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的发展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22 23: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食品添加剂的发展历史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殪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论语》留下了古人对食物保鲜的最早观点。如果那时有防腐剂,孔夫子就不用担忧了。 和孔子的那个年代相比,今天中国食品的生产、加工、经销、售卖和消费的方式已经彻底改变。食品从田间到餐桌之间的链条被拉得越来越长,食品添加剂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了食品中去。与此同时,对食品最基本的要求:安全,也受到了挑战。

从油条、豆腐开始,中国应用添加剂的历史已经很久了。早在东汉时期,就使用盐卤作凝固剂制作豆腐。从南宋开始,一矾二碱三盐的油条配方就有了记载,是老百姓早餐桌上物美价廉的食品。国人吃了上千年的油条、豆腐,历史上尚未出现一例长期吃这种食品产生的中毒事件。

亚硝酸盐大概在800 年前的南宋用于腊肉生产。公元6世纪,农业科学家贾思勰还在《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天然色素用于食品的方法。 泡菜的历史有几千年了。加工过程中先民不自觉使用了食品添加剂,过去的食盐、海盐等全都是粗制天然盐,正是泡菜口感变脆的因素。

世界范围内,公元前1500年,埃及用食用色素为糖果着色,公元前4世纪,人们开始为葡萄酒人工着色。最早使用的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是1856年英国人W.H.Perkins 从煤焦油中制取的染料色素苯胺紫。

到目前位置,全世界食品添加剂品种达到25000种,其中80%为香料。直接食用的有3000-40000种,常见的有600到1000种。

从数量上看,越发达国家食品添加剂的品种越多。美国食品用化学品法典中列有1967种,日本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约有1100种,欧盟允许使用的有1000到1500种。

这个名单也在调整中。溴酸钾作为面团调节剂在发达国家已有8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很多国家的研究报告显示,过量使用溴酸钾会损害人的中枢神经,血液及肾脏并可能致癌。中国在2005年7月1日下达了“禁止使用溴酸钾”的命令。

食品添加剂市场在中国规范发展的历史并不长。北方霞光食品添加剂公司的副总经理彭冲回忆说:“大概1996年才开始,都是化工店和小门市形式的,这边卖化肥,那边就卖食品添加剂,都用麻袋装。这造成一种错觉,大家认为添加剂跟农药是一样性质的。”

1996年,国家出台了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添加剂开始大量应用于食品加工了。10年后,2007年国家颁布了更严格的食品添加剂国标,从过去禁止放什么添加剂,具体到每种产品允许放什么。

xié

1992年,北方霞光食品添加剂公司张利胜从大连工业大学的食品工程系毕业,那时候中国还没有专门的食品添加剂工厂,于是他就到一家食品加工厂当上了技术员,研究饮料、肉类、果酱、罐头,经常是春夏两季加工水果,冬天加工肉类。

在那家厂干了8年后,张利胜又去了另外一家食品加工厂,专门研究肉制品的生产配方。“当年刚接触食品添加剂,真是有点恐慌,觉得添加剂有点像毒药。”而现在,他认为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灵魂。

这个观点,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不谋而合。“大规模的现代食品工业,就是建立在食品添加剂的基础上的。因为消费者对食物的外观品质、口感品质、方便性、保存时间等方面提出了苛刻的要求,所以要想按照家庭方式来生产,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真的不加入食品添加剂,只怕大部分食品都会难看、难吃、难以保存,或者价格高昂,消费者是无法接受的。”

范志红不认为食品添加剂是魔鬼。“实际上,国家许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整体安全性是比较高的,在正常用量下不会引起不良反应。对于加工食品来说,如果没有这些食品添加剂,就很难想象食品能有足够的时间运输和出售,也很难想象消费者能够吃到放心的食品。”

中国食品供应的工业化进程基本可以认为是大约20年前开始,20年时间还不足以让中国建立完全可靠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西方工业化国家普遍用了一百多年。工业化程度越高,对食品加工的要求就越高,加到食品里的非食用物质也越多。这其中有合法无害的添加剂,也有非法有毒的添加物。随着食品工业化日益加深,中国人也一天比一天更多地把生化技术制造出来的东西吃了下去。

旅美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网名)介绍了一段美国食品安全发展早期的历史。1906年有位以社会小说和揭露丑闻闻名的作家Upton Sinclair出了一本书,叫做《The Jungle》,描写了一个肉加工厂的恐怖情形。肮脏、杂乱,就跟我们的社会中时不时爆出的“黑心作坊”一样。这本书产生了巨大的反响,经常让人吃不下饭。当时美国农业部化学局的主管,一位叫哈维·威利的化学家,组织一些勇敢的志愿者进行了“神农尝百草”的实验——他们大量服用甲醛(防腐剂)、硼酸(膨松剂)以及其他一些当时人们往食品里加的东西,最后导致生病。《The Jungle》和哈维的实验,促进美国国会通过了《纯净食品与药品法案》,由哈维领导的农业部化学局对食品药品的生产销售进行管理。这个部门就是FDA的前身。美国的食品安全体系由此逐渐建立。

在中国食品工业化早期,食品安全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食物从田间到餐桌的链条并不长。用范志红的话来说,就是那时候有东西吃就不错了,食品安全意识无从谈起。

但范志红说,其实那时候的食品安全事故并不少。上世纪80年代在上海因食用毛蚶引起甲肝大暴发,涉及30万人。那时,往辣椒粉里掺红砖粉之类的行为是非常普遍的。因为没有食品安全意识,也没有相关法律规定,那时掺什么都毫无顾忌。

据卫生部资料,1982年,中国食品卫生合格率是61.5%,1994年上升到82.3%,2001年提高到88.6%。正是从2001年开始,食品安全事件进入公众视野,频度和影响也越来越大。

作为业内人士,张利胜对媒体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妖魔化报道,一直耿耿于怀。他说:“大家重视食品安全是好事。但是三聚氰胺、苏丹红,根本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法填充物,说白了,放这些东西就是投毒,但是大家把这些都归因为食品添加剂惹的祸。”

我国当前约有2亿多的农户在以小作坊等分散的方式生产初级农产品,包括我们所吃的粮食、蔬菜、水果、鸡鸭鱼肉等,由于他们的生产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农民缺乏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法律意识,因此出现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是难以避免的。

梳理中国近年来的食品安全事件,可以发现,从饲料肥料、种养、屠宰、生产加工、运输、销售,食物供应的整个链条,日益工业化。每个环节都有安全漏洞。各种名目的非食用物质在每个环节上都有可能被加入到食品中,甚至完全是用化学材料“制造”出来的食品也越来越多地占领了市场。

2001年3月至9月,广东中洋饲料有限公司因购买“瘦肉精”生产猪用混合饲料,导致河源600多名市民中毒,成为震惊一时的大案。该公司原经理林清源被判有期徒刑4年。

2004年,阜阳发生劣质奶粉事件,12名婴儿因食用这种没有营养价值的“空心奶粉”而死亡,229名婴儿因此营养不良。劣质奶粉是用淀粉、蔗糖替代乳粉,奶香精调香调味而成。

2004年5月,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揭露龙口粉丝掺假。一些粉丝生产商为降低成本,掺入粟米淀粉,为了增白,使用有致癌作用的碳酸氢铵化肥、氨水进行增白。龙口粉丝这一历史名牌也被非法添加物攻陷。 而苏丹红事件则突显了食品供应全球化安全的可怕之处。

2005年2月,英国食品标准局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一份通告:亨氏、联合利华等30家企业的产品中可能含有具有致癌性的工业染色剂苏丹红一号。随后,一场声势浩大的查禁“苏丹红一号”的行动席卷全球。最后,广州市增城区田洋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辣椒红一号的食品添加剂被认定为这次全球性食品安全事件的源头。

就在英国警告之后,2005年2月23日,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清查在国内销售的食品(特别是进口食品),防止含有苏丹红一号的食品被销售及食用。当年3月29日,中国紧急制定了食品中苏丹红染料检测方法的国家标准,开始正式实施。

“目前,已经有17种非法添加物被列入黑名单。”张利胜介绍。

在中国食品行业,目前使用的技术标准99.8%由国外制定的。国外一般按产品定标准,标准与产品一一对应;中国则是按类别划分,如各种蔬菜只有一个标准—蔬菜类。因此同样,一个农药残留物,国外有2000多项标准,中国只有100多项。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说,国外技术标准的修改周期一般是3到5年,而中国技术标准更新速度较慢。如牛奶,1986年制定了国家生鲜牛奶收购标准GB6914-86。该标准规定牛奶中的微生物指标,国家一级奶应小于50万个/毫升、二级奶100万个/毫升、四级奶则达到400万个/毫升。而美国、加拿大规定,如牛奶中微生物超过5万个/毫升,就要从严处罚。

监管标准缺位外,法律成了食品安全的保障稻草。从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食品卫生法(试行)》,我国第一部食品卫生专门法律诞生至今,我国现已颁布的涉及食品监管的法律法规数量多达十几部,但是多头管理和监管失控,使得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备受关注的《食品安全法》,2月28日正式出台。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建仙认为,《食品安全法》虽然规定食品安全问题由卫生行政部门牵头,但卫生行政部门是否就要因此承担所有食品安全方面的责任还有待考量。

近年来, 虽然更多的食品安全事件曝光于公众视野,但很多专家并不对中国食品安全的未来感到悲观。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陈君石因为长期为食品企业辩护,成为网友攻击的对象。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应该说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总体来讲是好的,而且一年比一年好。它具体的标志就是我们国家总的食品合格率在15年以前大概只有50%到60%,而现在已经达到了90%左右。”

但我们有别的选择吗?在超市里,我们试图去寻找没有添加任何成分的食品,可惜很难找到。即使是蔬菜和水果,这些天然非加工食品,也笼罩在农药、抗生素、激素等阴影之下。一个数据表明,人类的食物97%都含有添加剂,有2000多种添加剂正充斥我们的生活。2007年全国的添加剂总产量高达524万吨,从中获得销售收入529亿元。

范志红的学生曾经在北京海淀区的超市对136种肉制品做过一次调查,结果发现,72%含有发色亚硝酸盐(增色),46%含有防腐剂,41%含有植物蛋白。调查还发现,肉制品中大多添加了增味剂,也就是增鲜剂。

方舟子说,不要把非法的添加物和合法的添加剂混淆,在加工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是难以避免的,在多数情况下是必要的。他说:“我们需要关注的,不是该不该使用添加剂的问题,而是添加剂的使用量是否恰当,添加剂名单是否能即时更新。既不要一概排斥食品添加剂,也要反对滥用食品添加剂,同时要尽量使用更安全的添加剂。”

日本“食品添加剂之神”安部司曾计算:一个人每天摄取的添加剂大约10克,一年约4000克,与人均每天食盐的摄入量大体相当。光吃一个三明治,就可能同时吃进去乳化剂、酵母粉、调味料、pH调整剂、磷酸盐、香料等20多种添加剂。每一种添加剂尽管都经过了国家质检部门的检验,但复合摄取的结果究竟如何,却是未知和模糊的。

范志红觉得,添加剂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添加其他一些非食用的物质。

明矾油条、滑石粉面条、漂白粉馒头、大头婴儿毒奶粉、地沟食用油、黑色素酱油、毒粉丝、甲醛啤酒、注水猪肉、蓝耳猪肉、炭疽病牛肉、禽流感鸡鸭、工业食盐、吊白块味精、孔雀绿鱼肉、高浓度残留蔬菜瓜果、外加苏丹红咸蛋、抛光陈米、硫磺银耳、三聚氰胺奶粉、福尔马林鸡爪,这些化学物质从未被批准添加到食品中,不属于食品添加剂,却成为食品的主角。

曾有网友这样无可奈何地描绘我们一天的“幸福”生活:“早晨起床,掀开黑心棉做的被子,用致癌牙膏刷完牙,喝杯过了期的碘超标还掺了三聚氰胺的牛奶,吃根柴油炸的洗衣粉油条,外加一个苏丹红咸蛋,准时赶到地下烟厂上班,中午在餐馆点一盘用地沟油炒的避孕药喂的黄鳝,再加一碟敌敌畏喷过的白菜,盛两碗陈化粮煮的毒米饭;晚上蒸一盘瘦肉精养大的死猪肉做的腊肉,沾上点毛发勾兑的毒酱油,夹两片大粪水浸泡的臭豆腐,还有用福尔马林泡过的凉拌海蜇皮,抓两个添加了漂白粉和吊白块的大馒头,还喝上两杯富含甲醇的白酒。唉……这日子过的真是那个爽!”虽是极尽调侃之能事,其中的几多心酸和无奈。

在范志红看来,在这个消费决定生产的时代,消费者的选择决定了生产者的行为。要想真正避免摄入大量食品添加剂和危险食品,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购买新鲜天然的食品原料,花费一些时间,按照传统的方式,亲自动手制作健康的家庭食品。

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发展历史

●50年代初,几乎没有食品添加剂工业;

解放初期,旧中国几乎没有留下食品添加剂工业。当时,在工业城市上海和沈阳,仅有两个很小的味精厂。那时是用盐酸水解面筋制取味精,味精年产量不到300吨。上海有两个面包鲜酵母生产点,年产量只有12吨。对于全国来说,能享用这些商品的只能是极少数人。

●60年代,部分项目实现零的突破;

项目零的突破。例如,1965年,在江苏无锡建立了第一个酶制剂厂,产量当时虽然只有10吨,但为日后我国酶法糖化奠定了基础;1967年,在吉林完成了用玉米芯原料制取结晶木糖醇的中间试验,使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几个掌握这一生产技术的国家之一;柠檬酸生产解决了用薯干直接发酵的菌种问题和工艺难题;1965年,以淀粉质原料生产味精的全新工艺使我国味精生产迈上新台阶。总之,食品添加剂工业在60年代有了良好的开端。

但是随后的文革时期,技术发展受到抑制,食品工业发展迟缓,整整10年多,我国食品添加剂工业没有多大的发展,70年代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只有几十种,到1981年扩大到213种。

●80年代以后,进入大规模发展时期

进入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饮食开始从吃饱转向吃好,食品工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作为配料的食品添加剂,也随之取得较快的发展。在1980年到1990年的10年间,国家批准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从70年代的几十种发展到1991年的1044种。1991年,全行业(包括发酵品)形成了47万吨的生产规模。其中,年产万吨以上的有味精、柠檬酸、酶制剂、酵母、香精香料、糖精、山梨醇等。千吨以上规模的有苯甲酸钠、单甘酯、明胶、营养强化剂、甜蜜素、木糖醇、食用色素、品质改良剂等。

●90年代,我国食品工业发展迅猛。

国外食品企业纷纷来我国合资或独资建厂,各种新型食品迅速占领中国市场,促使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进一步扩大品种、增加产量,行业呈现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九五”期间成就斐然。

至1998年,经国家批准的食品添加剂品种达到1474种,总产量达140万吨以上(包括发酵产品在内),有些品种已形成了年产万吨至10万吨以上的规模,产值130亿元。尽管如此,仍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要。截至1999年底,食品添加剂总产量达到160万吨以上(含部分发酵工业产品),比1996年增长近30%,实现总产值160亿元。营养强化剂行业原规划2000年的产量为6000吨,而实际可达5万吨,是原规划的8倍。“九五”期间重点开发了真菌类多糖、有机硒、

钙吸收剂、天然维生素E等产品,其中天然维生素E已形成500吨的生产能力。甜味剂在食品、饮料生产中应用广泛。1999年,我国各类甜味剂的产量已达13万吨,远远超过规划5.83万吨的数量。其中,近年来开发生产的异麦芽酮糖醇、AK糖等新品种达到国际水平。防腐剂产量已达4万多吨。以天然资源为原料的异抗坏血酸钠、茶多酚、乳酸链球菌等品种发展较快。大批替代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对改善食品品质、延长产品寿命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在火腿肠、午餐肉生产中,用红典红色素取代亚硝酸钠,有效地提高了食品的安全性。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食品添加剂年产量超过了140万吨,产值达150多亿元。食品添加剂之所以能迅速增长,首先是我国食品市场十分丰富,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加,而且有些供大于求的产品迫切需要开发适销对路的新品种,从而扩大了对食品添加剂的需求;其次是我国餐饮业的发展对食品添加剂也有相当的需求;第三是亚洲地区经济复苏,国家采取增加出口退税额的鼓励政策,食品添加剂出口的增加,推动了食品添加剂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食品添加剂在生物技术、高新分离技术、发酵技术方面发展非常迅速。在生物技术方面,我国在酶的使用上有了突破。90年代初,酶法糖化技术开始应用于味精生产,开发出了耐高温的淀粉酶,在100度~130度下仍有活性。另外,糖化酶的转化率也提高到97%—98%。现在我国几乎所有的味精厂都已普及了酶化技术。另外一项突破是用酶法生产低聚糖。低聚糖很有市场,1995年以后,酶法生产低聚麦芽糖、低聚果糖实现了工业化,低聚糖不再像以往那样难获得了。在高新分离技术方面,最近几年,分子蒸馏超临萃取技术等的应用开始向食品添加剂渗透。生产香料时,通过分子蒸馏技术,将物料按照不同分子量进行分离,使产物中的有效成分大大提高,质量和价值可提高10倍以上。在生产单甘酯时,分子蒸馏技术可使单甘酯的纯度达到95%以上。超临界萃取技术利用液态二氧化碳,在高压下溶解食物中的多种物质,既保护了食物有效成分,提高产品纯度,又无任何毒性。发酵技术方面,近年来取得进展的主要是黄原胶,异Vc和CPP(酪蛋白磷酸肽)的生产。

随着添加剂产品水平的提高国产添加剂也逐步走向了国际市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以最经常出口的14种产品为统计对象的信息显示,1999年食品添加剂出口量达30多万吨,创汇5.5亿美元,出口额为5.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4%,显示出其强劲的增长势头。现如今,我国食品添加剂总产值约占国际贸易额的10%,但在某几个品种方面,已在国际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具有较大影响。这在2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柠檬酸我国1999年生产27万吨(能力30万吨),出口20万吨,产量和欧美相当,但出口量居世界第一。木糖及木糖醇我国年产1万多吨(能力3万吨),出口近1万吨,是世界第一生产和出口大国,占世界贸易量的50%以上。防腐剂中的山梨酸钾我国年生产能力超过万吨,出口5000多吨,这个过去依靠进口的品种,现在已能批量出口。苯钾酸钠我国年产2万吨以上,出口1万余吨。我国1998年产糖精2.5万吨,出口1.6万吨,约占贸易量的50%以上,已成为糖精生产、消费与出口大国。乙基麦芽酚我国8个骨干厂1999年的产量为1500吨,出口高达1200吨,占国际贸易量的80%。仅从以上几个品种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可以看出,我国食品添加剂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k3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