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达西和罗切斯特看19世纪英国社会风气的变迁

更新时间:2023-10-22 19:2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摘要 达西和罗切斯特同为英国绅士,但两人在外貌、人生追求和爱情观念上却存在巨大的差异。而达西的高雅和罗切斯特的激情正是不同时代的社会风气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折射。

关键词:达西 罗切斯特 高雅 激情 时代风气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发表于1813年,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发表于1847年。两部作品都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都表达了女性作家对女性自身命运、爱情婚姻问题的关注。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即位,英国社会由摄政王时期进入到维多利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心理也因此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生活在不同社会风气下的简?奥斯丁和夏洛蒂?勃朗特,因心中的理想爱情和婚姻状态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两人小说中刻画的理想的终身伴侣亦大相径庭,体现出19世纪英国社会风气的变迁。她们小说中的理想男子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达西是摄政王时代的理想男子,罗切斯特是维多利亚时代的理想男子。

一 高雅与激情

达西第一次出场时,作家描写他“身材修长,眉清目秀,举止高贵”,但却“傲慢,瞧不起人,不易相处”。在他的朋友宾利先生认为很完满的舞会上,他却认为那只有既不漂亮、又不高雅的一群人。可见,漂亮、高雅是达西评价人的首要标准。在最初见到伊丽莎白时,他就挑剔地说,“她还说得过去,但还不至于漂亮得让我动心”,不愿意邀请她与之共舞。而且,他看不起伊丽莎白,不仅因为她有一群庸俗的家庭成员,还因为她“有个姨父在乡下当律师,还有个舅舅在伦敦做生意”。高雅是达西作为一个贵族绅士对生活、对人的基本要求。在摄政王时期,“不俗”是一个人的最大优点,也是评价一个人的主要指标。伊丽莎白条件并不出众,虽有姿色但并不足以吸引所有人的目光;而且她也不像一般贵族小姐那样多才多艺,还有着一群庸俗的家庭成员。除了高雅之外,伊丽莎白在婚姻市场上,并没有太大的优势,但她却赢得了最英俊、最富有、最高雅的达西先生的爱情。像达西这样的19世纪早期的英国绅士如此关注自己的形象,因此他们的生活理想也就是要娶一位高雅的太太,且夫妻之间不仅要有感情,还要有和谐的家庭生活。所以尽管伊丽莎白没有德?鲍尔小姐的地位、财产和才艺,但她的高雅正适合达西对生活的审美标准。 与达西的文雅、俊美的外表截然不同,展现在读者面前的罗切斯特有着“体育家的身材”、“又圆又亮的鹰眼”、“像狮子或这一类的东西”,凸显的是力量、激情之美。罗切斯特一出场其性格中的强悍、狂野就表露无遗。一个黄昏,罗切斯特在回桑菲尔德庄园的途中受了伤,无法行走,但他却断然拒绝了简?爱的帮助,直到最后不得已时才接受帮助,而且还用一种命令的口气对简?爱说话。在后来的接触中,简?爱告诉读者,罗切斯特不漂亮,且举止粗鲁。罗切斯特的人生经历要比达西复杂得多:他不是长子,没有财产继承权,父亲为了让他将来有好的前途和生活,让他娶了西印度群岛一位种植园主的女儿为妻;他不留恋英国的生活而渴望走出去;他不注重自己的形象甚至举止粗鲁,他身上表现最明显的不是高雅而是激情。罗切斯特曾周游过许多国家,在法国、德国等地都有自己的产业和别墅。在选择自己的人生伴侣时,他也曾像达西那样把美貌作为一个重要条件:他的疯妻子伯莎?梅森就是一个出名的美人,而他之后的情人也不乏美貌。但很快罗切斯特就发现这些徒具美貌的女子并不符合他的人生理想,他要寻找的是能与其热情相匹配的一种充满激情的生活,他要他的爱人和他一起释放他们身上那种如火的激情。他之所以爱上简?爱,就是因为“我不可能腐蚀你,你却可以使我重新振作起来”。简?爱身上拥有的那种对生活的激情与渴望适合了罗切斯特的要求,所以尽管英格拉姆小姐具有上层社会所要求的一切条件,诸如美貌、地位、才艺等等,却仍

然无法博得罗切斯特的欢心。

同为英国绅士,达西的高雅与罗切斯特的激情体现了不同时代对男性的不同要求。在达西生活的摄政王时代,社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了整个英国,但英国贵族和绅士几乎没受工业化的影响。革命的浪潮虽动摇了贵族的政治和经济根基,但仍有一份不可剥夺的、似乎与生俱来的财富即贵族气质可以弥补他们其他方面的损失。中产阶级发现自己虽获得了政治和经济权力,但在文化修养和精神气质上却仍自惭形秽。而贵族正好利用了这种自卑感,把自己的文化标准推向极端,并渗透到整个摄政时代的生活方式之中。他们崇尚高雅,瞧不起中产阶级,认为他们没文化、俗气,反感那种精力充沛、激情洋溢的生活。简?奥斯丁深受时代风气的影响,她笔下的达西是温文尔雅的,描写的爱情也是符合社会礼仪规范的情感。夏洛蒂?勃朗特评价简?奥斯丁时曾说:“她完全没有热心或热情的东西,缺乏遒劲、辛辣和感人肺腑的东西”,而这正是由摄政王时代的社会风气所决定的。1837年,年轻的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后,英国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女王敏锐地感觉到美国和德国这些新兴工业国对英国古老霸主地位的威胁,考虑到英国需要的不再是风雅,而是实力。因此,那些使英国从文弱状态中振作起来的工业家、生意人、传教士、殖民者和军人就成了时代推崇的力量。社会不再需要像达西那样的高雅而悠闲的绅士,而是需要一种有开拓性有野心的霸气男人来使英国从这种文弱状态中振作起来,去发展帝国的事业去扩大帝国的疆土。于是,作为关注现实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便在文学作品中塑造出了罗切斯特这样的一种男子形象。作为维多利亚时代的绅士,罗切斯特身上处处体现出一种殖民主义扩张的激情;在婚后生活的安排上,罗切斯特也完全迥异于达西:摄政王时代的绅士更多地迷恋于英国乡村生活,因此结婚后,达西和伊丽莎白一起过上了舒适而优雅的庄园生活;但罗切斯特则要带简?爱去周游世界,到“法国的葡萄园和意大利的平原去”,“凡我漫游过的方你都得重新去走走,凡我马蹄所至的地方你这位精灵也该涉足”。

二 门第与金钱

达西和罗切斯特都把爱情视为婚姻的基础。达西最初并不喜欢伊丽莎白,但在和伊莉莎白的不断接触中,他不断地发现伊丽莎白身上的优点。如伊丽莎白为了看望生病的姐姐简,不惜冒着泥泞,独自走了3英里的路程,她的这个举动受到了宾利姐妹的嘲笑,说她像个“疯丫头”,尽管达西也认为伊丽莎白的举止不符合上流社会的规范,但她的这一行为却使他感觉到伊丽莎白和其他贵族女子的不同:聪明机智、性情活泼,并不完全拘泥于社会礼仪规范,也不若其他上流社会女子那样矫揉造作。如宾利小姐为了讨取达西的欢心,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个表情、每转一个念头,都以他的好恶为标准,这反而引起了达西的反感。而伊丽莎白不但不讨好达西,在达西第一次向她求婚时,她甚至还当面斥责达西,说他不是一个真正的绅士。这一切都让达西意识到了伊丽莎白的与众不同,更唤起了他对伊丽莎白的爱情。 罗切斯特同样是出于爱情才选择简?爱这样一位既无美貌又无财产的“丑小鸭”做自己的终身伴侣。两人的第一次邂逅,简?爱就给罗切斯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罗切斯特的马跌倒,他自己也受了伤时,简?爱帮了他的忙。虽然当时两人都还不太清楚对方是谁,但简?爱从罗切斯特的装束中已看出他是一个贵族、一个有钱人。在后来的谈话中,当罗切斯特问简?爱:“你觉得我漂亮吗?”简?爱脱口而出:“不,先生。”虽然她意识到自己的话有点不太礼貌,并向罗切斯特道歉,和做了一番解释。但她坦率的回答,还是给罗切斯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罗切斯特以前的情人就曾当面吹捧他、赞美他,背后却骂他丑八怪,给他的心灵造成了深重的伤害。而简?爱却能当面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她的这种直率和真诚,赢得了罗切斯特的好感。而她接下来的道歉,则使罗切斯特感觉到,眼前的这个女人不仅诚实,还有教养、善解人意,不愿意伤害人。在两人以后的接触中,简?爱身上表现出的自尊、自立、自强,更

让罗切斯特深深地爱上了她。

达西和罗切斯特都追求情趣相投、心灵相融的爱情,但达西所追求的爱情是建立在男女双方地位基本对等的基础之上的。达西所爱的伊丽莎白尽管身份不够高贵,却也是个绅士的女儿。伊丽莎白在回答凯瑟林夫人的责问时说:“他是一位绅士而我是绅士的女儿,所以我和他是平等的”。平等有很多种,包括经济财产、社会地位等,而在摄政王时代的贵族社会更多要求的是社会地位的平等。达西之所以能娶伊丽莎白为妻,也是因为二者是属于同一个阶层,即绅士阶层,他们的社会地位是基本平等的。女评论家阿姆斯特朗曾以不带浪漫成分的政治眼光,发现“奥斯丁所有小说的第一行都提到了钱”,其实如果纵观奥斯丁的小说,我们还会发现,她心目中的理想婚姻除了爱情、金钱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即门当户对。财产和地位是完美爱情和成功婚姻的基础,达西只能在他同阶级的人中去追求爱情。如前所述,在摄政王时代,大多数上层社会家庭都有根深蒂固的基础,强调传统的保守的社会秩序和特权,并代表了一种或高或低的保持相对不变水平的文明教化。《傲慢与偏见》中对彭德利庄园的描写正反映了旧世家的稳定不变;而在婚姻上,他们不得俯就结亲,必须找有既定地位的人为妻。不仅达西这样的世家子在考虑婚姻时必须重视门第,连柯林斯先生这个汲汲名利的牧师,在向伊丽莎白求婚遭拒后,也立即转向了夏绿蒂?卢卡斯,她虽无财产,却是爵士之女。这种种婚姻状态的描写,正是摄政王时期重视门第的社会风气的写照。 与达西相比,罗切斯特没有这些顾虑,他所爱上的简?爱是一个平民女子、一个被人们视为高级仆人的家庭教师,他完全无视二人身份上的巨大差异。在维多利亚时代,摄政王时代的社会风气被社会所抛弃,一度被达西们所看不起的中产阶级暴发户成了社会的主导,而对金钱与财富的追逐也成了生活的主流。在罗切斯特的感情生活中,金钱的影响一直若隐若现地存在着。罗切斯特之所以娶伯莎?梅森为妻,是因为后者可以为他带来3万英镑的陪嫁;而高贵的英格拉姆小姐主动追求罗切斯特也是因为他的金钱。在罗切斯特爱上简?爱之后,似乎他已忽视了经济因素,但若考查他此时的经济状况,我们会发现,他的大哥已经去世,他作为唯一的继承人继承了家族的大笔遗产,同时又掌管着前妻的陪嫁,拥有足够的金钱做后盾,所以能暂时忽略金钱在爱情中的作用。事实上,在罗切斯特与简?爱的爱情中,同样不能忽视金钱的巨大威力。简?爱的那段著名的爱情宣言一向被认为是其反叛意识的强烈而集中的体现,甚至被称为是女权主义最早的宣言书,然而在进一步的细节考察中,有一点则很值得深思:“如果上帝再多赐给我一点美貌和大量财富,我会让你感到不想离开我,就像我现在不想离开你一样。”“美貌”和“财富”都是外在的东西,简?爱本人并不是因为财富和外在条件才离不开罗切斯特,那么她为什么以为“美貌”和“财富”是吸引罗切斯特的法宝呢?更耐人寻味的是小说的结局:在罗切斯特破产且残废后,靠着简?爱继承的遗产,两人过上了幸福生活。假如没有简?爱的那笔飞来遗产,结果会怎样?这桩爱情不可能圆满,而且很可能没有结局――两人都会死于穷困潦倒。在夏洛蒂?勃朗特的婚姻观念中,爱情和金钱都不可或缺,而门第观念已经没有太大的影响力,这正是时代风气的折射。 从1813年到1847年,从摄政王时代到维多利亚时期,从奥斯丁到勃朗特,社会的变化、时代的变迁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身上留下了很深的印记。达西和罗切斯特,正是不同时期的社会对绅士的不同要求在文学中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 [英]简?奥斯丁,义海译:《傲慢与偏见》,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2] [英]夏洛蒂?勃朗特,黄源深译:《简?爱》,译林出版社,1993年版。 [3] 刘祚昌:《世界通史?近代史》,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 刘文荣:《19世纪英国小说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简介:王阳阳,女,1979―,河南信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国文学、中西比较文学,工作单位: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r6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