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更新时间:2023-12-17 05:4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教案

广东工业大学哲学教研室

朱静君编写

2003.11

1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教学重点:

第一节重点讲授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要解决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和哲学的研究对象及社会作用等问题。哲学基本问题集中在对两大阵营和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划分标准的理解上,同时对哲学发展的历史演变也要做系统的概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要通过整体性的概述让学生了解和把握,进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在19世纪中叶产生的必然性,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和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现代化的一致性问题要通过联系实际去分析和把握;介绍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二)教学难点:

注重从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大背景下工夫,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许多概念学生在中学的政治课已经有接触,重点是如何讲深将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中提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性和科学性的分析,无论是讲授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还是分析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和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与中国化的问题,都要求有整体的把握。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大家在中学已经接触过,我们这门课重点放在: 从根本上完整地全面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

站在新的历史高度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发展的时代意义,把握整个理论框架,了解哲学面临的时代课题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基本情况,是否还有生命力,历史命运如何,基本趋势怎样等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发展过程,从马恩的早期思想(马克思早期的博士论文可见)与后期思想不同;列宁阶段,毛泽东邓小平阶段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我国意识形态方面的现状: 我国意识形态有三大思潮:

第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占统治地位起主导作用(由社会制度决定)。

第二是自由主义西化派——经过反自由化与反精神污染的运动,但仍然存在,不能简单否定。西化派在中国历史悠久,早在清朝末年利玛窦在中国传教时,就传播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在“五四运动”中,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鲁 迅、郭沫若等等发起了在意识形态上利用西方思潮向封建主义的进攻,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方思潮向中国的意识形态发起了三次冲击。

(1)八十年代初,西方哲学思潮第一次冲击中国意识形态。尼采、萨特、弗洛伊德等

思想为中国僵化的意识形态打开了缺口。尤其是萨特的存在主义的思潮,在我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中对青年学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分析存在主义的“自我设计”“自我塑造”“自我奋斗”独立思考与狂热盲从的区别) (2)八十年代中,西方政治民主思潮第二冲击中国意识形态,在某些方面促进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差额选举,不搞终身制等等)但也带来了社会动荡不安的因素,直接影响和导致了八九年的政治风波。

(3)九十年代初,西方人权理论第三次冲击中国的意识形态,在中美关系上,经济上

是知识产权问题,政治上是人权问题。一会儿制裁,一会儿最惠国待遇,可见两

2

种制度两种意识形态的交锋。

第三是现代新儒家——“五四运动”后,曾经没落过,进入八十年代后,在中国改革 开放中,成为沟通海峡两岸及东南亚文化交流的途径,这一学派与古代儒家思想有差别,主张中国走儒家资本主义道路(台湾与新加坡的道路)。

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自由主义西化派与现代新儒家都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但它们又有相通之处,有其合理性。由于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三大思潮,在哲学上也有三大思想渊源和三大思想谱系,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西方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在我国走向改革开放之前,由于文革和左倾思潮的影响,哲学上的三大领域的研究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学科的封闭又加剧了思想的僵化,哲学的眼界极为狭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实际上已经沦为政治的工具,也使哲学的社会声望降到了最低点。在我国走向改革开放之后,哲学领域也有了重大的变革,三大领域出现了交叉、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新局面。哲学作为时代的思想精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只有兼容并蓄,才有发展前途。

自由主义西化派主张大力吸收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包括科学技术、管理经验、思想文化。“全盘西化”当然是错误的,但资本主义社会有价值的东西确实需要批判继承,正如邓小平指出“利用全人类的文明发展社会主义”。

现代新儒家强调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有利于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不能搞“一枝独秀”,善于利用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最新的理论成果,结合社会实践发展自身,才有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恩共同创立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距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一场伟大革命。从当时的情况看,经过资产阶级文艺复兴,在文学、艺术、音乐、绘画、自然科学等方方面面都有重大突破,尤其是思想文化上,飞跃到一个新时期。哲学上有辩证法大师黑格尔,恢复了唯物论权威的费尔巴哈;政治经济学上有发现了“劳动价值论”的威廉·配弟、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社会主义理论上有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傅立叶、圣西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吸取了前人及时代精华发展而来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百多年来,有的理论湮灭了,有的理论被兼并了,有的理论被取代了。唯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历了无数次实践检验,到今天仍然闪烁着科学与理性的光辉,原因何在?

最根本的一点,我们今天的社会历史现状虽然不同马恩年代,但他们所揭示的社会基本矛盾没有改变,他们所发现的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是科学的和正确的。他们创立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仍然是我们时代的指南。在现代社会,人们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困惑往往不在政治层面,而在于思想信仰,比如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存在的是很难区分科学与伪科学的界限,一些伪科学或者邪教,往往都打着现代科学的旗号,或者宣称弘扬传统文化,实际上是利用现代人的心理弱点或信仰损缺进行蒙骗敛财活动,邪教甚至公然宣扬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和反人性的活动。如何区分科学与伪科学的界限?需要我们掌握彻底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立场观点,才能明辨是非,分清真假。科学与伪科学有几个重要的区别:第一是科学造福人类,伪科学目的就是敛财。伪科学往往都要标榜自己是如何造福人类,但目的就是让你相信他,购买他的书籍、磁带和各种各样的所谓“带功”的物件。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有超越科学的东西,反伪科学的斗士司马南先生早就悬赏1000万元,只要有人的所谓“特异功能”可以通过科学鉴定,就可以拿走这笔钱,但至今没有人能够拿走。第二是科学是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东西,科学与神灵无关。我们知道,从1808年道尔顿发现“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到1932年查德维克发现用电子轰击原子,原子可以分裂为中子和质子,经过了134年。在这134年中,历代科学家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才把人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步。而伪科学动不动就是宇宙大法,就是最高境界,甚至说多少佛去朝拜他而且摔死了等等,更是无稽之谈。凡是宣称自己的理论就是最彻底的、最完满的都是伪科学。第三是科学是有来龙去脉的继承

3

关系的,没有牛顿就没有爱因斯坦,没有爱因斯坦就没有现代物理学,凡是说自己创造了几个“科学体系”或者推翻了几个科学体系的,或者说什么可以“开天眼”,梦中受到白胡子老头启示的都是伪科学。第四是凡是不能经过实践检验鼓吹什么“心诚则灵”的都是伪科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要我们在新的历史阶段分清善恶,明辨是非,崇尚科学,坚持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使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更聪明更智慧更成熟,更趋于完善。我们说某个人有思想深度,并不是说他顾作深沉,而是他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角度不同,有自己的独立思考。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也可以做到。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有不少困难,哲学教学亦有不少困难。哲学在中国有政治地位没有科学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和人类社会实践的结晶。但在我国只与政治挂钩,不与科学挂钩,就像一条腿上山,在本能上受自然科学家和人们的排斥。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同样存在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引导我们树立唯物论辩证法的立场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当然有思想教育功能,但不能仅仅归结为思想教育功能。从政治教育来说,它是间接的隐性的,最重要的功能是通过学习,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提高自觉性和科学性。运用唯物论辩证法去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这是哲学与其它政治课最大的不同。如果把哲学课完全等同政治课,就会在不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何物时就宣布对它不感兴趣,而不感兴趣又导致夸大其抽象性枯燥性,最后只好宣布它没有用来取代自己的无知与懒惰。

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处理坚持与发展的矛盾是关键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毕竟是一百多年前的理论,如果只是不断重复必然会导致理论脱离实际造成严重后果,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波三折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马恩年代,有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没有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马恩的理论研究偏重于社会革命阶级斗争是正常的。但在社会革命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还把阶级斗争作为主要矛盾,就会导致阶级斗争人为地扩大化,不能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上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现了东欧剧变。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是科学理论,也必需伴随实践发展而发展。马恩只是开辟了通往真理的道路,并没有穷尽真理,如果不伴随时代进步而发展,就没有生命力。 与马恩年代相比,当代社会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社会变革、世界潮流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支点可以引出很多方向,左右上下甚至反面都有可能,有些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人,最终走向了马克思主义的反面,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也是常见的现象。在青年学生中,有人热衷于阅读西方资产阶级理论著作,对尼采、萨特、弗洛伊德、皮亚杰的学说很感兴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持排斥态度。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原因有两个: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概念原理逻辑框架都基本是五十年代的老面孔,缺乏时代气息,给人予“炒冷饭”的感觉。其二是资产阶级学术著作与现代科学、现代生活及现代人的思维方式联系密切,可读性较强,容易与青年学生沟通。

例如: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中的“自我设计”、“自我奋斗”,对乐于接受新事物,希望有所作为的青年学生来说更有吸引力。但在未加分析的情况下全盘接受,就会产生不良后果。

再如:尼采的“权力意志”提倡的“重新估价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和“怀疑一切”“打倒一切”,希特勒、墨索里尼把它推向极端,成为帝国主义法西斯专政的理论依据;李大钊、郭沫若、鲁迅也推崇尼采,利用它冲击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八十年代末的大学生刘勇推崇尼采,却走上了杀人自杀的犯罪道路。可见,阅读西方学术著作,必须从一定的立场观点出发,否则就会走向反面。怀疑精神当然有价值,我们纪念屈原,不仅是他的爱国精神,

4

更重要的是他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求精神。我们学习不能跟着感觉走或人云亦云,要提倡思考说理分析,才能有所得。

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表现在能否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下面试分析几个问题: 1: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思维、观念、心理上的差别,在广告上的表现:

西方:崇尚科学向前看 “最新科技产品,领导世界潮流” 中国:厚古薄今向后看 “宫廷御酒,宫廷配方(化妆品)”

现象上看是这样,深入研究我们会发现,中国人自身的矛盾与缺陷: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灿烂的思想文化传统,有构成“礼仪之邦”的精神支柱的伦理思想;充满辩证思维的军事思想;璀灿的文学艺术等等。

西方:研究中国的《易经》《孙子兵法》的人很多,古为今用,可用于现代化管理和商战。《易经》在西方被译为“变化之书”。它的精髓在于强调“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从几个卦象看: “泰”卦:乾上坤下 ,阴阳交感运动变化,故吉。 “兑”卦: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对我们有启发作用。

初九,和兑,吉(与人说话和颜悦色故吉)

九二,孚兑,吉,悔亡(孚即诚信,诚恳待人且守信,不会出 现令人懊悔的事情) 九三,来兑,凶(不该说硬说,不讲理,不友好)

九四,商兑未宁,介疾有喜(遇事商量,介疾般的疙瘩也能解) 六五,孚有剥,凶,有厉(两面手法,让人不信赖,故凶)

上六,引兑,大吉(引即牵引,当说则说,不该说不说,故大吉。)

“履”卦:履虎尾(跟在老虎的后面走,有风险)终吉(小心应付就可以化解风险)

“坎”卦:有孚(诚信)维心(专心致意)行有尚(按规律办事)终无咎。 “困”卦:亨贞(意志坚定)大人吉(心胸宽广)无咎(化解困境)。 可见,《易经》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它不是把命运交给上天,而是交给人类自身,不管碰到什么卦像,都可以凭着人类的智慧去化解。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西方和日本我国的《易经》大受欢迎的原因。

日本的小学生必读的课外书包括中国的唐诗宋词,他们的文学和歌曲都有明显的唐宋风韵。

中国:浓重的寻根意识,“把根留住”“血浓于水”构成民族意识,但寻根不是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易经》成为算命的东西(手相术脸相术)。寻根为了祭祖拜山修祠堂,甚至为修祠堂毁学校。

同样是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何为精华,何为糟粕?

2:对待新的科学理论,中国也有人表现出“夜郎自大”的心态。动不动就是“中国几千年前就有了”

“康熙皇帝与信息”、“计算机与八卦”、“形而上学与周易”(报刊题目)?? 为何新的科学理论出现总与中国文字有关?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又是唯一从古文化继承而来的文字,从未中断。古埃及巴比伦等文化都湮灭了,只有中国的古文字发展至今,没有多大变化,我们今天再读古文也毫不困难。新理论翻译过来,都有个文字对应的问题,一定与古代文字有关,文字有关不一定在古代就有了。

中国是文明古国,四大发明有口皆碑,但这些发明是如何运用的呢?

指南针:在西方,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产生奠定了 基础。

5

在中国,缔造了一大批风水算命先生,指南针成为他们胡 说八道的工具——罗盘。

火药:在西方,洋枪洋炮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使人类摆脱了蒙昧 黑暗的中世纪,进入了资本主义文明时代。

在中国,火药用于老百姓的红白喜事的鞭炮,大刀长茅用了 几千年,直到帝国主义列强用炮火轰开了中国的 大门,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中国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但没有《病理学》;有赵州安济桥,但没有力学;??中国古代许多重大的发明都没有用于发展生产力,至使文明古国步入现代之后,贫困落后,一穷二白,百孔千疮。今天,边远地区的农民生活仍然非常贫困,生产方式仍然很原始。中国的封建制度是世界上最强盛的,经历了多少次宫廷政变,改朝换代丝毫也没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列宁认为“一个国家的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理论思维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锻炼出来的。锻炼的最好途径就是学习哲学。通过理论的逻辑的思考,潜移默化地培养理论思维能力。

全世界的大学都开设哲学课程,不管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其概念原理都是高度抽象而来的,对这种高度抽象的理论的学习,是培养理性思维的最好途径。当然,虽说哲学理论的学习是对人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的锻炼和培养,但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潜移默化,日积月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习哲学有什么用?两年前,在北京大学、深圳大学和美国几个著名的大学进行了一个民意测验,要求大学生回答21世纪的领袖应该有什么样的素质,北大与深大和美国的大学生都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21世纪的领袖应该有更多的哲学情怀。发动战争、破坏环境、民族分裂、恐怖活动等都与人类的物欲、野心、霸权、狂热有关。21世纪的领袖们如果有更多的哲学情怀,可以有更多理性思考,更为全面和深远的目光,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前途将更加光明。在这里,哲学不仅仅是政治,它更是科学。当然学习哲学的作用不是功利层次立竿见影的,潜移默化也是因人而异的,它主要通过人的能力表现出来。

人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思维能力(形象思维:文笔优美)(抽象思维:逻辑性强) 综合能力(哲学能力)善于把各种思维要素创造性地结合起 来,对问题作总体的把握,为解决问 题寻求新的方法的能力。 例如:历史上著名的田忌与齐王赛马的故事。 田忌的马:齐王的马

上 —— 中 (田胜第一场) 中 —— 下 (田胜第二场) 下 —— 上 (齐胜第一场)

田忌取胜的原因就在于把三场赛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丢局部而保全局,这就是哲学思维能力。具体的比赛有具体的问题和具体的方法,这些不是哲学问题。

我们常见这种情况,有同学说;我知道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但不知道与我有什么关系。如果你只会死记硬背一些原理,确实没有用。物质及其运动规律为我们提供的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即深入实际尊重客观规律,不能主观主义以貌取人。寻找客观规律并掌握它运用它,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唯物辩证的思维方

6

法,这就是哲学的作用。通过学习哲学,使我们在处理工作、生活、学习各方面的问题与矛盾时受到启发,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分析:中庸之道与偷牛贼,一钱斩吏。

学习哲学最重要的是提倡思考,不能死记硬背,正如我国宋代学者朱熹所说“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提倡思考,大胆质疑,才能有所得。

学习要求:课堂要求:认真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发言,做好笔记。

学习目的:掌握基本理论,运用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习方法:提倡思考,注重说理,理论联系实际。 1深刻理解原理上形成独立见解; 2联系实际平等探讨问题;

3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不扣帽子,不抓辫子,不打棍子。

4评分标准:平时成绩30%(考勤,提问,讨论,作业)考试成绩70%综合总评。

第一节 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什么是哲学?这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要碰到的问题,也是第一个大概念。 哲学是人类才会产生的问题,因为哲学是人类沉思默想的产物,与人类思维的矛盾性紧密联系。

在古希腊,人们已开始思考哲学问题,出现了芝诺的“四大难题”:

? 二分说:把运动过程不断地一分为二,有限的时间里走不完无限的点(与我国古代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歇”的思想不谋而合)

? 阿基里斯追不上龟:阿基里斯是古希腊著名的短跑运动员,该命题有个前提, 由

于龟先行一段,芝诺认为阿基里斯要追上龟必须有一定的时间,距离越来越短,但龟永远在前。 ? 飞矢不动:矢即古人用的箭,从弓上射出之后,在空中的一刹那间,既占有与自身

等同的空间,又突破自身的空间(就象电影中镜头的定格)运动既在这一点上,又不在这一点上。

? 二分之一等于两倍: 有两个物体,以同等速度反方向运动,每小时一公里的速度,

二分之一小时之后,两个物体的距离是自己离开出发点的两倍。 这些难题在今天已不是难题,但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缺乏科学知识,能从思维中 发现这些矛盾,是非常不容易的。正是有了人类不断发现思维的矛盾性,才产生了哲学。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人类是从动物界进化与来的,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每时每刻都要与周围环境与事物打交道,产生对周围事物的看法,他们在对周围事物产生看法的时候,经历着:

“个别事物的看法——各种事物的看法——整个世界的看法”

的认识过程,逐步形成了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人都有的,但世界观又是自发的不系统的,没有严密论证形成理论体系,因此还不时哲学,必须经过哲学家进行理论加工,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体系,才成为哲学。

人们的世界观的形成过程:

个别具体事物(形成具体观点)----各种事物(通过概括成为自然社会思维的看法)----整个世界(整体看法根本观点)==哲学家理论加工形成哲学体系。

唯物论辩证法的形成(中国古代)

7

春秋战国时期:西周变法(具体事件)----政治结论:社稷无常奉, 君臣无常位。 自然变迁: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自然结论:物生有两。 历史变迁: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综合加工:宇宙的本质:五行说(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产生万物。) 宇宙的发展:相生相克,物生有两,道生一,一生二?? 唯心论形而上学的形成(中国古代)

自然现象:日---月---星,古人认为,月亮围绕太阳运动,星星围绕月亮 君为臣纲 运动。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天不变道亦不变。 金 木 水 火 土

仁 义 礼 智 信,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可见,不管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方法论指的是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即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如我们前面讲到的田忌与齐王赛马的故事中,丢局部与保全局的思想。在现实中,我们强调全面地看问题,抓主流看本质,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等等,都是从哲学的方法论角度看问题的。哲学在这里不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而是作为指导思想,解决具体问题要用具体方法。哲学不能取代具体方法。比如赛马,有骑手的技术、心理状态、马的具体情况,场地及风向等等具体问题,就不是哲学问题。

3.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一词,在英语中是:Philosophy,由“爱”和“智慧”两个词根组成,意即爱智慧,又称为“智慧学”“聪明学”;在中国,“哲”乃圣明、贤明之意。从字面上看,都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意思。但哲学是不容易学好的,因为它是高度抽象的产物,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所有的概念原理都是总和中的抽象,这是它与具体科学最大的不同。

打个比方,就象海水与盐的关系,具体科学与生活都包含哲理,但不等于哲学,就象海水包含盐分,但不等于盐一样,都有一个提炼的过程。因此,哲学是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的人才能把握和接受的。

有没有越学越笨的呢?有,故事“抽象的鸡与具体的鸡”就说明了这一点。表面看来,是个笑话,实际上有深刻的含义。这里涉及到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

从研究对象看:哲学研究的是世界总体,包括自然社会思维。

具体科学研究的是部分,各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领域。 从研究任务看:哲学研究的是最普遍的本质和规律。

具体科学研究的是特殊领域的特殊本质和特特殊规律。 从社会作用看:哲学具有世界观方法论的意义,起指导作用。 具体科学提供的是个别领域的具体方法。

哲学与具体科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但又不能相互取代相互否定。它们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结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二. 哲学基本问题——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

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世界,现实世界无非两类现象,一类是物质现象,一类是精神

8

现象。哲学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就成为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划分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即物质与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唯物论与唯心论两大阵营。凡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派生精神的,属于唯物论。

凡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派生物质的,属于唯心论。

哲学上的流派很多,但不管其具体形式如何,只要从物质与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入手,就可以区分基本属于唯物论或唯心论派别。

下面我们作一些分析:

**基督教的《圣经》里“旧约全书”的“创世说” 在万事万物之上有主宰一切的上帝(耶和华) 礼拜一:上帝创造了天地,有了白昼; 礼拜二:上帝创造了空气和水;

礼拜三:上帝创造了大地、海洋和植物; 礼拜四:上帝创造了日月星辰; 礼拜五:上帝创造了动物;

礼拜六:上帝创造了人类。

在这里,问题的焦点是上帝是什么,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精神实体。上帝创造了万 事万物,即精神创造物质,属于唯心论。

**佛教的禅宗在广东流传甚广,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的四大流派之一。相传五祖传衣钵时,他的大弟子神秀做了一首佛偈,当时慧能只是一个小沙弥,看了神秀的佛偈说“美则美矣,了犹未了”,于是也做了一首,我们作个比较:

神秀:身如菩提树, 慧能:菩提本无树, 心似明镜台; 明镜亦非台; 理应时时拂, 本来无一物,

不使惹尘埃。 何处惹尘埃?

很明显,慧能对禅宗的否定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理解比神秀更高一级,因此五祖弘忍只好将迦裟传给神秀,衣钵传给慧能,慧能连夜南逃,最后来到广东,形成历史上禅宗一分为二“南能北秀”的情况。

小沙弥的争论:风动—幡动,慧能:心动。

注意佛教、儒教、道教的区别:

道教:强调超脱世尘,道观,称道士、居士、道姑;一般地说,不否定客观事物的存在,但强调超脱“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道教强调无为与无不为,中国许多神话诸如“八仙过海”等都是道教的传说。道教的内功即今天的气功,外功即炼丹术。

佛教:强调“万事皆空”,否认世界的客观物质性,强调善恶因果报应。佛寺,称出家人和尚,尼姑。

儒教:注重现实,强调入世,“子不语怪力乱神”,儒庙,孔庙。关帝庙是后人的神化,但关羽的确倍受儒家尊崇,仁义礼智信集为一体。

以上三者严格说来都不是唯物论,要么否定世界的客观性,要么夸大主观精神。

**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他认为,物是本质先于存在:如房屋,建筑之前已有图纸;裁纸刀,制造前形式已在工匠头脑中;苹果树,果实是苹果已在种子遗传基因中。人是存在先于本质:父母可以为孩子设想成为科学家、伟人、富豪??,但孩子的将来却不以父母设

9

想为基础,本质是长大后自己去创造的。可见,存在不是物质第一性的东西,而是单纯主体性的存在,仍是唯心论。

**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我在思考,所以我是存在的; 黑格儿的“绝对精神”的发展变化; 叔本华的“生存意志”(痛苦与无聊的两个命题)

尼 采的“权力意志”?? 都属于唯心论的阵营。

注意一个问题:宗教与哲学的区别。

**共同点:回答关于世界的本质等问题。 **区别点:哲学: 宗教:

以概念逻辑推理的形式, 树立偶像盲目崇拜, 提倡思考注重说理, 不分慧愚,普遍性大

结论:唯心论是精巧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神学。

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即对“物质与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唯物论与唯心论两大阵营。

2.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划分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界线。

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即物质与精神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说,思维能否认识存在、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思维如何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界限。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肯定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的,是可知论。

否定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的,是不可知论。

古希腊怀疑论者皮浪:与友人乘船同游,海面刮起风暴,人们惊慌失措,同船的一头猪若无其事吃蔬菜。“聪明人应该象猪,一无所见,一无所感,因为风暴说不定是假的呢”。(怀疑现实世界的真实性)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 现实世界

此岸世界 不 彼岸世界 现象 可 本质

自为之物 逾 自在之物 越

康德哲学有二元论的倾向,承认了物自体的存在,但从人的思维的矛盾性出发,进而提出自在之物的本质是不可认识的。他看到了人的感觉中有假象导致的错觉的存在,但把一切感觉都看成错觉,感觉就成为达到正确认识的一堵墙,妨碍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休漠的不可知论:从人的感觉的可变性出发,进而否定物质的客观性。他提出,一张桌子,前后左右上下远近看感觉都不同,因此,物质只是一堆不可捉摸的抽象符号。他的不可知论比康德走得更远。

**唯物论与彻底的唯心论都是可知论

彻底的唯物论与彻底的唯心论都是可知论,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一切唯物论的可知论都是反映论,思维是对存在的反映。

一切唯心论的可知论都是先验论,“物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 红色——视觉

苹果 圆形——视觉 复合成“苹果”这一事物 香甜——嗅觉 柔软——触觉

10

联,互相促进。从哲学发展看:

古希腊:自然科学是笼统的 —— 哲学上从整体把握世界的本质 (科学家也是哲学家,统称为“智者”)

近 代:自然科学分门别类 —— 哲学上形而上学占上风。

19世纪40年代:自然科学方法变化,尤其是三大发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但自然科学又是从各自的特殊领域提供唯物论辩证法的科学佐证的,必须把世界理解成一个整体,唯物辩证地把握其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只有上升到哲学领域,从个别走向一般,从相对走向绝对,才有可能。

3.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

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已经成熟,欧洲的哲学社会 科学理论也有重大发展,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理论环境和重要的思想材料。列宁把它概括为“德国的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1) 马恩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继承

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于十八世纪中叶,盛行于十九世纪上半叶,主要代表人物有:

康德(起源)——费希特、谢林(经过)——黑格尔,费尔巴哈(完成) 康德哲学开德国古典哲学之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对后人有重要影响,一是“星云假说”的提出,二是看到了人的思想的矛盾性,提出了四个“二律背反”的命题(即悖论)。但他的思想是不可知论,从人类思维的矛盾性出发,进而怀疑人的认识能力。这种怀疑论在哲学上有重要意义。

费希特和谢林将康德的二元论哲学思想作了唯心主义的发挥,从怀疑人的认识能力发展到怀疑物的客观存在。

黑格尔哲学——唯心主义体系中充满了辩证法,其理论价值在于:首先第一次把自然社会思维看作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并试图从内部矛盾上去揭示运动的内在联系。

其次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与五对范畴,把运动与矛盾看作事物发展 的动力,列宁称他为“辩证法大师”。

他的一生著述颇丰,有几十部重要的哲学伦理学历史学美学著作,对后人的思想产生 了重要影响。

但是他的思想也有严重缺陷:整个哲学体系以唯心主义纯思辩的形式展开,牵强晦涩枯燥被称为“引起头疼的最佳办法”。看看他的哲学体系: 绝对精神————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中达到绝对观念)

出发点是绝对精神,经过一连串的“异化”(正—反—合),又回归绝对观念,形成封闭式的圆圈。其矛盾运动是绝对精神一连串的异化自我否定又回归出发点的过程。辩证法被窒息在唯心主义的体系中。

注意两个概念:

异化:主体在自我发展中产生了异己力量(对立面),转过来反对主体自身。 反思:表述得很晦涩,大意是对思想的再思想。(这种思想从何而来?为何会有这种思想?往往从思维的矛盾性入手,很深刻。)

从黑格尔的哲学体系看,

** 是一个从“精神—物质—精神”的过程,颠倒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因此是唯心主义体系。

** 矛盾运动是按“正—反—合”固定的逻辑框架进行的,最后阶段是封闭的圆圈。

从纯思辩的辩证法出发,最后得出唯心主义的结论。

黑格尔哲学最致命的缺陷与他对自然科学的态度有关,他不关心当时的自然科学与社

16

会科学的发展,与当时的普鲁士政府关系密切。尽管他的哲学思想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脱离实际和科学只在思维中进行研究,就无法避免哲学思想的牵强晦涩陷入唯心主义。

黑格尔的思想对后人有重大影响,就在于对他的哲学命题可以有不同的发挥。

**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他认为“历史人物在大步前进时会摧毁一些花朵小草,不能以此去评价他们,人类社会的道路不是良心和道德决定的”。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评价历史事件仍有启发作用。

** “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命题,恩格斯作了唯物主义的发挥。从这个命题本身看,既是唯心的,又是形而上学的。恩格斯则认为:

“凡是存在的”指的是现存的一切,“合理”是“存在的理由”,即在目前条件下,存在还有合理性,并非说现存的一切都是合理的现象。“凡是合理的”指的是从长远来看,在人们头脑中是“合理的”(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东西,如科学民主法制等),都注定会变成现实的,不管它与当前的现实是多么的矛盾。看不到前者,就会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犯急进左倾的错误;看不到后者,就会的事物的发展前途失去信心。

马恩剥去了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外衣,对每一个命题都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批判吸收了黑格尔思想中的“合理内核”(辩证法),将其辩证法置于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

(2) 马恩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继承

费尔巴哈哲学是从黑格尔学派分离出来的,他不满足黑格尔把哲学研究的重点放在绝 对精神上,他认为哲学研究的重点应该是人,以“人”为根本,固又称为“人本主义”的唯物论。

费尔巴哈哲学的主要贡献:

第一尖锐抨击了宗教神学与唯心主义。(黑格尔未公开宣扬神学,但绝对观 念是什么?没说清楚。是精神,谁的精神?显然不是人类的精神。) 第二动摇了唯心主义的统治地位。在费尔巴哈哲学之前,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站了统治地位,费尔巴哈哲学为德国的意识形态打开了缺口。

第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把哲学研究的目光转向自然界和人类。

费尔巴哈的无神论思想和唯物主义,成为马恩摆脱黑格尔哲学走向辩证唯物主义的中介。但他的哲学思想又有致命的缺陷:

在看到黑格尔哲学的缺陷的同时,并没有真正理解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实质,抛弃其唯心主义的同时,把辩证法一同抛弃了。恩格斯说“把脏水与婴儿一同倒掉”,结果又回到了十七十八世纪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阶段。

马恩抛弃了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形而上学与唯心主义杂质,批判吸收了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并发展成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马恩依据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工人运动的实践经验,结合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进行了批判改造,在科学的基础上把唯物论与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结合起来,创立了全新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情况看,既是前人思想合乎逻辑的发展,也是当时社会实践及自然科学成果的最高体现。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 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工人阶级提供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变革,为工人阶级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 世界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17

1 哲学研究的对象发生了深刻变革:

前:绝对精神(黑格尔) 后: 整个世界 人 (费尔巴哈)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认识和把握自然社会思维的普遍本质和普遍规律,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 哲学的内容发生了深刻变革:

前:辩证法与唯物论相分离 后:辩证法与唯物论科学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基础,理论本身表现出

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结合的内在逻辑性与人类社会实践性的统一 3 哲学的社会作用发生了深刻变革

前:证明的工具,解释世界 后: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认为,哲学的社会作用“问题不在于解释世界,问题在

于改造世界。

哲学上的三大变化,只有在马恩完成了哲学变革才有可能。从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看,哲学批判与哲学变革非常重要,马恩曾经是青年黑格尔派,经过费尔巴哈哲学的洗礼,尤其是在社会实践中完成了根本立场的转变,成为辩证唯物主义者,才有后面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改造。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的严格的科学性 和彻底的革命性的统一。

第一是严格的科学性

(1)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基础看: 它建立在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上,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自然科学有方法上的突变和三大发现,社会科学也有重大成果。马恩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们比同时代的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并且深入实际,关注时代特征,才能进行理论概括,反映时代精神。马克思的《数学手稿》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都表现了他们对自然科学的了解程度。马恩把当时具体科学的最高成果结合起来,才完成了巨大的理论创造。

(2)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方法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与当时的社会实践密不可分。当时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提出了要求,提供了经验教训。但为何只有马恩才能完成理论创造?马恩在成为辩证唯物主义者前,就非常关心社会现实问题,马克思在担任《新莱茵报》的主编时,就非常重视土地农民森林问题。马恩的理论创造既来源社会实践,又反过来指导社会实践。表现内容的科学性,以及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3)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发展趋势看:

马恩认为他们只是开辟了通往真理的道路,哲学理论必须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发展,不断地丰富完善自身。实践性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别于旧哲学,历经一个多世纪,到今天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第二是彻底的革命性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哲学理论,都标榜自己是超阶级的,只有马克思主义哲 学公然申明为无产阶级服务,不仅理论来源于实践,而且全部理论必须付诸于无产阶级与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以前的思想家把理论停留于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是为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思想武器。

从我国改革开放的情况可以看到,理论对实践巨大的指导作用。粉碎四人帮后,中国向何处去?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华国锋同志提出“两个凡是”,如果按照他的主张,只能继续

18

搞文革那一套。恢复中央工作的邓小平同志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并主持了自上而下的关于“实践标准”的大讨论。以伟人言谈为是非,是唯心主义的真理观,但在当时提出实践标准需要巨大的理论勇气。有了实践标准,文革的左倾思潮才能得到纠正,中国才能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真理标准的讨论,实质上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走上改革开放道路明锣开道。尔后,邓小平把实践标准发展成“生产力标准”,将真理标准从认识论发展到历史观领域,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方法。在改革开放往纵深发展中,邓小平进一步提出,检验我们工作的得失成败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市场经济提供了客观标准。

(2) 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性批判性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权威,把一切事物都理解成一个过程,有它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没有永恒和绝对存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也是如此,它只是开辟了通往真理的道路,并没有穷尽真理,必须伴随实践发展与发展。

第三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两者的高度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严格的科学性与彻底的革命性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社会实践,又反过来指导社会实践,它的全部理论都要付诸实践,也正是在这一点上,科学性革命性才高度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结合的基础的实践,表现了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与历史发展规律的相一致。

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表现和根本要求。解放思想强调的重心是人的主体性,破除旧的思想观念和传统陋习,在认识和实践中发挥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作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强调的重心是辩证唯物论、物质世界与实践活动的客观性。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事物出发去探求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与时俱进就是辩证法和发展观的体现,与时俱进的“时”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进”就是理论和实践要伴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发展,坚持与时俱进,才能体现时代性。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也是与时俱进的前提和条件,坚持与时俱进,必须排除错误思想和陈腐观念。因此,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根本,与时俱进是核心,三者相互作用,互为条件互为目的。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经过马恩阶段、列宁阶段和毛泽东邓小平阶段 三个相对独立的时期:

1. 马恩阶段——创立基本的理论框架。马恩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 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改造,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 自然观

理论主体: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 认识论 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

在马恩阶段就已经完成了理论建构,但由于马恩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当 时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从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我们可以看到,马恩根据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提出无产阶级革命要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才可能取得胜利(巴黎公社起义已经夺取了政权,但在各国资产阶级的共同镇压下失败了)。因此马恩在第一国际的开幕词中提到“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即《共产党宣言》),马恩同时提出了暴力革命和无产

19

阶级专政的理论。我们称为“共同胜利说”。

2. 列宁阶段——深化理论体系

列宁阶段与马恩阶段最大的不同,就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了垄断,特别是帝国 主义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按经济实力重新瓜分世界,引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我们在前面提到几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中,由于发展的程度不同,英占殖民地是英国本土的210倍,法占殖民地是法国本土的21倍,而作为资本主义的后起之秀的德国的殖民地只有本土的1/3,还有其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都在按经济实力重新瓜分世界。马恩年代各国资产阶级联合起来协同某各国家的资产阶级镇压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过去了,为了争夺殖民地和霸权,各国资产阶级内部矛盾重重。列宁根据时代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提出了“帝国主义论”的新理论,在坚持马恩的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提出在帝国主义发展的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无产阶级革命最有可能获得成功,并且付诸于实践,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政权。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是根据实践的发展重新进行理论概括而作出的,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也有重要贡献,在物质观、认识论和历史观等范畴都有进一步的深化和创新。

3. 毛泽东、邓小平阶段——在实践中发展理论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矛盾论》、《实践论》、《关于正确处 理人民内部矛盾》、《论十大关系》、《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论持久战》等等著作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重大问题和原理作了中国式的发挥。并根据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情况,在坚持了马恩和列宁的暴力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的基础上,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农民占绝大多数出发,探索出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和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直接转向社会主义革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没有把正确的理论贯彻到底,尤其是在晚年,一系列问题上产生了错误,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挫折。邓小平的理论贡献更为突出的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从哲学上看,有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在认识论、历史观再进一步展开。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的思想精华

马克思主义者哲学是一个多年世纪前由马恩共同创立的科学理论,在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它呢?虽然我们的时代不同马恩时代,但马恩所创立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仍然在发挥指导作用,仍然是我们时代的指南。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时代的思想智慧,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我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时代面临的新课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恩在一百多年前创立的理论体系,必须伴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我们今天的时代特征与马恩年代有着重大的差异。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面临那些新课题呢?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 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从马恩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看,是在批判资本主义中对未来社会的预测,不是社会主 义实践的理论概括。马恩认为社会主义是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基本矛盾激化之后,无产阶级革命夺取了政权建立的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但是,历史的发展有许多不可测性,在马恩去世后,世界历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首先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按经济实力重新瓜分世界,使资产阶级的力量彼此削弱,内部矛盾重重,出现了薄弱环节。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一个幽灵??”,已经不再是时代特征。但是,社会主义革命虽然在帝国主义发展的链条中的最薄弱环节取得了胜利,也面临马恩没有设想到的许多困难和问题。社会主义国家是在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地方率先取得胜利的,新社会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并不具备,没有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心理等方面就

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hf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