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更新时间:2024-07-07 22:4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教材的框架体例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识字、课文和单元练习。

各部分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关于“习惯篇”的教学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突出两个习惯的培养:“专心倾听、勇于发言”;“认真写铅笔字”。 这两个习惯的排列顺序和语言表述体现出了新的教学理念:

1、从两个习惯的培养顺序安排看:先听后写合乎认识的规律,合乎学习语文的规律。

从同一个习惯的表述顺序看,“专心倾听、勇于发言”也比较科学,因为听是积累,是蓄势,说是表达,是运用。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讲,学习的过程应是先听后说,先积累后表述。 2、从语言表述看:

(1)“倾听”更加贴近课标。因为课标在总目标中提出“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教材表述与课标表述力求一致。同时,倾听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情绪状态,这就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2)“勇于”更加切中时弊。对学生的表达训练,课标中提出“有表达的自信心”,自信心首先缘于勇气。现在许多孩子缺乏发言勇气,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孩子。所以,培养孩子勇于发言的习惯,是时代的需要。“勇于发言”明确要求我们首先应该培养发言的胆量,有了胆量,才有锻炼的机会。在一次又一次的锻炼中,增强了自信,才会喜爱发言、主动发言、大胆发言。

(3)“认真写”更加关注过程。就写铅笔字而言,写好是“结果”,“认真写”是一种状态,是一种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这与课程标准提出的“关注过程”是一致的。

(二)教学建议:

1、创设相应的情境。如“写好铅笔字”的教学,学生形成“写好铅笔字”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的初步认识,明确要求意义后,要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操练。

如举行简短的“写字仪式”之后,应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几个字,教师及时评点;教师检查评价的重点,不是谁写得快、写得对,而是谁的姿势最规范,如此不断纠正、不断规范、不断强化的过程,也是学习习惯逐步养成的过程。

2、突出重点,兼顾其他。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倾听”,让学生按规范坐好,按要求握好笔,要花时间矫正不正确的姿势,矫正不正确的握笔。同时,在强调某一习惯时,应兼顾其他习惯,发现其他方面不符合要求,也要指出并纠正,只是在时间的分配上有所区别。

3、细致耐心,持之以恒。本课所提出的学习习惯,在今后的每一节的教学中都要加以体现,都应该要求学生乐于倾听勇于发言,积极开动脑筋、主动参加交流;要求学生保持正确的握笔、写字姿势,最好能把写字姿势是否正确列入学习成绩评价的内容。包括上学期对学习习惯的要求,都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收到实效。

关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我们要树立这样的思想: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长期训练。教师应做有心人,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进行良好的习惯培养,天长日久,就会让这些外在的行为变成孩子内在的、自觉的行动。习惯对学习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良好的习惯是孩子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

二、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采用“识写分流,多识少写”的方法安排了483个生字,其中要求写的为298个,本册教材采用“识写分流,多识少写”的方法安排了483个生字,其中要求写的为298个,另外的185个生字只要求认识,不作书写要求。

教材中的生字分两个途径安排,一是集中识字(《识字1》——《识字8》),二是随课文识字。“随课文识字”是本册教材中识字部分的“重头戏”。

集中识字共8课,介绍了三种识字方法。

1、词串识字(识字1、识字2、识字5、识字6均为词串识字,主题分别为:春天、体育运动、夏天、夏夜。)

2、看图会意识字。主要是用形象化的图来揭示字理,并附有为识字提供语言环境的相关短文。如“识字3”便是通过有关“舟、竹、石、泉、川、燕”等字的“实物──古文字──今文字”的演变过程,使儿童初步认识到绝大部分的

象形字、指事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识字7”则通过形象化的图形来显示“人从众木林森”等是怎样以基本字逐步叠加来体现字义的。

3、转转盘识字。先通过转转盘显示一组同声旁的字,再将这些字编进短文,为识字提供语言环境。“识字”4、8均属于这种形式。

《识字1》是一组描写春天的词语。这些词语在排列上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①单行归类,第一行春天的气候;第二行春天的草树;第三行春天的鸟、昆虫;第四行春天的花。②行与行之间按时间先后排列。如:在春风的吹拂下,春雨的滋润下,柳树长出了黄绿的嫩芽,小草从泥土中探出了小脑袋,布谷、燕子飞来了,勤劳的蜜蜂飞来了,在梨花、杏花、桃花上采蜜呢。从整体看,这几组词又连成一体,成为一首描写春光的小诗、韵文。

《识字2》是一组描写运动的词语。第一行是篮球、足球、排球三大球,第二行是竞走、跳高、跳远三大径赛项目,第三行是铁饼、铅球、标枪三大田赛项目,第四行是游泳、射击、登山三大综合运动。如果说,《识字1》的词语许多孩子都能有所了解,那么这一课中许多运动项目远离孩子,如“标枪”、“铁饼”、“射击”等。教学时应从图画入手,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把学习识字与提高认知能力结合起来。

《识字3》是看图会意识字(认识象形字)。课文中的儿歌为识字提供了一个语境,通过儿歌的朗读,不仅巩固本课的生字,而且开阔学生思维。如绿蜡笔还可以画什么?蓝蜡笔呢?

《识字4》是转转盘识字,就是我们常说的用基本字加偏旁组成一个新的字。课文中用转转盘的形式出现。这种识字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突出新偏旁。因为在转盘识字中,基本字不变,偏旁直接影响字的意思。这实际上教给学生一种识字方法:看偏旁揣摩字义。偏旁不同,表达的意思亦不同。

《识字5》介绍了夏天的景色,编排体例与《识字1》相同,课文分四行分别介绍了夏天的气象、瓜果、昆虫、花卉。

《识字6》介绍的是夏天气候乡村的夜晚。特别有创意的是每一行的最后一个词语都是三个字。这种形式的词串读起来富有七言诗的韵味,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识字7》也是看图会意识字。与《识字3》不同的是,《识字7》是叠字会

意:人—从—众 木—林—森。《识字7》的儿歌帮助记忆字形,了解意思,同时把谚语贯穿其中,既富有情趣,又含义深刻,读来还琅琅上口。

《识字8》也是转转盘识字,基本字“青”,通过基本字,带出“清、蜻、情、请、睛、晴”一串字。

除了这一部分“集中识字”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生字是随课文来认识的。课文为识字提供了一个语境。我们应利用本文创设的语境引导学生读准生字的字音,并联系上下文试着理解词句的意思。无论哪一种识字途径,都要读准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因为识字始终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师要采用多种活泼、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识字。

(二)建议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关注以下三点:

第一,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包括学生已经认识了的汉字和已经掌握的汉语拼音),努力提高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不可搞“一切从零开始”、“白手起家”式的低效操作,而是要坚持“先自学而后教”、“专教那些学生不会和相对薄弱”的原则,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刀刃”上,努力提高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

第二,教学中,要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对绝大多数字(词)义的领悟,一定要结合上下文进行。通常情况下要只求“意会”,而不求“确解”,不搞“定义”地转告和强行的机械记忆。

我们说:一个字(词)的意思(包括多音字的读法)往往是随着语言环境的确定而最终得到确认的。因此,不将一个字(词)置入具体的语言环境去辨析,就无法准确地把握它的意思和用法,也不可能使之成为用于书面交际的重要工具。正如鲁迅先生在《论新文字》中说的那样:“虽是方块字,倘若单取一两个字,也往往难以确切地定出它的意义来。”所以,我们对字义和用法的领悟要充分考虑具体的语言环境。

第三,正确处理“识字”“读书”“写字”三者的关系,继续坚持“寓识于读”“以识促读”“识写结合”的做法。就是把识字寓于诵读课文的过程中,借助课文注有汉语拼音的优势,力求在读书过程中认识生字;把认识生字与正确、连贯地诵读课文紧密结合,用识字去促进课文的诵读;还要把识字与写字紧密结合,识什么就练写什么,以识字促进写字,以写字巩固识字的成果。

(三)关于识字写字教学,结合课标,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多种识字方法。

(1)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情趣点。

词串识字——入情入境读,把词串当做一首小诗,当做一幅画,当做一篇散文,读出意境。

会意识字——追寻汉字演变的历史,体会人民的智慧。

转转盘识字——让快乐的转盘游戏走进课堂,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快乐地识字。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中,激发学生针对不同的字形,发挥想象,赋予每一个字以形象的记忆,使得生字不再是冷冰冰的符号。例如:

春:三人结伴看日出 树:“又”到村子里玩

草:小草(艹)起得可早呢! 杏:十八口 或小木戴口罩

这些联想不必十分讲究,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用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记住这些字。

(3)精心组织,在游戏、活动中识字。

组织“转转盘”、“摘果子”、“生字开花”、“高空降伞”、“看图识字”(针对形声字)、“我比画你来猜”、“送字宝宝回家”等游戏学习生字。

2、认真写好铅笔字。 (1)仔细观察。

(2)形象讲解:①春,左手右手要伸展,低,脚要高高跷起来;②左右结构的字,编成儿歌,“你让我,我让你,永永远远不分离”。

(3)放大示范:如“春”、“落”、“睡”等易写错字,教师放大示范,以引起学生关注。

(4)潜心描摹。 (5)持之以恒。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写字不要集中在一节课,最好分散到每一节课中;写字的遍数不宜过多,一般以3—5遍为宜。

一年级下学期在写字指导上,不必再像一年级上学期那样对每个字的偏旁、结构、笔画、笔顺都作细致的分析,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观察、自主尝试。教师只对新出现的偏旁、重点笔画、难以把握的结构作指导,重在教给学生同类字的规律性的东西,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形成写字能力。

3、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素养。

如学习识字1,让学生唱有关春天的歌,画有关春天的画儿;学习了识字3,教师可多做些形象字的卡片,每个同学发一张,并让同学互相交流,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如在第一单元学习后,我们还应补充些充满童趣的,反映春光、运动的诗歌、童话故事等。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让语文学习和生活有机联系。把学生带到田野,让他们亲眼、亲身、用心去感受自然,感受春天的鸟语花香、桃红柳绿、夏日的蛙鸣蝉歌、瓜甜果香,这种学生体验比老师的讲解要深刻得多,真实得多。

关于本册的写字教学,首先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使学生做到人人用眼卫生,个个读写姿势正确。讲求写字的质量,要求学生按照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的规范标准把字写好,做到笔笔到位,字字工整。同时要用好每篇课文后面专门设计的“描红”字帖,以及印制在“练习”中的展示偏旁部首和生字笔顺的图表,并通过描红、仿影和临写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如何写好字的本领,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三、关于阅读教学 (一)教材简析

国标本一年级下册共选编课文26篇,其中写景状物的6课,记事(含生活见闻、童话故事)为主的11课,写人为主的(包括人物故事)7课,古诗1课,“文包诗”1课。内容涉及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感受,对社会风情的了解体察,对优秀文化、高尚品德、科学精神的颂扬,对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注等。课文大都篇幅短小、文字浅显,语文规范,内涵丰富。

课后作业设计具有明显的创新意识。一是把培养认读能力放在首位,旗帜鲜明地突出了读书、写字两大重点。26篇课文中有20篇只安排朗读课文和描红写字两项作业,其余6课也都把朗读、描红两项作业放在前面,再增加一点说话、

造句、表演等加深或拓展阅读效果的活动。这样做完全体现了《标准》提倡的“少做题,多读书”的精神。二是注重语言积累。26篇课文,要求背诵的达14课,占54%,这是符合儿童记忆力高于理解力的年龄特征的,抓住记忆的最佳期,让学生多背一些好东西是可以终身受用的。

下面我们按单元进行教材简析:

第二单元“春光篇”共有五篇课文,按照内容的由易到难顺序排列。要注意,春笋、雨点、小池塘,在课文中分别比拟成了“笋娃娃”、“雨点娃娃”和“大眼睛”,均具有了童话的色彩,与孩子的感情能贴得很近。与前三篇比较,《春到梅花山》、《草原的早晨》与学生的生活相隔得稍远点。这五篇课文描述了春天的不同风光,语句优美而生动。不断向上的春笋、调皮的雨点、大眼睛般的小池塘、热闹的梅花山、美丽的大草原,或让我们永存记忆,或让我们流连忘返。五篇课文就像一根红线串连的五颗璀璨的珍珠,这根红线就是“春天”,我们可以把这组课文称之为“春光篇”。

第三单元“明理篇”共三篇课文,《蘑菇该奖给谁》、《骑牛比赛》、《小松树和大松树》虽然都是故事,但有的是童话故事,有的是寓言故事。这几篇课文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通过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而且这个深刻的道理是借文中人物的口表达,文字浅显、语意深刻。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一单元称之为“明理篇”。《蘑菇该奖给谁》的表达含义深刻的句子是“因为他敢和高手比呀”,告诉我们有勇气敢于与高手比,虽败犹荣。《骑牛比赛》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是“你不知道我曾经从牛背上摔下来上千次”,告诉我们高超的技术是靠长期刻苦锻炼得来的。而《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句子则是“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明理篇”的关键是让学生读懂句子蕴含的道理。因此,抓住中心句体会故事表达的深刻道理应该是这组课文教学的一个关键。教学中,我们要把悟理渗透在对人物形象的感受、评价上,渗透在特定情境的对话中,不宜为说理而进行抽象的分析。

第四单元“亲情篇”共四篇课文,既讲述了伟人的故事,又介绍了普通人的生活。无论是伟人,还是普通百姓,都在平常生活中感受亲情、传递亲情。本单元既有少时邓小平的勤学苦练,又有身居高位的陈毅元帅替母洗衣,既有满头白发的奶奶、又有勤奋好学的爸爸,篇篇都洋溢着温暖的亲情,令人感慨万千。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一单元称之为“亲情篇”。这里老师们或许有疑惑,《他得到的红

圈圈最多》、《好学的爸爸》作为亲情篇似有不妥,但我们以为作为一个孩子,认真学习,赢得老师夸奖,使得母亲高兴,这其实就是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作为父亲,勤奋学习,给孩子无声的榜样,这其实也是关心子女。孩子亲眼目睹父亲的勤学,情不自禁地对父亲产生敬爱之情,这也是敬重父母。

教材安排这一单元非常有现实意义。现在的孩子,家长、老师更多关注的是学习、是分数,而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得我们的孩子缺少爱心、缺少责任心。通过这一单元教学,我们要唤起孩子沉睡的情感,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另外,苏教版教材非常重视写字教学,除了教材中安排了笔顺表、描红等专项写字训练外,还有目的的介绍了书法家、伟人少年练字的故事。一年级上学期是“怀素写字”,一年级下学期“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我们要理解编者的匠心,借助教材,教学生认真写字,写出工工整整的字。

第六单元“自然篇”共五篇课文,文体不同,但都告诉我们,自然真美,世界真美,我们的生活真美。

天上有星星,地上有鲜花,数一数,是星星多还是鲜花多;姑妈送我一只小鸟,我爱它,却又放了它,因为它的妈妈在找它;孤鸟的小熊为了找朋友,种了许多树,绿叶成阴,引来朋友无数;世界是什么颜色的,小鸡告诉你——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足球,个头不大,年龄不小,它在带给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同样也在享受快乐。这篇课文我觉得最让人感动的还是最后一句话:“每当我为别人带来欢笑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也是快乐的的!”这使人会不自禁地想起一句歌词“快乐着你的快乐”。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国标本教材正是利用这种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而这种熏陶是这样自然,又这样温暖,相信孩子们会在这种熏陶中变得健康、快乐、向上。五篇文章,有诗歌、有童话、有记叙文,但均充满了童真童趣,令人回味无穷。我们可以把这组课文称之为自然篇,教学这组课文,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人与自然发展的新理念,感受生活的美好,从而热爱生活,热爱人生。

第七单元“劳动篇”共二篇课文。《蚂蚁和蝈蝈》采用对比手法,夏天蚂蚁劳动,蝈蝈乘凉,冬天蚂蚁吃得饱饱的,可蝈蝈却又冷又饿。《古诗两首》则描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这两篇课文都渗透了“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教育,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一单元称之为“劳动篇”。这

一单元旨在教育学生劳动光荣,懒惰可耻。

第八单元“创新篇”共五篇课文,《司马光》、《鲁班和橹板》、《乌鸦喝水》都是讲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文包诗——《咏华山》是新出现的一种课型。既描绘华山的雄伟壮丽,也赞扬了寇准的聪明,有才华。《小松鼠找花生果》则是一篇科普童话,告诉学生,花生是在地下结果的。通览这五篇课文,有动脑筋想出好办法的,有动脑筋做出好文章的,都是“无”中生“有”。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一组课文称之为创新篇。创新篇的教学除了让学生学会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外,还利于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动脑,大胆创新的品质。

(二)第一学段(1—2年级)阅读教学目标

首先要明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1—2年级)阅读教学制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从《标准》制定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三点基本精神: 一是重视阅读情趣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二是从学习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具备最起码的阅读能力抓起(如朗读、默读、借助图画阅读),而把理解程度的要求尽量降低到最低底线(如“了解词句的意思”、“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三是从一开始便注重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词语积累,同时提倡交流与合作。

苏教版语文教材认为:认(识字)是读(读书)的基础,认读能力是阅读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能识字,会写字,能朗读,会默读,这才具备进入阅读的基本条件,先要跨进门槛,而后才能登堂入室。所以,识字、写字、读书、背诵、兴趣、习惯,理所当然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三)结合课标要求谈几点教学建议: 1、激发情趣,让学生喜欢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激发阅读情趣在低年级是多么重要。因此,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开始。让学生在阅读前先做好两个准备:

一是情感态度的准备——要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迫不及待、跃跃欲试的心态下进入阅读;

二是知识经验的准备——要激活已有经验,调动大脑里相关的知识储备,发现已有知识经验与课题内容之间的相似性和衔接点(即寻找“相似块”)。必要时可适当为他们提供一些背景知识,帮助他们建立新旧联系,以便他们借助已知去预测未知,形成自主的学习意识,积极、能动地进入阅读。

比如学习《咏华山》一课,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爬过哪些山,留下什么印象或感觉。还可以让他们试着说说自己所知道的中国名山。然后可以展示华山的部分画面,有条件的可以放一点华山风光录像镜头,引发学生的向往与遐想。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古代有个七岁的小男孩,不但登上华山,还当场念出一首歌唱华山的诗。这样,学生便可带着急于知道详情的强烈愿望进人阅读。

2、加强认读,让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连贯。

小学低年级是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一年级下册共26篇课文,学生要让学生达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一目标,应属不易,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除了给足读书的时间外,特别是长句子,含有生僻词语、儿化韵和特殊句式的句子,词语转行或翻页的句子,应加强教师的领读。经过不断地学习、训练,帮助他们切实过好认读关最终达到读得正确、连贯,不错、不丢、不添、不断、不重。读后对课文的整体内容,能有大致的、轮廓的了解。

3、指导朗读,让学生感悟语言材料。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感悟体验。启发他们展开联想和想象,边读边想,在想象中进入课文意境,在感受

课文意境中获取情感体验,从而提高读的水平。例如《咏华山》一课中,读到“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可引导学生看看插图,把小孩与大山联系起来展开想象,就能感受到爬山的艰苦和孩子的坚强。再读读“啊!华山真高哇!??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稍加想像,就能感受华山的高险和登上高山的惬意心情。

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运用”。“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我们应利用文本,有机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如学了《雨点》,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雨点还会落在哪里,干什么?(雨点落在屋顶上,在屋顶上跳舞;雨点落在玻璃上,在玻璃上打鼓;雨点落在雨伞上,在雨伞上滑滑梯??)学习《小池塘》后,请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还有什么会倒映在池塘里,像什么?

在阅读教学中还要切实加强语言实践,可以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加工改造,开展创造性阅读和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比如分角色演诵,改编成解说词、导游词来演说,当成课本剧来表演等,最终达到通过学习课文的语言来规范儿童的语言,扩大语言积累、内化的目标。总之,要彻底改变应试性、习题化的琐碎机械的作业练习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实用性、生活化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学语文、用语文的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4、加强课外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标》要求1——2年级学生要“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因此我们要结合课堂教学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在扩大阅读量的同时,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发挥其阅读能力。创建书香班级,开设班级图书角,鼓励学生借阅各类经典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开展讲故事比赛,亲子阅读活动,营造浓厚的好读书氛围。通过读书,丰富孩子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在读书中体会到书的无穷魅力,感受读书的乐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关于单元练习教学

单元练习是每单元一次,共8次,主要由“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写好铅笔字、口语交际”这四大板块构成。整个练习具有综合性、发展性和趣味性特点。

1、学用字词句。

这是国标本中新出现的一练习形式,最受学生的欢迎,它把九年制义务教育

教材中的割裂的字词句训练进行统整,着力于语文学习的认知、积累、运用。所选内容既富有情趣,又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是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凭借。 “学用字词句”这一板块一般有三道训练题,这三道题分开看,各自相对独立,单独成题,统整起来,各道题互为依赖,又紧密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符合认识规律的练习体系。

如练习4:这是什么动物叫声?亮开嗓开儿学学——模仿着学一学动物的叫声,认识动物的叫声。

为什么表示动物叫声的字多是口字旁?想明白了,你会觉得汉字挺有意思。你还能找出口字旁的字吗?——激发兴趣,自主识字。

加上小动物的叫声,再读一读。——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以达到巩固。 学习字词句的的教学,不仅仅完成这上面的练习题,还应借助这种练习,扩展延伸,开阔学生视野,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

如学习练习4(68页),可以问问: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动物的叫声,你在什么地方曾经听过,请亮开嗓门学一学。

这些动物的叫声你会写吗?通过请教别人,做成生字卡片(带有动物图案),互相交流。

如教学“练习5”(84页),可以先布置儿童在家长的帮助下,做一个小转盘。上课时让儿童边转转盘边学字,这样学孩子会感到更直观,更有趣。教儿童唱包含这个字族的儿歌,可以一边拍手一边唱,还可以加上一些动作。

教学时,要兼顾到认知水平有差异的学生。要因人施教,分类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感到学习特有趣,并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2、读读背背。

内容:成语、古诗、儿歌、谚语。

读读背背中的所选成语,基本上与本单元内容有机联系。如学习了春光篇,出现的成语便是:“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光明媚、春意盎然”。学习了识字5——8,出现的成语介绍了学习生字的方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日积月累、温故知新”。我们要把课文学习与成语歌的学习有机联系,利用成语的学习来总结课文或点明本单元的主旨。如学习《司马光》,便可用《练习8》的“临危不惧、多谋善断、从容不迫、方寸不乱”总结,学习了第四单元“亲情篇”,顺势

介绍《练习4》的“骨肉情深、痛痒相关、情深似海、恩重如山”。

读读背背要放低门槛,主要目的是增加积累。成语重在读、背,可以借助插图和课文理解意思,不必机械地记忆词义。

3、写好铅笔字。

练习中的“写好铅笔字”,主要是指导学生掌握笔顺规则,并能举一反三,写好具有同一笔顺规则的字。本册教材通过练写让学生掌握“先横后竖(练习1)、先撇后捺(练习2)、从左到右(练习3)、从上到下(练习4)、先外后内(练习5)、先里头后封口(练习7)”这些笔顺规则。除了按笔顺写字外,在练写铅笔字时,还要要求学生认真写,看清字的间架结构,注意把字写好,这样才能养成他们良好的书写习惯。

4、口语交际

本册教材安排了“说说我的家”、“春天来啦”、“指路”、“学会道歉”、“大家来讨论”、“我在‘六一’这一天”、“学会做客”、“小苹果树请医生”等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在呈现方式上,力求便于教师设置交际环境,强化交际双方的互动性。

口语交际要重视:创设情境引入话题,让学生想说;营造宽松交际氛围,让学生敢说;呈现口语交际范例,让学生会说。在交际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际中去,用自己的语言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并对交际的过程与以调控,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要充分重视发展学生的语言。要体现由说的少到说的多、由说的不大好到说的比较好的训练过程。还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五、关于写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在第一学段称为写话,主要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鼓励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的认识和感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在低年级不必过于强调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差异,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想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除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我手写我口’。”一年级上学期的说话训练,使学生学会了说,学会了倾听,这就为写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算是写话的启蒙训练。在一年级下学期,孩子有了一定的识字、写字基

础,学生又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开展写话教学实践活动,恰好符合学生这种心理特征,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为此,我认为在一年级下学期可以适当开展写话教学的实践活动。 一、句型练习。

1、写出一句正确的话,教师必须进行句型指导。首先让学生认识句子的“四素”,即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练写之初,可用课文中的句子做例子。

如:一天晚上,几个小朋友在院子里玩。 星期天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

(时间) (人物) (地点)(事件) 及“什么时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要写“四素”句我们可以从简单的句子开始。在练习2中(35页)有“三素”训练。例子:鱼儿在小河里游。人物换成了动物:鱼儿;地点:小河里。事件:游。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句子要素后,让学生进行自由练习,首先可以完成书上练习。即(1)燕子在____________。(2)蜜蜂在____________.(3)布谷鸟在____________。(4)_________在__________。另外教师还可以再出题,加入时间逐步训练学生写“四素”句。反复练习,可为以后的作文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2、紧抓文中各种类型的句子,围绕关键词写完一句话。如 ““先?再?”《他得的红圈圈最多》;“一边? 一边?”《陈毅探母》;“一??就??”《好学的爸爸》;“有的??有的??还有的??”《司马光》等。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就应抓住这些典型的句子进行训练,同样可以让学生先说再写。循序渐进最后达到“连句”要求,虽然这是二年级的要求,但一年级就要打好基础,不放过任何一个可锻炼的时机,不断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二、说写结合。

1、我们的课本图文并茂,特别是低年级,每幅插图都生动形象,富有童趣,符合这个年龄段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说话素材。在每篇课文的开始或课文讲解中都可以利用这些图画。让学生观察图画进行说话训练时,教师就必须进行一定的指导。先指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找出图画上的词语,如第一单元有很多春天的美景图,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远处有什么?近处有哪些景物?天空中又有哪些我们学过的词语?说到词语的时候,要求学生说好一句完整精彩的话,这

样通过一句话一句话的练说,最后就可以连成一段连贯的话了,就是一幅美丽的春景图了。

2、教材中的“口语交际”的版块,虽然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说话交际能力,但也是在为学生的写话打基础,因此教师在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结束后引导学生按照说话的顺序写下来。当然教师也不必每篇都让学生写。对于学生写的东西,教师不必要求过高。以鼓励为主,不断提高学生的写话兴趣。在不断的训练中适当提出要求,关键要求学生说完整话,写完整句。课本就是来源于生活,教师也可以脱离课本,在现实生活中找找图画,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更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三、迁移仿写。 1、比喻句仿写

打比方的句子是低年级学生较早接触的一种句式,但却是一个难点,似乎总是没有办法让孩子直接领悟到比喻句的运用手法和好处。于是,我就利用文中的比喻句来引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比喻、学会运用比喻。

《小池塘》一课中运用了许多打比方的手法,将一个美丽的小池塘展现在了我们眼前。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孩子们通过观察图画,觉得作者的想象真丰富啊!当孩子们欣赏完小池塘中的美景,诵读体会了这些美妙的语句后,我就引导学生:“还有哪些东西倒映在池塘里会有另一番景象呢?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孩子的想象是丰富的,很快,他们就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言了,并且思维不断扩展。然后我让他们把自己认为最美的一句话写下来,有“长长的芦苇倒映在池塘里,像密密的睫毛。”“可爱的蜻蜓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只准备参加战斗的飞机。”“碧绿的大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个个巨人守护着小池塘。”??

就这样通过观察、诵读、想象、引导,孩子们学会了抓住事物的特点来进行比喻,就不需要老师太多解释了。

2、段落仿写

《放小鸟》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小鸟活泼可爱的样子,这一段就很适合学生仿写,读熟课文后,先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只小鸟?在学生的回答中,小鸟可爱的外形再一次浮现在大家了眼前。接着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什么小动物,为什么?并出示“我家有一只 , 的 , 的 ,非常 。”把这段

仿写完成。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一定能轻松地完成了本次写作训练。这样的仿写训练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而展开,没有刻意去写话的痕迹,显得很轻松,学生们都很乐意。相信在低年级经常进行这样的仿写训练,到了中高年级,学生在组句成段时就会得心应手了,老师也就不会因为学生的习作语句不通顺而烦恼了。

3、儿童诗仿写

儿童诗以其节奏欢快,语言琅琅上口,儿童生活气息浓,结构简单,深得低年级小朋友的喜爱。因此在课内课外时教师应充分挖掘资源,让学生仿写,继而创造出自己的儿童诗。

我以本册中《鲜花和星星》为例,阐述如何指导学生仿写儿童诗。 (1)观察结构,比较异同,初步建立仿写的模式。

在指导仿写的初始阶段,出示了全诗,让孩子们观察一下诗的两小节的结构,比较异同。孩子们通过认真观察,发现诗的后半部分都是以这样的形式出现的:这里( ) ,那里( ),真比( ) 。特别是最后一句,都是以互相比较的形式出现的。这样一提,让孩子们初步建立了诗歌的模式,即前半部分自己自由发挥,后半部分仿照以上格式。

(2)迁移练习,当堂评点,更加明确仿写的技巧。 教参上给我们提供了两例很好的仿写材料:

秋天满地的菊花和草原上遍地的牛羊,这样半扶式的例子孩子们一看就明白了该填什么,于是便有了最浅显的答案。

(3)由扶到放,鼓励多样,将仿写真正融会贯通。

有了前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给孩子们提了个醒:满地的除了菊花,还可以有什么?那树上有什么?水里有什么?天上有什么?校园里有什么?等等,你能将你看到的都以这样的形式告诉我吗?。孩子们是聪明的,有了前面的铺垫,不久,一首首精彩的小诗便出炉了。

另外,在指导学生写话的过程中,我们还要重视标点符号的使用,重视激励性评价,保护孩子的写话热情。

总之,一年级的写话教学,重在兴趣的培养,教师作为他们的引路人,应不断地学习和探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下乐于写话,主动写话,把写话当作一种快乐,从而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进度 周次 1 2 3 4 5 6 7 日期 2.13 2.9-2.13 教 学 内 容 及 课 时 安 排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 识字1(2) 识字2(2) 识字3(2) 综合性学习(2) 备注 2.16-2.20 识字4(2) 练习1(4) 综合性学习(2) 2.23-2.27 春笋(2) 雨点(2) 小池塘(2) 综合性学习(2) 3.2-3.6 春到梅花山(3) 草原的早晨(2) 综合性学习(3) 3.9-3.13 练习2(4) 蘑菇该奖给谁(2) 综合性学习(2) 骑牛比赛(2)小松树和大松树(2) 练习3(2) 3.16-3.20 综合性学习(2) 3.23-3.27 练习3(2) 吃水不忘挖井人(2)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2) 综合性学习(2) 8 9 10 11 12 13 清明节放3.30-4.2 奶奶的白发(2) 陈毅探母(2) 综合性学习(2) 假 4.6-4.10 好学的爸爸(2) 练习4(4) 综合性学习(2) 4.13-4.17 识字5(2) 识字6(2) 识字7(2) 综合性学习(2) 4.20-4.24 识字8(2) 练习5(4) 综合性学习(2) 劳动节放4.27-4.30 鲜花和星星(2) 放小鸟(2)综合性学习(2) 假 5.4-5.8 这儿真好(2)世界多美呀(2) 我叫足球(2) 综合性学习(2) 14 15 16 5.11-5.15 练习6(4) 三个小伙伴(2) 综合性学习(2) 5.18-5.22 蚂蚁和蝈蝈(2) 古诗两首(2) 练习7(2) 综合 性学习(2) 17 5.25-5.29 练习7(2) 司马光(2) 综合性学习(2) 鲁班和橹板(2) 乌鸦喝水(2) 咏华山(2) 综合性学习(2) 小松鼠找花生果(2) 练习8(4) 综合性学习(2) 端午节放假 18 6.1-6.5 19 20 21

6.8-6.12 结束新课 6.15-6.19 期末复习 6.22-6.26 期末复习、考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r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