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厂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更新时间:2024-06-03 03: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设 计 说 明 与 计 算书

第1章 设计水质水量与工艺流程的确定

1.1 设计水质水量

1.1.1原水水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ss最高/(mg/L) 700 最大时变化系数 1.25

1 原水水质情况 序号 1 2 3 4 5 6 名称 色度 pH值 DO溶解氧 BOD5 COD 最高数 40 7.8 11.2 2.5 4.2 平均数 15 7.2 6.38 1.1 2.4 备注 其余均符合国家地面水水源Ⅰ级标准 2 水文地质及气象资料 河流水文特征

最高水位----------m,最低水位----------m,常年水位-----------m 气象资料

历年平均气温-----------,年最高平均气温--------,年最低平均气温-----------。 年平均降水量:-----------,年最高降水量----------,年最低降水量-----------。常年风向-----------,频率--------。历年最大冰冻深度20cm 3 地质资料

22

第一层:回填、松土层,承载力8 kg/cm,深1~1.5m;第二层:粘土层,承载力10kg/cm,

2

深3~4m;第三层:粉土层,承载力 8kg/cm,深3~4m;地下水位平均在粘土层下0.5m。 1.1.2、设计水量

设计人口6.1万

人均用水量标准(最高日)200L/d 工厂A(万立方米/d)0.4 工厂B(万立方米/d)0.7 工厂C(万立方米/d)0.9 工厂D(万立方米/d)1.4 一般工业用水占生活用水% 195 第三产业用水占生活用水?

Qd=1.067×﹝(200×6.1×(1+1.95+0.9)/1000+0.4+0.7+0.9+1.4﹞=86400立方米/d 1.1.3、分析

原水水质显著特点为ss含量较高,水量变化较小,故在后续工艺设计中会针对上述两个特点做出设计,以求实现工艺的优化。

1. 2 给水处理流程确定

1.2.1 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

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与原水水质和处理后的水质要求有关。一般来讲,地下水只需要经消毒处理即可,对含有铁、锰、氟的地下水,则需采用除铁、除锰、除氟的处理工艺。地表水为水源时,生活饮用水通常采用混合、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处理工艺。如果是微污染原水,则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与原水水质和处理后的水质要求有关。一般来讲,地下水只需要经消毒处理即可,对含有铁、锰、氟的地下水,则需采用除铁、除锰、除氟的处理工艺。地表水为水源时,生活饮用水通常采用混合、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处理工艺。如果是微污染原水,则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一般净水工艺流程选择: 1. 原水→混凝、沉淀或澄清

适用条件:一般进水悬浮物含量应小于2000-3000mg/L,短时间内允许到5000-10000mg/L,出水浊度约为10-20度,一般用于水质要求不高的工业用水。 2. 原水→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

一般地表水广泛采用的常规流程,进水悬浮物允许含量同上,出水浊度小于2NTU。 3. 原水→接触过滤→消毒

1) 一般可用于浊度和色度低的湖泊水或水库水处理。

2) 进水悬浮物含量一般小于100mg/L,水质稳定、变化较小且无藻类繁殖。 4. 原水→调蓄预沉、自然预沉或混凝预沉→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

高浊度水二级沉淀(澄清),适用于含砂量大,砂峰持续时间较长时,预沉后原水含砂量可降低到1000mg/L以下。

本设计采用一般常规的净水处理工艺, 其净水工艺流程如下:、

混凝剂 原水 混合 絮凝池 沉淀池 滤池 消毒剂 清水池 二级泵房 市政管网

第2章 给水处理构筑物与设备型式选择

2.1、加药间

2.1.1 药剂溶解池

设计药剂溶解池时,为便于投置药剂,溶解池的设计高度一般以在地平面以下或半地下为宜,池顶宜高出地面0.20m左右,以减轻劳动强度,改善操作条件。

溶解池的底坡不小于0.02,池底应有直径不小于100mm的排渣管,池壁需设超高,防止搅拌溶液时溢出。由于药液一般都具有腐蚀性,所以盛放药液的池子和管道及配件都应采取防腐措施。溶解池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池体,若其容量较小,可用耐酸陶土缸作溶解池。 2.1.2 混凝剂药剂的选用与投加 (1). 混凝剂药剂的选用

混凝剂选用:碱式氯化铝[Aln(OH)mCL3n-m]简写PAC. 碱式氯化铝在我国从七十年代初开始研制应用,因效果显著,发展较快,目前应用较普遍,具用使胶粒吸附电性中和和吸附架桥的作用。本设计水厂混凝剂最大投药量为30mg/l。其特点为:

1)净化效率高,耗药量少除水浊度低,色度小、过滤性能好,原水高浊度时尤为显著。 2)温度适应性高:PH值适用范围宽(可在PH=5~9的范围内,而不投加碱剂) 3)使用时操作方便,腐蚀性小,劳动条件好。 4)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三氯化铁低。 5)无机高分子化合物。 (2). 混凝剂的投加

混凝剂的湿投方式分为重力投加和压力投加两种类型,重力投加方式有泵前投加和高位溶液池重力投加;压力投加方式有水射投加和计量泵投加。计量设备有孔口计量,浮杯计量,定量投药箱和转子流量计。本设计采用耐酸泵和转子流量计配合投加。耐酸泵型号25FYS-20选用2台,一备一用. 2.1.3 加氯间

1、靠近加氯点,以缩短加氯管线的长度。水和氯应充分混合,接触时间不少于30min。为管理方便,和氯库合建。加氯间和氯库应布置在水厂的下风向。

2、加氯间的氯水管线应敷设在地沟内,直通加氯点,地沟应有排水设施以防积水。氯气管用紫铜管或无缝钢管,氯水管用橡胶管或塑料管,给水管用镀锌钢管,加氨管不能用铜管。

3、加氯间和其他工作间隔开,加氯间应有直接通向外部、且向外开的门,加氯间和值

班室之间应有观察窗,以便在加氯间外观察工作情况。

4、加氯机的间距约0.7m,一般高于地面1.5m左右,以便于操作,加氯机(包括管道)不少于两套,以保证连续工作。称量氯瓶重量的地磅秤,放在磅秤坑内,磅秤面和地面齐平,使氯瓶上下搬运方便。有每小时换气8-12次的通风设备。加氯间的给水管应保证不断水,并且保持水压稳定。加氯间外应有防毒面具、抢救材料和工具箱。防毒面具应防止失效,照明和通风设备应有室外开关。

设计加氯间时,均按以上要求进行设计。

2.2、混合设备

在给排水处理过程中原水与混凝剂,助凝剂等药剂的充分混合是使反应完善,从而使得后处理流程取得良好效果的最基本条件。混合是取得良好絮凝效果的重要前提,影响混合效果的因素很多,如药剂的品种、浓度、原水温度、水中颗粒的性质、大小等。混合设备的基本要求是药剂与水的混合快速均匀。同时只有原水与药剂的充分混合,才能有效提高药剂使用率,从而节约用药量,降低运行成本。混合的方式主要有管式混合、水力混合、水泵混合以及机械混合等。由于水力混合难以适应水量和水温等条件变化,且占地大,基建投资高;水泵混合设备复杂,管理麻烦;机械混合耗能大,维护管理复杂;相比之下,管式静态混合器是处理水与混凝剂、助凝剂、消毒剂实行瞬间混合的理想设备,管式混合具有占地极小、投资省、设备简单、混合效果好和管理方便等优点而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它是有二个一组的混合单元件组成,在不需外动力情况下,水流通过混合器产生对分流、交叉混合和反向旋流三个作用,混合效益达90-95%,本设计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对药剂与水进行混合。

2.3、絮凝池

絮凝过程就是在外力作用下,使具有絮凝性能的微絮粒相互接触碰撞,而形成更大具有良好沉淀性能的大的絮凝体。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是各种形式的水力絮凝及其各种组合形式,主要有隔板絮凝、折板絮凝、栅条(网格)絮凝、和穿孔旋流絮凝。

表2-1 絮凝池的类型及特点表

类 型 隔板式絮凝池 往复式 特点 优点:絮凝效果好,构造简单,施工方便; 缺点:容积较大,水头损失较大,转折处钒花易破碎 适用条件 水量大于30000m/d的水厂;水量变动小者 3优点:絮凝效果好,水头损失小,回转式 构造简单,管理方便; 缺点:出水流量不宜分配均匀,出口处宜积泥 优点:容积小,水头损失较小; 旋流式絮凝池 缺点:池子较深,地下水位高处施工较难,絮凝效果较差 优点:絮凝效果好,絮凝时间短,折板式絮凝池 容积较小; 缺点:构造较隔板絮凝池复杂,造价高 优点:絮凝效果好,水头损失小,网格絮凝池 絮凝时间短; 缺点:末端池底易积泥 水量大于30000m/d的水厂;水量变动小者;改建和扩建旧池时更适用 3一般用于中小型水厂 流量变化较小的中小型水厂 根据以上各种絮凝池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并进行比较,本设计选用往复式隔板絮凝池。

2.4、沉淀池

常见各种形式沉淀池的性能特点及适用条件见如下的各种形式沉淀池性能 特点和适用条件。

表2-2 各种形式沉淀池性能特点和适用条件表

型式 性能特点 优点: 1、可就地取材,造价低; 2、操作管理方便,施工较简单; 适用条件 1、 一般用于大中型净水厂; 3、适应性强,潜力大,处理效果稳定; 2、原水含砂量大平流式 4、带有机械排泥设备时,排泥效果好 缺点: 1、不采用机械排泥装置,排泥较困难 2、机械排泥设备,维护复杂; 3、占地面积较大 竖流式 优点: 1、排泥较方便 2、一般与絮凝池合建,不需建絮凝池; 3、占地面积较小 缺点: 1、上升流速受颗粒下沉速度所限,出水流量小,一般沉淀效果较差; 1、一般用于小型净水厂; 2、常用于地下水位较低时 时作预沉池

2、施工较平流式困难 优点: 1、沉淀效果好; 2、有机械排泥装置时,排泥效果好; 辐流式 缺点: 1、基建投资及费用大; 2、刮泥机维护管理复杂,金属耗量大; 3、施工较平流式困难 优点:1、沉淀效果高;2、池体小,占地少 斜管(板)缺点:1、斜管(板)耗用材料多,且价格较式 高; 2、排泥较困难 原水经投药、混合与絮凝后,水中悬浮杂质已形成粗大的絮凝体,要在沉淀池中分离出来以完成澄清的作用。

设计采用斜管沉淀池。相比之下,平流式沉淀池虽然具有适应性强、处理效果稳定和排泥效果好等特点,但是,平流式占地面积大。而且斜管沉淀池因采用斜管组件,使沉淀效率大大提高,处理效果比平流沉淀池要好。

1、 一般用于大中型净水厂; 2、在高浊度水地区作预沉淀池 1、 宜用于大中型厂 2、宜用于旧沉淀池的扩建、改建和挖槽 2.5、滤池 表2-3 各种形式滤池性能特点和适用条件表 型式 性能特点 优点: 1、含污能力大; 2、可采用较大的流速; 适用条件 只有三层滤料、双层滤料适用大中型水厂 多层滤3、能节约反冲洗用水,降速过滤水质较好; 料滤池 缺点: 1、滤料不易获得且昂贵管理麻烦 2、滤料易流逝且冲洗困难易积泥球,需采用助冲设备; 普通快滤池 优点: 1、有成熟的运行经验运行可靠 向下流、砂滤料的2、采用的砂滤料,材料易得价格便宜; 回阀式滤池,适用3、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单池面积可大中型水厂,单池做得较大,池深适中,采用降速过滤,面积一般不宜大水质较好 优点:下向流、砂滤料得双阀式滤池,优缺点与普通快滤池基本相同且减少了2只阀门,相双阀滤池 应得降低了造价和检修工作量 缺点:必须增加形成虹吸得抽气设备。 优点:1、较好地消除了滤料表层、内层泥球,具有截污能力强,滤池过滤周期长,反冲洗水量小特点。可节省反冲洗水量40~60%,降低水厂自用水量,降低生产运行成本。 2、不易产生滤料流失现象,滤层仅为微膨胀,V型滤池 提高了滤料使用寿命,减少了滤池补砂、换砂费用。 3、采用粗粒、均质单层石英砂滤料,保证滤池冲洗效果和充分利用滤料排污容量,使滤后水水质好。 于100m 2 根据设计资料,综合比较选用目前较广泛使用的V型滤池。

2.6 消毒方法

水的消毒处理是生活饮用水处理工艺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其目的在于杀灭水中的有害病原微生物(病原菌、病毒等),防止水致传染病的危害。其方法分化学法与物理法两大类,前者系水中投家药剂,如氯、臭氧、重金属、其他氧化剂等;后者在水中不加药剂,而进行加热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经比较,采用液氯消毒。氯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的消毒剂,除消毒外还起氧化作用。加氯操作简单,价格较低,且在管网中有持续消毒杀菌作用。原水水质较好时,一般为滤后消毒,虽然二氧化氯,消毒能力较氯强而且能在管网中保持很长时间,但是由于二氧化氯价格昂贵,且其主要原料亚氯酸钠易爆炸,国内目前在净水处理方面应用尚不多。

第3章 水厂平面布置

3.1、布置说明

水厂占地面积24000m2,因地制宜并考虑到远期发展,工艺采用水厂现行布置,流程力求简短,适当增加绿地,使水厂里面丰满。

当各构筑物和建筑物的个数和面积确定之后,根据工艺流程和构筑物的功能要求,结合地质和地形条件,进行平面布置,布置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1)布置紧凑,以减少水厂占地面积和连接管渠的长度,并便于操作管理。但各构筑物之间应留处必要的施工和检修间距和管道地位; (2)充分利用地形,力求挖填土方平衡以减少填、挖土方量和施工费用; (3)各构筑物之间连接管应简单、短捷,尽量避免立体交叉,并考虑施工、检修方便。此外,有时也需要设置必要的超越管道,以便某一构筑物停产检修时,为保证必须供应的水量采取应急措施;

(4)建筑物布置应注意朝向和风向;

(5)有条件时最好把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尽量避免非生产人员在生产区通行和逗留,以确保生产安全;

(6)对分期建造的工程,既要考虑近期的完整性,又要考虑远期工程建成后整体布局的合理性。还应该考虑分期施工方便。

3.2、生产管线设计

水厂工艺流程中的主要管线有生产管线、超越管线、加药管线、(ABS塑料管)、加氯管线、自用水管线、排水管线;具体布置详见总平面布置图。

第4章 给水处理厂工艺计算

4.1 加药间设计计算

4.1.1. 设计参数

已知计算水量Q=86400m/d=3600m/h。根据原水水质及水温,参考有关净水厂的运行经验,选碱式氯化铝为混凝剂,混凝剂的最大投药量a=30mg/L,药容积的浓度b=15%,混凝剂每日配制次数n=2次。 4.1.2. 设计计算

3

3

1 溶液池容积W1 W1?aQ30?36003

??8.63m3,取9m 417bn417?2?15 式中:a—混凝剂(碱式氯化铝)的最大投加量(mg/L),本设计取30mg/L; Q—设计处理的水量,3600m/h;

B—溶液浓度(按商品固体重量计),一般采用5%-20%,本设计取15%; n—每日调制次数,一般不超过3次,本设计取2次。

溶液池采用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2个,每个容积为W1(一备一用),以便交替使用,保证连续投药。单池尺寸为L?B?H?2.5m?2.0m?2.1m,高度中包括超高0.3m,置于室内地面上.

溶液池实际有效容积:W??2.5?2.0?1.8?9m3满足要求。

池旁设工作台,宽1.0-1.5m,池底坡度为0.02。底部设置DN100mm放空管,采用硬聚氯乙烯塑料管。池内壁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腐处理。沿池面接入药剂稀释采用给水管DN60mm,按1h放满考虑。 2 溶解池容积W2

3

W2?0.3W1?0.3?9?2.7m3

3

式中: W2 ——溶解池容积(m ),一般采用(0.2-0.3)W1;本设计取0.3W1

溶解池也设置为2池,单池尺寸:L?B?H?2.0m?1.0m?1.7m,高度中包括超高0.2m,底部沉渣高度0.2m,池底坡度采用0.02。

溶解池实际有效容积:W??2.0?1.0?1.4?2.8m3 溶解池的放水时间采用t=10min,则放水流量:

W2.7?1000q0?2??4.5L/s,

60t10?60查水力计算表得放水管管径d0=75mm,相应流速d0?1.17m/s,管材采用硬聚氯乙烯管。溶解池底部设管径d=100mm的排渣管一根,采用硬聚氯乙烯管。

溶解池的形状采用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壁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腐处理 3 投药管

投药管流量

q?W1?2?1000?9?2?1000?0.208L/s

24?60?6024?60?60查水力计算表得投药管管径d=20mm,相应流速为0.94m/s。 4 溶解池搅拌设备

溶解池搅拌设备采用中心固定式平桨板式搅拌机。 5 计量投加设备

混凝剂的湿投方式分为重力投加和压力投加两种类型,重力投加方式有泵前投加和高位溶液池重力投加;压力投加方式有水射投加和计量泵投加。计量设备有孔口计量,浮杯计量,定量投药箱和转子流量计。本设计采用耐酸泵和转子流量计配合投加。 计量泵每小时投加药量: q?

W19??0.75m3/h 1212式中:W1——溶液池容积(m3)

耐酸泵型号25FYS-20选用2台,一备一用. 6 药剂仓库

考虑到远期发展,面积为150m,仓库与混凝剂室之间采用人力手推车投药,药剂仓库平面设计尺寸为10.0m×15.0m。

2

4.2混合设备设计计算

4.2.1设计参数

设计总进水量为Q=86400m/d,水厂进水管投药口靠近水流方向的第一个混合单元,投药管插入管径的1/3处,且投药管上多处开孔,使药液均匀分布,进水管采用两条,流速v=1.0m/s。计算草图如图2-1。

3

图4-1 管式静态混合器计算草图

4.2.2 设计计算 1.设计管径

静态混合器设在絮凝池进水管中,设计流量q?Q86400??43200m3/d?0.5m3/s; n2

H=1.0-0.15-h排槽-hv液=1.0—0.15—0.06—0.5=0.29m

冲洗水塔容积按一座滤池冲洗水量的1.5倍计算:

V?1.5(Q反水t水?Q反气水t气水)?1.5?(0.49?4?60?0.36?4?60)?306m3

冲洗水箱底到滤池配水间的沿途及局部损失之和为:h1?0.79m,配水系统水头损失为h2?0.47m,滤料层水头损失:

?r?h4??1?1???1?m0??H3??2.65?1???1?0.41??1.2?1.16m ?r?式中:r1——滤料石英砂的密度,r1=2.65t/m3;

r——水的密度,r=1 t/m3;

m0——滤料膨胀前的空隙率,m0=0.41; H3——滤料层膨胀前的厚度,H3=1.2m。

安全富余水头:h4=1.5m,冲洗水箱底应高于洗砂排水槽面: H0?h1?h2?h3?h4?0.79?0.47?1.16?1.5?3.92m

5. 设备选型 5.1风机选型

根据气水同时反冲洗时反冲洗系统对空气的压力,风量要求选3台LG50风机。风量50m3/min,风压49kpa,电机功率60kw,两用一备,正常工作鼓风量共计100m3/min> 1.1Q反气=97 m3/min。 5.2反冲洗水泵选型

选用12Sh-28型泵,3台(2用一备),性能参数:流量612-900m3/h,扬程10-14.5m,轴功率30.3-33.0KW,电机功率40KW,允许吸上的真空高度为4.5m。

4.6 消毒和清水池设计计算

4.6.1 设计参数

已知设计水量Q=86400m3/d=3600m3/h,本设计消毒采用液氯消毒,预氯化最大投加量为1.5mg/L,清水池最大投加量为1.0mg/L。 4.6.2 设计计算 1 加氯量计算

预加氯量为

Q1?0.00a1Q? 清水池加氯量为

Q2?0.001aQ?0.001?1?3600?3.6kg/h

二泵站加氯量自行调节,在此不做计算,则总加氯量为 Q?Q1?Q2?5.4?3.6?9.0kg/h 为了保证氯消毒时的安全和计量正确,采用加氯机投氯,并设校核氯量的计量设备。选用2台ZJ —2转子加氯机,选用宽高为:330mm×370mm,一用一备.

储氯量(按20天考虑)为:

0.0?01?1.53?60k0g 5.h4/G?20?24Q?20?24?9?4320kg

液氯的储备于4个1吨氯瓶(H×D=2020mm×800mm)和1个0.5吨氯瓶(H×D=600mm×1800mm)。

2 清水池平面尺寸的计算 1)清水池的有效容积

清水池的有效容积,包括调节容积,消防贮水量和水厂自用水的调节量。清水池的调节容积:

V1=kQ=0.1×80000=8000m3

式中:k——经验系数一般采用10%-20%;本设计k=10%;

Q——设计供水量Q=80000m3/d;

消防用水量按同时发生两次火灾,一次火灾用水量取25L/s,连续灭火时间为2h,则消防容积:

V2?25?2?3600/100?180m3

根据本水厂选用的构筑物特点,不考虑水厂自用水储备。则清水池总有效容积为:

V?V1?V2?8000?180?8180m3

清水池共设2座,有效水深取H=4.0m,则每座清水池的面积为:

F=

V8180??1022.5m2 2H2?4.02

取B?L=22×50=1100 m ,超高取0.5m,则清水池净高度取4.5m。

(2)管道系统

1)清水池的进水管:

D1?4Q4?0.926??0.86m(设计中取进水管流速为v=0.8m/s) n?v??2?0.8设计中取进水管管径为DN800mm,进水管内实际流速为:1.00/s 2)清水池的出水管

由于用户的用水量时时变化,清水池的出水管应按出水量最大流量设计,设计中取 时变化系数k=1.5,所以: Q1?kQ1.5?86400??5400m3/h=1.5m3/s 2424出水管管径:

D2?4Q14?1.5??1.09m(设计中取出水管流速为v=0.8m/s) n?v3.14?2?0.8设计中取出水管管径为DN1100mm,则流量最大时出水管内流速为:0.79m/s 3)清水池的溢流管

溢流管的管径与进水管相同,取为DN800mm。在溢流管管端设喇叭口,管上不设阀门。出口设置网罩,防止虫类进入池内。 4)清水池的排水管

清水池内的水在检修时需要放空,需要设排水管。排水管径按2h内将水放空计算。排水管流速按1.2m/s估计,则排水管的管径为:

D3?4V4?8180??0.78m t?v2?3600?3.14?1.2?2设计中取排水管径为DN800mm

(3)、清水池的布置 1)导流墙

在清水池内设置导流墙,以防止池内出现死角,保证氯与水的接触时间30min。每座清水池内导流墙设置3条,间距为15m将清水池分成4格。导流墙底部每隔5m设0.1m×0.1m的过水方孔。 2) 检修孔

在清水池的顶部设圆形检修孔2个,直径为1000mm。

3) 通气管

为了使清水池内空气流通,保证水质新鲜,在清水池顶部设通气孔,通气孔共设4个通气管,通气管管径为200mm其伸出地面高度高低错落,便于空气流通 4) 覆土厚度

取覆土厚度为0.7 m。 5)清水池剖面示意图图4-4

0.00DN800 进水管0.00DN800 溢流管-4.40-4.00i=0.005DN1100 出水管DN800 排水管4.7 泵房设计 4.7.1 一泵房的设计 1.一泵房吸水间设计

水厂地面标高50.5m,河流洪水位标高为25.00米,枯水位标高为12.6米,本设计一泵站吸水井底标高为10.65米,进水管标高为12.00米,一泵站吸水井底标高为24.5米,宽为6m,长度20m,分为两格。 2.一泵房设计 水泵选择:

一泵房中水泵型号选择:3用2备,选用14SA-10B,水泵参数为:流量350L/s,扬程为44m,轴功率为179.72KW,电机功率为220KW,效率84%,

一泵房底标高为40.5米,圆形钢筋混凝土尺寸为:R=12m,H=6.2m。 4.7.2 吸水井的设计

地面标高50.5m,清水池有效深度为4m,吸水井的低于清水池地面1.5m,吸水井标高为45m,宽为6m,长度15m,分为两格。 4.7.3 二泵房的设计

1.水泵选择

二泵房中泵型号的选择:4用2备

流量Q?3600m3/h,扬程H?48.0m,查给《排水设计手11册-常用设备》选泵。

选用14Sh-9B型,水泵的参数如下:

流量 型号 (m/h) 828 14Sh-9B 1060 1224 3转数扬程(r/min(m) ) 59 52 47.5 1470 功率(KW) 178 185 206 配电动效率机功率(%) (KW) 75 260 80 85 真空度(m) 3.5 泵房的尺寸:40m×20m,长度为控制间4m,泵轴之间的间距为4.0m,靠近控制间的泵与靠近吊装间的泵距离墙的距离也为4.0m,另外设4.0m做为吊装机械电葫芦用,共计40m。 2、水泵吸水管路

吸水管路长10m,Q=3600/4=900m/h,管径DN=500mm,v1=1.27,1000i=4.3。 吸水管路局部水头损失计算资料见表4:

表4 吸水管路局部水头损失计算表

名称 DN/mm 数量 局部阻力系数 流速/m/s 喇叭口 700 1 0.3 1.27 90°弯管 500 1 0.8 1.27 闸阀 500 1 0.06 1.27 渐缩阀 500-350 1 0.2 2.60 水泵进口 350 1 1.0 2.60 3

水泵吸水管的水头损失:

2(0.3?0.8?0.06)?1.27h1?19.6?1.2?2.60219.6?(4.3?10)1000?0.55m

泵房所在室外地坪为50.5m,二泵房室内地面低于地面3m.。二泵房为半地下式泵房。 3、泵房高度

选用LH5t电动葫双梁乔式起重机,泵房地面上高度为:

H1?a2?c2?d?e?h?n?1.400?1.120?1.2?0.81?0.2?0.1?3.854m

式中,a2为行车梁高度,mm;c2为行车梁底至其重钩中心的距离,a2+c2=1400mm;d

为起重机钩的垂直高度,电机宽1120mm;e为最大机组的高度,810mm;h为吊起物底部与泵房进口平台的距离,200mm;n为100mm.. 泵房高度地面下高度为H’=1.2m,则泵房高度为:

H?3.854?1.2?5.054m

第5章 水厂高程布置计算

构筑物高程布置与厂区地形,地质条件及所采用的构筑物形成有关,而水厂应避免反应沉淀池在地面上架空太高,本设计采用清水池的最高水位与地面标高相同。本设计规定清水池的最高水位为±0.00m。

5.1、管渠的水力计算

(1)清水池

清水池最高水位标高为±0.00m,池面超高为0.5m,则池顶标高为0.5m,有效水深4.0m,则池底标高为-4.0m。 (2)吸水井

清水池到吸水井的管线最长为83.66m,管径为DN1100,最大时流量Q=0.75m/s,查水力计算表:水力坡度为i=0.6‰,流速v=0.79m/s,沿线设有3个闸阀,进口和出口,3个90o弯头. 一个等径丁字管,局部阻力系数分别为0.06,1.0,1.0,1.05,1.05,则管中水头损失为:

3

v20.6?h?il?????83.66?(0.06?3?1.0?1.0?3?1.05?1.05)2g1000?0.79?0.25m2?9.812 因此,

吸水井水面标高为-0.25m,加上超高0.5m,顶面标高为0.25m。 (3)滤池

滤池到清水池之间的管长为:23.56m,设2根管,每根管流量为0.5 m/s,管径为DN800,查水力计算表:流速v=1.0m/s,坡度i=1.5‰,沿线设有两个闸阀,一个等径丁字管,进口和出口,阻力系数分别为:0.06,1.05,1.0,1.0,则管中水头损失为:

3

v21.51.02?h?il?????23.56?(0.06?2?1.05?1?1.0?1.0)?2g10002?9.81

?0.197m滤池的最大作用水头为2.0~2.5m,设计中取为2.3m。 (4)反应沉淀池

沉淀池到滤池管长为DN800,查水力计算表:流速 v=1.0m/s,坡度i=1.5‰, 沿线设有两个闸阀,一个等径丁字管,进口和出口,局部阻力系数分别为0.06,1.05,1.0,1.0,则管

3

中水头损失为:L=20.48m, 设2根管,每根管流量为0.5m/s,管径为

v21.512?h?il?????20.48?(0.06?2?1.05?1.0?1.0)?2g10002?9.81

?0.192m絮凝池最大作用水头为:0.4~0.5m,设计中取0.45m。 沉淀池最大作用水头为0.2~0.30m,设计中取0.25m。 (5)管式混合器

混合池到沉淀池之间的管线长为17.07m,设两根管,每根管流量为0.5l/s,管径为DN800,查水力计算表:流速v=1m/s,坡度i=1.5‰,沿线有两个闸阀,一个等径丁字管,进口,出口的阻力系数分别是:0.06,1.05,1.0,1.0,则水头损失为:

v21.51.02?h?il?????17.07?(0.06?2?1.05?1.0?1.0)?2g10002?9.81

?0.187m

管式混合器水头为0.05m。

5.2、给水处理构筑物高程计算

水处理构筑物高程计算表设计流量(L/s)管径(mm)1000750100050050050050050050080020.481.51.000.250.050.450.45080023.561.51.002.300.192110083.660.60.790.250.1970.2500.1972.3000.1920.2502.942.993.442.50-0.25管段设计参数水头损失合计(m)构筑物水面标高(m)0.00名称清水池清水池至吸水井吸水井清水池至V型滤池V型滤池V型滤池至沉淀池沉淀池连接渠絮凝池管长构筑物水管道水头I(‰)V(m/s)(m)头损失(m)损失(m)参考文献

[1].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册(常用数据).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3册(城市给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3].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3册(城镇给水).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底11册(常用设备).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 严煦世,范瑾初主编.给水工程.第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6]. 张智,张勤等编著.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1999 [7]. 张智,张勤等编著.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1999 [8]. 王海山主编.给水排水常用数据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9]. 姜乃昌主编.水泵及水泵站.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10]. 韩洪军,杜茂安主编.水处理工程设计计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1]. 南国英,张志刚主编.给水排水工程工艺设计.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12]. 尹士君,李亚峰等编著.水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13]. 《给水排水快速设计手册》(第二册,排水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4]. 给排水教研室编.给水工程(二)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he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