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代表伊斯兰讲话

更新时间:2024-01-27 11:0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读《谁代表伊斯兰讲话?》

——十几亿穆斯林的真实想法

对于此书第一作者是现执教于美国乔治敦大学的约翰·L·埃斯波西托

(John·L·Esposito)教授,埃斯波西托教授是乔治敦大学宗教和国际事务方向以及伊斯兰研究方向的教授,也是大学沃尔什外交事务学院阿尔瓦里德·宾·塔拉尔穆斯林和基督徒理解中心的创建主任。他是美国学术界著名的伊斯兰和中东问题专家之一,长期关注伊斯兰世界研究,著述丰富,有《伊斯兰威胁:神话还是现实》《伊斯兰教与民主》《政治伊斯兰:激进主义,革命还是改革》《并非圣战:以伊斯兰教之名的恐怖活动》等等。埃斯波西托教授的著作中批判充斥美国和西方学术界“文明冲突论”的观点,以社会学视野关注现实问题,倡导自由主义和文化宽容的思想,对伊斯兰世界和穆斯林群体怀有同情和理解。而第二作者是盖洛普穆斯林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达莉亚·莫格海德(Dalia·Mogahed)女士,是一位资深分析师。她领导了盖洛普对世界范围(包括西方在内)超过10亿穆斯林观点的独立调查的分析。她在全世界很多重要论坛发表演讲,推动不同群体对穆斯林世界获得正确认识,她的演讲和讨论对象包括西方和穆斯林世界的很多政治人物和民意领。她的分析报告发表在《华尔街周刊》、《外交政策》、《哈佛国际评论》、《中东政策》及其他的学术和期刊。

这是一本基于美国盖洛普全球研究所(Ga l l up Global Institute)历时6 年(2001-2007 年)对世界上35 个穆斯林人口占多数或具有相当数量穆斯林人口的国家进行的民调数据统计进行的分析研究,这些数据资料涵盖了13 亿穆斯林的90% 以上,包括面对面访谈、电话访谈、问卷调查等调查方法,后期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学术研究。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在导论部分,作者将十几亿的普通穆斯林群体称之为“沉默的大多数”,在整个文章中贯穿的背景是伊斯兰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对峙和冲突,是论西方和穆斯林世界之间的相互理解状况。整个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是:谁是穆斯林?第二章:民主还是神权政治?第三章是:激进主义者是怎样产生的?第四章是:妇女们想要什么?第五章是:冲突还是共存?

在第一章中,作者通过基本信仰和实践、信仰表白、礼拜、封斋、天课、去麦加朝朝觐、吉哈德、家庭和文化、宗教与政治等来界定穆斯林。第二章通过穆斯林男性女性对民主思想、沙里亚、民众心理、西方及美国文化来认识穆斯林世界的状况。第三章通过论述穆斯林的生活状况、宗教文化与政治、对美国的理解来论证激进主义者的存在性。第四章是通过女性观点和男性观点来论证妇女的追求。第五章则是通过虚构与现实比较、文化及双方互相理解状况、政策等来探讨整篇文章启示性的结论。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个方面,西方对穆斯林的理解和认识:“在2005年12月盖洛普公司对美国家庭进行的民意调查中,当问及他们认为穆斯林社会最值得称道的是什么,‘没有’是最频繁的回答。而第二个最常见的回答是什么呢?是‘我不知道’。这两个回答加起来占到美国被调查的美国人的大多数(57%)。”?“与此同时,如前

所述,当美国人被问及他们对穆斯林了解多少时,主要回答有两个:‘一无所知’和‘我不知道’.”?与我们大多数一样,都是通过媒体或报刊来理解穆斯林,认为穆斯林是和恐怖分子、恐怖袭击、自杀式爆炸、虐待妇女等形象联系在一起。认为穆斯林就是对西方的一切顽强抵抗以及是封闭的思想和萧条寂静的社会。而“穆斯林并不要求西方人改变自己以改善两者的关系,他们想要的只是西方人尊重伊斯兰教和穆斯林,并在外交政策的某些方面进行切实的改变。”?说明穆斯林世界是想与西方接触并把这作为开放原则,他们并没有排外和封闭。这与这本书出版之前的观点和看法是相反的。就像“女生们并不是坐在那里听,她们参与,对我的看法进行回应。当我对她们说,我相信伊斯兰教是和平的宗教,其核心是同情和宽容时,一个女大学生打断了我。考虑到我把她的宗教描述的过于‘柔软’,他用警告的语调告诉我,‘伊斯兰教是和平的’。这些女孩对受到贬低深恶痛绝,她们根本不像西方人想像的那样是压迫性的伊斯兰社会中的妇女,她们更像处在感知到的西方侵略和误解之下的穆斯林。”④从这可以看出伊斯兰妇女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封闭和受虐待,西方国家媒体对准的是伊斯兰教,但是却不符合穆斯林妇女的想法,大部分的穆斯林妇女没有意愿寻求西方的介入帮助她们伸张自己的权力。

第二个方面,穆斯林对西方的认识及对自身的认识: 穆斯林眼中的美国和美国式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如何评价西方领导人,激进主义者是否为全体穆斯林所同情,他们的动力何在,这些问题亦在作者的讨论之中。“穆斯林认为,美国、很大程度上还有欧洲在推进民主方面持‘双重标准’:它长期支持专制政权,未曾推进穆斯林世界的民主,就像苏联解体后它在其他地区和国家做的一样。”⑤这是穆斯林对美国认识的态度,与美国推崇的民主人权意图相反。虽然穆斯林相信民主对他们的进步和未来至关重要。在许多穆斯林指责美国和西方在阿拉伯/穆斯林世界推进民主和人权方面普遍持双重标准中。“‘请用自己的话语来表述,你最憎恨西方的是什么’时,所有国家中不论是温和派还是激进派,最多答案是‘性和文化方面的混乱’,其次是‘伦理和道德的败坏’和‘对穆斯林的仇恨’。”⑥在穆斯林看来,他们不是要求西方人改变自己来改变双方的关系,他们想要的只是西方人在外交政策的某些方面切实改变作为尊重伊斯兰教和穆斯林。希望西方人在政治上做出公正的待遇。而在穆斯林对自己的认识,如面试的阿拉伯妇女说“‘我会教你女儿完全尊重男性。有人对我说话我才说话。我不需要床,我宁愿睡在地板。”⑦西方人认为是水星和被贬抑等形象,’而在从伊斯兰法学家和教授萨勒赫就说“伊斯兰教是朴素的,它的高度尊重妇女”。还有在“2001年 盖洛普的民意调查捕捉到了吉哈德的多重含义”,而在调查的四个阿拉伯国家(黎巴嫩、科威特、约旦河摩洛哥)中,对吉哈德最多的描述是‘对真主的义务’‘神圣的义务’或‘敬拜真主’,没有一个词提及战争。”⑧ 这并没有与“圣战”相联系,

对穆斯林来说,吉哈德意味着灵魂或刀剑的战斗,其次只有积极的正面的内涵。那是穆斯林追求公平和正义的方式和手段。

第三个方面是穆斯林与西方的交锋和重新认识:穆斯林国家普遍缺少民主但是许多穆斯林相当重视民主原则,在其观念有普遍的民主制价值观和宗教原则之间不存在着矛盾。当然这是穆斯林主体的认识,但是在西方媒体和大众的眼中,宗教原则附着在穆斯林国家特别是阿拉伯国家的政治意志之上,其民主的精神便游离于集权和专制之外,况且对于有些穆斯林国家而言,民族独立和民族国家建立的过程就是专制主义盛行的过程,再加之原教旨主义的兴盛以及普通民众对于沙里亚的赞同,宗教在国家法制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为人们所推崇。而美国则是极力的在穆斯林世界推崇民主思想,甚至用大棒政策来推动穆斯林国家的民主化进程,是其真诚还是幌子?是真诚又如何呢?美国认为穆斯林世界等同于恐怖主义,“美国人感觉对伊斯兰‘最难以理解’的方面就包括‘对妇女的压制’。”而“在对‘你最不喜欢穆斯林或伊斯兰世界的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自由回答中,美国妇女给出最多的答案是‘性别不平等’”。⑨而“对占人口一半的穆斯林妇女的调查表明,几乎没有人对自身社会中的这个问题提出批评。”⑩在美国人与穆斯林接触与否,对穆斯林评价是不一样的,接触穆斯林对美国人持正面的看法,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不是亨廷顿在冷战结束后提出的“文明冲突论”所说的的那样,在他看来,未来的危险冲突可能会在西方的傲慢、伊斯兰国家的不宽容和中国的武断的相互作用下发生。

第四方面是伊斯兰教文化和穆斯林的积极意义: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伊斯兰教的文化不像我们以往的认识那样:与其他文明格格不入,充满暴力和血腥,对外来文化和新文化的排斥;而是在“适应各种新情况的过程中最根本的是伊斯兰教关于诠释的概念‘创制’——拥有充分信息的、独立的教法判断。就像大不列颠杰出的伊斯兰领袖,巴基斯坦会议员库尔希德所言:‘真主只启示了宽泛的原则…正是通过创制,每个时代的人们努力运用和实施神启的原则,来解决他们时代的问题。’”⑾这是具有与时俱进的意义,是顺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具有与时代相适应的功能,具有很强生命力。他们崇尚平等的原则和对不分种族、民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只要“顺服真主的意愿而获得和平”就是穆斯林,这是一个超越现在任何国家的平等原则,就美国国内而言,人种歧视或地区还偶有出现。还有穆斯林作为奉献的“天课”每年拿流动资产的2.5%给穷人、患病者和遭遇困难的人,这是非常有人道意义。

通过盖洛普研究中心在全球民意调查,作者也向我们说明了穆斯林世界的巨大差异性,用简单的伊斯兰教的外衣去作为文明冲突的论断是武断的,美国人没有真正了解穆斯林,反而将缘由归结为宗教的差异、宗教的不民主和文明的冲突,而本质上是美国的公共外交政策与伊斯兰实际不相符合,也与对话的双方不符合实际,“这只是政策的冲突,并非原则的冲突,也不是文明冲突,是美国的政策问题。在这本书中,作者用实际方法去证明伊斯兰世界的穆斯林普通民众的真实想法和真实的穆斯林世界,给予我们对穆斯林的重新认识和面对。

参考文献

?《谁代表伊斯兰讲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11页 ?《谁代表伊斯兰讲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141页 ?《谁代表伊斯兰讲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131页 ④《谁代表伊斯兰讲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159页

⑤《谁代表伊斯兰讲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92页 ⑥《谁代表伊斯兰讲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130页 ⑦《谁代表伊斯兰讲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145页 ⑧《谁代表伊斯兰讲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40-41页 ⑨《谁代表伊斯兰讲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143页 ⑩《谁代表伊斯兰讲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214页

⑾《谁代表伊斯兰讲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摘自阿赫默德(Ahmad,k),1976年,《伊斯兰教:准则和特征》,摘自库尔希德· 阿赫默德编:《伊斯兰教:意义和启示》,伦敦:欧洲伊斯兰理事会,第43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lk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