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发展

更新时间:2024-05-21 10: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与研究

从一个自然人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步进入社会的过程。

案例分析:可见,每个儿童都表现出不同的社会行为。不幸的是,丹尼斯和罗莎莉获得的是不利于他们发展的某些相互影响的模式。事实上,如果他们一直保持这样的行为方式,将会妨碍他们以后一生中社会成功的前景。另一方面,莎拉·乔却具备获得社会成功前景的基本技能。作为学前儿童专业工作者,应该帮助丹尼斯和罗莎莉养成更好的与其他人交往的方式,应该支持莎拉·乔发展她的技能。

社会性的含义:个体在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的社会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特征。即:从自然人——社会人。

什么是幼儿社会性?

幼儿在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社会环境,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幼儿心理特性。

社会性发展与社会化的区别:社会性发展是在与他人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情感、态度和观点及这些方面随年龄成长而发生的变化。社会化指个体形成和发展社会性和个性的过程。即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由一个自然人发展为能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的过程。

三)社会性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

1.社会性是学前儿童社会性情感及社会交往的需要;2.社会性影响学前儿童身体、心智的发展(良好的社会性促进孩子的社体健康,社会性还会影响学前儿童的心智发展);3社会性认知的需要(儿童的社会性认知是儿童主体观念形成的过程)

二、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精神分析理论

儿童心理发展史上第一个关于个体发展的理论学派。

观点:核心思想是提出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

人格由本我(伊底)、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新生儿人格结构中的唯一成分是本我。 (二)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班杜拉、沃尔特斯 三、影响社会性发展的因素 (一)环境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家庭环境: 家庭物质条件; 亲子关系; 家庭教养方式: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 △幼儿园环境:物质环境; 精神环境:教师与儿童、儿童之间、教师之间 △大众传媒 (二)自身因素

·气质对社会化的影响:认知、交往 ·认知水平对社会化的影响

·儿童参与的积极性对社会化的影响 (三)幼儿园教育

五、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2、访谈法3、问卷法4、实验室实验5、现场实验

第二章 家庭、父母与儿童社会性发展

家庭为什么会成为儿童发展的理想环境?

一、家庭是一个社会成员相对较少的群体,成员间的关系比较亲密,这有利于儿童获得较为一致的行为准则。二、家庭成语与外部环境的联系较多,这有利于儿童参与社会活动,发展其实会交往的能力,为以后社会交往奠定基础。三、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抚养儿童的责任,这有利于儿童得到较多的关心和爱护,获得安全感。

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启蒙性 与 持久不间断性 ·感染性 与 潜移默化性 ·灵活性 与 及时性

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家庭教育的误区:教育观念重智轻德 ·教育方式偏失·教育内容单薄片面·教育行为背离示范

(二)亲子互动的双向影响 1.父母对儿童的影响

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交往能力等 2.儿童对父母的影响 ·第一个孩子

·儿童年龄及发展水平影响父母的抚养方式

·儿童的行为特征影响父母的行为方式

二、教养观念:指父母或家长在抚育子女过程中,在儿童发展、对 儿童发展的期望及儿童教育方面所持有的看法和认识

地位:影响家庭教育质量的核心因素

父母的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

三、影响父母行为及其教养观念的因素:1.社会文化背景2.社会经济地位3.母亲就业4.压力和社会支持5.父母被抚养的经历6.父母的性别7.父母的个性特征8.儿童的性别9.儿童的年龄 10.儿童的出生顺序11.父母的婚姻质量12.家庭结构和规模13.亲子交往的情境

第三章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与友谊

什么是同伴关系?

含义: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关系 人际关系:垂直关系:成人——互补性 水平关系:同伴——互惠性 一、同伴交往的重要性

(一)同伴交往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

使幼儿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心情轻松、活泼、愉快。 (二)同伴交往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一起操作玩具,交流

(三)同伴交往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 同伴象一面镜子

二、学前期同伴关系的发展

2-5、6岁,儿童同伴交往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儿童合作-互动游戏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学前儿童同伴交往三阶段:非社会活动、平行游戏、社会交往行为 非社会活动:一种没有参与者和旁观者的行为以及独自的游戏;

平行游戏: 有限的社会参与行为,其间儿童将共同分享相似的玩具,但不相互交流; 社会交往行为:包括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

联合游戏——儿童分别进行不同的活动,但通过交换玩具和彼此评论来相互交流; 合作游戏——进一步的交流行为,期间儿童的行为都指向同一目标,如共同扮演一个假想的游戏。

在幼儿期,儿童的游戏基本是以平行游戏和联合游戏为主,到幼儿晚期,才会出现有组织的合作游戏。

儿童的社会交往虽然具有阶段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儿童进行下一个阶段的游戏就不再出现上一阶段的游戏,而往往是混杂的

四、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 家庭、托幼机构、儿童自身 (一)家庭

1父母的教养方式

在对儿童教养中,热情、敏感,权威型的家长培养的孩子,易形成安全依恋,也较易和同伴形成良好关系;

不敏感、随意性较大的家长,易培养出有敌意、攻击性强的孩子;

专制型的家长培养出的儿童经常容易对同伴表现出焦虑、严厉和喜怒无常

2家庭的居住环境

当家庭的居住环境都是独门独户式的时候,是不是也把儿童间的交往关在了门外?

3父母的鼓励

在学龄前儿童的交往中,父母常充当孩子交往的: “经纪人”角色。

如果父母鼓励同龄孩子间的交往,那么孩子会有更多的伙伴,并比其他孩子表现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4父母的建议和指导对学龄前儿童的交往也具有影响。 父母如果对儿童使用的言语是积极的有礼貌的(“请”、“能不能”“可不可以”,而不是 “不要”,“不行”,“你不能” ),那么他们的孩子攻击性行为就较少,也更易获取影响同伴行为的能力 (二)托幼机构 1教师

教师是继父母之后的又一个权威,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在影响幼儿同伴交往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 2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评判

经常受教师表扬的孩子,人际关系更好一些;而经常受批评的孩子,受同伴孤立的可能性较大。 3教师对行为问题的处理方式

对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一味的以批评和孤立、冷落的方法,会使这样的儿童在同伴中更受排斥和冷落。

4教师对儿童的信任程度

教师对儿童的信任通常表现在言语表情行为上。

那些常受教师的信任而为教师做某事的儿童,可能在同伴中显得更有地位。 5教师的个性

研究表明,对幼儿来说,热情、有爱心的老师在促进幼儿同伴交往方面影响最大。 (三)儿童自身

行为特征、认知能力、身体吸引力、名字 五、社会交往技能的学习 1、观点采择

2、交往技能的训练 3、角色扮演

观点采择(perspective-taking ):“从他人的眼中看世界”或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做出准确推断的能力。 赛尔曼——两难故事法

第四章师幼互动

一、师幼互动是指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教师和幼儿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程度的心理交互作用或行为的相互影响。

内涵: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建立于师生接触基础上 一种双向的人际交流——本质 二、师幼互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帮助幼儿认识周围世界,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通过师幼互动,教师教给幼儿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指导社会行为,可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在师幼互动中,教师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并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 四、师幼互动的基本特征 1方向的双向性

非对称性的相倚关系 完全平等的关系

教师向幼儿学习的关系 2时空 的广泛性

3效果的双重性:积极和消极影响 4性别差异性

5互动内容的年龄差异性

五、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 对策 幼儿的主体地位缺失 调整角色定位,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师幼互动模式单一 接纳与尊重幼儿,营造轻松愉快的互动氛围 师幼互动行为具有较强的负向性情感特征 因材施教,建立多元化的互动模式 师幼互动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对象、方式、正确处理师幼互动中公平与差异的关系 内容、空间距离

社会文化与幼儿社会性发展 (一)养育方式的作用

1、抚养形式婴儿的面孔识别、木桶育儿 2、亲子关系

(1) 母婴关系:“恒河猴社会性剥夺” (2)父婴关系 母婴关系是婴儿语言发展的刺激源 父亲具有性别榜样的作用

母亲是婴儿接触外界的媒介 父亲对婴儿活动的支持和参与对婴儿认知、母婴关系是婴儿社会交往的基础 社会性的发展有重要做用 母婴关系是彼此情感交流的首要通道 父亲可以诱导婴儿积极的情绪 (二)教育态度的作用 (三)大众传媒的作用

家庭结构对幼儿人格发展的作用 关于大众传媒对儿童影响的若干观点 家庭的经济地位对幼儿人格的影响 子弹论、影响不定论、社会化论 家庭的教育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电视对幼儿社会生活的影响 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指人对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一种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从内容划分:生理我、社会我、心理我

从存在方式划分:现实自我、理想自我、镜像自我

儿童自我的发展顺序:

自我认识——自我命名——自我评价

0~1岁,自我认识,即把自身和物体分开,把自己和他人分开,产生了主体我(I-self) 1~2岁,自我命名,“宝宝”—“我”,产生了客体我(me-self) 2~3岁,开始能把自己与他人加以比较,产生了简单的自我评价 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2、3岁萌发自信心,到了幼儿期有明显差异)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给予充分自由权和主动权,多为其提供自己做决定的机会,鼓励做力所能及之事 ?给予积极的评价

?促进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 自我教育

给儿童充分的尊重和良好的教育,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 给儿童自我实现和成功体验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 给儿童交往和对话的权利与机会,使其学会自我评价 给儿童提供多元的有效的训练,使其学会自我

第七章儿童依恋

依恋是我们与生活中特定的人或物的强烈的情绪关系,和这些人交往会刚到愉快、兴奋。出生的后半年就会表现出依恋

婴幼儿与母亲之间依恋关系的形成是儿童以后诸多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母子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儿童以后人际关系的形成及最初的信赖和不信赖个性特点的形成。

一、依恋的涵义及发展过程一——涵义:指婴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是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感,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主要抚养者(主要指母亲)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

表现:啼哭、笑、吸吮、喊叫、咿呀学语、抓握、身体接近、偎依、跟随等行为 特点:对象上,具有选择性;

行为表现上,寻求身体的亲近; 心理意义上,具有安全感。

对儿童来说,寻求亲近是依恋的核心与基本的外在行为表现。 三、影响依恋安全性的因素 (一)母亲的丧失

第一次依恋关系在4-6岁建立 (二)照料的质量

敏感的抚养有助于增强依恋安全 “同步行为”:一种敏感的“情绪舞蹈”;照料者与婴儿的交往时互惠的;照料者对儿童情绪信号做出恰当而恰好时机的反应 (三)婴儿的特点 气质差异

照料者调整其行为以适应孩子需要,孩子就会有更高依恋安全感 (四)家庭情况

事业、婚姻、经济等都会影响父母对其照料的敏感性,从而破坏依恋安全;新兄弟姊妹的出生;社会性支持高

五)父母的内在工作模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nf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