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期中模块检测

更新时间:2023-06-11 22:2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长清一中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

高二地理试题 2013、10

说明: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卷;

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B.区域划分的指标有自然、经济和社会的某一方面,也有综合性的

C.按照指标的不同,区域可分为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行政区、综合区等 D.区域内部地理环境完全一致,区域与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2.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①行政区 ②自然带 ③热量带 ④干湿地区 ⑤三江平原 ⑥山东省青岛市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⑤⑥ D.①⑥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聚落景观和人类活动也有差异。中国地域辽阔,地域特色鲜明,“各处食性之不同,由於习尚也。则北人嗜葱蒜,滇黔湘蜀嗜辛辣品,粤人嗜淡食,苏人嗜糖”。到清末时,鲁菜、苏菜、粤菜、川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分化形成,共同构成中国的“八大菜系”。据此材料,完成3—8题。 3.右图为我国东南沿海厦门、汕头一带及台湾建骑楼(往往从二楼起向街心方向延伸到人行道上)而居,主要目的是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C.节省建筑材料

4.该种骑楼的建筑反映了当地 A.夏季高温少雨的气候特征 C.常年降雨平均的气候特征

B.湿润多雨的气候特征 D.冬季降水较多的气候特征 B.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D.便于行人避雨、遮阳

5. 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最明显的人类活动是

A.农业 B.工业 C.金融贸易 D.服务业 6.在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序中,反映我国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变化的规律是 A、水田为主的农业—旱地为主的农业—灌溉农业 B、水田为主的农业—灌溉农业—旱地为主的农业 C、草原牧业——灌溉农业——高山牧业 D、草原牧业——高山牧业——农区牧业 7.不同的饮食文化体现了区域的:

A.整体性特征 B.差异性特征 C.开放性特征 D.共同性特征 8.“八大菜系”形成的原因可能有

①地理、气候、习俗、经济、交通等诸多条件共同影响的结果 ②是以物产这一自然条件为基础的③口味的差异是菜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烹调方法的差别,也是形成菜系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9-12题

9.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为 A.煤炭、天然气、水电 B.石油、天然气、煤炭 C.天然气、石油、水电 D.煤炭、石油、天然气

10.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坑口 电站”适用于

A.①输送线路 B.②输送线路 C.③输送线路 D.三条线路均可 11.“西电东送”的设想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B.治理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C.解决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D.增加西部地区的河流航行能力 12.关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出区、调入区的生态环境没有任何影响 B.对煤炭调出区而言,会产生环境污染、地面沉降等问题 C.南水北调工程对北方地区只会产生有利影响 D.煤炭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调出区没有不利影响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而黄河之害在于“多沙少水”。2004年7月,黄河小浪底水库进行第二次调水调沙试验,并获得成功。结合右图,回答15—20题: 1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地质构造运动强烈 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 16.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错误的说法是

A.打坝淤地 B.种树植草 C.大规模开垦农田 D.小流域综合治理 17、调水调沙实验是通过“人造洪峰”将泥沙“带入”大海,其利用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①流水侵蚀作用 ②流水搬运作用 ③流水溶蚀作用 ④流水沉积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某年3月17日,该河流在乙处突然决堤泛滥,这主要是因为( ) A.上游开河解冻,漂流的冰凌壅塞而造成的 B.上游水库大量泄水而造成的 C.河堤防洪标准过低所导致的 D.上游突降大暴雨而引起的 19、同样类型的水患,还容易发生在该河的( )

A.乙处以上河段 B.中游 C.下游 D中下游

20、乙地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 A.水热条件好 B.土壤肥沃 C.水源充足 D.地势低平

我国水能蕴藏量约6.8亿千瓦,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我国电力工业主要有水电和火电两种形式,其中火电是主体。田纳西河流域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457万千瓦,目前装机容量为414万千瓦,水力资源利用率约为90%。回答21~25题。 21、我国河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 A.水电开发利用程度低

B

C.我国水能资源不丰富

D.我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数量少 22.从图示看,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A.航运 B. 旅游 C.梯级开发 D.防洪

23、田纳西河流域的农业发展注重了 ( )

A、以畜牧业为主 B、以种植业为主 C、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D、美化环境,发展旅游业 24.田纳西河流域工业走廊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修大坝,使通航条件大为改善 B.旅游业带来经济收入 C.大规模的水电开发,促进了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D.农业的现代化产生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25、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 “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据新华网哈尔滨2008年10月6日电: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近期提出,要在2012年使全省粮食总产登上1,000亿斤新台阶,粮食商品量达到800亿斤。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据此回答26~32题。

26.下列粮食作物属于黑龙江垦区的有( ) A.冬小麦和高粱 C.油菜籽和甜菜

B.春小麦和玉米 D.水稻和花生

图2

130°E

27.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 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 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人均耕地面积广 D.水热条件好

28、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水源不足 B地形崎岖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

29、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 ( )

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 B.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面积急剧扩大 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D.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面积少 30.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型企业 B.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 C.“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 D.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31.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32.从去年起,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也波及到了中国,对于这次危机,下列应对措施可行的是( )

A.加强粮食核心区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B.限制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增加耕地面积 C.取消西部地区退耕还林政策

D.大幅提高粮食价格,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长江三角洲位于30°N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中部,长江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 43°N至48°N之间,我国东北地区中部。读下图,完成33-36题。

33.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让位于东北平原的原因是 A 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少 B 农业走向专业化、机械化 C 粮食商品率高 D 全球变暖 34.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在地理位置方面的共同点是

A 都临海洋 B 都处在大河的入海口 C 同属地势平坦的大平原 D 同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35.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在气候条件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A 长江三角洲降水充沛,松嫩平原降水稀水 B长江三角洲热量充足,松嫩平原热量不足

C长江三角洲气候雨热同期,松嫩平原雨热不同期

D长江三角洲光照充足,松嫩平原云量多,光照少 36.下列哪一个气候材料可以反映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特征

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它曾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工业区之一。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鲁尔区经济开始衰落,但20世纪90年代,德国通过一系列整治措施,鲁尔区的经济再次得到振兴。右图为“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据此回答37—40题。 37.以下不属于该国传统工业区发展条件的是 ...

A.煤炭资源丰富 B.水陆交通便利 C.靠近消费市场 D.铁矿石储量丰富 38.有关鲁尔区经济衰落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结构十分复杂 B.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C.世界性钢铁过剩 D.新技术革命冲击 39.下列关于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煤炭、钢铁两大主要部门的厂矿企业数量大幅度增长 ②新建企业涉及电子、汽车、化工等多个工业部门

③新建企业都是大型企业 ④发展了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0.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 )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B.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C.园艺业比重增大 D.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比重都下降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注意:将答案书写在答题纸上。

41.(7分)读“中国三大自然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山脉的名称:D__________。

(2)A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______。 (3)A区与C区的界线与哪些地理分界线大致吻合?

42、读山西省能源基地煤炭外运的三大主要通道图,完成下列要求。

(1) 形成①河谷地的主要地质作用有哪些?

(2) 山西省煤炭通过三大通道运到港口后主要运往我国哪些地区?

(3)山西省等省区的煤炭除了通过铁路、公路、海运等运输方式向外运输外,还主要通 过哪种形式向外输送能源?这种形式有何好处?

(4)山西省煤炭的开发对全国和山西省都带来许多积极作用,但也有消极影响,请你根 据所学知识分析山西省煤炭的开发给山西省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43.(11分)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读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形类型看,南方荒地属于 ,北方荒地属于 。从农业发展限制性条件看,北大荒地主要是 ,西大荒地主要是 。 (2)简述“南大荒”发展橡胶生产、“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 (3)简要说明目前“北大荒”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

44.(9分)读下面甲乙两工业区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工业区的形成,相似的有利条件主要有:

(2)在乙区优势条件下发展的工业部门有 (至少三个)。这些工业部门主要属于重工业。随着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本区不仅大规模开采 ,而且还排放大量的 ,严重污染了当地环境。 (3)20世纪50年代以来,甲、乙两地经济先后出现衰落现象。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振兴乙地区的经济?

长清一中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

高二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41、答案 (7分) (1)祁连山(0.5分)(2)水资源(0.5分)(3)大兴安岭——长城一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农耕区与牧区分界线、草原带与森林带分界线。(2

分)(4)(4分)

42、(13分)

答案:(1)地壳断裂下陷和流水堆积作用。

(2)华东和华南地区。

(3)煤炭转化为电能。好处是:一方面可以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另一方面有利于保护输入地环境。(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及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等)

(4)开矿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水土流失;破坏地下水资源,部分地区会出现地面下陷; 另外,当地煤炭发电还会导致大气污染。

43.(11分)(1)丘陵 平原 热量条件不足 水源条件不足 (各1分,共4分)

(2)南大荒: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西大荒: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光照强,温差大。(各2分,共4分))

(3) 有利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大,耕地面积广;黑土肥沃,有利于作物生长;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制造业发达,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条件;地广人稀,利于机械化耕作;国家政策扶持。(任三点给3分) 44答案:(共9分)(1)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捷(2分)

(2)钢铁工业、机械工业、造船工业、化学工业、电力等(2分,任答三点即可)矿产资源 废弃物(废气等)(2分)(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科技,重视教育;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消除污染,美化环境;调整产业布局(3分,任答两点,意思相近或有道理可酌情给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ow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