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宇-海文教育2013考研政治暑期强化班马原讲义补充资料-7-2

更新时间:2024-06-03 00: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海文教育2013考研政治暑期强化班马原讲义补充资料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本章课堂练习题(辨析正误)

1.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 )

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它们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其中,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和归宿。( ) 3.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 4.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特征是实践性,精髓是与时俱进。( )

第一章课堂练习题答案

1.(X) 2.(X) 3.(V) 4.(X)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本章课堂练习题

一、辨析正误

1.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 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在历史观领域中的具体表现。( )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内容上实现的两大统一是指:唯物论和辩证法,革命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 )

4.正确的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而错误的意识是头脑造成的。( ) 5.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和源泉。( )

6.一切物质都具有类似人类感觉的反映特性。( ) 7.物质就是物体,物质与运动互为主体。( ) 8.物质和意识的区别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 9.静止也是一种运动。( )

10.“万物齐一”属于形而上学不变论的错误。( )

11.实践活动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双向互动的过程。( ) 12.实践的三大基本形式是生产实践,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 )

13.旧唯物主义之所以被称为“半截子的,不彻底的唯物主义”,是因为没有坚持辩证法。( ) 1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彻底的和唯一能动的唯物主义。( )

1

15.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能在运用规律、改造规律的基础上把人的思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 )

16.实践高于认识的特点是客观性。( ) 17.实践是联系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中介。( ) 18.近代辩证法的表现形式是形而上学辩证法。( ) 19.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 20.发展都是运动,但运动不都是发展。( )

2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 22.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 23.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24.共性不能完全包括个性。( )

25.“以团结求团结则团结存,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亡”正确体现了辩证法。( ) 2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正确体现了量度质变的关系。( ) 27.“左”容易导致唯心主义错误,右容易导致形而上学错误。( ) 28.与肯定方面相比,否定方面更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 29.否定之否定方面是肯定阶段的回归,回复和重复。( ) 30.因果联系的时间顺序性是确定不移的。( ) 31.承认因果都属于唯物辩证法。( ) 32.一切现存的都是要灭亡的。( )

33.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合理的都是现实的。( ) 34.无论真象还是假象都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

35.规律是客观的,因此无论什么规律都可以离开人而存在。( ) 36.一切都是必然的、决定的,人只能等着规律起作用。( ) 37.人类可以摆脱规律的奴役,但无法摆脱规律的支配。( ) 38.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

二、不定项选择题

1、程颐认为:“天地之化,自然生生不穷,更何复资于既毙之形,既返之气!往来屈伸者理也。”这一观点属于 ( )

A.唯物论 B.唯心论 C.辩证法 D.形而上学 2、不属于或者不一定属于唯物主义的哲学学说或派别有 ( ) A.承认世界具有统一性的学说 B.承认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学说 C.承认世界可知性的学说 D.承认世界永恒发展的学说

3、恩格斯认为:“时间离开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这充分说明了 ( )

A.主观的时空观念必然是空洞的抽象 B.时空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 C.时空只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D.物质运动是时空的形式

4、马克思指出:“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发

2

展的加速或延缓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取决于这些偶然性的。”这种观点表明 ( )

A.否认偶然性的存在,将会导致神秘主义的宿命论 B.偶然性是客观存在的

C.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 D.世界历史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5、“白马非马”观点的错误在于 ( ) A.否认了特殊性的存在

B.否认了特殊性都包含着普遍性

C.否认了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D.割裂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6、在辩证思维方法中,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方法的要求有 ( ) A.逻辑的次序与历史事实的顺序必须完全一致 B.逻辑的顺序必须以历史的顺序为基础 C.逻辑是历史的抽象与概括

D.逻辑的顺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历史的顺序不一致

7、下列命题中贬低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犯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错误的有 ( ) A.人为自然立法 B.意识是大脑的分泌物

C.人将成为“机器世界的玩物”而被保存在将来的动物园里 D.意识不过是“移入人的大脑并被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第二章课堂练习题答案

一、辨析正误

1.(X) 2.(V) 3.(X) 4.(X) 5.(X) 6.(V) 7.(X ) 8.(V)

9.(V ) 10.(X) 11.(V) 12.(X) 13.(X) 14.(V) 15.(X) 16.(X)

17.(V) 18.(X) 19.(X) 20.(V) 21.(X) 22.(X) 23.(X) 24.(V)

25.(X) 26.(V) 27.(V) 28.(X )29.(X) 30.(V) 31.(X) 32.(V) 33.(X) 34.(X )35.(X )36.(X) 37.(V ) 38.(V) 二、不定项选择题

1.(BC) 2.( ABCD ) 3.( C ) 4.(ABCD ) 5.( BCD ) 6.( BCD ) 7.( BC )

第三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

本章课堂练习题

一、辨析正误

1、根据对认识源泉的不同回答,可以将认识论区分为经验论与唯理论。( ) 2、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辩证法的认识论与形而上学的认识论。( ) 3、世界是可知的,因此我们终将能达到对世界完全的、绝对的认识。( )

4、从实践到认识,认识只完成了一半,再从认识回到实践,认识才算是结束了。( ) 5、真理都是主观的认识,不存在客观真理;真理都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真理。( ) 6、在“三思而后行”中,“三思”和“后行”都属于实践检验。( ) 7、相对主义者在真理问题上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将会导致不可知论。( ) 8、真理都是有用的,但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 )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在近代科技历史上,随着蒸汽机的研制和投入使用,迫切要求对蒸汽机的效率进行研究,从而大大地推动了热力学的建立和发展,这一历史事实最突出地表明了 (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2、反映论都承认 (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客观物质世界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D.思维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 3、一个人闻到苹果的香味,看到莱果的颜色,这种认识形式属于 ( ) A.理性认识的初级阶段 B.感觉

C.知觉 D.认识的初级阶段

第三章课堂练习题答案

一、辨析正误

1.(X) 2.(X) 3.(X) 4.(X) 5.(X) 6.(X) 7.(V) 8.(V )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B ) 2.( BCD ) 3.( BD )

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本章课堂练习题

4

一、辨析正误

1.社会存在的内容包括有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形”与“影”的关系。( )

3.在人的社会意识受环境影响的问题上,坚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4.生产力是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统一体。( ) 5.生产力是无法选择与改造的( )

6.劳动者、科技、信息者属于智能性的生产力。( )

7.社会历史本质上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 8.首要的生产力同时也是阶级斗争的主体。( ) 9.生产力被生产关系压抑的本质是科技进步被压抑。( ) 10.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阶级斗争。( )

11.政治上层建筑是思想上层建筑的“物质附属物”。( ) 12.国家都是虚幻的共同体。( )

13.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作为阶级暴力机关的国家形式是资产阶级专政( ) 14.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完全是人民的选择。( )

15.社会历史的本质是人的实践活动,因此每个人都是社会的创造者。( ) 16.社会历史是由英雄与人民共同创造的。( )

17.杰出人物是社会历史大舞台的“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剧中人”。( )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在欧洲历史上,某些原始部落,跨越了奴隶制阶段而直接建立起封建制国家,这一历史事实直接证明了 ( )

A.社会历史各阶段的发展具有统一性 B.各种社会形态都必然是具体的、现实的 C.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D.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特殊性 2、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的有 ( ) A.政治法律制度 B.一切自然科学

C.大部分社会科学 D.社会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 3、庸俗的经济决定论的主要错误有 ( )

A.完全否认了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 B.完全否认了上层建筑能动的反作用 C.夸大了上层建筑的反作用 D.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

第四章课堂练习题答案

一、辨析正误

5

1.(X) 2.(X) 3.(X) 4.(V) 5.(X) 6.(X)

7.(V ) 8.(V) 9.(X) 10.(X) 11.(V) 12.(X) 13.(X) 14.(X) 15.(X) 16.(X ) 17.(X)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BD ) 2.( CD ) 3.( B )

6

附录:哲学史上重要哲学命题归纳

一、中国哲学史命题

(A.唯物主义部分)

1.西周伯阳父: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注:伯阳父的观点用两种不同性质的阳气和阴气来解释四季的变化和万事生灭,认为阴阳二气相互协调,配合有序,流转正常,就能风调雨顺,否则就要发生灾难;把阴阳看作天地之气,认为发生地震的原因是阴阳二气失去了平衡。因此这种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西周史伯:“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益)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注:史伯的观点认为不同的事物互相结合才能产生百物,如果同上加同,不仅不能产生新的事物,而且世界的一切也就变得平淡无味,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

3.墨翟:“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注:在墨子的观点中,他的第一个标准以过去的间接经验作为衡量真伪是非的标准,因而强调了逻辑证明的作用;他的第二个标准以多数人的直接经验作为真理的标准,属唯物主义;他的第三个标准注意从社会政治的效果方面检验知识的真假和言论的好坏,主张从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去检验认识,因而仍然属于唯物主义。

4.庄子:“人之生,气之聚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注:在这一命题中,庄子的观点并不是唯心主义,反而是唯物主义。因为他认为气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之形体、生命都是气凝聚的结果,人的生死都是气的变化,人死即交归于大自然,可见这种观点只能属于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

通过这一例子,我们应当明白:哲学家的观点有时是存在矛盾的;在这几本书中可能有唯物主义观点,在那几本书中,可能就有唯心主义观点;在青年时期是唯心主义,在中年时期可能就变成唯物主义了。因此,我们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把问题简单化。

5.荀子:“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

注:这里“制天命而用之”的意思是在认识和掌握自然界规律的前提下,就能够运用这一规律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达到对世界的有效改造。

可见,荀子的这种观点充分肯定了人类有利用自然并改造自然的能力,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

6.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注:荀子的这种观点认为,天地间的万物都是天地结合的产物,并在阴阳二气的接触推荡中变化,因此属于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

7

7.荀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注:荀子的这种观点认为认识和实践都很重要,但实践具有更高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属于唯物主义观点。

8.荀子:“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

注:这里“制天命而用之”的意思是在认识和掌握自然界规律的前提下,就能够运用这一规律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达到对世界的有效改造。可见,荀子的这种观点充分肯定了人类有利用自然并改造自然的能力,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

9.王充:“夫天不能故生人,则其生万物亦不能故也,天地合气,物偶自生矣。”“人生性命当富贵者,初禀自然之气,养育长大,富贵之命效矣。”

注:王充的上述观点虽然认为人的发展最终是气运动的结果,但他却认为,气有富贵之气和贫贱之气的区别,而一个人富贵之命最终取决于富贵之气,因而这种观点是从唯物论划向唯心论的典型。

10.范缜:“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形之于用,犹刃之于利。利之名非刃也,刃之名非利也。然而舍利无刃,舍刃无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

注:范缜的这种观点认为人的精神对肉体的关系就象刀的锋利与刀刃的关系一样,没有刀刃,就没有刀的锋利;没有人的肉体,也就不可能有人的精神,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11.张载:“一物两体,气也;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己。” 注:张载的观点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属于唯物主义辩证法。

12.罗钦顺:“理果何物也哉?盖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气本一也,而一动一静,一往一来、一阖一辟、一升一降、循环无己,积微而著,??。有莫知其所以然而然,是即所谓理也”。

注:罗钦顺的上述命题认为理就是气运动的一种必然规律,它有自己的运动规律——理,理是在气的循环往复中呈现出来的必然性,它不能离气而独立存在,因此属于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

13.王廷相:“元气即道体,有虚即有气,有气即有道,气有变化,是道有变化。气即道,道即气,不得以离合论者。

注:王廷相的上述观点把气看成世界的本原,认为道最终也是气变化的规律,道和气是不可分离的,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14.方以智:“圣人合虚实神形而表其气中之理。??彼离气执理,与扫物尊心,皆病也。理以心知,知与理来,因物则而后交格以显。岂能离气之质耶?”

注:方以智的上述观点属于唯物主义反映论,他的观点坚持气是万物的本原,认为不可能离开气来承认理,因而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15.王夫之:“体俟用则因所发‘能’,用乎体则‘能’必副其‘所’,体用一依其实,不背其故,而名实各相称矣”。

注:王夫之的观点认为客观实体能引发主观认识的作用,主观认识能作用于客观实体,必须符合客观实际。这样“能”符合“所”,体用一致,名实也相称了,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

16.王夫之:“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待动之极而后静,待静之极而后动。” 注:王夫之的这种观点强调了动和静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 17.王夫之:“行也可以兼知,而知不可以兼行。”

注:王夫之在这里的观点强调了实践必然需要认识的指导,因而“行可兼知”;但认识是主观意识

8

活动,在大脑内发生。因而,认识不可能同时包含着客观物质活动。因此“知不可兼行”,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思想。

(B.唯心主义部分)

1.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注:在本命题中,老子的观点实际上是把万物的本原最终归结为一种被称为“无”的神秘精神力量,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

2.老子: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注:老子的这一命题认为不参加社会实践,不接触客观对象,就能获得认识,因而属于唯心主义先验论。

3.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反者道之动”;

注:老子的观点看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认为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主张以否定的方法来达到肯定的目的,属于古代朴素唯心主义辩证法。

4.孔子:“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注:孔子的这种观点认为,天虽然不言不语,无声无息,却主宰着人间的一切生死福祸,操纵着自然界四时的变化和万事的生灭。可见在孔子的心目中,天是有意志的天,因而这种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5.孟子:“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已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

注:孟子的这种观点认为通过耳目获得的认识不可靠,只有通过思维所获得的认识才是可靠的,因而是一种夸大理性认识、贬低感性认识的唯理论的错误。 6.孟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注:孟子的这种观点认为通过挖掘内心世界就最终能够获得知识,显然是一种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论。

7.董仲舒:“万物非天不生,独阴不生,独阳不生,阴阳与天地参,然后生”。

注:董仲舒认为天是最高的范畴,万物都是由天派生出来的。天是有意志、有意识、有目的、有情感、有欲望的,因而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8.董仲舒:“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

注:董仲舒的这一观点认为帝王的兴亡都由某种神秘的征兆来决定、显示,因而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决定论。

9.董仲舒:“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时,人生有喜怒哀乐之答(反应),春秋冬夏之类也??人之情性有由天者矣。”

注:董仲舒的这一观点纯属主观的随意比附,实际上是把人的各种属性,特别是封建道德属性强加于自然界,把自然拟人化,又反过来再把人说成是天的“副本”,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天人合一,因此属于唯心主义辩证法。

10.慧远:“请为论考验之以实: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

9

注:慧远的这种观点认为薪经过燃烧,化为灰烬,但是,火却由此薪传到彼薪,永不熄灭。同样,人的形体消灭了,“神”也就从这一形体传到另一形体,永恒不灭,因此属于唯心主义辩证法。

11.程颐:“理也者,实也,本也”。

注:程颐的观点认为理是世界的真正存在,是世界的根本,因此把理看成是脱离事物并且创造事物的本体,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12.程颐:“天地之化,自然生生不穷,更何复资于既毙之形,既返之气!往来屈伸者理也。”

注:程颐的这种观点虽然承认了自然界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但又认为最终起主导作用的是理,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心主义的观点。

13.程颐:“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万物莫不有对,一阴一阳,一善一恶,阳长而阴消,善增而恶减。”

注:程颐的这种观点肯定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因而属于唯心主义辩证法。 14.朱熹:“虽说无独必有对,然独中又自有对。”

注:朱熹的这种观点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的两个方面,同时任何事物都是作为对立面而存在的。属于辩证法。

15.朱熹认为:“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

注:朱熹的这种观点虽然认为气能够聚散变化,但又认为其中主导力量是理,因而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

16.陆九渊认为:“心即理,天下万物之理不外吾心,格物只须反省内求就可以。”

注:陆九渊的这种观点认为万物的运动规律都存在于人的主观之内,不需要接触客观对象就能获得认识,而只要反省内求就能获得真正的认识,因而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

17.王守仁:“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注:在王守仁(即王阳明)的命题中,良知也就是天理,把我心中的良知推延到天地间不同的事物上,就能发现事物中所蕴含的理,因而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18.王守仁:“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

注:王守仁(即王阳明)在上述命题中认为,知和行没有真正的区别,二者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因而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19.胡适:“真理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胎里带来的,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为了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他们大有用处所以才给他们‘真理’的美名的。”

注:真理不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是人的主观意识产物,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

(C.辩证法部分)

1.老子:“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又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

注:老子的观点看到了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体现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的思想,属于古代朴素唯心主义辩证法。

2.春秋时代齐国的晏婴和齐景公曾讨论了“和”与“同”的问题,晏婴解释说,如果在水中加上水,

10

那么还是水的味道;如果弹琴,弹出相同的音调,不会产生出乐声,还是单一的音调,这就是“同”。如果在水中加上鱼、肉和各种佐料,再加以烹调,这样就可以做成一种与水味完全不同的鲜美的汤;音乐也是这样,只有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等声音相成相济,才能成为一曲动听的乐曲,这就是“和”。

注:晏婴所说的“同”就是简单重复;所谓“和”就是对立面的统一。晏婴对齐景公的解释揭示了矛盾的对立面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因此包含着辩证法的因素。

3.孔子:“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注:这一命题认为事物在量上的微小变化经过不断的积累就最终能够引起质变,因而属于古代朴素辩证法。

4.《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注:本命题的观点揭示了阴和阳作为矛盾的对立面,它们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因而属于古代朴素辩证法。

5.《庄子·天下》所载:“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注:庄子的这种观点认为有限之中包含着无限,揭示了有限和无限的辩证关系,体现了宇宙在微观上的无限性,因此属于古代朴素辩证法。

6.近代思想家魏源提出“天下物无独必有对,??有对之中必一主一辅,则对而不失为独。” 注:天下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必然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不可能长期保持均衡,必有主次之分;主次双方又必然互相“争功”,从而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因此属于古代朴素辩证法观点。

(D.形而上学部分)

1、公孙龙:“物白焉,不定其所白,物坚焉,不定其所坚。不定者兼,恶乎其石也?” 注:他认为,“坚”的性质不仅可以不与“石”联系在一起,而为其它物所具有,甚至也可以不与一切物联系在一起而为独立自存的“坚”。

这种观点割裂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否认了白的共性存在于事物的个性之中,因而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2.王充:“国当衰乱,贤圣不能盛:时当治,恶人不能乱”,“昌衰兴废,皆天时也”。

注:王充的这种观点夸大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决定性,否认了人的选择性和能动性,因而属于机械决定论的历史观。

3.王弼:“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是物之极笃也。”

注:王弼的这种观点夸大了静止的作用,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和无条件性,因此属于形而上学不变论的错误。

三、西方哲学史命题

1.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注:该命题把哲学看成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并且囊括各门具体科学在内的科学之大全,哲学与具体科学应当是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一个概念或命题是否有意义的标准在于它们是否有可经验性。

11

注:该命题属于现代西方哲学中实证主义的命题,把概念或者命题有意义的标准归结为最终能够被感觉经验得到,感觉不到的就没有意义,就不存在,因而最终导致“唯感觉论”,导致唯心主义。

3.存在三个世界,世界Ⅰ是指物理状态的世界,包括自然界的物质,一切生物以至人脑;世界Ⅱ指意识状态的世界,即精神世界;世界Ⅲ是指客观知识的世界,这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世界,包括语言、科学、艺术、道德等等。

注:该命题的观点主张世界有三种,否认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最终是一种二元论,因为世界Ⅱ和世界Ⅲ都属于意识,而世界Ⅰ则属于物质。

4.世界统一于存在。

注:该命题的观点没有指明世界究竟统一于物质的存在还是精神的存在。存在包括两种:物质的存在和精神的存在,命题中的观点没有指明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存在,没有坚持真正的唯物主义。

5.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注:该命题的观点认为自然规律是人运用理性概括总结出来的并且存在于人的大脑之中,没有人类的理性,就不存在自然规律,因而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命题。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命题

(A.马哲总论)

1.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2.哲学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成为世界的哲学而世界也成为哲学的世界。 3.唯心主义是一株不结果实的花朵。

4.以往的哲学都只是解释世界,但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5.马克思提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注:这里批判的武器到底是什么应当从后半句话来推理,从后半句话看来,前半句话中武器的批判显然是指暴力革命,因此批判的武器就应当是指革命理论。

(B.唯物论)

1.物质这一范畴不过是人们纯粹主观抽象的结果。

注:物质是一个概念、范畴,属于理性认识的形式,必须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2.物质不过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物质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3.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简单的机械的位移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地方,既在同一地方又不在同一地方。

注:这一命题的观点表明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运动的物体同时既是运动的,又是静止的;既在一个地方又不在一个地方。如果物体在每一个瞬间只在一个地方,而不在别的地方,那么它就只能永远保持静止。因此我们只能说,对运动的物体而言,在每一个瞬间,它们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别的地方。因此,命题的观点是一种辩证法的观点。

4.恩格斯认为:“时间离开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

恩格斯这句话充分表明时间不可能离开物质,它只可能是物质的存在方式,马克思主义的全部价值

12

就是它所具有的批判性和革命性。

5.一切物质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

注:本命题中的观点表明人类的意识所具有的感觉的反映特性与其它物质形态有内在的联系,也进一步说明了人类历史是从更低等的生物甚至是无机物中发展而来的,因而无机物也具有类似人类感觉的反映特性。可见命题中的观点充分体现了意识发展变化的辩证法,因而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7.推动人去从事活动的一切,都要通过人的头脑,甚至吃喝也是由于通过头脑感觉到的饥渴引起的,并且是由于同样通过头脑感觉到的饱足而停止。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

8.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

9.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

10.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

11.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注:物质和意识的确是有区别的,但它们的区别是相对的,超出一定的范围,意识和物质就不一定有区别了,因为意识最终不过人脑的机能和对物质的反映,世界最终统一于物质。

12.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13.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是感性的自然界。这里感性作为对象性,本质上是一种改造客观对象的活动,感性的自然界是科学的基础。

14.实践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普遍性的品格是指,实践必须以规律性的认识为指导,科学就是一种自身旋绕的圆圈,而哲学体系则是圆圈的圆圈。

(C.辩证法)

1.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它主张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对于每一种现成的事物都是从他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2.辩证法与相对主义的区别有:是否承认真理的客观内容、是否承认怀疑和否定因素的作用、是否正确处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唯物辩证法包含着相对主义但不归结为相对主义。

3.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论三者同一。

注:在命题中三者同一的含义是指三者具有一致性,但并不是指三者完全相等。 4.辩证法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发展的学说。

5.一切都互为中介,整个世界就是通过事物之间互为中介而联系起来的。

6.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的终极原因,相互作用是事物矛盾的实在内容,体现出矛盾双方的有机联系和不可分割,离开相互作用矛盾无法存在。

13

(D.认识论)

1.在逻辑中思想史应当和思维规律相吻合,逻辑范畴体系在研究中应与范畴出现的逻辑顺序相一致,逻辑是认识史的总计、总和和结论,逻辑是关于认识发展规律的学说,而认识的发展规律是从认识史或认识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法与认识论具有同一性,客观世界的辩证法,决定了主观认识的辩证法。

2.在人类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对自然界的统治是自然现象和自然过程在人脑中客观正确地反映的结果,它证明这个反映是客观的、绝对的、永恒的真理。

3.我们能够证明蚂蚁看得见我们所看不见的东西,而且这种证明只是以我们的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已经表明人的眼睛的特殊构造并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

4.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5.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想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

6.认识是思维对客体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 7.人的思维能力是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统一。

8.真理的特点:真理是具体的、全面的、普遍的,是一个过程。概念具有的特点是客观性,灵活性。 9.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是由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的,每一个相对真理都是绝对真理的一部分。

10.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关系,相互转化的。真理的相对性即有条件性,表现在人的认识要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

11.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12.认识客观性的准绳是实践。

(E.历史观)

1.列宁认为,马克思得出唯物史观思想所用的方法是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进一步指出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的过程。

2.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物质资料生产活动。 3.马克思的理论不是一种必须遵守的历史哲学公式,也不是一种超出了对某种社会经济形态说明的东西。

注:历史唯物主义不可能说明一切历史现象,它不可能具体描述未来社会的远景。

4.恩格斯把历史运动中的偶然性比作曲线,把必然性比作曲线中的轴线,强调曲线总是在中轴线上下摆动。

5.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主要指哲学和宗教。

6.马克思针对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指出:“如果亚洲的社会状况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是干出了多大的罪行,他在造成这个革命的时候必竟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14

7.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8.马克思对阶级斗争的三大贡献有:“(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9.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10.经济是基础,起决定作用,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但经济和政治哪一个是重点则以条件的变化为转移,因而是相对的。无论何时经济都是基础,但政治有可能成为超过经济的重点。

11. 历史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

12.人是人类历史的前提和产物,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本章课堂练习题

一、辨析正误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经过工业革命,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以后最终确立的。( ) 2.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要考察使用价值,是因为使用价值反映着一定的生产关系,与财富的社会形式有内在的关系。( )

3.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会有价值。( )

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过程中同一个劳动过程中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而不是两种劳动。( )

5.抽象劳动是构成商品价值的实体,商品价值是抽象劳动的凝结。( ) 6.价值规律能自觉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间的分配。( ) 7.货币天然不是金银,但金银天然是货币。( )

8.劳动力商品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价值的特殊性,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 9.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表现。( ) 10.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必然结果。( )

11.在资本循环中,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都属于流通过程,第二阶段则是生产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流通过程起决定作用,因为只有通过流通才能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

12.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过程;劳动不可能成为商品,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 13.复苏阶段的主要特点有:生产不再下降而是处于停滞状态,这时社会购买力虽已不再下降,但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

14.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第一个基本原则是分权与制衡原则,要求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 )

15.在美国分权制衡组织形式中,立法权属于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会,行政权由总统来行使;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下级法院,法院隶属于总统和国会。( )

16.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最早产生于封建社会末期,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是资本主

15

义国家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 )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马克思曾引证过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观点认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表明 ( )

A.使用价值的源泉有两个:自然物质和人的劳动 B.抽象劳动是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 C.自然物质是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 D.雇佣工人的劳动是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

2.货币出现以后,关于商品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一般商品的价值只有与货币相交换才能实现其价值 B.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是劳动 C.商品价值的外在尺度是货币 D.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的价格

3.空气、阳光等自然物质对人类都是非常有用的,但却不构成社会的物质财富,这表明 ( ) A.社会物质财富必须在人类劳动中才能形成

B.空气、阳光等纯自然的物质没有经过人类劳动的创造,因而不是物质财富 C.社会物质财富反映的是人和人之间的物质关系,而不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D.构成社会物质财富的商品的价值有两个源泉:生产资料和劳动者 4.货币的特点有 ( )

A.货币在本质上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与支付手段 C.货币天然是金银 D.货币是一种特殊商品

5.下列关于价值规律正确的说法有 ( ) A.价值规律主要是关于商品价值实现的规律 B.价值规律客观上要求商品的价格与价值保持一致

C.价值规律能自觉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D.价值规律能通过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的矛盾,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6.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决定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有 ( ) 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成正相关关系 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利润率与资本有机构成成反方向变化 C.不变资本的节省状况,不变资本越节省,利润率就会越高

D.资本周转的快慢,资本周转得越快,年剩余价值率和年利润率就越高 7.在资本主义发展中,平均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因为 ( ) A.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使全社会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B.社会资本总量在减少

16

C.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竞争的压力

D.全社会可变资本在全部预付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在下降 8.如果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可能获得 ( )

A.超额利润 B.相对剩余价值 C.绝对剩余价值 D.超额剩余价值 9.属于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的有 ( )

A.商业利润 B.银行利润、利息 C.资本主义地租 D.资本积累

第五章课堂练习题答案

一、辨析正误

1.(V) 2.(X) 3.(V) 4.(X) 5.(V) 6.(X) 7.(X ) 8.(X )

9.(V ) 10.(V) 11.(X) 12.(V) 13.(X) 14.(X) 15.(X) 16.(V)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A ) 2.( ABCD ) 3.( AB ) 4.( ACD ) 5.( BD ) 6.(ABCD ) 7.( ACD ) 8.( AD ) 9.( ABCD )

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本章课堂练习题

一、辨析正误

1.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2.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并未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更加多样化、更加激烈,垄断与竞争并存发展。( )

3.即使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也不可能是绝对的垄断而是相对的垄断。( ) 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真正的统治者是金融寡头。( )

5.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实行全面统治的主要手段是“个人联合”。 ( ) 6.垄断利润都是通过垄断高价来实现的。( )

7.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宏观调节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决定作用。( )

8.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前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是借贷资本输出,但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国际化的主导形式是商业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 )

9.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主要有: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和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 10.同战前比较,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主要有:破坏性减弱、危机发生频繁、周期缩短、周期变形等。( )

1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如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

17

系、具有革命性的无产阶级及管理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经验。( )

18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马克思把股份资本看作是“通向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的单纯过渡点”,这说明 ( ) A.资本主义股份制经济已包含社会主义新生产方式的成分

B.资本主义股份制经济比非股份制经济更能缓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资本主义股份制经济比非股份制经济更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D.资本主义股份制经济还不能完全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世界经济全球化时期的特点有 ( )

A.跨国公司与国家一起成了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 B.世界经济信息化

C.世界经济市场化 D.国际经济旧秩序已根本被改变 3.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 )

A.生产专业化和分工协作要求在世界范围内对生产要素重新配置 B.对外投资,就地生产与销售可以绕开关税壁垒

C.原有殖民体系瓦解,垄断资本只能以更隐蔽的方式扩张与掠夺 D.现代交通、通讯设施的发展能够提供更好的物质支持 4.经济全球化产生和发展的客观物质条件和现实基础有 ( )

A.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推动了生产的国际化,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B.国际分工的发展又推动了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C.科技革命加速了国际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国际金融市场也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 D. 科学技术的进步提出了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科学的进步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和物质保证,如交通,信息技术等

第六章课堂练习题答案

一、辨析正误

1.(X) 2.(V ) 3.(V) 4.(V) 5.(X) 6.(X) 7.(X ) 8.(X )

9.(V) 10.(V) 11.(X)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BCD ) 2.( ABC ) 3.( ABCD ) 4.( ABCD )

19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本章课堂练习题

一、辨析正误

1.空想社会主义作为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思潮,本质上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成长时期发展起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

2.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顶峰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圣西门、傅立叶和闵采尔,他们使社会主义成为一种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理想社会形态。( )

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问世的标志是1867年9月14日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 ) 4.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

5.是否坚持暴力革命这一唯一革命的道路是检验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 )

6.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所经历的三个时期包括: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抗击外国武装干涉时期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

7.列宁领导的新经济政策的最主要特征是发展商品经济。( )

8.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苏联模式是在斯大林领导时期最终确立的。( ) 9.苏联模式的弊端主要有:集中过多,管得过死;夸大市场调节的作用,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等。( )

10.无产阶级专政作为新型国家政权,是人类社会最进步的、也是最后的新型国家政权。( )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作为阶级暴力机关的国家形式是 ( ) A.地主阶级专政 B.资产阶级专政 C.无产阶级专政 D.农民阶级专政

2、马克思指出:“在没有阶级和阶级对抗的情况下,社会进化将不再是政治革命。”这表明在无阶级的社会 ( )

A.社会将不再需要进化 B.人们将不再有政治生活

C.政治上的暴力革命将不再发生 D.社会的发展仍有可能通过暴力革命进行

第七章课堂练习题答案

一、辨析正误

1.(X) 2.(X) 3.(X) 4.(V) 5.(X) 6.(X) 7.(V) 8.(V) 9.(X) 10.(V)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C ) 2.( C )

20

第八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本章课堂练习题

一、辨析正误

1.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两个必然”是指: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建立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

2.在共产主义社会,必将消失的“三大差别”包括:工农之间、阶级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 )

3.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的“两个决不会”的思想是指: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

4.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虽然同属一个类型的社会形态,但仍存在重大区别: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共产主义则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和归宿,社会主义是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

5.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

二、不定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类发展特点的是 ( ) A.以人的依赖性为基础的阶段

B.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 C.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物的独立性的阶段 D.以人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

第八章课堂练习题答案

一、辨析正误

1.(X) 2.(X) 3.(V) 4.(V) 5.(V)

二、不定项选择题 ( B )

21

第八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本章课堂练习题

一、辨析正误

1.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两个必然”是指: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建立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

2.在共产主义社会,必将消失的“三大差别”包括:工农之间、阶级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 )

3.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的“两个决不会”的思想是指: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

4.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虽然同属一个类型的社会形态,但仍存在重大区别: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共产主义则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和归宿,社会主义是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

5.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

二、不定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类发展特点的是 ( ) A.以人的依赖性为基础的阶段

B.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 C.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物的独立性的阶段 D.以人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

第八章课堂练习题答案

一、辨析正误

1.(X) 2.(X) 3.(V) 4.(V) 5.(V)

二、不定项选择题 ( B )

2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ne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