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曾都区粮食流通统计分析报告(0306)改

更新时间:2023-12-29 15:2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7年曾都区粮食流通情况分析报告

2017年,全区粮食总产量“两增一减”,市场购销两旺,库存充裕,区级储备轮换有序,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小幅上涨,粮食供给大于需求,粮食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为全区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现将全区2017年粮食流通情况分析如下:

一、粮食流通现状

(一)小麦产量呈“两减一增”、稻谷产量呈“三增”态势。据统计调查,全区2017年粮食种植面积为55.44 万亩,总产24162万公斤。其中:小麦播种面积28.23万亩,比上年增0.16万亩,单产278.88公斤/亩,比上年减4.94公斤/亩,总产7873万公斤,比上年减94万公斤;稻谷播种面积27.21万亩,比上年增0.21万亩,单产598.64公斤/亩,比上年增14.09公斤/亩,总产16289万公斤,比上年增506万公斤(稻谷数字为初步调查数字,还未定案)。

(二)粮食购进创近年新高。统计显示,2017年全区共有粮食收储企业8家,粮食加工企业19家,各类农业合作社652家,全年从生产者购进粮食19489万公斤,比上年增14.8%,其中:从生产者购进小麦4210万公斤,同比增加3725万公斤;从生产者购进稻谷 15279万公斤,同比减7.3%。小麦收购量增加原因主要为小麦丰收,品质较往年有提高,市场供给量充足,加上湖北金银丰食品有限公司收购量由市粮食局统计范围划入曾都区粮食局统计范围;稻谷收购量减少与今年稻谷收获时长期阴雨天气

导致品质下降有关,虽然今年品质下降,但我们的收储库点还是积极敞开收购符合标准的余粮,一直持续到2018年1月31日。

(三)粮食销售。统计显示,2017年全区共销售粮食29027万公斤,同比减6.8%,其中小麦4010万公斤(折合原粮数),同比增长3725万公斤,增长原因为原曾都区统计范围无小麦加工企业,销售范围基本是最低收购价小麦销售,加之少量贸易粮销售,2017年市粮食局将金银丰公司划入曾都区粮食局统计范围后带来销售量的增加。销售稻谷25017万公斤(折合原粮数),同比减17.3%,减少主要因为上半年稻米市场低迷,大部分米厂基本歇业停产,直待2013年稻谷出库市场行情走高后,各厂基本都满负荷生产。

据分析,自2009年后,曾都区粮食销售主要以非国有企业为主,国有企业以政策性轮换和拍卖销售为主。粮食大部分加工为成品后销往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重庆等地,近年来省内市场也在逐步拓展,重点在武汉、宜昌、神农架、咸宁等地市州。今年国有企业销售主要以最低收购价稻谷出库为主,加上一部分轮换小麦销售。

(四)粮食库存仍居高位。统计显示,截止12月底,全区库存粮食24545万公斤,同比减10.2%。分品种:小麦2513万公斤,同比增1.3%。稻谷22032万公斤,同比减11.4%。总库存中,最低收购价粮食库存20149万公斤,其中:小麦874万公斤,稻谷19275万公斤。

对比去年粮食库存情况,今年的粮食库存与去年同期有小幅

减少,主要原因是2013、2014年度最低收购价粮食出库,库存下降使总库存减少。但是库存仍居高位,政策性粮食库存占总库存82.1%,比重相当高,说明我区政策性粮食仍然占主位。其中稻谷占比超过80%,其中又以2015年最多,基本占稻谷库存一半。

(五)粮食价格情况。为了准确了解全区粮食价格走势情况,我们在全区设置了 6个粮食价格监测点,日常监测显示,粮食价格整体呈下滑趋势,但幅度不大,基本属于合理区间浮动。

小麦价格变化情况:1-4月份曾都区小麦每斤到厂价格在1.2元—1.23元之间,5-10月份新麦上市价格下降,小麦每斤到厂价格在1.13元—1.15元之间,11月后随着库存量下降,价格涨至1.19-1.21元之间。

稻谷价格变化情况:从1—3月份1.40元/斤左右的高位, 在4—9月份涨至最高1.42元/斤,9、10月份新稻上市后回落至1.28元/斤,10、 11月份小幅涨至1.32元/斤,11月—12月份徘徊在1.30元/斤左右。

综上所述,曾都区社会粮食供需的形势进一步好转。一是粮食产量连续增长,为农民增收、粮食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的粮食购销量大幅度上升。一方面说明粮食市场多元化的格局基本形成,粮食市场购销活跃;另一方面说明社会粮食流通统计面扩大,多渠道企业粮食统计工作逐步规范。三是全区社会粮食消费量比上年增加,并且主要是本地加工企业转化消费,说明本地粮食加工企业加工能力有所增强,有利于增

加粮食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四是我区粮食逐渐占领省市外粮食市场,说明我区粮食市场竞争力正在逐步加强。

2017年,全区粮食在保持总量平衡的前提下,实现了“保供给,促增收”的目标,国有粮食主渠道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国有企业“一县一企、一企多点”的粮食收储主格局已基本形成,粮食市场强化保障功能不断增强,粮食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二、存在的问题

(一)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将使部分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国家已经开展粮食供给侧改革,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也箭在弦上。种种迹象表明:收储制度改革,今后启动最低收购价粮食预案的可能性较小,即使实行,也是只有制度框架,逐步提高门槛和限制条件,基本没有参与最低价收购可能。同时,最低价粮食拍卖销售的进度会加快,将使全区最低价粮食库存数量大幅下降,补贴收入减少,如果今年不启动托市收购,部分企业经营将举步维艰。

由此引发三个问题:一是部分粮食企业市场经营能力不足,在没有政策收购的情况下,企业缺乏收购资金,按照2017年收购量测算,市场化收购资金缺口达2.2亿元,无法掌握足够的粮源,就缺乏竞争和生存的能力。二是在目前原国有粮食企业仍然是粮食市场主渠道、承担国家粮食宏观调控载体的情况下,原国有粮食企业库存下降,将对国家粮食调控带来压力。三是近年来一大批民营资本投资建设的现代化仓储设施,在失去政策性收购的背景下,据初步估计有40万吨仓容将出现大量空置,造成资源浪费。

(二)粮食种植结构不优,品质不良,无市场竞争力。随着

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乡居民一日三餐由单纯温饱型的消费转为优质、放心粮消费,对绿色优质粮油产品的需求数量大幅提高,粮食市场“优质优价”特征日趋明显。目前,从粮食种植结构上看,我区粮食种植仍以小麦、稻谷为主,特别是稻谷种植面积比重较大,其他优势品种如大豆等种植面积较小,且种植的小麦、稻谷由于品质不优,在市场竞争力上与河南、钟祥、京山等地区还有较大差距,如能下大力度改善粮食种植结构,调优种植品种,提高全区农民种粮的比较效益,对提升曾都粮食的市场占有率,提升粮食品质、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企业增效将起到巨大作用。

(三)粮食加工企业多而不强,粮食精深加工和转化增值能力较弱。我区有粮食加工企业19家,但基本上是家族式民营粮食企业演变而来的,仅有一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北金银丰粮油食品有限公司),一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北田丰土产有限责任公司),大多数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偏小,集约化经营管理程度不高,而且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面临许多“先天不足”,部分企业法人素质也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等等,企业很难抗御市场风险。这些加工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生产设施设备陈旧,创新能力不够,科研投入不足,加工工艺技术落后,初级加工的多,精深加工的极少,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还没有一家全粮食产业链企业。

(四)产品名优化整体水平不高。各个企业的粮食品牌琳琅满目,但除了金银丰公司、田丰公司等少数几个骨干企业拥有较强的品牌优势外,其他企业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不高,产品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ne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