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素质教育的机制是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
更新时间:2023-07-22 11:1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 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素质教育的基础理论
实施素质教育的机制是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先告诉大家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1.60元夺去了一个小学生的生命。某村委会决定,为提高小学升学率,实行考试不及格的要罚款的制度。一个学生因缴不出1.60元罚款,被拒绝参加第二次考试,结果,喝农药自杀了。这是片面用考试分数、用升学率评价学校结下的又一恶果。血的教训再一次呼唤高考制度的改革,呼唤高考多样化,同时也呼唤基础教育阶段要建立自身的科学的评价制度。要下决心进行探索,不搞出一套科学的、正确的、完善的办法来,实施素质教育还会遇到严重障碍。实施素质教育要有一个正确的教育思想,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套好教材,还要有一个适合素质教育需要的科学的评价制度。一个可喜的现象是,湖南汨罗市,上海南市区、嘉定区,广东广州市,江苏江阴市等地在建立素质教育的评价制度方面已经进行了很有意义的探索,已经有了初步成果。根据完善办学条件,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和使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确定评价项目,在评介中增加了音、体、美、劳方面的权重,增强了外部环境的权重,使之能形成一定的导向机制,这种探索是十分可贵的。特别是汨罗市还有一个对党政干部评价的制度,非常好,汨罗市委组织部、市教委、市督导室三家发文:评价乡镇、村的党政干部政绩时,按教育地位、办学条件、教育投入、尊师重教等方面来评分。这些经验都很好,今后要逐步建立一批实验县,每个省、市、自治区都要抓1——2个点,作为素质教育实验点,包括建立素质教育评价制度,积极开展试验。以后要定期召开研讨会,交流这方面的经验。“九五”期间,连续抓五年,素质教育的评价制度就会由无到有,由
不完备到比较完备,并形成一门重要的学科。
(本文为柳斌同志1996年6月27日在全国的构建督导评估机制,推动实施素质教育汨罗研讨会上的讲话节录)
实施“六优工程”推进素质教育
一、优化教育思想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首要前提。
二、优化教育环境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这要求加快学校布局调整并建立区域推进机制,将素质教育纳入所在
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三、优化招生制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
四、优化教学过程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
五、优化评价体系(包括对学校、学生及校长、教师的评价的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六、优化师资队伍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坚实基础。
试论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换
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近年来国内教育理论界热烈讨论的问题。实践中,在普通教育领域内,也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验。要“应试”为“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之必然。然而,怎样认识与完成这种基础教育职能的转换,需要进
行认真的分析与研究。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得到恢复和振兴,并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新型人才。重视科技、人才与教育,已成为社会的主流。追求知识、渴望成才,成了每个青少年学生的奋斗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促进基础建设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可是,由于社会变革时期,我国教育的特殊职能和作用,加上一些社会原因,也给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社会上的“文凭热”.“学历主义”的思潮,将基础教育完全纳人升学的轨道,社会、家庭、学生视进高等院校为唯一的成才之路。这样,一方面加剧了高校的升学竞争,另一方面,其直接后果便是基础教育中“片面追求升学率”错误倾向的出现,造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侨”的局面。从心理上给教师以及学生带来巨大压力。基础教育变成升学教育,普通中学变成了“升学工厂”,它不仅阻碍了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实现,也损害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在升学教育的指挥棒下,过早专业化与片面发展,造成了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上的严重缺陷。改革势在必行。1991年李鹏总理在“八五计划和十还规划纲要的报告”中指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素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要提高全民族素质,教育是基础,是关键。因此,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改“升学工厂”为学生
全面发展的基地,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步骤。这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素质教育的基础理论
二
人的素质具有两种内涵,一是素质的生物性,它是个人与生俱有的解剖生理特点。也叫作遗传素质;另一则是素质的社会性,它包括人的个性心理品质与知识能力结构两个后面,后映着人类物质与精神文化的历史积淀中的基本结构与要求。两者之中,人的生物素质成为个人发展的物质前提,而社会素质则为人的发展提供知识和观念上的规范和指导。两者从内外两个层次构成了人的整体素质。由此,可以将素质教育定义为: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依照教章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通过青少年自身主动积极的实践活动,培养起青少年以生物素质为基础的合理的整体素质结构的教育。素质教育既
包括对青少年生理、心理,也包括知识与道德.智力与能力等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概念。
素质教育的提出并非偶然。它是现代社会发展向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
素质的社会性,决定了它必然反映一定社会的基本要求,这种要求也是素质教育产生的重要动因。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的每一进步都会不断给人的素质发展提出新的要求,这种要求又必然通过教育这一有效途径而得以实施。因此,实施素质教育便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另一方面,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教育提出了这一要求。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人民出版社)。学校教育的过程,其实质便是完成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既包括科学文化的个体社会化,也包括思想品质的个体社会化。处在身心迅速成长期中的青少年,能否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有效地完成上述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在有限的期空范围内
高效地掌握人类几千年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实施何种教育。
三
提出素质教育,是对基础教育进行改革的迫切呼唤。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它不仅会给基础教育的原有观念带来深刻的变化,也给基础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不仅会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起学生合理的素质结构,改变片面的人才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也将促进教育目的与社会需要的统一,促进社会的
稳定和发展。
首先,要明确教育目的,树立素质教育观念。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1986年我国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在一段时期内,在对教育目的的认识上产生了严重背离的现象,与片面追求升学率相联系的应试教育成了目前基础教育中的主要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不仅使学校在办学方向上出现了偏离,也使多数学生在身心发展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尽管几年来,教育领域内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办学思想进行了严厉批评,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然而其收效甚微,其根本原因在于,在教育观念上没有实质性的突破,而将思想集中于诸如智能素质、创新意识、科技精神、经济观念等单一素质与观念的改变。素质教育的提出,克服了这种缺陷,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带来教育观念的改变,也带来人才观念的更新。素质教育以发展人的全面素质,建立合理的人才素质结构作为核心和基础,它将促使人们对于基础教育职
能的更加清楚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完成基础教育任务。
其次,冲破旧思想,建立以素质发展为核心的学校教育评价体系。片面追求升学率这一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它是我国教育发展特定阶段的特殊产物。这一点,可以从对其产生的原因的分析中看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对教育的过高过热的期望值以及片面的人才观念。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然而由于历次政治运动的干扰,给学校工作造成严重破坏。特别是十年“文革”更使教育完全成为政治运动的工具。粉碎“四人帮”以来,教育百废待兴,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使我们看看了我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技术上的巨大差距,看到了我国教育落后的严重局面;重视教育、振兴科技,便成为国人的共识。学校教育便在这样的背景下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全社会逐渐形成一种以追求高学历的社会心态和价值取向。学校被视为培养人才的唯一途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又沉渣泛起,成为许多人的普遍心态。这一切将基础教育纳入了一个错误的轨道。一方面,社会将基础教育简单地看作升学教育,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包括社会舆论也以升学率的高低来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提高升学率也就自然成了学校办学、教师工作的唯一目标。在这样的外围条件下,学校办学方向的偏离,也就不足为怪了。不可否认,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短短十年多,基础教育为高等学校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然而它相对于整个基础教育培养的沉重而言毕竟是少数。为了少数而
素质教育的基础理论
毁了多数,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性不言自明。其次,我国人口多,就业机会相对少,而高校在就职上的优越性就成为吸引学生为之奋斗的诱人条件。学生、家长将升入高校作为谋了铁饭碗和优越生活条件的重要跳板。我国高等学校存在的“官本位”,以及在分配制度上的统分统包,都成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内部心理动因。由此可见,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从学校内部进行改革,也要从社会的角度来考察形成偏向的深刻的历史背景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要科学认识教育对社会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改变基础教育的单一结构,形成科学的人才观。同时,要切实改变现有的对基础教育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起符合教育规律,体现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评价体系,使学校质量的评价建立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以促使学
校双重职能的发挥。
第三,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建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素质教育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的工程,要完成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换,必须对基础教育进行全面改革。这种改革涉及到基础教育的诸方面。如教育体制、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等方面。针对目前的实际,除了加强教育目标管理,确立科学系统的教育评
价体系之外,基础教育的中心任务便是建立一套以素质教育发展为中心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现行中小学课程体系,是我国特定的发展阶段,为适应升学为主的课程体系,其内容已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对人所提出的要求。它集中表现在内容单一,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主,缺乏知识性。建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就是要在基础教育中,自始至终贯彻对学生素质的教育,促使学生素质全面协调地发展。素质的特性决定了素质教育应该包括学生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不仅涉及学生的身体,也包括学生的心理品质与知识智能结构。以学生的遗传素质为基础,在学校教育中,培养起学生稳定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情感素质,促使学生的智力与体力的充分和自由的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的必由途径。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得考虑知识的全面性、基础性和系统性。学生的素质发展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发展过程,基础教育应充分考虑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扭转学生学习单一化、片面化的倾向。其次,要重视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控制课程中的潜在因素,发挥隐形课程的作用。在学科内容的选择上、在教学方法上,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再次,便是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将教育同生产劳动密切结合。这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的唯一途径,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根本方法。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发展不均衡。因此,基础教育应根据不同的要求和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材体系,充分联系实际,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一方面巩固学生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以利
于学生的对未来生活的适应,更好地完成基础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大批的全面发展的劳动者的职能。
综上所述,实施素质教育,转变基础教育职能。既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问题,也是一个教育实践中所面临的迫切问题。
如何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将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试论情感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作为政治课教师,也应顺应潮流,使思想政治课教学从过去只注重理论灌输的应试教育转变到以突出人的主体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上来。情感在素质教育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中居于重要位置,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力图从情感的本质、特征等
入手,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对情感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谈一点自己粗浅的认识,以期同行指正。
一、情感的本质及其特征
情感是人的心理状态,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的一种反映。我们知道,人的需要是多层次、多水平、不断发展变化的。有的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相联系,有的则没有多大的关系。因此,光有客观事物的作用,尚不足以激起情感,只有当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处在一定的关系中,才能使情感产生;同人的需要毫无关系的事物,人们对它是无所谓情感的。一般说来,凡是与人的需要相符合,并能使人得到满足的事物,人们就对它产生肯定、积极的态度,因而相应地产生肯定的、积极的情感,如满意、愉快、喜爱等。反之,凡是与人的需要不相符合、不能使人得到满足的事物,人们就会对它产生否定的、
消极的情感,如不满意、悲哀、厌恶等。
人的情感具有许多有别于其他心理活动的特征,最重要的特征是:
第一,情感的两极性。人的任何一种情感都可以找到另外一种和它在性质上恰好相反的情感。如,满意与不满意、欢
乐与悲伤、热爱与憎恨等,这就是情感的两极性。
素质教育的基础理论
第二,情感的情境性。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例如,在具有快乐气氛的情境中,一个人就会产生快乐感;在具有悲哀气氛的情境中,一个人就会产生悲哀感,这就是情感的情境性。因此,触“境”往往能生“情”。
第三,情感的感染性。人的情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感染别人,使他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感;同样,别人的情感也可以感染自己,使自己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感,这就是情感的感染性。感染性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情感共鸣。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运用情感的必要性
情感是教学艺术魅力形成的关键因素。没有真挚、强烈的感情,是不可能把课上得成功的。
纵观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不难发现:有的教师上课,课堂活跃热烈,学生精神焕发;有的教师上课,课堂冷冷清清,学生无精打采。为什么同样的学生,不同的教师上课,学生学习情绪会迥然不同呢?这就是教师是否重视利用情感因素进行教学的结果。究其原因来讲,则是一些政治教师对政治课教学中是否存在着情感教育的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认为:政治课的威力来源于理论本身,只要依靠理性认识的优势,发挥逻辑推导的力量,就能达到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觉悟的目的。相反,在情感等非智力因素上做文章,会冲淡政治课的理性色彩,降低认识水平。实际上,一堂好的思想政治课,不但是充分的说理课,也是充沛的情感表达课。在教学中,教师应有饱满的政治热情,通过富有感情的表达和各种艺术手段,把课文内所包含的“情”,深刻地传递给学生。也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双方的共鸣,使授课情理交融、相得益彰,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情感教育在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之所以必要,这是因为:
第一,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教学中必须要有情
《中学德育大纲》指出:“思想政治课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观点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新颁布的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由此可见,思想政治课既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课,不能与一般的文化知识课等同,也不是单纯的思想品德课,不能与日常的思想品德教育等同,它是一门德育与智育相统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教育的课程。因此,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任务
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育人工作。
人们知道,做一名好教师难,做一名好思想政治课教师更难。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育人是比教书更难。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其主要工作恰恰是育人,即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必须借助于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等情感,从而达到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
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完成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育人的任务。
第二,思想政治课课程自身的内容决定了教学离不开情
从整个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看,无论是初中的公民意识教育、社会发展史、社会主义建设常识,还是高中的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常识,都渗透着强烈的思想情感,如初一的“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以祖国利益为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等,充满着深厚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再比如经济学中马克思主义关于剩余价值的学说,它不仅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血淋淋的剥削,而且包含着革命导师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无比仇恨和对工人阶级的深深同情。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这种浓厚的感情色彩和感情倾向,说明了政治课教师讲课不仅要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应该把内容本身所具有的阶级感情移植给学生,使学生从教师的情感流露中感受到应该拥护什么,反对什么;赞扬什么,鄙视什么;表彰什么,批评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会教学内容的思想内涵,保证教学效果。也只有当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获得情感上的体验,才能产生
追求真理、实践真理的强烈愿望,政治课也才有生命力。
第三,教育对象的特点决定了教学必须要有情
当代的中学生,见识比较广,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他们的感情也比较丰富。另一方面,由于青年人经验不足,他们情感的稳定性和深刻性不强,往往易冲动或激动。这些特点对政治课的教学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教育对象情感的丰富和对情感的需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动之以情以满足学生对情感的渴望,使教学不仅是师生间追求真理的同频共振,而且也是情绪生活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学生情感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又使教师最容易从情感上找到教育的切
素质教育的基础理论
入点。因此,只要教师始终把情感的传递作为教学的重要因素,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学生稳定的、高尚的情感就会逐步建立起来。可见,教学内容的进展和师生感情的交流是不可分的,是水乳交融的,学生最忌政治课教师高喊政治口号、毫无表情地
空洞说教。
此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与其他学科相比,在教学目的上,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如数学课人们不会怀疑1+l是否等于2,但是,思想政治课讲到为人民服务这一现实问题,讲到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这一未来的问题时,情形就大不一样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入情感,并把它与科学性结合起来,以影响学生的
情感,从而使师生心灵呼应、情感共鸣,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浓厚的兴越,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信念。
三、情感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情感所起的作用,比单纯理智所抱的信念,或由于畏惧惩罚而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都要强有力得多”。这说明情感在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学也揭示出;情感是心理之“车”的发动机和能源,离开了人的情感,教师讲不好课,学生学习的心理之“车”也不能驰骋。情感的这种动力功能虽然如此重要,但常常会被人们忘却。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德格兰所说:当我们的教育完全是一种智力或认知经验时,我们常常相信情绪和情感在课堂里是不占位置的,但是现在占压倒优势的迹象是生活中的感情方面——情绪和情感——不能被排除。同样,当思想政治课只是被看作升学考试拿分的工具时,人们是来不及也不可能去研究教学中情感因素的作用的。在思想政治课“三位一体”(即传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教学任务重新被强调,1994年以来新的高考制度(理科学生
高考不考政治)的实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开始实质性进展的时候,运用情感进行教学的作用就更加显示出来了。
第一,情感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这种倾向和一定的情感密切联系着,可以说,积极的情感是兴趣浓厚的增进剂。因为情感积极,能够增加兴趣的广泛性,使人接受刺激的来源增多,建立和沟通多种记忆的渠道,获得丰富的知识。情感积极,能够促进兴趣的深刻性,使学生变得全神贯注,主动克服多种记忆障碍,提高学习效率。情感积极,还能够保持兴趣的稳定性,使人们的记忆痕迹巩固持久,知识宝库日趋丰富。所以历代的教育家、科学家对兴趣与情感的关系都有许多深刻的论述。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超过责任感。”这些话不仅揭示了兴趣与情感的关系,而且也说明了教学中重视情感,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
政治课的兴趣。
如一位教师在上初一政治“伟大的祖国”时,首先挂上彩色大幅“祖国地形图”,并让学生欣赏歌曲《我的祖国》,聆听这优美深情的歌声,学生一下子显得精神振奋,有的随声轻唱起来。之后,教师指着地图充满深情地讲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上下五千年漫长的华夏文明,有纵横万里辽阔的神州大地,巍巍群山,滚滚江河,加上像翠玉,像珍珠一样的湖泊,装点着祖国锦绣大地,壮丽的自然风光映出了祖国母亲秀美的丰姿。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深化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样的讲述,使学生产生了良好的心境,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位教师在讲“祖国贫穷受辱,人民备受奴役”时,伴随悲壮的音乐,以演讲的形式概述了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特别讲了圆明园的劫难和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然后又让学生听了歌曲《松花江上》,学生一个个表情严肃,热泪盈眶,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深刻体会到没有祖国的独立富强,就没有个人的一切。实践证明,在许多情况下,利用情感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启动学生积极思维,促使他们
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政治课的学习之中。
第二,利用情感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之一。科学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科学知识,能力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思想政治课中的科学知识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知识。它具有理论性、概括性强的特点,这对中学生来说较抽象难懂,有一定难度,如:“商品”、“货币”、“物质”等概念。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呢?实践证明,利用情感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这是因为:人的认识是一个有多种成份参与的复杂过程,在这中间,情感作为主体非理性因素的一个方面和主体的理性因素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不能把认识过程仅仅归为理性思维的
过程,应该看到情感在人的认识过程中有着重大的作用,它对人的认识活动起鼓动和激发作用。
素质教育的基础理论
首先,情感是认识活动的直接动力,是认识活动的契机。恩格斯说:“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有意识的、经过思考和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因此,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并不是无动于衷、麻木不仁的,而是
要受特定的情感支配的。没有认识活动之前的情感激化和渲染,就谈不上认识活动的开展。
其次,情感在认识过程中还起催化剂的作用。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并非一帆风顺的、直线型的,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须走许多弯路。那么,靠什么来支撑认识主体在认识过程中顽强地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认识目的?只有靠情感意志。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科学热情、在科学境遇中情绪低落、意志颓废的人会有什么建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说:“没有 人的情感 ,
就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
在政治课教学中,就应该充分利用情感的这种动力和催化作用,在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培育学生饱满的政治热情的基础
上,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智力的目的。
第三,利用情感进行教学,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就是要教育学生坚决拥护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献身,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这既是思想政治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征,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标和落脚点。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不仅要讲清热爱党和社会主义的道理,而且要激发学生热爱党和社会主义的情感;不仅要使学生懂得共产主义的一些基础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为实现共产主义而献身的高尚情感,从而达到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目的。因此,利用情感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如,一位政治课教师,在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时,他不仅列举了大量的新旧中国、中美两国不同时期的事实材料、图表进行论证,同时还深情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我家今昔对比”像片展示给学生看,最后还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是一个渐进过程,还需要我们作出应有的贡献,需要我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勤奋学习。教师教学中的真情实感,深深地感染着学生,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认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纷纷表示要勤奋学习,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可见,利用情感的作用组织和进行教学,
以情动人,“在通情”中“达理”,能使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水平得以提高。
总之,“人非草木,敦能无情”,只要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重视情感因素,以情达理,以情育情,就必然会带来学生学习政治课的激情,更好地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增强其吸引力和生命力,提高教学质量,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世纪之交的文化反思:教育怎么了?
教育几乎是与人类同步诞生和发展的。借助文字和学校的问世,教育从与人类日常生活与生产劳动合一的“无教育”时代进入精英教育时代,又借助夸美纽斯首创的“班级授课制”的广泛推行,教育得以逐步普及,在传播人类文化与塑造人类精神方面发挥了集成、速效、持久的巨大作用。在当今的世纪之交,伴随人类对自己以及对自己的创造成果——文化的反思,教育既
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切关注,同时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诘难,以至于人们不禁要问:教育怎么了?
自从有人类历史以来,教育一直发挥着向人类传授生存技能与提升人类精神价值的双重任务,它不仅要教会人们去改变内在世界(自找),它不仅要按照现实存在的物质世界这一外在价值尺度教育人,同时还要以自由理想的心灵世界这一内在价值尺度完善人,然后在两者之间寻求和谐的统一和发展。前者实现的是一种外在的、有限的目的,后者实现的是一种内在的、无限的目的,用中国传统的术语来表示:前者是“器”,后者是“道”;前者是“用”,后者是“体”;前者是“末”,后者是“本”。教育的终极使命是从“器”指向“道”,从“用”指向“体”,从“末”指向“本”,从教会人类生存技能指向提升人类的精神价值。然而,反思当今教育,恰恰是重在教育外在的、有限的目的,而忽视了其内在的无限的目的,导致两者从和谐统一走向分裂,这实质上是舍“道”求“器”,舍“体”求“用”,舍“本”求“末”,也就是说,人类创造了教育,而教育却偏离了人类内在的无限的目的,偏离了人类不断追求精神完善的终极价值。因此,世纪之交人类自身的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教育的危机,教育的危机又反过来进一步加
重了人类自身的危机。
面对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与人类自身的精神萎缩的危机,人们纷纷反省教育,忧虑、感叹,甚至惊呼,也许是出于世纪末的过分敏感,而且将此完全归咎于教育也并不公平,但其中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文化反思与批判精神,却无疑在教育界内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实际上,目前广泛普及于全国的现代教育思想大讨论,已将讨论与反思的视域伸向教育的各个方面,从教育的本质观,到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管理体制等等,其中存在的弊端大体可用以下几句话来概括:过强的功利主义,过窄的专业结构,过旧的教学体系,过死的管理体制,过弱的人文素质。因此,针
素质教育的基础理论
对这些弊端的教育改革也应全方位地展开,任何小打小闹、修修补补都是无济于事的,但归根到底,最首要的仍然是如何从教育的双重目的分裂重新走向和谐统一,教育之“道”,教育之“体”、教育之“本”的重新确立,是一切教育改革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尤其在当今日趋全球化、信息化的高科技时代,发达国家出现的“经济动物”、“科技奴隶”、“智能强盗”的事实已向我们敲起了警
钟,在国内,类似西方的危机也已出现,而且相当严重。
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说,世纪之交对于教育的文化反思还刚刚开始,在反思中难免会出现对当今教育的诘难、批判甚至否定,但从这些诘难、批判乃至否定的意见中,我们即可以藉此找到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及改革方向。
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基础人才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特有活动,它是通过培养人来为社会服务的。但社会本身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在不断发展着,对人才的素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对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因此,教育必须不断调整自身的结构以及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特别是需要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变化。教育具有超前性,今天的初中学生经过六到十年的学习,将生活在未来的社会中,成为建设祖国的生力军。因此,我们的学校教育必须考虑未来社会的需要,为学生将来参与未来生活做准备。21世纪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人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祖国,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追求新知,善于独立思考,应变能力强,富于创造性。我们的初中教育必须根据这些要求,不断改革,探索培养
具有上述素质的人才的途径。
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而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打好素质基础的
关键时期,因此,初中教育必须从基础性出发,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基础。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桃源中学从1992年起,确立了“培养主动适应未来社会的基础人才”的研究课题。课题的宗旨是“四个为了”:为了学生的将来,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都有扎实的基础,为了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有用之才。课题的主要目标是打好学生的“五个基础”:良好思想品德的基础、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基础、终身发展的基础、自我管理的基础、特长的基础。具体来说,我们桃源中学的学生要具备如下一些素质:具有高度的道德水准及对国家、人类的责任感,具有积极开拓、求实创新的精神;对科学、真理执着地追求,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具有适应现代社会
要求的协作、交往、活动能力;善于自我评价、自我激励;有鲜明的个性及特长。
瞄准培养目标,我们主要采取的措施是:重视校风建设,改善育人环境,实行因材施教,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
一、建设良好校风,奠定道德基础
校风之于学校,犹如灵魂之于人体,是一所学校办学特色和个性的集中反映,是一所学校所特有的、传统的、主导的行为规范、习惯风尚和心理环境。校风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主要者有二:一是导向功能,通过心理上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引导校园主体的道德发展方向;二是规范功能,校风的形成会造成一种道德气氛和无形压力,迫使生活于其间的人们不得不尽快消除自身道德现状与环境的反差,从而对人们的道德品质的养成和发展方向产生一种规范作用。校风是多层次的,有学生的学风、教师的教风等组成,我们从建设良好的学风、教风入手,来构建和谐、文明、求真、创新的校风,从而奠定学生良好的思想道
德基础。
1.严格要求,强化训练,培植勤奋好学、求实奋进的学风
一是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心理学认为,目标不仅能对学生的行为起导向、约束作用,而且能激励学生朝既定目标奋进,因此,我们首先制订行为养成目标,拟订了《学生一日常规》、《班级卫生制度》、《文明宿舍评比制度》等10多项制度,从各个不同角度对学生在校的行为提出目标、要求。其次,从严训练,讲究实效。针对农村学生的实际,降低起点,从最基本的行为习惯抓起,并且抓关键,抓难点,把教室卫生、宿舍纪律、食堂秩序等作为重点,抓严、抓细、抓实,加强检查。第三,注重内化,养成素质。通过树立典型、情感诱导、反复训练等方法,把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变成学生的
自我要求,最终成为一种素质。
二是夯实双基,养成勤奋、务实的学习习惯。首先,摸清底细,着眼于“早”。初一新生入学就摸清他们的知识底细、能力底细和学习方法底细,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抓好中小衔接,查漏补缺,使新生很快适应初中的学习。其次,扎实训练,着眼于“实”。一方面我们改革教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对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提出具体要求,加强学法指导,
素质教育的基础理论
变“学会”为“会学”。第三,严谨细致,着眼于“细”。引导师生明确这么一个道理:科学文化知识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必须严谨细致地教与学。要求教师抓好质量检查,做到课课清、节节清、段段清。要求学生及时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并能进行自我调
整、矫正。
此外,我们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组织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充分利用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
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使勤奋、守纪、求实、进取的学风初步形成。
2.领导垂范,培植严谨、务实的教风,带动学风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实现教育目标的主导力量。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往往被学生视为智慧的化身、行为的楷模,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教风影响着学风,因此,调动教师的
积极性,通过培植良好的教风来带动学风,促使学生养成优良的品德基础显得至关重要。我们的做法如下:
一是加强师德教育。引导教师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敬业奉献精神,学习顾冷沅、任小艾等致力于教改的先进经验,还把本校工作认真、成绩突出、师德高尚的教师树为“带头人”,宣传他们的事绩,要求教师学习。这样,
产生了极大的激励作用,乐教、爱校在我校蔚然成风。
二是领导以身作则。“要求教师做到的,领导首先要做到;不要求教师做到的,领导也应该做到”,已成为我校领导的座右铭。在我们桃源中学,吃苦受累是领导的“特权”。一年四季,寒往暑来,早到校、晚离校的总是几位校长。领导还做到“三坚持”:坚持上主课,坚持上毕业班的课,坚持享乐在后。领导的模范行动是无声的命令,教师们看在眼里,服在心里,从教的
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
三是注重情感激励。“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尊重、信任教师,把他们视为学校工作的主体,让教师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把他们推上重要的岗位;我们十分关心教师,多为他们办实事,解决住房、子女入托等
问题,同时,生日、婚嫁时送上一份贺礼,困难时给一点补助,使教师感受到学校的温暖,爱校如家。
四是构筑竞争机制。有竞争才有活力,才有动力,因此,我们进行“五制”改革,建立“五超一奖”的奖励制度,并创设公平竞争的条件,使教师人人不服输,个个争上游,同时,采用简报的形式及早把教师取得的成绩向社会各界宣布,告慰教师,
激励教师,推动竞争。
这些措施,促使形成奋发向上、严谨务实的教风,并带动了学风,进而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不
仅打好了品德基础,而且学习的潜能也得以开发。
二、优化校园环境,营造育人氛围
环境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各种可能性。学校环境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对教师的工作也有重大的影响,起着导向、教化、陶冶等作用。因此,学校必须重视环境的创设,为师生的教与学,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学校的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态环境,二是精神环境。我们桃源中学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去优化校
园环境,创设育人氛围。
1.优化物态环境,增强校园魁力
学校的物态环境是校舍建设、场地设备、花草树木等多个方面的综合体,如果学校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安静、幽雅、舒适、卫生的校园,就能使师生在心理上获得一种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教与学的情绪高涨。因此,我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扩大了校园,新建了教学楼、运动场。在操场一侧,专门辟出一方空地,铺设草坪,堆砌假山,栽种花木;在教学楼之间也栽上冬青、雪松、月季等花木,并加强管理。初步实现了校园的绿化、香化、果化、净化。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教室无纸屑,课桌无墨迹,走廊无痰痕,操场无果壳。学校环境优美,加上离镇区较远,十分幽静,被称为一方读书的好地方。
2.优化精神环境,增强教育效力
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学校传统、人际关系、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综合体。良好的精神环境能使人身心愉悦,朝气蓬勃;学
生专心读书,乐而忘返;教师潜心教书,乐而不疲
素质教育的基础理论
(1)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领导与教师、领导与学生等是学校中主要的五种交往,其中最重要的是师生交往。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会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倡导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互相关怀、互相理解的新型关系。要求教师在教育中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要求学生尊重教师,爱戴老师。每学期我们都要组织全校性或班级为单位的师生联欢活动,开展“我为老师做一件好事”、“听听学生的心里话”等活动,促进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师生情感。其次,我们还努力培养同学之间和睦团结、互助互爱的情谊,引导学生既互相
竞争,又团结协作。
(2)建立健康的校园文化
文化氛围对人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尤其是学校这一教书育人的阵地,文化气氛对学生的情操、性格的陶冶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努力创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励学生勤奋努力,求实进取。教室里,我们除定期出黑板报外,还设置了读报角、学习园地,左右墙壁上贴着古今中外名人名言。校园里,我们开辟了艺术画廊、科学园地,在教学楼的走廊里张挂
着科学家、文学家的画像,使校园成为“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
(3)锤炼校园精神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同样,一所学校也必须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我们学校是一所地道的农村初中,学生多为农家子弟,教师也多为农家出身。据此,我们倡导并努力造就诚朴、刻苦的校园精神。全校教师以身示范,辛勤地耕耘在校园里,
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所以,我校的学生在学习上也特别能吃苦,专心致志地刻苦学习。
三、重视因材施教,着力发展特长
我们知道,学生有心理特点,生理特点,知识结构基本相同的一面,也有性格、爱好、禀赋、个性差异的一面。运用大一统的观点,只注意统一性,不注意差异性,无论是对个体的发展,还是对适应社会需要,都是不利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既面向全体学生,努力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同时,确立因材施教的思想,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指导,培养特长
学生。
1.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我们提出“办好每一个班级,教好每一个学生”的口号,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注重差生的转化,要求教师确立“转化一个差生与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光荣”的意识,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认真研究,不断探索,分析差生心理,有的放矢地
进行疏导和转化,使每个学生扬起希望的风帆,并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2.培育壮苗,发展学生特长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由于数学一科掉队,导致多科成绩全面下降;也有的学生由于对数学学习有了兴趣,带动了其他各门功课的学习。数学学科在初中各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以数学壮苗的培养为突破口,培养
特长学生。
一是激发动机,提高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我们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向学生宣传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改革
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二是发现壮苗,建立档案。要培养特长学生,首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发展潜能,发现“材”之所长,“长”之所在。我们通过观察,举办兴趣小组等方式,促使学生的数学特长及早显露,及早发现“苗子”,并建立“壮苗”档案,跟踪记载“壮苗”
特长发展情况。
三是组织集训,培育壮苗。发现了数学壮苗后,我们便组成数学提高班集训,配备有经验的老师进行辅导,还聘请省、市的教研员、大学的数学专家来校开设讲座,并定期组织全校性的数学竞赛,积极参加市、省乃至全国的数学竞赛,如奥赛、
华杯赛等,使一批批壮苗脱颖而出。
素质教育的基础理论
由于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数学特长学生不断涌现,在市、省、全国级比赛中屡屡获奖。同时,数学学科的突破也迁移到其他学科,涌现了一批特长学生。近四年中,我校学生获国家级数学竞赛一等奖有7人次,二等奖12人次,三等奖10人次;省一、二、三等奖40人次。在物理、化学竞赛中,学生获全国一、二、三等奖的有11人次,省级14人次。1994年,
周建松同学荣获了宋庆龄奖学金,有2人被清华大学、北师大附中录取,有18人被苏高中国际班录取。
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全面提高,1992年至1994年连续三年中考的跟踪合格率、优秀率、平均总分均居吴江市第一。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已连续三年体育达标率超过95%,近视率低于 5%。多年来,我校无一人违法犯罪。在1991—1994年中连续被评为“文明单位”、“德育先进集体”,1994年,荣获市教育局颁发的“教书育人,创造一流”的锦旗和吴江市委、市政府的“全
面贯彻教育方针,办学成绩显著”的特别嘉奖,还被评为省德育先进学校。
三谈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
国家教委副主任 柳 斌
素质教育是在80 年代中期开始提出,近几年得到广泛认同,从而引起大家重视和积极探索的。1985年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在《决定》中,提出了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问题,而且把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当作关系民族素质提高,国家兴旺的一件大事。为什么《决定》会提出这个问题?至少是三个方面的需要:一是迎接21世纪经济和科技挑战的需要。从1985年到现在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央多高国民素质。思考和探索如何提高国民素质问题,是教育工作者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在这种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很自然地提出了教育应转到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很自然地会要求实施素质教育。所以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社会发展、教育工作本身的发展提出的任务,是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过程中提出的课题。事实上,一些地方已经自觉地对素质教育进行了探索、实践。首先是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校长、教师进行了探索、实践,最后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其“实施意见”中作为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文件,确定了基础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素质教育这个问题首先是一个实践问题,不是理论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大量的教育实践,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经验,然后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逐步形成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然后反过来指导素质教育实践。素质教育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目标,以促进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样的目标、宗旨是大家都赞成的。向这个目标努力、前进,没有什么盲目性。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宗旨,有理论问题,也有实践问题。从目前来讲,更多的
是实践问题。要大胆探索,在探索中不断积累、丰富经验。在探索过程中,实践经验就会逐步上升为理论。
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教育思想要有一个大转变,实施素质教育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说难难在统一认识、统一思想上。如果思想认识统一了就不难。要把我们的认识统一到中央的文件上来,统一到教育的法律、法规上来。针对“应试教育”单纯地看重为数,看重智育,使德育、体育、美育处于薄弱地位,总是频繁地统考、统测,搞分数排队,教得呆板,统得太死的那一套做法,转变教育思想应着重提出两方面:以德育人是大根本;因材施教乃总法则。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育实践。没有家长、教师、职工、干部乃至整个社会教育思想的转变,就不会有真正的国民素质教育。下面就
转变教育思想问题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目标。
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建国前是对少数人进行的教育(建国前小学入学率最高的1946年,入学率是20%左右,80%左右的适龄儿童不能入学,在校生只有2368万人)。建国后,中小学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虽然逐步提高(小学“文革”前的1963年入学率只达57%。1965年达84.7%,1986 年实施义务教育时达96.4%),小学基本普及入学率98.4%,但初中入学率并不高,前几年是50%左右,近两年才达70%左右,升高中的比例更少,升大学的则为6%左右。除小学基本普及,可以说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教育外(差两个百分点,一年 40万人左右),初中、高中只是面向部分国民的教育,大学仍是面向少数人的教育。正因为几十年来的这样一种情况,因此,高一级的学极总是以分数为标准从低一级学校选拔部分学生甚至是少数学生入学;低一级学校则总是以向高一级学校输送部分新生服务为目的。如果说就业不充分,就业制度不完善是“应试教育”的社会原因的话,那么这种几十年不断强化的选拔升学机制,就是“应试教育”的教育自身内部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教师、职工、干部对于教育的普及意识很薄弱,对存在许多弊端的“应试教育”已习惯于接受,而对普及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却缺乏共识。所以,当前面向全体的问题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为第一个义务教育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的贺立斯·曼恩指出:“估量科学和文化造福于一个社会,不应过多地着眼于这个社会拥有少数掌握大量高深知识的人,而应着眼于广大人民掌握足够的知识。”毛主席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许多事实说明了这个道理。日本、新加坡等许多国家的经济发达,国民
素质教育的基础理论
富裕,根本的原因并不在于他们拥有多少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而是由于他们拥有高素质的国民。我国1986年实施义务教育,基本要求是三条:1、适龄儿童、少年普遍入学;2.学满九年;3、政府行为,强制推行。所以全社会都要牢固树立以提高全体国
民素质为目标的普及教育观念。义条教育阶段,政府要办好每一所学校,学校要教育好每一个学生。
当前,1.政府要下力气缩小好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差距,从投入、师资、领导干部力量配备等方面向薄弱校倾斜,尤其是要通过建立校际之间的校长和教师的交流或轮换制度,以迅速提高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这项工作应在三至五年内见到明显成效。现在仍然要重申:小学、初中阶段不搞重点学校,不搞重点班,不搞快慢班。要把校际之间的差距缩小,使得就近入学能为广大群众接受。2、学校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在热情关心和大力帮助“后进生”方面下功夫,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因材施教,加强个别教学,是教育好每一个学生的根本途径。不能偏爱一部分学生而漠视甚至歧视另一部分学生。以分画线,人为的把学生分成可以升学、可以造就和不能升学、不能造就两部分,是不科学的,也是不道德的,最终可能导致一部分学生受歧视,甚至导致“社会排斥”,因此应力求避免把学生分成“优生”和“差生”,而且要取消“差生”这种称谓。在不得以的情况下,使用“后进生”较好一些。我们应当认识到,在小学阶段(6—11岁或7—12岁),初中阶段(11—14岁或12—15岁),就确定一个学生是可以培养或不可以培养,是“差生”或“优秀生”为时过早。中国人对人的认识,总结一句很有名的话,叫“盖棺论定”,要到死了以后才能确定这个人到底怎么样。怎么能在十一二岁,十四五岁就把人看死了呢?应当说实际上并不存在所谓“差生”,存在的是单一、刻板、一刀切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是教育的非因材施教化,非个性化。在教育培养的目的、内容和方
法上要把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
总之,在基础教育阶段,全社会都应淡化选拔意识,增强普及意识,重视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育质
量。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面向全体学生的办法:一刀切是不行的,必须因材施教。
(二)以促进全面发展为宗旨。
在基础教育阶段,要落实的另外一个教育思想,是要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目前,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在理论上并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障碍,问题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到位、不落实。人们对德、体、美、劳等方面教育的社会作用还缺乏认识,对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问题的严重后果还缺乏认识。“知识就是力量”,这当然是一种真理性的认识,但认识如果停止在这一点上是不全面的。应当承认,道德也是力量。人格、理想、感情都可以产生力量。历史上的诸葛亮、包公、文天祥,现代史上的方志敏、周总理,他们的人格力量,至今仍在激励着我们爱国爱民,清正廉洁,忠于职守。当董存瑞手举炸药包,喊着“为了新中国,前进”的时候,当江姐在牢房中绣着五星红旗的时候,我们看到了理想的力
量。当我们诵读屈原的《离骚》或李密的《陈情表》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感情力量激起的不尽波澜。
知识是培养品德的重要基础,但“知识即美德”的论断却是有片面性的。知识是培养美德的基础,但不能说知识即美德。有知识并不等于就有美德,假药、假饮料、假种子、假化肥以及种种用高科技手段坑害消费者的案例就足以证明。教育要着眼于每个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发展,把“发展”的内涵定位于知识既是重要的,又是远远不够的,“发展”还应当包括身体的、
心理的、伦理的、文化的许多方面。
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它当然要为基础教育后的各级各类教育打好知识基础,但重要的远不止于这一点。基础教育还要为学生打好今后进入社会做人、办事、健体的基础,还要帮助他们接受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的世界观和
科学的人生观以及有价值的文化遗产,还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并使他们具有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态度和能力。
(三)以育人为根本
学校教育尤其是现代学校教育,“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案中书”是不行的,要既教书又育人,而且要以育人为本。随着电视机、计算机、录像机进入家庭,“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已变成现实。信息传播的现代化,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前一时期,由于激光视盘营业性放映以及西方影视片泛滥成灾而带来的暴力和色情,就成了社会上两大公害。西方国家把生活中的暴力和色情搬上了屏幕,而在我们这里则是把暴力和色情从屏幕上搬到生活中。凶杀、强奸、绑架人质、抢银行,许多犯罪分子供认,是从影视片中学到了这些东西。一些影片、录像带、光碟是直接的教唆犯。中小学生是不良影视、不良文化的直接受害者,在这种不良文化的影响下,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搜身、骚扰、殴打、抢劫等校内暴力行为在一些地方出开始蔓延。这是值得忧虑的。如果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提高与社会道德水平的下降同步
进行,后果将不堪设想。
素质教育的基础理论
在当前情况下,必须把育人看作是头等重要的事情。因为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一辈子。现在许多家长都极端重视对子女的早期智力开发,执著而又盲目地追求孩子的早慧。于是一些商人也就投其所好,炮制了“××方案”、“×××工程”、“××指南”,说是你希望你的孩子成为神童吗?那就请买一套吧。许多家长经历了按某种模式塑造孩子的艰苦历程。在父母过高期望值的棍棒之下,出了夏斐、刘玲等多起恶性事件,还有不少孩子为抗拒父母的压力而出走,甚至自残、轻生,其中有许多深刻的教训。年轻的父母们应当懂得通过机械的强化训练,让孩子识几千个汉字,记若干个外语单词,背上百首诗词,并不一定是值得炫耀或者骄傲的事情。某些知识,某种技能,可以速成,但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人生经验的积累,科学人生观、世界观、正确价值观的确立是难于速成的。彭光明同志写过一篇《孩子不是文明的奴隶》的文章,看后很有启发。他讲看到一位朋友为七岁女儿举办的古筝演奏会,七岁孩子手指一撩一拨,音韵顿如行云流水,幽雅而清纯,令人十分惊喜。但后来,当人们对孩子的成绩和聪明的惊喜中冷静下来后,就发现这类孩子好像少了点什么!少了点什么呢?少了点孩子气,少了点孩子的天真。这类孩子早熟的根基是脆弱的,是缺乏生活源泉的。彭光明说:“他们的聪明远离了小溪中的鱼虾,远离了草丛中的蝈蝈、蚂蚁,他们不知道自然是美丽的,他们不知道生活中暴雨与阳光同行,他们的举止成了都市文明的简单的再版。”父母们不惜重金买钢琴,请家教为孩子构筑文明社会的一切。孩子们则被迫以时间和童真为代们堆砌某种动作的熟练。这种做法的利弊得失是应当引人深思的。孩子固然是家庭的孩子,社会的孩子,但首先应该是自然的孩子,大地的孩子。我们需要塑造孩子,但不能以牺牲孩子的天真,不能以一代人的刻板为代价。因为被这种呆板所钝化的,恰恰是人类活跃的思维,被磨损的恰恰是灵感和悟性。“应该让孩子去玩泥蛋,去趟小溪,去趴在地上饮食不思地看蚂蚁搬家,去跌跌撞撞,甚至擦破一块小皮。孩子应该是这样的,因为孩子的行为可以被引导,但天真是不可以被剥夺的。”
童趣、童真、童心必须予以精心保护,使之不受践踏,不受破坏,因为这是形成健全人格的最为重要的基础。
早期智力开发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早期行为习惯的养成,早期思想、感情及品德的培养。《家长报》创办10周年时,我给家长们写了三个字“德者智”,加了一句补充的话,“大体如此。”以此与家长共勉。意思是:大体上讲,还是有道德的人更聪明。家长们和教育工作者们不要只是追求聪明,而忘记了道德。离开了道德的聪明是不足取的。《红楼梦》里已有一句十分明白的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希望孩子聪明没有什么不对,但同时,要有道德。加强德育,要从社会上以及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加强针对性。中小学加强德育首先从文明礼貌做起。文明礼貌的传统不能在新一代人中丢失,如果一旦丢失了,小而言之,会带来社会秩序的混乱,大而言之会给国家、民族带来灾难,带来耻辱。礼仪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调节人际关系的一种规范,有礼仪规范,才能使社会生活井然有序。礼貌的本质是尊重人,要做到尊重人并不容易。例如:“你好”、“谢谢”、“对不起”、“请原谅”等这样一些礼貌用语,有些人不是能很习惯地讲出来,特别是做了对不起人的事,“对不起”、“请原谅”很难出口,常常因此导致恶语相加,甚至挥拳相向。一些礼貌用语,可以帮助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一种友好、合作、互助、和谐的关系。应该看到现在的年轻人一个很大不足是不会尊重别人。尊重人,应从尊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做起,这些已写进了中小学生的行为规范,要狠抓落实。文明习惯的养成要从身边的事做起。师长、家长要对孩子加强引导。最近《广而告之》有一个镜头,母亲拿几个香蕉给孩子吃,母亲说她也吃一个,孩子说不行,他全要。然后有一句广告词:“年轻的父母,不要用你们无私的爱娇惯一颗自私的心。”讲得很好。孩子吃东西的时候,应和长辈一起分着吃,要养成习惯。
这不是不爱孩子,这是从更长远、更本质的方面爱孩子。
加强德育,当前要着重抓爱国意识、公民意识、民主和法制意识的培养。爱国主义教育,这几年很有成效,尤其是中小学升国旗,唱国歌,向国旗敬礼,在国旗下讲话,看百部爱国主义电影,唱百首爱国歌曲,读百本爱国读物,建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活动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要持之以恒,继续搞好。公民意识要大力加强,强调公民意识,是社会的呼唤,能遵纪守法,能履行公民权利和义务,能忠于职守,能有社会公德,这不是降低德育要求,而是使中小学德育能够落到实处。民主和法制意识是当代国民最需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素质。说老实话,我们的民主意识是不强的。民主习惯、民主作风是很薄弱的。尤其到基层,家长作风、一言堂、专断和粗暴的作风,还是很严重的。我们的许多干部、群众,不懂得、更不会用民主的方法来处理家庭、单位、部门、社会内部的关系,来解决各种利害冲突和矛盾,因此而造成许多严重后果,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所以要从小学会讲民主,从小培养民主作风。当然,在培养民主精神、民主作风的同时,要强调增强法制意识。首先要学法、知法,不然,犯了法还不知道怎样犯的。然而更重要的是要守法,有了法律知识而没有法制意识,不能自觉地把自己的行为约束在法律的范围之内,结果是有法不依,甚至执法犯法,这是当前存在的相当普遍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
从小养成依法自律的自觉性,二是对有法不依者要严加惩处。
素质教育的基础理论
加强美育。对人的培养,既需要晓之以理,又需要动之以情。美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他的情感的因素。因为任何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通过审美主体的感情体验。以情感人,理在其中。颀赏美、感受美,可以缓解忧虑、压抑、痛苦、失望等消极情绪,可以激发热爱生活、愉悦和谐、乐观向上等积极的情绪。席勒说:“道德的阶段,只有通过审美的阶段才能实现。”情感是行为的动力,人们对美的追求往往成为进步的动力。所以可以说美育是造就完善人格的必经之路。记得有一首诗写中华文化。什么是中国:是长城、泰山、长江、黄河;是秦时明月汉时关;是秦皇、汉武;是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是春节的鞭炮,端午的棕子,中秋的月饼。中国风俗最浓的是在国外的唐人街。面对出国潮,那些空洞的说教,往往显得苍白无力,而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艺术之美、传统之美,却以它的潜移默化的力量使海外游子寻根问祖,思乡爱国。我们现在正在进行扫黄、严打,这些治标之举,确实取得了很大成绩,然而为了我们社会的长治久安,就得在治本上下功夫。要通过教育使每个学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懂得什么是高尚与卑劣,什么是光荣与耻辱。现在不识真伪、不分善恶、不辨美丑的现象到处都有。河南郑州有一家照像馆,让孩子着日军服装、佩东洋刀照像做广告;四川恶霸刘文彩收租院被请上了各式广告。这些并非个别事例,所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刻不容缓。一个追求真、善、美的人,一个尊重别人也尊重自己
的人不可能去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不可能去偷盗、抢劫,不可能去杀人越货,谋财害命。
劳动教育亟待加强。时代发展了,但“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仍是伟大的真理。有人说:孩子不爱劳动责任在家长。不无道理。宠孩子,往往有意无意地在销蚀孩子的劳动观念。一些家长力图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去迎接孩子,以使孩子少经历一些劳动的艰辛,其精神是感人的,但这绝不是上策,因为劳动的艰辛恰恰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重要的营养素。现在犯罪现象很多,物质享受的欲望和不劳而获的诱惑,是犯罪现象剧增的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培养孩子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以劳动为荣,以不劳动为耻,是刻不容缓的大事。热爱劳动并具有劳
动技能是国民的重要素质。
心理素质的培养要普遍加强。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而健康心理的形成需要精心周到的培养和教育。父母和教师仅仅关心孩子身体健康和学业进步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把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把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十分重要的任务。在成长过程中一帆风顺的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较弱。因此,应重视培养他们的承受的能力。教师和家长要善于抓住生活中各种教育机会,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教育。而这种机会在成长过程中是常有的。例如:1996年国际中学生男排在斯洛伐克比赛,由于裁判员不公正,两次故意误判,使我国中学生代表队以两分之差未能拿到冠军。大家很气愤,有的要闹,有的要跟裁判抗争,等等。领队、团长、教练利用这样一个机会,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裁判固然可恶,但如果我们能打得再好一些,他们想捣乱也无法得逞,这是一种引导;这个世界上,不公正的现象是常有的,关键是要自己发愤图强,要比对方更强大,这是一种引导;你们以后当了裁判,一定要坚持做以公正,这是一种引导。这几种诱导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有人主张要设计一套挫折教育、磨难教育的方法,让孩子们经受。这不符合教育规律,不能跟《西游记》一样,由如来佛设计九九八十一难,去考验孙行者们。我们应利用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常出现的一些教育机会,进行教育。朱正有一段话讲得好:“逆境诚然可以锻炼人,有的人经受了逆境的考验确定更加成熟、更加坚强了;但是逆境也可
以斫丧人,更多的人因经不起这斫丧而消沉、沮丧,甚至死亡了。”所以不应随便地把人置于逆境或困境之中。
(四)以因材施教为方法。
人与人之间差异性是普遍的,绝对的,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所以,要面向全体学生,唯一的办法是因材施教,不因材施教就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在教学组织中把分班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要求在教
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实施因材施教的方法,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目前,愉快教育、成功教育、情境教育等教改实验,以各自的方式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几种实验,都注意
了面向全体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及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的原则。
愉快教育针对“应试教育”把学生束缚死了,教死了,教刻板了,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等弊端,着眼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启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把学习变为愉快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愉快教育并不排斥刻苦精神,应当指出刻苦学习的精神更多地存在于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在处于一种精神压抑状态下的苦学、厌学以至逃学、弃学的过程中,
能产生什么刻苦精神呢?
素质教育的基础理论
成功教育是一种很合理、很有益的教育探索,因为教育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帮助学生成功。”不求个个升学,但愿人人成功”是很合理的,也是很符合学习者的意愿的。每个人都可以成功,都应该争取成功,教育的责任就是要培养学生自身的成功的能力,给学生以成功的信心和希望,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帮助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去获取各自的成功。“应试教育”对于升大学来讲,90%以上是高考失败者。我们有句古语: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否应看到失败也可能是失败之母呢?从未获得过成功的孩子,没有成功的体验、机遇,往往自卑、消极,自暴自弃。其实还应当更多地看到成功也可以是成功之母。一谈成功的机会可以十倍地增强儿童少年的信心,为他们新的成功准备良好的心理条件。成功教育除了要重视智力方面的因素外,尤其
应重视情感、意志、道德、品质方面的因素。
情境教育是对素质教育的又一种重要探索。教育应当是有情的,离开了感情的教育只能走入单纯传授知识的刻板、枯燥的死胡同。以情感人,以情化人。感情的交流是育人的基础。面对人与人之间关系日趋冷漠的现象,面对一些青少年冷酷无情,行为残忍的现象,对情境教育的探讨应当是十分有意义的。李吉林老师强调:教育要由境入情,情境交融,以情感人。由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以“美”去激发“爱”,从而实现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主动地、和谐地、生动活
泼地发展的目的。
文登市七里中学教育改革有特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应当说,山东文登市七里中学几乎创造了奇迹。7年前,当许多学校不惜严重加大学生负担以追求高分数的时候,他们果断地取消了一切加班加点的学习活动,而教学成绩却由全市后进跃入先进行列;每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例如一个在小学连县级数学竞赛都未能进入决赛的学生,进七里中学仅9个月,就在全国“华罗庚金杯”数学邀请赛中夺金折桂;学校连续7年未
发生一起刑事或治安案件,毕业生无一违法犯罪。
每一所高质量的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文登七里中学的办学特色是加强非智力因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非智力心理品
质。
文登七里中学也曾有过靠“时间加汗水”追求升学率的沉重教训。八十年代初期,升学率上去了,非正常的两极分化却加重了,3年学生流失比例达20%,很多学生道德观、价值观发生倾斜,对他人和集体缺乏责任感等等。面对这种形势,文登七里中学的领导和教师痛下决心,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桎梏,从培养学生良好非智力心理品质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他
们的非智力因素教育,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
起始阶段,1985年秋到1986年,搞现代教学,废止所有加班加点的教学活动,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开设课程,将课外活动、星期天、节假日还给学生。同时,学校抓了四个方面的教育。一是理想教育。抓理想教育出发点,就是引发学生为祖国学习、为成才学习的需要,激发学习的动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针对初中学生富于幻想的心理特点,或者搞全校性的参观历史遗迹、知识竞赛等活动,或者进行个别的理想教育与学赖宁、学陈景润、学当地的英雄模范人物和身边的先进同学相结合。对初一学生,侧重培养他们“当一个好的中学生”的理想和动机。对初二学生,着重激起他们“战胜自我,不断奋进”的志向和动机。对初三学生,重在激发成就动机。二是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教育,将其纳入非智力因素教育范畴。他们通过各种有益的活动促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习惯。上课前先预习、作业前先复习;不乱扔纸屑杂物,走读生出入校门的百余米路程,都自觉推着自行车排队靠右边走,住宿生被褥叠得整齐,领饭自觉排队等良好习惯,都是这样养成的。三是情感教育,学校要求每个教职工要真心爱学生,不得歧视任何学生,师生要达到情感上融会,认识上共识,心理上亲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四是进行“团结、
勤奋、竞争、进取”八字校风和“想学、勤学、会学、乐学”八字学风的教育。
深化阶段,1987年至1988年,将非智力因素全面引入了教育教学领域。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个别的心理教育,即“心教”,突出将心比心,以心换心,重视心理、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对有自卑感的学生,帮助打掉自卑、树立自信;对一遇困难就体懒神疏的,帮助他们自强;对那些管不住自己的学生,要培养其自制力。提高阶段,重点转化差生和塑造优生的
良好心理素质。获得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金牌的谭金业同学,就是非智力因素教育使他升华的。
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新论
校园文化的研究已由浅入深,内容不断更新,领域逐渐扩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其根本原因在于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逐渐被认可和重视。在“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今天,进一步探析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以科学地构建校园文化,对
深化德育改革、促进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发展和良好的品德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素质教育的基础理论
校园文化与德育是两个相对独立而又完整的体系,具有各自独特的内涵、形式和不同的发展规律。第一,德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很强的思想性,它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以培养教育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实践过程,②其目标与发展过程是可控的,受制于人的主观意志。而作为校园文化之精髓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往往是通过无意识的、内隐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机制而形成和发展的,更多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第二,德育的目标、原则、内容等具有较强的规定性,它通过有计划、有目的、较规范和系统的教育过程达到学生的知、情、意、行诸方面有意识的正向发展,教育过程具有可控性,影响结果是教育者期望的品德,而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是通过校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身在其中的学生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点、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与既定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精神和心灵的塑造,整个过程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影响结果可能与学校德育要求一致,也可能不大一致。第三,德育工作往往有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主动与被动、主导与主体之分。而作为校园文化主体的校园人同时又是影响客体,主动者与被动者是统一的,
校园人在创造了校园文化的同时又享用了校园文化,在其中受到熏陶和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深远而又持久的。
校园文化与学校德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渗透,二者在对学生品德及个性的培养上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任何思想品德及个性都是一定社会生活条件的产物,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只能在一定社会生活条件的背景下和氛围中进行。校园文化为学校德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背景和条件,同时校园文化中丰富多彩的德育内容和形式充实并发展了学校德育工作。一位美国教育家在论述青少年品德形成塑造时谈到三条途径:一条是靠正规教育,一条是靠非正式教育,一条是靠隐性教育。这里的隐性教育,是指校园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的优化;校园文化传统的发扬光大,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校园民主管理的科学化;校风学风建设;学生的心理品质的塑造和培养。学生在校园文化这种隐形教育因素中,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约束、熏陶、影响和激励,并通过选择教育、自我教育等过程,逐步升华和完善自己,在潜移默化之中使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品德。所以,优秀的校园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德育因素,它以深刻而持久的潜在力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情感及内心世界,使其形成牢固的道德观念、崇高的思想品质和积极向上的人格精神。反过来,作为校园文化中起着导向、统帅、灵魂作用的学校德育又影响、改造创新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与学校德育协调一致,就会使校园文化和德育工作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就会大大增强和提高育人的效能和效率。校园文化是一种必要的德育因素,其德育功能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
要补充。
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在于它把社会的价值观、道德原则隐含在自己的文化结构和氛围中,通过灌输、启迪、熏陶而潜移默化地形成学生的思想、行为、道德品质。校园文化的结构和氛围具体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按照教育目的及具体化的教育目标而建设的学校物理环境,它的构造和设计体现了人的价值目标和审美意向,同时这种环境创造出一种境界和氛围,对身在其中的学生起“环境育人”的作用。我国古代的书院即重视以自然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心灵。宋代五大书院多设在依山傍水的优美环境中,“借山水以悦人性,假湖水以净心情”。③校园文化是一种“人化”的文化,对学生的精神状态、心境及其成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实验证明,单调、阴沉、刻板的物质环境往往使人的思维难以展开,并产生一种忧郁的心理,而丰富多彩、空气清新的环境则能提供大量的视觉提示,使人精神舒畅,思维清晰和敏捷。布局科学、合理的具有特色的楼群、校门、屏风、花墙、台阶、雕塑等能使学生产生愉悦感,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进而产生自豪感、高尚的情操和对理想的追求,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学习和生活。正如蔡元培所言:“美可以陶冶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感情。”作为一定的文化载体的方式文化,包括板报、新闻广播、录像、图书、期刊、报纸等。由于学校不再是“象牙塔”,社会各种知识传播媒体必然对学校方式文化产生冲击,图书、期刊、报纸、录像等通过各种渠道大量涌入学校并影响学生的人格、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那些内容健康的、科学的会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产生积极作用,那些不
健康、不科学的东西对选择力和批判力还不强的学生的人格养成会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
校园制度文化包括校纪、校规和相应保障措施以及以学生社团为主的组织行为文化等,它既是自觉纪律与法制教育的结果,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手段。学生在参与各种规章制度的制订、讨论与落实中锻炼了能力,增长了才干,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大学生社团活动使学生在一种精神愉悦和满足中得到思想引导和启迪,从而实现对大学生精神、心灵的塑造。社团活动吸引学生全心身投入,并不为报酬,培养了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精神,达到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感受到群体的温暖,形成一种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不断调整个人需要和行为,逐步形成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丰富多彩、深入广泛的社团活动能够形成一种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氛围,对身在其中的学生起到
感染和陶冶作用,发展学生健康向上的情趣,加深自我体验,并转化为道德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素质教育的基础理论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它包括学校的价值体系、思想意识、理想信念、思维模式、工作方式及师生关系、校风、集体舆论等。精神文化通过校园这一相对学生而言的外部世界的文化氛围唤起他们高尚的情感,使他们的心灵受到感化,从而影响和形成真、善、美的德行和品格。精神文化作为一种对人具有精神陶冶作用的最重要的环境诱因,有利于消除学生个体“内在形式”与学校这一“外部世界”的对立紧张状态,并将二者高度和谐地统一起来。学校精神文化是以隐蔽课程的形式对学生发挥作用的,它作为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以一种含蓄、隐形的方式,对学生产生潜在的心理压力和行为动力,规范和约束学生的道德行为。精神文化规制学生认同、接受道德规范并转化为内部的道德需要,进而巩固、扩大,形成道德行为,显示出墨
子所说的“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环境影响效果。
从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来看,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心理内部矛盾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④校园文化为学生积极活动和交往提供了条件,学生在交往中,形成对事物、对他人、对集体的关系,其行为方式也受到校园精神、道德准则和规范的调节,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验并掌握有关关系准则,养成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由于校园文化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标、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而规范设计的,校园文化更易于对学生产生德育作用,在学生现有的经验、兴趣、情感、信念基础上,启发、促进、加速学生的“自我运动”,将外部要求转化为动机,并引起道德行为。校园文化正是适应了学生爱活动、好模仿、富于想象等心理特点的需要,发挥了情感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所以说,校园文化对学生品德的影响,在于它创造了一个满足学生需要、陶冶学生心灵的场所和情景,以校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方式表现出一种高度的观念形态,对学生在品德认识上起导向作用。而与观念体系相适应的学习生活环境和氛围,对学生起陶冶情操、规范道德行为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复杂的物质环境、行为表征和心理氛围,其德育功能具有以下特点:
1.不确定性: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不像课程那样正式列入学校的教育计划,有组织有安排地按预选编制的课表实施,而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和精神环境,熏陶和感染学生。校园文化虽也必须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设计的,但却缺乏逻辑性和系统性,这就决定了其德育功能的不确定性,同一德育因素,对不同时期、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发挥不同作用,而且有时产
生显性效应,有时产生隐性效应。
2.潜在性:指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存在的隐蔽性和德育影响的潜移默化性。隐蔽性指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德育功能的存在,以及对它的把握程度如何,它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客观存在着。这一特征容易导致对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重视不够或认识上的偏颇。潜移默化性是指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声教育”,它主要以非固定的组织形式或非语言形式,通过学校的环境、气氛、风气等隐性教育因素,以不明确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引起学生无意识、非特定心理反映,使学生于不知不觉中受到
感染、暗示、熏陶,从而收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3.综合性:指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不是某一教育因素的作用,也不是各个教育因素、各个层次的简单组合、机械叠加,而是各个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校园文化的任何一个教育因素只有与其他因素有机结合,互为联系,互为影响,进而融为一个
不可分割的教育效应场——德育文化氛围,从而释放出远远大于各要素之和的教育效能。
4.长久性: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具有一定的非预期性和不明显性,所以产生德育效果是长期的,绝非一日之功。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经过长期、反复的教育而养成。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绝非立
竿见影,它需要长期、持久的影响,与其他教育因素相结合,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5.结果的难量化性: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是对学生施与非系统、非连贯的影响,每一要素的作用很难确定。而且校园文化对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影响以及各方面的发展、提高水平很难量化。所以对校园文化德育功
能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只能进行定性分析。
为了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从宏观层面上应加强以下几
方面工作:
1.提高认识,强化建设优良校园文化的意识,全面认识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校园文化绝非可有可无,也不仅仅是唱唱跳跳的课余文化生活,而是客观存在地制约和影响着青少年学生品德及个性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和途径,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所以在深化德育改革的今天,必须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做到党政工团齐抓共建,提高校园文化层次,
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素质教育的基础理论
2.以育人为目标,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育人为指导思想,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服务于人才培养、服务于两个文明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和价值取向的总体要求,并且要把这一思想渗透贯彻到物质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组织文化、活动文化等亚文化建设中,以形成学生的“德”和“能”。偏离这一方向就会使校园文化建设脱离
正确轨道,乃至出现重大失误。
3.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性原则,用科学的思想道德体系来建设校园文化。主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积极吸收社会文化中的有益因素来丰富充实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选择、借鉴世界文化的精华,要精心提炼、浓缩、整理、
改造,对消极因素应有防御性措施,绝不能让反动、腐朽、错误的东西在校园中立足和蔓延。
4.校园文化建设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适应学生特点,注重针对性。作为德育对象的学生,既有身心愉悦的要求,也有求知的欲望,而且更主要地是对他们进行价值观的引导。校园文化要以宽松、和谐、融洽、亲切的形式,寓德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以产生良好的德育效果、适应学生特点,还要处理好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消遣文化与创造文化、文化
形式与结果的关系,以提高文化层次和品位。
5.校园文化对外要与社区文化相结合,与社区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要优化社区文化环境,消除社区环境中的有害因素,治理环境污染,取消消极糜烂的活动设施,加强对公共场所的管理,使社区内的各种设施和组织都成为良好的教育因素。社区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服务,社区委员会及其成员有责任、有权力和义务参与学生的监督管理,并及时与学校教育相结
合,发挥社区与学校的合力作用。
学校德育工作的三个规范意识
如何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跨世纪人才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要始终把思想道德教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来考虑,让全社会形成德育首位的共识。现就如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规范意
识谈三点粗浅的看法。
一、规范责任
一是完善德育机构。具体措施是:成立由校长或书记挂帅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充分发挥政教处的育人功能,形成一个以班主任和政治课教师为主导、其他科任教师及管理服务人员积极投入的班级中心负责制格局;组建保卫组、护校队,排除校外干扰,净化育人环境;加强团队建设,选拔品学兼优者担任团队干部,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通过创建“少年团校”、“青年党校”活动,加强对学生政治方向的系统教育,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二是提高德育管理者的素质。要经常组织责任管理人员学习德育理论、政治理论,开展一系列的德育活动,强化他们的德育意识,从而使他们的管理能力得到不断提高。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名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确保德育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
三是要坚持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三育人”原则,以班主任工作为枢纽,构建一个学校、社会、家庭三维
空间的立体化大德育网络,使德育工作跨上新的台阶。
二、规范制度
要规范学校德育制度,首先必须拟定学校德育常规管理制度。如制订《学校德育工作常规管理方案》、《学校教职工“三育人”评价细则》等制度,具体指导学校德育工作。此外还要制订《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方案》、《学生一日常规》等制度,强化
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其次,在德育常规管理过程中,要提出鲜明的行为、活动特征方面的要求。譬如针对德育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教育性,我们对德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提出了“四全二严”、“四多二不”的要求,即对学生要实行“全面、全员、全程、全心”教育,要“严而有度、严而有方”;对学生“心理上多加启迪,生活上多加关心,学习上多加辅导,行为上多加指点,绝不随意挖苦讽刺打击学生,绝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此基础上,与师生签订德育工作责任状,强化德育工作的制度意识,确保德育过程操
作规范。
素质教育的基础理论
此外还要注重培养一批带头执行常规的积极分子、先进人物,通过报告会、广播录相等视听宣传媒体,充分发挥榜样
的作用。
三、规范评价
引进激励竞争机制,对师生行为考评实行量化规范,是确保学生德育工作顺利进行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如考评教职工,可根据学校工作的特点,将学校工作分成行政管理、教学工作、后勤服务三大块,制订《“三育人”评价方案》,分别从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实绩五个方面,制定“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三育人”量化评价方案,其评价结果与年终考核评优、职称晋级、奖金等挂钩,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对学生的评价,则要依照《湖南省中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方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评价细则。如学生的学校行为规范量化评定可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班主任评四级考评办法,学生家庭、社会行为规范的量化评定可根据跟踪调查卡上家长、居委会(或村委会)的意见分项记分定
级,二者综合即为学生的德育评价等级。评价结果适当与学生评优等挂钩,以此引导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
学校德育要注意“三个基地”建设
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是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学校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笔者认为,抓好学校德育工作,除充分发挥团队、班主任的作用外,还要注重以下“三
个基地”的建设。
基地之一:家长学校。它是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基地。坚持办好家长学校,对学校德育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校应根据学生年龄、家庭、个性等不同的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对“问题家庭”进行重点突破。还要按不同年级的要求,制订出家长学校教学计划,由各年级组长负责,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对家长提出具体要求,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文明
礼貌、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基地之二: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各学科的特点,渗透德育,让学生在学好各科知识的同时,受到德育熏陶。如在教中国历史时,可结合中国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他们树立起为中华崛起而读
书的远大理想,炼就一身过硬本领报效祖国。
基地之三:课外活动。学校应从具体的实际情况出发,把课外活动作为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如组织课外阅读小组,阅读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读本、爱国主义教育读本等书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传统美德意识;在“七一”、“国庆节”等重要节日或纪念日,组织器乐、舞蹈、美术等活动小组举办文艺演出、绘画比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组织学生为孤寡老人做好事、为希望工程献爱心等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好品质;组织学生下工厂、去农村参观访问,
写调查报告,使学生在实践中接受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向素质教育迈进--来自株洲市二中的报告
湖南株洲市第二中学创办于1955年,经过40年特别是近10年来的办学历程,这所在全省乃至全国颇有名气的省属重点中学,已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和特色。透过硕果累累的办学实绩,人们欣喜地看到,他们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
轨的探索和实践中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探索:构建“二中模式
1984年10月,改革的浪潮将刚过不惑之年的熊光亚推上了株洲二中这艘航船的舵手位置。当时,尽管我国基础教育已拨乱反正,但却被应试教育的迷雾笼罩着,一根无形的“高考指挥棒”把千军万马引向“独木桥”。不少学校加班加点,片面追求
升学率,不少学生苦战“题海”,成了做题的机器。沉重的课业负担压抑着孩子们的个性和特长。
难道就这样造就跨世纪的一代新人?
作为一所省属重点中学的校长,熊光亚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为此,他深入课堂,同师生打成一片,研究教学、探讨育人,并坚持每年听课100多节,找师生谈话300人次。他立志要把株洲市二中办成一流的学校,从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中学教育体系。
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凝成了具有特色的“二中模式”:
素质教育的基础理论
学校——规范化+特色;
教师——整体优化+特点
学生——全面发展+特长
这是熊光亚经过几年的酝酿和苦心经营,于1989年推出来的株洲市二中的办学思路。
“二中模式”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内涵十分丰富。“学校规范化”,包括学校环境、校舍设施、图书仪器等硬件,也包括教育思想、管理制度、教育科研、校园文化等软件;“特色”,虽然也包括校园环境,但主要指办学要在某个领域表现出较大的创造性,有独到之处。“整体优化”,对个体而言,是要求每个教师都必须又红又专,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对群体而言,是要求全体教师都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成为一支真正过硬的队伍;“特点”,对个体而言,是要求每个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表现出创造性,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对群体而言,是要逐渐形成学校教师有别于其他群体的优良作风。“全面发展”,是要求全体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都达到或超过德育行政部门规定标准,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特
长,以利于将来的发展。
改革:实现“五个转变”
“二中模式”体现出全新的现代教育思想,它不是学校的某个单项改革,而是涉及办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
学手段等全方位的改革。具体表现在“五个转变”——
办学思想由面向少数转到面向全体。“二中模式”,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质量。他们不把眼睛盯着少数尖子学生,而是要求教师“偏爱”差生,并把转化差生的实绩作为考核教师业务的重要内容,与晋职、评先直接挂钩。因此,学校从未出
现过歧视差生的现象,全校差生转化率达85%以上,每年高中毕业会考一次性合格率均在98%以上。
课程结构由单一文化型转到课程多样化。单一的文化课程,这是普通中学教育长期以来的一个通病。而株洲市二中推出“二中模式”后,课程结构发生了变化,不仅有必修课,而且有选修课、活动课。最早列入选修课程的是微电脑课程,后来发展为必修课。学校在全省率先编写中学计算机教材,并自编计算机软件,用于学校管理和辅导教学。学校强调劳动技术教育,除明确规定要学手工工艺、自行车修理、食用菌栽培等内容外,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修家电维修、英文打字、服装缝纫等内容。学校还把活动课正式列入课表,打破班级、年级界限,以课外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此外,还开设人口理论教育、中国近代史、学习方法等选修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校还准备实行“两证制度”: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发的
“红本”,叫毕业证;二是学校发的“蓝本”,叫“特长证”。
教学内容由重视知识积累转到同时重视能力培养。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学校兴建了高标准科技楼,理化生三科的仪器设备、药品标本全部按国家教委颁布的一类标准配备,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开出率均达到100%,高中毕业实验考核合格率达100%,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1985年以来,学校把培养学生能力的重心逐步转到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上。1986年,学校成立了科技活动小组,举办了创造力培训班,1990年又成立了全省中学生中第一个发明协会,组织学生广泛开展“三小”(小发明、小设计、小论文)活动。全校2000多名中学生,85%以上投身到10多个课外科技活动小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了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近十年来,学生的创造发明主要有:陈杰的“眼镜瞳距测量器”、易
钊的“汽车超载显数报警器”、宋赞的“汽车转向信号自动控制器”、盛滔的“蓖复式水田中耕施肥器”等。
教学方法由机械呆板转到生动活泼。过去教学“填鸭式”、“满堂灌”的情况比较多。“老师口若悬河,学生呆若木鸡”,这是二中的师生曾流行的一句自嘲顺口溜。现在,学校提出“向40分钟要质量,不要看你会灌,而是要你搞活,让课堂充满生机
活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
二中的教学手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学校成立了电教实验领导小组和电教实验教研组,同时成立了有15个学科、20名热心电教的任课教师参加的电化教育研究小组,研究和指导全校的电化教学。
目前,全校117名专职教师中,80%以上掌握了电教知识和操作技能,学科运用电化教学的覆盖率达90%以上。
成果:人才辈出
素质教育的基础理论
登上学校科技楼,走进发明协会活动中心,的确令人兴奋不已:那琳琅满目的发明样品,那闪着金光的奖牌,那鲜红
的获奖证书,是株洲市二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结晶。
1991年7月,高三学生宋志刚、王艺发明的“心率遥测自动计数器”参加第二届世界青年发明家成果展览会,获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授予的金奖。1992年10月,初二学生刘金石发明的“高压锅气阀防堵盖”荣获北京第二届国际发明展览会铜奖。1986年以来,株洲市二中学生的小发明成果达220多项,其中在国际和国内获奖的90多项,有10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有11位
学生毫无愧色地走进《中国发明家大辞典》。
这无疑是株洲市二中办学的一大特色,但“二中模式”更多的成果还体现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
方面。
学校推行德育活动序列化方案,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成立了业余党校,组织要求进步的学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目前有311名学生申请入党。去年9月,校团委、学生会组织全校2000名学生宣誓,告别“三室一厅”。据去年统计,全
校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合格率为99%,优秀率在75%以上,多年来学生的犯罪率为零。
近几年来,全校初中毕业会考合格率达100%,优秀率在90%以上,高中毕业会考一次性合格率均在98%以上,高
考升学率也一直稳定在70%以上。仅去年,全校有137人获地市以上学科竞赛名次。
株洲市二中是湖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又是国家教委确定的培养优秀体育运动后备人才的试点学校。多年来,全校学生体育锻炼的达标率在90%以上,体育的合格率为100%。学生在全省、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上,屡获金牌。10年来,为高校、
高水平运动队输送了体育人才,学校被评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单位”。
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基础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实现这一转变,是以邓小平教育思想分析我国面临的形势和基础教育现状得出的必然结论。我国的基础教育近几年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逐步普及是这一进展的历史性标志。基础教育为提高民族素质和培养优秀人才奠定了基础,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提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不是对基础教育现状的全盘否定,而是对教育迎接21世纪挑战的响亮回答,是推动基础教育发
展与提高的建设性目标。
(一)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论述,明确了基础教育实现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要性
小平同志在1983年10月1日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指示确定了新时
期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在实现向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转轨。这两个“传轨”的直接目标是实现我国下一世纪中期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而这两个“转轨”的重要基
础则在于民族素质的提高。
小平同志在1985 年曾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在这里小平同志将劳动者的素质和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看做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这不仅符合现代化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更有其特殊的意义。沉重的人口负担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巨大的人才资源,则可以成为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优势。是人口负担还是人才优势,主要差别在于人的素质。因此,实现人口负担向人才资源的转化过程就是提高民族素质(包括劳动者素质和知识分子质量)的过程。实现这种转化的根本途径在于教育,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提高12 亿人的素质,基础教育必须为提高广大劳动者和优秀人才
的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看,基础教育就是素质教育。
小平同志的教育要面向世界的思想,是改革开放总方针在教育领域的体现,要借鉴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经验,以推动
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从而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优秀人才和劳动者大军。
近代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近百年来,许多发达国家都在不断进行教育改革。这些改革都具有浓烈的时代和国别的特色。但是,在一些根本问题上不断反复是各国教育改革中的普遍现象。以赫尔巴特等为代
素质教育的基础理论
表的传统教育派和以杜威等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的交锋,虽然在本世纪前期,但是,他们的主要观念的分歧,常常成为多年来每次教育改革争论的焦点。这些分歧集中表现在学校教育是以达到群体培养目标为目的,还是以服务于个性发展为目的;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还是以培养实际能力为主要任务;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还是以社会生活为主要阵地;是以教师为主体,还是以学生为主体。前苏联在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三次教育改革,美国建国以来的四次教育改革,日本近年的教育改革,都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上述分歧。其特点是当传统派教育思想占主导地位时,学校教育,首先是基础教育,就强调群众培养目标的实现,强调传授知识,强调课堂教学,强调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这样往往带来学生个性发展受到压抑,社会适应能力低,缺乏主动性、创造性等一系列弊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引发一场倡导现代派教育思想的教育改革,主张充分发展学生个性,重视培养学生能力,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这样的改革,在原有弊端得到某些克服的同时,又常常产生学科教学质量降低,学校纪律松弛等新的弊端,又不能适应社会竞争的要求,从而引发新的教育改革,再次进行新的恢复传统的运动。我们可以从许多国家教育发展的历史中得出上述不断反复的印象。我国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教育改革,也出现过类似的现象。每个国家的教育改革都是力图通过改革克服片面,使教育得到完善,但在完善过程中又往往会产生新的片面。世界历史的经验再加上现代科学由以分析为主的思维方式向以综合为主的思维方式的发展,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必须全面地、综合地认识教育的任务、培养目标和培养途径。正如人们认识到衡量国家的实力不能只看国民生产总值,而应当看综合国力一样,人的实力也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而是其各项因素形成的结构的综合体现,这种综合体现就是通常人们说的素质。所以,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实现素质教育,从而避免教育的偏颇和反复,是对世界近代教育发展历史认识的科学结论。
教育要面向未来是小平同志对教育功能的高度概括,在新的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候,更有其特殊的时代意义。”面向未来”正切中当前基础教育中相当普遍存在着的“应试教育”的要害。”应试教育”是对单纯以应考为目的而产生的诸多弊端的教育现象的概括表述,不是指现行的教育就是“应试教育”,也不是指某个地区,某个学校进行的是“应试教育”。这种教育现象的重要特点是把学生的考试成绩绝对化,作为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教育的唯一标准,作为教育价值的终极判断标准。显然,我们不能单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决定其将来可能发挥的社会功能的性质和水平。以此为唯一目的的教育必然会带来诸多弊端,是短视的教育,不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功能。决定了他的价值体现于未来,而受教育者在未来所能发挥的社会功能的性质和水平,则取决于他们的素质结构。因而面向未来的教育应当立足于培养真正起能动作用的人的素质。从这个意义上看,素质教育才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当然,面向未来的教育也必然要求科学地预测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的需求,以正确地确定
学校教育的培养方向。
因此,小平同志关于三个面向的论述,提高了我们对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必要性的认识,从而增强了实现
这一转变的自觉性。
(二)小平同志关于培养目标的论述,概括了素质教育的内涵,明确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方向
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就曾指出:“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82年他又指出:“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小平同志的论述明确了我国教育的培养目标。实现向素
质教育的转变是当前在基础教育领域落实小平同志关于培养目标论述的具体体现。
小平同志的论述概括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包括:
1.整体性。基础教育是为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奠定基础。因此,教育对象是全体适龄的公民。在未来的社会里,他们当中有些人可能是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文艺家以及各种类型的专门人才,也有些人可能是普通劳动者;有些人可能有相对固定的职业,有些人的职业可能不断流动变化;有些人可能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有些人可能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但是他们的整体素质决定着我们民族的素质;决定着我们人力资源的水平。因此,基础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受教育者,而不是单纯面向能被高一级学校选拔继续接受教育的少数学生。教师是“伯乐”,伯乐善于相马,教师要善于认识每位学生的特性;但是,教师又不能只是伯乐,伯乐相马的目的,是挑选出千里马,而淘汰其余,教师却必须对每个学生负责。因此,素质教育
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应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
2.全面性与综合性。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发展。这些论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马克思说过:“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这里的“总和”就是指素质结构。我们把人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正在阅读:
山坡羊10-14
汽车喷漆全国选拔赛技术方案网上公布版(DOC) - 图文09-15
41016#楼工程竣工监理质量评估报告 - secret03-26
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调考试题及答案04-29
梦回02-09
03-11年及13年GCT数学真题+答案05-04
岗位说明书参考样本之一09-14
仪器分析考试题库及答案04-29
JqueryEasyUI经典选择题03-20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教育评价
- 素质教育
- 机制
- 建立
- 实施
- 制度
- 科学
- 4月第1周总值周报模板
- 某电商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 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10)颁奖典礼
- 中山市小榄华晖学校招生启示
-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3
- 常见木马病毒清除的方法
- 连云港市水利工程确权划界工作思考
- Altium designer中常用库及部分元件名中英文
- 幼儿园兴趣班问卷调查
- 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糖尿病致右手左足坏疽患者的护理
- 2011最新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测试题及答案
- 关于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功能定位的思考
- 结构力学第1章 绪论
- 湘美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 蒙大能源甲醇项目气化装置氧气管线清洗方案 (1)
- 大学物理(上)期末试题及答案
-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1
- 定积分复习3答案
- 《保外就医活动的检察监督难点与解决建议大全》
- 初三数学一模复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