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征文 穿”越母亲衣橱里的岁月

更新时间:2024-02-22 16:26: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改革开放40年征文 穿”越母亲衣橱里的岁月

“如今这衣服可不比咱们那个年代,眼看着衣橱都快堆不下了。”母亲一边收拾房间,一边感慨道。看着衣橱里颜色鲜艳、款式多样的服饰,回想起过往的岁月,不免唏嘘。

现如今,改革开放已进行到了第40个年头。当我们再次审视那段逝去的岁月,便会惊奇地发现,最简单的衣着,就是一部写在每个不同年代的中国人身上鲜活而有说服力的改革开放发展史。

(一)改革前:拼接缝补的“黑白”年代

“在我们小的时候,人们对衣服的评判标准就是耐磨、耐脏,男女老少穿的大多是由“毛蓝布”“白四布”“劳动布”“的确良”制作成的服装,因此,黑、灰、蓝就成了当时街头的主流色。”

不同于现在多种多样的购买渠道,那时去商店买成品衣服可以称得上是件奢侈的事情。母亲家里有一台“蝴蝶牌”的缝纫机,原木色的台面上刷了一层光滑的拉丝漆,黑色的机头上,那只标志性的蝴蝶泛着锃亮的光泽。母亲、两个大姨和舅舅的衣服都是在这台缝纫机上“出产”的。有一阵子街上流行各种颜色的白点花布,白点有大有小。那一年除夕,大姨晚上加班加点地给外婆、母亲、舅舅每人做了一件白点的棉袄罩衫。三件小小的罩衫,虽然颜色各异,但白点的花样都是相同的;就如穿上新衣服的他们,心中的快乐也是一样的。

那细细密密的一针一线,织成了独属于那个年代的珍贵记忆。

(二)改革初:裙摆摇曳的“解放”时期

到了80年代中,母亲家里的经济条件稍见起色,拼接缝补的时光渐渐退却,不用再把长裤改成短裤,也不用成天套着哥哥姐姐们穿不上的衣裤,可穿新衣对母亲来说仍是件稀罕的事。

“在我13岁那年的生日,你外公用厂里补贴的营养费给我买了一条泡泡纱的黄裙子!”

母亲边说边用手比划着:小西装的领子,三颗花形的纽扣在领子下面整齐地镶着,再往下是紧束的腰身和喇叭状的裙摆,听说是当时城里流行的款式。我不太能体会母亲当时的心情,但三十年前的那份喜悦,却依旧从她那眉眼间掩不住的笑意中,呼之而出。

这条裙,母亲穿了整整十年。裙摆摇曳,晃起了改革初逐渐解放的波澜。

(三)现如今:花枝招展的“缤纷”时代

而从90年代末起,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世界的不断丰足,人们的穿衣风格逐渐走向多元化,服装店渐渐多了起来。母亲的衣橱也随着改革的浪潮,渐渐地充实了起来。文化衫、T恤衫、蝙蝠衫、踩蹬裤、直筒裤、牛筋裤、喇叭裙、一步裙、A字裙……此时的衣着不再仅仅只追求耐磨耐脏,而是更加注重起了品位,每月服装支出也成了家庭支出的一部分。

“这改革后的日子啊,可真是大不一样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这话成了母亲的一句口头禅。

服饰是一种记忆,是穿在身上的一轴历史画卷。毫不夸张地说,服饰的变化直接映衬着一个时代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在色彩单一的年代里,人们的爱美之心也依然会自然流露,这种自然而然传递出的美的追求,是每一个时代发展进程里,不必言说,却最为真实的色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t3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