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指南

更新时间:2023-04-18 14:3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最新资料推荐…………………………………………………

甘肃省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指南

(试行)

中医药科室建设

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科室的合理设置、中医药设施设备的必要配备,满足中医药科室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功能需求,营造社区中医药服务氛围,促进社区中医药服务的发展。

一、中医药科室设置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规设立中医诊室、针灸室、推拿室、理疗室、康复室、养生保健室等作为中医临床科室;在此基础上,有中医药特色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保健馆、治未病室。

2.设置中药房和煎药室, 中药房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中药饮片品种300种以上,中成药品种80种以上。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药房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中药饮片品种350种以上,中成药品种100种以上。配备煎药机,能够为患者提供代煎中药服务。

3.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馆、名老中医社区工作室。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一月六日2021年1月6日星期三21:57:33

……………………………………………………………最新资料推荐…………………………………………………

(二)社区卫生服务站

1.设置1个中医诊室,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中医诊断室、康复室、养生保健室等。

2.设置中西药房和煎药室,中药饮片品种200种以上,中成药品种50种以上。配备煎药机,能够为患者提供代煎中药服务。

(三)设置要求

1.中医临床科室要集中设置,能够相对独立的综合开展中医药服务。

2.中医科、中医馆采取传统风格的建筑装修,营造古色古韵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诊室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社区卫生服务站不少于8平方米,一人一诊室,体现以病人为中心和保护病人隐私的服务理念。

4.针灸室、推拿室、理疗室、康复训练室、养生保健室每床设置轨道式遮隔帘或移动式屏风,保护病人隐私。

5.按照《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设置中药煎药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煎药室面积不少于4平方米,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煎药室面积不少于8平方米,社区卫生服务站煎药室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煎药室要有换气设施。

6.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中医药服务区设立中医名人塑像,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塑像、宣传版面、电子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一月六日2021年1月6日星期三21:57:33

……………………………………………………………最新资料推荐…………………………………………………

屏等多种形式介绍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药适宜技术等中医药基本知识和古代健康养生诗词;社区卫生服务站悬挂古代中医名人画像、中医养生保健图、中医适宜技术图、中医健康知识宣传等。

7.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诊室、中药房创造条件逐步实施信息化管理。建立中医医师工作站、中药房管理系统,开展中医药服务“六位一体”的信息化管理,实施与预防保健、居民健康档案的信息实时交互、自动更新、统计分析、动态管理。

二、设备配置

(一)基本设备

每个诊室的办公桌、办公椅讲究古色古香,体现中医文化氛围,并常规配备脉枕、听诊器、血压计、诊查床、器械柜、出诊箱等。

(二)中医设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配备针灸治疗床、推拿治疗床、推拿治疗凳、针灸器具、火罐、TDP神灯、中药雾化吸入设备、刮痧板、电针仪、艾灸仪、智能通络治疗仪、颈腰椎牵引设备、药物足疗盆、中药熏蒸设备等,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诊疗需求在上述设备基础上增加配置,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置6项以上。

(三)中药房设备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一月六日2021年1月6日星期三21:57:33

……………………………………………………………最新资料推荐…………………………………………………

中药饮片柜(药斗)、药架(药品柜)、调剂台、药戥、电子秤、消毒锅、标准筛、煎药机、包装机等,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加冷藏柜。

(四)配置原则

1. 基本设备按照诊室数量配置。

2. 中医设备按照中医科室设置情况配置。

3.根据中医专科(专病)工作需要可增加设备配置。

三、其它

(一)设立卫生技术人员信息公示专栏,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将中医药人员与西医药人员分别公示,要在醒目位置公示名老中医社区工作的具体时间。

(二)在候诊区醒目位置免费提供中医药健康教育处方和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防治手册等。

(三)医务人员生活区与诊疗区分开。

中医药人员配备及培训

一、从事社区中医药服务的工作人员范围

(一)中医类别医师,包括聘任的和公立医院支援、巡诊的。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一月六日2021年1月6日星期三21:57:33

……………………………………………………………最新资料推荐…………………………………………………

(二)接受过系统的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师。

(三)从事中药饮片调剂的药剂人员。

(四)负责中医诊室和病床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

二、配置原则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类别医师数应占医师总数的20%以上,保证每个中医诊室(含针灸室、推拿室等)配备至少1名中医类别医师,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类别医师数应占医师总数的50%以上。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聘任至少1名副高级职称以上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三)社区卫生服务站按照中医诊室(含针灸室、推拿室等)数量配置中医类别医师,没有中医诊室的,应有系统接受过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的临床类别医师。

(四)从事社区中药饮片调剂工作的药剂人员应具有中药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

三、培训方式及要求

(一)按“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缺什么,补什么”的继续教育;建立脱产与半脱产相结合、在职与学历教育相结合、机构内与机构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社区中医药人员培养机制。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一月六日2021年1月6日星期三21:57:33

……………………………………………………………最新资料推荐…………………………………………………

积极参加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未参加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或认可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类别医师,应参加岗位培训,参考学时500学时(理论教学300学时,实践教学200学时),取得《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每年选派业务技术人员到区级以上中医院进修学习不少于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5%,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三基三严培训考核,邀请名老中医专家开展专题讲座一年不少于三次。组织中医药业务骨干外出参观学习,开拓视野,提高技能。

(二)组织开展疑难会诊讨论、拜师跟师学习、参与课题研究、参加各类竞赛、参加学术会议等。

(三)建立1-3个责任医师团队,在社区、家庭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医药“六位一体”特色服务。

(四)按照国家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求,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少于6项,社区卫生站不少于4项,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位中医师掌握适宜技术不少于8项。

(五)社区卫生服务站没有配置中医类别医师的,除开展中成药合理应用培训外,还要开展中医药基本理论和知识以及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特别是针灸、火罐、刮痧等中医非药物疗法。

(六)积极开展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活动,支持鼓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一月六日2021年1月6日星期三21:57:33

……………………………………………………………最新资料推荐…………………………………………………

励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省、市、县(区)主管部门举办的培训班。

四、其它

(一)开展全科医师团队服务工作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个团队至少配置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执业医师。

(二)聘请省、市、县(区)名中医及拟申报名中医医师和拟晋升副高级职务医师,到社区开展讲座、诊疗、查房等帮扶活动,每周至少半天时间,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师进行培训,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建立按照中医药工作质量和数量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制度,鼓励应用中医药服务。

(四)选聘中医骨干医师作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老师,开展咨询、指导和规范社区中医药技术工作。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

一、基本特点

中医适宜技术的治疗方法丰富多彩,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

二、服务对象

社区居民,尤其是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和亚健康人群。

三、开展项目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一月六日2021年1月6日星期三21:57:33

……………………………………………………………最新资料推荐…………………………………………………

(一)针刺

1.毫针刺法

材料:以粗细28~30号(0.32~0.38mm)和长短为1—3 寸(25~75mm)者最为常用。短针多用于耳针及浅刺中之用,长针多用于肌肉丰厚部穴位的深刺和某些穴位作横向透刺之用。

适应症:外感病、呃逆、胃脘痛、胃肠神经官能症、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面肌痉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偏头痛、中风偏瘫、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腰扭伤等。

2.皮肤针刺法

材料:皮肤针

适应症:头痛、胸痛、失眠、面瘫、痹症、痿症。

3.三棱针刺法

材料:三棱针

适应症:各种实症、热症、淤血和经络阻滞、疼痛等均可运用。

(二)穴位注射

材料:4—6号普通针头,5ml注射器

适应症: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头痛、失眠、口眼歪斜、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等。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一月六日2021年1月6日星期三21:57:33

……………………………………………………………最新资料推荐…………………………………………………

(三)电针

材料:各型号针灸针、电针仪

适应症:凡毫针治疗有效的病症,均可适用。其中以神经衰弱、神经痛、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痿症、胃肠道疾病、痹症等效果好,也可用于针刺麻醉。

(四)耳针

材料:耳针

适应症: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扭挫伤等外伤性痛症,以及急腹痛、癌肿疼痛等;大叶性肺炎、胸膜炎、急慢性肠胃炎、阑尾炎、胆囊炎、急性结膜炎、扁桃体炎、腮腺炎、丹毒、末梢神经炎、面神经炎、风湿性关节炎等;高血压病、心律不齐、遗尿、月经紊乱、癔病、面肌痉挛等;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结肠炎、结节性红斑等;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流行性感冒、菌痢等。

(五)小针刀

材料:皮肤消毒用品、无菌手套、无菌洞巾、纱布、针刀

适应症:人体躯干四肢顽固性的痛点、骨刺、滑囊炎、腱鞘炎、神经血管卡压性疾病、骨性关节强直等。

(六)头针

材料:普通毫针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一月六日2021年1月6日星期三21:57:33

……………………………………………………………最新资料推荐…………………………………………………

适应症:脑血栓形成及脑溢血等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颅脑损伤、颅内炎症后遗症、神经性头痛等。

(七)穴位埋线

材料:皮肤消毒用品、洞巾、注射器、镊子、埋线针或经改制的12号腰椎穿刺针(将针芯前端磨平)、持针器、0—1号铬制羊肠线,0.5—1%盐酸普鲁卡因、剪刀、消毒纱布及敷料等。

适应症:哮喘、胃痛、腹泻、遗尿、面瘫、腰腿痛、痿证以及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等。

(八)艾灸

材料:艾条、艾绒、多功能艾灸仪

适应症:外感表证、咳嗽痰喘、脾胃虚寒、气滞积聚、风寒湿痹。厥逆脱证、寒性脓肿、预防保健等。

(九)铺灸

材料:姜泥、酒精、艾绒。

适应症: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十)冬病夏治贴敷疗法

材料:中药饼、胶布

适应症: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阻塞性肺气肿、体虚易感冒。

(十一)刮痧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一月六日2021年1月6日星期三21:57:33

……………………………………………………………最新资料推荐…………………………………………………

材料:刮痧板、刮痧油

适应症:风寒感冒、感受风寒湿邪导致的各种软组织疼痛、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落枕等。

(十二)推拿

材料:推拿床、治疗单

适应症: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肌肉萎缩,偏头痛,前头后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胸腰椎小关节紊乱,腰背部肌肉疼痛,四肢关节痛(包括肩、肘、腕、膝、踝、指(趾)关节疼痛)。颜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因风湿而引起的肩、背、腰、膝等部的肌肉疼痛,以及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强直等。

(十三)拔罐疗法

材料:玻璃火罐1、2、3种号型若干、医用凡士林等介质

适应症:肩关节及肩胛痛、背痛、腰骶部疼痛、髋痛、膝痛、梨状肌劳损、颈肌痉挛、腓肠肌痉挛、面神经麻痹。

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项目

(一)针刺

1.毫针刺法2.皮肤针刺法3.三棱针刺法

4.穴位注射5.电针6.耳针

7.头针

(二)小针刀(三)艾灸(四)刮痧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一月六日2021年1月6日星期三21:57:33

……………………………………………………………最新资料推荐…………………………………………………

(五)推拿(六)拔罐疗法

五、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项目

(一)针刺

1.毫针刺法2.皮肤针刺法3.三棱针刺法

4.穴位注射5.电针6.耳针

7.头针

(二)穴位注射(三)电针(四)耳针

(五)小针刀(六)头针(七)穴位埋线

(八)艾灸(九)铺灸(十)冬病夏治贴敷疗法

(十一)刮痧(十二)推拿(十三)拔罐疗法

六、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项目

(一)毫针刺法(二)穴位注射(三)电针

(四)艾灸(五)拔罐疗法

中医预防与养生保健

为全体社区居民,包括常住居民和流动人口,并以社区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和对养生保健有特殊需求的人群为重点,针对其主要健康问题及疾病的流行趋势,普及中医疾病预防知识,运用针灸、推拿、按摩、拔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一月六日2021年1月6日星期三21:57:33

……………………………………………………………最新资料推荐…………………………………………………

罐、药物热疗、食疗、中医药养生保健理论方法指导社区居民开展养生保健,冬病夏治、夏病冬治,增强社区居民健康意识,达到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病后调护、瘥后防复,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的目的。

一、主要内容

(一)针对我省各地具体气候特点,结合人群体质状况、生活方式、多发疾病谱等,制定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中医预防与养生保健方案,为不同人群提供相应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二)针对季节性易感疾病易感人群,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并采取中医药干预措施,如在流感易发期,发放艾叶燃熏,板蓝根等中药煎水服用;在过敏性疾病易发期,采用中药熏鼻喷喉等方法延缓发作;在节假日前后进行脾胃调理等。

(三)针对孕产妇,运用中医药知识开展孕期、产褥期、哺乳期保健服务,如饮食起居指导、常见病食疗、康复训练指导、产后心理辅导等。

(四)通过健康教育,向中年人群、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社区居民宣传相应的中医药预防保健、养生调摄知识以及中医药慢性病防治和传染病防治知识,包括饮食起居、健身运动、心理调适、疾病预防、调护等。

(五)由社区卫生服务站牵头,在社区中推广普及及扇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一月六日2021年1月6日星期三21:57:33

……………………………………………………………最新资料推荐…………………………………………………

舞运动、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举办社区居委会主任培训班,向它们传授技艺,以此带动社区居民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科普活动。

二、妇幼保健工作

(一)孕期保健。普及孕期中医保健知识及分期保健要点,包括情志调摄、饮食起居、健康检查、用药指导等保健服务。

(二)产后饮食起居指导。产后宜消化富营养的饮食,忌辛辣或肥甘厚味,免伤脾胃;适当饮用补血、祛瘀、下乳的药膳;多吃流质食物,促进乳汁分泌。产妇忌食刺激性食品,勿滥用补品。

(三)产后常见病食疗。脾胃虚弱者可服山药扁豆粳米粥;肾虚腰疼者食用猪腰子菜末粥;产后恶露不净者可服当归生姜羊肉汤或益母草红糖水、醪糟。

(四)产后康复训练指导。通过中医手法刺激穴位和专人指导运动训练,防治产后病。

(五)产后心理辅导。预防产后抑郁症,主要表现是产妇在产褥早期出现的以哭泣、忧郁、烦闷为主的情绪障碍,此时应进行心理疏导,并加服补血养肝疏肝理气中药。

(六)哺乳期饮食指导:若乳汁不足,可多喝鱼汤、鸡汤、猪蹄汤等。断乳可采用中药的方法回乳,用炒麦芽加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天,乳房局部做湿热敷。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一月六日2021年1月6日星期三21:57:33

……………………………………………………………最新资料推荐…………………………………………………

三、传染病预防工作

(一)生活起居预防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及时增添衣物。“食饮有节”,饮食要有规律。“起居有常”,作息要有规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对流感产生恐惧之心,必导致气机逆乱,气郁化热,产生毒热之邪,更易招致外感。

(二)饮食预防

饮食宜清淡,少食膏粱厚味之品(易化生积热),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简单、美味的小药膳,对预防传染病也有帮助。

(三)药物预防

建议社区居民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根据中医和民间传统,运用具有芳香化浊类中药,如苍术、艾叶、藿香、山萘等制成香囊或香薰,具有除瘴避秽的作用,积极进行疾病预防。

四、“治未病”工作

“治未病”是中国传统医学防治疾病的重要思想,意即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从“未病先防”、“防微杜渐”、“既病防变”三方面,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以掌控防治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一月六日2021年1月6日星期三21:57:33

……………………………………………………………最新资料推荐…………………………………………………

(一)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中医馆基础上增设“辩识体质堂”、“名老中医工作堂”、“养生保健堂”、“康复理疗堂”,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的“治未病”服务点,应用新型健康保障模式,建立规范的服务流程和技术方案,形成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平台。

1.“辨识体质堂”由经过系统培训的高年资中医师坐诊,利用中医辨证、借助现代医学检查手段,为就诊人群进行体质辨识,既有中医体质辨识,从宏观上把握健康状况,又有现代医学的微观检查,及时排查各种隐匿的疾病,两者交融,优势互补。

2.“调理咨询堂”由名老中医长期坐诊,根据辨识结果为就诊人群进行健康评估,辩证施治,随机制定健康调养方案。

3.“康复干预堂”依照辨识结果及因人而宜的调养方案,给予及时有效的干预,缓解不适,阻断疾病的发生发展,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用《中医基本体质分类量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对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九种体制类型的不同人群指导个体化调护方案,指导居民的起居调养、药膳食疗、情志调摄、动静养生和经络腧穴按摩保健等。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一月六日2021年1月6日星期三21:57:33

……………………………………………………………最新资料推荐…………………………………………………

(三)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围绕健康维护和促进的要求,结合现代管理办法,应用中医保健理念,通过中医药膳、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等具体服务内容,以个体人的健康状态为中心,体现中医特色,提供个性化、系统,全程服务,而不是一种或几种“治未病”技术方法的简单应用。

五、其它

(一)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体检,进行体质辨识服务,建立中医健康档案。

(二)依托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构建中医药特色的动态全程的社区居民健康状态信息平台。

中医医疗

社区中医医疗是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的相关理论,针对社区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疾病恢复期、诊断明确的慢性疾病(包括晚期病变)和老年退行性疾病的中医治疗。

一、基本目的

社区中医医疗以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疾病恢复期及诊断明确的慢性病为主,满足基本医疗需求,应用中医药方法和适宜技术开展连续性的诊断、治疗、护理,满足居民对中医医疗服务的需求。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一月六日2021年1月6日星期三21:57:33

……………………………………………………………最新资料推荐…………………………………………………

二、基本原则

(一)以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为主。

(二)以病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慢性病中医药防治。

(三)突出中医药特色,积极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

(四)建立中医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合理、密切协作的合作机制。

三、组织实施

(一)主要任务:“防未病、管慢病、治小病、转大病”,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二)医疗范围

社区中医医疗应用中医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的相关理论,针对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和一般老年退行性疾病进行中医治疗。

(三)社区中医药常见病证目录

1.内科常见病证:发热、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气管-支气管炎)、胃脘痛(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疼痛综合征、消化性溃疡)、“泄泻”“肠痹”(溃疡性结肠炎)、便秘、呕吐、痹证(风湿病)、眩晕(高血压病)、水肿(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消渴(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石淋(肾结石)、郁症(神经官能症)、不寐(睡眠障碍)、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一月六日2021年1月6日星期三21:57:33

……………………………………………………………最新资料推荐…………………………………………………

口僻(面神经炎)、耳鸣、耳聋等。

2.外科常见病:肩凝症(肩周围关节炎)、腰腿痛(腰椎各种病变)、颈椎病、混合痔、乳痈(急性乳腺炎、乳腺脓肿)等。

3.妇科常见病:经行头痛(经前期综合症)、痛经(子宫内膜异位征)、乳汁不行(产后缺乳)、月经病、带下病等。

4.儿科常见病:马脾风(小儿发热)、小儿泄泻(婴幼儿腹泻)、小儿厌食(消化不良)等。

5.皮肤病与性病:鹅掌风、脚湿气、湿疹、牛皮癣(神经性皮炎)、腰缠火丹(带状疱疹)、痱子、疥疮、冻疮、痤疮等。

6.眼科与耳鼻喉科常见病证: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涩症(干眼)、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慢喉喑病(慢性喉炎)、鼻鼽病(变态反应性鼻炎)、暴聋病(突发性耳聋)。

7.传染病常见病症:时疫感冒(流行性感冒)、瘟黄(病毒性肝炎)、肺痨(肺结核)、痢疾等。

(四)慢性病中医药防治目录

针对眩晕(高血压病)、消渴病(糖尿病)、中风病(脑卒中)、痴呆(老年性痴呆)、骨痿(骨质疏松)、咳嗽、肺胀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社区常见慢性病患者制定个性化的中医防治一体化方案,采取中医防治菜单式服务,包括病因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一月六日2021年1月6日星期三21:57:33

……………………………………………………………最新资料推荐…………………………………………………

病机、诊断要点、预防和行为干预、中医辨证治疗、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中医药养生保健、家庭护理等。

(五)家庭中医药服务

针对患慢性病需连续治疗的卧床或高龄老人以及有特殊需求的患者,可上门提供针灸、推拿、刮痧、拔罐、敷贴、熏洗、湿敷、药熨、敷脐、穴位注射、吹鼻、耳压、点穴、雾化吸入、送药上门等中医药治疗服务。

(六)社区中医护理

社区中医护理要在辨证施护的基础上,开展慢性病、心理、母婴、临终护理和护理咨询指导以及家庭护理等专项中医护理服务。

(七)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需要可设立以中医知名专家领衔的社区名中医工作室,开展中医特色专科(专病)服务。

四、社区中医医疗应用

(一)编制《社区常见病中医药诊疗常规》,内容包括:社区常见病诊疗常规;社区常见病临床诊疗路径;中医常用食疗方法及配方。

(二)针对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后遗症、慢性支气管炎、骨关节炎、糖尿病等六种社区常见慢性病开展社区中西医结合防治。

(三)针对高血压、急性出血性中风(脑溢血)、脑血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一月六日2021年1月6日星期三21:57:3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ie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