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硫化氢对金属的腐蚀
更新时间:2024-04-25 12: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液化石油气球罐再制造技术——试验研究与计算模拟
第二章 湿硫化氢环境下压力容器用钢损伤行为
近些年来,由于原油中硫含量以及化工设备材料强度的级别提高,使得很多设备在湿硫化氢环境下服役并发生应力腐蚀开裂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SCC)或氢脆失效(Hydrogen Embrittlement, HE),引起设备的破裂、泄漏甚至爆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1982年,德国北部一输送脱水的酸性气体(25%H2S-9%CO2)的高压管道[1]由于应力诱导的氢致开裂(Stress Oriented Hydrogen Induced Cracking, SOHIC)导致破裂,经济损失惨重; 1984年,芝加哥Lemont炼油厂[2],一液化气球罐氢致开裂导致15人丧生,22人重伤;同年,墨西哥城一大型炼油厂[3]液化气储罐由于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Sulfide Stress Cracking, SSC)而导致泄漏,造成500人死亡,厂区周围7000人受伤。
现在很多国家采用的原油都来自于中东,而且含硫量较高,虽然脱硫工艺可能降低材料的应力腐蚀破坏的几率,但是要完全避免还是不可能,而且介质中可能含有的CO2、氰化物也会加速材料的腐蚀开裂[4-6]。另一方面,我国原有石油化工装置按照低硫含量的原油进行设计,在使用高含硫的原油作为生产原料之后,势必带来H2S浓度超标所引起的开裂问题。
普遍认为,湿硫化氢环境下,金属的失效行为都与金属表面化学反应析氢有关[7-11]。就湿硫化氢环境下,由氢导致的设备应力腐蚀开裂一般都称为氢损伤,其形式基本可以分为两类:1、应变相关式,即裂纹的出现需要材料在宏观上的塑性变形。这种形式因为需要宏观上的屈服,所以一般发生在较高的应力情况下,同时会导致材料韧性的下降。其中典型的失效形式为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SSCC);2、应变无关式。即裂纹由于材料内部局部区域的塑性变形而导致,可能在没有拉应力的作用下形成。其中典型的失效形式有氢鼓泡、氢致开裂(Hydrogen-Induced Cracking, HIC)、应力导向的氢致开裂等。
本章综述了国内外近30年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进展,集中讨论了金属/介质界面的化学行为、湿硫化氢环境的定义、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行为、氢致开裂行为等方面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与焊接残余应力对硫化氢环境下设备失效的影响。
11
第二章 湿硫化氢环境下球罐用钢损伤行为
2.1湿硫化氢环境下金属/介质界面的化学行为
金属材料在湿硫化氢环境下的开裂行为,主要是金属在其表面与介质发生反应生成氢原子向金属内部渗透所导致[12]。但是金属/介质界面的化学反应十分复杂,现在关于这方面还依然说法不一。
Panasenko[14]提出在低pH值的酸性溶液中,金属表面发生阳极溶解发应,即
Fe?H2S?Fe(H2S)ad s (2-1) Fe(H2S)ads?Fe(H2S)2??2e (2-2) Fe(H2S)2??Fe2??H2S (2-3)
而Lofa[8]等人则提出了另一个阳极反应,即
? (2-4) Fe?H2S+H2O?Fe(HS)??HOads3? Fe(HS)??Fe(HS)?2e (2-5) adsFe(HS)??H3O??Fe2??H2S?H2O (2-6)
以上的反应中有两个共同的特点,金属材料表面的Fe向Fe+转化的过程,导致金属/介质界面处铁离子在金属表面的浓度的提高;H2S实际上起到一种催化剂的作用。
Bolmer[13]提出了相应的阴极反应是:
2H2S?2e?H2?2HS? (2-7) HS??H3O??H2S?H2O (2-8) 这个反应将导致界面附近溶液pH值的升高,而且受到H2S扩散量的限制。但是材料/介质界面的高浓度的铁离子将会导致另一个反应,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一些不可溶的铁的硫化物,但是其形式不一,反应如下:
Fe2??HS??不同的铁的硫化物FexSy (2-9)
所以在有H2S的情况下,腐蚀速率并不能很明显的提高,因为这些铁的硫化物可能形成一层保护膜,对进一步的腐蚀反应起到一个阻碍作用。
Ogundele与White[14]对反应式(2-7)进行了分析,提出该反应包含两个子过程:
12
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液化石油气球罐再制造技术——试验研究与计算模拟
H2S?e?H?HS?
rdsH2S?H?e?H2?HS? (2-10)
这个反应说明,在H2S接触金属材料表面一开始,就可能转化为氢原子。 但Wilhelm等人[15]认为,在含有硫化氢的炼油环境中,将发生如下一些反应:
Fe?Fe2??2e? (2-11)
HS??e??H?S2? (2-12)
2Fe2??2HS??2FeS?2H? (2-13)
=但是在经过如何反应获得HS离子问题上并没有很好的阐述。此外,Pound等人[16]与Shoesmith等人[17]则都认为在酸性环境下,金属表面都会形成一中毫无保护作用的四方硫铁薄层,而且这个薄层对裂纹十分敏感,所以导致铁在硫化氢环境下以很高的速度溶解,并在金属表面形成一个饱和的溶液。
从以上的诸多反应可以发现:尽管反应方程与机理有所差别,但是最终阳极反应会产生一些铁的硫化物,并且沉积在金属表面;而阴极反应则会产生氢原子以及氢分子。如果溶液中含有O2、S、Cl-、氰化物等物质,同样会参与反应,但最终只能加速金属材料的腐蚀速度[15,18]。
2.2关于湿硫化氢环境的说明
化工设备的氢致开裂以及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都与湿硫化氢环境相关,但是关于这个环境的定义,却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述。虽然美国腐蚀工程师学会标准NACE MR01-75[19]是关于氢服役环境下材料选择以及制造的参考标准,对湿硫化氢环境有明确的定义。不过,NACE并没有提供选材的方案,尤其对于介质腐蚀严重程度的概念处理的相当简单,没有进一步阐述,所以并不可靠[20]。其局限性归为主要归纳到以下几个方面:
——只针对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进行了定义,并没有考虑到氢致开裂等其它形态[21];
——没有考虑介质中pH值的影响,仅仅以硫化氢分压作为参考标准; ——仅仅基于一种材料试验研究得出的结论,没有普遍性。
——没有针对设备类型进行分析,也没有考虑实际工况条件下,各设备的失
13
第二章 湿硫化氢环境下球罐用钢损伤行为
效风险。
Sauvage[20]采用pH值以及H2S分压描述了腐蚀介质的危害程度,将湿硫化氢环境分为三个等级,即非常严重、中等严重与一般严重,如图2-1所示。通过图中可以发现:Sauvage很好地将操作压力考虑到服役环境的危害程度中。
湿硫化氢环境的失效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硫化氢浓度、温度、压力、应力作用等。这些影响因素对湿硫化氢环境下的开裂有着重要的影响。
a)、pH值
很多研究表明[22-24],在含有硫化氢环境下服役的设备,其发生氢脆等失效几率随着介质的pH值的增高而减低。这主要与材料的吸氢能力以及介质中的H+浓度相关,随着pH的升高,就意味着H+浓度的降低。有研究认为,当溶液中pH值高于7时,硫化物对设备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就很小[25]。但含有氰化物的溶液,即使其pH值在8~9.5之间,设备还依然有应力腐蚀开裂的可能,因为这些氰化物同样有加速腐蚀的作用[26,27]。
b)、硫化物浓度
Shreir[28]发现在硫化物的浓度在0PPm到60PPm之间的时候,氢在材料内部的溶度随着硫化物的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溶度达到一个临界值时,硫化物的浓度就没有很大的影响;在溶液中的硫化氢浓度在34ppm-3400ppm之间时,Kawashima等人[29]研究发现材料应力腐蚀开裂的敏感性随着硫化氢浓度的增加而稍微增加。NACE RP0296[30]则说明:在介质中H2S的浓度在10000ppm以下,应力腐蚀开裂的几率随着饱和H2S浓度的上升而上升。有报道说明在溶解的H2S浓度低于50ppm时,仍有裂纹产生,但是可能与材料加工过程相关。在室温下的饱和CO2溶液中,H2S含量很少时,能够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降低了腐蚀速率;但是如果继续增加H2S的浓度,可能就会导致这些保护膜的破裂。但是还应该注意在实际工业中,H2S能够提高环境的腐蚀程度,即使含量很低[31]。
c)、温度
NACE RP0296认为,操作温度38℃~149℃之间与硫化氢环境下的应力腐蚀开裂没有很强的联系[30]。但是硫化氢环境下的材料应力腐蚀开裂行为则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温度可以影响应力腐蚀开裂的敏感段位区间,随着温度的升高,敏感电位区间扩大,从而增大应力腐蚀倾向[29,32]。
14
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液化石油气球罐再制造技术——试验研究与计算模拟
(b)
图2-1 酸性环境危害程度划分图[20]
Fig.2-1. Sketch of the severe degre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PH and the H2S partial pressure[20]
(a)
d)、其它腐蚀介质
在含有硫化氢的腐蚀介质中,除了氰化物以外,CO2、 Cl、以及O2等介质通常也会加速材料的速腐蚀速率。这些介质的主要作用就在于能够提高介质的酸度以及溶解金属表面铁的硫化物薄膜[17, 33 -34]。早在1963年,Sardisco等人
[33]
-
就针对H2S-CO2-H2O体系中,中强钢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
2硫化氢压力PHS?0.689kPa时,金属表面会形成
2FeS保护膜,在
时,表面保护膜会被破坏。但是Cl-、CO2并不2.756kPa?PHS?0.689kPa 15
第二章 湿硫化氢环境下球罐用钢损伤行为
是炼油环境中主要的杂质。
此外,水相也是导致硫化氢环境下设备失效的一个主要原因。甚至在有些环境下,介质中水的含量称为控制设备腐蚀速率的关键因素[1]。Petrie等人[35]采用多相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油、水及空气研究了不同情况下,设备对于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以及氢致开裂的敏感性,这为现役设备的安全评估提供一个很好的佐证。
有研究表明:由于设备的服役条件以及设备特点的不同,对湿硫化氢环境进行统一的定义是不现实的[25]。但是湿硫化氢环境的存在必须有两个重要的前提:1、介质中水相的存在;2、含有一定浓度的硫化氢。所以,应该采用有无游离态水以及硫化物浓度来区分设备在硫化氢环境下的应力腐蚀敏感程度
[25,36]
,即
(1)、无游离水相环境,处于此类环境下的设备湿硫化氢开裂敏感性很低; (2)、含有游离态水,并且其中H2S含量低于50ppm,处于此类环境下的设
备湿硫化氢开裂敏感性居中;
(3)、含有游离态水,并且其中H2S含量高于50ppm,处于此类环境下的设备湿硫化氢开裂敏感性居高。
这些说明中强调了游离水相,因为工程实际中的水蒸气以及溶解于碳氢化合物的水不能引起设备的湿硫化氢开裂现象;其中采用50ppm作为硫化氢含量的分解点,主要参考于工程实际而来[37-38]。
2.3酸性环境下化工设备用钢的氢损伤行为
如前所述,由于金属表面与腐蚀介质接触以后,发生腐蚀反应,从而释放出氢原子。而且H2S能够抑制这些反应产生的氢原子的逸出,明显提高金属表面的氢原子浓度[39]。所以,这些氢原子将组成分子或者以原子形式在金属表面吸附。然而,氢原子很小,能够穿透材料晶格区域的固溶体,而且可能还在驱动力的作用下,穿透材料而到达大气。在这种情况下,材料含有的氢处于饱和状态,从而导致材料的氢损伤行为[40]。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材料与氢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圆满的解释各类现象。但在湿硫化氢环境下,氢导致材料开裂的方式主要有四类[41-42]:氢鼓泡 (Hydrogen
16
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液化石油气球罐再制造技术——试验研究与计算模拟
Blistering, HB)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氢致开裂以及应力导致的氢致开裂。
2.3.1 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SSCC)
这种开裂主要由于介质中硫化氢析出的氢原子渗透到金属内部,溶解于晶格中,氢原子与晶界或者夹杂物相互作用,并向裂纹前缘的应力集中区或缺陷处扩散,阻碍该区的位错运动,造成局部加工硬化,导致材料的韧性下降以及变形能力的减小。在外加拉应力或残余应力作用下,能量只能通过裂纹扩展而释放。而且在裂纹的扩展过程中,氢原子一直起着作用。这类失效由于是拉应力与含有硫化氢的腐蚀环境共同作用而导致,通常被称为“氢脆”[43],其形成过程如图2-2所示。 (1)材料因素
大量研究表明,对于管道用钢以及压力容器用钢而言,设备发生SSCC主要集中在焊接热影响区(HAZ)[4,42,44-46]。Pircher 与Sussek[47]以及Tromans等人[48]则发现明显的硫化物应力腐蚀的微观裂纹同样也会在碳钢焊接接头的焊缝金属内部发生,但是观点却不相同;甚至还有研究表明:母材内部也可能发生SSCC[49]。Anon[9]认为: SSCC在焊缝金属内部或者热影响区都有可能发生,只是类型不同而已,分别如图2-3a和2-3b所示。从图中可以发现:热影响区周围发生的SSCC,是由很多平行于壁厚方向的微裂纹连接而成,但是在宏观上却沿着厚度方向扩展。裂纹也可能起始于热影响区,却能在母材停止,如图2-3b。
图2-2 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示意图
Fig.2-2. 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SSCC
17
第二章 湿硫化氢环境下球罐用钢损伤行为
图2-3 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的两种类型
Fig.2-3. Sulfide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Type I occurs in or near the heat affected zone(HAZ)
adjacent to the weld and type II occurs in the weld and HAZ
一般认为:材料发生SSCC的敏感性随着材料的强度级别的提高而提高,而与材料强度直接相关联的是硬度。SSCC经常出现在焊接热影响区的主要原因是这个区域的材料硬度较高,韧性较低,而且存在较大的焊接残余应力。所以,有学者认为:限制硬度是一个降低材料SSCC敏感性的有效方法,但是工程实际以及金相分析却表明[42]:宏观上控制硬度上限并不能很好的控制设备SSCC的发生,因为即使宏观硬度很低,在热影响区的一些局部硬化区域也可能导致材料的开裂行为。所以,微观的硬度控制虽为一个有效的方法,但这些与焊接工艺以及焊条的选取有着密切的联系。
有文献证实[50]:材料不发生SSCC的最高硬度值在HRC20~27,HRC值越大,开裂的临界应力越低,开裂时间越短。NACE MR01-75推荐的酸性环境下设备用钢的材料硬度上限为HRC22[19]。但是实际工程环境中,这个因素与介质因素相关联,如降低介质中H2S分压,材料允许的临界硬度就会升高[23]。 (2)冶金因素
材料的微观组织与化学成分对设备用钢的SSCC敏感性有很大的影响[51-54]。Yuichi[51,52]研究了钢中一些元素的含量对于材料抗SSCC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材料中Cr、Mo以及C等元素对材料的SSCC敏感性影响较大。Cr主要影响H在材料内部的扩散量。如果在材料中添加2%的Cr,材料的吸氢量可能增加三倍。同时,C的沉积物对材料的吸氢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以Cr7C3为最。Snape[55]研究了碳含量以及微观结构得差异,认为材料碳含量的增加可以导致材料屈服应力的增加,从而相应的降低了SSCC临界应力。
材料化学成分研究表明Mn、P、S、Ni的含量是影响材料抗SSCC性能的重要因素[56,57]。小若正伦等人[58]认为,材料的Ni、Mn含量对材料发生SSCC
18
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液化石油气球罐再制造技术——试验研究与计算模拟
的敏感性与材料强度级别有一定的联系,在屈服强度低于882MPa时,Ni、Mn的有害影响显著,尤其是含Ni量高于1%时,即使其硬度在HRC22以下,材料的开裂敏感性依然很高;但屈服强度在882MPa以上时,其开裂敏感性高,但与合金元素的关系并不紧密。可是Craig等人[59]则认为,低合金钢的Ni含量高于1%时,材料具有很好的抗SSCC性能;高于2%时,材料的抗SSCC性能就比低Ni钢差。所以Craig认为,Ni的作用实际上是对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而不是对抗SSCC能力的影响。
材料的微观组织与材料的化学成分有密切的联系,同样对材料发生SSCC敏感性有很大的联系。Mirabl等人[60]认为SSCC经常发生在焊接构件的热影响区,主要原因就是这个区域有贝氏体与马氏体的组织,这些组织具有较高的硬度。但是这两种微观组织对开裂的敏感性也是有区别的。对于抗拉强度在826MPa以下时,贝氏体组织引起SSCC的临界应力要比马氏体低10%[58]。所以,有研究人员指出淬火+回火的热处理工艺能够避免未回火马氏体的存在,提高材料的抗SSCC性能,这可能是由于高温回火过程中能够造成形成均匀的分布在铁素体内部的球状碳化物[52]。此外,关于带状物对材料抗SSCC性能的影响也有了广泛的研究。认为平行于外加应力方向分布的带状物,对材料的SSCC敏感性没有影响,甚至能够降低[54,57,61]。 (3)环境因素
Crital Stress (Sc)8106X-1450A7-1822040.00010.0010.010.1
图2-4 硫化氢分压对两种不同的高强钢对SSCC敏感性的影响[22] Fig.2-4. Effect of H. 2S partial pressure on the SSCC susceptivity of two different high strength
steels[22]
19
H2S Partial Pressure,MPa 第二章 湿硫化氢环境下球罐用钢损伤行为
归纳起来,环境因素主要有H2S浓度、pH值、环境温度以及其它介质。图 2-4显示了硫化氢浓度对两种高强钢SSCC敏感性的影响[22],其中SC(临界应力)只是一个参数,用来比较不同材料抗SSCC性能。从图中可以发现,随着H2S分压的提高,临界应力下降。所以一般认为:随着H2S浓度的上升,材料的开裂临界应力值下降,敏感性增加。pH值的降低能够增加金属材料氢的吸收量,从而增加腐蚀速率。但是pH值超过一个临界值时,开裂敏感性将会减小,但是这个临界值却很有争议,可能这是由于材料或者环境的不同所导致。由于温度可以影响到腐蚀电位敏感区间,因此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但是一般认为:材料最容易发生SSCC的温度是35℃左右。因为温度继续升高时,H2S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而氢的扩散速度加快,这两种相反的趋势将造成断裂时间的增长
[23,62]
。
2.3.2 氢致开裂(HIC)
HIC一般发生在强度级别较低的钢中[60]。这种开裂行为主要由于钢表面化学腐蚀反应产生的氢原子渗透到钢中,并且在易延伸状的硫化物夹杂物(如MnS)或氧化物等不均匀相与金属基体界面处聚集,并且在这些区域形成H分子。随时间的增长,形成了较大的氢压,从而导致周围金属发生屈服,直到裂纹产生。很多研究表明这类微观裂纹经常出现在母材中,因为金属在轧制过程中,这些夹杂物经常沿着同一个方向延长,所以这些微观裂纹与金属表面平行,并会沿着厚度方向连接起来,从而导致设备有效厚度的降低,直至失效[42,63],其形成
2-5氢致开裂示意图
2-5 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HIC
20
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液化石油气球罐再制造技术——试验研究与计算模拟
过程如图2-5所示。氢致开裂可以在无外加应力的状态下发生,而且表现为台阶式裂纹。一般与钢的成分、脱氧方法以及加工过程等都有着显著了的联系,但是其它因素也不容忽视。 (1)材料性能
材料发生氢致开裂的敏感性随着材料屈服强度的升高而升高。因为高屈服强度钢允许了高应力的存在(外加载荷或残余应力),但是这样会造成两个方面的影响:1、因为渗透到金属内部的氢原子体积较大,扩散到晶格区域的氢原子可能在拉应力的作用下而膨胀,而且氢原子容易在应力集中的地方聚集;2、由于氢的作用导致材料的内聚强度降低,因此氢原子集中程度的提高以及应力的增加相互作用,一旦到达临界条件,裂纹就会出现。
湿硫化氢环境下,材料本身含有数量的氢有时也是引起材料氢致开裂的一个重要因素[64],这些氢可能是由于材料加工过程中形成,如焊接。这些氢由于沿着厚度方向的分布,影响了材料内部氢的浓度。容器钢材发生裂纹的深度取决于沿着壁厚方向的氢的浓度,如果氢的浓度低于临界氢浓度,裂纹可能就会停止扩展,所以这个氢的来源也应该在材料加工过程中考虑。
Taira等人[49]对经过不同处理的管道用钢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材料中包含贝氏体或者马氏体的“硬质”带对HIC十分敏感。材料夹杂物偏析区硬度控制在300HV以下,能够很好的消除材料对HIC的敏感性。氢致开裂一般在母材发生[42],但是近些年来,由于焊接构件在化工设备上的广泛应用,热影响区由于硬度较高,所以也会引发HIC[65]。不过,即使材料的硬度指标控制的很好( 普遍认为:P、Mn偏析以及诸如伸长状的MnS[67]以及簇状氧化物[60]等非金属夹杂物是引起材料氢致开裂的主要因素,因为这些夹杂物可能成为扩散到金属内部氢原子聚集的区域[68],而偏析区由于内部组织(马氏体或贝氏体)硬度较高,所以同样可能会成为HIC的起源处[63]。 按照原则来讲,材料在使用于酸性环境之前,要通过对内部夹杂物(尤其是MnS)的评价来确定材料的HIC敏感性。但是,现代无损检测手段还不能定量的对这些缺陷进行可靠的评价[69]。实际上,如MnS等夹杂物在钢材中以三维的形 21 第二章 湿硫化氢环境下球罐用钢损伤行为 态分布,但并不是成球形对称,而是碎断或者扁平状,所以必定会有一个方向对裂纹十分敏感(夹杂物的主轴方向),而这个方向,氢原子很容易聚集,并且在夹杂物与母材的界面移动,并且形成氢压导致金属与夹杂物分离,从而导致开裂[10],所以夹杂物的形态控制是提高材料抗HIC能力的重要措施[20]。在所有的夹杂物中,MnS的影响最为严重,所以这也引起了广大学者的研究兴趣。Miyoshi等人[70]早在1976年的研究认为:钢材轧制后,夹杂物长度的增加,会导致材料的HIC裂纹长度明显增加。 一般而言,材料对HIC的敏感性随着其硫含量的降低而降低[42,43,71],但是有学者却认为单纯的以S含量来评价其抗HIC性能并不可取,因为即使硫的含量在0.001%以下,但是由于钢中II型MnS夹杂物的存在,也有可能使材料发生氢致开裂[46]。 Domizzi等人[63]最近关于材料中硫含量以及硫化夹杂物的分布形态对材料氢致开裂敏感性的研究很值得借鉴。作者针对8种材料进行了试验研究,有些材料的开裂与夹杂物有关,如图2-6a所示;但是另一些夹杂物分布均匀的材料,其中的裂纹可能就会沿着厚度方向扩展,更趋向于台阶状,如图2-6b所示。另外,研究表明材料的抗HIC性能与S的含量或夹杂物的平均长度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是与两者的共同作用相关。 对于低温相变组织,在Mn与P等元素的偏析区域,其中包含贝氏体或马氏体硬质带,会对HIC十分敏感,而且一旦裂纹产生,可能就会沿着这些硬质带扩展。为了保证刚的材料级别以及抗HIC性能,必须要向钢中加入一些合金元素,但是这些元素又增加了钢中低温相变组织形成的可能。 诸多实践证明热处理工艺(如回火、淬火+回火等)能够造成偏析区马氏体组 10?m (a) 与延伸状夹杂物有关 (b) 台阶状裂纹 (a) Cracks associated with the elongated sulphides (b) Step-wise cracking 图2-6 氢致开裂裂纹形貌[63] Fig.2-6.The different shapes of HIC [63] 22 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液化石油气球罐再制造技术——试验研究与计算模拟 织的分解,提高材料抗HIC性能[65]。但是要采用热处理工艺完全消除材料的HIC敏感性是不可能的[42],因为热处理工艺的效果与材料内部的化学成分以及制造参数有很多的关系。 P也是影响材料抗HIC性能的关键因素。Taira等人[72]曾经对扎制后的管线钢中宽度小于50?m的偏析带成分作过分析,发现其中P的含量是母材平均含量的3-7倍,所以通常认为P是有害元素。P经常造成钢的“冷脆”,而且在钢的结晶过程中产生偏析;而且其原子半径较大,在?-Fe以及?-Fe中的扩散速率很小,所以在钢凝固过程中不易扩散,造成高P区与低P区。而钢在冷却过程中,会在高P区析出铁素体,而在低P区形成珠光体,这样就行成了铁素体与珠光体的分离,在轧制过程中出现带状组织[73]。 (3)环境因素的影响 Gelder等人[11]对APIX-65管道钢在不同的溶液中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溶液中硫化氢分压的升高,材料对HIC的敏感性就升高。而且发现在硫化氢分压低于0.06bar以下,所有溶液中的材料没有发生开裂现象。Ikeda[57]对普通钢以及含铜钢在饱和硫化氢的海水溶液中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普通钢发生在pH5.8以下时开裂。而Revie等人[74]对不同化学成分的管线用钢在酸性环境下发生HIC的临界氢浓度以及临界pH值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对不同H2S浓度的溶液中,由于材料成分不同,无法确定其临界pH值,有的材料在pH1.1以下都具有很好的抗HIC能力,而有的材料在pH5.9以上时,还能够迅速开裂。 Crake Length Ratio,CLR (%)5045403530252015105001020304050 LA2:5.05C-1.0Mn-Cu-Cr-Nb Y44:0.2C-0.9Mn-Nb-V LB1:0.05C-1.0Mn-Cu-Cr-NbExperiment temperature (℃) 图2-7 试验温度对不同材料抗氢致开裂性能的影响[75] Fig.2-7.The effect of test temperature on the HIC resistance of different metals[75] 23 第二章 湿硫化氢环境下球罐用钢损伤行为 Kowaka等人[75]对不同材料的HIC敏感温度进行了分析,如图2-7所示。从图中可以发现:材料最容易发生HIC的敏感温度是15~35℃。很多学者对这一敏感 温度区间作过解释:生成硫化铁保护膜随温度不同而组分不同,所以保护作用不同;随温度的升高,硫化氢浓度可能下降[58]。另外其它腐蚀性离子,如氰化物、Cl-,在湿硫化氢环境下,对材料的HIC敏感性的上升有促进作用。 2.3.3 应力诱导的氢致开裂(SOHIC) 这种开裂方式经常出现在焊接构件的热影响区以及高应力集中区。由于金属表面化学反应生成的氢原子向金属内部渗透,并且在夹杂物或缺陷区域聚集,然后形成氢压,并且产生很多微裂纹,这些微裂纹在外应力的作用下,会沿着厚度方向连接起来,最终导致设备的失效[27,40,64,76,77]。SOHIC首次案例是1984年美国Lemeont炼油厂胺吸塔爆炸[77]。所以,近些年来,这种开裂行为引起了广泛的注意。 引发SOHIC的原因可以分为外因与内因,外因主要是外加拉应力的作用或有较高的应力集中[27,78];内因主要是一些微观裂纹(包括硫化物应力开裂产生的裂纹,材料制造过程中产生的裂纹以及氢致开裂产生的裂纹),因为有这些微观裂纹可以吸附大量的氢原子,继而产生较大的氢压[42,79]。在很多的设备检测中,材料的SOHIC失效与SSCC失效有紧密的联系。裂纹可能起源于SSCC裂纹处,然后由于应力集中或外加载荷的作用,裂纹以SOHIC形态扩展,但是应该注意:SSCC并不是SOHIC的必要前提[42]。有很多实验室实验表明:如果材料所承受的应力超过其屈服应力的30%以上时,材料就可能发生SOHIC破坏 [40] 。可是这样的应力水平,在焊接构件的焊缝周围区域以及SSCC裂尖或者其 它类似于裂纹的缺陷内都有可能出现,所以近几年的设备失效很多是由于SOHIC所引起[76]。很多厂家采用焊后热处理工艺(PWHT)或热应力释放的方法来消除设备一些局部区域的应力集中及残余应力,一般能够将残余应力值降低到屈服应力的30%以内[80],但是操作应力可能会达到屈服应力的5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SOHIC还是有可能发生,所以采用热应力释放以及PWHT的方法并不能完全消除SOHIC发生的可能性[40]。 美国石油学会(API)与材料性能理事会(MPC)曾经联合进行过材料S含量对酸性环境下材料SOHIC敏感性的研究,很有参考价值。图2-8显示了在不同外 24 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液化石油气球罐再制造技术——试验研究与计算模拟 图2-8 材料恒载荷实验中断裂时间与材料硫含量之间的关系[67] Fig.2-8. Relationship between sulfur content and time to failure under constant loading [67] 加载荷的情况下,不同含硫量设备用钢的失效时间,采用失效时间的方法表征材料对于穿透裂纹的敏感性。从图中可以看出,SOHIC敏感性随材料硫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尤其在高应力的情况下。但是同时他们同时认为含硫量低的材料具有很好的抗HIC性能,但是如果在非常苛刻的酸性环境中,较高的外加载荷以及残余应力也能增加低含硫量的材料SOHIC敏感性。 材料中微观带状组织对材料的SOHIC敏感性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般认为引起材料SOHIC的应力有一个下限值,而这个值与材料内部的微观带状组织有一定的关系,有学者[81]认为降低材料中Mn的含量或采用扩散处理,使显微偏析降低,并且采用TMCP方法使材料内部的珠光体团或伪珠光体细小分散,来提高下限临界应力,是控制材料发生SOHIC的有效方法。 2.4 设备制造以及残余应力对酸性环境下设备失效的影响 2.4.1 我国压力容器存在的共性问题 1997年,中国石化公司对36家石化企业1166台高强钢压力容器调查表明: 25 第二章 湿硫化氢环境下球罐用钢损伤行为 117台容器在服役过程中产生裂纹;922台存在硫化氢等腐蚀介质的作用[82],有失效的可能。我国现役压力容器很多是在70~80年代制造而成,这些容器随着服役年限的增长,其设计寿命在逐渐的减少,而且由于当时制造工艺不完善,容易遗留“先天”缺陷,这些容器在酸性介质中具有较高的开裂敏感性。 另一方面,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产以及中东原油酸性以及含硫量逐年升高,给设备应力腐蚀开裂造成了很好的外部环境,这些使得近年在很多石化厂中设备酸性介质中的腐蚀事故直线上升,可以认为腐蚀问题是目前困扰石化企业生产装置安全运行的首要问题,尤其是含有硫化氢介质下的腐蚀。 2.4.2 设计制造的问题[66,83-86] 由于石油化工设备设计与制造的原因,造成湿硫化氢环境下开裂问题日益增多,综合而言,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很多工程师认为选用含硫量较低的材料或者Mn:S较高的材料,在酸性环境下具有很低的氢损伤开裂敏感性,但是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认为:材料的氢损伤敏感性与夹杂物的形态控制、轴心偏析以及氧化物含量同样有关,所以不能为了降低材料的氢损伤敏感性,而一味的降低其含硫量;相反,并不能完全认为高含硫材料就对氢损伤行为敏感; (2)有些学者呼吁热处理能够消除材料的氢损伤敏感性,但是如果热处理工艺选取不当,材料的氢损伤敏感性并不会下降。最近有研究表明:淬火+回火的热处理工艺可能降低材料的裂纹扩展速率,但不能消除造成材料强度丧失的台阶式裂纹敏感性。 (3)一些学者参照NACE标准(对于介质为气体,设计压力<448kPa;对于介质为多相系统,设计压力<1551kPa)进行容器设计,认为可以避免SSCC或HIC发生的可能。但是实际上,这个标准的制定来源于实验室环境(空气中)。而且,酸性环境与水相的化学成分、pH值以及硫化氢分压等因素有关,所以,应该注意:设备的氢蚀行为并不是不能在低压容器中发生。 (4) 低合金高强钢的焊接过程中,如果焊缝金属与母材成分相似,热影响区与焊缝金属将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或贝氏体的转变,这些组织具有淬硬性,而这些组织对氢损伤行为十分的敏感,这为材料的失效产生了内因;而这处残余拉应力与工作应力在焊缝区域叠加,其值可能会大于材料的屈服强度,在这 26 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液化石油气球罐再制造技术——试验研究与计算模拟 样的拉应力水平下,材料容易发生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或氢致开裂,这就为材料的失效产生了外因。普遍认为,焊后热处理(PWHT)能够提高材料抗氢损伤的能力,这主要表现在两点:1)高强钢在焊接过程中会发生一些塑性变形,而且在热作用下可能导致应变时效,使得钢材的塑性降低,脆性转变温度升高,从而导致设备脆断,而PWHT则可能消除焊接构件中的应变时效,使材料的韧性恢复,降低硬度;2)降低焊接残余应力,减少总体应力水平。但是有些研究认为PWHT的作用只能减小材料发生氢损伤的概率,但不能完全消除;而且PWHT能否降低接头位置的开裂敏感性取决于钢中的化学成分以及焊接参数的选取[3]。 参考文献 [1] Gunter Schmitt, Lidger Sobbe, Wolfgang Bruckhoff. Corrosion and hydrogen-induced cracking of pipeline steel in moist triethylene glycol diluted with liquid hydrogen sulfide. Corros.Sci.1987, 27(10/11): 1071-1076 [2] H. I. McHenry, D. T. Read, T. R. Shives. Failure analysis of an amine-absorber pressure vessel. Mater.Performance.1987, 26(8): 18-24 [3] J. E. Cantwell. LPG storage vessel cracking experience. Mater.Performance. 1988, 27 (10):79-82 [4] Gutzeit Joerg. Process changes for reducing pressure vessel cracking caused by aqueous sulfide corrosion, 1992 Plenary lecture. Mater.Performance.1992, 31(5): 60-63 [5] Michel Bonis, Jean-Louis Crolet. Practical aspects of the influence of in situ ph on h2s-induced cracking. Corros.Sci.1986, 27(10/11): 1059-1070 [6] J. L. Crolet, M. R. Bonis. PH measurements in aqueous CO2 solutions under high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Corrosion.1983, 39(2): 39-46 [7] C.J. Jr. McMahon. Hydrogen-induced intergranular fracture of steels. Eng.Fract Mech. 2001, 68(6): 773-788 [8] J. N. Al-Hajji, M. R. Reda. Corrosion behavior of low-residual carbon steels in a sour environment. Corrosion.1993, 49(5): 363-371 [9] Anon. Corrosion in sour media. Process.Eng. 1986, 67(2): 65-66, 69 [10] Yong-Ji Weng, B. E. Wilde. Effect of test specimen orientation on the hydrogen-induced cracking rating of linepipe steel in the NACE TM0284-84 test. Mater.Performance. 1988, 27(3): 31-34 [11] K. Van Gelder, M. J. J. Simon Thomas, C. J. Kroese. Hydrogen-induced cracking: determination of maximum allowed H2S partial pressure.Corrosion,1986, 42(1): 36-43 [12] Huang Her-Hsiung, Tsai Wen-Ta, Lee Ju-Tung. Cracking characteristics of A516 steel 27 第二章 湿硫化氢环境下球罐用钢损伤行为 weldment in H2S containing environments. Mater.Sci.Eng.A.1994, A188(1-2): 219-227 [13] P. W. Bolmer. Polarization of iron in H2S-NaHS buffers.Corrosion.1965,21(3): 69-75 [14] G. I. Ogundele, W. E. White. 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corrosion of carbon steel in sour gas environments: effects of H2S and H2S/CO2/CH4/C3H8 mixtures. Corrosion.1986, 42 (7): 398-408 [15] S. M. Wilhelm, D. Abayarathna. Inhibition of hydrogen absorption by steels in wet hydrogen sulfide refinery environments. Corrosion.1994, 50(2): 152-159 [16] B.G. Pound, G. A. Wright, R. M. Sharp. Anodic behavior of iron in hydrogen sulfide solutions. Corrosion.1989, 45(5): 386-392 [17] David W. Shoesmith., Peter. Taylor, M. Grant. Bailey, et al.. Formation of ferrous monosulfide polymorphs during the corrosion of iron by aqueous hydrogen sulfide at 21 degree C. J.Electrochem.Soc.1980, 127(5): 1007-1015 [18] A. Miyasaka, K. Denpo, H. Ogawa. Environmental aspects of SCC of high alloys in sour environments.Corrosion.1989, 45(9): 771-780 [19] NACE standard MR-01-75.Standard materials requirements-sulfide stress cracking resistance metallic materials for oilfield equipment.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rrosion Engineers, Houston [20] M. Sauvage. Requirement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pressure vessels for wet H2S service. Weld.Res.Counc.Bull.1992, 374:72-81 [21] 姜放, 饶威. 酸性环境下压力容器用钢及腐蚀防护新发展. 天然气工业. 1999, 19(1): 94-97 [22] R. S. Treseder., T. M. Swanson. Factors in sulfide corrosion cracking of high strength steels. Corrosion. 1968, 24(2): 31-37 [23] 米占秋. 余英姿.输气管道的硫化物应力腐蚀(SSC)问题. 焊管. 2000, 23(5): 6-9 [24] D. R. Morris, V. S. Sastri, M. Elboujdani, et al.. Electrochemical sensors for monitoring hydrogen in steel. Corrosion. 1994, 50(8): 641-647 [25] Y.-M. Wu. Applying process modeling to screen refining equipment for wet hydrogen sulfide service.Corrosion.1998, 54(2):169-173 [26] Z. A. Dr. Foroulis. Role of solution pH on wet H2S cracking in hydrocarbon production. Corros.Prevent.Contr.1993, 40(4): 84-89 [27] H. U. Schutt. Intergranular wet hydrogen sulfide cracking. Mater.Performance. 1993, 32(11): 55-60 [28] R. A. Jarman, L. L. Shreir. Corrosion of jointed structures - part II. Weld Met. Fabr. 1987, 55(8): 444, 446-448, 450 [29] Asahi Kawashima, Koji Hashimoto, Saburo Shimodaira. Hydrogen electrode reaction and hydrogen embrittlement of mild steel in hydrogen sulfide solutions. Corrosion.1976, 32 (8): 321-331 28 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液化石油气球罐再制造技术——试验研究与计算模拟 [30] NACE standard RP0296-96: Guidelines for detection,repair,and motigation of crackig of existing petroleum refinery pressure vessels in wet H2S environments. Houston, TX: NACE, 1996 [31] K. Videm, J. Kvarekval. Corrosion of carbon steel in carbon dioxide-saturated solutions containing small amounts of hydrogen sulfide. Corrosion. 1995, 51(4): 260-269 [32] Canada National Energy. Board.Public inquiry concerning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on Canadian oil and gas pipelines. Resport of the inquiry.1996.11 [33] J. B. Sardisco, R. E. Pitts. Corrosion of iron in an H2S-CO2-H2O system Mechanism of sulfide film formation and kinetics of corrosion reaction. Corrosion.1965, 21(8): 245-253 [34] N. Totsuka, Z. Szklarska-Smialowska. Hydrogen induced igscc of two unsensitized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s in high-temperature water. Corrosion.1988, 44(2): 124-126 [35] R. R, Petrie, E.M. Jr..Moore, Determining the suitability of existing pipelines and producing facilities for wet sour service. Mater.Performance.1989, 28(6): 59-65 [36] 唐建群, 张礼敬, 张显程等. LPG球罐应力腐蚀分析.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3, 25 (1): 84-88 [37] R. D. Merrick. Refinery experiences with cracking in wet H2S environments. Mater. Performance.1988, 27(1): 30-36 [38] NACE Standard MR0175-96: Sulfide stress cracking-resistant metallic materials for oilfield equipment. Houston,TX:NACE,1996 [39] 张学元, 杜元龙. Fe的硫化物膜对UNSG11180钢在含H2S的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 为影响.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1997, 9(1): 19-23 [40] Robert D. Merrick. An overview of hydrogen damage to steels at low temperatures. Mater.Performance. 1989, 28(2): 53-55 [41] C. P. Ju., J.M. Rigsbee. Role of microstructure for hydrogen-induced blistering and stepwise cracking in a plain medium carbon steel. Mater.Sci.Eng. 1985, 74 (1): 47-53 [42] Gerrit. M. Buchheim. Ways to deal with wet H2S cracking revealed by study. Oil .Gas J. 1990, 88(28): 892-896 [43] M. S, Cayard. R. D. Kane. Large-scale wet hydrogen sulfide crack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metallurgical, mechanical, and welding variables. Corrosion. 1997, 53 (3): 227-233 [44] R. D. Kane, M. Watkins, J. B. Greer. Improvement of sulfide stress cracking resistance of 12% chromium stainless steels through heat treatment.Corrosion.1977, 33(7): 231-235 [45] M. Kimura, N. Totsuka, T. Kurisu, et al.. Sulfide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of line pipe. Corrosion. 1989,45(4): 340-346 [46] T. Taira, K. Tsukada, Y. Kobayashi, et al. Sulfide corrosion cracking of linepipe for sour gas service. Corrosion. 1981, 37(1): 5-16 [47] H. Pircher, G. Sussek. Testing the resistance of welds in low-alloy steels to hydrogen- 29 第二章 湿硫化氢环境下球罐用钢损伤行为 induced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Corros.Sci. 1987, 27(10/11): 1183-1196 [48] D. Tromans, S. Ramakrishna, E. B. Hawbolt.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of ASTM A516 steel in hot caustic sulfide solutions - potential and weld effects. Corrosion.1986, 42 (2):63-70 [49] T. Taira, Y. Kobayashi, K. Matsumoto, et al.. Resistance of line pipe steels to wet sour gas.Corrosion.1984, 40(9): 478-486 [50] M. Barteri, F. Mancia , A. Tamba, et al.. Engineering diagrams and sulphide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of duplex stainless steels in deep sour well environment. Corros Sci. 1987, 27(10/11): 1239-1250 [51] Yoshino Yuichi. Low alloy steels in hydrogen sulfide environment. Corrosion. 1982, 38(3): 156-167 [52] Yoshino Yuichi. Metallurgical influences on the hydrogen uptake by steel in H2S environment. Corrosion. 1983, 39(11): 435-444 [53] 赵明纯, 单以银, 李玉海等. 显微组织对管线钢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金属学 报. 2001, 37(10): 1087-1092 [54 ] Stephen W. Ciaraldi. Microstructural observations on the sulfide stress cracking of low alloy steel tubulars. Corrosion. 1984, 40(2): 77-81 [55] E. Snape. Role of composition and microstructure in sulfide cracking of steel. Corrosion.1968, 24(9): 261-282 [56] L. M. Dvoracek. High strength steels for H2S service. Mater.Performance. 1976, 15(5): 9-12 [57] 张旺峰, 徐卫军, 俞强等. 带状组织对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研究.兰州铁道学 院学报. 1998, 17(2): 56-59 [58] 小若正轮. 金属的腐蚀破坏与防蚀技术.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6 [59] B. D. Craig, J. K. Brownlee, T. V. Bruno. Sulfide stress cracking of nickel steels. Corrosion. 1992, 48(2): 90-96 [60] E. Mirabal, S. Bhattacharjee, N. Pazos. Carbonate-type cracking in an FCC wet gas compressor station. Mater.Performance.1991, 30(7): 41-45 [61] 张旺峰, 季根顺, 黄淑菊. 带状组织对SSCC和CO2腐蚀的影响.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1998, 24(4): 19-22 [62] Jr He Townsend. Hydrogen sulfide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of high strength steel wire. Corrosion.1972, 28(2): 39-46 [63] G. Domizzi, G. Anteri, J. Ovejero-Garcia. Influence of sulphur content and inclusion distribution on the hydrogen induced blister cracking in pressure vessel and pipeline steels. Corros.Sci.2001, 43(2): 325-339 [64] M. S. Cayard,R. D. Kane,L. Kaley, et al. Research report on characterization and monitoring of cracking in wet H2S service. Weld.Res.Counc.Bull.1994, 396: 1-121 30
正在阅读:
湿硫化氢对金属的腐蚀04-25
2015年中国防静电产品投资战略研究报告09-01
某项目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04-20
辽宁省安全生产管理条例08-16
奶茶店项目创业计划书范本标准版04-16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03-05
阶段小测试试题及评分标准10-22
点阵圆点创意世界地图PPT模板04-21
《学术英语综合》 季佩英版 课文翻译12-01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硫化氢
- 腐蚀
- 金属
- 大学英语复习题库
- 〔2008〕11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
- 中药化学题 - 北京中医药大学精品
- U型桥台施工方案(已批)
- 试卷管理规范
- 执行异议案例-认定生活必需费用
- vc面试题
- Oracle FORMS BUILDER开发最全常用代码 - 图文
- 国发(2010)19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
- 藏俊著《唯识比量钞》解题
- 关于储罐施工现场自动焊焊接纵横缝的工艺及焊接角变形
- 建设工程质量、进度、投资控制练习题
-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生字词语大全
- 房地产市场营销中客户消费心理与
-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证明题汇总
- 姜家河煤矿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第一阶段工作总结
- 网络互联技术实验手册第一部分 - 图文
- 最新大学生入党申请书2000字左右 doc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课练 - 图文
- 中学政治中考复习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