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诗歌鉴赏及答案(1)

更新时间:2024-06-09 08:2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1.(1)作者被贬异地,只能凭借吟诵《思旧赋》来排遣思念老友却无缘见面的无奈之情,其中“”字最能传达出这种心情。(1分)

(2)请品析一下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中蕴含的思想感情。(2分)

2.诗歌首联通过回忆,叙述了诗人_______的遭遇。颔联采用_______的写法,表现了诗人归来后看到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3.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与洒脱。请结合划线诗句,试作简要赏析。 4.诗歌首联“”和“”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这两句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从中你悟出什么道理?(3分)

6.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前后形成鲜明对比。(2分) 7.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8.运用典故是古人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在用典中寄寓自已内心的情感,如本诗中就用了“”和“”这两个典故。(2分) 9.“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的原意是什么?现在人们赋予它什么新意?(2分) 【答案】 1.(1)(1分)空 (2)(2分)对友人(白居易)关怀的感谢;表达自我振奋精神的决心;一个“暂”又有调侃意味(一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 2.被贬官 用典

3.“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包含虽然自身已老,心有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洒脱的胸襟。 【答案】

4.凄凉地,弃置身。

5.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1分)道理: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若只答出对偶(对仗)或比喻得1分。) 6.高昂乐观。(2分)

7.全诗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心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2分。 8.闻笛赋 烂柯人 9.原意本是用“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抒发身世之感。新意则指新生事物无限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等。

(二)赤 壁杜牧

1.这首诗虽为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前两句写,后两句发议论感慨。

2.请根据你的理解,简明地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采用的写法及其好处。(2分) 3.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4.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2分 【答案】1.①咏史 ②兴感之由

2.这两句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1分),作者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深刻警策(1分)。

3.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两种答案任答一种均可

1

4.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

(三)过 零 丁 洋文天祥

1.从运用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3分) 2.“干戈”、“丹心”分别是什么意思?(2分)

3.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比喻,以“雨打萍”比喻。(2分)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它的意思是什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颈联中“惶恐”和“零丁”既指的是________又指的是__________。 【答案】

1.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危亡的国势比作风中柳絮,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萍,生动形象地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示例二: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山河破碎”对“身世浮沉”,“风飘絮”对“雨打萍”,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意思对即可) 2.“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3.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4.意思: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但要死得其所,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 思想感情: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 5、两个地名 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四)水 调 歌 头苏 轼

1.词前小序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这首词中“_____________”一词照应小序中的“欢饮达旦”。全词带有人生哲理的意味,词人问天,问月,归根到底是问_____________。(2分)

3.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过渡句。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转”“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 C.“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词中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

D.这首词上阙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答案】1.交代写作的时间和缘由。 2.无眠 、人生。3.D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和“怒”写得都很生动形象,请你就此说说你的理解。 2.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2分) 3.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2分)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山坡羊”是词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 B.“望西都,意踌躇”中“西都”即长安,这句写了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C.“宫阙万间都作了土”,直接描写战争,使历代改朝换代的惨烈图景跃然纸上。 [来源:学科网ZXXK] D.这首曲借凭吊长安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答案】

1.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

2.不是,由“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可知是为古往今来的老百姓伤心。隐含对百姓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

2

3.兴,百姓苦;亡,百姓苦。4.B

(一)饮 酒 (其五) 陶渊明

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2分)

2.全诗朴素而形象的表现了陶渊明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 3.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2分)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6.对陶渊明《饮酒》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诗歌首句的节奏停顿应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悠然见南山”的“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C.诗中的“心远”、“悠然”表明了诗人的心境。

D.全诗热情讴歌了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而结句“欲辩已忘言”则表明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答案】1、“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 2.闲适自然(闲适、恬静、悠闲等等,意近均可)

3.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是不经意间看望,营造了一种天人合一的意境,很好地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4.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5.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6、D

(二)行路难(其一)李白

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写得好,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 1.(2分)本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或“表达了他面对人生坎坷,仍盼望施展自己远大抱负的志向。”) 2.(3分) 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1分) 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2分)

(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1.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2.这是边塞诗中的名篇佳作。请简要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2分)

4. 请仔细品味并说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忽如”二字的妙处。(2分)

5.古人写诗作文很讲究炼字,文坛上也留下了“推敲”的佳话。你如何理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的“忽”。(2分) 【答案】

1.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春花喻冬雪,新颖别致,想象奇特,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壮观景象,给萧肃寒冷的边塞平添了无限的温暖与希望。 2.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时惆怅、惜别之情。 3.情景交融。(2分)

4.“忽如”二字用得极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2分)

5、忽字不仅写出了天气变幻无常,大雪来得突然,而且表达了诗人的惊喜。

3

(四)己亥杂诗 龚自珍

1.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2.翻译后两句,并说说作者以落花自喻的用意。(2分) 3.这首诗“ ”一词写出诗人离京的感受。(2分)

4.说说“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5.选出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浩荡”,“浩浩荡荡”之意,表明诗人与官场决裂的气势。“吟鞭东指即天涯”是说当自己出了北京城门,便从此与朝廷隔绝,也就如远至天涯。 B.“落红”比喻辞官归隐的自己,表现一种不甘自弃、继续奋斗的精神,这句表明诗人要在退出官场后仍然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一切。

C.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即景抒情。

D.前两句写离京南归时的情形,失落与惆怅之情溢于言表。后两句笔锋陡转,以落红化泥护花作比,形象生动而含蕴沉着。 【答案】

1.全诗抒发了自己辞官离京既有卸甲归田的惆怅,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忠心报国服务人民的信念的复杂感情, 2.作者以花自喻,意谓自己虽然处境艰难,但忠贞报国之心始终不变;自信其高尚志节更能感召年青一代。 3.浩荡离愁 或 离愁

4.表明作者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或表明作者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5.A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 的情思,发出了

(填原诗句)的呐喊,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2分) 2. “归来倚杖自叹息”这句话,你认为诗人叹息什么?

3.文中有“自经丧乱少睡眠”,这里的“丧乱”是指历史上的,咱们还学过这首诗歌也是反映这个事件的。 4.写出诗歌的主旨句 ,并作简单赏析。

5、仔细品读该诗,用简练的语言说说杜甫在这首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参考答案:

1.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 忧国忧民的情思,发出了“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3.安史之乱 杜甫的《石壕吏》

4、“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此句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理想和愿望,反映了诗人人格的伟大与高尚。

5、表现了杜甫一种饱览民生饥苦、体察人间冷暖的关心社会、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qo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