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墙板结构裂缝控制措施

更新时间:2023-10-04 02: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混凝土墙板结构裂缝控制措施

摘要: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物的高度越来越高,对于一般的高层建筑,在设计中普遍采用混凝土墙板结构设计,混凝土墙板结构易出现温度收缩裂缝,所以必须加强混凝土墙板结构裂缝的控制,而无收缩施工技术正是因这一问题而被广泛应用。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措施;无收缩施工

在建筑施工中墙体裂缝应得到重视,如墙板发生裂缝,会导致建筑物发生渗漏或影响结构物的整体性能及抗震性能,并可能使居民造成不安全心理,所以对于墙板结构的裂缝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工程概况

茂名市某改造工程,建筑面积26 206 m2,其中地下1层为停车场,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为独立柱基础、墙下条形基础及防水底板。梁高为1 100 mm、850 mm等;板厚为350 mm、250 mm及200 mm等;墙厚为400 mm、350 mm及300 mm等。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S8,共计5 672 m3;地下1层外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S8,内墙柱及顶板为C35,共计8 510 m3;地上1层顶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S8,内墙柱为C35,共计5 420 m3。

2施工条件分析

2.1气候条件不利

该工程大部分构件混凝土是在当年11、12月份及次年1月份施工的,施工周期内环境温度在-6~2 ℃之间,风力4~5级,混凝土浇筑施工处于冬季,气候条件不利于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

2.2设计后浇带减少混凝土收缩变形

混凝土整体构件面积大,裂缝、冷缝及平整度等质量控制问题十分突出。工程地下室底板面积为13 490 m2,墙板通长面积为708 m2,属混凝土结构施工。为解决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或混凝土的收缩应力,设计要求纵横各设置两条后浇带,以减少混凝土早期收缩量大带来的不利影响,其设计思路是“以放为主”。设置后浇带的主要作用是释放早期混凝土收缩应力,减少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开裂。

2.3混凝土构件设计含筋率高

本工程墙、板设计配筋为双层双向通长钢筋网片。板筋间距均为150 mm,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hb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