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流行病学

更新时间:2023-09-23 02:38:01 阅读量: 人文社科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流行病

96.目前适合我国的流行病学定义是D

A.研究人群中传染病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防制疾病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B.是预防医学中的一门纯理论的学科

C.研究人群中非传染病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防制疾病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D.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E.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的学科

A.现况研究 C.队列研究 E.分析性研究

142.客观地反映某一时点的疾病分布以及人们的某些特征与疾病之间的联系,不设专门对照,使用的指标主要是患病率的研究为A

143.可以直接获得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并可以直接计算相对危险度的研究为C

144.由研究者控制干预措施的研究为D

145.使用比值比反映暴露与疾病联系强度的研究为B

61.下列有关现代流行病学叙述正确的是C A.流行病学的研究范畴是疾病 B.流行病学研究的角度是个人或人群 C.流行病学从疾病或健康事件的分布出发 D.流行病学用观察的研究方法揭示健康事件的人群特征 E.流行病学是一门控制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科学

66.目前适用于我国的流行病学定义是D

A.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与健康有关状态和事件的分布及决定因素,以及应用

B.病例对照研究 D.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这些研究以维持和促进健康的问题

B.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类疾病的分布及决定疾病频率的决定因子的科学 C.流行病学是医学中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疾病的分布.生态学及防治对策 D.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E.流行病学是关于流行的科学,它研究流行发生的原因.规律及扑灭的条件,并研究与流行做斗争的措施

16.流行病学工作深度的三个范畴是B A.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B.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 C.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 D.传染病、非传染病、伤害 E.设计、测量、评价

17.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是指A A.疾病,伤害,健康 C.传染病,慢性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D.死亡,患病,健康

6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特征是C A.群体特征 C.对比的特征 E.社会医学和预防为主的特征

67.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是A A.对比 C.调查 E.实验

B.概率论和数理统计 D.抽样

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D.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特征 E.疾病,健康,突发事件 B.病人,非病人,一般人群

68.针对艾滋病的流行,下列哪项不属于流行病学的工作范围D A.艾滋病的哨点监测

B.在社区开展关于艾滋病防治的健康教育 C.调查艾滋病高危人群的行为特征 D.研究艾滋病的治疗方案 E.对艾滋病防治工作效果的评价

109.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之一,现欲研究加拿大华人食管癌发病率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的关系,并对疾病的分布作综合性描述,最适宜采用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是D A.横断面研究 C.出生队列研究 E.病例对照研究

97.以下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研究的范围E A.疾病的流行特征 C.疾病的防制措施 E.疾病的临床诊治

133.某地针对某病研制了一种药物,该药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则可能导致该病C A.患病率减少 C.患病率增加 E.对发病率和患病率无影响

20.某病的病死率指的是B A.每十万人口的粗死亡率

B.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C.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某人群所有死亡者中死于某病的比例

B.发病率减少 D.发病率增加 B.疾病的病因 D.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B.遗传流行病学 D.移民流行病学

D.某特殊原因引起某病的死亡率

E.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的频率

21.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E A.发病率和患病率是一样的

B.现患率和患病率是不一样的

C.某病发病率的分母中包括具有该病免疫力和现患病的人 D.发病率指某特定时期内特定人口中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E.患病率指特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的比例

25.人群中疾病负担测量的一个直接指标是B A.发病率 C.患病率 E.病死率

101.发病率不适用于D A.描述疾病的分布 C.评价防治效果 E.反映疾病发生的频率

63.爆发调查中常用的测量指标是E A.发病率 C.病死率 E.罹患率

65.关于某病病死率和死亡率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前者用于医院人群,后者用于社区人群

B.某病的病死率和死亡率都反映疾病对人群的危害程度 C.某病死亡率和病死率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D.某病死亡率反映疾病对人群的危害程度,而病死率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B.患病率 D.死亡率 B.寻找病因线索 D.衡量疾病严重程度 B.潜在减寿年数 D.生存率

E.两者计算的分子分母都不同

108.某社区糖尿病的发病率长期稳定,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减少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延长了患者寿命,由此可以预期的结果是E A.糖尿病年患病率降低,年病死率降低 B.糖尿病年患病率升高,年病死率升高 C.糖尿病年患病率升高,年死亡率降低 D.糖尿病年患病率降低,年死亡率降低

E.糖尿病年患病率升高,年死亡率先降低后升高

100.一项胰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17%的病人被诊断为糖尿病,根据年龄、性别配对的对照组4%有糖尿病,由此推断糖尿病在胰腺癌发生中起了病因作用,该推论E A.正确

B.不对,因为没有可比人群

C.不对,因为该研究不能提供糖尿病和胰腺癌发生之间明确的时间顺序 D.不对,因为没有做假设检验

E.不对,因为17%和4%不代表人群的发病率

某年某社区开展为期一年的糖尿病普查,该社区年初人口数9500人,年末人口数10500人。年初有糖尿病人100人,年末有糖尿病人130人,普查期间有10名患者死于糖尿病并发症。 147.该社区普查当年的病死率C A.10/10500 C.10/140 E.10/40

148.该社区普查当年的糖尿病患病率为C A.130/10500 C.140/10000 B.130/10000 D.140/10500 B.10/10000 D.10/130

E.40/10000

69.评价某地霍乱爆发情况的最佳指标是D A.发病率 C.患病率 E.感染率

70.下列哪项可能引起患病率的上升C A.发病率下降 C.健康者迁出 E.病例迁出

71.下列哪项指标是对疾病死亡和疾病伤残而损失的健康寿命年的综合测量B A,死亡率 C.病死率 E.YPLL

110.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糖尿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升高。在年龄大于65岁的人群中,该病的患病率却随着年龄的增大呈下降趋势。对于这种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大于65岁的人A A.糖尿病患者的寿命较短 C.糖尿病患者的预期寿命较长 E.更注意培养合理的饮食习惯

A.现况研究 C.队列研究 E.分析性研究

118.反映某地区某一时点或期间疾病分布的特点以及人们的某些特征与疾病之间的联系,不设严格的对照,使用的指标主要是患病率,该研究为A

B.病例对照研究 D.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B.糖尿病的病死率降低 D.糖尿病患者得到较好的治疗 B.DALY D.患病率 B.病程缩短 D.病死率升高 B.病死率 D.罹患率

某地区有固定人口100万人,2004年1月1日统计有冠心病患者8000人,截止2004年12月31日,共新发生冠心病2000人,当年有200名患者死亡,其中60人死于其他疾病。

144.请问该地区当年的冠心病病死率为D A.60/1000000 C.200/8000 E.200/10000

145.该地区当年的冠心病患病率为B A.8000/1000000 C.8000/990000 E.9800/990000

146.该地区当年的冠心病发病率为C A.2000/990000 C.2000/1000000 E.2000/992000

16.患病率通常用来表示B

A.病程短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 C.病程短的传染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 E.流行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

104.下面哪个术语不能用来描述某疾病在某地区一定时期内人群发病程度的变化E A.爆发 C.短期波动 E.地方性

56.在我国20年代,猩红热重型病例多见,病死率可高达15%~20%,但近年来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有明显降低,几乎未见有病死者。这是疾病在时间分布上表

B.流行 D.散发

B.病程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 D.爆发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 B.10000/990000 D.10000/1000000 B.10000/1000000 D.10000/990000 B.140/2000 D.140/10000

现出的D A.短期波动 C.周期性 E.散发

91.在普种麻疹疫苗前我国儿童麻疹发病每隔一定年限发生一次较明显上升,这种现象是D A.大流行 C.长期变异 E.季节性升高

107.某医院统计了1995~2000年住院治疗的食管癌新病例的基本情况,结果如下: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住院人数为45、50、65、76、82、85,占总住院病人比例分别为8%、7%、6%、5%.4.5%、4%,以下结论和理由均正确的是D

A.住院人数统计结果表明人群食管癌发病风险逐年升高

B.根据食管癌所占病例的比例来看,人群食管癌发病风险逐年下降

C.不能确定人群食管癌发病风险的时间趋势,因为没有进行住院比例的统计学检验

D.不能确定人群食管癌发病风险的时间趋势,因为上述指标没有反映人群发病率

E.不能确定人群食管癌发病风险的时间趋势,因为住院人数和比例结果相互矛盾

66.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D A.年龄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 C.季节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 E.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地区分布

B.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季节分布 D.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B.爆发 D.周期性 B.季节性 D.长期趋势

73.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的影响因素时,作用最强的因素是A A.年龄因素 C.教育因素 E.民族因素

75.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C A.人群分布,城乡分布,年龄分布 C.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 E.城乡分布,性别分布,时间分布

96.疾病轮状模型的外环是指A A.环境 C.宿主 E.社会环境

11.下面关于病因三角模型的论述,正确的是D A.它是目前最科学的病因观 C.疾病是三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E.它强调病原物在发病中的作用

67.流行病学的病因是指D A.存在时必定引起疾病的因素 C.疾病发生机制中的生物因素 E.引起疾病发生的诸多因素

75.病因网络模型的主要优点是B A.涉及的病因链较多且相互交错

B.能够提供因果关系的完整路径,更接近客观实际情况 C.不需要确定必要病因

B.对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D.使得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 B.它强调宿主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 D.它强调环境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 B.遗传因子 D.生物环境

B.时间分布,性别分布,地区分布 D.地区分布,人群分布,年龄分布 B.性别因素 D.职业因素

D.不需要确定充分病因 E.涉及问题具体且可操作性强

78.流行病学中正确的因果观是D A.单因单果 C.多因单果 E.直接/间接病因

113.有人曾对日本的胃癌进行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胃癌在日本高发,在美国低发。在美国出生的第二代日本移民的胃癌发病率高于美国人,但明显低于日本国内的日本人,这说明对胃癌发生有较大关系的因素是C A.遗传因素 C.环境因素 E.群体免疫力不同

12.提出病因假设的目的是为了E A.肯定病因 C.否定病因

E.探索病因的关联强度

136.观察发现:饮水中氟含量越高的地区人群龋齿的患病率越低,饮水中氟含量越低的地区人群龋齿的患病率越高,在寻找病因过程中可以利用下列哪种逻辑思维方法C A.求同法 C.共变法 E.类推法

110.二十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了一组原因未明的脑炎,散发于全国各地区,受累人数超过2万,1976年被命名为“散发性脑炎”。病前相关事件暴露率:

B.求异法 D.排除法 B.代替病因 D.验证病因 B.卫生文化水平不同 D.暴露机会不同 B.单因多果 D.多因多果

102.为研究某矿区附近人群多种慢性病的患病率及其分布特点,以了解开矿污染对附近村民健康影响,另选一个远离矿区无污染的村庄为对照,每个区各选1000名在当地居住10年以上、年龄在20岁以上的居民,进行体格检查并填写健康调查问卷。该种调查方法是B A.群组病例对照研究 C.社区试验 E.生态学研究

18.筛检试验的目的是E A.对可疑病人进行确诊 C.为了评价筛检试验的灵敏度

B.为了评价筛检试验的特异度 D.防止筛检人群出现漏诊 B.现况研究 D.队列研究

E.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或某病的高危人群

79.筛检试验是B

A.对人群中的早期病人作出诊断 B.早期发现病人或高危个体的一种措施 C.评价筛检试验的真实性 D.评价筛检试验的可靠性

E.了解筛检试验和金标准在诊断病人方面的符合程度

A.个案调查 C.抽样调查 E.生态学研究

120.为了调查人群中糖尿病人的患病率,宜用C

49.筛检的目的是D A.对可疑病人进行确诊 B.评价筛检试验的特异度 C.评价筛检试验的敏感度

B.筛检 D.普检

D.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或某病的高危人群 E.验证病因

139.某地在退休纺织女工中开展糖尿病的筛检,用空腹血糖作为筛检手段,按WHO筛检标准,对筛检阳性者进一步确诊。该筛检方法敏感度95%,特异度90%,根据当地退休职工的糖尿病患病率为6%,试问1000名退休职工通过筛查后发现筛检阳性人数是多少E A.57 C.60 E.151

80.反映筛检试验阴性者患某病可能的比例所用的指标是A A.阴性预测值 C.误诊率 E.特异度

53.并联试验可以提高E A.真实性 C.特异度 E.敏感度

101.用某种方法进行女性乳腺癌筛检的研究,一般女性乳腺癌的患病率约为2/10万,患有乳腺增生症的女性患病率约为60/10万。在一般女性中进行筛检,筛检阳性者中仅0.1%患癌,如果在乳腺增生症患者中进行筛检,则20%筛检阳性者患癌,这说明在患病率高的人群中开展筛检D A.特异度变化不大 C.敏感度降低 E.敏感度变化不大

B.特异度降低 D.阳性预测值升高 B.阳性预测值 D.可靠性 B.阳性预测值 D.漏诊率 B.94 D.154

为了评价筛检乳腺癌新方法的有关指标,对300名乳腺癌妇女和300名非乳腺癌妇女用该法进行筛查,结果前者250例阳性,后者75例阳性。 147.该方法的特异度为B A.83% C.17% E.77%

148.该方法的阳性预测值为E A.82% C.67% E.77%

85.一种新的简便快速、费用低的早期直肠癌的筛检方法,为了再评价该方法的效果,对100名非直肠癌病人用该方法进行再测试。结果有5名筛检试验阳性。提示该方法的B A.灵敏度为95% C.假阴性率为5% E.阳性预测值为5%

53.为了评价活检对乳腺癌诊断的预测值,对400例患乳腺癌的妇女和400名正常的妇女进行活检诊断,结果是前者中350例阳性,后者100例阳性。该诊断试验的阳性预测值为C A.25.0% C.77.8% E.12.0%

19.灵敏度是指D

A.试验检出阴性的人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例 B.试验检出阳性的人数占有病者总数的比例 C.筛检阴性者中真正成为非病人的可能性

B.67.0% D.33.0% B.特异度为95% D.真阳性率为5% B.55% D.87% B.75% D.87%

D.筛检方法能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地判为阳性的能力 E.试验检出阳性的人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例

(76~77题共用题干)

某宫颈癌筛检试验的测定结果如下

筛检结果 阳性 阴性

76.该试验的灵敏度为B A.60% C.40% E.30%

77.该试验的特异度为A A.60% C.40% E.30%

82.评价筛检收益的主要指标是A A.灵敏度 C.正确指数 E.阳性预测值

50.在人群中开展一项筛检试验,用来反映试验阳性者中患该病的可能性大小的指标是E A.敏感度 C.可靠性 E.阳性预测值

54.在糖尿病的病因研究中,选择100名糖尿病病人,同时选择200名在年龄、性别、职业和受教育程度方面相似的非糖尿病病人,然后比较两组肥胖的比例。

B.特异度 D.真实性 B.特异度 D.预测值 B.80% D.20% B.80% D.20%

宫颈癌患者

400 100

非宫颈癌患者

200 300

这是一种A A.病例对照研究 C.前瞻性队列研究 E.实验性研究

美国BostonVincent纪念医院妇产科医师Herbst注意到:于1966-1969年间该院诊断了7例年轻女性阴道腺癌病例,这是一种罕见的女性生殖系统癌症,且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妇女中。为详细了解这些病例从胚胎期至发病前的情况,以及她们的母亲在妊娠期的情况,Herbst将1969年Boston另一所医院发生的一个阴道透明细胞癌的20岁女子也包括在内。这样8个病例,每个病例配4个非该病病人作对照,要求与病例在同等级病房中出生时间前后不超过5天的女婴作为对照候选人,优先选择与病例出生时间最近者为对照。对病例、对照以及她们的母亲进行随访调查。通过对8个病例与32个对照的研究,Herbst等做出结论,母亲在妊娠早期服用己烯雌酚使她们在子宫中的女儿以后发生阴道腺癌的危险性增加。

78.该研究属于C A.现况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E.生态学研究 79.该研究采用D A.不匹配设计 C.1:5匹配设计 E.成组匹配设计 80.该研究说明A

A.病例对照研究适合于罕见病的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适合于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的研究 C.队列研究适合于罕见病的研究 D.实验研究提高了研究效率 E.现况研究可证实病因线索

B.1:1匹配设计 D.1:4匹配设计 B.实验研究 D.队列研究 B.回顾性队列研究 D.生态学研究

78.消毒并不是为了D

A.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外环境中 C.阻断传染病播散 E.控制医院感染

106.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接报,某小区出现一例SARS疑似患者,已收治入院。工作人员对其家庭进行消毒。该消毒属于C A.预防性消毒 C.终末消毒 E.以上均不是

1988年,上海市发生了甲肝流行,引起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市民食用了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该次流行共造成约31万人发病。当时为控制甲肝的流行,采取了隔离治疗病人、接种免疫球蛋白、公共场所消毒、患者居所及其接触物、排泄物消毒和禁止销售毛蚶等措施 144.当时在公共场所消毒是一种D A.预防性消毒 C.终末消毒 E.以上均不是

146.接种免疫球蛋白是一种B A.人工自动免疫 C.被动自动免疫

E.使用基因重组疫苗的免疫

83.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一般根据传染病的E A.传染期 C.排菌期 E.潜伏期

B.带菌期 D.恢复期 B.人工被动免疫

D.使用类毒素制剂的免疫 B.随时消毒 D.疫源地消毒 B.随时消毒 D.疫源地消毒 B.切断传播途径 D.杀灭所有微生物

114.某传染病的最短潜伏期为7天,最长潜伏期为25天,平均潜伏期14天,症状期21天,恢复期30天,问该病的检疫期限为D A.7天 C.21天 E.30天

72.WHO规定的国际监测的传染病为疟疾、流感、脊髓灰质炎、回归热、流行性斑疹伤寒,我国根据情况又增加了A A.登革热 C.结核病 E.SARS

75.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包括C A.病毒性肝炎、痢疾 C.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 E.天花、霍乱

A.艾滋病 C.脊髓灰质炎 E.登革热

123.以上疾病中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B 124.以上疾病中属于丙类传染病的是D

63.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甲类传染病是指D A.鼠疫、狂犬病 C.鼠疫、炭疽 H.炭疽、霍乱

116.某农村地区发生3例疑似霍乱病例,这3例疑似病例均从疫区打工回来度

B.黑热病、炭疽 D.鼠疫、霍乱 B.鼠疫 D.麻风病 B.艾滋病、狂犬病 D.鼠疫、天花 B.乙型肝炎 D.HIV B.14天 D.25天

假。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责任报告人发现后应在多长时间内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C A.3小时 C.12小时 E.49小时

A.主动监测 C.哨点监测

E.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123.我国的法定传染病报告属于B

8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下列疾病中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是C A.麻疹 C.肺炭疽 E.登革热

83.1986年以来,我国已有百余所医院定期上报、反馈医院内感染与病原菌耐药的信息,这属于流行病学研究中的B A.生态学研究 C.描述性研究 E.实验流行病学

74.目前在全世界已消灭的传染病是D A.麻疹 C.霍乱 E.血吸虫

24.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计划免疫预防的疾病D

B.鼠疫 D.天花 B.疾病监测 D.病例对照研究 B.血吸虫 D.黑热病 B.被动监测

D.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B.6小时 D.24小时

A.百日咳、白喉 C.脊髓灰质炎 E.乙型肝炎、破伤风

B.麻疹、结核病 D.甲型肝炎

73.不属于我国计划免疫范畴的传染病是B A.乙肝 C.麻疹 E.结核病

89.疾病预防措施中,EPI是指E A.流行病学 C.冷链 E.扩大免疫计划

77.卡介苗属于B A.灭活疫苗 C.类毒素 E.免疫球蛋白

87.一次成功接种可产生较长期免疫力的生物制品是E A.灭活疫苗 C.抗毒素 E.减毒活疫苗

105.某儿童接种卡介苗后24小时内出现37.5°C低热,该反应属于A A.弱反应 C.偶合疾病 E.强反应

B.异常反应 D.中反应 B.类毒素 D.免疫球蛋白 B.减毒活疫苗 D.免疫血清 6.预防接种 D.被动免疫 B.风疹 D.脊髓灰质炎

l97.评价预防接种效果的免疫学指标是A A.抗体阳转率、抗体平均滴度 C.引入率、抗体阳转率 E.保护率、效果指数

133.脊髓灰质炎活疫苗试验结果表明:接种疫苗组儿童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是16/10万,接受安慰剂组儿童的发病率是64/10万,因此该疫苗的效果指数是B A.71 C.28 E.2.56

88.评价预防接种群体效果的免疫学指标是A A.抗体阳转率 C.效果指数 E.病死率

B.保护率 D.发病率 B.4 D.48

B.标化率、续发率 D.有效率、抗体平均滴度

A.单纯随机抽样 C.整群抽样

E.单纯随机抽样和机械抽样

19.评价治疗措施效果的主要指标是A A.有效率、治愈率、生存率 C.治愈率、引入率、失访率 E.失访率、生存率、引入率

89.临床试验的效果评价指标不包括E A.有效率 C.生存率 E.好转率

B.分层抽样 D.机械抽样

B.有效率、续发率、标化率 D.有效率、续发率、标化率

B.治愈率 D.保护率

90.对儿童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实验研究,为评价其流行病学预防效果,应选用的指标是C A.发病率 C.效果指数 E.感染率

116,一种新的丙型肝炎疫苗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接种疫苗组的发病率是8/10万,接种安慰剂组的发病率是28/10万,因此该疫苗的效果指数是C A.0.71 C.3.5 E.0.28

54.预防性实验研究的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指标是B A.有效率、效果指数 C.抗体阳转率、有效率

B.保护率、效果指数 D.有效率、生存率 B.3 D.6 B.死亡率 D.病死率

E.有效率、保护率

46.计算乙肝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阳转率,分母为E A.乙肝感染人数 C.乙肝患者人数 E.乙肝疫苗接种人数

115.某地区开展1-7岁儿童随机双盲麻疹疫苗免疫接种效果观察,结果免疫接种组儿童1000人中发病5人,未免疫组1000人中发病25人,该疫苗保护率为D A.20‰ C.67% E.80‰

92.流行病学中的偏倚是指C A.随机误差 C.系统误差 E.分类误差

79.流行病学中的偏倚属于D A.随机误差 C.数据误差 E.主观误差

93.不属于信息偏倚的是B A.诊断怀疑偏倚 C.测量偏倚 E.报告偏倚

B.暴露怀疑偏倚 D.无应答偏倚 B.抽样误差 D.系统误差 B.抽样误差 D.信息误差 B.20% D.80%

D.乙肝疫苗接种后阳转人数 D.该地平均人口数

80.流行病学队列研究中由于失访导致的偏倚是A A.选择偏倚 C.混杂偏倚 E.回忆偏倚

98.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偏倚C

A.在调查过去的暴露史时由于记忆不清导致研究结果出现错误 B.在测量结局时由于标准不统一导致研究结果出现错误 C.在选择研究对象时由于抽样引起的误差

D.由于入选的研究对象与未入选者在某些特征上存在差异导致结果出现错误 E.随访对象流失

13.在现场调查时,当问及某个敏感问题时,很多被调查对象倾向于夸大或掩盖真实情况,此时可能引起的偏倚是B A.暴露怀疑偏倚 C.无应答的偏倚 E.测量偏倚

14.下列属于选择偏倚的是C A.诊断怀疑偏倚 C.入院率偏倚 E.失访偏倚

105.混杂因素成立的基本条件E A.只须与所研究疾病有关联

B.与所研究疾病有关联,又与研究因素(暴露因素)有关 C.不是研究因素与研究疾病因果链上的中间变量 D.是研究因素与研究疾病因果链上的中间变量

E.既与所研究疾病有关联,又与研究因素(暴露因素)有关,并且不是研究因

B.暴露怀疑偏倚 D.时间效应偏倚 B.报告偏倚 D.诊断怀疑偏倚 B.调查者偏倚 D.测量偏倚

素与研究疾病因果链上的中间变量

112.某医院于2003年开展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危险因子调查,调查的对象为门诊病人。采用每季抽查一个月,每月抽查两天的全部糖尿病门诊病人,危险因子的分析时发现85%以上的病人并不喜甜食,该结果可能受以下哪种偏倚影响C A.易感性偏倚 C.检出症候偏倚 E.诊断怀疑偏倚

81.队列研究中如果发病与未发病发生误判,可产生哪种偏倚D A.选择偏倚 C.入院率偏倚 E.调查者偏倚

112.在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如果对照组中女性占80%,男性占20%,而病例组女性占20%,男性占80%,则可能会造成A A.选择偏倚 C.混杂偏倚 E.观察偏倚

95.某研究原计划调查500人,由于各种非主观和非选择的原因,只调查了350人,这样的调查其偏性D A.不会有,因为失访是自然的

B.不会有,因为这些失访不一定具有某种特征 C.不会有,因为调查对象超过半数,具有代表性 D.可能有,因失访比例太高,这些失访或许有偏性 E.可能有,因350人不算太多

100.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的主要缺点是E

B.信息偏倚 D.错分偏倚 B.混杂偏倚 D.信息偏倚 B.暴露怀疑偏倚

D.现患病例—新病例偏倚

A.诊断标准不统一 C.对象不易配合 E.易造成选择偏倚

B.对象不易募集 D.实施困难

99.队列研究中男性高胆固醇水平患冠心病RR=2.4(有统计学意义),而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高胆固醇的OR=1.17(无统计学意义)。之所以有此差别,可能是由于冠心病患者诊断后改变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这种现象可能的偏倚为A A.奈曼偏倚 C.排除偏倚 E.易感性偏倚

69.关于我国预防控制策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E A.策略是指导全局的总体方针

B.疾病预防要贯彻现代医学模式为指导的策略 C.要从医学预防走向社会预防 D.为人民健康服务 E.以治疗为主

84.下列措施中,属于针对非传染病的第一级预防措施的是E A.定期体检 C.康复治疗 E.健康教育

1988年,上海市发生了甲肝流行,引起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市民食用了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该次流行共造成约31万人发病。当时为控制甲肝的流行,采取了隔离治疗病人、接种免疫球蛋白、公共场所消毒、患者居所及其接触物、排泄物消毒和禁止销售毛蚶等措施 145.禁止销售毛蚶是D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B.对症治疗 D.社区疾病普查 B.检出偏倚 D.伯克森偏倚

C.三级预防

E.一级预防+三级预防

D.一级预防+二级预防

64.下列预防措施中哪项不是第一级预防D A.合理营养 C.预防接种 E.健康教育

70.属于第二级预防措施的是D A.接种疫苗 C,遗传咨询 E.病后恢复

63.对大多数慢性疾病可实行第二级预防,这是指A A.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措施 B.防止疾病恶化的措施 D.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措施

65.下列措施中属于第三级预防的是E A.心理康复 C.体育锻炼 E.早期治疗

71.关于疾病监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E A.疾病监测是长期、连续、系统的过程 B.疾病监测观察疾病动态变化

C.疾病监测不仅涉及疾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还收集其他相关资料 D.疾病监测可用于评价干预效果

E.疾病监测资料只要求上报,但反馈不属于疾病监测范畴

B.戒烟限酒 D.合理营养

C,针对致病因素的措施 E.促进康复的措施 B.健康促进 D.早期诊断 B.保护环境 D.定期复查

2.2003年以来,我国开展SARS病例及疑似病例的报告制度,这属于流行病学研究中的C A.生态学研究 C.疾病监测 E.实验流行病学

A.主动监测 C.哨点监测

E.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124.我国有关出生缺陷的信息,来源于E

125.在高危人群中进行HIV抗体的筛查来了解艾滋病流行的概况属于C

53.某医院收住一个肺炎患儿,在他入院后5天,发现其患了麻疹。你判断麻疹是D

A.幼儿园感染带入医院 C.院内感染院内发病 E.家庭内感染带入医院

A.传染病患者 C.慢性病原携带者 E.暂时病原携带者

121.感染了传染病病原体但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排出病原体者称B 122.携带病原体3个月以内者称E

65.在感染过程的5种表现中所占比例最低但最易识别的是C A.病原体被清除 C.显性感染 E.潜伏性感染

B.隐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B.病原携带者 D.受感染的动物 B.院外感染院内发病 D.很难判定感染来源 B.被动监测

D.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B.描述性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

76.确定对某传染病接触者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主要依据是该传染病的B A.传染期 C.临床症状期 E.病原携带期

82.外潜伏期指C

A.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时间 B.病原体在外环境中生存至感染机体所经过的时间

C.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增殖或完成其生活周期中的某一阶段后具有传染性所需的时间

D.病原体在宿主体内完成其生活周期后至感染人体出现临床症状所经过的时间 E.排出于外环境中的病原体重新获得感染机体能力所需的时间

20.构成“传染过程”必须具备的因素是D A.病原体、易感机体 C.病人、污染物、易感者 E.微生物、媒介及宿主

20.下列哪组疾病均可经水传播B A.伤寒、霍乱、钩虫病

B.血吸虫病、甲型肝炎、钩端螺旋体病 C.伤寒、霍乱、出血热 D.霍乱、痢疾、斑疹伤寒 E.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恙虫病

21.下列哪条不符合经空气传播的特点D A.具有冬春季节性升高现象

B.在未经免疫预防人群中,发病呈周期性升高 C.在未经免疫的城市人群中,常在儿童期即被感染

B.寄生虫、中间宿主及终末宿主 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潜伏期 D.恢复期

D.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发病呈典型的周期性现象

E.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是决定流行时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25.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是B A.微生物,宿主,媒介 C.病原体,环境,宿主

E.病原体,人体,他们所处的环境

103.某孕妇在怀孕初期因车祸进行了输血,不久发现婴儿HIV阳性,婴儿感染的最可能传播方式B A.医源性传播 C.经血液传播 E.虫媒传播

100.下列哪一项不是水平传播C A.空气传播

C.娩出前从母亲到后代之间的传播 E.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112.不能通过垂直传播的病原体为D A.艾滋病病毒(HIV) C.梅毒螺旋体 E.风疹病毒

101.下面哪个因素会使人群易感性降低A A.计划免疫 C.易感人口迁入 E.免疫人口死亡

B.新生儿增加

D.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 B.乙型肝炎病毒(HBV) D.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B.经水传播 D.经食物传播 B.垂直传播 D.接触传播

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病原体数量,致病力,定位

84.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容易感受的程度称A A.人群易感性 C.人群传染性 E.人群患病率

104.1990年,某城市有麻疹爆发流行。经调查发现,此时期有大量的流动儿童迁入。从人群易感性角度考虑,这主要是因为C A.免疫人口减少 C.易感人群迁入 E.儿童比例增加

86.以下哪项不是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的条件D A.传染源被移走或不再排出病原体 B.传染源排于外环境中的病原体被消灭

C.所有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或被证明未受感染 D.传染源已完全治愈 E.以上均不是

101.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到临床症状出现这段时间为C A.病原侵入期 C.潜伏期 E.无症状期

102.国境检疫对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按B A.该病的平均潜伏期 B.该病的最长潜伏期 C.该病的最短潜伏期

D.最后离开疫源地之日算起再观察一个该病的最长潜伏期 E.最后离开疫源地之日算起再观察一个该病的平均潜伏期

B.前驱期 D.传染期 B.免疫力自然消退 D.隐性感染减少 B.群体免疫力 D.人群感染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pc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