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人工植物群落配置模式

更新时间:2023-06-01 09:3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唐山人工植物群落配置模式 生态论文

唐山人工植物群落配置模式

摘 要:在研究唐山自然环境和乡土植物分布的基础上,列举了唐山人工植物群落适宜种植的园林植物,提出了唐山山区、平原区、重要观赏景点、疏林草地、城市森林公园、市区公园山坡人工植物群落配置模式。

关键词:唐山市;植物群落;配置;模式

唐山位于河北省东北部,位于环渤海湾中心地带,毗邻京津,北与秦皇岛、承德相连,地处北纬39°38′、东经118°10 ′,年平均气温11.1 ℃,极端最低气温-22. 7 ℃,极端最高气温39. 6℃,年均无霜期182d,年日照 266 h,年均降雨量 623 mm,年均相对湿度

59. 8% 。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区,四季分明,季风盛行,光照充足,雨量较多。唐山地貌多样,北部以山区为主;中部为平原地带;南部则为沿海滩涂区。经调查,唐山辖区内植物种类繁多,油松、侧柏、蒙古栎、辽东栎、小叶鼠李、锦带花、绣线菊、锦鸡儿等乡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油松群落、油松—胡枝子群落、油松—绣线菊群落、油松—荆条群落、蒙古栎群落、辽东栎群落、麻栎群落、三裂绣线菊灌丛、荆条灌丛、小叶鼠李灌丛等为唐山典型自然植物群落。

1 唐山人工植物群落可选用的植物

营造人工植物群落,骨干树种的选择直接制约着群落的稳定性,不同的骨干树种决定着不同类型的植物群落。乡土树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其生长旺盛,管理粗放,适合本地土壤条件和生境,是当地风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唐山人工植物群落的选择应大量选用演替成熟阶段的乡土树种,有节制地引进外域特色物种,特别是那些原产我国,并经过培育改良的优良品种,如花灌木、观果植物、色叶植物和宿根花卉等,为城市绿化提供丰富的植物物种资源。适宜唐山绿化的植物种类有:乔木:油松、桧柏、毛白杨、加杨、白榆、旱柳、绦柳、垂柳、馒头柳、栾树、元宝枫、刺槐、国槐、白蜡、千头椿、银杏、杜仲、法桐、蒙古栎、辽东栎等。灌木:紫叶李、金银木、黄栌、榆叶梅、毛樱桃、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连翘、珍珠梅、锦鸡儿、红瑞木、棣棠、丁香、大叶黄杨、小叶黄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月季、锦带花、绣线菊等。地被植物:迎春、矮生月季、沙地柏、铺地柏、宿根花卉、一二年生花卉、紫花地丁、白三叶、彩三叶、结缕草、野牛草等。

2 山区人工植物群落配置模式

山区人工植物群落配置应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以协调人地关系为核心,以乡土植物和群落演替理论为基础,模拟自然植物群落,营建人工植物群落,将人工景观与大自然有机结合,以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力来维护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和自我调整。

2.1山地人工植物群落配置

山地指海拔500m以上,相对高差200m以上的山区。这种模式是仿自然植物群落的一种模式,体现尊重自然、保持原生态环境的设计,以求形成自然或近自然式森林的结构,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

2.1.1常绿乔木+灌木

在海拔500~700m的阳坡可以是:油松+ 绣线菊,在阴坡或半阴坡可以是油松+ 胡枝子,乔木层可以栽种少量胡桃楸、蒙古栎作为伴生树种,灌木层也可以栽种小叶鼠李、锦带花等。

2.1.2落叶乔木+灌木

在海拔700m以上的山地,按照自然植物群落的设计。在阴坡人工植物群落可设计为:乔木层:蒙古栎+ 辽东栎+ 核桃楸+ 油松。灌木层:三裂绣线菊+迎红杜鹃+小叶鼠李在海拔800m以上的阳坡,人工植物群落可设计为:乔木层:辽东栎+ 蒙古栎+ 油松+ 侧柏(以辽

唐山人工植物群落配置模式 生态论文

东栎为主)灌木层:三裂绣线菊+ 胡枝子+ 雀舌头(以绣线菊为主)在海拔800m的半阳坡,人工植物群落可以设计为:乔木层:麻栎+侧柏+油松+臭椿灌木层:多花胡枝子+ 绣线菊+ 荆条+ 酸枣+ 花木蓝+ 小叶鼠李+ 孩儿拳头+ 三裂绣线菊+ 红花锦鸡儿

2.2 丘陵区人工植物群落配置

海拔在200 米以上,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 米,起伏不大,坡度较缓。丘陵区人工植物群落的配置也应模仿自然植物群落的模式,以求群落的稳定性。在海拔300~500m的半阳坡,群落所处生境较差,土层较薄,一般在30cm左右,按照自然植物群落的模式,人工植物群落要设计为:油松+ 荆条,该群落为单优群落,上层油松为单优种。 3 平原区人工植物群落配置模式

3.1道路、隔离带植物群落种植模式

3.1.1常绿乔木+落叶乔木

在这种模式中,无论采用上述的哪一种常绿乔木和落叶乔木进行搭配种植,均可取得良好效果。两种树种在高度、外形、叶色等方面形成对比和协调,丰富了街景。常绿树种可充当四季的背景树种,使冬季道路景观不太萧条,而落叶树种能完成行道树的主要功能作用,提供遮荫。比如,桧柏+ 国槐,从生态习性上看,两种树种都喜光,但国槐生长速度快于桧柏,加上桧柏幼树稍耐阴,不会形成竞争。从树形上看,桧柏树为塔形,国槐树冠呈倒钟形,叶色上看,桧柏绿色较深,国槐绿色较浅,这种微妙的差别会使整个街景在统一的绿色中产生多样性的变化。

3.1.2落叶乔木+落叶乔木

在这种模式中,虽然没有常绿树种作为背景树种,但可以利用不同落叶树种之间不同的高度、外形、叶型、叶色以及季相变化等观赏特征进行搭配种植,以起到延长观赏时间,丰富观赏效果的作用。比如,白蜡+ 元宝枫,白蜡树冠卵圆形,叶暗绿色;元宝枫树形优美,秋叶变为红色,丰富了季相景观。

3.1.3落叶乔木+灌木+地被植物

这种种植模式,通过增加灌木和地被植物的种植,弥补单纯乔木种植带来的下层空虚感,丰富视觉景观。由于乔、灌、地被植物高度的较大差别,给行人带来落差的变化感受,富于韵律美感。各种观花灌木的应用,丰富了道路绿化的景观效果。比如,国槐+ 紫薇+ 矮生小月季,国槐较高,7~8 月开白花,紫薇较低,花期较长,达百日之久,矮生小月季花量多,花色丰富。三者搭配在一起,形成参差错落、层次丰富的景观。

3.1.4落叶乔木+灌木

这种种植模式中的灌木不是单株种植,而是成片的栽植在乔木下,成为一种复层模式。它的特点在于灌木的大量种植,丰富了乔木的下层景观,展示了灌木的规模景观效果,而且具有一定的防护和保护作用。比如,杜仲+ 月季,杜仲冠大荫浓,病虫害少,月季4~10月均开花,而且大量的种植会形成很好的观花景观。

3.2 广场植物群落配置模式

唐山市是一个缺水的城市,干旱是这个城市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针对这一现实情况,进行人工植物群落配置时,在满足耐寒这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耐旱性强的植物,在充分展示植物的观赏特性时,也要最大程度地避免珍贵的水资源的浪费以及人工管理上的巨大投入。因此,广场植物群落配置应选用下列植物种类:乔木:侧柏、圆柏、油松、旱柳、榆树、臭椿、千头椿、元宝枫、杜仲、白蜡、泡桐、悬铃木、国槐、刺槐、银杏等。灌木:珍珠梅、西府海棠、垂丝海棠、紫薇、黄蔷薇、黄刺玫、榆叶梅、毛樱桃、红宝石海棠、红瑞木、连翘、金银木等。草本:主要选用结缕草、野牛草、紫羊茅、茅莓等。

以上各层植物可以灵活配植,要做到在节水的同时,创造出景观效果。比如圆柏+ 油松+ 国槐+元宝枫+ 珍珠梅+ 旱柳+ 黄刺玫+ 红瑞木+ 金银木。其中,黄刺玫春季开花,夏季,

唐山人工植物群落配置模式 生态论文

红瑞木、珍珠梅开出片片白花,秋季元宝枫和红瑞木鲜红的秋叶及金银木的红色果实,色彩斑斓丰富,冬季更有圆柏、油松满树苍翠,打破萧条景象,在红瑞木红色枝条的衬托下,显得更加艳丽。

3.3湖区人工植物群落配置模式

唐山市南湖公园是地震以后形成的塌陷坑,经人工修复已形成了风光旖旎的湖区,针对这一特征,进行园林植物人工植物配置时,应选择耐水湿的植物种类。乔木:垂柳、旱柳、绦柳、白蜡、桑树、圆柏、水杉等。水生及湿生植物:黄花鸢尾、千屈菜、泽泻、芡实、睡莲、菖蒲、香蒲等。

4 重要景点人工植物群落配置模式

重要的观赏景点应和小气候环境较好的地方,应采用“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配置模式,这种模式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展示植物的观赏特性,主要是植物的花、色叶、果实及冬季枝条,形成引人入胜的效果。

4.1“春景型”人工植物群落配置模式

上层:油松+西府海棠+文冠果+白皮松。中层:榆叶梅+连翘。下层:高羊茅、紫花地丁;其中,西府海棠、文冠果、榆叶梅、连翘等春季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有粉色、白色、黄色、紫色等各种色彩,冬有油松、白皮松苍翠挺拔。

4.2“秋景型”人工植物群落配置模式

上层:元宝枫+白蜡+白皮松+毛黄栌;中层:紫薇+珍珠梅;下层:沙地柏、月季;

其中,群落上层乔木元宝枫、白蜡、毛黄栌的叶色以橘红、黄色渲染秋景,紫薇、珍珠梅、月季于春夏之际开花,充实了春、夏、秋三季景观,冬季常绿的白皮松、沙地柏又构成了层次丰富的冬景。

5 疏林草地人工植物配置模式

这种模式以乔木+ 缀花草坪组成,该群落没有中层灌木的遮挡,游人视线通透不受影响,面对宽阔的草坪,游人不会感到阻挡,心情轻松。在唐山市应该选择耐践踏、绿色期比较长、耐寒、返青早的地被植物,同时将石竹、紫花地丁配置在草坪中,具有良好的观赏、休闲效果。

6 城市森林公园人工植物群落配置

城市森林公园人工植物配置要尊重植物自身的生态习性,配置成仿自然植物群落的模式,森林中不仅要有乔木、灌木,而且要有藤本、草本。常绿与落叶结合,速生与慢生结合,各树种间要按一定的比例搭配,一起构成复层群落。为秋天增添丰富的色相,为冬天增添阳光,为春天增添嫩绿的新叶,为夏天增添荫凉。要提倡大力开发运用乡土树种,乡土树种适应能力强,不仅可以丰富植物多样性,而且还可以使植物配置更具地方特色。乔木层:油松+ 蒙古栎+ 辽东栎+ 核桃楸+ 白蜡+山桃+山杏灌木层:三裂绣线菊+ 锦鸡儿+ 荆条+ 迎红杜鹃+榛+孩儿拳头+鼠李草本层:白羊草、野古草等藤本:南蛇藤、山葡萄、铁线莲在该群落中乔木能改善群落内部环境,为中、下层植物的生长创造较好的小生境条件;小乔木或者大灌木等中层树可以充当低层屏障,既可挡风,又能增添视觉景观;下层灌木或地被可以丰富

林下景致,保持水土,弥补地形不足。同时复层结构群落能形成多样的小生境,为动物、微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和繁衍场所。该群落可以招引各种昆虫、鸟类和小兽类,形成完善的食物链,以保障生态系统中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持续稳定发展。

7 市区公园山坡人工植物群落配置

公园里的山坡植物配置主要以野生荆条、锦鸡儿、小叶鼠李、酸枣等灌木为主,此种群落不仅可以增加群落层次,增加野趣。而且可以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发挥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贺士元.河北植物志:第一卷[M].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唐山人工植物群落配置模式 生态论文

[2]杜怡斌.河北野生资源植物志[M] .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3]赵黎芳,丛日晨.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恢复地带性植被[J].北京园林,2005(3):15~1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ic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