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高效性

更新时间:2023-07-26 20:0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如何提高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高效性

在当前这一时期入园难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当大多数人都在关注着入园的时候,可否有人关注到幼儿入园后的教育问题。班级的增容必然导致教师在活动中的关注度下降,活动效率必然低下。如何能够在如此的班容量中高效的完成教学活动,已经成为了我们幼儿园教师的当务之急。

何为高效教学?是指在常态的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幼儿积极主动学习思维的过程,在有效的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促进幼儿获得多方面的高效发展。

幼儿园的小组教学已经成为了过去,因为它的效率太低了,而在集体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热闹”的活动,表面上幼儿都在活动着、忙碌着,但在课后反思中教师会发现很多幼儿没有掌握这个活动的重点,只是浮于表面的“玩”,到底是玩什么、怎么玩,幼儿并没有掌握。特别是在数学活动中,探究内容选择不当,教师问题的设置缺乏探究性;活动中教师过多的指导;活动的组织缺乏科学性;过于依赖“预设”,缺乏“生成”艺术等等这些,教师由于过多的追求表面化的东西,导致丢失了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效益”。这种效益是有效的、高效的。也就是说,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幼儿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选择有教育价值的教学内容、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和选择有效的方法手段是高效教学的核心。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怎样才能使自己所组织的活动达到有效或高效呢?

下面就以数学教育为例,谈谈我的几点感受:

一、选择有教育价值的、贴近幼儿生活的数学教育内容,这是高效教学的前提。

《纲要》中五大领域的总目标明确指出:“结合年龄段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幼儿的,具有教育意义和价值的教学内容”。在科学领域的目标中也强调了:“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所以,对教学内容的选材上要进行价值分析,思考其蕴涵的教学的价值。例如:小班数学活动《给玩具宝宝找家》,此活动内容来源于幼儿在园每天都要接触的玩具中,玩过的玩具每次都要收拾,摆放好,当然,在每次的收拾玩具中总是有个别的孩子会不小心把一两个玩具放错篮子。就是抓住这一契机,我确定了进行玩具分类的教学内容。我在充分把握教学内容的价值后再分析和思考:哪些价值是可以在本次活动中挖掘利用的,哪些是可以在游戏和日常活动中渗透的,以此确定活动的教学侧重点。

二、制定适宜的教学活动目标,这是高效教学的基础。

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规定着教学活动实施的基本方向,对教学活动的深度与广度有明确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数学活动中,明确的

教学活动目标是教学过程中体现高效性的重要前提。所以在目标的制定上要结合本班幼儿实际发展需要和现有的水平、经验及个体差异进行制定。比如序数活动《搬家》活动目标:1、借助生活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对序数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2、在操作中感知两个维度下的序数排列,练习用序数词表达物体的位置。3、培养幼儿对于序数由具体到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前两个目标就有所重复,而第三个目标就过大,不够具体明确,缺乏操作性。于是,根据要求我又重新界定了目标,1、借助生活情境,通过游戏的方式感知两个维度下的序数排列。

2、大胆探索并能够运用序数词表述物体的位置,感受序数的有趣。这样的表述更便于教师理解与操作,当然我们还要注意各领域目标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克服只重知识,轻能力、态度、情感的做法。

三、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这是高效教学的核心。

在幼儿阶段,游戏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幼儿最喜闻乐见的,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和生动活泼的游戏紧密结合起来,能够使幼儿自发地应用数学知识去获得有益的经验。例如小班5以内点数活动《我爱我家》,从名称我们就可以看出我们创设的情景是幼儿最熟悉、最喜欢的地方——家,通过让幼儿自己介绍,自己拼摆,在主动探索中掌握点数的方法。而中班序数活动《有趣的序数》,则是取材于幼儿身边的事情——旅游,让幼儿在观赏照片中,通过教师的引导感知序数的存在,并通过切身的经历去认识门牌号,理解门牌号的含义。大班活动《左?右?》更加凸显了游戏的情境,幼儿从始至终一直在“玩”,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幼物互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了幼儿的探究欲望。

四、选择适宜的操作材料,这是高效教学的工具。

数学活动中操作材料作为一种无声的教材、一种软环境,成为刺激、建构幼儿思维发展的一座桥梁。通过材料模拟出事物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启发幼儿感知数、量、形、方位等数学知识和对应、大小、多少等数量关系,促使幼儿在对材料的操作的过程中,借助对材料地操作“破译”其中隐含的数学关系,借助外部动作实现建构,变被动理解为主动内化,这样的操作有利于幼儿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正如皮亚杰所说:“幼儿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进行假论、归纳、演绎、判断和推理”。幼儿形成数概念只有通过自身的大量感知及对环境的操作实践才能逐步确立。如用塑料瓶可以进行多种功能的数学游戏,不同大小的塑料瓶,用不同颜色在瓶盖贴上数字,瓶身贴上相应的圆点,就可以根据数字与圆点的匹配玩拧瓶盖游戏,还可以玩按数放豆的游戏以及根据瓶子颜色、大小、高矮进行分类或排序游戏等等。在材料的提供中,教师也应当注意无论是材料的选择还是制作,都应当体现以游戏为主而不是纯粹的操作,应当为孩子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操作、学习,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去探索、发现、思考和建

构。当然,操作材料的提供也应当考虑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在一次教学活动中高效从哪里体现?幼儿的吸收就是最好的体现,怎样才能够让所有的幼儿在一次活动中都有所收获?如中班《有趣的序数》,幼儿为客人去找房间,同样的材料能力强的幼儿会找的很准很快,而能力弱的幼儿根本无法完成,怎么办?这就需要教师去分析材料,挖掘材料的深层价值。在这个活动中,我对幼儿的操作材料加入了辅助工具——带数字的卡尺,透明的自检卡片,可增加的楼房操作板。将幼儿分为四个能力区,对能力相对较好的幼儿可自行完成任务并通过自检卡自己检查对错;对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我会提供带数字的卡尺,辅助幼儿操作;对能力低的幼儿我会直接提供自检卡让其一一对应进行粘贴;对能力强的幼儿我会增加其楼层的高度,让其操作。可见,操作材料很重要,层次鲜明的材料能够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都得到发展,感受成功的乐趣。

总之,高效的数学教育活动注重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目标的制定,兴趣的培养,操作材料的使用,在活动中要关注幼儿学得怎么样,得到多少,得到些什么,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要在教学活动中把幼儿所有的热情都调动起来,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在不断成功的体验中,觉得数学活动非常有趣,数学知识非常有用,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可见数学的存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h1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