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西河藻水分离港全面建成纪实

更新时间:2023-09-18 11:10:01 阅读量: 幼儿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塘西河藻水分离港全面建成纪实

【字体:大 中 小】 2014年09月09日15时10分 【视力保护:■ ■ ■ ■ ■ ■ ■ 】

围挡

设备作业

藻水分离

建设之初

内容摘要

从渡江战役纪念馆沿环湖大道一路向东,驶过塘西河大桥,你会惊喜地看到一栋优美的覆土式生态建筑。半坡屋顶,遍植草被,与城湖融为一体,无论远眺还是近观,都是大湖风光一道靓丽风景。

这就是2014年9月2日正式揭牌的塘西河藻水分离港。它不仅肩负着防控巢湖蓝藻水华危害的重任,还兼具预警处置、应急打捞、藻水分离等综合功能,更是合肥治理巢湖阶段性成果的缩影之一。

1.问源

提起蓝藻,普通市民可能不太熟悉。然而,居住在太湖、滇池、巢湖等大湖之畔的居民,却并不陌生。

蓝藻,是在地球上存活了35亿年的单细胞生物。它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亿万年来与其他生物和谐相处。

然而,随着快速城市化推进,人类聚集生活,农业面源污染,带来湖水富营养化,加速了蓝藻生长。当气温处在25℃~33℃之间,会造成蓝藻水华集中大规

模爆发,蓝藻会在特定区域大量聚集死亡。蓝藻死亡后散发的臭味、释放的藻毒素,会对空气和水体产生污染。

“往年夏天,窗户常不敢开。”家住滨湖新区的李先生,世居巢湖岸边,对蓝藻危害深有感触。他说,夏季蓝藻水华爆发严重时,几里外都能闻到臭味。

合肥夏季主导风向是东南风,滨湖新区刚好位于巢湖西半湖的北岸,是蓝藻水华爆发的“重灾区”。

蓝藻之害,合肥之痛。

对巢湖蓝藻水华的防控,合肥年年控制,年年摸索,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2011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揽湖入怀”,成为全国唯一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的省会城市。

变“九龙治水”为“一龙治水”。中央和省里对合肥寄予了厚望。治巢,迎来了春天。

伴随着2011年合肥市第十次党代会召开,特别是“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战略定位的提出,开启了合肥新纪元。2012年,市委市政府启动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行“河长制”管理,谋划推动“引江济巢”等工程,通过截污纳管、生态修复等综合施策,落实巢湖源头治理的“治本措施”。

2013年,合肥实行新一轮城市规划,城市空间战略由“141”升级到“1331”,合肥真正迎来了“环湖时代”。

新城区新时代,“美丽合肥”建设时不我待。标本兼治,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作为巢湖治理的“治标举措”,防控巢湖蓝藻水华危害是首当其冲的任务。

包河,合肥唯一濒临巢湖的中心城区,是滨湖新区、新的省级政务中心所在地,拥有16.8公里黄金湖岸线,区位特殊敏感而重要。同时,地处“五河”下游,“优于水而忧于水”,治理巢湖特别是防控蓝藻水华危害,责任重大,义不容辞。包河人为此展开了持续多年的“斗争”。

新建成的塘西河藻水分离港,就是在这场“斗争”中应运而生的。

2 探路

早在滨湖新区启动建设之初,每年夏天组织沿湖居民人工捞藻,是包河的必修课,但传统手段的效果不言而喻。2012年,包河区、市环保局曾在塘西河口实施了蓝藻打捞处理试验工程。由于规模小、效率低,并且存在二次污染隐患等因素,试验未能取得理想成效。

取“他山之玉”建藻水分离港

怎么办?合肥市将目光投向了国内大湖治理,以开放的理念治理巢湖。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太湖水危机以后,江苏举全省之力治理太湖,同样是“优于水而忧于水”的无锡市,在遏制蓝藻大规模集中爆发上,进行了大量探索试验,受到国家环保部、水利部肯定。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按照市政府分管负责人要求,2013年初包河区四赴无锡考察学习,先后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关于太湖水环境治理工作考察报告》以及《关于巢湖蓝藻预警、打捞、处理、利用一体化示范工程建设报告》,建议一步到位引进国内最先进的第三代藻水分离技术,建设藻水分离港项目,同时提出了具体的工程建设建议方案。

巢湖蓝藻水华危害,一直牵挂着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的心。

市委主要负责人多次专门听取包河区有关情况汇报并“拍板”项目建设。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就包河区提交的《关于巢湖首座藻水分离港建设有关事项的请示》作出明确具体的重要批示。随后,市政府分管负责人专门主持召开协调会,第一时间落实推进项目建设。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发改委、国土局、规划局、环保局、招管局、巢湖城投、滨湖新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等单位,纷纷为项目建设开通了“绿色通道”。资金纳入环巢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国开行二期贷款,招投标采取技术方案公开征集??项目建设的一个个难题,得到迅速而有力的解决。

为加快项目建设,包河区立即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区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办公室设在区住建局;从区重点局选派局总工负责现场调度,严格实行一日一调度、一日一短信报告制度,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磨刀不误砍柴工!

项目建设之初,现场指挥部就将规划、土地、环评、招投标等前期工作详细分解,做到先行一步、环环相扣、无缝衔接、紧抓不放,为项目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该项目成为国开行二期贷款项目中手续最完善、开工最早、建设进度最快的项目,并率先通过市里方案初审。

由于国开行贷款项目需经严格审批程序,资金拨付需要一个过程,项目建设资金压力非常大。包河区迎难而上,一方面在市委、市政府分管负责人和巢湖城投关心支持下,从市沉淀池先行预拨963万元资金;另一方面区政府整合区财政、省环保专项资金,以借款方式垫付工程款2684万元,通过资金置换方式换取了宝贵的建设时间。

2013年9月,国开行行长郑之杰考察塘西河藻水分离港项目建设情况,对合肥市及包河区积极创新举措,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又好又快,只争朝夕!

2013年6月底,包河区完成与无锡德林海设备采购单一来源谈判;7月16日,完成公开招投标,确定安徽方圆负责土建工程。

7月20日,包河区正式启动项目建设,仅用50天完成正负零以下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9月8日首次进行设备试运行,比原计划提前10天完成,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试用、次年见效的目标。2014年8月底,项目全面建成。9月2日,塘西河藻水分离港正式揭牌。

“为尽快发挥示范效应,我们创新思路,与一般工程建设不同,先将内部设备安装好,提前试用,然后再建设外部厂房,以便当年试用蓝藻打捞处理功能。”包河区重点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此基础上,今年项目边运行边建设,采取打捞处理与外部厂房建设同步推进。按既定目标全面建设,不仅快还争取好,工程正在申报质量安全“双示范工程”。

规模大、功能强、技术新

“巢湖塘西河藻水分离港是按滇池、太湖蓝藻治理实践中被证明了已经成熟的第三代‘藻水分离’技术建设和运营的。”无锡德林海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该项目设计日处理藻浆3360立方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单体藻水分离港项目之一。

规模大、功能强、技术新!

据了解,新建成的塘西河藻水分离港的功能强大,兼具预警处置、应急打捞、藻水分离、藻泥资源利用和蓝藻科普教育等五大体系功能,可以对以渡江战役纪念馆为中心东西沿线7公里范围内的蓝藻进行应急打捞处理,遏制蓝藻水华大规模聚集爆发和臭味散发。

“目前,预警处置系统还在建设中。”无锡德林海公司有关负责人说,建设方正在申报物联网智能预警系统项目,可提高蓝藻爆发预警能力,增强打捞处理效率。

在应急打捞方面,该项目主要采取两种方式相组合:一是组建打捞船队,移动式打捞,目前共有现代化打捞船15艘、运藻船3艘;二是通过设置9公里柔性围挡形成喇叭形蓝藻聚集陷阱,规划设置5座固定捞藻平台直接打捞,再经7公里管道输送至站房处理。

在藻水分离方面,该项目主要采用国际最先进的第三代“藻水分离”技术,一是囊团破壁、沉降和气浮法并用,二是离心脱水,三是通过技术工艺和调蓄池建设,实现鲜藻、陈藻同时处理,使得分离脱水后的藻泥含水率达到85%,达到无害化处置标准。

据了解,塘西河藻水分离港还将成为国内首家蓝藻科普教育基地。“我们计划按照国内一流标准,在站房二楼建设蓝藻科普馆,打造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生态课堂。”包河区重点局负责人透露,目前该蓝藻科普馆项目已进入设计阶段。

蓝藻应急打捞初显成效

捞藻工人们告诉记者:“今年夏天最酷暑炎热的时候,他们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一个皮肤黝黑、头戴草帽、卷着裤腿的中年人,出现在沿湖可能产生蓝藻聚集的地方。他就是包河区委书记胡启生。”

包河曾经在全市率先实施三级河长制、推行领导带头走河行动。不仅如此,该区还将“走河”扩大到“巡湖”,用“眼”和“脚”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实践出真知!

“通过区里一线巡查、死盯不放,找准了每个蓝藻易聚点和打捞环节存在的问题,在总结无锡市及德林海以往捞藻经验基础上,结合巢湖藻情,逐步摸索出一条巢湖蓝藻应急打捞处理的新路径。”包河区有关负责人如是说,比如及时引进龙旋风吸藻机、建立蓝藻水华分级管控和监管考核机制等,大大提高了捞藻效率。

曾任蓝藻打捞队队长的孙国祥说:“往年夏季蓝藻爆发时节,我们要组织六七十人的队伍,到巢湖中打捞蓝藻。”他跟蓝藻打了6年“拉锯战”,过去靠人工打捞只是杯水车薪,经常“望藻兴叹”!

而现在,有了现代化的捞藻技术设备,加上逐步改进的应急打捞机制,捞藻效率不断提高。

控制巢湖蓝藻水华危害,周边居民感触最深。家住滨湖新区的李先生说,今年夏天他驱车经过环巢湖大道,很少能闻到蓝藻的臭味了。每逢周末,他喜欢带着家人沿湖岸漫步欣赏大湖美景,到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吸氧洗肺,享受愉快的闲暇时光。

这是巢湖综合治理成效的体现,也反映出蓝藻应急打捞的成效。

环巢湖生态文明彰显!

3. 新征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ha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