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新课标)一轮全程复习课时训练: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

更新时间:2023-04-05 23:3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时训练2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2015·南昌模拟 一位学者说,中国与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相似性不是偶然的,这主要是由于两国在建国初期某种相似性决定的。这种“相似性”主要表现在() A.都是社会主义国家

B.都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之中

C.经济形势都是异常严峻

D.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

解析:中国与苏联均是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之初都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包围,因此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成为当务之急。

答案:B

2.下列两幅反映同一历史时期社会现象的图片,其共同主题是

()

A.联产承包激发生产积极性

B.人民庆祝实施股份制

C.三大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

D.城乡居民掀起“大跃进”

解析:本题可用直选法解题。题干中的“互助组”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生于1953~1956年,属于三大改造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答案:C

3. 2015·杭州模拟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一书中指出:“1953~1956年底,我国广大农村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在这期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具有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这里的“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不包括

() A.当时农村生产资料微薄,生产分散,规模狭小

B.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生产效率十分低下

C.生产资料公有制主导地位确立不久,影响小

D.当时我国工业化的进程需要加快农业生产发展的步伐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农村小农经济规模小,分散经营生产效率十分低下,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因此首先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开展就是要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故C不是原因。

答案:C

4.下列对联可能出自于建国初期的工商业资本家的是()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看红旗,五星不定;扭秧歌,进退两难”

C.“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D.“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历史发展阶段特征,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A属于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对联,C符合过渡时期三大改造中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史实,D属于“文革”时期的对联。1950年,上海市私营工商业大量歇业,工人失业,资本家慨叹:“看红旗,五星不定;扭秧歌,进退两难。”为此,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合理调整工商业的政策。

答案:B

5.为了吸取苏联经济建设中的教训,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拿工人讲,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工资也需要适当调整。”可见“教训”是()

A.生产过剩,市场狭小B.忽视民主与法制

C.重视积累,忽视消费D.片面发展重工业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主张适当调整工资、集体福利,反映了对消费的重视,这是由于吸取了苏联模式中重视积累、忽视消费的教训。

答案:C

6. 2015·嘉兴模拟 邓小平说:“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这可以解释() A.国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正确性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科学性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不可行性

D.“大跃进”运动的客观实在性

解析:材料表述的是只推行计划经济的典型事件,“大跃进”运动主要是指生产力方面的冒进,计划与市场这是讨论的生产关系,因此选C。

答案:C

7. 2015·嘉兴模拟 “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一地区农民的劳动号子。如果将上述劳动号子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

()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C.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气象

D.“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解析:本题首先可从时间上排除D,因为“文化大革命”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从劳动号子中对花生壳的浮夸特点判定,B正确;A、C都是20世纪50年代,但A是正确的探索,不具有浮夸特点,C“欣欣向荣”说法与史实不符。

答案:B

8. 2015·北京期末 对下表中数据变化的解释准确的是()

农轻重产值比重变化表(%)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运动提高农业和轻工业产值

C.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二五”计划后期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史实A是在1953~1956年;B和C是在1958年且不符合史实;1960年由于国民经济的调整,开始调整农、轻、重比例。故选D。

答案:D

9. 2015·无锡期中 下图是我国1957~1962年的炼钢指标,从中得到的历史结论是()

A.大炼钢铁运动浪费了大量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kf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