质、规模、展布规律,新构造运动特征,调查构造对岩溶发育和水文地质条件的控制,调查隐伏岩溶储水构造。

7.2.3.5 调查地下河、岩溶蓄水构造、表层带岩溶和岩溶泉的分布、成因,流量、水温、水质及其动态特征。调查岩溶大泉泉域和地下河系统

范围,泉域或系统的边界位置、性质和类型。划分岩溶地下水系统。必要时可进行连通试验。

7.2.3.6 划分含水层(组),调查各岩溶含水层(组)的层位、岩性、单井出水能力及水化学特征,不同含水层组的水力联系,岩溶地下水与其它类型地下水、地表水之间的补排关系,岩溶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富集规律、水动力特征、强径流带分布,岩溶地下水流系统性质,岩溶水流向、流速、水力坡度,岩溶地下水补给来源、补给区分布、补给方式和补给量,岩溶地下水排泄方式、主要排泄区位置和排泄量。

7.2.3.7 调查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分布、形成条件、产生原因及发展趋势,人类活动引起的岩溶地下水污染范围、污染物、污染源和污染途径。

7.2.3.8 调查人工补给地下水的可能性。 7.2.4 黄土地区

7.2.4.1 根据黄土地区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可分为黄土丘陵区(梁峁沟壑区)、黄土塬区及河谷平原区三类地区。应调查各区的分布范围及分区界线。 7.2.4.2 黄土丘陵区

(1)梁峁形态、规模、高程变化,组成梁峁的黄土地层层序时代、岩性、厚度,与下伏非黄土地层或基岩的接触关系。

(2)沟谷分布及形态,调查掌地、墹地的分布、规模、堆积物的厚度、岩性组成和汇水面积,通过民井和泉调查了解单井出水能力及地下水水质。

(3)黄土层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分布规律及其富水程度,下降泉出露的位置、地层、出露高程及其排泄状态。 (4)裸露和下伏基岩风化裂隙带地下水、沟谷冲洪积层潜水及基岩储水构造。 (5)地下水化学成分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着重调查咸水区淡水体的成因及其分布。

(6)大骨节病、高氟病、克山病、克汀病及甲状腺肿大等地方病的分布,探讨地方病与水环境关系。 7.2.4.3 黄土塬地区

(1)地貌单元、形态以及微地貌;黄土塬的形态、规模,高程变化;塬面洼地的分布、形态、成因,分析其在地下水补给方面的意义;沟谷的分布及其切割程度。

(2)组成塬体的第四纪地层层序、岩性、厚度,黄土的垂直节理、裂隙发育与贯通情况,黄土及古土壤层厚度及其组合特征,分析其对地下水分布、埋藏、富集条件的影响。

(3)黄土地下水的埋藏条件与分布规律,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条件,塬坡泉水出露特征及其排泄量。 (4)前第四纪地层、地质构造,基岩风化裂隙带地下水及储水构造。

(5)大骨节病、克汀病、甲状腺肿大及氟病等地方病的分布,探讨地方病与水环境的关系。 7.2.4.4 河谷平原地区

(1)河谷平原的成因,松散堆积物的地层时代、厚度、岩性岩相变化规律;调查河谷阶地级数、结构类型、规模及分布,洪积扇(锥)、古河道分布、河床特征与变迁,研究河谷发育历史及水文地质规律。

(2)河谷平原周边地质、地貌与水文地质条件,新生代以来地貌及岩相古地理演化及其对地下水形成的控制作用。

(3)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与分布规律,不同含水岩组的水文地质特征及相互间的水力联系,地下水与地表水间的补给、排泄关系。 (4)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水质变异、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的分布、现状、形成条件及发展趋势。 (5)土壤盐渍化、盐碱土的分布,分析其形成的水文地质条件,并提出改良途径。 7.2.4.5 黄土地区下伏基岩水文地质调查,可参照第7.2.8条要求进行。 7.2.5 干旱内陆盆地区

7.2.5.1 干旱内陆盆地可分为山前戈壁平原、山前细土平原及沙漠盐漠盐湖三个水文地质区,应调查各区的分布范围及分区界线。 7.2.5.2 山前戈壁平原区

(1)盆地边缘山地与戈壁平原的交接关系,山前断裂带的性质、位置、断裂带水理性质,山区的地层时代、岩性、地质构造特征、裂隙发育程度,山区基岩地下水对戈壁平原地下水的侧向径流补给作用。

(2)从山麓至戈壁平原第四纪沉积物岩性的水平与垂直变化规律及地下水的分布与埋藏条件。 (3)古河道及冰川、冰水沉积物的分布,多期冲洪积扇的接触关系和水文地质特征。

(4)调查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作用,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转化关系及其转化量,尤其是地表水出山口的径流量、动态变化及其对地下水的补给或排泄量。

(5)建设地下水库或人工调节地下水的可能性,提出适宜的建库位置、范围、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可调节库容量。 7.2.5.3 山前细土平原区

(1)地下水溢出带、绿洲带、盐沼带的分布,地质结构、岩性岩相的变化规律及不同地带的水文地质特征。统计地下水溢出量。 (2)承压水、自流水的分布范围、形成条件、埋藏规律及水化学特征,不同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 (3)盐碱土的分布范围、成因,分析其与地下水化学成份的关系,总结研究盐碱土的改良途径。

(4)高矿化水的分布及成因,水化学成份在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变化规律,结合古沉积环境研究稀有元素和盐矿、卤水的形成与水文地质环境的关系。

(5)绿洲退化、土地沙化等环境地质问题的现状及演化趋势。

(6)地下水系统之间以及次一级地下水系统之间的地下水转换方式与转换量。 7.2.5.4 沙漠盐漠盐湖区

(1)沙漠、盐漠及盐湖的分布与演化历史,研究沙漠、盐漠、盐湖形成的气象、水文、地貌、地质与古地理环境。 (2)盐漠区淡水体的分布与成因,及其与微地貌和周围咸水体的关系。

(3)沙漠区风沙地貌特征、地质结构,地下水的分布及埋藏条件;着重调查丘间洼地、古河道中地下水的分布与埋藏条件、淡水体分布规律。

(4)第三系、白垩系地下水的类型、分布、埋藏条件,水质、水量及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5)绿洲分布范围及其与地下水的关系。

7.2.5.5 内陆盆地区下伏基岩水文地质调查可参照第7.2.8条要求进行。

7.2.6 高原多年冻土地区

(1)调查冻土的类型、结构、构造、形成条件及冻结层的形成历史与发展趋势;多年冻土、连续冻土和岛状冻土的分布、厚度及其上、下界线,地下水对冻土形成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2)冰川地貌、冰缘地貌及冰川、雪被的分布、成因、形态及活动规律,着重现代冰川的活动性与冰雪融水调查。

(3)调查冻土区地下水类型,划分冻结层上水、冻结层间水及冻结层下水;多年冻土地区地下水的埋藏与分布规律;调查各含水层的岩性岩相特征、水文地质特征(水量、水位、水温、水质等)及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季节性冻土层下水距冻层底板的距离。

(4)调查多年冻土区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及动态特征;地下水的补给、排泄区分布范围,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及补给量、排泄方式;河流、湖泊融区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关系;调查反映地下水露头的冰锥、冰丘的分布、表现形式和迁移变化规律;地表水体畅流期、封冻期及其冻结程度(厚度)。

(5)调查地下水化学成分在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变化规律。对地下水中的充气现象,系统采集气体,确定气体的成份与成因。 (6)对有矿泉、热矿泉资源分布的地区,应调查其分布、水量、水温及开发利用状况,分析其形成的地质构造条件。 7.2.7 滨海及沿海岛屿地区

7.2.7.1 滨海及沿海岛屿地区包括滨海平原、沿海岛屿、沿海地带的山前丘陵台地。应调查各区分布范围及分区界线。 7.2.7.2 滨海平原

(1)陆相、海相或海陆交互相等各类堆积物的沉积关系、地层结构、岩性及厚度变化特征,河口三角洲的范围,海滩和海湾的成因类型,河口三角洲与海岸线的变迁历史,分析其与新构造运动的关系。

(2)划分含水层(组),调查各含水层(组)的水文地质特征及相互间的水力联系,尤其是海相与陆相含水层(组)间是否连接。 (3)水化学特征及咸、淡水的界线,海水入侵范围及潮汐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其与地貌、岩相及新构造运动的关系。 (4)河口三角洲淡水,海岸带砂砾、贝壳、珊瑚层中淡水透镜体的分布范围、厚度、水位、单井出水能力及地下水动态特征。 (5)沼泽、洼地的成因及分布规律,分析其与地下水的关系。 (6)地下水与河水、海水的水力联系和补排关系。

(7)人类活动(地下水过量开采、污水排放等)引起的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地面沉降、地下水水质变异等环境地质问题。总结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联合调度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利用地表水恢复和补充地下水资源的途径和经验。 7.2.7.3 沿海岛屿

重点调查淡水透镜体的分布、形成条件及开发利用前景。对于大型岛屿视其地质、地貌条件,应按照第7.2.8条要求进行。 7.2.7.4 丘陵台地与平原下伏基岩地下水调查可参照第7.2.8条要求进行。 7.2.8 丘陵山地地区

7.2.8.1 丘陵山地区水文地质调查应以水文地质测绘为主,调查泉水类型、分布、水质、水量和泉水动态特征,选择代表性沟谷或小流域进行枯水期测流获取地下水排泄量资料。

7.2.8.2 调查山地和丘陵的成因、形态特征、规模和分布,河流阶地、坳沟等的成因、形态、结构、规模、分布及其水文地质意义;地表水文

网的分布、水流特性及与地下水的补给或排泄关系。

7.2.8.3 调查含水层(组)的地层时代、产状、分布和水文地质条件,风化裂隙水、断裂构造带脉状水、火成岩和变质岩裂隙水的分布和水文地质条件。

7.2.8.4 碎屑岩地区

(1)自流盆地或自流斜地的分布及其水文地质条件。

(2)侏罗纪至第三纪陆相沉积盆地地层、岩性、岩相特征,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补给来源、单井出水能力,地下水化学成分及其在横向和垂向上的分带规律。 7.2.8.5 火成岩地区

(1)花岗岩和片麻岩类风化裂隙带的厚度及分布范围,围岩蚀变带的类型、宽度、裂隙发育和破碎程度,地下水赋存条件、水质、水量。 (2)玄武岩的喷发方式,柱状节理和气孔结构等特征与地下水赋存的关系。中心喷发台地要注意火山的调查,由火山口向周围观察玄武岩岩性、岩相变化规律与地下水位、水质及单井出水能力的关系,并注意边缘地下水溢出带的分布。多期玄武岩喷发地区,应注意调查各次喷发熔岩流接触带的性质及单井出水能力。侵入其它地层中的安山玄武岩,应注意调查其柱状节理的发育程度、风化带厚度、围岩蚀变类型、蚀变带宽度及侵入接触带裂隙发育程度与地下水的关系。

7.2.8.6 调查山间河谷平原、山间盆地、山前冲洪积扇及沟谷第四纪松散堆积层的时代、岩性特征、厚度,含水层的分布及其水文地质条件。 7.2.8.7 调查断裂构造的类型、规模、力学性质、活动性、胶结和充填程度;褶皱构造的类型、形态、规模和分布;调查不同构造的水理性质、地下水赋存条件和储水构造的分布。

7.2.8.8 调查矿坑水的来源、水质、水量、动态特征和矿坑涌水条件;采矿引起的含水层(储水构造)疏干、地下水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 8 调查技术方法与要求 8.1 资料搜集 8.1.1 目的

(1)根据调查工作的目的、任务与要求,有针对性地系统收集有关资料,经初步分析整理,掌握调查区地质水文地质概况、研究程度和存在的水文地质问题,为设计编制提供依据。

(2)进行资料的二次开发,避免重复工作,达到节省调查工作量、缩短工作周期、提高调查工作质量的目标。 8.1.2 资料搜集内容与要求 8.1.2.1 基础地质

(1)地层岩性、地质构造资料,区域地质调查及地质研究成果;

(2)地貌图、地质图、地质构造图、岩相古地理图、综合地层柱状图、区域重力和航磁等值线图(或异常图)等资料; (3)实测地层剖面、实测地质构造剖面图等资料;

(4)岩矿鉴定成果、岩土化学分析成果、古生物鉴定成果、地层测年成果等; (5)控制性地质钻孔、矿产勘探钻孔资料。

8.1.2.2 水文地质

(1)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水源地勘察成果及有关水文地质研究成果;

(2)水文地质图、地下水资源图、地下水水化学图、地下水等水位(水压)线与埋藏深度图; (3)水文地质钻孔、供水管井、泉水资料及其它集水构筑物资料;

(4)地下水水质分析成果、地下水水化学分析成果汇总表、水同位素测试成果; (5)抽水试验、物探测井、地下水动态监测、地下水均衡试验资料; (6)水文地质参数、地下水资源评价等成果; (7)地热、矿泉水论证、开发、钻井及监测资料。 8.1.2.3 遥感与地球物理勘探

遥感包括不同时期的航片与卫片及其解译成果,不同时期不同波段的遥感数据。地球物理勘探包括电法、磁法、重力、地震、热红外、α卡测量等物探方法所获得的地区地球物理参数及其解释成果资料。 8.1.2.4 气象水文

全面收集区内各气象站及水文站的气象水文资料。

气象资料包括工作区所处气候带,多年、年及月降水量、蒸发度、相对湿度及气温资料,年无霜期及冻结深度资料;水文资料包括水系分布、河川流域面积,年及月平均径流量、平均流量、水位、含沙量、水质。水库、湖泊的位置、面积、容积、水质。引地表水灌区的分布范围、引灌水量资料。 8.1.2.5 环境地质

开发地下水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衰减、海(咸)水入侵、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及地裂缝、植被受损、荒漠化,湖泊、湿地、大泉消亡等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地表水污染引起的地下水质恶化及其发展趋势;水库兴建、地表水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和沼泽化;地表水上游截流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衰减、植被受损、荒漠化,湖泊、湿地、大泉消亡等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工矿、建筑废渣、废气、生活垃圾污水等不合理排放引起地下水污染等。 8.1.2.6 地下水开发利用

地下水开发的历史及现状,开采井的数量、分布、取水层位、开采量及用途,水资源供需矛盾、地下水开发与利用潜力等。 8.1.2.7 国民经济现状、发展规划及其对水资源的需求

按行政区划收集社会经济现状和发展规划,水资源的需求和地下水资源的供给状况。 8.1.2.8 其它有关资料 8.1.3 资料初步整理要求

8.1.3.1 对收集到的资料应分类整编,建表造册,列出目录清单。

8.1.3.2 编制实际材料图、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图。编制有关的基础图、分析图、专题图、综合图等各种图件草图。

8.1.3.3 把搜集的钻孔(地质孔、水文地质孔)、抽水试验、岩矿鉴定、岩土化学分析、水质分析、同位素测试、地下水动态、气象水文、物

探测井等资料录入计算机,逐步建立水文地质调查空间数据库。 8.2 遥感解译 8.2.1 遥感解译目的

提高地质工作预见性,指导水文地质测绘,获取常规地面调查难以取得的水文地质信息,减少野外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 8.2.2 遥感解译基本要求

8.2.2.1 应尽可能选用多种类型,多种时相的航天、航空遥感影像、数据,二者宜结合使用。条件许可时,可进行热红外扫描及多光谱摄影。 8.2.2.2 遥感解译工作应先于水文地质测绘,并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遥感解译工作程序为:遥感资料收集,影像、数据预处理,室内解译,野外检验与成果编制。其中室内解译包括初步解译、详细解译和综合解译三个步骤,分别对应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设计书编制、水文地质测绘与成果编制三个阶段。

8.2.2.3 野外检验应与水文地质测绘紧密结合,一般采用路线控制和统计抽样检查的方式进行。内容包括解译判释标志检验,室内解译判释结果及外推结果的验证等。

8.2.2.4 有条件时可 根据影像信息,借助计算机技术判别影响降水入渗、蒸发和土壤湿度、地表植被覆盖类型,定量或半定量求取相关水文地质参数。

8.2.2.5 对地质、水文地质问题研究有重要指示意义的特殊影像,应选定重点地段进行多时相遥感资料的动态解译分析。 8.2.2.6 各种地质、水文地质界线,一般应采用追索法在图像中连续圈定。

8.2.2.7 遥感(RS)解译应与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联合使用,编制影像地图,实现地质、水文地质信息的可视化和虚拟再现。

8.2.3 遥感解译内容

(1)地貌基本轮廓、成因类型和主要微地貌形态组合及水系分布发育特征,判定地形地貌、水系特征与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关系。

(2)各类地层岩性的分布范围。

(3)主要构造形迹的分布位置、发育规模及展布特征,特别是褶皱断裂、隐伏断裂、活动断裂及节理裂隙密集带。判定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4)各种水文地质现象,圈定泉点、泉群、泉域、地下水溢出带位置,河流、湖泊、库塘、沼泽、湿地、沙漠绿州等地表水体及其渗失带的分布,确定古(故)河道变迁、海岸带进退、地表水体变化以及各种岩溶现象的分布发育规律,分析其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5)解译环境地质问题,重点解译地表水体的污染情况、污染源的分布,植被兴衰、荒漠化、盐渍化的演变,对其危害程度及发展趋势作出初步评价。

(6)条件具备时,可采用遥感数据解译计算土壤含水量、蒸发量等参数。 8.2.4 成果资料

(1)影像地图

(2)地质解译图 (3)水文地质解译图

(4)解译报告及其它专门性成果 8.3 水文地质测绘

水文地质测绘是以地面调查为主,对地下水和与其相关的各种现象进行现场观察、描述、测量、编录和制图的一项综合性工作。 8.3.1 基本任务

8.3.1.1 调查各类含水层的分布规律与埋藏条件,包括含水层的层序、产状、岩性、厚度、分布规律、埋藏深度,地下水类型、水位、水质、单井涌水量,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与地表水的转化关系和转化量。

8.3.1.2 调查泉的类型、分布、流量、水质及动态变化特征,初步确定其开发前景。

8.3.1.3 调查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地下水动态的一般规律,地下水系统的边界条件,划分地下水系统。 8.3.1.4 调查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层、构造等影响地下水形成的因素,分析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富集规律。 8.3.1.5 调查区域地下水的化学成分、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地下水的污染情况以及地下水脆弱性。 8.3.1.6 调查地下水开发利用历史与现状,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形成条件、产生原因与演化趋势。 8.3.1.7 调查生态群落的适存水位以及地下水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8.3.2 测绘工作的基础与比例尺

8.3.2.1 1∶250000水文地质测绘应在相同或更大比例尺地质测绘基础上进行,在未进行地质测绘地区应同时进行地质水文地质测绘。 8.3.2.2 野外工作底图应采用1:100000或1:250000比例尺的最新地形图。 8.3.3 工作方法与要求

8.3.3.1 基本工作方法为路线穿越—观测点法,必要时辅以界线追索法。观测路线宜垂直岩层(岩体)和构造线走向,或沿地貌形态变化显著和地下水露头较多的方向布置。为追索含水层或地质构造,亦可沿含水层和构造线走向布置。水文地质点及地质点应布置在地层界线、断层、褶皱轴、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带、典型露头、岩性和岩相变化带、地貌分界线、自然地质现象发育处以及井、泉、钻孔、矿井、坎儿井、地表坍陷、岩溶水点(如暗河出入口、落水洞、地下湖)和地表水体等有地质、水文地质意义的地点,不应平均布置。

8.3.3.2 应采用数码摄影、数码摄像等手段,记录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现象;水的温度、pH值、电导率、Eh值等应在现场实测。 8.3.3.3 精度要求

(1)按1∶250000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数据库建库要求采集数据。

(2)控制性观测点和重要地质、地貌、水文地质体位置应采用仪器实测或精确的GPS定位,一般性点可采用手持GPS或地形图定位。 (3)宽度大于500m或面积大于0.25km的地质体均应正确表示于图上,对于具有重要意义的地质体或水文地质体即使小于前述规定亦应夸大表示于图上。

(4)水文地质测绘技术指标见表1要求。 8.3.4 工作程序

2

8.3.4.1 准备工作:收集资料、结合现场踏勘,熟悉测绘区自然地理、地貌、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针对测区水文地质条件、研究程度及存在问题并结合遥感初步解译成果,规划测绘路线;进行人员组织、物资设备准备和编制水文地质测绘技术工作细则。

8.3.4.2 野外调查:对天然露头和人工露头进行观察、访问和研究,在露头稀少的覆盖区,宜适当布置探井、探槽、洛阳铲孔等轻型山地工程或地面物探工作予以揭露或调查。

8.3.4.3 资料整理和阶段性工作总结:外业工作期间应对野外获取的野外记录与手图、摄影、摄像资料,采取的岩土水样或标本及时进行整理。每阶段野外工作结束后应编写阶段性工作总结,野外调查工作全面结束后应编写水文地质测绘工作总结。 8.4 水文地质物探 8.4.1 地面物探

8.4.1.1 地面物探布置原则

(1)地面物探应主要布置在测绘工作难以解决问题的地段、钻探试验地段以及钻探困难或仅需初步探测的地段。

(2)根据需要解决的地质、水文地质问题,结合测区地形、地物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置物探测线和测点:测量剖面方向应尽量垂直勘查对象的总体走向或沿着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大的方向;剖面应尽可能与已有的或设计的钻探剖面线一致;发现异常应加密探测点,以确定异常性质或异常区范围。

8.4.1.2 解决的地质水文地质问题

(1)确定地质构造剖面,隐伏断裂的位置和产状。 (2)确定含水层的岩性、厚度、埋藏深度及富水地段。

(3)确定覆盖层的厚度,隐伏的古河床和埋藏的冲洪积扇的分布范围、结构、基底形态。 (4)确定基岩埋藏深度及基岩面起伏形态。

(5)确定岩溶发育带的分布位置,发育程度,寻找隐伏的岩溶管道、洞穴和地下暗河。

(6)确定地下水埋藏深度和地下水矿化度变化规律以及咸水分布范围,咸淡水界面、咸水区淡水透镜体的分布。 (7)确定冻土层的上、下限及冻土层厚度。 8.4.1.4 方法选择与技术要求

(1)采用的方法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被探测对象的相邻介质对同一物性参数有明显的差异,被探测对象有一定规模,有干扰因素存在时仍能分辨出被探测对象引起的异常,地形、植被的影响不致造成野外工作不能开展的程度。

(2)应根据调查任务的实际需要,结合工作区地形、地貌、探测对象的物理条件和几何尺度以及交通等工作条件,确定物探方法和仪器设备,对于单一方法不易判定的或较复杂的水文地质问题,宜采用二种或二种以上方法的综合物探。

(3)对于地质效果尚无把握或有争议的地区宜开展适量的试验工作,选择经济有效的物探方法。试验工作应布置在有代表性地区或调查工作程度较高有钻孔控制点的剖面上。

(4)常用物探方法及应用范围见表2。

表2 常用物探方法及应用范围表

探测主要目的 地质构造剖面

物 探

电测深、地震反射或折射波法 浅埋区 电测深、电剖面法、激发极化法 电测深、激发极化、地震反射或折射波法

含水层厚度、单井出水能力 深埋区 古河床、埋藏冲洪积扇分布

电测深、电剖面法、激发极化 浅埋区 电测深法、核磁共振、音频大地电磁 电测深法、地震勘探、重力法、磁法 电测深法、电剖面法、放射性法 电测深法、地震勘探、放射性法 电测深法、激发极化法 电测深法、激发极化法、地震勘探

基岩埋深、基底形态 深埋区 浅埋区 隐伏地质构造、断层 深埋区

浅埋区 岩溶发育带 深埋区 地下水矿化度 冻土层下限

电测深法、激发极化法、电剖面法 电测深法、激发极化法

注:浅埋、深埋界限视工作区地貌、地壳介质均匀程度、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物性差异的大小、被探测体规模大小等因素确定,一般可 按 300~500m 划分。 (5)应尽可能采用新技术,如核磁共振、微重力勘探;使用灵敏度和分辨率高的新仪器,采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6)应根据调查设计书提出的任务,编制物探工作设计书,或在调查设计书中列出物探工作设计的专门章节。 (7)野外作业中工作参数的选择、检查点的数量、观测精度,测地工作,仪器的定期检查,操作和记录,应符合有关物探规范要求。 8.4.1.5 物探资料解释

物探资料的解释推断,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从已知到未知,先易后难,从点到面,点面结合的原则; (2)多种物探资料综合解释的原则; (3)物探解释与地质推断相结合的原则; (4)区分有用信息与干扰信息,获得正确结论的原则。 8.4.2 8.4.2.1 水文测井 基本要求

(1)水文地质钻孔均应进行水文物探测井。 (2)水文地质钻孔物探测井应采用数字测井技术。 (3)水文地质钻孔应至少测五种以上的参数曲线,一般包括视电阻率、自然电位、放射性、声波、井温等。可根据要解决的问题和设备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tk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