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 试语文试 题

更新时间:2024-03-15 00: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6—2017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说明: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9分)

1、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谛造 嘱咐 忠心喜悦 不名一钱 荒芜冷落 B、邂逅 赎罪 砥砺品格 绰有余裕 刨根问底 C、竟相 油腻 永葆生机 浅尝则止 蓊蓊郁郁 D、篷乱 诬蔑 栓马桩 肆意雕琢 苦思冥想 2、给下面句子的空白处选一组合适的词语( ) ①经他一再 -----,班上的同学才消除误会。

②我相信李老师的谈话在王小刚身上会产生-----的。 ③旗杆 ------ 在操场东头,鲜红的校旗迎风飘展。 ④你呀,现在不 ------播种,能指望秋季有好收成吗? A、分辨 效率 树立 即时 B、分辩 效率 竖立 即时 C、分辨 效力 树立 及时 D、分辩 效力 竖立 及时

3、为画横线处选择恰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衔接自然。

在叙事作品中,__________ 。但因为自己心中积郁着浓郁、深沉的感情,这种感情 也就自然地流向笔端。这种渗透感情的叙述,往往比直抒胸臆更为感人、更觉真诚。

A、或喜悦,或忧伤,或思念,或憧憬,或赞扬,或谴责之情从作者心中冲出,一泻千里。 B、作者往往将萦绕心头的喜怒哀乐之情,在特定的环境中酣畅淋漓地倾诉而出。

C、或喜悦,或忧伤,或思念,或憧憬,或赞扬,或谴责之情渗透在作者所描摹的大自然 风光中。

D、作者往往不将自己的情感直接显示于读者,而是将事情朴素地告诉读者,让读者自己 去品味。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

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4.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且庸人尚羞之 (羞:害羞) B、于是舍人相与谏曰(相与:一起) C、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因:因此) D、左右欲刃相如(刃:刀) 5.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求人可使报秦者

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6.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廉颇的“负荆请罪”既表现了他真诚坦率、知错必改的一面,也表现了他喜爱争权夺利的一面,比较全面的塑造了廉颇的人物形象。

B、舍人的“相与谏”既表现出蔺相如对廉颇忍让的不易,也正好引出了蔺相如对避让的解释,突出了人物形象,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C、这一部分主要记述了廉、蔺之间的矛盾从产生到解决的过程。 D、廉、蔺地位的变化是产生矛盾的客观原因。 7. 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1)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5分)

译文: 。

(2)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5分)

21世纪教育网21教育网

译文: 。 www.21-cn-jy.com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8-9题。

21世纪教育网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注】本诗选自《古诗十九首》。

8.本诗写了什么事?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4分)

9.试分析诗中这棵“奇树”之“荣”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i4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