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更新时间:2023-05-14 21:04: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50101 学科教育论文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初中历史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活动,它需要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且为学生解答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比较偏向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并没有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对于学生而言,总体的学习过程就好像将整本书背诵下来一样,当考试结束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并不深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为此,在今后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解答学生提出的不同层次的问题,完成历史知识的教学工作,巩固学生知识体系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知识,避免造成学习过程中的恶性循环。

一、引导与发现,帮助学生形成好奇心

要想在初中历史中培养出学生的问题意识,就需要让学生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的根本动机在于学生要对历史知识产生好奇心,从而提出不同的见解。只有让学生发现问题,才有可能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比如在教学“秋收

起义”相关知识点时,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基于课本内容的情境,进而让学生假设自己是其中的主人公进行独立思考。为了做好这一点,笔者在课堂中给学生展现了大量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的历史图片,一边进行讲解,一边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思考与选择。接下来,笔者提出了几个问题:在秋收起义时,中国当时的情况如何?秋收起义暴露了中国当时哪些问题?秋收起义的形式代表着我们党当时选择了怎样一条道路?不同于传统历史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点,帮助学生进入当时的历史情境,才能让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当时国情下的历史选择。学生了解越深入,学生的观察也就越细致,好奇心提升,发现问题更为快速,问题意识也就得到了培养。

二、指导与强调,提升学生的问题质量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的问题质量是提升重点。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心理和知识素养上水平较低,提出的问题多是常识性问题。特别是对于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来说,可能听一节课下来,提出的问题甚至是书本上早已有答案的问题。对于这类情况,教师一方面要调整自己的期待值,了解初中阶段学生的基本水平。另一方面,要明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并不代表学生问出的问题越刁钻越好,反而越常识性越普通的问题越有利于初中学生反复记

忆知识点。所以,不论学生提出了什么问题,教师都要认真细致回答,不要认为问题没有价值,而要从普通的问题中去指导学生思考更为深入的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问题质量,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程度。当然,教师对于学生问题的态度也会影响到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初中阶段的学生自尊心强,且较为敏感。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层面的理解,提出的问题也就完全不同。很多学生甚至不敢提出自己的问题,怕教师认为自己的问题过于幼稚。所以,教师应在这方面加强指导和鼓励,强调问题的多样性,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教师采用一定的手段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从目前的教学手段来看,很多学生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学习初中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多的状态为被动状态,整体上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并不理想。教师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必须运用一定的手段来引导,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得到稳定的提升。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当下的教学标准,教师引导学生提问题的手段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应通过连续性的问题回答,贯穿整节课的教学工作。一段时间后,为学

生布置提问题的作业,让学生习惯提问题来学习知识,通过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够进一步抓住学生对初中历史知识的好奇心理。学生在提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求知的过程,教师可以轻易的在整个过程中,融入较多的知识点,完成每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第二,培养初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应适当的给予奖励。问题的价值是给予奖励的重要标准。从心理上来讲,初中学生的好胜心较强,奖励不过是一种手段,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历史知识,并且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吸引学生持续性的学习和努力。

四、引导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仅需要学生自身对问题的思考,教师更应该通过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出自身所困惑的问题。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中心,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不断的对问题与同班级同学进行探讨,并最终教师答疑解惑。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的意识,更可以让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思考中,最终设计出符合学生思维方式的教学计划。

五、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提高问题意识的应用,就需要教师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设置相关的问题要有开放性和趣味性,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思考、讨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教学内容,对所学的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创造机会,在本次课程开始讲授之前,通过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进而引出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此外,教师还要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设置开放性的课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完善校园基础文化建设

在倡导学生勤问问题,多思考的教学环境下,需要不断的完善学校的基础文化建设。在学习中需要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这种培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历史这一单一的学科。更应该拓展到每一个学科当中。营造良好敢想敢问的学校学习大环境,让学生在自身努力的同时受到学校的大环境的影响,不断的提升自身,从而树立问题意识的思考模式,不断的提升自身好奇心?c素质。教师也应该溶于这种校园文化当中,要多角度高层次的对学生提出的

问题进行回答与思考,同时接受学生质疑,在学科问题上与学生共同探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l3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