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复习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18 13: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TCP与UDP的特点与概念

TCP: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这是一个全双工的、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并且是精确控制的协议。主要是用在那些实时性不强、但要求不能出错的应用。比如说,网页的浏览、文件的下载(不是BT、电驴下载)、邮件的收发等场合,就需要TCP协议进行传输(因为不会出错)网络方面的开销是昂贵。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这是一个不可靠的传输协议。因为它不排序所要发送的数据段、不关心这些数据段到达目的方的顺序(所以它才不可靠),所以它在网络的开销要比TCP小很多。因此UDP适合用在那些实时性强、允许出错的场合。

比如说:即时通信(MSN、QQ),视频,语音等方面。

特点:TCP:面向链接,面向可靠,流量控制,有序递交,拥塞控制,传输大量数据,速度慢 UDP:面向非链接,少量数据,速度快

面对拥塞时会有那些影响。

产生时延,丢包,吞吐量,抖动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有什么区别

拥塞控制与流量控制有密切关系,但也有区别: 可以这样理解,拥塞控制是网络能够承受现有的网络负荷,是一个全局变量;而流量控制往往只是指点对点之间对通信量的控制。

路由器为什么要分跳(分片)

应为超过了路由器的MTU. 每个路由器接口能通过的包的最大值,一般是1500 一旦数据包超过这个阀值将其分成多个片段

数据链路层共有两个子层

MAC层 媒体访问控制子层 LLC层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OSPF是什么算法

开放最短路径

4种类型的OSPF路由器:内部路由器;区域边界路由器;主干路由器;边界路由器。

为什么要做流控制

防止网络堵塞。

计算机网络中的可靠传输原理是

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TCP是主机对主机层的传输控制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确认建立一个连接:

位码即tcp标志位,有6种标示:SYN(synchronous建立联机) ACK(acknowledgement 确认) PSH(push传送) FIN(finish结束) RST(reset重置) URG(urgent紧急)

Sequence number(顺序号码) Acknowledge number(确认号码) TCP三次握手 TCP建立连接时,会有三次握手过程,如下图所示,wireshark截获到了三次握手的三个数据包。第四个包才是http的,说明http的确是使用TCP建立连接的。 下面来逐步分析三次握手过程: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包,标志位SYN(同步序号)置为1,序号为X=0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客户端发过来报文,由SYN=1知道客户端要求建立联机。向客户端发送一个SYN和ACK都置为1的TCP报文,设置初始序号Y=0,将确认序号(Acknowledgement Number)设置为客户的序列号加1,即X+1 = 0+1=1, 如下图: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发来的包后检查确认序号(Acknowledgement Number)是否正确,即第一次发送的序号加1(X+1=1)。以及标志位ACK是否为1。若正确,服务器再次发送确认包,ACK标志位为1,SYN标志位为0。确认序号(Acknowledgement Number)=Y+1=0+1=1,发送序号为X+1=1。客户端收到后确认序号值与ACK=1则连接建立成功,可以传送数据了。 TCP四次挥手 TCP断开连接时,会有四次挥手过程,如下图所示,wireshark截获到了四次挥手的四个数据包。 下面来逐步分析四次挥手过程: 第一次挥手:客户端给服务器发送TCP包,用来关闭客户端到服务器的数据传送。将标志位FIN和ACK置为1,序号为X=1,确认序号为Z=1。 服务器收到FIN后,发回一个ACK(标志位ACK=1),确认序号为收到的序号加1,即X=X+1=2。序号为收到的确认序号=Z。

服务器关闭与客户端的连接,发送一个FIN。标志位FIN和ACK置为1,序号为Y=1,确认序号为X=2。 客户端收到服务器发送的FIN之后,发回ACK确认(标志位ACK=1),确认序号为收到的序号加1,即Y+1=2。序号为收到的确认序号X=2。

计算机网络中常见的有线传输介质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计算机网络按照作用范围分为哪三种

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ARP的作用

地址解析协议:IP地址映射到MAc地址

RARP的作用

MAK地址映射到IP地址

浏览器到web服务器用的是什么协议

HTTP

保留端口有哪些

0~1023

IP地址包括

网络号和主机号

TCP距离使用协议

路由选择信息协议

TCP基于距离矢量协议

RIP

RIP全称

路由信息协议,实现简单开销较小

半双工传输的特点

同一时间只允许单向传输,可以异步双向传输。

Ping是基于什么协议

ICMP(它是TCP/IP协议族的一个子协议,属于网络层协议,主要用于在主机与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信息,包括报告错误、交换受限控制和状态信息等。当遇到IP数据无法访问目标、IP路由器无法按当前的传输速率转发数据包等情况时,会自动发送ICMP消息。ICMP报文在IP帧结构的首部协议类型字段(Protocol 8bit)的值=1.) 所以ping命令在网络层

单工通讯例子有什么?

收音机,遥控器,广播

二层交换机在那个层

数据链路层(二层交换机工作于OSI模型的第2层(数据链路层),故而称为二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技术是发展比较成熟,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

下面都属于IP协议

IP ICMP RARP ARP

网络层上有那些设备

路由器(储存和转发作用),三层交换机

五层的数据单元分别是:

应用层的数据单元 报文 传输层的数据单元 段 网络层的数据单元 分组 链路层的数据单元 帧 物理层的数据单元 比特

DNS的作用

域名解析

IP地址包头一般多大

20字节

如果一个链路发生拥塞会对网络设备造成影响吗?

不会

PPP协议全称

Point to point potocd

IP电话使用的数据传输,数据交换是什么?

VOIP ,分组交换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在此种访问方式下,网络中的所有用户共享传输介质,信息通过广播传送到所有端口,网络中的工作站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确认,若是发给自己的便接收否则不理。从发送端情况看,当一个工作站有数据要发送时,他首先监听信道并检测网络上是否有其他的工作站正在发送DATA,如果检测到信道忙,工作站将继续WAIT若发现信道空闲,则开始发送数据,信息发送出去后,发送端还要继续对发送出去的信息进行确认,以了解接收端是否已经正确接收到数据,如果收到则发送结束,否则再次发送 CSMA

先听后讲---信道空闲则发送,信道忙则等待。 边听边讲---发送信号时不断检测信道是否碰撞。 碰撞即停。

退避重传---二进制指数退避重传。 多次碰撞,放弃发送---最多16次。 载波监听冲突检测

CSMA/CD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CSMA/CA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 CSMA/BA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位仲裁 CSMA/CP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载波优先

一个B类地址可分多少主机地址

根据IP地址分配规则,B类网络地址中前16位为网络地址,后16位为主机地址,另外全0和全1分别保留做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因此可以分配的主机地址的总数应该是 216-2,即65534个。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即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SMTP协议属于TCP/IP协议簇,它帮助每台计算机在发送或中转信件时找到下一个目的地。通过SMTP协议所指定的服务器,就可以把E-mail寄到收信人的服务器上了,整个过程只要几分钟。SMTP服务器则是遵循SMTP协议的发送邮件服务器,用来发送或中转发出的电子邮件。

POP3,全名为“Post Office Protocol - Version 3”

POP 协议支持“离线”邮件处理。其具体过程是:邮件发送到服务器上,电子邮件客户端调用邮件客户机程序以连接服务器,并下载所有未阅读的电子邮件。这种离线访问模式是一种存储转发服务,将邮件从邮件服务器端送到个人终端机器上,一般是PC机或 MAC。一旦邮件发送到 PC 机或MAC上,邮件服务器上的邮件将会被删除。但目前的POP3邮件服务器大都可以“只下载邮件,服务器端并不删除”,也就是改进的POP3协议。

ftp文件传输协议

流量控制作用

防止接手缓存溢出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数据通信,资源共享

URL

同一资源定位服务

IP地址有几类

5类

电路交换的特点

共有三个阶段,建立链接,传输数据,断开链接

ISP 网络服务提供商 ICP 内容提供商

按什么划分广域,局域,城域网

网络覆盖范围

ATM网络的传输方式

信元 ATM信元的长度 53字节,53B

FDM 频分复用 CRC 循环冗余校验 ARQ 自动重发机制 VLAN 虚拟局域网 Ethernet 以太网 FDDI 分布式光纤接口 I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 ATM 异步传输模式 TDMA 时分复用 FDMA 频分复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j2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