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价格调控:国内实践与国际经验

更新时间:2023-12-28 20:3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蔬菜价格调控:国内实践与国际经验

作者:卞靖

来源:《当代经济管理》2013年第10期

摘 要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我国蔬菜价格再次大幅上涨,全国蔬菜价格环比上涨17.5%,个别省份接近40%。事实上,近年来我国蔬菜价格频繁大幅波动,严重损害了相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菜价过高消费不起”和“菜价过低烂在地里”的现象常常交替出现,造成资源错配和极大浪费,形成社会总福利的净损失。文章通过对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同时借鉴相关国际做法,力求归纳出降低蔬菜价格非理性大幅波动、保障各方利益的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蔬菜价格;国内实践;国际经验

中图分类号F304;F7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10-0063-05 一、国内蔬菜价格调控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中央政府关于蔬菜价格调控的政策 1. 开展“菜篮子”工程

改革开放以来,蔬菜是我国购销管理体制放开最早的农产品。国家对蔬菜产业发展实行的最重要政策就是“菜篮子”工程。该政策从1988年实施以来已有20多年的历史,从其目标的角度,可将“菜篮子”工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88年农业部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到1994年,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通过几年的建设,“菜篮子”产品持续快速增长,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副食品供应长期短缺的局面,“菜篮子”中许多产品的人均占有量达到或超过世界人均水平。第二阶段是从1995年开始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到1999年,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加大基地建设,向区域化、规模化、设施化和高档化发展,建立健全菜篮子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到1999年,我国“菜篮子”供求形势已经从长期短缺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第三阶段是从2000年召开全国十大城市菜篮子产销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到2009年,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以优化结构、提高“菜篮子”产品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为动力,实现“菜篮子”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第四阶段是从2010年国务院出台《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至今,提出了新的目标: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实现生产布局合理、总量满足需求、品种更加丰富、季节供应均衡;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大城市“菜篮子”产品的自给水平保持稳定并逐步提高;农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得到加强,流通条件进一步改善;产区和销区的利益联结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流通体系基本形成;“菜篮子”产品基本实现可追溯,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市长负责制进一步落实,供应保障、应急调控、质量监管能力明显增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hl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