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结题报告(1)

更新时间:2024-05-05 15: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_定西_ 市(州)_陇西_县_南二十铺九年制 学校

2011年甘肃省省级规划课题

开题报告

课 题 批 准 号:GS(2011)GHB124

课 题 名 称:初中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

课 题 负 责 人:汪伟彪

《初中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为陇西县南二十铺九年制学校研

究和实践初中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提供了学科教学理论方面的依据。目前,随着对新课标的进一步落实,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脱节现象日益严重,一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由于新知识的增加引发了新的变化,使一部分刚步入初中的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主观上虽然都存在着一种求知的良好愿望,但客观上也存在着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教材难度大了,学科门类多了,教学方法变了,而且管理方法也有所不同,学生再以小学的学习方法就很难适应中学的学习了,有部分小学成绩不错的学生学习成绩下降,产生厌学情绪。如果不能引导学生过好这一关,不注意采用适合由小学到中学这个过渡的特点的教学措施和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丧失,成绩就会大大退步。针对上述情况,如何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使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都衔接自如,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九年一贯制的试点学校的陇西县南二十铺九年制学校,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因此本课题组确立了初中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

近年来,陇西县南二十铺九年制学校加大了对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研究力度,也获得了不少的成绩,但针对于数学学科的研究更多的是从理论上的研究为主,可操作性不强。因此,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把小学与初中数学内容,在教师教学上,实现四个衔接;在学生学习上,实行三个衔接;作一个系统的对比分析和研究,制定适合我校学生情况的衔接阶段的措施,搞好新旧知识的架桥铺路工作,掌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兼顾对中小学教师教学方法的研究,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题的界定

初中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是指从小学阶段过渡到初中阶段时,为保证过渡的自然与正常,在初中阶段应该做到的对小学阶段涉及内容、性质与方法的适当引用与延伸。而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的处理措施,包括内容与方法。为了让学生很快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正迁移,这就得研究初中数学

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有机衔接,从而找到一种能有效过渡的教学方式。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试图通过“研读--测试--切磋--实践”的实践过程,将现实中偏离我们数学教学的问题得到的效的解决、从教法与学法的沟通入手,实现小学与初中两学段之间的有效过渡,把学生上初中后的数学教学与小学的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理解、掌握数学思想、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应用能力及创新意识。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预计达到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在教师教学上,实现四个衔接 1、教学内容的衔接。

教学中,在知识衔接时,注意确定适合于教与学的联系,使教与学的步伐缩小一点,进行小跨步转化。七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与小学内容处理要恰当。在学习新知识时,七年级可以更多地利用小学的旧知识,形成旧知识对新知识的正迁移,逐步消除负迁移,这是解决初一数学教学与小学的衔接的有效途径。七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与小学的内容要认真剖析。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要采用比较的方法,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是解决七年级数学教学与小学衔接的又一途径。七年级数学应用题解法与小学比较,学生从小学进入七年级,面临“算术”到“代数”的过渡。这种过渡,也通过列方程应用题明显体现出来。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设计应用题的\算术解法\到\代数解法\过渡的情景,让学生亲身感受这个转变,是很有必要的。

2、教学方法的衔接。

通过双向听课及研讨,把握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各自特点,并适当渗透运用到各自教学中去。努力摸清各阶段衔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切磋衔接教育的方法,

探索搞好衔接教育的路子,着手从两个方面进行衔接:(1)从学生本身特点的变化进行衔接。(2)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角度进行衔接。

3、学习评价的衔接。

小学教学中注重鼓励性评价,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七年级教学同样应注意到这些,并不断开拓他们的思路,激发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重视思维的逻辑性,周密性,答案的多样性、正确性。

4、师生交往的衔接。

小学教师特别注重与学生的交往,像慈母般关心学生,与学生同活动,同学习,寓教于活动实践之中,寓教于娱乐之中;初中教师则注重师生情感的沟通与交流,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掌握规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为衔接教育铺好路。

(二)在学生学习上,实行三个衔接 1、学习动机的衔接。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一般是比较直接的,近期的,而初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则逐渐向间接的,远期的方向转化,同时他们的求知欲、兴趣不断增强,并且日益趋向持续而稳定,逐步形成对学习的负责态度。

2、学习习惯的衔接。

学习习惯包括听课、笔记、作业演算、识记等内容。小学重在做好良好习 惯的初步养成教育;初中则要求将学习习惯内化,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形成个性化趋势。七年级起始阶段继续抓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稳定、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习能力的衔接发展。

初中学生的表达能力、感知能力、识记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与小学阶段相比较处于定型前的快速发展阶段。根据这一特点,小学阶段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上述诸方面的能力,为初中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七年级则必须抓住有利时机,采用多种教育方法,促进学生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根据本校七年级新生与七年级数学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改进本校数学教学衔接的的对策及建议。通过研究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寻找能适应中小学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等可操作性的方案。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预计达到以下目标: (1)构建我校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教学模式; (2)探索我校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3)撰写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研究论文。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及途径

自课题立项起,我们选取了陇西县南二十铺九年制学校六七年级各取一个班分别作为数学教学研究实验班开展课题的实验研究。进行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七年级的循环教学,以便展开衔接教学纵向联系序列研究,七年级三班做为对比班.主要是熟悉初中生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初中与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中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等,又能进行横向的比较研究。花三年完成实验,形成初步的理论和实践总结。分四方面进行:针对我校处于农村的现状,采用“研读--测试--切磋--实践”的模式,对中小学衔接数学教学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对目前存在问题作出科学评估,并根据教学大纲、教材,为初中教育摸清起点情况,为以后的初中教育提供客观依据,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开展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科研素养。

课题研究的先导是理论学习。研究者只有掌握了现代教育理论,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才能开拓出全新的研究领域。学习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课程与学生发展》,《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等著作,把握了小学六年级与初中七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弄清了两个学段教法上的差异和联系,并用于实践,从而架起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二)相互听课探讨,了解中小学教育现状。

充分利用我校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优势,组织小学和初中教师相互听课,评课,交流,分析,反思,及时调整策略,有的放矢地进行课题研究。

(三)进行问卷调查,掌握衔接存在问题。

问卷调查也是大面积了解情况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课题中的调查问卷主要面对六七年级学生,计划组织两次问卷调查,分别是《关于初一学生学习

数学兴趣的调查》以及面对老师的《小学教师所希望的中学教育调查》。

(四)组织学生竞赛,形成阶段学科评价。

为了更好地开展中小学学科衔接教育的研究,捕捉中小学学科衔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利于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并形成阶段学科性评价机制。可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搭建反思平台,及时提炼研究成果。

撰写教学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每节实践课后,我们要求研究组成员撰写教学反思,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提升研究组成员的科研水平。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活动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10.3~2010.9),确定课题负责人员,明确课题人员的分工,商讨课题研究方案,并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开展前期观察、调查、收集有关资料,完善开题报告,然后进行课题研究。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0.9~2011.3),建立实验课题组,形成研究网络,初步形成教研常态模式,落实配套措施,中期评估。

(1)2010.9~2010.12:根据开题报告,请专家的指导,进一步修改课题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记录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反馈情况,登记有关数据和信息,并进行适当的筛选。

(2)2011.1~2011.3:课题组各位成员利用假期学习有关中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内容,学习优秀课例,继续加强课题人员的理论学习。撰写课题阶段性总结材料,撰写相应的论文。

第三阶段:深入研究阶段(2011.3~2012.9)在中期评估的基础上,调整研究策略,修改有关措施,开展深入研究.

(1)开展课堂教学实验;(2)对小学部及初中部数学老师进行问卷调查;(3)对七年级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方式情况问卷调查;(4)对学生成绩测试等资料的收集和整理;(5)对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内容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反思、改进,构建小学六年级数学与初中七年级数学衔接式教学的新模式。

第四阶段:课题研究总结阶段(2012.9~2013.3)对研究的材料进行收集整理,通过对结果分析,得出有效方案措施;科学总结实验成果,参与实验成果展示活动,形成结题报告、撰写研究论文。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经过近三年的跟踪研究和不断改进,我们总结从下面这几个方面做好六、七年级数学的衔接,指导学生顺利由小学数学过渡到中学数学。

(一)研究了中小学数学知识的变化特点

从小学进入中学,数学知识从横向、纵向两方面扩展,变化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

(1)数的范围发生了变化

从小学进入中学,学生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测量温度,当气温在零度以上时,学生能用小学所学的数表示其温度的高低,但当气温在零度以下时,就难以用小学所学的数表示了。为解决这类实际问题,引入了“负数”的概念。这样初中所学的数,就由小学所学的正整数、正分数和零扩大到包含正数、负数和零的有理数范围。之后,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要搭建一个既定面积的正方形展厅;如何确定它们的边长的问题。这类问题的实质是:已知乘方的结果,求底数的值。有时会出现开不尽方的现象,于是又引入了无理数的概念。数的范围又扩大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在内的实数的范围。

(2)数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在小学范围内,解决实际问题,是可视为实物个数的数通过运算得出结论:升入中学,数的范围扩大到有理数,乃至实数之后,虽然与小学相比难度大大增加,但其形式上的差异几乎没有。问题在于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一个点、一条线段的长度、一个数值都可用一个有理数或无理数表示出来了。一个简单的代表式就表示了无数个现实的数,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等,使学生由常量数学走入变量数学学习,从而数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3)解决问题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在没引入代数知识之前,解决实际问题大多用的是算术方法,即由若干已知数值,采用的直接推出的办法得出结果。而引入代数概念后,给解决实际问题提

供了更加简捷的途径。把问题中给出的己知量和问题所求的结果——未知量,均视作已知,按照数学逻辑,建立等量关系,然后通过运算求出未知数。这种方法就是方程的思想方法。这一变化可以看出,从己知数开始,一步一步向前推进,最终得出结果的算术方法,把未知排斥在外,具有单向性,反映在思维方式上,是单向思维:而从一开始就把所求结果——未知数与已知数放在平等地位,寻求并建立等量关系,再通过等式变形等运算,最后得出结论,这种方程方法则具有双向性,反映在思维方式上,是“双向思维”。算术方法向方程方法的过渡,实质上是“单向思维”方式向“双向思维”方式的转变,使解决问题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4)思考问题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小学解决数学问题使用的是直推法,由己知数间的关系直接推出结论。中学解决数学问题,使用的是假设法,即先假设所求的未知数为己知数,把它和其它已知数按照题中所给出的关系组成等式,然后再通过求解得出结论,从而思考问题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二)探索了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对策

要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使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都衔接自如,须要中小学数学教师的共同努力,要从小学角度考虑与中学的衔接,也要从中学角度考虑与小学的衔接。

1、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衔接

七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仍保留着小学生那种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因此,在教法上应注意研究小学的数学教学方法,吸取其中优点,针对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

(1)代数的特点是用字母表示数,使数的概念及运算法则抽象化。在小学所学数的基础上更高一个层次的抽象。字母是代表数的,但它不代表某个数,这种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正是初一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从小学学过的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入手,尽量用一些字母表示数的实例自然而然地引出代数式的概念。由数的认识与运算过渡到代数式的认识与运算;在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主要体现为由直观几何、实验几何向论证几何逐渐过渡。使学生感到升入七年级就象小学升级那样自然,从而减小对初中内容望而生畏的恐惧感。

(2)对于计算,小学重在演算。如简便运算中添括号去括号的应用,它是一种死记硬背的方式。而到了七年级,为了使其能正确理解运算法则,避免计算中的错误,就不能只满足于得出一个正确答案,应该要求学生做到每一步都要想一想根据什么,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求达到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准确的计算。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七年级学生的思维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思维的不稳定性以及分析综合能力尚未形成,决定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学习将是七年级学生学习数学面临的一个难度非常大的坎。因为学生解题时只习惯于套用小学的老师总结好的公式,属思维定势,不善于分析,不善于转化和深入思考,思路狭窄,题目稍有变化就束手无策。因此,教学中要重视知识的发展过程。因为数学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活动,教学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去思考。有些问题同时可用算术方法和代数方法,然后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使学生清晰地理解代数方法的每一步的感受它直接易懂的优越性。从而培养学生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方法的衔接

小学阶段科目少,内容浅,教师讲得细,练得多,直观性强;而中学课程增多,内容拓宽,知识深化,讲得精,练得少,抽象性也比较强。尤其是数学由具体发展到抽象,学生认识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一部分学生还没有自觉学习的能力,学生进入七年级后,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认识结构和认识规律出发,有效地改进教法,因此重视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做好中小学数学衔接的关键。

(1)预习方法的指导

小学阶段一般不要求学生预习,到了初一学生大多不会预习,既使预习也仅仅只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因此,教师要注重预习指导,加强预习训练。在指导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章知识的概况。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三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问题去听课。预习前教师可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

(2)听课方法的指导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听好每节课的学习要求;听好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听懂重点、难点;听懂例题解法的思路及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听好课后小结。思是指学生思维。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多思、勤思,边听边思考;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善思,由听到的和观察到的去联想、猜想、归纳,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学生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主要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课堂学习指导是学法中最重要的。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的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

(3)课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七年级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同时记忆公式、定理。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4)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在进行平时的课堂小结、单元小结或复习总结时,七年级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教师带着去复习总结。我们认为从七年级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先自己总结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目的类型及解题方法。然后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相结合,教师总结更应达到提炼、提高的目的,使学生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总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陇西县南二十铺九年制学校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根本性转变:

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课堂上尽量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探索知识、思考问题、观察操作、想像等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质疑和创新精神。教学中通过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促进知识与能力和谐发展。

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利。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的权利;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拓展、重组,并把它与学生经验相联系,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超越,这些都促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地发挥。

数学课堂教学从来都不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能拘泥于预先设定的程式,解决好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既要注意中小学教材的衔接,又要注意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的过渡;既要弥补旧知识的缺漏,又要认真巩固新知识;既要面向大多数,考虑大部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又要注意因材施教。

通过努力,课题组成员(同一个年级)在近三年来的教学成绩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下面是几次数学素质测试对比效果表:

数学综合能力测评成绩对比表

测试日年级 总人数 平均分 优秀数 优秀率 合格数 合格率 期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六年级 七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162 312 157 302 173 287 185 168 75.2 72.3 77.4 76.48 79.2 82.8 80.8 83.9 84 51 94 74 106 79 117 48 51.9% 16.2% 59.9% 24.5% 61.3% 27.5% 63.3% 28.5% 121 134 123 141 142 150 156 91 74.7% 42.9% 78.3% 46.7% 82.1% 52.3% 84.2% 54.1%

测试日期年级总人数平均分优秀数优秀率合格数合格率303030307089.591.592.51318202143.33`.00f.67p.00'28293090.00?.33?.670.00% 2010六年级2011七年级2012八年级2013八年级八、课题研究结论与反思

(一)六年级数学与七年级数学教学的衔接点

通过三年多对《初中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研究,我们感到衔接点比较多, 主要的衔接点有:

1、在教师教学上,实现了四个衔接:

(1)、教学内容的衔接,由算术到代数的过渡,符号思想的建立是引导学生树立学好数学信心的重要基础。

(2)、教学方法的衔接,教师要重视知识、概念的引入,让学生对每个概念的引入感到自然、合理,而不是生硬地搬出概念来。

(3)、学习评价的衔接,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多引导,多鼓励,少批评。用全新的思维、全方位互动评价为主,不以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

(4)、师生交往的衔接,改变教师讲授为主的模式,教学中注重师生之间的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

2、在学生学习上,实行了三个衔接

(1)、学习动机的衔接。(2)、学习习惯的衔接学。(3)、学习能力的衔接发展。

教师要在小学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口。只要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习惯成自然,学生才能有意识有目的学习,数学课堂教学就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将形成有机统一。

(二)本课题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

采用“研读--测试--切磋--实践”的模式及初中小学相互听课、评课、中小学联合备课等手段为促进中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体化搭建了平台。教师们经过中小学

数学课题的研究实施与深入,深刻感悟到中小学数学教师长期合作、交流与研讨的重要性。此外,我们觉得建立中小学数学备课组,实现教师间的即时交流,沟通,促进中小学紧密合作,真正实现九年一贯制学校数学教学的一体化。

(三)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创新意义

大多数中小学衔接课题,主要从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也非常重视总结教法与学法,从多个角度进行中小学有效衔接地探究。课题组从我校陇西县南二十铺九年制学校实际出发,采取了中小学开展交叉听课、评课、实行定期联合备课、建立校园网课题论坛等做法,加强了中小学教师之间的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打破了长期以来中小学各自为阵,不相往来的封闭局面,为进一步解决中小学学科之间衔接问题开辟了一份新的天地。

(四)问题与反思

通过《初中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开展,多数教师都能把优质资源带进数学课堂并巧妙地用于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学生数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学生数学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课题研究工作尽管按预期计划顺利开展,但难免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其一,由于课题组成员教学及学校工作繁忙,没有专门的时间完成课题材料的汇总及总结,使研究成果的总结出现滞后与迟缓现状,研究成果也不能快速地应用于教学实践。

其二,教师受现行评价机制的制约,没有切实转变自己的观念,应试教育对教师的考核中又无法体现对学生一些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为了提高教学成绩,不想也不敢全身心投入素质教育的行列.

其三,我们虽然探导了中小学交叉听课、定期联合备课等方法,但中小学教师之间交流仍然较少.要根本改变这种局面,还得有制度层面的支持,所以在客观上制约了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良好效果。

九、结束语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实在收获良多,但对于新课标下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研究我们依旧在探索中。希望本课题的研究能够对本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有一些启示与帮助,让我们为新课程的顺利推进和新课改的成功共同努力!

十、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3. 《教育新理念》 袁振国著 2007年8月第2版

4.《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12月第1版

5.《新课程与评价改革》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9月第1版 6.《新课程的故事与解读》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课题组成员:

汪伟彪 范金明 王想成 刘雪红 杜小兵 孟陇花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k2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