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

更新时间:2024-07-11 06: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概述

一、当代文学的内涵:

时间:1949年至今的文学运动、文学创作、文学思潮、文学批评等一切文学现象。

标志:1949.7北京“第一次文代会”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性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文学(大陆)和民主主义文学(港澳台)。

方向:以《讲话》为指导方针,确立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

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联合会(郭沫若为第一届主席)。 队伍:建国初期国统区和解放区文艺队伍大会师。 二、历史分期及基本估价:

A. 建国后17年(1949——1966)曲折中繁荣

背景:共和国的诞生、抗美援朝胜利、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翻天覆地的变化。

观念: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创作:大合唱式的颂歌。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成绩较大。 格调:明朗、乐观、高亢、热烈。以壮美为主要风格。

曲折:极左思潮抬头,不断干扰文坛(五大战役)(批电影<武训传>,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批胡风的文艺思想,反右,大跃进) B、 文革十年(1966——1976) 萧条

背景:阶级斗争理论,林、江反党集团的夺权阴谋。 观念:文艺为政治服务 吴晗《海瑞罢官》

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文坛以大批判为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被当作封、资、修的毒草,优秀作家受到残酷迫害。 创作:公开——假、大、空、瞒和骗。 a. 样板戏 b. 趋时文艺 c. 帮派文艺 地下——抗争文艺,知青诗歌、小说, 旧体诗词 C、 新时期(1976——)从复苏到全面繁荣

背景:政治上拨乱反正、经济上改革开放,文化上对外交流(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全党工作重心转移) 观念: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创作:主题多元化,风格多样化,个性鲜明。 ① 先锋性的尝试,作家与生活全接触

② 继承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传统,吸取西方现代文学的精华(与港澳台的关系),雅俗融合,中外交汇,古今贯通。 实现了“人的觉醒”“文的觉醒”

9.11 WTO:经济全球化,市场对文学形成的冲击,民族性与全

球性的关系,中国当代文学不断以新的面目表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

八十年代的主要集中在精神

突破清规戒律,先锋探险精神。 九十年代集中在经济(物质)

人的世俗化,王朔流行,新写实主义小说,妇女性创作的物欲倾向。

第二章 50-60年代的新诗

一、概述

第一阶段 1949—1957

A、以歌颂为主——祖国、党、领袖、英雄、新生活 “凡能开的花都在开放,凡能唱的鸟都在唱” 郭沫若《新华颂》

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 王莘《歌唱祖国》 胡风《时间开始了》

洋溢着诗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不以形象见长,而是以炽热的感情,代表了人民的意愿。诗作大都是对历史场景的记叙或单纯的热情抒发。

B、歌颂保卫世界和平的正义战争 未央《祖国,我回来了》《枪给我吧》 石方禹《和平的最强音》 柯仲平《献给志愿军》 C、歌颂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李季“石油诗”

田间《马头琴歌集》 闻捷《天山牧歌》

不足:多对外部场景描绘,对内心世界揭示不够,回避自我,个性模糊

D、短暂的突破

“双百方针”的发表给诗坛带来解放,但57年反右受到摧折 流沙河《草木篇》 郭小川《望星空》

艾青《养花人的梦》《蝉的歌》 第二阶段 1958——1966 A、新民歌运动

关于诗歌形式的探讨---民歌的形式,浪漫的精神 《红旗歌谣》 58年《大规模地收集全国民歌》表面轰轰烈烈,实际收效甚微。以浮夸吹牛、刮共产风代替浪漫主义,以政治运动的方式组织群众文艺创作这是极“左”思潮的又一表现。 B、文艺政策调整,文坛又现生机 60年代初,抒情长诗、叙事诗一度繁荣, 63年后阶级斗争被人为强调,诗坛再次沉寂。 郭小川《一个和八个》《白雪的赞歌》 《将军三部曲》 臧克家《李大钊》

贺敬之《雷锋之歌》《十年颂歌》

二、代表诗人诗作 郭小川的政治抒情诗:

他是一位具有坚定信仰的“永远年青的战士”

“一颗心似火,三寸笔如枪”,向往战斗的人生、战斗的文学 政治抒情诗——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和饱满的政治热情,选取重大的题材,从宏观的角度抒发感情,节奏铿锵,风格豪放,富有号召力和鼓动性。

50年代《致青年公民》(组诗) 楼梯式 “诗化的政论”

60年代初,长篇叙事诗,将叙事与抒情结合。情感深沉。 《一个和八个》《白雪的赞歌》《将军三部曲》〈深深的山谷〉〈严厉的爱〉

60中-70年代,以“新辞赋体”抒发战斗的豪情,努力成为兼有“战士”和“诗人”两种称号的人

〈甘蔗林-青纱帐〉〈林区三唱〉〈厦门风姿〉〈团泊洼的秋天〉〈秋歌〉

富有战斗的激情和哲理光的辉。 小结:A、他是“时代的歌手和号手”

B、常用警策性的诗句,其诗具有辩论性和哲理意味。 C、致力于诗歌形式的探索,音韵铿锵,风格刚劲、豪迈、奔放。

闻捷的爱情诗——“爱情诗人”

赞美少数民族青年男女甜美真挚的爱情 〈天山牧歌〉------〈吐鲁番情歌〉 特色:

A、爱情与劳动、建设结合,表达人民对新生活的热爱和喜悦。 B、捕捉富有生活情趣的细节,细腻传神,风趣幽默。 C、具有牧歌情调和风俗画的美感

第三章 50、60年代的散文

第一节 散文创作概况

(一)“大散文”观念,即将通讯、特写、报告文学、 回忆录、游记、小品、随笔、传记文学、杂文、散文诗等,统统归纳于散文这一体裁。

2、其整体趋向是:

个性意识的淡化,群体意识的强化,散文从自我内心的观照转向‘身外大事’的观照;

审美观念的削弱,功利观念的强调,‘工具’论取代了‘自娱’论; 主观抒情成分减弱,客观记叙成分增强,抒情小品体制让位给通讯特写体制;

以文化‘现代化’为核心的‘西方热’消退,民族化、大众化运动勃兴,散文由多元的横向借鉴转向单一的纵向继承。” (二)发展概况:

(1)从50年代初期到50年代中期前后,是纪实性的散文兴盛的时

期。主要形式是文艺通讯和报告文学,人物传记和个人自传性质的作品。

报告文学

(1)反映抗美援朝的报告文学

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巴金的《生活在英雄们中间》、刘白羽的《朝鲜在战火中前进》和华山、靳以、菡子等人的作品集; 合集《朝鲜通讯报告选》、《志愿军一日》和《志愿军英雄传》; 巍巍的成功在于:在通讯的底色上涂上了浓重的抒情色调,使叙事和抒情水乳交融,为通讯的“文学化”探索出了一条可喜的新路 (2)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祖国壮丽山河 秦兆阳《王永淮》、李若冰《陕北札记》,有小说化倾向。<祖国在前进>

(3)56年干预生活的报告文学: 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

艺术散文

1956年提出复兴散文,继承“美文”的传统。散文由写事件向写意境转化,审美功能、抒情性加强. 原因:

1.1956年,是政治安定、思想活跃、百业俱兴.充满了生机与希望的年代。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完成,国内呈现了一派建设社会主义、向科学与文化进军的繁忙景象;

2.作协第二次理事会、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相继召开,毛泽东、陈毅号召作家们努力繁荣文学创作,满足人民对文学的殷切期望。

陆定一代表党中央向文艺界、知识界传达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方针,激发了作家、学者的创造热情.

3.中共八大召开,宣布大规模的、群众性的阶级斗争已基本结束,提出了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的观点,号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速社会主义建设. 这一切都有助于形成一种自由、宽松、活跃的气氛:

作品: 周立波《灯》,老舍《养花》,杨朔《香山红叶》,秦牧《社稷坛抒情》,魏巍《我的老师》,丰子恺《庐山真面》,姚雪垠《惠泉吃茶记》,菡子的《小牛秧子》,郁风《浩伯伯——三十年的医生》,万全《搪瓷茶缸》,徐迟《归来》,徐开垒《竞赛》,沈从文《天安门前》,李根全《关于金达莱的传说》,晓立《节序、风俗和艺术》,葛洛《龙店乡的喜日》,肖凤《豆芽菜和小松树》,茅盾《斯德哥尔摩杂记》,峻青《欧行书简》,碧野《天山景物记》.

另有:巴金《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故事》P25-28 沈从文《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P28-30 本阶段艺术散文的倾向(第一次崛起) (一)题材较为开阔。

写“养花”、“吃茶” ;“游山”、“赏秋” 也出,搪瓷“茶缸”,“金达莱”、“五色土”。作为个人的情趣、嗜好,它们开始明显地复归。

(二)思想、文笔洒脱。

晓立的《节序、风俗和艺术》,描述了现实生活中的“简单化”、“贫

乏”现象,《惠泉吃茶记》批评了茶具不整,态度生硬,依赖“虚名”经营生意的情况。

散文写作思想上少有顾忌,文笔上也较通脱,颇有锋芒与才性——这不仅在前几年很罕见,而且此后(直至“文革”结束)再无显现。 (三)散文名家都在这一年奠定了他们创作的基本格调。 杨朔《香山红叶》标志了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期;

秦牧《社稷坛抒情》是他由杂文、小品转入散文创作的重要起点; 魏巍《我的老师》是他写的最“纯正”的一篇散文; 老舍的《养花》他建国后写得最轻松最见个性的散文。 (四)开始出现了散文“小说化”的倾向。

何为的《第二次考试》,白桦的《洛灯灯火》,筱石的《入学》,谷峪的《挂起了防火旗之后》,李纳的《一次会见》等,离开了艺术散文写“我”、主“情”、讲“散”、求“美”的内向化之路。

杂文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社会政治情况的变化,杂文创作的批判和讽刺的锋芒开始减弱和走向萎缩。虽然在50年代中期因为“双百”方针的感召而出现了短暂的复苏,但很快便遭受到更严厉的批判和打击。 50年代初仅有马铁丁的《思想杂谈》,双百时期出现巴人、茅盾、叶圣陶、任晦等人的杂文。

巴人的《况钟的笔》,通过况钟 三起三落的用笔过程,阐明了“笔下有人”的道理,说明了要在主观主义、官僚主义这两支笔锋中间“杀

出一条真理的路来”需要大勇气、大智慧。

严秀的《九斤老太论》对那些保守的“老太”们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任晦《废名论存疑》

江有生《行行有禁忌,事事得罪人》 金绣龙《何必曰利》 秦似《比大和比小》 唐弢《“言论老生”》 闻壁《八股文种种》

2.50年代中后期到文革以前的散文 (1)抒情散文繁荣:1961年被称为散文年 原因:

A.理论的倡导。1961年上半年《人民日报》开辟的“笔谈散文”专栏,对散文的文体特点、创作规律和历史传统等重要理论问题以及古今散文的一些名篇佳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评析,使散文作家开始有了艺术追求的自觉和学习借鉴的对象,在创作中更加重视构思和传达的技巧,使文艺性散文的创作在艺术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B.现实政治的需要。以经历了“大跃进”的挫折和三年困难时期,需要发扬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精神,用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激励人民群众,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也需要文艺性的散文这种自由灵活、感染力强的形式发挥宣传教育作用。

C.文艺政策的调整。60年代初文艺政策的调整所带来的短暂的“百

花齐放”的局面,也给文艺性散文的创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艺术环境。

杨朔的《茶花赋》《樱花雨》《雪浪花》 刘白羽的《长江三日》《红玛瑙》《樱花漫记》 秦牧的《花城》《古战场春晓》 吴怕萧的《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

曹靖华《花》《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 巴金的《从镰仓带回的照片》 冰心的《樱花赞》 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 丰子恺的《上天都》 翦伯赞的《内蒙访古》 于敏的《西湖即景》 唐弢的《琐记》 魏钢焰的《船夫曲》 严阵的《牡丹园记》

冯牧的《湖光山色之间》等都在这一年内问世。

本阶段艺术散文特点(第二次崛起)

(一)散文的主体意识有所增强。着“我”之色、显“我”之情的作品显然增多,“报道化”、“小说化”的倾向有所克服。象《荔枝蜜》、

《雨中登泰山》、《长江三日》、《从镰仓带回的照片》等,都通过“我”的志向、性格、胸襟、情趣表现出了活泼的人格力量。 (二)艺术水准有明显提高。精雕细刻、严谨求工。

杨朔的“以诗为文”的追求,刘白羽的“以情牵论”的努力,秦牧的“知识小品”的色彩,巴金的“促膝絮谈”的情味,吴伯箫的“状物成赋”的特点,曹靖华的“诗乐合一”的探索等。

(三)开始了散文“理论建设”的工作,并对创作产生了有益的影响。“笔谈散文”是建国后唯一的一次规模盛大、作者众多、涉猎广泛的理论探讨。

(2)报告文学在思想艺术上都有突破。

报告文学创作不但数量众多,而且在艺术上也大多突破了新闻通讯的文体局限,比较注重材料的选择和主题的提炼,以及精心的结构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因而文学性大为加强。

穆青等《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佟西文《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魏钢焰《红桃是怎么开的》、徐迟《火中凤凰》、黄宗英《小丫扛大旗》

(3)革命回忆录、史传文学有了长足的发展

50年代中后期,由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年”征文活动和“大跃进”期间群众性的文学创作热潮的推动,革命回忆录和“三史”(公社史、工厂史、部队史)的写作,取得了重要的收获。 《烈火燎原》、《红旗飘飘》

陶承《我的一家》、陈昌奉《跟随毛主席长征》、缪敏《方志敏战斗的

一生》、邓洪《潘虎》、罗广斌等《在烈火中永生》、杨植霖等《王若飞在狱中》 (4)杂文创作:

杂文由讽刺世事的硬骨头到注重知识传授的引导、谈心式的软性风格。

以《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 (邓拓、吴晗、廖沫沙)和《长短录》为代表的杂文创作,用“以古论今”的方式,通过介绍历史知识,针对现实问题发表议论,将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熔为一炉,创造了一种“知识性杂文”体裁,推动了杂文创作的发展。

虽然缺少批判和讽刺的锋芒,但能给人以知识和教益,平易、委婉、朴素,其中也蕴含着他们对生活缺陷的敏感关切以及质疑性的批判。 第二节 杨朔、刘白羽、秦牧、吴伯萧的散文 (一)杨朔的散文

1、生平及创作: 杨朔(1913~1968),山东省蓬莱人。 1956年开始致力于散文创作,当代“诗体散文”的开创者。 主要的散文作品:《香山红叶》、《雪浪花》、《海市》、《荔枝蜜》、《京城漫记》、《泰山极顶》、《樱花雨》等。 2、特色及风格

杨朔明确提出了“以诗为文”的艺术主张。 “我素来喜欢读散文。常觉得,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

“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常常在寻求诗的意境。”

“动笔写时,我也不以为自己是写散文,就可以放肆笔墨,总要像写诗那样,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局,推敲字句,然后写成文章。” 杨朔散文的突出贡献____杨朔式的“诗体散文”。

(1)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提取富有诗意、宏大政治性主题,使之带着时代的气息,是“历史洪流中的一朵浪花,时代琴弦上的一声绝唱”。

《香山红叶》里,“越到老秋,越红得可爱”的双关写法,使香山“红叶”和“老向导”随着文章内容的渐次展开而逐步靠拢、贴近,终于相互沟通,融为一体,在象征的巧用中漾出了新清的诗意; 《茶花赋》中,一句“童子面茶花开了”象诗眼一样,使画出“祖国”面貌特色的“难题”迎刃而解,全文诗意顿生 。

2)寻求清新隽永的诗的意境,能够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海市》写奇异的海上幻景,把海市蜃楼写得影影绰绰、飘飘缈缈,有仙风扑面之感;

《泰山极顶》写山是“眉目分明”,写古松是颜色“浓得好象要流下来”,天光山色,流水松涛,“整个山河都在欢腾着”;

《雪浪花》姑娘们嬉戏海边观赏浪花击打礁石、“老泰山”妙语解疑,欢快奇警,富有境界;

《荔枝蜜》“我”沉吟地望着远方,辛劳的农民们正在水田里俯身插秧,画面开阔、静谧,令人遐想。

(3)结构曲隐、布局精巧,深得古典诗词结构严谨之妙。 A.讲究“起笔”,先声夺人,起势不凡;

B. 波澜跌宕,往复三折,极尽“转弯”之能事,以收“曲径通幽”之妙;

c.“卒章显志”,认识骤然升华,顺势翻出新意,从容“点睛”,含蓄止笔。

严谨的结撰功夫,使作品似精心修剪的盆景。

(4)语言苦心经营、精心锤炼,清新柔婉。既有口语的明白畅达、简洁朴素,又显得含蓄隽永、精练醇厚。 3、缺陷:

散文具有小说化、通讯化倾向,偏离散文的内在轨迹。 表现自我不足,将自我置换为普通劳动者。 结构模式化,开头设悬念,中间记人或记事,结尾夹叙夹 议,卒章显志。 文章雕琢痕迹较重,失之太“做”.

(二)刘白羽的散文

1、生平及作品:(1916~2005),北京人。1938年到延安,是一位经受过战火锻炼的战地通讯作家。 50年代后主要从事散文报告文学写作。主要作品《日出》、《长江三日》、《樱花漫记》、《灯火》、《红玛瑙》 其散文创作“全景”取材、从大处着笔,具有一种宏阔的规模和气势。文章具有逻辑的和理性的穿透力量,给人以思想启迪。 2、写作特征:

(1)情感空间的广阔 展现生活海洋的丰富和辽阔,情感空间广阔。由眼前的景物人事推及四面八方、过去未来。(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

(2)哲理思索的深邃 洋溢着激越的时代激情和革命的情怀,追求“急流勇进之美”。

剪取那能振奋人心、鼓舞斗志的“大时代”的一角。炽热的战斗,勇猛的进军,沸腾的工地,雄壮的欢歌,成了他作品的主要内容。 写景___高山、大海,日出、黎明,不灭的灯光、奔泻的江河,以及那在风狂浪险中拚搏奋进的一叶扁舟。

刘白羽的散文中的哲理 可以称之为革命的哲理或革命者的人生哲学。这种思索联系比较深远的背景和涉及比较丰富的人生阅历与书本知识,所以又有比较厚重的历史感和比较普遍的启示意义。 3)结构大开大阖、汪洋恣肆,善用对照、反复。通过由此及彼的艺术联想,把他对于现实与历史的丰富的经验和感受组合成一个整体的艺术空间,展示了一幅幅无比壮阔的生活画面。

从眼前的日出景象,到世界各地和个人的经历中看到的未能看到的种种日出。

从写三峡的风光和气势到与三峡有关的诸多山川名胜、历史人物、都市景观、民间传说,世界革命历史人物。

4)语言色彩绚丽,气势磅礴,形成粗放、雄健的风格和一泻千里的气势。 3、缺陷:

取材的相近使文章主题显得重复与单调,而激情的过于奔放和歌颂的过度拔高也使作家个体的“小我”不断向“阶级”“国家”的“大我”膨胀,形成了一种散文的“自我膨胀”模式,以致使文体中阶级、

国家、人民的情感比重大,“小我”的人生况味欠缺。 (三)秦牧的散文

秦牧的散文是以知识性、趣味性和哲理性的结合为特征的。带有抒情色彩的夹叙夹议的文艺随笔和小品。

名篇: 《社稷坛抒情》、《土地》、《古战场春晓》、《花城》 知识小品是指那些采用夹叙夹议的笔法,在道古论今中明晰事理,在谈天说地中蕴藉知识,有抒情,重理趣,力求达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统一的一类散文文体。这种文体构架的核心是知识的孕育与播扬,知识性成为思想性得以存在和呈示的注释,成为趣味性得以展现的载体。

1、题材广阔、涉笔成趣、花鸟鱼虫、珍禽异兽、风土人情、逸闻趣事、史实传说,是一座内容丰富的花城。

2、善于借助一什一物展开联想,在想象中夹叙加以扩展知识、辨析名物、洞察事理,谈天说地,道古论今,形成一种知识小品性的散文。 3、结构布局却极有条理,动静张弛、直曲收放,调度得当。语言文白雅俗、浓淡粗细搭配得当。

散文像“扇面小幅,尺素之间,竟有烟波云海,幽谷峻崖,象牙雕,橄榄雕之类,小小一片一粒之间竟有许多的人物形象,使我们目注神驰” ——秦牧

不足:有些篇章取材雷同、语言铺陈冗赘,抒情性的欠缺。其写作主旨是立足于“共产主义思想”的宣教,偏重于阐释正面的道理,强调知识的丰富、论说的精微,以谈天说地、论古道今的“知识”“替代

自我”形成的散文创作模式。 (四)吴伯萧的散文

“散文界的无花果” “淳厚朴素见风华”

“他的文章质朴、味厚,他把浓郁的感情揉进朴素的文字里,从不使用华丽的词藻,从不多加一点可有可无的装饰,那简洁的语言,淡雅的叙述,象一位身穿土布衣裤、家做布鞋的村姑,她脸上没有脂粉,但那种自然的美,那种天然的健康,比艳丽的浓妆不知要胜过多少倍。”(张志民)

吴伯萧(1906—1982)山东省莱芜市,名山屋、山荪,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

芦沟桥事变起,他以老师身份带一批同学“揭竿而起”,投奔延安。先后担任陕甘宁教育厅教育科长、文化协会秘书长、延安大学和华北大学教授,建国后,担任了东北大学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东北师范大学副教务长兼文学院长;第一次文代会被选为理事,被任命为秘书长,后又担任了东北教育学院副院长、人民出版社付社长兼总编辑、文联委员、社科院文研所副所长等职务。

作品:《波罗的海》,《羽书》、《黑红点》、《北极星》、《忘年》、《吴伯萧散文集》中。散文《南泥湾》、《一坛血》、《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我没见过长城》等,

其散文作品勾画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从黑暗走向光明的许多重要画面,呈现了一个执著追求革命和艺术的知识分子与时代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的内心世界,也展示了一个散文艺术家在创作道路

上不倦地探求和创新的轨迹。

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人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要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 特色:

以记叙延安生活的一组散文影响最大

1.真诚挚切,蕴藉深沉,纯朴素雅,以丰厚的内涵发人深醒,以隽永的情思引人遐想。

2.记事、咏物.写人,思力深厚,委婉中具骨力。富有现代文人气息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吴伯萧的散文思想深刻,文字质朴,大地自然和人情世故交错叠合,社会风物与历史沉思交织,融注着对生活的深层憬悟和对民族历史、生命现象、生活态度、以及入生真谛的诠释,具有独特的艺术气质和风度,凛然自成一家。

第四章 50-60年代的小说(1) 女性知识分子的成长与挣扎

<青春之歌><红豆>

一.女性知识分子的成长与挣扎

杨沫的<青春之歌>:

1.杨沫(1914.08~1995.12),原名杨成业,原籍湖南湘阴。 没有温暖的童年:

书香之家,却缺少家庭关怀。孤寂的童年只能躲到书籍、牌匾、对联、昆曲中寻找欢乐。十四岁时 为躲避腐朽的家庭,她私自跑到西郊女子中学住校生活。广泛涉猎古今中外文学名著。

1931年春,父亲破产逃亡,家庭瓦解,她反抗母亲包办婚姻,又跑回西山的学校。

在河北香河教书时,与张中行相爱同居。杨沫不甘于琐碎的小家庭生活,常陷入空虚和苦闷之中。

33年除夕,杨沫来到小妹白杨的公寓。那里聚集着十几位东北流亡青年。“听到他们对于国内国际大事的精辟分析,使我这个正在寻求真理,徘徊歧途的青年猛醒过来——啊,人生并不都是黑暗的,生活并不都是死水一潭!原来,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拯救危亡的祖国,为了一个美好的社会的诞生正在浴血奋战!”(《青春是美好的》)他们宣传抗日,痛斥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向她介绍马列主义书籍。杨沫为了摆脱束缚,四处奔波寻找工作。 战火中的青春:

1936年,杨沫第二次到香河教书时,认识了共产党员马建民。由他介绍入党并与马建民结合,开始了新生活。

卢沟桥事变爆发,杨沫放下吃奶的孩子,与爱人一起参加了冀中抗日游击战争。

艰难困苦的生活,你死我活的战斗,英勇顽强的战友,纯朴善良的民众深深教育了在城市学校里长大的杨沫。在战斗空隙,杨沫不顾疲劳,用蘸着鲜血的笔写过不少反映战争生活的短篇小说和散文. 杨沫在长篇小说《东方欲晓》的前言中所说:“直到今天,引起我无限美好的、无限幸福的回忆的,不是大城市里和平安静的生活,不是个人的什么‘成就功名’,也不是饱览国外绮丽风光的愉快,更不是什么儿孙满堂的福气??究竟是什么呢?那就是我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段充满血和火的斗争生活。那是我一生中最美好、最幸福的日子。”

《青春之歌》1958年出版。59年初,《中国青年》、《文艺报》两家杂志社就小说的“小资产阶级倾向”曾开展讨论,把对《青春之歌》的评论推向高潮。茅盾何其芳巴人等给予赞扬。

文革期间,杨沫被作为“大毒草”《青春之歌》的作者批判过,当作“混入党内的阶级敌人、假党员”被批斗过,强迫她交待“反动历史”、“修正主义罪行”,杨沫坚强地顶过来并带病坚持写作。 1979年11月完成了《东方欲晓》的第一部 。 1980年长篇报告文学《不是日记的日记》出版, 1986年,长篇小说《芳菲之歌》出版。 1990年《英华之歌》出版 2.《青春之歌》简介

它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塑造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的优秀长篇小说。作品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一历史时期为背

景,以学生运动为主线,成功地塑造了林道静这一在三十年代觉醒、成长的革命青年的典型形象。小说生动地描绘了林道静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逐步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所经历的曲曲折折、反反复复的人生历程,从中透视出整整一代革命知识分子所走过的艰苦道路。

林道静出生于一个大地主的家庭,中学毕业为了反抗封建家庭的束缚毅然出走,只身逃到了北戴河谋生。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打击之后,她对前途绝望了,在这样的时刻,“骑士兼诗人”风度的余永泽闯入她的生活,成为她生活的伴侣。然而,渴望着“独立生活”做“自由的人”的林道静并不满足于做余永泽的家庭主妇。她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使她同那个冷酷自私的余永泽感情上出现了裂痕;余永泽的蝇营狗苟也使她看清了这个自私、平庸的男子的本来面目。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同共产党员卢嘉川等人的交往,革命的新天地更使她感到同余永泽的格格不入。终于,林道静斩断了小资产阶级感情的羁绊,离开了余永泽,从此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她参加游行、散发传单、宣传鼓动群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经受了铁窗的考验,最后迎着敌人的水龙大刀,和革命队伍一道勇往直前。

小说还塑造了卢嘉川、林红、余永泽、王晓燕等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人物形象,其中有为民族解放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有投机钻营以求平步青云的统治阶级的奴才,也有叛徒、特务以及自甘堕落的青年,形形色色人物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展示,这又使得小说包含了广阔、丰富的时代内涵。

细腻的心理描写与刻画、宏大而规整有序的的叙事框架、波澜起伏的戏剧冲突。

1.女主人公是以作者杨沫自己为生活原型所创造出来的,作家和作品不分彼此、水乳交融的,增强了这种“原生性”作品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2.在当时政治热情高涨的社会大环境下,青春之歌“通过对小知识分子林道静从不屈服于命运的对家庭和社会的个人反抗到最后投入时代洪流走上革命道路的艰难历程的生动叙述,表现了知识分子只有把个人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投入到时代的洪流中去,才有真正的前途和出路,也才有真正值得歌颂的美丽的青春”,使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3.“女性”主角赋予青春之歌新鲜感。红色文学的主角多为男性,呈现阳刚之美,女性大都作为配角,起烘托主角或平衡视觉色彩的作用。该作品以女性做主角,完整展示了一个少女在封建家庭与污浊社会的各种惊险经历,细致地刻画一个柔弱女子成长为一个坚毅革命战士的丰富心路历程。其中既有革命斗争的慷慨激越、战友情谊的磊落赤诚,又有少女的细腻情怀、浪漫幻想,爱情煎熬。在一片充满浓烈阳刚气息的红色文学中,青春之歌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细腻的女性情感,成为了一股清新的风,给长久浸润在单一的宏大壮美文学气息中的人们带来了一种新鲜感。

4.知识分子题材的作品更加容易挖掘、展现出更多人性角度的、深刻的思想内涵。战争与农村题材的作品更多的是在描写一种外在的矛盾

冲突、戏剧场面(两军对垒、阶级斗争)。林道静由少女时单纯的追求个人尊严、反抗沦为“玩物”“花瓶”命运,转变为后来的追求民族尊严,反对封建、帝国主义对国家的破坏,充分展示了一个有思想、有深度的知识分子的蜕变历程,展示了一段不断升华的红色青春。

宗璞的<红豆> 1.宗璞

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 .1928年 7月生于北京。1946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外文系,后转人清华大学外文系,1951年毕业。曾任《文艺报》、《世界文学》等刊物编辑。1981年调到外国文学研究所英美文学研究室。198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主要作品有: 《红豆》《弦上的梦》《三生石》

由《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组成的四卷本长篇小说《野葫芦引》,是宗璞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2.<红豆>

以倒叙的方式描写解放前夕女大学生江玫与银行家少爷齐虹之间的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恋爱故事,揭示了一代青年知识分子艰辛而曲折的心灵历程。小说通过一个爱情悲剧,表达了一个在时代巨变面前如何选择自己道路和前途的人生命题。表现出知识分子在大痛苦与大欢乐交织在一起的时代洪流中所面对的人生选择和内心矛盾。 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主人公江玫与齐虹从相识,相恋到最后决裂分手的全过程。幻想、期待、甜蜜、痛苦、矛盾、悲伤??这一系列丰富的心理活动,在爱情和革命两条线索的交错发展下,小说真实记

录下江玫性格与心灵的清晰脉络。拨开纷扰的爱情雾霭,透露出的正是主人公热诚而透明的心,江玫的信仰与追求,也是祖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那个生机勃勃、孕满希望的年代里一代人拥有的共同的真诚信念,符合一代青年知识分子从迷惘到觉醒、软弱到坚强的思想感情发展逻辑。不但揭示了“爱情为革命服务”的主题,而且显示了人的本性和感情的丰富和复杂性。

第五章 50-60年代的小说(2) 农民的革命和乡村的巨变 <红旗谱><锻炼锻炼>

茅盾:\作为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斗争之一翼的'五四'以来的新文艺还没有产生多少农民和工人的典型。农民和工人当然已经写得很多,但是写得最好的也只是被侮辱与被践踏而默默忍受的工人与农民,很少见自己掌握着自己命运的新时代的新人民。\

乡村被作为改造的对象承受着现代文明的冲击、压制和改造,农民也在社会文化观念中被赋予着愚昧、颟顸的精神特征,承担着现代文明阻滞力的角色。 现代文学对乡村文化采取批判的角度。他们或者展现乡村的抒情和浪漫意蕴,或揭示乡村的落后和愚昧,对乡村的真实世界比较忽略。作家们的创作姿态,也普遍采用的是批判和旁观的俯视方式,缺少平等态度(赵树理例外).

50-60年代的农村题材的小说代表作:周立波《山乡巨变》、《山那面人家》,孙犁《铁木前传》、柳青《创业史》、赵树理《三里湾》、

李准《李双双小传》、

它以集体书写的姿态,多角度、多层面地展现了中国乡村,对乡村生态世界作了多方面的描述。

1、以“新的田园牧歌”和“诗化小说”的形式为我们描绘出不同地域自然风景画和生活风情画。

2、对多种乡村人物形象的塑造。塑造最成功的是“中间人物”,梁三老汉、郭振山,范登高、“铁算盘” ,正面农民形象的出现,陈大春、盛淑君,王金生、王玉生,梁生宝、高增万,李双双等,他们体现出自信、热忱、乐观、智慧和富于牺牲的精神品格。

3.作品洋溢着激情与欢乐的气氛,积极乐观,作家们描画的乡村现实和自然环境充满了明亮的色彩,乡村的生活场景是欢快喜悦的,农民形象所展现的也主要是乐观、幽默的性格和积极的精神品格,即使是偶尔出现的矛盾、苦闷等不和谐音,在最后也往往被赋予大团圆式的结局。

一.北方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___《红旗谱》(梁斌)

成功地塑造了三代农民的英雄形象,特别是横跨两个时代的农民英雄朱老忠的形象。作品凸显了浓郁的民族风格。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民族传统精神,充满浓厚冀中平原地方色彩).

通过在大革命失败前后十年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下,冀中平原朱严两家农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尖锐矛盾斗争,以“反割头税”和“二师学潮”为中心事件,生动地展示了当时农村和城市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的壮丽图景。

朱老忠是一个集中了民族性、时代性、革命性的新农民英雄典型。 严志和作为朱的衬托。是具有二重性格的“地道农民”。

锁井镇农民的革命斗争方式,可以明显看出一代比一代进步。朱老巩赤膊上阵,拿起铡刀拼命。朱老明所谓对薄公堂、和地主打官司,注定要失败的,到了朱老忠和江涛,他们接受了党的教导,团结群众,走群众路线的道路,反割头税的斗争取得了的胜利。这说明中国农民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战胜敌人,解放自己。 《红旗谱》一向被视为反映农民革命的史诗作品,但从其表现阶级斗争和家族仇恨的双重主题来看,\它又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现代家族小说的传统,成为十七年时期家族叙事的典型。\(比较陈忠实《白鹿原》)

二、赵树理的”中间人物”

赵树理(1906·9·24———1970·9·23)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农民的感情、用农民的语言,写农民的故事的伟大的大众化文学家。 他把几千年来农民在文学作品小丑、配角变为主角。

其语言风趣、幽默、大众化,以广大农民的思想、心理、习惯为基础,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泥土气,老百姓听来入耳,知识分子听来不俗. “中间人物是赵树理同志的一大创举。”“他破天荒地赋予中间人物在文学作品中的主导地位。”(邵荃麟)赵树理把农村人物中的大多数当做讴歌对象,这是他对农民真实感情的表露。作品中没有二诸葛、三仙姑、能不够、惹不起、小腿疼、吃不饱这些人物,就不是完整的农村.

代表作<锻炼锻炼><登记>

作者反映小农意识的顽固,成功地塑造了两个落后妇女——“小腿疼”、“吃不饱”的艺术形象。“小腿疼”的偷奸耍滑、好逸恶劳、撒泼闹事,“吃不饱”的贪吃懒做、拨弄是非、背后撺掇,典型地概括了一部分农民消极落后的思想性格,揭示了教育农民的艰巨性和清除小农意识的长期性。

小说由表现农民内部的思想意识斗争进而表现干部队伍中思想作风的矛盾,体现了赵树理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度。

《登记》注重人物的丰满与故事的跌宕,采用双线结构,主线实写艾艾、燕燕的自主恋爱,副线回忆小飞蛾的包办婚姻,双线交织演绎了老中青三代女性的婚恋故事,真实地揭示了中国农民尤其是农村女性心灵演变的艰难轨迹.

“山药蛋派”___以赵树理为代表,因其作品具有新鲜朴素的民族形式,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清新浓郁的乡土气息,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该流派还包括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一批小说家。在50年代后期,他们结成了一个作家群体,创作出众多带有“山药蛋味”的优秀作品。如赵树理的《三里湾》、《李家庄的变迁》、《登记》,马烽的《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个上级》,西戎的《盖马棚》、《姑娘的秘密》,孙谦的《伤疤的故事》,胡正的《两个巧媳妇》.

第六章 50-60年代小说 战火中的青春赞歌

(青山保林 三红一创)

50-60年代战争小说的特征: 一、硝烟里的恋歌《洼地上的“战役”》

1953年11月。小说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通过志愿军战士王应洪与朝鲜姑娘金圣姬之间发生的纯朴、朦胧的爱情故事,描写了在爱情与战场纪律所引发的情感冲突中,我志愿军战士所具有的伟大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赞美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 通过王应洪与金圣姬的无法实现的爱情,表现出对战争中个体命运的深情关怀,突出了战争的破坏性与残酷性 , 反映了爱情在战争中的尴尬位置和矛盾状态。在矛盾与纠结中突出人性美。(作品选) 特色:

1、取材新颖。选取了一个与众不同、真实感人的生活侧面——朝鲜姑娘和志愿军战士之间发生的纯朴、朦胧的爱情故事,来反映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展示志愿军战士伟大的胸怀和美好、高洁的心灵。 2、善于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真实、感人。王应洪初知爱情时甜蜜、惊慌的心境;金圣姬对爱情的大胆追求;王顺对两位年轻人之间感情的理解、对家乡亲人的怀念,都增加了人物的真实感和可信性。

3、运用富于象征意义的细节,如绣花手帕,来烘托气氛、刻划人物。 对路翎《洼地上的“战役”》的批判:(1)、描写王应洪在爱情和纪律之间的徘徊,这与国际主义精神是相背离的。并且王应洪胸口的信物有贬低志愿军形象的嫌疑。(2)、魏巍认为该小说在堆满了纪律的字

眼下控诉了纪律的无情,诽谤了正义的战争,朝鲜姑娘金圣姬对王应洪的主动的爱情,是对她的极大侮辱。(3)、巴金认为这篇小说是路翎在敌视人民,敌视军队,在用个人主义代替集体主义,用颠倒黑白的方法来实现其反革命的目的。

“作者无论怎样描写王应洪的勇敢和自我牺牲,描写王应洪牺牲以后金圣姬的坚毅和自持,但是由于作者立脚在个人温情主义上,用大力来渲染个人和集体——爱情和纪律的矛盾,前者并且战胜后者的结果,无论如何也无法弥补金圣姬心灵上的创伤,无法改变在战争中丧失了个人幸福,而军队的每一个成员的理想和幸福对立起来的描写,是歪曲了士兵们的真实的精神和神圣的责任感,也是不能鼓舞人们勇敢前进,不能激发人们对战争胜利的坚强信心,不能照亮王应洪和他的战友,以及青年读者们的前进道路的。”

针对这些批评,路翎提出了反驳,但在1955年,该小说仍旧被看成是作家路翎在以反革命的情绪诬蔑志愿军、瓦解革命斗志,并且小说在感情上充满了小资产阶级情调。 二、激越、壮丽的英雄史诗《红日》

涟水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 (打下孟良崮,活捉张灵甫) 正面描写我军全歼国民党王牌军74师的宏伟画面,洋溢着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热情。

1946年冬,蒋介石军队大规模进攻华东解放区。人民解放军沈振新军与蒋军王牌部队整编74师在苏北涟水城发生了激烈的交战。为保存实力,我军主动北撤。但敌军非常猖狂,又联合83师,组成20

万人的部队进犯山东沂蒙山区,妄图将我军主力击溃。但我军战士士气鼓舞、骁勇顽强,在47年冬爆发的莱芜战役中重创敌军。但在战斗中,连长石东根一时大意,中了敌人假投降的奸计,使部队受到了不必要的损失,战斗结束后,他又陶醉于胜利,骄傲自满。军长沈振新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使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积极改正。在随后的孟良崮战役中,他有勇有谋,带领战士搭出人梯,登上了悬崖峭壁,捣毁了敌军指挥所,并击毙敌军师长,全歼74师,取得了最后胜利。

《红日》塑造我军高级指挥员形象——军长沈振新和副军长梁波。沈振新英武、坚毅、果断,对部下既爱护又严格,对敌人则极其仇视与轻蔑,在威严庄重的外表下,又有着一个重感情、讲信义的内心世界。梁波开朗活泼,粗声大气,富有幽默感但又不失政治家与军事家的风度。

《红日》大胆地塑造了个性化反面人物张灵甫的形象,深入地挖掘了人物的灵魂,给他们以独立的地位。人物富有生活气息,亲切感人。 三.革命战争的英雄传奇——《林海雪原》(曲波) 1. 故事梗概

解放战争初期,为清除匪患,少剑波带领36人小分队插进林海雪原与敌人开展了斗智斗勇的殊死搏斗。《林海雪原》是以消灭许大马棒、座山雕、九彪和马希山四个匪帮为贯穿全书的主要故事,(奇袭、设圈套、将计就计和周旋)的叙述之外,又适当地插入了捕获一撮毛、巧遇蘑菇老人、少剑波和白茹的恋爱、夹皮沟发动群众、智斗河神庙

道人等,以及多种日常生活场景的故事。

穿插智识小炉匠.猛擒刁占一.捕获一撮毛、巧遇蘑菇老人、少剑波和白茹的恋爱、夹皮沟发动群众、智斗河神庙道人等情节,以及日常生活场景的故事,跌宕起伏,曲折生动。 京剧<智取威虎山> 2. 人物形象

英雄人物:少剑波(忠诚勇毅双全) 刘勋苍(骁勇威猛、谋略不足) 孙达得(忠厚老实、刻苦耐劳)栾超家(身怀绝技、粗俗诙谐) 反面人物:许大马棒,一撮毛,蝴蝶迷,座山雕等。 3.艺术特色___传奇性

“革命英雄传奇小说”体现了对传统侠义小说的继承:

“神魔小说”___解放军战士与“妖魔化”的国名党土匪之间的较量。 武侠小说___塑造了一批报仇雪恨.智勇双全的英雄五虎将形象。 言情小说___少剑波与护士白茹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

结构特征__注重故事性、传奇性,以情节为中心,“大故事套小故事”。 “作品这种节外生枝,险象环生的故事处理方法,与民间说书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使故事大起大落,情节大开大阖,人物大忠大奸,情绪大悲大喜,把艺术各种要素都推向极致,产生了引人入胜的魅力。 英雄主义和乐观基调,情节曲折生动,故事浪漫夸张,从正反对比强烈。环境的描写以及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的穿插使小说富于传奇性而引人入胜。

四.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___<百合花>(茹志鹃)

“战争使人不能有 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

百合花象征了军民间纯洁的感情,赞美了普通人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人民对革命英雄的崇敬与热爱。

小通讯员_____天真质朴, 又对生活充满情趣,枪筒里常用树枝和野花来点缀;他憨厚腼腆,与女同志一接触便浑身不自在,但在危急关头却能挺身而出舍己救人。

新媳妇_____善良纯朴,深明大义。她尽咬着嘴唇笑,好像忍了一肚子笑料没笑完。

作者想以“一个正处在爱情幸福之漩涡中的美神”来“反衬这个年轻、尚未涉足爱情的小战士”从而谱写出一曲“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 以那条”枣红底上洒满百合花的假洋缎被面”做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以纯洁的百合花象征人物的美好心灵,以小见大,意味深长。

第七章 50-60年代戏剧创作

一、创作概述 1、戏曲改革

对传统剧目“推陈出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京剧《白蛇传》、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昆曲《十五贯》

京剧革命-------京剧现代戏的探索。融合话剧的写实观念,采用写实布景;传统的脸谱化被打破;引进歌剧和交响乐的经验。《红灯记》

《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 2、话剧创新

58-62年间历史剧创作的热潮:或歌颂历史人物,或重新评价历史人物;或发掘历史精神以鼓舞今人;或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儆后人;郭沫若《蔡文姬》《武则天》,曹禺《胆剑篇》,朱祖贻《甲午海战》,田汉《关汉卿》,老舍〈茶馆〉

社会主义教育剧:〈年青的一代〉〈霓虹灯下的哨兵〉 3、歌剧的发展

西洋歌剧与中国戏曲相结合。〈红霞〉〈洪湖赤卫队〉〈刘三姐〉〈红珊瑚〉〈江姐〉等 老舍剧作〈茶馆〉 1、当代话剧史“扛鼎之作”

北京人艺上演,80年在欧洲巡回演出,被称为“东方来的奇迹” 2、主题:葬送三个时代

借裕泰茶馆的兴衰,展示从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近半个世纪的 社会生活,揭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预示其必然灭亡的命运。

3、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全剧不以故事贯穿,而是以人物为中心。

王利发----裕泰茶馆的老板。善于经营,不断改良;谨小慎微,逆来顺受,八面玲珑,做了一辈子顺民,最终上吊自杀。他是苦难社会的见证人。委曲求全无法摆脱悲剧命运。

常四爷----耿直刚烈的“铁杆庄稼”旗人。敢作敢为,专爱打抱不平,仇恨洋人,但一事无成,晚景凄凉。靠匹夫之勇,个人奋斗是无济于事的。

秦仲义-----民族资本家。年轻时对实业救国充满信心,对小恩小惠不以为然,但惨淡经营一生,最终破产。实业救国是行不通的。 4、艺术特色

人像展览式结构-----选取三个时代的“横截面”,不因事铺排而是随人赋形。

平淡朴素的风格------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北京地方色彩。

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开口就响,三言两语就能勾出人物的轮廓。风趣幽默,富有动作性且蕴涵丰富,话中有话。 三、田汉的历史剧〈关汉卿〉

田汉的历史剧〈关汉卿〉〈文成公主〉〈谢瑶环〉改编京剧〈白蛇传〉〈西厢记〉为当代历史剧的创作作出杰出贡献。 1、〈关〉的内容

以关汉卿创作和演出〈窦娥冤〉的过程为线索,塑造关汉卿与恶势力斗争决不妥协的“铁汉子”形象。“为民请命”是作品的主题,“铜碗豆”精神是关的性格主题。

田汉的一生贯穿对民主、自由、光明的追求,在作品中表现为强烈的正义感和不可屈服的是非之心以及为民请命的斗争精神 2、艺术特色

激情充沛,富有浪漫色彩------关与朱的坚贞爱情。

“戏中戏”的结构-----充分发挥作者的创作特色,浓缩了作者一生的创作经历。虚实结合。

话剧加唱------以诗歌和音乐作为抒情手段,是话剧民族话的一种尝试。

第八章 文革中的地下文学

公开发表的作品是对文革时期社会动乱和社会异化的最好说明。服务于当时的政治,是典型的“遵命文学”

1、样板戏 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 《奇袭白虎团》、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乐〈沙家浜〉 2、趋时文艺 浩然〈金光大道〉、〈艳阳天〉,集体创作〈虹南作战史〉、〈青松岭〉、〈春苗〉等

3、帮派文艺 〈盛大的节日〉、〈反击〉等,政治目的露骨,表现手法拙劣。

一、 地下文学的特色:

广泛的群众的参与——产生于丰富的民众土壤之中,群众自发的创作热情高涨,冲破种种禁锢,顶着重重压力,屡禁不绝。

独立精神的确立——保持清醒的理性和独立意识,凝集了作者深沉的思索,抒发真性情,真歌哭,与当时虚假的文风形成鲜明的对照。 艺术的创造性——摆脱官方推行的唯一创作方法,从古典文学、外国文学、民间文学中汲取养分,抛弃极左语汇,创造性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发展阶段: 1.1966——1969.4

全面动乱,红卫兵文艺活动为主。

69年4月,九大召开,红卫兵组织解散,知识青年下乡,干部下放“五七”干校,右派回家,社会转入有序。 2.1969.4——1971.9.13后,

全国斗批改,诞生地下沙龙,出现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3.1972——1974

波谷时期,隐伏思想解放运动,地下沙龙活跃,产生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诗作。

4.1974——1976.10

与“四人帮”针锋相对的斗争时期,江青集团的疯狂围剿,作者被捕,天安门诗歌运动中达到高潮。 三、创作状况: 1.红卫兵诗歌 乌托邦神话

特征:诗作带着对共产主义“新世纪”的美妙、幼稚的憧憬,带着圣洁的情感,渴望献身革命与自我升华,迫不及待、兴奋、浮躁、狂热。以蛮横、粗野为美。稚气未脱,霸气十足,充斥着杀、砸、攻、打,情调激昂,亢奋、急切,有浓郁的硝烟和血腥气(粗暴、狂野、残忍) 例:1968、12〈写在火红的战旗上——红卫兵诗选〉 2.地下沙龙

特征:从狂热中冷却,在迷茫中沉思,由信仰坚定的理想主义到情调哀怨的现实主义,再到反叛激愤的现代主义,真实的记录了一代青年在动乱岁月的心路历程。侧重个人体验,大胆进行语言探索。 代表诗人:

食指 “身世如秋雨般凄凉,内心却落日般悲壮。” 我内心的痛苦变为诗了,我追求这样的境界。食指,原名郭路生,著名诗人,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

小学开始热爱诗歌20岁时写的名作《相信未来》、《鱼儿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1973年食指被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入北医三院就医。出院后继续写作。 1990年至今在北京第三福利院接受治疗。2001年4月28日与已故诗人海子共同获得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著有诗集《相信未来》、《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诗探索金库·食指卷》、《食指的诗》。 3.知青之歌

特征:以通俗的歌词,亲切平和略带忧伤的曲调,表达广大知青对理想、对爱情的渴望和失落后的忧伤,对故乡、对亲人和思念和牵挂,真切动人。

特征:以通俗的歌词,亲切平和略带忧伤的曲调,表达广大知青对理想、对爱情的渴望和失落后的忧伤,对故乡、对亲人和思念和牵挂,真切动人。

代表作:南京知青之歌

4. 旧体诗词

受古典诗词魅力的感染,毛泽东诗词不断发表的示范作用及对文革文风的反叛,使一批中老年诗人回归到传统形式中,一批年轻诗人仿效,力求开辟新路(天安门诗歌的准备)

特征:抒发遭逢内乱,家破人忘的悲酸及对现实冷静的理性的思考,对世态炎凉的感叹,对民众疾苦的关注,充分发挥了旧体诗词凝炼简洁的特色,又富有时代特色。

代表作家:廖沫沙、李汝伦 舒芜、张志民等。 5、天安门诗歌运动: 时间:1976.4.5.(清明节)

首都百万群众自发汇聚在天安门广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以白花、黑纱、挽联、诗歌、誓词表达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和对“四人帮”的愤怒斥责。

“诵者声泪俱下,抄者废寝忘食”,一首诗就是一把匕首,直指“四人帮”的要害,一首诗就是一把火炬,把人民的愤怒越烧越旺,它显示出民心不可辱,民意不可违。

特征:痛、愤、战

1、 感情激烈高亢奔放、深沉——深沉的感情和凌厉的气势,爱憎分明,或明朗直捷,或机智巧妙。

2、多用旧体诗词的形式,简洁、干脆、斩钉截铁,是诗歌艺术与政治情绪的结合,起到了文学的批判作用和组织作用,具有较强的号召力与鼓动性。

意义:

它是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先声,它揭开了新时期文学的新的篇章,在政治上敲响了“四人帮”覆灭的丧钟。标志文革的结束。 周扬:历史是无情的,也是富有戏剧性的,林彪、“四人帮”篡党夺权是从文艺开刀,而人民则是用文艺的重锤,敲响了“四人帮”覆灭的丧钟。

地下文学的不足:

a.长期缺乏理论指导,显得盲目而零碎,缺乏组织,阵营散乱。 b.在贫瘠的土壤中艰难生长,先天营养不足,作品良莠不齐,流于粗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k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