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和复习

更新时间:2024-02-13 02:05: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整理和复习

教材简介

整理和复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学生学完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之后,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使原先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把数学的知识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进一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巩固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深入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在探索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同时,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模型思想、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也是非常有益的。因此,本单元内容不仅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也是全套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单元教材,基于复习整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设计了一系列的例题,并配备了必要的练习。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加强整理和复习的系统性。

2. 启发、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主整理知识。

3. 在系统整理、复习的过程中注意查漏补缺。

4. 加强练习的针对性、有效性。

5. 注意引导学生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比较系统地回顾和整理小学阶段所学习的数和代数的基础知识,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估算的作用,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能进行整数、小数加、减、乘、除的估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学过的方程;理解比和比例的相关意义,会判断两个相关量之间的关系,会用比例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次经历相关知识的探究过程,发展数感和符号意识,提高运算能力和应用意识。

2. 使学生巩固常用计量单位的表象,掌握所学单位间的进率,体验这些量及其单位的实际意义,能够进行简单的改写。

3. 使学生掌握所学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并能应用;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巩固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会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巩固图形运动的方法;能根据有序数对或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掌握并能应用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

4. 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基本的步骤和方法,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会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根据数据做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能够解决一些计算平均数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数据分析观念。

5.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掌握所学的常见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能够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提高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6. 使学生在“创新与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实践能力。

课时安排(26课时)

1. 数与代数 10课时

2. 图形与几何 6课时

3. 统计有概率 3课时

4. 数学思考3课时

5. 综合与实践 4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数的认识(1)。教材第72~75页内容。

教学目标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重点难点

1. 使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自然数和整数的基础知识。

2. 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能说一说小学六年中我们都学过哪些数?你能举出生活中利用这些数的例子吗?说明每个数的具体含义。

请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数据来汇报,指名在黑板上写下这些数。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听一听数读得是否正确,看一看黑板上的数写得对不对。

教师用课件出示一组数,让学生分一分类:珠穆朗玛峰高达8844.43m;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只有-25℃;今年我市空气质量达到良好的天数占全年的

页;一条围巾的成分:羊毛40%、化纤60%等。 3;这本词典有17225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

过渡: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这就是我们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几种数,这几节课我们就把这几种数的意义和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我们今天先复习自然数和整数。(板书课题:数的认识)

二、归纳整理

1. 什么样的数是自然数?0表示什么?有没有最小的自然数?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 谁知道我们学习的哪些数是整数?能不能说整数就是自然数?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

教师向学生说明:我们小学阶段学习的整数,除了自然数,还学习了一些小于零的整数即负整数,这些负整数到中学要更深入的学习。

3. 关于数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

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合作探究下面的问题。

(1)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

(2)你能说出哪些计数单位?

(3)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4)说一说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各自的含义。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完成整数、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说明:整数和小数都是按十进制计数法写出得数,其中个、十、百……以及十分之

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各个计数单位所站的位置,叫做数位。数位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练习:27046=2×( )+7×( )+0×( )+4×( )+6×( )

说出4004.04这个数中的三个“4”分别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什么,这个数中的三个“0”各起什么作用?

4. 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从整数、小数、分数三个方面回答。

整数、小数的比较方法比较简单。

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从同分母、同分子、异分母三个方面小结。教师逐一指名回答。

提问:非0自然数有几种常用的分类方法,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非零自然数根据是不是2的倍数,分成偶数和奇数;根据所含因数的个数,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分成质数和合数。

提问:什么是奇数、偶数?什么是质数、合数?

教师指名一一回答,并要求学生记住100以内质数表。

三、巩固练习

教材74页第1题(1)、第75页第5题(1)(2)。

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教师巡视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指导。

四、课堂小结

整理自然数和整数的有关知识并在小组中交流。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数的认识(2):教材第72~7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自然数和整数的基础知识,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2. 使学生在逐步学习整理方法的同时,不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难点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自然数和整数的基础知识,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分析了自然数和整数,今天来我们回忆下数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分数和小数。

二、归纳整理

1. 组织学生分组活动,复习有关分数的知识。

2. 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展示整理和复习的结果。

教师结合各个小组整理和复习的情况,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并注意突出“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同时还可以做如下板书。

分数和除法的关系:a÷b=a(b≠0) b

3. 整理和复习小数意义。教师可出示一些有阴影的图形,要求学生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阴影部分。

4.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1)什么样的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2)小数和分数有什么关系?

(3)什么是循环小数?循环小数可以怎样写?小数是不是都小于1?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

5. 组织各小组对上面提出的问题发表看法,教师板书如下:

6. 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关系?小数点移动位置,小数的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

分别说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

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关系?

因为小数可以看做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所以小数的基本性质是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特殊情况。

做一做,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出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下面这组数有什么特点?他们有什么规律?

0.1081.0810.81081080

三、巩固练习

教材74~75页练习十四第2、3、7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教师巡视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指导。

四、课堂小结

整理分数和小数的有关知识并在小组中交流。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数的认识(3):教材第72~75页内容。

教学目标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点难点

1. 使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百分数的基础知识。

2. 弄清数的认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两节课我们整理和复习了自然数、整数、分数和小数,今天我们主要归纳一下有关百分数的知识。

二、归纳整理

1.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板书: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

提问:我们已整理、复习了有关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的知识,谁能说一说,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已经完成了百分之几?还有百分之几没有完成?

2. 结合刚才的回答,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3. “一节课的任务已经完成了80%”也可以说“已经完成了”,我们能不能因此就

篇二:整理和复习

附件五

集体备课导学案

年级:一年级 学科:数学 主备人:胡英 执教者:

篇三:整理和复习

练习课教学设计 014号

学习过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sm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