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4-1第一讲 区域农业

更新时间:2023-10-08 02: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选择题

(2012年高考海南卷)下图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据此完成1~3题。

1.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 ) A.耐旱 C.抗病虫害

B.耐涝 D.占耕地少

2.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 C.台风

B.洪涝 D.冻害

3.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 ) 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B.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 C.降水少,地形平坦 D.绿洲广布,土壤肥沃

解析:第1题,由图中等降水量线可知该地年降水量小于200 mm,属于干旱地区,故该地种植枣树是利用其耐旱的特征。第2题,由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冬季风强烈,故多冻害。第3题,由“品质优良”可知要选择有利区位。由图可知,该地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降水少,地形崎岖,土壤水分缺乏,故A项正确。

答案:1.A 2.D 3.A 结合材料,回答4~5题。

材料一 我国目前部分优势粮食生产基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

4.关于甲、乙、丙三个粮食生产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人均耕地多,而且水热条件优越 B.乙地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但水源不足 C.丙地光、热、水充足,且土地的集中性好

D.甲、乙两地光、热、水条件相同,但农作物类型不同

5.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A.土地相对集中,适宜机械化生产 B.河网密布,交通不便

C.当地人的食物结构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D.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解析:第4题,甲地纬度位置较高,光热相对不足;乙地深居内陆,气候的大陆性强;丙地人口稠密,地块狭小,生产规模小,土地的集中性不足;三地的光、热、水差异明显。第5题,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与粮食种植面积减少有关,应从耕地面积减少和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分析。

答案:4.B 5.D

(2012年高考福建卷)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6~7题。

6.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B.大气环流 D.海陆分布

7.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

A.≥10℃积温 C.太阳辐射量

B.日照时数 D.年降水量

解析:第6题,甲地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等值线向北凸出,表明甲地数值比同纬度大,主要是因为甲地是平原,其东西两侧是长白山和大兴安岭,故C项正确。受纬度影响的等值线主要呈东西走向分布,故A项错误;甲地和两侧所受气压带和风带相同,且都是季风区,故B项错误;受海陆分布影响的等值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故D项错误。第7题,A选项积温大小反映热量多少。东北地区跨纬度较广,热量总体由南向北递减,受地形因素(三面环山,中间是平原)的影响,与同纬度地区相比,中部平原地带的热量条件好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即中部热量等值线向北凸出。综上可知A选项正确。

答案:6.C 7.A 读图,回答8~9题。

8.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甲>乙>丙;降水:甲<乙<丙 B.周围山地环绕,地形以盆地为主

C.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有的存在凌汛现象 D.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9.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 B.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 C.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商品率低 D.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8题,从经纬度位置可看出图示区域为我国东北地区,其中甲为大兴安岭,乙为松嫩平原,丙为长白山地区,东北地形表现出明显的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特征。东北河流春季积雪融水使河流水位较高,夏季7~8月份由于降水多而使河流处于高水位,即河流一般有两次汛期,以夏汛水量最大,即河流径流量主要随降水量变化而变化;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流还存在凌汛现象。从等温线判断甲气温最低,从降水量线看丙降水最多、甲最少。第9题,东北平原面积广大,是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地区,土壤肥沃,粮食生产商品率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该区域由于纬度位置较高,热量相对不足是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

答案:8.C 9.B

读下图,回答10~11题。

10.有关图中各地农业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地区农业发展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是光照不足 B.B地区农业发展引河流水灌溉最容易导致水土流失 C.C地区发展河谷农业是因为该地热量不足

D.相比于D地,F地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为土壤肥沃、光热充足 11.E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频发区,下列与该灾害产生无关的因素是( ) A.地质 C.气温

B.地形 D.植被

解析:第10题,A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晴天多,降水少,光照丰富;B地引水灌溉易引起土壤的次生盐碱化;F地纬度较高,热量条件不足;C地位于青藏高原,因海拔高,热量不足,故农业多分布在热量条件较优越的河谷地区。第11题,E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该处多发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些灾害的发生与地质条件不稳定、地形崎岖、植被覆盖率低和降水集中有关,与气温高低基本无关。

答案:10.C 11.C

读我国某地区地貌类型比例表及土地利用现状图,回答12~14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ju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