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手11-hawk合集-《教你如何选出10倍大牛股》

更新时间:2024-01-23 10:5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猎手11-hawk合集-《教你如何选出10倍大牛股》 教你如何选出10倍大牛股 选股的具体方法有很多,但无非就是自上而下跟自下而上。我倾向于自上而下。一直以来,我都坚信“视野有多宽,盘子就有多大”的理念。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因此我看待市场都是站在人类发展趋势和最高统治者角度来思考问题的。很多人会提出质疑:“你这不是阴谋论吗?有证据吗?你扯得太远了吧?如何才能落实到具体个股?”他们的疑虑是有道理,自上而下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如何落地,但是也并不意味着无法做到。这就像一只猎鹰从万米高空俯冲下来捉住一个老鼠,麻雀是永远无法理解猎鹰是怎么做到的。当然,这种高超的捕猎技能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成。在今后的文章中,我将一步一步带领大家从十米飞上万米高空,然后再讲述如何从万米下降到千米,再到百米,再到十米,然后精准地捕到猎物。而今天这篇文章,相当于让大家直接坐在我背上,让大家领略一番从万米高空俯瞰下的股市众相:10倍大牛股都隐藏在哪个草丛堆里! 任何一个经济体,因为它的经济总是周期性繁荣或复苏,但经济总量基本上是长期增长,所以是螺旋性上升的结构。因此资本市场的长期价格趋势总是存在原始的上升趋势线或上升通道,而每次在价格趋势的顶部或底部总是会有些人宣称,这一次与以往不同,但它们总是错的。简而言之,价格通常是遵从回归法则的,在这种格局下,很难批量生产长期上涨的大牛股。只有一种情况例外:这个经济体系与旧的体系不一样,所以可以摆脱估值的地心引力,而这就是批量生产大牛股的沃土。例如纳斯达克指数,1993年是其牛市启动元年,源于克林顿政府的一份科技政策报告:“科技为美国经济成长服务:发展美国经济的新方向”以及提出“建立全美信息高速公路”,从此纳指摆脱了地心引力,指数9年翻了10倍,创造了资本市场的一个奇迹。而在这段期间,传统产业只是遵循回归法则,在原地打转而已。 因此,从纳指的故事,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 1)假如没有出现新的变化,那么股指将在一定区间(通道)运行,直到某些事情发生变化,此时股指已经远远不能反映新的形势变化,则必须会出现大的拐点。 2)当没有新的变化时,高抛低吸是适合的。 3)当出现新的变化时,股市往往会出现趋势性行情。 4)传统产业衰退是新兴产业兴起的前提条件;旧有经济模式的不可持续是新经济模式诞生的前提;旧有生态格局无法维持股市有足够资金运转时就会产生新的生态格局。换而言之,否极才会泰来,博弈进入双输才会迎来双赢。 5)要买反映出新时代的股票,这些股票才会长期上涨。传统行业只会跟随经济周期上下波动。换而言之,传统行业都是周期性行业(有的是亲宏观周期,有的是逆宏观周期),股价只会在某个区间来回波动,其超长期均线的上涨速度往往跟GDP上涨速度一样。而新兴产业则是长期往上走,直到应用得到普及。 6)新兴产业在普及率达到10%时,股价开始加速上涨,到普及率达到50%时见顶。之后将进入惨烈的淘汰战,伟大的公司将会诞生,股价将会持续上涨,直到普及率达到90%。(注意,这里所说的90%是指主要消费人群或主要年龄段的人数达到90%,而不是整个社会人口的比例达到90%。假如以整个社会人口为统计口径,大概达到70%以上就见顶)。 1 因此,你每天需要去思考的问题就是:哪些东西代表了新时代的变化?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思考: 一、沿着消费升级的路线。 根据该国家所处的阶段,居民对物质的需求层次也不一样。分为“吃、衣、住、行、游”五个层次:吃饱——衣服——家电——房子——汽车——社交娱乐。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你要投资特定的行业,例如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物质贫乏,那时的人们追求的是有新衣服穿,因此中国第一批富豪都是做制衣厂出身的。紧接下来,就是对家电的需求,在80-90年代结婚都是要求送“四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因此那个年代最暴利的行业就是家电,于是就诞生了苏宁电器这种大牛股。紧接着到了2000年后,中国进行住房住改,取消福利房,房地产开始崛起。诞生了万科这样的大牛股,到了05年,汽车消费开始崛起,但是受制于中国汽车制造技术的后落,至今都没能诞生像当年苏宁电器、万科这样复权后可以翻300倍的大牛股,翻10倍则是毫无难度的。而三一重工则是房地产、汽车消费崛起的受益者(地产和汽车带动了下游钢铁、有色、玻璃、煤炭、挖掘机等一系列行业的兴旺)。而如今,中国正处于进入社交娱乐时代的边缘。因此大牛股必定是从服务消费型行业里面诞生,而这里所说的消费,并不是过去传统的消费行业(如食品饮料、旅游、纺织)而是以前没有的消费,例如信息消费。服务也不是传统的低端服务,而是高端服务,例如高端的美容机构(而不是卖洗面奶的企业)、基因诊断机构(而不是三甲医院)。 但是目标范围还是太大了,还无法落地到具体行业个股,还必须继续细化。而这就是我所说的如何才能做到从万米高空俯冲落地。但这不是本文的重点,否则要写成十万字的大著作了。但我已经帮你排除掉A股里的绝大多数股票了,假如你想寻找长期跑赢大盘的股票,就按照这个思路来选股。假如你是价值回归理论的拥护者,那就去做传统产业——当他被低估时买进,估值回归正常时抛弃。切勿用价值回归的眼光来看待代表未来经济形态的股票,因为他们真的会摆脱估值地心引力,直奔月球。也不要对传统行业抱有任何幻想:“也许这一次不一样,能再创昔日辉煌!”估值回归合理水平就赶紧卖吧。 二、通常国家重点扶持的新产业就是未来的闪亮新星。 第一个问题是:怎样的扶持政策才叫“重点扶持”?09年的家电以新换旧算不算?稀土的行业整顿算不算?新能源汽车的补贴算不算?通常来说,要符合以下标准:1、这个产业要符合消费升级的规律(即这个阶段是服务业,假如扶持政策跟服务业无关,则不算)。 2、最好是国家把它列入支柱性产业。这个要通过观察领导人的讲话,以及每年两会时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来揣测(当然,假如你有渠道获悉政府动态就最好不过了,省去分析一大堆资料的时间和精力)。例如2000年开始政府把房地产列入支柱性产业、克林顿的“信息高速公路”、奥巴马的“新能源革命”;而近期的一些表述有:温家宝“未来经济的增长点在于消费,而消费的主要增长点在于信息消费”;李克强“中国经济的增长点在于新型城镇化”;他们的讲话并没有直接指出具体是哪个行业(原因是到目前为止,政府都没能找到可以替代房地产、汽车的支柱性产业),只是很含糊的指出了一个大方向。因此还得从更多蛛丝马迹去思考到底是哪个行业。 例如,在十六届三中全会里有一个表述“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你马上就会意识到原来温家宝的信息消费具体是指文化产业(而不是移动4G、股票资讯之类的信息服务),更具体一点指的是传媒行业。这个也非常符合统治者的需求:要加强舆论控制,防止文化颠覆。因此传媒行业就是未来可以诞生超级大牛股的草丛之一。再具体一点,传媒行业也肯定不是选那种传统的传媒(报纸、杂志)而是新型的媒体(嫁接在互联网时代的新传媒)。就按照这个思路,你一步一步推理下去,就能把目标定位到具体的细分行业或个股。 至于强哥的“新型城镇化”到底是什么玩意?你得去参考李克强的博士毕业论文以及他这些年来的 2 讲话,从里面去揣摩李克强心目中的城市应该是怎样的。我看了许多资料后大概搞清了他想法,简单来说就是建立城市卫星群,以大城市为中心,在周边建立许多小城市,把人口都搬到小城市去住,工作则在大城市进行。这样就能解决大城市“高房价、学位紧张、医院紧缺”的三大顽疾。要实现这个战略,首先得有便捷的交通——高铁、轻轨!其次要有便捷的物流配送系统——智能物流(不是传统物流)!最后最好能实现人们在家上班,那样就不用每天从小城市跑到大城市上班了——在家办公室软件!简而言之,人类要实现足不出户就能生活、工作,假如实在不得不出门,则2-3小时内就能到达,打造3小时经济生活圈。因此凡是能实现上述目标的产业,都是未来大牛股扎堆的草丛。 3、跟支柱性产业沾边的其他行业都会有水涨船高的机会。但是要想捕获类似万科、苏宁电器这种超级大牛,则必须选择在整条产业上最核心的那个部门。他们最大的特征是:掌握了整条产业链上的议价权,可以随时将成本压力转嫁给上游和下游。 第二个问题:既然类似环保、家电下乡、房地产救市这种政策不算“重点扶持”,那又如何解释这些政策出台后,相关股票的大涨?我把政策分两类:重点扶持政策、非重点扶持类政策(注意其具体定义,我这里的定义跟官方表述不一样的,就算不属于我认定的重点扶持政策,官文里也会出现“国家重点扶持XXX”之类的表述,不能望文生义。)假如属于重点扶持政策,则相关股票会反复有机会,适合长线持股或者反复拿来做波段。而非重点扶持类,并不是说他们不会涨,而是在政策出炉后会大涨,然后过了一段时间又跌回去了,而政策的影响持续时间长短则要根据政策力度来衡量。这类股票其实是在做均值回归运动,只不过有些时候要等1-2年才能回到原点而已。这类股票也是可以操作的,只不过是属于打完就跑的类型。而且他们的涨幅往往很难超过3倍,更别说10倍甚至300倍了。 三、从生活细节中去寻找。 沿着消费升级路线寻找往往有个缺点,那就是你虽然知道消费马上要升级,但是具体哪一天会发生,很难靠逻辑推断出来。此时,你要做的就是仔细观察你身边所发生的变化。你要特别留意那些不同寻常的大众行为,然后仔细思考这行为背后到底蕴含了什么逻辑?这种行为是偶然现象吗?还是代表了一种未来的生活趋势?假如是代表了一种未来生活趋势,那么这里面必定就是大牛股诞生之地。(这也是如何从万米高空顺利软着陆的方法之一)。 我举几个亲身经历的例子。 电影《阿凡达》,当时我看到新闻说大家都排队去抢票看。我感到很好奇,也去看了一下,发现故事情节毫无吸引力,只是特技效果好。为什么一部毫无内涵的电影可以这么疯狂?中国的电影院以前根本没人去看,现在竟然场场爆满,这是偶然还是必然?最后我的思考结论是:1、90后开始出来社会混了,他们这一代人的消费习惯跟80后有很大差异,他们更多的强调自我个性、强调享受。他们会把工资的一半拿来享受生活,这种行为跟80后形成巨大反差。换而言之,社会的储蓄行为和消费行为已经在悄然发生变化。由90后推动的“娱乐至死”年代终于到来了。2、阿凡达跟过去电影最大的差别是他采用了3D技术,因此这是一个跟“传统”电影不同的电影。所以我推断与3D影院相关的行业必然会火爆。 2012年底我去香港,发现大批大陆客在抢购婴儿用品,连纸尿片都被扫光。我开始思考深层次的原因,我发现除了是因为毒奶粉事件外,还因为2012年是一个生育小高潮,我身边许多朋友都在2012年生孩子,原因是那一年刚好是龙年,大家都抢着生个龙宝宝,从而导致婴儿出生数量比平时多。因此我断定国内奶粉行业会有一次大反弹,从香港回来后就买入贝因美,当时由于受国内毒奶粉影响,不断创新低,有一天我在街上看到贝因美的广告竟然出现在繁华闹区的大型LED广告屏,这说明管理层要开始发力了。随后贝因美高管开始增持股票,我就知道股价要启动了,后面果 3 然涨了4倍。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案例属于“非重要政策扶持”类型,因为我买入的理由仅仅是因为2012年是一个短暂的生育小高峰(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婴儿潮),中国的人口长期趋势是不断往下走的而不是往上走的,因此奶粉行业不可能是大牛股诞生的场所。股价翻了2倍后我们就觉得估值太高了,抛弃后就不再关注该股。 Iphone4推出时,又一次出现这种抢购热潮。我又好奇:不就一部手机吗?值得吗?最后经过深入思考后,我得出结论:Iphone不是一部手机那么简单,他是颠覆了手机的传统概念,重新定义了“什么叫手机”,以前人们普遍认为手机就是拿来发短信、打电话、看时间。但是iPhone却告诉人们,手机可以是一个多功能平台,可以将娱乐、消费、信息、社交融为一体。我意识到,这是大众消费领域的一次革命,跟苹果产业链相关的东西必定会火。紧接着,Google的glass眼镜一曝光,我马上意识到,这又是一次革命:glass颠覆了人们对可穿戴设备的理解,原来眼镜、手镯、饰品还能这么玩!这将是继Iphone产业链后又一个牛股荟萃的地方,目前这一波浪潮还是继续(什么时候你又见到人们通宵排队去购买可穿戴设备,什么时候相关股票就到了爆发期)。但这还不是这次技术革命的尽头,Google的无人驾驶汽车计划一曝光,我又意识到,这是对传统汽车功能的颠覆!汽车不再是汽车,而是一个移动智能设备。这才是划时代的产品!一部手机的崛起只能带动电子元器件、信息消费产业链的兴旺,但是对于传统行业帮助不大。但是一旦汽车崛起,所有传统行业都能沾光,这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何其巨大。(我建议国家考虑把无人驾驶汽车列为国家支柱性产业)。但这还不是技术革命的尽头,紧接下来就是把所有的家居都改造成移动智能设备(智能家居),假如上述革命全都实现,则人类的生活方式将彻底改变。因此,这一轮的科技革命有一条非常明确的脉络:Iphone(手机)—glass(可穿戴)—无人驾驶(车联网)—智能家居;沿着这条脉络去选股,你会发现牛股遍地。目前这条科技线发展到glass阶段。Iphone革命已经结束,相关股票没戏了,接下来是可穿戴,但目前尚未形成气候,假如普及率达到10%,则会迎来爆发期。然后在普及率达到50%时抛出,而这也是为什么我不再看好智能手机产业链的原因,因为普及率已经达到50%。而无人驾驶尚处于研发阶段(在此之前,新能源汽车、车联网也是不错的投资标的,它们是为无人汽车打地基做铺垫的),智能家居至少要等到汽车革命完成之后(无人驾驶是智能家居的试验场,假如能成功把汽车改造成移动智能终端,那么把彩电、冰箱、沙发、墙壁改造成智能终端就水到渠成了) 因此,你不要放过日常生活中的任何细节,注意去观察人们的行为跟过去不一样的地方。这种不一样的细节,往往意味着某些社会潮流正在悄然发生改变,而大牛股就隐藏在这些改变里面。你需要做的就是利用你智慧拨开扰乱你视线的杂草,找出那头大金牛。 ? Welly-宥要清醒: 问下先生如何看待保险行业未来10年的行情呢 09-13 15:10 赞助回复 猎手11-hawk 回复 Welly-宥要清醒: 保险行业的革命需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保险最关键的就是算准概率,而这需要大数据的配合,保险公司才能推出更多新型的保险组合。但是目前大数据还处于萌芽阶段,因此保险业的革命尚未到来。而国内的保险业由于远远落后国外,因此假如国内保险业能向国外靠拢,推出更多新型的保险(而不是目前这种稳赚不赔的或者坑爹的理财骗人保险),那么我觉得国内的保险业还是可期待的。只不过在没有外来竞争的情况下,我觉得国内的保险公司很难有自我革命的勇气啊,而且目前上市的几个保险公司盘子又大,又是靠垄断吃饭,本人不大喜欢这种类型的公司。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09-13 15:34 ? 兰海洋: 确实是好文章! 冒昧的猜一下,楼主应该是年少才深的主吧。 说到留意生活细节,我也深有体会,自去年6月支付宝刚推出以来,内蒙君正和金证股份的股价 4 已经涨了许多了,我在这两支票上小有收获。留意身边的,也许金矿就在那! 楼主怎么看互联网金融? 另外:2012年是龙年而非虎年。 09-13 21:54 赞助回复 猎手11-hawk 回复 兰海洋: 谢谢修正。我把08年跟12年的生肖倒转了,这两个年份都是生育高峰。中国人喜欢龙宝宝虎宝宝。我从高中毕业就开始学习如何操纵股价,见过股市里太多黑暗肮脏的东西,所以有点年少老成的味道。 互联网金融我看好马上要推出的手机支付平台。本来马云占了先机,结构被国内银行说服银监会(他们本来就是蛇鼠一窝的),把这一块业务给叫停了。但是银行心理也明白这是大趋势,他们利用这段叫停的时间马不停蹄的研发自己的支付平台,据悉,目前他们已经准备就绪,因此很快他们就会建议银监会开放这一块业务,那么到时NFC支付就会迎来爆发性机会。 09-13 22:15 ? 投资小铁匠 回复 猎手11-hawk: 个人认为apple pay也是个革命性的东西. 09-13 22:40 赞助回复 猎手11-hawk 回复 投资小铁匠: 估计中国不会承认apple的标准。像支付平台,其实最大的难题是标准化问题,每家银行都希望推出自己的行业标准,然后希望别人遵从自己的标准。中国出于国家安全考虑,肯定会抛弃苹果的标准。 09-13 22:56 ? 虚怀若股: 拜读,非常不错的归纳。不过对智能家居的发展要在无人汽车之后才爆发,值得商榷!从技术角度看,陆地无人技术的普及比智能还是要困难一些的,而且颠覆的传统行业更广。在无人驾驶汽车之前还应该有一段智能汽车的爆发,先逐步完善汽车的大脑,增添许多智能功能,像智能手机一样。无人技术则类似可穿戴阶段了。 09-15 09:26 赞助回复 猎手11-hawk 回复 虚怀若股: 你说的也有道理。特别是无人驾驶之前的智能汽车(其实就是车联网),所以我也很看好现在新能源汽车跟车联网,虽然他们跟无人驾驶还相差很远。 09-15 09:31 ? 最后遇到你: 蛮认同你说的消费升级的路线的。 你说的是纵向思维,其实考察消费还有一条路径(横向思维),“生老病死”,凡是涉及这四个方面的消费都是长期的、大额的消费,也容易产生暴利行业暴利企业(比如医疗养老行业,殡葬服务业等);“衣食住行娱”,凡是涉及到这五个方面的消费(即大众消费)往往看目标人群的大小,目标人群越大,竞争对手越少,越容易出现暴利企业(比如女鞋霸王百丽,奶业霸主伊利,地产龙头万科,国民suv长城,交际老大腾讯等) 10-09 18:07 赞助回复 猎手11-hawk 回复 最后遇到你: 其实就是自上而下跟自下而上的区别。快速消费品是永恒的投资热点,不需要宏观分析,但是快速消费品有很多很多,而且完全没壁垒,竞争异常惨烈,因此需要精挑细选公司,而这是个股研究员要干的活。我更多是站在策略研究员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因此我倾向于自上而下选股。 5

10-09 18:21 ? 最后遇到你 回复 猎手11-hawk: 个人觉得保险业一定是个潜力巨大行业,只是自身能力圈所限,搞不清楚保险企业的成长逻辑,所以没有投资它。如果能从现在比较小的保险公司中找到早期的平安就好了。 10-09 18:17 赞助回复 猎手11-hawk 回复 最后遇到你: 国内没有你说的那种体制灵活的小保险公司。其实很多很有想象空间的行业,都没有达到上市标准,而当决定要上市时,往往就是他已经过了成长期。(假如每年都能拿到30%的分红,大股东干嘛要把股权卖给二级市场投资者?),例如康师傅、哇哈哈,人家根本就不上市。 10-09 18:25 ? 秋风110 回复 猎手11-hawk: 充电汽车模式比较好理解,智能穿戴后面主要是传感器--健康检测? 今天 16:41 赞助回复 猎手11-hawk 回复 秋风110: 智能穿戴、智能家电,其本质就是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和通信技术)。例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红外测距、体感控制。但目前各类可穿戴最大的问题是:他只能收集用户的数据,却无法帮用户解决问题。例如告诉用户的他的血压是多少,但是接下来呢?是太高还是太低?怎样才能降到正常水平?能我帮预约医生吗?。。。目前可穿戴都无法回答上述问题。他需要大数据的支持,而目前大数据尚未成熟。 今天 16:48 教你如何选出10倍大牛股(中篇) 接上一篇的内容,上篇讲到3种选择大牛股的方法思路,其实还有第四种方法:从大国博弈的角度来寻找大牛股。但是这个视角实在是太高了,已经高到外太空,一般人根本学不来。你得对国际政治、国内政局、世界历史要有相当深刻的了解才能站在这么高的高度看问题,因此我直接把我的一些见解贴出来得了,不去解释为何得出这些结论。第五种方法就是从重组并购股里寻找。这个是比较特殊的类型,我在以后的文章里会专门开辟专题教导大家如何去分析并购重组股,这里就不提了。 6 废话少说,先来复习上篇内容,直接上图。 消费升级股通常都是慢慢往上爬的(相对于科技股而言),因此我将其称为慢牛型。科技股通常都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因此是快牛。一个产业被列为国家支柱产业,往往会得到银行信贷、政策的大力扶持,但是这个产业往往也是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不是国家瞎想出来的(即该产业往往属于消费升级股或科技股,在美国,由于消费升级早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娱乐”,因此其国家支柱性产业往 7 往只能选择走高科技路线,而在中国,由于还处于消费升级的进程中,因此其每个阶段的支柱性产业往往是跟消费升级有关)。所以一个产业被列入支柱产业,相当于国家给这产业加了增益BUFF,能够让股价从原来的翻10倍变成翻30倍。重组类股票要么不涨,一涨就是十几个涨停板,因此是疯牛。大国博弈由于普通人往往难以洞察,他就像潜行者一样,当他暴露在众人目光下时,已经翻了10倍,因此是隐形牛。例如大华股份,一个做摄像头的低门槛企业,股价竟然3年内翻了10倍,有多少人从一开始就看懂他?马后炮的意淫者倒是一堆。 上表涉及的行业太多,虽然每个行业都能产生大牛股,投资者只需选定一个,专注研究该领域的个股就行。但是我这么说,童鞋们肯定不满意,必须希望能进一步筛选过滤。那好吧,我们就按照一定原则来进一步精选行业概念。 原则一:选择多重利好叠加的行业。例如某行业既涉及消费升级又是国家扶持,又跟大国博弈有关,则优先选择。(例如传媒就符合三者合一)。 原则二:选择该产业链上最核心的行业,在核心行业里选择最核心的部门,例如苹果产业链,从手机壳、触摸屏、电子元器件到APP、手游甚至连移动、联通都是它的受益者。那么你应该如何选择,首先是选择跟产业链直接相关的,而不是那些搭便车的,这样你就可以去掉APP、手游、移动联通。其次要选择该产业链专供的产品,而不是多行业共用产品,这样你就可以把电子元件去掉,然后要选择产业链上最具有定价权的部门,即选择apple公司,但是这家公司不在中国,那只好选其他品牌手机了,于是你盯上了小米,但是小米没上市,那就退而求其次,从上市公司里选择技术门槛最高的,工艺最复杂的。这样你比来比去之后就发现中国的上市公司只能做触摸屏。同理,跟可穿戴相关的产业链,首选自己可以做可穿戴设备的公司,其次选技术门槛最高的——传感器技术(如红外测距、人脸识别之类的)、最后选择出货量最大的(柔性电路、电子芯片)。 原则三:看市场普及率。下面这幅图大家一定要牢牢记住。它指出了一个产业的发展规律,百试不爽。这些都是我珍藏多年的图片,一般人我不告诉他。新兴产业在普及率达到10%时,股价开始加速上涨,到普及率达到50%时见顶。之后将进入惨烈的淘汰战,伟大的公司将会诞生,股价将会持续上涨,直到普及率达到90%。如下图,汽车指数从1914年开始飙升(普及率10%),在1920年崩盘(普及率50%),进入惨烈的淘汰战,全美汽车企业数量开始大规模减少。然后经历5年的去产能,福特等少数几家汽车商脱颖而出,股价开始猛飙,直到1929年(普及率90%),史上最惨烈的股市大崩盘,直接拖垮了欧美各国经济,德国被逼上绝路,1929年的股市大崩盘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8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假如你还不信,那我再上一张图。1993年发生了什么?纳斯达克指数大牛市的开端,2000年发生什么?网络科技股崩盘。2008年发生了什么?全球股市崩盘。你再仔细看看下面的图中93、2000、08年时,互联网的普及率是多少? 9 查看原图 看完历史故事,我们回到当下,如何利用上述规律来选出大牛股?在“牛股集中营”那张表里面,我们列出了很多的行业,但是他们当前的普及率是不一样的。这也意味着,有的牛股尚在襁褓阶段,有的正在上路,有的已经在半山腰,而有的已经快走到尽头了。因此,你要做的就是利用普及率来估算当前某个行业处于哪个阶段。每个行业普及率是多少,这个需要参考专门做调查的公司所发布的数据。我手头也没有这些数据,假如某些童鞋们刚好有相关数据,还望分享一下,集合大家的智慧一起炒股共赢。但是就算没有准确数据,某些行业还是可以通过草根调研来估计的。例如智能手机,现在连卖菜的阿婆都不用诺基亚了,都改用平板手机了,不用看精确的调查数据,你都能意识到其普及率至少达到50%了吧?例如无人驾驶汽车,现在还处于研发阶段,普及率肯定就是0%啦。可穿戴设备,看看你身边有多少人购买了苹果的手环或三星的手环就知道了,估计普及率还没到10%。(啧啧!普及率10%的东西我最喜欢了)。另外,我们可以从时间上大概估算出来。通常一个产品从1%到10%需要7年,从10%到50%需要7年,从50%到90%需要7年。(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7年之痒么?)假如以Iphone4推出时间(2010年)作为普及率10%的开端,那么到了2017年左右,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就会达到50%,到时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链都会暴跌。假如你觉得这也好难估算,好吧,那就再简单一点:找出该产业链最牛逼的那只股票(例如apple、tesla)从他推出革命性产品的那一天算起(往往就是他股价的最低点处),股价涨7年就到头了。你拿尺子去量一下就知道相关产业链最多还剩多少年的辉煌。50%以后,就不是普涨行情了,而是个股行情,只有龙头大哥的股价才能再上一层楼。(注意,越简单的估算方式,误差越大,不要太迷信7年之痒,假如能拿到该行业的市场容量分析报告,还是要以数据为准) 特别提醒,利用普及率来估算股价顶部,往往适用于科技类产品,对于某些行业很难估算其潜在的市场容量和普及率(例如航母、传媒、房地产、美容)。其中有些可以从人口结构和人口总数来大致推算(如房地产、美容)。有些工业产品可以从产能利用率来推算,但是这些都只有专业的研究机构才能搞的定,个人投资者还是放弃去估算吧,直接参考机构的数据。 根据上面所述,我们就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打分模型,给各个行业打一下分,从而选出最牛行业。例如我下面的这个打分表格(注:上面数据乱填的,非真实数据,仅为展示模型而填)。优先选刚进入10%的+多重利好叠加+正统+有门槛的行业。再从里面精挑个股。 10

查看原图 作为一个小散户,其实没精力同时去关注那么多行业,我建议小散还是从我给出的那些行业中选一个 (只有他的普及率处于10%-50%就行),然后只专注跟踪该产业链的情况,不要三心二意,今天搞一下锂电池,明天搞一下机器人,后天搞一下基因诊断,最后啥都没捞到,7年后再回头来看,当年搞过的每只个股都翻了10倍了,自己的资金反而缩水了50%。我这节课的内容并没有告诉你应该持有哪只股票,但是至少可以增强你持股的信心,假如一直以来你坚定看好某只个股,而这个股恰恰就符合我上述的打分标准,那么看完我的文章后,你就应该坚定持有,不要被别人忽悠几句就改变自己的看法。曾经买过万科、苏宁电器的人一大把,但是能一直持有的没几个人,为什么?因为他们心里没底,没信心持股,为什么没信心?因为他们看不透未来5-10年会发生什么。而我这篇的文章的作用就是告诉你,你手中的个股值不值得你关注或持有5年。此外假如你看好的某个行业没有被我列入表中,也不要灰心,也许是我忽视了该行业(我也是普通人呀,不可能每个细节都想到),你根据我告诉你的寻找牛股的方法来甄别你看好的行业到底是否具备牛相。 最后,假如你非要让我说出我最看好哪个?目前我看好基因诊断、柔性电路、充电桩。(旁白:这不就得了嘛,啰啰嗦嗦半天,浪费老子时间!)。。。好吧,虽然有点啰嗦,但念在我码字码得这么辛苦的份上,假如你觉得读完后能受到一点启发,请留下个脚印吧,哪怕在留言里填上“顶”。那些大V随便写几句废话都那么多人点赞,我把我毕生经验倾囊相授都没人鸟我,打击人啊,搞得我都不想写下篇了。下篇将讲述在选定某个行业后,如何从该行业里选出具体的个股。当然,前提是大家有兴趣看下去,否则我也不想浪费时间。 ? 魏员外: 会不会有些产品,还没来得及大面积普及就挂了,譬如缝纫机、随身听、电子表之类的。 09-15 08:59 赞助回复 猎手11-hawk 回复 魏员外: 通常那是升级换代,虽然某个具体产品被淘汰了,但是整条产业链还是不断在发展。例如ipad一推出,那种E人E本电子书马上挂了,相关公司股价暴跌,但是ipad也带动了产业链中其他的公司(如做触摸屏的)大发横财。 普及率指的是已购买者占潜在消费者的比例,这个潜在消费者人数会随着大家的消费习惯变化而发生变化。 09-15 09:07 ? 六匹狼: 兄台思路与方法体系很不错,赞一个。我补充几个我认为可能的机会:像华兴资本这样投行性质私人企业(受益于逐渐放开的资本双向投资)、高端制造与国产汽车产业(国家战略与中产阶级兴起)、中老年医疗保健(老年化)。还有我觉得不是看大势赚大钱,而是等大势赚大钱,一直等到市场给出明确信号 时再入场。预测得千好万好市场不认可都白搭且容易打击信心磨掉耐性。 09-15 23:51 赞助回复 猎手11-hawk 回复 六匹狼: 分析的很到位。华兴资本这种金融资本跟产业资本勾结联合坐庄,我将他们归类为市值管理,在研究个股基本面时是我最看重的一环(比财务指标更重要),汽车产业和高端制造里面最有想象空间就是车联网、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3D打印的机器人,这些我都列出来了。老年化的最大受益 11 者其实是美容和基因诊断,而由于殡葬的垄断经营导致其稀缺性,也是可以关注的。那种靠卖仿制药的医药厂已经没竞争力了。 09-16 04:57 ? 刹海11_still: 学习了,对于可穿戴的思路不谋而合,去年芬达科技就错过了,今年干了中京电子,等着过百,还有如果同时符合几个热点优先买入比如康尼机电,次新股加铁路,所以一直持有,继续向你学习 10-04 21:01 赞助回复 猎手11-hawk 回复 刹海11_still: 目前可穿戴还停留在”作为手机辅助\或“只收集用户数据却无法帮助用户解决问题”的地步,可穿戴必须革掉自己的命,摆脱手机思维的影响,才能创造出另一个辉煌。虽然时间上无法确定,但我相信这是必然的趋势。 10-04 21:09 教你选出10倍大牛股(下篇) 本来不想写下篇了,但是总感觉有点缺陷,还是写吧。上篇讲到如何选择高大上的行业(概念)。而这一篇的内容接着讲述在选定某个行业(概念)后,应该如何分析个股。说的简单点就是,在分析个股时,我们应该看重哪些指标?我的研究体系从两个维度来审视个股:一个维度是行业发展阶段,另一个维度是个股的三个面(资本运作、基本面、技术面)。 我将一个行业(概念)划分为几个阶段:萌芽期、蓝海期、红海期、垄断期、衰退期。划分依据就是市场的普及率(渗透率)。 个股的三个面:每个面的作用不一样,基本面的作用是充当股价安全垫,决定了股价最低可以跌到哪里。资本运作起到杠杆的作用,可以将个股的涨幅扩大几倍。技术面是拿来择时的,一个股票基本面再好也并不代表任何时刻都能买进,什么时候买进就要靠技术分析来决定。于是两个维度一叠加就形成了下面的4X3格子图: 查看原图 上图表明在不同的行业发展阶段,需要关注的指标是不一样。例如基本面指标,在蓝海时期,你应该更加关注与成长性有关的指标,而到了红海时期,你要关注的指标就变成价值类指标了。为什么要这样?所有指标都关注不是更好吗?理论上,所有指标都符合要求当然是最好,例如某公司毛利率高、产品又好、又有垄断优势、管理层又牛逼、现金流又好、股价又低。。。。但在实际操作中, 12 你根本不可能遇到这种低价股,你当市场上所有人都是傻逼,只有你是智者?因此,我们只能重点看某一个指标,其他指标能符合要求最好,不符合也不要紧。在这篇文章里,我们重点来分析在不同产业阶段,基本面的分析方法。技术面和资本运作以后有机会再讲述吧,否则文章太长了。(感兴趣的人那么少,我根本没动力写那么长啊) 将上图红色区域稍作调整,就得到下面表格: 查看原图 萌芽期: 通常都还没达到上市标准,因此在股市里找不到标的。这里就不提了。 蓝海期: 这个阶段由于市场蛋糕尚未被瓜分完毕,并且前景广阔,因此只要上市公司的老板不是傻子,都能赚到钱。因此这个阶段,你只要随便买入任何一支相关概念的股票,都会涨的很好。这个阶段,业绩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更会说故事,谁更会炒作题材。所以这个时期,不要看PE、PB,也不要看财务报表,你唯一要看的就是:这家公司的饼可以画得多大?例如那些做平台的,99%的平台后面都会倒闭,但是只要你说“我是做平台的”,股价马上就几个涨停板,上海钢联就是典型。例如那些做手游的,真正能实现长期赚钱的游戏公司凤毛麟角,但是手游被炒疯了,又例如拍电影,韩寒一出,5亿票房到手。。。一句话,这个阶段你千万别太理性,假如你用理性、专业的眼光来审视这些概念,你就输了。 在蓝海阶段,你唯一要关注的指标就是这家公司的吹牛水平。但是我这么说,肯定有很多稳健投资者心理觉得不踏实,那好吧,那我们专业一点,从商业模式角度来衡量这个阶段的公司,这样至少听起来比较靠谱一点。我们分别从产品、客户、促销、渠道四个角度来衡量一个公司的成长性如何。 第一个问题:该公司有没有重磅产品?不废话,直接上图。 13 查看原图 第二个问题:该公司靠谁吃饭的? 查看原图 第三个问题:广告宣传做的怎样(备注:这一块内容不是很完善) 查看原图 第四个问题:渠道铺设的怎样? 14 查看原图 我相信很多读者看到上面那么细的内容就心烦了(图中的+号意味着还有更多细化内容,限于版面限制,我就不展开了)。但是研究就是一个从很抽象到很具体的过程,很多人只能做到抽象,有的人只是局部细化。说的简单点就是,市场上有的人只会侃侃而谈,靠吹水混饭吃。有的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目光短浅。但是能像我这样把所有知识结构连成一片的人不多。我可以做到很宏观很抽象,也可以做到很具体很细节,这就是艺术。 在蓝海阶段,我们要警惕几种成长性被破坏的陷阱。一旦发现某公司出现下面的信号,就要提高警惕。 1、技术路线之争、标准之争中落败了。例如电池路线之争(锂电还是镍铁电池之争)、4G标准之争,落败就意味着前期研发投入打水漂,下场往往会比较惨。 2、多元化策略。在蓝海阶段就收购大量与产业链不相关的公司,本身就说明这家公司的主业经营出现问题,否则这么大的蛋糕不吃,还跑去经营其他行业,你真以为自己是apple公司啊? 3、渠道铺设过快。一方面容易引发资金链断裂,另一方面,假如是加盟店模式或经销商模式,会导致经销商之间互相抢生意,最后反而把自己的品牌搞臭了。 4、长期无法找出盈利模式的互联网公司。现在很多所谓的平台,都把客户数量看得很重,但是实际上,很多网站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将客户转化成利润。在蓝海阶段通常问题还不会马上暴露,一旦进入红海阶段,这些公司的下场只有死。 5、傍大款的公司。例如那些没有技术产量的,依靠iPhone产业链生产的公司,一旦iPhone产业链开始没落,首先死掉的必定是这种没技术含量的傍大款角色。 6、新产品不被市场认同。除非这家公司拥有持续创新的能力,否则股价会受到极大冲击。有没有持续创新能力不能靠推理,只能靠历史数据证明,例如辉瑞公司,拥有的医药专利上百种,即使他推出一个新药受挫,股价也不会跌太多,因为历史证明,它拥有持续创新的能力。 7、枪打出头鸟。在没有竞争壁垒的行业里,领头羊往往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反而招致失败。而在有竞争壁垒且具备先发优势的行业则往往相反,领头羊会赢家通吃。因此要区分这两类行业,在没壁垒行业不要选老大,在赢者通吃领域选老大。 15

8、靠卖广告吸引眼球的。有些公司不惜重金做广告,这种公司在前期会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他狂刷广告时持有这种公司肯定不会错),但是接下来随着广告费用的不断飙升,而营业额的上升速度却开始减缓,此时就要小心了,这往往就是该公司到了成长极限的时刻。 9、拥有大量资金却一直不做事的新上市公司。有的上市公司账面上一直留存着很多现金,但是却迟迟不用来做事情。出现这种现象,至少能说明两点:1、他原来的产业根本不赚钱,他是靠造假上市的。2、这家公司的大股东是傻逼,不懂资本运作的重要性,估计金融资本主动上门要求合作拉抬股价,都会被这大股东轰出门外,这样的股票,不被基金和机构列入黑名单才怪。 10、靠应收账款带来的扩张。有的行业出于结算的差别,可能对营运资金的占用本来就比较高,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应收账款扩张的速度大幅超越收入增长的速度,甚至对公司的正常经营带来很大的风险,那么公司的成长性就应该打个折扣了。 11、固定资产多且利用效率不高。这个多与少、高或低指的是跟业内其他公司相比,而不是跨行业相比。 12、净利润的增长靠非经常性损益来维持。这个稍微懂财务的人都看得出来问题所在,不多解释。 红海期: 顾名思义,整个产业已经进入红海战。此时靠画饼、吹牛已经不行了,必须要真刀真枪跟竞争对手大干一场。因此这个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要选出哪家公司会在死亡角斗场上脱颖而出,成为“残酷角斗士”。这个时候,那些价值投资理论就派上用场了。要考察一个公司的价值性,可以从两个角度衡量。第一个角度是:这家公司有没有护城河?护城河的厚度怎样?护城河还能维持多久?第二个角度就是业绩。关于护城河(竞争优势分析),篇幅较长,这里我就不多说,投资者可以自己去查看这方面的著作。而关于业绩的分析,这一块主要通过分析财务报表。分析框架如下: 16 查看原图 在分析财报方面,我不是行家,假如投资者感兴趣,可以去关注@唐朝 的文章,他对财务报表的理解相当透彻。 在红海阶段,我们也要警惕几种价值破坏的信号。 1、外来物种的破坏性竞争。这是最有杀伤力的破坏。例如ipad一推出,汉王电子书、E人E本一夜间就被淘汰。淘宝商城对商业房地产的破坏、电子书对造纸业的破坏。 2、周期性股的周期波动。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靠稳定收入生存的,例如医生。一种是靠盈亏生存的,例如炒股和赌博。后者的业绩波动非常大,有时赚100%,有时却是-10%。同理,股市里的行业也存在非周期性和周期性股。周期性是不能用PE、PB、EPS之类的指标来衡量的,因此周期性股的PE为负,反而是买入的时机,而PE高达几百时,是加仓的好时机,反而当PE从几百降到几十,却是卖出的时机。 3、老二必须死的行业。有些行业是赢家通吃的,在这种行业里,一旦进入到红海阶段,必须只购买龙头大哥的股票,那些小角色的股票都不能买(蓝海阶段可以买)。 后面两个阶段由于不是我们重点关注的,且文章已经写的很长了,又没多少人感兴趣,我也不想写太多,后面两个阶段就简单说一下好了。 垄断阶段: 这个阶段意味着三国混战时期已经结束,整个行业已经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因此这个阶段其实已经没啥好标的可选(就那么几只票,还有啥好挑的)。这个阶段,财务报表直接扔一边(几家的报表都几乎一样的,有啥好比较的?),你唯一需要关注的就是大盘走势。这种票只会跟随大盘随波逐流(银行股就这样)。 17 衰退阶段: 行业已经进入夕阳阶段,没任何想象空间了,市场主力是不会认同这种股票的,只有几个不懂炒股的“稳健投资者”会购买这种垃圾公司,理由是“安全边际!”我都不想反驳这种观点了,跟这种人辩论只会拖低我的智商。这个阶段唯一可以关注的就是那种还拥有大量现金的“现金牛”,说不定他们会通过并购进行转型。例如苏宁电器宣布建立苏宁银行。纺织类企业纷纷转型搞3D打印、锂电池。。。但是这种票的分析逻辑得用重组股的分析框架。今后有机会,我再给出重组股的分析框架吧。 小窍门: 下面列的内容跟上述逻辑框架没关联,但是也属于选择牛股时需要参考的指标。因此我将其定义为“小窍门” 1、不要买国企,国企没成长性可言,那些大牛股往往都是民企。逻辑可以用一个段子来说明:“儿子问我,孙悟空大闹天宫把那些神仙打的落后流水,为何西天取经时反而打不过那些妖怪,还要向神仙求救?我回答:大闹天宫时,他遇到的都是替玉帝打工的,做事但不玩命。西天取经时他遇到的都是自己出来创业的妖精,都是玩命的。” 2、市值30-50亿的公司最佳。市值太大的公司业绩难以翻倍。市值小的公司由于基数小,业绩每年翻一翻都有可能。市值到达100-300亿,往往就需要业绩来支撑,假如没业绩,股价往往会见顶。 炒股经验杂谈:哪些因素才是影响股市的核心 @dadaodadao 有网友在《孙子兵法在股市应用2》系列下面留了很长的文字,我说过这系列文章有帖必回,而这位网友写了这么长,我也不好意思只简单的回复的几句,于是就写成了本文,写完后发现,对其他网友也有参考意义,因此我就单独成文跟大家分享我的对股市的理解啦。首先我得感谢网友的热情,正因为你们的热情,才让我有机会去思考总结自己的交易经验,把这些零碎的东西写成系统化体系化的文章。 美国股市的市场结构跟中国股市不一样,因此其所需要重点关注的信息会很不一样。简单来说,理论上a/b/c/d/e因素都会对股价造成影响,但是每个因子的权重是多少?每个市场的答案不一样,例如在美国,可能a因素很重要,e因素不怎么重要,但是到了中国,e因素可能最重要;此外,不同时间段里,答案也不一样,同样是中国市场,可能去年a因素很重要,但是到了今年,变成b因素很重要的。因此研究股市,说到底就是要去思考:目前到底哪个因素才是最核心的因素,因为很多时候a/b/c/d几个因素所发出的信号是会相互打架的。假如你无法分清什么因素才是最关键的,那么操作思路就会陷入混乱,稍微一震荡,你就慌了,就改变之前的想法。 例如美国股市,在1929年以前,美国政府是不管股市死活的,因为他们信奉《国富论》里的名言:”对资源进行最优配置的一只“看不见的手”始终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作用“,因此在那以前,美国股市更多的是反应了美国的经济状况,主要影响因素是美国的经济。结果1929年的股市大崩盘直接拖垮了美国经济,还引发了世界大战。从此他们不得不承认市场是非理性的,关键时刻也要出手干预。 于是凯恩斯主义盛行,罗斯福新政就是依靠凯恩斯主义彻底地扭转了经济的颓废,奠定了世界霸主的地位。这个时期政府对经济、股市的干预力度非常大,因此政府政策替代美国经济指标成为影响股价的核心因素(当然,经济基本面也很重要,只不过每当经济衰退,政府就会出手救市,结 18 果股市反而见底了)。 而到了格林斯潘年代,格林斯潘虽然赞同干预市场,但是他倾向于暗中干预,暗中救市,以将政府的影响力降到最低。格林斯潘的名言就是:”如果你以为你猜透了我的想法,那一定是你误解了我的想法“。这种做法会导致市场预期混乱,因为大家都摸不透政府在想什么。(中国目前就属于这种执政思路),因此那段时期,假如你能提前猜透政府政策,那么你就可以获利。因此市场上也诞生了各种匪夷所思的预测方法:例如根据格林斯潘走路的速度,说话的语气、言论里用了多少个褒义词,多少个贬义词。。。来预测美联储的下一步动作。 而到了伯南克时代,伯南克非常喜欢“预期管理”,他明白在资本市场上”信心“很重要,因此他会提前告诉投资者,政府接下来打算做什么,然后靠大家的预期去达到他想要的效果,例如他告诉投资者,政府决心把国债收益率降到1%,于是市场上的人就开始疯狂地做多债市,于是国债收益率被大家直接砸到1%了,而在这个过程里,其实伯南克啥都没做,他只是说了一句话。假如换了格林斯潘,他会动用几千亿美元,直接把国债砸到1%,事后别人问他“政府是不是打算维持低利率?”他会说:“无可奉告,你自己去猜。”这就是两者最大的差别。因此目前阶段的美国股市是历史上最容易操作的,因为政府已经明确告诉你,他接下来打算做什么,他甚至已经明确到“我打算让股市涨到多少点,打算让股市涨多久”的地步。你只需跟好政府的时间表来进行操作就行。 而反观中国股市。政府政策永远都是影响股市波动的最核心因素。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政府的执政理念就是“我的地盘我做主,绝对不容许任何自发性活动”,另方面由于中国政府掌控了世界上最多的资源(国企、土地、矿产统统都是他的),因此只要他乐意,他可以调动天量的资源来跟市场抗衡,想股市涨就能涨,想让股市跌更简单,几句话的事情。 在1999年以前,政府对股市一直持有谨慎的态度,因为国民党溃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当年上海股市崩盘,因此党对虚拟经济崩盘引发社会混乱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当时的领导层都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一旦发现不对路就随时关闭股市。因此那时候,只要股市稍微一涨,领导就慌了,担心崩盘引发经济危机,于是就人为地把股市打压下去。这个阶段,假如你离政府官员很近,那么你就能提前知道股市接下来是涨还是跌。(政府会以内部文件的形式来告诫各部门不要参与股市或鼓励参与股市,多看看我写的小说体传记《股海浮沉》就知道了。) 到了1999年,朱镕基去纳斯达克访问回来后,终于意识到股市的用途:股市可以拿来当提款机。每次当改革遇到麻烦、银行坏账率奇高、中小企要倒闭。政府就把股市搬出来救活这些烂摊子,代价就是大批垃圾公司上市,导致股市基本面奇差无比,这些垃圾公司都是在股市最好的时候蜂拥上市的,估值从一开始就已经虚高,因此一遇到资金紧张的年份,股市就会完全背离经济基本面,绵绵下跌,这就是中国股市为何老是熊长牛短的根源。因此在这个阶段,你要做的就是去猜:政府什么时候需要股市?只有政府需要股市来埋单,股市必定会走出大牛市。假如你翻看中国股市的历史走势图,再仔细阅读当时的社会背景,你就能意识到我上述所言非虚。中国的三次大牛市:1999年-2001年、2005-2007年、2009年。其本质都是因为政府需要股市。1999年,国企改革已经改不下去了,于是朱镕基发动行情,让国企在股市高位大量上市,到了2001年,就开始讨论国有股减持的问题了,再加上那些上市的公司都是垃圾,估值虚高,一下子就把市场打趴了,一跌就是整整5年。到了2005年,政府终于没耐性再跟投资者磨了,直接霸王硬上弓,强行通过“股改”方案,但是在1000点根本没办法减持,于是又反动了史无前例的超级大行情,忽悠老百姓进来股市购买所谓的“大蓝筹”,还美其名曰“价值投资”。结果国有股全流通了,政府什么时候缺钱就卖点股份套现。而大量的股民现在还被套在工商银行、中国石油、中国铝业里面无法自拔。2009年,温家宝去浙江视察,发现那里的民企已经奄奄一息了,但是政府又不愿意掏钱救它们,于是温家宝又想到了股市:既然国家不肯出钱,那就让你们上市去圈钱吧!结果一大堆垃圾公司依靠财务造假上市。大股东和突击入股的权贵就忙着套现走人。大股东和权贵才不管你GDP有多好,他们的成本是1元,现在股价50元,换了你是大股东,你会不会减持啊?尤其当初是依靠财务造假上市的,傻子才会继续持股。你说这股市能涨吗?因此目前这个阶段,你要做的就是站着产业资本减持的角度去 19 理解股市,而不是去关注经济数据。因为市场的主力(产业资本)根本不关心经济数据,看经济数据有啥用? ? 忆水蓝: 收藏了。还想问下,你看中了什么时候买入呢?这个时候按你的说法就是要看技术面了吧,用什么指标呢?还是就看量价关系? 10-07 17:46 赞助回复 猎手11-hawk 回复 忆水蓝: 一般我只看k线,偶尔会用一根141天均线,就这么简单。指标太多反而会干扰系统稳定性,因为每个指标发出信号的时间会不一样,存在相互打架的情况。当然,最关键的就是设置好止损,这是买点把握不准时最后的救命稻草 10-07 18:47 ? 波罗蜜多 回复 最后遇到你: 我认为蓝海期最重要是市值,至于pe是10000倍还是负数都无所谓。 10-10 23:18 猎手11-hawk 回复 波罗蜜多: 市值往往是结果,不是原因。到了蓝海期,只有最优秀的企业才能突破市值魔咒,成为300-500亿市值的公司,只有真正的带头大哥才能突破1000亿门槛,许多企业都只能在100亿-上下来回折腾 10-10 23:43 ? TAKUN 回复 猎手11-hawk: 木问题!楼主能否写一些WOW和投资共性的文章,我目前是把过去对WOW的研究和沉迷转移到了股市上,处于正在建立思维框架和交易方法的阶段。 今天 12:18 猎手11-hawk 回复 TAKUN: 共性就是:学会抱大腿,做一只残酷角斗士猎人的猪,这样才能生存的更久。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学会识别潮流的变化,做一只风口上的猪。投资思想、投资标的都要跟随潮流而发生变化。不能把100年写的经典教材当成圣经,要学会升级。投资标的也不能老是沿着巴菲特的选股思路,时代在变,好的投资标的也在变。 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q6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