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数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05 19:4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程与教学论(数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简介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以认识数学课程与数学教学现象、揭示数学课程与数学教学规律和指导数学教学实践为主要目的。本专业主要研究数学学习理论、数学课程理论、基础数学和竞赛数学的教学实践;密切关注国内外数学课程改革发展动态;深入探究先进数学课程教学理念;积极参与现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作为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硕士研究生,是高层次的教学科研型专门人才,要求他们具有比较扎实宽广的数学教育理论基础,了解本学科目前的进展与动向,并在某一子方向上受到一定的科研训练,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初步具有独立进行理论研究的能力或运用数学教育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某个专业方向上做出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成果。

二、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符合国家建设需要的,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在政治上积极向上的、具有良好道德品格和科学素养的、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献身数学教育事业的、具有宽厚和扎实基础知识和一定科研能力的专门人才和中、高等学校师资。

获得专业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掌握数学教育或数学奥林匹克教育方面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较全面和深入的教育科学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沿及热点。硕士论文选题时应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较全面的调研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获得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进行专业阅读和写作,以及能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

三、研究方向

了解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基本方法,掌握数学学习论、数学课程论、数学教学论的基本理论,为从事数学教育研究打下必要的专业理论基础。

四、学制年限及应修学分

学制年限一般为三年,至少应修满35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与集体培养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负责人,并成立硕士研究生导师组,充分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每位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导师要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具体安排如下:

1.学位课程: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独立完成习题。结业时完成一篇课程论文。

2.选修课程:教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国内外研究状况,了解最新研究动态。

3.从第2学年开始组织讨论班,在教师指导下选读论文,争取在第2学年末完成一篇学术论文。

4.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位论文选题,并制订研究计划和研究过程。 5.三年学习期间争取参加1-2次大型国内学术会议。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类别 外 语 公共学位课 马克思主义理论(2门) 学位基础课 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 11999902 12060105 54 45 3 3 1 1 考试 考试 9学分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11999901 学时 120 学开课考核分 学期 方式 4 1,2 考试 7学分 备注 学位课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学位专业课 数学教学论专题研究 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 数学课程论 数学竞赛与数学建模 计算机辅助教学 与多媒体课件制作 专业选修课 数学教学改革专题研究 数学教育研究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 中学数学教材研究 数学模型研究与应用 公共选修课 必修环节 实践活动 专题讲座与学术报告(不少于10次) 文献阅读报告(不少于2篇) 开题报告 学生所修学分不少于35学分 12060102 12060104 13070101 22070103 22070104 22070110 22070107 22070112 22070108 22070109 22070111 22070113 45 45 45 45 45 30 30 30 30 30 30 45 3 3 3 3 3 2 2 2 2 2 2 3 1 1 1 2 2 2 3 2 3 3 2 3 考试 考试 考试 3学分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至少选考查 9学分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非学位课 至少选修3学分公共选修课程 31999905 31999902 31999903 31999904 1 1 1 1 3,4 3 4学分 合 计 七、科研能力与水平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应在省级以上刊物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至少一篇本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论文,字数应在3000字以上。

八、其它培养环节说明 1.补修课程

凡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录取的硕士生,均须补修本学科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至少2门。并且考试须与本科生同堂同卷。只记成绩不计学分。

2.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教学实践(1学分)、学术活动两部分(1学分)。

(1)教学实践必须面对本科生,在第2学年进行,教学实践内容可以是讲授部分本专业课程,也可以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验、辅导或指导本科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实践活动结束后,由导师和导师组进行考核,确定合格或不合格。 (2)学术活动要求必须参加本学科的学术活动不少于10次。 3.文献阅读报告

充分发挥经典文献阅读在夯实硕士生本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中的作用。各培养单位在为每名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时,应制定经典文献阅读计划,并在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前提交二份书面文献阅读报告,考核合格后计1学分,未完成者不能进行学位论文开题。

4.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

学位论文选题,应综合考虑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本学科的发展状况、可利用的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条件,应有一定学术意义、现实意义或实用价值,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有新的见解。

学位论文撰写时间不能少于一年。学位论文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具体安排详见相关文件。

九、课程简介及参考书目 (一)学位基础课

本课程是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的基础理论课,以阐明教育学领域的若干理论为主要内容,旨在使研究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深化专业理论基础,拓宽理论视野,培养研究意识。基本内容为:现代教育对象论、现代教育功能论、现代教育先行论、现代教育目的论、现代教育活动论、现代教育投资论、现代课程论、现代教育过程论、现代教育改革论等内容。 1.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成有信,《教育学原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柳海民,《教育原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适合硕士研究生需要的教育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研究的性质与分类、教育研究的选题、教育研究设计、调查研究法、实施研究法、质化研究法、SPSS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研究生论文的开题与论证、研究论文撰写等内容。 1.郝德元,《教育科学研究法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郑金洲,《学校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主要研究学生心理发展及学习的基本规律。主要内容包括:认知发展和语言,个性、社会和情绪的发展,学习者差异和学习需要,学习理论及其在现代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 内容简介 参考书目 内容教育简介 科学研究方法 参考书目 发展与教育心内容简介

理学 教学中的应用,教学中的动机和迁移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1.方富熹,《儿童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莫雷,《教育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美]黛安娜·帕帕拉、萨莉·奥尔兹、露丝·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参考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版 书目 4.Robert E Slavin著,《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 5.Robert J著,张厚粲等译,《教育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年版 (二)学位专业课

本课程是课程与教学论(数学)专业的学位专业课,通过专题研究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中小学数学改革与发展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并内容开阔他们的学术视野,形成学术观点,提高教学与研究能力。主要内容简介 有:学科教育教学思想研究、学科课程和教材理论、学科教学目的和目标、学科教学过程设计、学科教学方法论、学科课程与教育教学改革等。 1.D.A.格劳斯,《数学教与学研究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参考2.胡炯涛,《数学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书目 3.吴宪芳,《数学教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张奠宙,《数学教育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三)专业选修课 内容简介 本课程以集合论为基础,以公理法为依据,逐步引入代数结构、拓扑结构、顺序结构的有关知识,用较高的观点处理中学数学的有关内容,论述中学数学的语言和逻辑基础,使中学数学与近代、现代数学在语言、逻辑和风格上统一起来。 1.张奠宙、邹一心,《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年版 2.唐复苏,《中学数学现代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H.B 格里菲思、P.L 希尔顿,《经典数学综合教材》,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F〃克莱因,《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本课程介绍数学课程的演变和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从中归纳出影响数学课程的主要因素,阐述编制数学课程所应遵循的一些理论原则,分析中学数学课程的设计、实验、评价、审定、实施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一些有争议的或尚未处理的数学课程问题,讨论数学课程与数学教材、教学的关系。 1.丁尔升、唐复苏,《中学数学课程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丁尔升,《现代数学课程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张永春,《数学课程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本课程主要研究数学奥林匹克的发展与现状、竞赛数学的特征、竞赛数学中的专题、竞赛数学中的方法技巧以及竞赛数学与数学教育的关系。 1.陈传理,《竞赛数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数学教学论专题研究 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 参考书目 数学课程论 内容简介 参考书目 数学竞赛与数学建内容简介 参考

模 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多媒体课件制作 数学教学改革专题研究 数学教育研究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 中学数学教材研究 数学书目 2.陈传理,《竞赛数学解题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单尊,《竞赛数学研究教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王振呜、马顺业,《数学奥林匹克》,南海出版社,1992年版 本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理论和CAI课件的基本理论;内容多媒体素材的设计与制作;PowerPiont与示教型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简介 Authorware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几何画板与数学课件的制作;Draverwave与网络课件的制作。 1.梅全雄,《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多媒体课件制作》,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参考2004年版 书目 2.李坚,《Authorware 5.0实践与提高》,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年版 3.陶维林,《用几何画板教平面解析几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目标和策略;简介 数学新课程的内容、结构和评价方式等。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稿),2001年版 参考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版 书目 3.《解读高中新课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4.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2003年版 本课程采用比较的方法,研究各国的数学教育制度、数学教育理念、内容数学课程设置、数学教材、数学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样,也是采用比较简介 的方法,研究我国数学教育的演变过程,通过比较研究,从中探索数学教育发展规律,借鉴已有的经验,寻求有益的启示。 1.马忠林,《比较数学教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2.薛理银,《当代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考1993年版 书目 3.魏庚人,《中国中学数学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4.《数学课程标准国际比较研究》,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工作会议资料,1999年版 本课程主要介绍数学史学科的基本理论以及与中学数学相关的专内容题,并着重从数学教育的角度,以数学学科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一简介 般规律为线索,探讨数学教育与教学应遵循的一般规律。 1.[美]H·伊夫斯,《数学史概论》,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参考2.李文林,《数学史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书目 3.《外国数学简史》编写组,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中国数学简史》编写组,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本课程是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主要内容是内容分析研究现行中学数学教材的完整知识体系,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中学数简介 学的教学内容和课改情况,研究用高观点处理中学数学内容的方法。 1.王建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参考2.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人民教书目 育出版社,2006年版 3.课程教材研究所,《高中数学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本课程通过数学建模用数学语言描述实际现象,包括现象的外在内容形态,内在机制。并对其进行预测,试验和解释;对于数学模型建立

模型简介 研究与应 用 所采用的方法进行研究,如数理统计、最优化、图论、微分方程、计算方法、神经网络、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数学软件包的使用等等;对数学模型的实际应用、与教改相结合进行研究。 1.赵静、但琦,《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参考2.席少霖、赵凤治,《最优化计算方法》,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书目 1983年版 3.姜启源,《数学模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qo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