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课

更新时间:2024-04-01 04:2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课

【案例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前些日子有幸参加了县小学数学研修班学员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在听完南老师执教的《折线统计图》后,让我对《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论述有了更充分的感知。

【教学过程】

《折线统计图》人教版新教材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七单元。本单元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能根据折线的起伏变化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之初,教师以悲伤的音乐、优美的课件,引导学生们观看了中国的十大濒危动物。紧随其后出示了:东方之珠:朱鹮,1981年只有7只,该如何考察它们保护的情况?继而给出一份近十年来朱鹮数量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再由条形统计图过渡到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新知折线统计图,在此基础上展开本堂课新知识的教学。在课即将结束时,悲伤的背景音乐,配以感人的话语、令人深思的提问“此时,让你重新去看这条线,又会有怎样的思考?”把整堂课的气氛推向了高潮,但留给我们的却是无限的深思。

【课后反思】

多次听过南老师执教的课,但每次听完她的课,总会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其中自然与南老师平时对于教材的不断钻研和思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听完《折线统计图》一课,给人最大的感觉是:教师充分发掘教学契机渗透环保意识,让环保意识在心灵深处滋养。下面我就本堂课在素材选择和问题设置两方面如何突出“环保”这一主题做以简单的分析:

一、素材的选择突显环保

数学中的环保问题不像语文来的直接,以具体的文字形式给予表达,而是以数字的面目展示出来,南老师充分挖掘了学生生活中的相关素材,让整堂课自始至终都充满浓郁的环保意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南老师在巩固环节中,所给出的几份统计图的名称:

·未来10年可能灭绝的各种动物种类统计 ·大熊猫近30年来数量变化统计 ·我国人口增长变化情况统计图 ·我国城镇污水排放总量变化统计图

·我国造林面积变化情况统计图 ·我国自然保护区增长情况统图 ·近几十年长江自然豚数量统计图

看过以上几份统计图的名称,我们不难发现南教师所选取的所有素材,自始至终都是围绕环保这一主题展开。

二、问题的设置明确环保

南老师不着痕迹地将环保意识渗透在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掌握了数学知识,又滋长了环境意识。下面笔者就知识的巩固环节做一简单的分析:

首先,南老师提问“下面情况用哪种统计表表达更为合理些?”紧接着给出“未来10年可能灭绝的各种动物种类统计”和“大熊猫近30年来数量变化统计”两份统计表, 当学生给出答案之后,老师继续追问“为什么?”这样的提问设置让学生在做出选择之后,明白了自己做出这一判断的原因。在原因中感受我们学了折线统计图之后,并不是对前面所学的条形统计图的简单否定,而是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更直观感受其间动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

其次,在接下来的“大熊猫近30年来数量变化统计”给出的三个图中,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这一点。“为什么数量一样,年份一样,表达会不一样?”关键还在于我们处于何种角度,政府、环保人士、中间团体在面对同一问题时,应做怎样的选择,来明确自己所处的立场。

再次,在依次给出的“我国人口增长变化情况统计图”至“我国自然保护区增长情况统图”四表中,南老师都提出了相同的三个问题“1、从整体上看图,总体变化趋势2、哪两年上升最快3、预测今后的变化趋势”。从趋势中明确我国目前的现状,从上升最快两年中猜测其中可能出现的原因,在预测趋势中意识环境的保护刻不容缓。

最后,在给出“近几十年长江白鱀豚数量统计图”。在看到表后,我们感受到的是白鱀豚数量急剧下降,濒临灭绝的威胁。再加上悲伤的背景音乐,配以小姑娘动情的解说,说出了长江里的最后一只白鱀豚的心声。让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都得以刺激,感受到对白鱀豚加强保护,将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当前越来越多的各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冲刺着我们的眼球,但像南老师这种以一个主题贯穿课堂始终的教学,倒是初次见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

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南老师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将它寓于课堂教学内容,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重组。但南老师对于教材的重组创造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真正做到了走进教材、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其自身俨然已经成为一本活教材。其对于教学内容的重组创造以深刻领悟教材设计意图、教学目标为基础,因此她的这堂课虽“环保”主题鲜明,但蕴含期间的却是浓浓的“数学味”。其对《折线统计图》的教学,为我们老师今后开展数学主题课研讨提供了一个范例。

数学教学不应只是刻板的知识传授,而应该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把研究的目光注视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学生的生活是五彩斑斓的,充分利用起来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源泉。让数学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gm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