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课本顺序)

更新时间:2023-11-04 01: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音乐

一、古希腊的音乐载体:1,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奥德赛》2,悲剧:埃斯库罗斯(悲

剧之父)索福克里斯.欧里庇底斯。3,酒神颂歌。

二、古希腊时期的乐器:里拉、基萨拉、阿夫洛斯管。

三、毕达哥拉斯: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音乐理论奠基人,首次计算出五度相生律,世称

“毕律”。

第二章 中世纪的音乐

一、主要的音乐载体:经文歌、继续圣叹、弥撒曲、奥尔加农、康都克特、第斯康特。

二、格里高利圣咏:公元六世纪末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统一了教会礼仪,将所用的教义歌

曲,赞美歌曲整理成《唱经歌集》并对调式及用法加以规定,称格里高利圣咏。音乐特点:1,格里高利圣咏是“单音音乐”2,专用拉丁文3,纯人声演唱,不用伴奏。

三、奥尔加农:在格里高利圣咏的下方加一个平行四度或五度的曲调,是一种简单的复音形

式,产生于九世纪。(包括平行、反向、自由、花唱四种形式)

四、奥尔加农低声部也称固定调或者固定旋律,是一个独立的单音部音调。

五、第斯康特:十二世纪平行曲调被加在圣咏的上方,可以斜向,反向进行,形成声部交叉,

允许有三六度音程和经过音的进行,称为第斯康特。

六、康都克特:突破了在多声部中必须有一个声部用格里高利圣咏的限制,几个声部完全由

作者自己写作,声部间节奏大致相同,是一种分节歌式的歌曲载体。最早的分节歌就是康都克特。

七、唱名法:由圭多创立,以名为《圣约翰颂》的赞美诗的每一个旋律短句的头一个音符排

列起来,构成了一个do到la的六声音阶,圭多就是把它定为旋律音的唱名,并把每一个音与一个特定音阶连接起来唱,构成了最早的唱名法。

八、有量记谱法:是一种可以表明单个音符间时值比例的记谱法,由教士弗朗克在《有量歌

曲》一书中叙述。

九、中世纪的乐器:维埃尔琴、琉特琴、吉它、竖笛、管风琴。

十、文艺复兴时期新艺术:借用音乐理论家维特里的一本题为《新艺术》的书而得名。它代

表了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各国新的艺术风格,是复调音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

十一、新艺术的音乐特点:1,主张音乐表现感情。2,将宗教音乐的复调记法应用于世俗音

乐。3,将世俗音乐的活力注入宗教音乐题材。4,调式运用升高七级的导音,加强主音的倾向,增加了旋律表现力。新艺术的代表人物:马消。

十二、伪音:十四世纪,法国的意大利音乐称为临时变化音,常用于终止式。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

一、牧歌:源于民歌,能自由地表达情感而不受宗教约束。载体不限,歌词一般为抒情的田

园式的,也有诙谐和讽刺内容,形式为四、五或六声部无伴奏重唱或合唱,也带有伴奏的独唱或二重唱,采用模仿复调的记法。

二、尚松:是流行于法国无伴奏合唱形式的世俗音乐载体,具有幽默的风格,采用复调手法

写成(主要作曲家:雅内坎 法国)。

第四章 巴洛克时期

一、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特点:1,复调音乐达到全盛,并向主调风格上有了较大的转移。2,

数字低音的使用导致了和声学的诞生,正格终于取代了调性终止,和声使用广泛,转调更自由。3,大小调取代了中古调式。4,出现了速度,力度表情术语和记号。5,即兴演奏更有特点。6,出现了歌剧、清唱剧、康塔塔、受难曲、协奏曲、奏鸣曲、复合曲等新的音乐题材。

二、通奏低音:巴洛克时期特有的作曲手段,在键盘乐器的乐谱低音声部,标上明确音并标

以说明其上方和声的数字,演奏者根据这种提示奏出低音和和声。 三、巴洛特时期复调织体占主要地位。

四、歌剧:1,歌剧诞生于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的意大利的佛罗伦萨。2,历史上第一部

歌剧《达芙尼》作曲:佩里,取材于希腊神话。3,现存第一部歌剧《优丽狄西》佩里作曲。4,蒙特维尔第(意大利)奠定的歌剧形式:独唱、重唱、合唱和管弦乐队及舞蹈综合在一起,代表作:《奥菲欧》 《阿丽安娜》

五、反始咏叹调又称反复三段式咏叹调,结构为ABA,第一段提示主题,中段发展第一段

主题,第三段重复第一段。

六、法国歌剧:1,法国歌剧的奠基人:吕利。2,吕利创造的法国歌剧形式被称为抒情歌剧。

3,法国歌剧的特点:①宣叙调比意大利歌剧的宣叙调更带歌唱性,咏叹调比意大利咏叹调更带朗诵性;②法国歌剧不用阉人歌手;③法国序曲形式为:慢—快—慢;④旋律结构方整,低音进行呆板;⑤合唱与管弦乐相结合,正格音响华丽。

七、近代和声学的奠基人:拉莫。

八、英国作曲家:普塞尔代表作《迪东与伊尼》 英国歌剧的奠基人普塞尔。

九、巴洛克时期重要的音乐体裁。1,清唱剧:诞生于意大利的一种宗教内容的大型音乐体

裁。2,康塔塔:1600年前后诞生于意大利,是单声音乐风格的产物,规模比清唱剧小,是室内音乐,有对唱、合唱。分宣叙调和咏叹调。最后逐步变为一种大型的音乐体裁。

3,托卡塔:是一种显示即兴创作和演奏的体裁。最早见于16世纪,后发展为具有幻想般的气氛。规模较大的炫技性音乐体裁。4,赋格曲:是一种以模仿复调为基础,即严谨又灵活的形式,主题有自身的特点,有明确的调性组织。5,恰空:是巴洛克时期常见的变奏曲类型的音乐体裁,是三拍子式的舞曲,风格庄重,常常基于一个四小节或八小节的固定低音,或基于一个和声图式,然后不断的反复和变奏。

十、维瓦尔蒂: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代表作《四季》

十一、巴赫(德国),巴洛克时期著名的作曲家,被后世称为复调大师,在他的音乐创作中

复调记法娴熟、完美,同时主题旋律创作表现出巨大才能。旋律器乐化程度高,个性鲜明,和声丰富。高度的复调思维与生动的主调手法并用成为巴赫最重要的创作成就。代表作品:宗教作品《马太受难曲》 《b大调弥撒》 管风琴作品《帕萨卡利亚》 《d小调托卡与赋格》 古钢琴作品《平均律钢琴曲》 《法国组曲》 《英国组曲》 管弦乐曲《勃兰登堡协奏曲》

十二、亨德尔(德国)代表作《弥赛亚》 《水上音乐》

第五章 古典主义时期

一、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文化特征:1 ,市民音乐有了很大发展,歌剧院,音乐厅不断

涌现,酒馆、集市等公共场合的音乐活动频繁,乐谱出版,乐器制造业日趋繁荣。2,音乐家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从“仆人”向“自由音乐家”过度。3,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有着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都有鲜明特征:创作上世俗因素不断增强,与民间音乐有了更紧密的联系,主调音乐占绝对优势,形式结构趋向匀称严谨,乐思发展注重逻辑,音乐中的矛盾冲突因素逐渐加强和深化。乐曲风格大多明朗乐观,一些重要的乐器体裁如交响套曲。奏鸣曲。室内乐重奏等已趋于成熟,在形式上逐步达到完美的境界,现代交响乐队的编制亦初步定型。4,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因为他们的主要音乐活动都以维也纳为中心,在创作风格和美学原则方面有承前启后的联系,后人称他们为“维也纳古典乐派”。 二、 古典主义音乐时期歌剧有了变化,产生了喜歌剧,意大利正歌剧在18世纪20年代

开始走下破路,导致格鲁克进行歌剧改革。此时音乐的发展尤为明显。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等具有高度的形式美感。 三、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织体:主调织体占据重要地位,从而 成了最重要的织体成分,

低音及和声仅起伴奏作用,阿尔贝蒂低音就是这种织体的典型。

四、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音乐载体:声乐:喜歌剧、艺术歌剧;器乐:交响曲、协奏曲、

室内曲。

五、 喜歌剧:18世纪出现的喜歌剧,是相对传统的正歌剧而言的一种心风格的声乐形

式,取材于日常生活,采用生动活泼的对白与通俗流行的曲调,形式雅俗共赏,风格幽默调皮。

六、 正歌剧:意大利正歌剧的题材多取于古代神话或古罗马历史,每部歌剧包含幕场,

由宣叙调和咏叹调相互交替组成,松散的宣叙调勇于叙事和发展剧情,结构清晰的咏叹调服务于情感的静止抒发。其美学目标不在于创造音乐与戏剧的统一体,而是炫耀歌者的高超技巧。

七、 格鲁克的歌剧改革、歌剧代表。格里克改革的主旨是: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作品

的伟大原则:歌剧中音乐的“真正使命”是“和诗配合”以便加强情感的表现。在他的歌剧中,宣叙调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加强了旋律性,使其具有细致的情感表现力,他精炼戏剧结构,删去咏叹调中华丽炫技的部分,最求朴实无华的真情流露。它的序曲不再是脱离歌剧整体而孤立存在的东西。而是预示剧情的有机部分;歌的合唱,舞蹈都随剧情需要而存在,不能任意加添,格鲁克还在记谱法时废除了数字低音,而代之以具有明确的各声部的近代写法。作品有《奥菲欧与尤丽狄茜》

海顿:奥地利作曲家(1732—1809)古典主义时期重要作曲家,被称为“交响乐之父”其主要代表作品有①交响乐《伤感交响乐曲》(第44首)《告别》交响乐曲第45首,《巴黎.交响乐曲》 《伦敦交响曲》 《军队交响曲》 《惊愕交响曲》②弦乐四重奏:p.64《云雀》 p.76《皇帝》两首四重奏。③清唱剧:《创世纪》 《四季》 海顿共创作了108首交响曲,68首弦乐四重奏和协奏曲。声乐作品26部歌剧和4部清唱剧。他的音乐明快、乐观、幽默、充满了生气,是18世纪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最重要的奠基者。

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1756—1791)杰出的古典作曲家。被称为音乐神童。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有大量作品。包括22部戏剧音乐作品,41首交响曲,23首钢琴协奏曲,5首小提琴协奏曲,23首弦乐四重奏,5首弦乐五重奏,17首钢琴奏鸣曲,37首小提琴奏鸣曲。代表作品①歌剧:《费加罗的婚姻》 《唐璜》 《女人心》 《魔笛》②弦乐四重奏:六首《海顿四重奏》③室内音乐:《g小调五重奏》 《A大调簧管五重奏》④交响曲:《D大调第35交响曲》 《C大调第36交响曲》(林茨)《D大调第38交响曲》(布拉格)《C大调第41交响曲》(朱比特)。在古典主义作曲家中,莫扎特是唯一一位在意大利歌剧的声乐艺术领域和德奥交响曲的器乐艺术领域都获得成功的作曲家。

贝多芬:德国作曲家(1770-1827)古典主义时期伟大的作曲家,被称为“乐圣”是一位集古典之大成,开浪漫之先河的作曲家,主要作品有:9首交响曲,一部歌剧,两首弥撒曲,11首序曲,一首小提琴协奏曲,5首钢琴协奏曲,16首弦乐四重奏,32首钢琴奏鸣曲,10首小提琴奏鸣曲。代表作品:早期《C大调第一交响曲》 《D大调第二交响曲》 C小调钢琴奏鸣曲《悲怆》 《#C小调钢琴奏鸣曲》 D小调钢琴奏鸣曲《暴风雨》 中期:b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 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 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 歌剧:《费德里奥》 序曲:《爱格蒙特》 钢琴奏鸣曲《C大调奏鸣曲》 F小调《热情》 晚期:《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 《#C小调四重奏》

第六章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

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艺术歌曲之王,主要代表作品有:艺术歌曲《鳟鱼》 《菩提树》 《魔王》 《致音乐》 《小夜曲》 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 歌剧《孪生兄弟》 交响曲《b小调第八交响曲“未完成”》

门德尔松:德国作曲家,代表作品《仲夏夜之梦》钢琴曲集《无词歌》 《第三(苏格兰)交响曲》 《第四(意大利)交响曲》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创办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

韦柏:德国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人,奠基人。代表作《自由射手》(德国第一部浪漫歌剧) 《优兰特》 《奥伯龙》 《猎人合唱》

舒曼: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1834年创办《新音乐报》代表作《蝴蝶》 《狂欢节》 《诗人之恋》

勃拉姆斯:德国作曲家,浪漫主义时期的古典主义者。代表作:《第一交响曲》 《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 《摇篮曲》 《匈牙利舞曲》

柏辽兹:德国作曲家,标题音乐的创始人。代表作品:《幻想交响曲》 《罗密欧与朱丽叶》

标题音乐:用标题来统帅交响乐创作的整体构思,用详细的文字来昭示戏剧性的情节,并与音乐发展的线索紧密结合。作品中的固定乐思,(主导动机)具有明确的形象意义。陈威陈述故事性内容的重要手段。

固定乐思:在柏辽兹的音乐中具有描绘的音乐主题,贯穿音乐始终推动音乐戏剧性的发展。

比才:(法国作曲家)代表作:《卡门》歌剧《阿莱城的姑娘》

瓦格纳:(德国作曲家)代表作:《尼伯龙根的指环》 《漂泊的荷兰人》

罗西尼:(意大利作曲家)代表作:喜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正歌剧《威廉.退尔》

威尔第:(意大利作曲家)代表作:《弄臣》 《茶花女》 《游吟诗人》 《阿依达》 《奥赛罗》

普契尼:(意大利作曲家)代表作:《蝴蝶夫人》 《图兰多》

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诗人。

李斯特:(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被称为钢琴大王,交响诗创始人。代表作品:《匈牙利狂想曲》 《b小调钢琴奏鸣曲》 《b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十二首高级练习曲》 《六首帕格尼尼练习曲》 《鬼火》

交响诗: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来源于贝多芬、韦柏的歌剧序曲,强调文字构思与音乐发展的内在联系,注重表达情感和形象。

民族乐派

斯美塔那:(捷克)民族乐派奠基人,被称为“捷克音乐之父”代表作:交响诗《我的祖国》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 《吻》

德沃夏克:(捷克作曲家)代表作:交响曲《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歌剧《水仙女》交响诗《狂欢节》

格里格:挪威作曲家,代表作:钢琴曲《a小调钢琴协奏曲》管弦乐曲《培尔.金特》

西贝柳斯:(芬兰)代表作:交响诗《芬兰颂》

格林卡:(俄罗斯民族音乐派奠基人)代表作:歌剧《伊万.苏萨宁》管弦乐《卡马林斯卡娅》

强力集团:19世纪60年代,在俄国音乐节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见解和目标的小组也称为“五人团”主张走格林卡的道路,写俄国自己的题材,创作民族的具有人民性的作品。成员:居伊、鲍罗丁、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克萨科夫巴拉基列夫。

里姆斯基.克萨科夫:代表作:歌剧《金鸡》 《舍赫拉查达》 《一千零一夜》(天方夜谭)

柴可夫斯基:(俄国)代表作品:芭蕾舞剧《天鹅湖》 《睡美人》 《胡桃夹子》歌剧《黑桃皇后》 交响乐《第六交响曲“悲怆”》钢琴曲《四季》

拉赫玛尼诺夫:(俄国)代表作品《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圣桑:(法国)代表作品《动物狂欢节》

第七章 印象主义时期(一个人的流派)

德彪西:法国 代表作品:《牧神午后》 《月光》 《水中倒影》 《意象集》 《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海》

第八章 20世纪的音乐

勋伯格:(苏联)12音作曲法创始人,代表作《华沙幸存者》

新中典主义的音乐风格特征:新古典主义是对后浪漫主义的反动。他排斥过度的情感的情感

表现,要求冷静约束,反对膨胀的主观意识,提倡客观稳定的创作态度,偏爱古典的奏鸣曲、谢哦组曲、各类室内音乐。

斯特拉文斯基:(苏联)代表作《春之祭》 《火鸟》

普罗科菲耶夫:(苏联)代表作《战争与和平》 《彼得与狼》

肖斯塔科维奇:(苏联)代表作《b小调第二交响曲》 歌剧《鼻子》

布里顿:(英国)代表作:管弦乐《青少年管弦乐指南》

格什温:(美国)代表作:《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蓝色狂想曲》(唯一的美国作曲家)

巴托克:(匈牙利)代表作《小宇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lw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