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动力与机制
更新时间:2023-07-17 10:3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考古论文
论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
动力与机制
提要: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文明之一,且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延绵至今的文明。研究我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过程,探讨其背景、契机及其演进规律,不仅对于复原我国古代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探讨世界文明的产生及发展变化规律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
关键词:
中华文明,考古,起源,发展,动力,机制,城市,文字,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正文:
我在这广大的田野上行走
我沿着心灵的足迹寻找
那一切丢失了的
我都在认真思考
--------梁小斌[2]
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她以她独特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古代文明之林。从来没有一种文明如中华文明一般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来没有一个民族如中华民族一般带有深刻的历史痕迹。
试问,由于怎样的契机,让中华文明成为世界文明史上唯一未曾中断、延绵至今的文明?
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简述
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历史巨著《史记》中构建了“三皇五帝”的中国上古史系统。50年代初,梁思永先生便发表《龙山文化——中国文明的史前期之一》一文,点明龙山文化时期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阶段。苏秉琦先生也曾提出:“关于古国时代,可以从‘古文化古城古国’的提出谈起。”[3]
按照目前考古界公认观点看来,五帝时代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和形成的关键时期。郭大顺先生在其著作《追寻五帝》中指出五帝时期不仅仅是一个传说,它是中华文明史上确实存在的一个时代,五帝时代。山西襄汾陶寺尧舜古城文化遗址的发现,证明了国家在“五帝”时期就已经形成。
考古论文
文明是同文字的使用分不开的,文明起源同文字的发明也是有密切关系的
[4]。人类进化到文字的产生就进入了文明时代[5]。目前考古学界关于中国人的文字的起源却是清楚的,这就是甲骨文的出现。著名甲骨学专家胡厚宣指出:“所谓甲骨文,乃商朝后半期殷代帝王利用龟甲兽骨进行占卦时,刻写的卜辞和少量记事文字。”
上个世纪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张居中等人对河南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发掘,在对该遗址出土的、距今9000年至7800年的少量陶器刻划符号进行分析时,张居中等人确信,这些刻划符号应该就是最早的“文字”,中国文字的起源可能就在贾湖。贾湖文化的发现,再现了淮河上游地区八千年前的辉煌,为我们研究当时的社会提供了一批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6]。
约四千年前,中国进入夏朝,与其后的商和西周,共同创造了中国早期古典文明的繁荣。同世界其他古老文明的晨曦时光一样,文字得以使用,城市初现,宗教性礼仪中心形成,阶级与国家建立,青铜器出现并渐普及,文明时代正式来临。[7]
二、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的动力与机制
对人类第一代文明来说,“挑战”主要来自于自然环境,人类对这种“挑战”的“应战”,起到了文明发生的决定性的原动力作用,从而启动了各种互相作用的整体复杂机制,结果导致了文明的发生。
——汤因比
探讨中国文明的起源时绕不开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它如何形成的?从“文明以前”到文明阶段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现在的问题便是这发展的动力。
提到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动力与机制,不能不提的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及其鸿篇巨制《历史研究》。在这部著作中,汤因比以文明为研究单位,从一个宏大的视角出发,将人类史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察,对已知的至少三十一种文明进行分析和归纳,对文明的起源、成长、衰落、解体加以描述,并提出汤因比闻名遐迩的“挑战—应战”模式。在汤因比看来,每种文明都以原始的力量从它的土壤勃兴起来,然后,在不断的挑战与应战中生成、发展、衰亡、解体。正是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类文明史谅是一部生死搏斗的神秘剧[8]。
他在《历史研究》指出“真正促使各文明社会形成与发展的生机源泉,则是宗教信仰”;具体来说,“对人类第一代文明来说,挑战主要来自于自然环境,对第二、三代文明来说,挑战主要来自于人为环境”。他深入辨析宗教传统与文明社会起源发展的精神关联,并用大量事实表明,人之所以创造文明,就是有了宗教精神(天神)的统一,面对一个个困境的挑战,而经过联盟统一进行一系列成功的应战。他认为“人类对这种‘挑战’的‘应战’起到了文明发生的决定性的原动力作用,从而启动了各种互相作用的因素的整体复杂机制,结果导致了文明的发生”。
那么,汤因比先生的观点是否适用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呢?也就是说,中华文
考古论文
明的起源是否也是一个“挑战”与“应战”的过程呢?
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在文明起源中,一个很容易被忽略却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地理因素。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发生的地域来看,恰如事先约好的一般,都有大体相同的自然环境,它们都诞生在地理环境特别有利的温带和亚热带:足够的日照、热量、以及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客观上给以小麦为主的古埃及农业生产创造了优越条件;足够的热量以及每年春季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泛滥,为古巴比伦小麦的高产提供有利条件;充沛光照及印度河水满足小麦对水份的需要,为印度文明的起源优越条件;至于华夏文明,在长江和黄河流域,气候适宜,有宽阔的平原和肥沃的土壤,分别成为稻作和粟作农业的中心,是东方的“两河流域”,尤其是中原地区,在新石器时代乃至铜石并用时代的文化发展水平虽并不见得比周边地区高,但因处于中心位置,能博彩周围各区的文化成就并融合发展,因此成为华夏文化的发源地[9]。
那么,是否只要满足合适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中华文明便能够起源、发展,乃至源远流长呢?当然不是!事实上,在跨度为2000年的时间内,尼罗河、黄河、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印度河等区域都出现了高度的文明,但是,除中华古文明,世界各古文明经历了起源、发展、兴盛之后,又一步步地衰亡、解体,最后都逐渐消亡了。唯有华夏民族在“挑战”和“应战”中突破发展,酿就了特殊的人文环境而成为自然的主人。文明的生长,对外表现在对自然的文化征服和融合,对内则表现为精神的升华和自身功能的完善[10]。
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就是一个“挑战—应战”过程。中华古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但黄河随着季节变化也会出现干旱与半干旱,或者水灾。在这些时候,人民只有利用灌溉,必要时利用治水的办法来克服供水的不足与不调,农业生产才能顺利且有效地维持下去。这样的工程需要大规模的协作,而这样的协作反过来要求纪律、从属关系和强有力的领导。要有效地管理这些工程,必须建立遍及全国或者至少遍及全国人口重要中心的组织网。因此,控制这一组织网的人问题巧妙地准备行使最高政治权力,这就导致了东方的专制主义,并一步步地引起中华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与野兽的抗争,与恶劣天气的抗争,在环境的压力下远古人类住进了山洞,于是才有了北京山顶洞人,才有了房屋,才有了城邦乃至国家乃至中华文明。同样,正是由于环境的不断“挑战”,才有大禹治水,才有奴隶制国家的产生,才有中华文明的早期发展。
关于中华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张光直先生在他的遗作《论〈中国文明的起源〉》中提出:“中国考古学上所表现的文明动力是政治与财富的结合。”[11]仔细思考张光直先生所提出来的“‘政治与财富’相结合”的观点,可以发现其实这还是可以归结为“挑战与应战”的。自从文明产生以来,人类一直是通过国家来控制社会机构的。[12]中华文明早期发展后,历史进入夏朝,中国也开始步入了奴隶社会。在如此的君主专制下,财富集中于奴隶主手中,政权更是仅仅存在于少数人的手心。奴隶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卖命,在如此的“挑战”下“应战”,从而推动中华文明逐步的向前进步。同样地,进入封建社会以后,财富集中于封
考古论文
建地主手中,政权仍是集中少数人手心里。农民在封建地主的压制下辛苦劳作。这里,便是汤因比所说的“对第二、三代文明来说,挑战主要来自于人为环境”了。
至此,我们便可得出,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确实如汤因比所说的,是由于“挑战”与“应战”。先是“应战”自然环境的“挑战”,再是“应战”社会环境的“挑战”,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进步与发展,最终形成了世界文明上独一无二的文明----中华文明。
当然,我这里并不是在肯定这种“进步方式”。这种“进步方式”是建立在无数劳动人民的性命之上的,是充满着血腥与暴力的。就如现在所说的环保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人类所带来的,但是我们可以因此把人类赶尽杀绝以来解决环境问题吗?显然不可以。战争也一样,在很大程度上,战争确实使人类进步,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就提倡战争,鼓吹战争。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一个民族的魂。中华文明是我们中华民族同世界其它民族的差异之处,它诉说着世界各古文明之中为何独独华夏文明得以一脉相连的延续下来的原因。这是一种偶然,却也是一种历史必然。
完全地复原古代、全方面地展现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并彻底弄清它的动力与机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是,正如题记里引用的梁小斌在《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中所说的话:对于那些丢失了的,我们都要认真思考。中华文明是华夏民族的根,是民族魂,我们将不抛弃不放弃,努力走下去。这条路很长很艰难,但是我相信我们会成功。
注释:
[1] 王巍《关于开展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过程研究的构想》
[2] 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3]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的试探》。
[4] 严文明《以考古学为基础,全方位研究古代文明》
[5] 毕可生《简述中国文字的起源及占卜文化》
[6]《中国大考古》(李坤编著)《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篇,第28页
[7] 许明《文化发展论》第一编《文化发展轨迹论》第三章《中国文化发展的轨迹与特点》
[8] 张雄、陈呜达《文明:充满生死搏斗的神秘剧----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一版)第四章“文明的起源”,第60页
[9] 严文明《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
[10]《论〈中国文明的起源〉》由张光直先生夫人李卉女士在张光直遗物中发现,由陈星灿先生整理发表
考古论文
[11] 汤因比《历史研究》(徐波等译)第八十二章“抚今追昔,以史为鉴”
[12] 严文明《以考古学为基础,全方位研究古代文明》
附注:
本篇论文是我在假期写的,由于条件关系,部分相关资料不方便借到,或者没有办法借到,所以有些文献我是直接从百度文库中直接下的,譬如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引用的时候,这些文献只能精确到具体章节,而没有办法精确到具体页数,望见谅。
正在阅读:
论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动力与机制07-17
五年级数学上册《除得尽吗》教案设计04-28
人与山的哲学思考05-13
调音台常用按钮解释对照01-03
polar心率表使用手册04-30
2016年秋季《教育学》在线作业01-12
成为策划高手的必读策划书籍 doc12-20
西方传统园林特点11-17
彩票随机性的内在规律科学解释分析05-26
小学英语(北京版)语法、句法汇总全集03-28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中华
- 起源
- 机制
- 文明
- 动力
- 发展
- 2014版核电站设备及零部件制造项目(立项及贷款用)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机构服务流程及案例展示
- 生产型企业各类型组织结构图模板
- AO2.910.260JS DCP数据处理卡技术说明
- 交通运输企业货运安全生产承诺书.
- 市场营销策划07级试题及答案
- 数据库方面面试题
- 中央转移支付疾病预防控制项目工作
- GA306阻燃及耐火电缆:塑料绝缘阻燃及耐火电缆分级和要求
- 一位初三毕业生谈如何越过初二学习分水岭
-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
- 铝合金经硬质阳极氧化处理
- 财务管理习题集(最新)
- 电力系统稳态实验报告
- LEED认证-必维国际检验集团资料
- 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 病历书写规范2010年版(2011年3月)
- 九年级下册《家庭社会法治》全册教案
- AE创建各种类型的featureclass代码
- 杨浦区暑假初中补习班 新王牌初中语文补习李U老师阅读理解分析
- 用CP成形的整体管在电炉炉底出钢口上的应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