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劳动意识成为每个学生的一种自愿

更新时间:2024-05-02 23: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全国中小学德育优秀论文评选材料

让劳动意识成为每个学生的一种自愿

作者单位:天津市五十四中学

姓名:王新 职务:教师

单位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六纬路135号

邮编:300071 联系电话:13752319069

让劳动意识成为每个学生的一种自愿

摘要:劳动创造了人类和人类文明,但是,在浮躁的世风下,享乐主义思想与不劳而获的思想的泛滥使得不少人厌弃劳动。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孩子们的劳动意识和劳动光荣的思想也被腐蚀和淡化。当下中小学生不爱劳动、不会劳动,早已不是个案,班主任要给学生创造在班级中劳动的机会,让他们在为班级付出中体验到劳动的快乐,认识到劳动是光荣的,懂得每个人都应该为创造我们共同的学习环境进到自己的责任,让劳动意识成为每个学生的一种自愿。

当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思想依然在许多人的头脑中作祟。一方面,家长和老师千方百计的要求孩子刻苦勤奋,好好读书,另一方面,家长又不断的告诫孩子,如果不努力,将来只能出苦力,干粗活儿。教育者和家长对体力劳动有意无意的鄙视,从小就深深的印刻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影响到他们对劳动的正确认知,现在的学生在学校里不爱劳动,不会劳动,在家里不做家务活,甚至连自己的内务也需要家长代劳。面对学生劳动观念(此专指体力劳动)的淡化,我们不能简单的批评和要求,要用一些相对好一点的路径,给学生创造在班级中劳动的机会,让他们在为班级付出中体验到劳动的快乐,认识到劳动是光荣的,懂得每个人都应该为创造我们共同的学习环境尽到自己的责任,让劳动意识成为每个学生的一种自愿。 一.不要让劳动成为变相惩罚,用劳动去激发学生追求

“不按时交作业,罚你做清洁,扫除一周。”老师们经常这样处理学生;“不认真读书,就和我一起打工干活去。”家长们往往这样教育

子女。似乎孩子有了过错,就应该劳动,劳动就是对孩子的教育和惩罚。难怪孩子们不喜欢劳动!谁愿意做被惩罚的事情呢?本来是一件光荣的事情,被家长和老师这样一用,就不再是光荣的,而变成了处罚。这种惩罚性的劳动往往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对正常的公益劳动和家务劳动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进而躲避、厌恶劳动。而组织学生参加劳动,能使学生产生取得劳动成果的喜悦感。喜悦的劳动,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从而摆脱了青少年个性所表现的脆弱性和依赖性,形成强大的自我束缚力。另一方面,学生一天中从事的读写、记忆、课外活动、业余制作、实验操作、清洁打扫、体育锻炼??使自己感到同学们时时刻刻注视着自己的劳动,这敏感的个性道德评价,似乎通过别人的目光看清自己,从而形成了有力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做到自我认识中的自我肯定后,才能激发他们的愿望,从而去追求尚未实现的美好理想。 二.班主任起表率身教重于言教,善表扬增强劳动成就感

学生劳动时,如果班主任总是在旁边监督指挥,劳动对于学生而言就是被动完成任务,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更加厌恶劳动。所以,班主任也要尽可能参与学生的劳动,及时帮助、指导学生,与学生共同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老师的言行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在行动里。这样的行为是一种无声的影响,其力量比有声的说教要大多倍。要保护孩子劳动的积极性,还要充分肯定他们付出的劳动。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公开表扬,或者在孩子劳动时,走到他身边赞扬几句,从而形成“人人以能劳动、会劳动为光荣”的良好氛围。

三.在劳动中培养学生品质,让劳动成为学生成长的助推器

班主任要把督促学生劳动提升到培养学生品质的层面上。劳动教育不单纯是为了解决爱不爱劳动的问题,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很多品质,如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艰苦奋斗作风、克服困难的毅力、关心他人、为他人服务、集体主义精神等等。此外,劳动教育还可以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协同发展。当学生在一次次劳动中大显身手时,那就是他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这样,学生不至于在“为生存而斗争”的环境里“拼搏”,不至于成为性格偏激、铁石心肠的人。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力量未能用高尚的活动发挥出来,他的精力未能通过人的高尚的活动发挥出来,这正是儿童和青少年犯罪的根源之一。”

总之,班主任教育应引导学生把精力用于进行热情的高尚活动和劳动之中去,以不同形式的能吸引学生实施劳动。让劳动成为一种自愿--这才是让学生热爱劳动、努力劳动的根本动力。 参考文献:

[1]王有剑.浅谈家务劳动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熊川武.学习管理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唐居邦.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初一学生劳动态度和习惯的调查报告.思想政治课教学

[4]陈桂生等.教育理论的性质与研究取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蔡克勇.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sm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