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证悟者丁愚仁善知识修行解脱问答录2

更新时间:2023-10-21 20:2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请问老师什么是第六识?什么是第七识?什么是第八识? 答:第六识是意识,第七识是俱生我执,第八识是藏识,没有了第七识,第八识才会显露出来。 2. 行者与老师问答(10)不昧因果

学人:我问一下,如果一个人解经的话,他没有明心见性,他不可能所有的经文都一目了然,看完就能讲解出来,如果他在讲解过程中出现错误了,这个因果是不是他自己背?

老师:还是那句话,在有里有因果,在佛号与佛号之间,哪来的因果? 学人:不是有一个野狐禅,因为说大修行人不落因果,做了500世狐狸吗,后来他变化成人形听法去,就问那个老和尚,老和尚说,那你问我,他就问,老和尚说,大修行人不昧因果。 学人乙:不昧就是不糊涂,知道因果。

学人:您说就像我们平常聊天的过程中,他说一句话,他本身说的不对,叫我们几个人听到了,那您说他是不是要背这个因果? 老师:好像是不背。因为你可以理解,他说的对不对,你知道。你如果是听他的那个错话了,那说明你跟他在一个台阶上。 学人:前提条件是他不是成心说的。

老师:他压根就不知道自己说没说错,你在分别人家说错了。 学人:那您说比如这是个庸医,他给人治病,他认为我这个药下对了,但是他下完药就不对把人害死了……

老师:首先他得知道自己是个庸医,他给人治病,他知道自己没把握,他就落因果。所以说明心见性落不落因果,他没说错,就是不落因果,虽然不落,但你也不能昧起它来。为什么他落了500世狐狸禅呢,就是人家走了,“哎?我这句话是说对了还是说错了?”他生了疑了,这一疑,做了500世的野狐。过去就没了,他什么也不落,他又把它捡

- 1 -

起来了,被这句话拴住了,执着于对和不对了。 学人:那他没把握能说吗? 老师:其实他说的很对,很有把握。 学人:那他怎么又怀疑了?

老师:他出了那个状态了,人家问他,他张口就说了,第一念,人家走了,“咦?对吗?”我们经常犯这个错误。本来你说的那个没错,这一琢磨就落在八识里。

学人:丁老师,那您说大修行人也可能不在那个状态里? 老师:有出有入。

学人:也有个过程,所以说人家说修行没次第,(其实)它也有,只不过是不说而已,修行的过程中可能也是在不断去掉自己的习气。 老师:要按理上说没有次第,也就是有念和无念是两种状态,站到无念上就是了。但是习气一来,你又跑下来了,再站上,一碰到事又跑下来了。

学人:您说那个菩萨他也有烦恼是吧?

老师:什么叫菩萨,度有情是吧,那么有个有情就还是有烦恼。 学人:那他有时候在那个状态里头,有时候不在那个里头,在这个阶段就应该想办法保住,就是保任吧?

老师:要如果想办法保,那保住的可能性不大。 学人:总听人说保任,怎么个保任法?

老师:把自己的欲望降低到最低水平。不让自己的欲望起来。 学人:连那个你想度众生的心也放下?

老师:恩,也没有。那是多管闲事,那是菩萨干的活,不是我干的活。 3. 与丁老师对话之20——破我执的日用下手处

- 2 -

问:老师,今天Q上与净尘聊天,发现他又进步不少,真清净。这两天他有给你电话吗?你们又聊啥了?

丁:昨晚打电话过来,谈了一下法执,他明白了不少。今早打来电话,刚发了一贴,不错。明白我执的尽头是法执,要怎么去微细的法执。 问:老师,我的“我执”还很重,我先不管“法执”了,您帮说说“我执”吧。

丁:呵呵,就是不要有自己的认为,不要有自己的概念。一般小乘的无我,讲自身的无我,重点在前五根感受上的无我;大乘不光身不存在,还要没有我的概念、我的认为,就是法无我,一切都无我。到了后来,“人无我”与“法无我”是一会事。

问:道理都很明白的,但怎么做到?不说后面的,先说身体无我吧。 丁:小的如自己的身体,不再向大脑传递信息。待初证到身体不存在的状态后,还会有自己身体不存在的认为,再把这种认为去掉。。。。 问:等等、等等,后面的先不管,老师先要告诉我怎么做到身体不存在?

丁:先从粗念下手。对万事万物不加自己的认为。明白本来的人,要学着把“自己”从事上脱出来。比如看到一栋大楼,不要认为它很漂亮。你有你的认为,别人有别人的认为,有的人认为它很新潮,有的人会认为它太怪轶。不要有自己的认为,只让大楼的整体功能去表现它自己。

问:那要是看到杀了人呢,也不认为对错?

- 3 -

丁:面前看到了,也不能生自己的认为。杀人有法律的认为,法律认为杀人要填命。社会有社会道德的认为,道德认为杀人是不对的。警察有警察的认为,杀人是要被抓的。佛教有佛教的认为,杀人是有三世因果的。。。。。各安其职,在什么位置,用什么概念,但你自己,不能生出“自己”的概念。你要是法官,你按法律去办;你要是警察,你去抓他;他要正跑过你身边,你按社会道德标准去拦他。这是粗相上的,不要把“自己”掺和进去。 问:啊?

丁:慢慢离了后,这种做得很完满的想法,也不应该有。

没了法就是涅磐。把涅磐也放下,就一全体现,就是一实相印。 4. 做个成功者----的的师兄与丁老师的对话 细雨淅淅中,接通了丁老师的电话。 学人问:净土行人如何念佛?

丁师:慢慢念,不着急,字与字之间,间歇一秒种,句与句之间,间歇4~5秒钟。

问:这样的间隙,是否就是让心静下来,心空无住? 师:是的,但是空灵的时候,有一个知和识,这就是法身。 问:知而无分别的时候,这是法身;但是识也是法身?此话作何说呢? 师:你只要把识契入法身的知。知有很多层次,一个小虫,你拿一根头发去触动它,它立刻知道逃跑。

- 4 -

问:那么佛是怎样的知? 师:佛是妙知。

问:修道的禅人是怎样的知?

师:修道的人明悟本性后,他的知不会落在或有或空里,他是超越二元对待的知。

问:很多人可以化实有为幻有,超越于有,却很难超越于空。若是功夫做到心空无住了,该怎样超越空呢?

师:空是对待于有才建立的。消融了有以后,那里还有空呢?不落有,也不落空,但是了了灵知。心的状态,那怕瞬间的体会也好。开始可以带参,以后直接契入即可。临终时,也是这样地契入,你就是成功者。

问:平时就是熟悉它,所以要闭关,对吗? 师:那是强化训练。 5. 请问丁师关于迷信 1,请问丁师什么才是迷信? 2,为什么会有迷信?

3,很多人认为学佛,有信仰的人是迷信是个精神寄托是什么原因? 4 怎样做才是不迷信?

5, 很多人认为我们学的这些是形而上的东西,道理很好,但是在这个社会上不实用,会落后,拿到竞争上获取自己想要的很难,只是一个精神寄托得过且过,请问老师为什么会觉得不实用?

- 5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og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