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路桥集团等单位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更新时间:2024-06-18 15:0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甘肃路桥集团等单位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本报讯(记者 曹海平 马 季)6月6日下午,中华全国总工会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甘肃)授旗仪式在宁卧庄礼堂隆重举行,我省30个先进集体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我省交通系统的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抢险队、省运管局救援队、陇南公路总段碧口公路管理段石洞滩养管站、天水公路总段和甘南公路总段工程处5家单位榜上有名。甘肃省委副书记刘伟平,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孙效东等领导为受表彰的单位授旗。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广大职工众志成城、顽强拼搏,为抗震救灾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抗震救灾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特别是灾后重建更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广大职工继续发扬抗震救灾的精神,在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中切实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的作用。基于此,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出通知,决定在全国职工中开展以“抗震救灾作贡献、重建家园立新功”为主题的“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并表彰一批在抗震救灾中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医疗救助、卫生防疫、基础设施抢修、受灾群众安置、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先进集体,授予其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称号。 刘伟平为我省交通系统获奖单位授旗,省交通厅副厅长杨映祥和有关单位负责人代表上述5家单位从刘伟平手中接过“工人先锋号”旗帜。杨映祥表示,这些荣誉是对我省交通系统抗震救灾工作的充分肯定,交通系统要以此为动力,进一步做好交通运输保障工作,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建设。

全力以赴为灾后重建提供交通保障

本报讯(记者 刘国安 张 磊)6月11日,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驻部纪检组组长杨利民,部财务司司长许如清,驻部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局局长钟华等一行在省交通厅领导杨咏中、王吉祥的陪同下,慰问了战斗在公路抢险一线的甘肃交通职工,视察了我省抗震救灾公路抢险工作。

当天下午,杨利民一行沿省道205线江武公路察看了我省交通部门的抗震抢险保通工作。当晚,在设在陇南市武都区的省交通厅抗震救灾公路抢险指挥部的帐篷里,杨利民一行听取了省交通厅厅长杨咏中对我省交通部门抗震救灾公路抢险保通和积极支援四川灾区的公路抢险救灾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甘肃交通部门在汶川地震后所做的各项工作。他指出,甘肃交通部门在确保自身抢险保通工作的情况下,第一时间进入四川境内,积极支援四川重灾区的公路抢通工作,切实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倡导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杨利民强调,从目前情况分析,余震有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甘肃交通部门要对下一阶段工作的艰巨性有充分的认识,切实关心好战斗在公路抗震抢险保通第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要在抢险保通和灾后重建资金的使用上做到阳光、透明,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切实服务好灾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要把灾后重建与灾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有打恶仗、打持久仗的思想准备,以更加顽强的精神和毅力,全力以赴做好灾后重建交通保障工作,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作出更大的贡献。

不畏艰险挽狂澜 众志成城保畅通

——甘肃交通部门抗震救灾公路抢险保通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刘国安 曹海平 段兰芬

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使灾区交通基础设施严重损毁。深入灾区抢险、转移被困群众、运送救灾物资,刻不容缓的救灾任务急切需要交通的承载,党和人民把期待的目光紧盯

在了交通的恢复和通畅!在此非常时刻,甘肃省交通厅党组迅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紧急战略部署,动员全省交通系统各单位和广大职工,在突如其来的巨大灾害面前沉着应对,不避艰险,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抢险第一线,为灾区的群众打通了一条条拯救生命和重建家园的生命线。

被阻断的交通生命线

震级高达里氏8.0级的汶川地震波及到我省大部分地区。陇南、甘南、天水、平凉、庆阳等地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遭到了严重毁坏,陇南地区交通受灾尤为严重。地震后,通往陇南的国道212线和省道206线、205线全部受阻,农村公路大多毁坏中断,受灾最严重的陇南市武都区和文县一时成为“孤城”。

据统计,大地震瞬间造成的巨大破坏,使全省9条国道主干线、26条省道、28条县道(专道)受到严重损毁,部分路段中断。共造成塌方(落石)3052处693万多立方米,路基沉陷1516处167万立方米,路基缺口1385处222万立方米,路面沉陷、裂缝、翻浆等658公里,桥梁裂缝、梁体位移、破损、桥台开裂、防护工程破损、桥头沉陷等287座。

同时,地震还造成我省104条乡道、1251条村道交通中断,96.4万余名群众受困。乡、村道受损路基1344条/6493公里,挡墙946处/14万多立方米,桥梁(含吊桥)312座,涵洞1335道,塌方8789处/800多万立方米。地震使灾区群众遭受重大伤亡,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水运设施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陇南碧口库区和白龙湖库区部分码头和海事管理站房损毁,庆阳、平凉等地部分码头出现裂缝。共计受损码头13处,受损房站2830平方米,护岸塌方500立方米。徽县嘉陵江段因山体滑坡,河道中形成100米长、30米宽的堵塞坝体,回水达到2000余米。

重大地震灾害之后频繁发生的次生地质灾害,又使陇南重灾区的部分国、省道和大部分县、乡、村公路时常被损毁和阻断。在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破坏下,灾区公路常常是刚刚修好又被损毁,昨日打通今天又被阻断,为交通职工抢险救灾和保通保畅工作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灾害面前的抉择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公路交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生命联系得如此紧密。抢救生命,抢运物资,抢险救灾,地震把交通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推到了担当重任的最前线。

5月12日地震发生后,省交通厅采取果断措施,紧急通知陇南、甘南、天水等地公路、运输、征稽、水运部门立即开展受损情况的调查和统计工作,同时启动应急预案,全力投入公路抢险救灾保通工作。当日下午7时,省交通厅指派省公路局负责同志随陆武成副省长赶赴陇南,指挥陇南的抢险救灾工作。

5月13日凌晨2:00,杨咏中厅长按照省委的部署,根据陇南受灾情况,对公路抢险保通工作作了进一步的安排,增派天水、白银、甘南公路总段的人员、机械、物资连夜赶赴陇南,在省公路局和陇南公路总段的统一指挥下,全力投入陇南的公路抢通工作。

5月13日早8:30,杨咏中厅长又紧急召开抗震救灾专题会议,对陇南公路抢险保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安排。会上成立了以杨咏中厅长任组长,副厅长辛平和总工程师李睿任副组长的省交通厅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建立以副厅长辛平任总指挥、省公路局局长和陇南公路总段段长任副总指挥的陇南前线抗震救灾指挥部,全面负责一线的抢险救灾、抢通保畅工作。同时制定了为部队开赴灾区提供道路运输保障、对通往陇南方向的收费路一律开辟运送抗震救灾人员物资的专用通道、灾区路政部门组织人员24小时进行公路巡查、抽调部分大型机械设备随时开赴灾区参与救援等一系列应急措施。随后,杨咏中厅长、辛平副厅长、李睿总工程师分别带队深入陇南、天水、甘南、平凉、庆阳抗灾一线指挥公路抢通工作。

(下转11版)

交通运输部公路司司长戴东昌称赞支援四川的甘肃交通抗震救灾抢险队员时说: “每位抢险队员都是英雄”

本报讯(记者 王生朝 邓 强 张兵生)6月8日,交通运输部公路司司长戴东昌率领有关人员,到四川省茂县叠溪镇慰问了支援四川的甘肃交通抗震救灾抢险队员。戴东昌说,在甘肃陇南、甘南等地受灾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甘肃交通系统派出3支抢险突击队支援四川,充分展示了甘肃交通行业的风采和甘肃交通人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他称赞支援四川的甘肃交通抗震救灾抢险队是英雄的团队,每位抢险队员都是英雄。

汶川地震发生后,甘肃省交通厅在全力组织力量奋力抢通省内受灾地区道路交通的同时,积极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派出3支抢险突击队,对重灾区四川省阿坝州给予了援助。目前,甘肃交通抗震救灾抢险队还有41名抢险队员和13台机械设备坚守在援川抗震保畅的一线。

戴东昌在慰问时说,汶川地震之后,甘肃交通抗震救灾抢险队出动最早,并承担了艰巨的任务。根据交通运输部部署,甘肃交通抗震救灾抢险队从北向南一路打下来,经黑水、松潘、九寨沟,实现了“多头并进、中间开花”战略目标,为抢通“生命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生命线”打通之后,甘肃交通抗震救灾抢险队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往前走,扩大了战果,巩固了已有的成绩。抢险队员克服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冒着生命危险,和余震、泥石流等灾害决战,每位抢险队员都是英雄。

陇南农村公路灾情信息网开通

本报讯(通讯员 范沈强 李向阳)6月4日下午14时,陇南市农村公路灾情信息网开通仪式在省交通厅抗震救灾公路抢修指挥部举行。省交通厅抗震救灾公路抢修总指挥、省交通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咏中宣布陇南市农村公路灾情信息网开通,并现场与文县范坝乡枣树村信息员张文革通话,询问了监管路段的通行情况。 目前,陇南市抗震救灾工作已基本转入灾后重建阶段,这一阶段交通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千方百计巩固抢通成果,100%确保农村公路通行无阻。但是这次震灾对公路交通设施造成的损毁极其严重,加之余震不断,暴雨频发,滑坡、泥石流不断发生,随时都有中断的可能,保通难度很大。为了在第一时间掌握灾情、处理险情,及时调配抢险队伍和机械设备,确保道路畅通,陇南市交通局针对实际,建立了省、市、县(区)、乡(镇)、村信息快速反馈机制,并在县道、乡道、村道的滑塌、泥石流易发线路、危险桥梁、隧道和重灾区沿线乡镇、村社指定专人,作为道路排险保通专职信息员,设立信息网点,每天对负责路段进行巡查,同时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反馈到各县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并逐级上报,为及时启动抢险保通机制和保障救灾物资的及时运输奠定了基础。截至5月30日,全市重灾区的95个乡镇、1520个行政村已配备了335名专职信息员。

杨咏中指出,陇南农村公路灾情信息网开通后,对实施以市和县乡为主的农村公路监控、养护和保通系统,建立以村为主的自查自保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要求,在接到信息员的报告后,要在第一时间记录在案,及时进行分级决策,把保通工作落到实处。信息员要忠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随时巡查负责的路段,发现灾情及时向当地政府和省交通厅抗震救灾公路抢险指挥部报告,以便迅速组织人员机械进行抢修,为社会提供一条安全畅通的钢铁运输线和生命保障线。

我省交通部门为灾后重建提供交通运输保障

本报讯(记者 段兰芬 王世琦 马 季)从6月4日开始,全省交通系统的抗震救灾工作由

抢险抢通全面转入到保通、强运和支持灾后重建阶段。这是记者于6月11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发布会上,省交通厅新闻发言人介绍了我省交通运输部门全力做好保通、强运,为灾后重建提供运输保障的措施。中央及省市40多家媒体的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汶川地震发生后,全省交通行业立即投入到抗震救灾抢通工作中。截至目前,全省交通运输部门共投入抢险人员75281人次,投入各类机械设备12217台次,投入资金8890.42万元,组织应急运力货车45439吨/6697辆,抢运救灾物资46.7467万吨,抢运受灾人员及救灾人员42209人。高等级公路上已为84万辆救灾车辆免费放行,全省免收的通行费超过1亿元。据了解,从6月4日开始,抗震救灾已经进入到安置受灾群众、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的阶段。全省交通抗震救灾工作也由抢险抢通全面转入到保通、强运和支持灾后重建的阶段。

省交通厅新闻发言人说,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公路部门要坚持抢防结合、预防为主,全力保障公路畅通。要进一步落实公路保通责任单位,实行省、市、县分工负责,专业化养护队伍与日常养护队伍合理配置的保通机制。要加强对重点路段和危险路段的监测和监控,有计划地对病害较多的路段分类治理,提高安全通行能力。加快对地震受损的公路、桥梁、隧道、涵洞及防护等构造物的排查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处治方案,尽早开展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灾后重建工作。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强建立农村公路灾情信息网络的工作,对灾区农村公路进行全方位适时监控。要对易发生塌方、泥石流等灾害的路段提前进行加固,完善防排水设施,提高抗击余震和防止强降雨中断交通的能力。 道路运输部门要强化客货运输,全力支持灾后重建。一是迅速拟定道路运输行业重建的总体规划,对受灾最严重的、不能继续使用的运输基础设施推倒重建,对受灾较严重的、可加固使用的运输基础设施安排专项资金实施加固,修复完善。二是针对大批抗震救灾人员和物资从国道212线、国道213线经我省源源不断进入四川灾区的实际情况,成立道路客运保障组和货运保障组。三是做好国道212线、国道213线的车辆维修救援工作,加强对维修救援保障的组织领导,成立专业的维修救援保障队伍,落实维修救援车辆。四是加强道路运输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黑车等非法营运行为,严防抗震救灾期间随意哄抬运价等事件的发生,维护好运输市场秩序。五是高度重视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把保障运输安全作为行业抗震救灾的一项重要内容,确保广大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路政管理部门要按照灾后重建和保通强运的总体要求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要与交警部门联合,进一步加大超限超载车辆治理力度,对非抗震救灾恶意超限运输的车辆一律实行卸货,避免超限超载车辆对受损桥梁形成新的损伤。

我省公路运营和路政管理部门 联合吹响迎奥保畅“集结号”

本报讯(通讯员 扈进明 梁仲强 孙晓林 曾 勇 祝 贺)为了全面做好奥运火炬在我省境内传递的交通保畅工作,创建“千里文明安全线”,6月4日,省高等级公路运营管理中心和省公路路政管理总队联合高速公路交警、公路养护部门召开了“迎奥运、保畅通”百日专项整治活动动员大会。

“迎奥运、保畅通”百日专项整治活动从6月10日开始,至9月20日结束。活动期间,将重点整治在嘉安高速公路和天巉公路破坏交通封闭设施及随意开设路口、扰乱正常的交通和运营秩序的问题。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整治活动正常进行。按照省交通厅的要求,制定详细的“迎奥运、保畅通”百日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加强对整治活动的管理和协调。同时,针对主要整治路段分别设立酒泉、定西2个专项整治活动现场工作组,负责专项整治活动的具体实施工作。二是加强对重点路段的巡查,彻底杜绝隐患。要求各与会单位组织精干力量开展为期半个月的集中整治联合执法工作,有重点地解决存在的问题,

确保奥运火炬传递所经过路段的交通畅通和安全。三是加大整治力度,打造“千里文明安全线”。通过专项整治活动,全面改善嘉安高速公路和天巉公路等重点路段的交通秩序,使损害路产、破坏交通封闭设施的案件得到遏制,形成查处到位、处置及时的长效监管机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构建文明守法、安全有序、快捷畅通的道路通行环境。四是加强管理,明确分工,确保整治活动取得实效。为使整治活动顺利进行,根据参加专项整治活动单位各自的管理权限和职责进行明确分工,形成联合机动的专项整治活动运作体系,确保整治活动有序进行。

一名装载机驾驶员无悔的选择

——陇南公路总段碧口段装载机驾驶员申明义在抢通灾区道路的日子里

本报记者 安福学

通讯员 苗树超 李富东

申明义是陇南公路总段碧口公路管理段的一名普普通通的装载机驾驶员。当灾区的道路急需抢通时,他舍小家、为大家,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养路工之歌。当记者问起他的感受时,他只是简单地说:“我觉得应该这样做。只有这样做了,我才不会后悔。”

汶川地震发生时,申明义正要去单位上班,当时只觉得路面剧烈地颤抖,周围楼房上大块的混凝土“啪啪”地往下掉。他不顾因地震摇动而脚步不稳摔倒的危险,立刻往单位上跑。等到单位时,院里已站了许多人。他凭着一个公路人的敏感意识到,地震必然会对公路造成巨大破坏,作为一名装载机驾驶员,必须作好抢险的思想准备。他以最快的速度来到了自己驾驶的装载机前,刚跳上车,就接到分头去察看公路损毁情况的命令。申明义一踩油门,开着装载机出了大院,向国道212线驶去。

申明义他们没走多远,就遇上一处巨大的塌方。整个塌方体如同一个小山包,土少石多,几块像房子一样大的巨石如同谁有意堆积的一样,公路完全被阻断了。面对这些巨石,人工是无能为力的,只有靠机械才能搬动这些“拦路虎”。那一刻,申明义感到肩上的担子有千斤重,于是他开足马力,一鼓作气冲了上去。他驾驶着装载机,熟练地前冲、起铲、后退、倒料,不断重复着这几个有些机械的动作。路面上的落石在逐渐减少,申明义心里却更加着急,有没有人员、车辆被埋在塌方中?前面有没有受困的加班车辆?不断从山上滚下的落石砸得他的装载机叮当乱响,但是一想到这些,他便只有一个念头:加紧干。

就在这时,前面碰到了一块巨石,只有将它炸开,机械才能搬动。申明义把装载机开到安全的地方,又和其他同事一起去打炮眼。大铁锤把钢钎砸进巨石里,每一锤下去都会溅起一串火星、飞起一些小石块。铁石相撞,震得他手臂发麻,一块碎石反弹起来,他的手被划开了一道口子,顿时鲜血直流。同事们劝他说:“明义,你是机械手,等会还要开装载机,你先去休息一会儿,让我们干吧。”他笑了笑说:“人多力量大,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嘛。”就这样,他和大家一起打炮眼、装炸药、安雷管、拉导火索,操起了年轻时干过的老行当。很快,巨石被炸开了。申明义又跑到装载机上,开着他的老伙计清理塌方。

天逐渐黑了下来,申明义和同事们匆匆吃了点方便面,又开始继续工作。在其他车辆的灯光的照射下,申明义开始进行危险的夜间作业。一小时过去了,两小时过去了,突然听到“咣”的一声,一块石头砸在了装载机驾驶室顶部,他吓出了一身冷汗。见此情景,同事们连忙叫他休息一下,可是他一想到道路阻塞得这么严重,灾区的人们还在焦急地等待,便又开着装载机冲了上去。同事们只得叮嘱他:“小心,再小心!” 甘川公路的接壤路段终于全面抢通了,望着缓缓通过的救灾车辆,申明义长长地舒了一口

气,顿时忘记了身体的疲劳和手指的疼痛。听着顺利通过该路段的司机和救助人员的感谢声,他来不及打掉身上的尘土,又紧急前去抢通文县县城方向的道路。 由于道路阻断、通讯中断,文县成为一座“孤城”。要修通通讯线路需要公路,要运进灾民急需的物资也需要公路。想到这,虽然已经十分疲惫,但申明义还是驾驶着装载机向前冲去。饿了,就干啃几口方便面,困了,就往额头上洒点矿泉水,就这样连续工作了近20个小时。

在抢通了国道212线甘川公路和文县路段后,申明义又赶往省道大姚路的抢修现场。在大姚路109公里900米处进行抢通作业时,突然听到轰隆隆的一阵巨响,一块几十吨重的巨石在余震中落在了装载机前的路面上,砸出了一个1米深、10米方圆的大坑,连装载机都被震得跳了起来。申明义头上直冒冷汗。面对如此危险的工作环境,是退回去,还是继续干,申明义选择了继续干,他义无反顾地在乱石堆中前进、装料、后退、倒料??经过申明义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大姚路终于被他们彻底打通了。

碧口和四川山水相连,有人说九寨沟人说话像甘肃人,碧口人说话像四川人。地震发生的时候,两地人民同样受难,公路一样遭到了严重损坏。在抢通了文县碧口境内的国道和省道后,申明义又接到命令——驾驶机械支援四川,全线贯通甘川国道。在四川抢通公路,因为对路况不熟悉,对山体地质结构也不了解,而且要抢通路段所在的青川县是后期余震的震中,因此工作难度更大、危险因素更多。他和同事们一道起早贪黑,冒酷暑、顶风雨,全力抢修公路。手上的伤口又出血了,他就换一张创可贴;老胃病又犯了,就用手顶一会;连续多日的抢险,使双腿如同灌铅一样沉重,站都站不起来,可这一切都顾不上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圆满完成了全线打通甘川公路的任务。申明义本人也被四川方面誉为“抗震抢险开路先锋”。 (下转9版) 图片说明:

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驻部纪检组组长杨利民听取省交通厅厅长杨咏中关于我省交通部门抗震救灾公路抢险保通工作的汇报。 刘国安 摄

省交通厅副厅长杨映祥代表陇南公路总段碧口公路管理段石洞滩养管站接旗。 张 宾 摄

众志成城保通途

——陇南公路总段抗震抢险保畅工作纪实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强烈地震波及我省陇南市,顷刻之间山崩地裂,尘土弥漫,交通通讯中断,人员伤亡惨重。脆弱的山体千疮百孔,因山体滑坡、塌方造成的数量巨大的土石堆积在公路上,陇南境内通往四川的国道212线甘川路、省道205线江武路、省道206线大姚路、县道484线东青路被迫中断,陇南通往文县及四川方向的公路交通顿时陷入瘫痪状态。在这危急关头,陇南公路总段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协作,众志成城,不惜挥洒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用最短的时间抢通了国省干线公路,全力保障了抗震救灾生命线的安全畅通,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 精心部署 身先士卒

灾情就是命令,抢通就是天职。当天下午地震发生后,陇南总段党委立刻召开了紧急会议,成立了总段党委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和抢险救灾指挥部,组建了抢险保通、灾情信息、宣传报道、后勤保障、职工灾情调查等五个工作小组,迅速启动了公路灾害抢修应急预案。总段党委一班人进行了临时分工,在震后不到两小时,便组成三个抢险小组,由党委成员亲自带队,赶赴国道212线武都至文县碧口段、省道206线大姚路和省道205线江武路察看灾情,组织沿线的公路养护和工程技术人员,调集就近单位的所有机械设备,立即抢修被阻道路。

总段党委书记雍旭东得知省道205线江武路米仓山路段发生大面积塌方、滑坡后,亲自带队赶往现场,组织突击抢修。为了查明灾情,他不顾个人安危,让装载机驾驶员用铲斗把自己托举到离塌方地段最近的高坡上查看险情,并根据掌握的情况现场指挥抢修,直到当晚9点45分受阻的近300台车辆安全通过塌方路段,他才最后一个离开现场。临危受命的总段段长贺得荣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赶赴陇南就任,当晚就赶到一线查看灾情,指挥抢修。原任总段段长包全景在地震前就已知道自己马上将调离总段工作,但地震发生后,他仍然奔赴抢修现场,与养路职工一起抢修受损的公路。党委班子其他成员魏潼离、李兆林、王鹰、杨晓林、安吉瑞均按照各自的分工,及时奔赴抗震抢险最前沿,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始终与公路抢险职工战斗在一起。

陇南的地震灾情牵动着各级领导的心。5月21日至22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高宏峰一行专程赴陇南视察灾情,检查指导抗震救灾和抢险保通工作。

5月13日,省交通厅厅长杨咏中带领省交通厅抗震抢险指挥部成员赶赴陇南灾区指挥抢险,沿路查看了国道316线江天路、省道205线江武路的道路受损情况。晚8时抵达武都后,连夜召开抗震救灾现场办公会,对公路抢险救灾工作作了具体的安排部署,要求陇南公路总段集中一切力量抢修被毁公路,使陇南公路成为抗震救灾物资运输的保障线,成为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的生命线。同时,他还调集周边的定西、甘南、天水、平凉、庆阳公路总段和宝天高速公路项目办等单位组成抗震抢险突击队,支援陇南公路抢险保通工作。

地震发生后的短短半个月时间内,省交通厅厅长杨咏中先后5次深入陇南。每次到陇南,杨咏中都是白天奔波在抢修一线,晚上在防震棚中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抢险保通工作。他多次深入到最危险的路段查看灾情,现场指挥抢修,制定最佳抢险方案,确保了抢险工作的有序进行。当看到有山体塌方、存在危险时,他总是及时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勉励全体抢修人员克服困难、不畏艰险,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全力投入到抗震抢险工作当中。按照他提出的“力保陇南、支援四川”的方针,陇南总段组织了两支援川抢修队,一支由省交通厅总工程师李睿亲自带队,赴四川九寨沟开展救援抢修,一支由省公路局局长赵彦龙带队,赴四川青川帮助开展抢修工作,及时打通了沿国道212线进入四川的公路通道,为抗震救灾部队和救灾物资运输车辆及人员赶赴武都、文县、碧口重灾区和经陇南进入四川赢得了宝贵时间。

省交通厅领导王吉祥、辛平、李睿也多次赶赴陇南,现场指导抗震抢险工作,慰问参加抗震抢险人员和受灾职工。 在抗震保畅期间,省公路局局长赵彦龙一直驻守抗震第一线,现场指挥灾区公路抢险救灾工作,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他千方百计为陇南总段受灾职工和职工家属筹集调运抢险救灾物资,亲自指导地方交通部门制定农村公路抢修方案,并从机械、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省公路局党委书记任忠章,副局长李建元、李兴民、吴敏刚,总工程师赵河清等领导都几次深入陇南灾区检查灾情,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慰问一线职工,极大地鼓舞了陇南公路职工的斗志。

一线抢通忙 后方作保障

汶川大地震造成陇南境内多条国省干线道路受损阻断,尤其是陇南境内通往四川的国道212线甘川路、省道206线大姚路、县道484线东青路三条线路受灾最为严重。据初步统计,三条线路路面损毁262公里,桥梁损坏133座,涵洞损坏931道,隧道损坏5座,安保设施损坏160公里,职工办公、生产、生活等房屋设施受损54978平方米/130幢,造成塌方堆积达421万立方米,初步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达5.7亿元。 灾害发生后,陇南公路总段党委按照省交通厅及省公路局的统一部署和陇南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反应快捷,精心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舍小家、顾大家,冒着余震频发、滑坡落石不断的危险,毫不犹豫地奔向了抢修工地。机械操作人员驾驶挖掘机、装载机清理滑坡堆

积物,开通被阻道路;专业技术人员和安全爆破人员紧急会商,及时炸除拦路巨石,排除路边山坡上悬浮的危石;养路工挥舞着铁锹洋镐,争分夺秒地清除道路塌方,被阻公路艰难地一米一米向前延伸。经过全体公路职工夜以继日的抢修,国道212线宕昌至武都段于地震当日17时抢通,省道205线江洛镇至武都公路于地震当日19时全线抢通,国道212线文县至碧口段于5月13日15时抢通,国道212线武都至文县段于13日16时抢通,抢修任务最艰巨的省道206线大岸庙至姚渡公路也于5月16日10时20分抢通,陇南干线公路抢通工作全线告捷。据初步统计,陇南总段共投入挖掘机50个台班,装载机718个台班,清理塌方堆积土石近300万立方米。

在一线紧急开展道路抢修的同时,各项后勤保障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总段抗震抢险应急指挥部紧张有序地开展了联络地方政府、调运抢险救灾物资、处理紧急事务等重要工作,震后立即从已成危楼的办公室里接通了应急电话和传真机,坚持24小时专人值班,确保灾情信息在第一时间传送到上级单位,救灾指令及时准确地传达到了公路抢修第一线。随着救灾物资的陆续到达,从装卸、保管、分发、帐篷搭建、生活吃住等各个环节精心筹划,仔细安排,在第一时间将帐篷、折叠床等1000余件各类急需的救灾物资,分配发放到碧口、文县、武都段等重灾区和全段受灾户中,及时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同时,加大了宣传报道工作力度,明确任务,抽调精兵强将深入采访,积极挖掘抢险先进事迹,连续十多天昼夜加班,写稿件、编简报、报信息,有力配合了总体工作。重视职工受灾情况调查,确定专人采取实地查看、电话询问等方式,对全段2500余名职工房屋等财物受损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了解、统计上报。为全段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抗震救灾工作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奔赴灾区,后勤保障的任务越来越重。由于余震不断,为确保上级领导安全、及时、有效地指挥救灾工作,他们又在武都东江规划搭建了省交通厅抗震救灾指挥部,一夜之间,23顶办公和住宿帐篷搭建完成。 支部作堡垒 党员是旗帜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鲜红的旗帜。在总段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武都、文县、碧口公路管理段和江武路收费所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团结协作,甘当路石,用汗水谱写了一曲曲抗震救灾的感人乐章。

地震发生后,地处重灾区的碧口公路管理段党支部一班人马上意识到了这场灾难的严重性。支部书记兼段长陈顺田在得知全段200多名职工及其家属都安然无恙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随之,他立刻对抗震抢险保通工作作出了周密部署。国道212线碧口段管辖区内,一处1000多立方米的山头整个滑下,巨石堆满了公路。当尘土刚刚散去,三名职工就背着炸药向前开进,其他职工也紧随其后。此刻,他们肩上担负的,不仅仅是公路职工的责任,更是灾区数以万计灾民、伤员的期盼和希望。手被锋利的石块磨破了,殷红的鲜血滴在坚硬的石头上,余震造成飞落的小石块砸在了腿上、身上,没有一个人退缩。13日下午3点左右,他们打通了国道212线碧口段受阻路段,解救了300余名被困人员和100余台受困车辆和大小机械。

与此同时,大姚路抢通工作也在紧张地进行。面对公路上堆积如山的巨石,段上组织了两支抢险突击队,从东西两头向中间推进。余震时断时续,危险随时都会降临。但是,拉运油料和爆破物资的供给车辆、清理滑塌土石的装载机都在高效有序地运转,技术人员和爆破手们一丝不苟、忙而不乱,整个抢修现场井然有序。经过3天3夜的艰苦奋战,大姚路终于抢通,沿线的20余台被困车辆和50余名被困人员被成功解救。

碧口段还分两批抽调精兵强将63名、各类大中型机械9台,进入四川省青川县境内,支援罐子沟(省界)至青川县沙洲镇32公里公路的抢通工作。经过全力奋战,16日凌晨与四川抢险队员顺利会合。碧口段的职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交通职工“服务人民、奉献社

会”的神圣职责。提起评选抗震救灾工作先进一事,陈顺田曾潸然泪下:“灾害虽然可怕,但我们段的职工经受住了抗震保通的考验,如果要评,他们个个都是先进!”

在5·12地震中,文县段180多名职工家庭遭到了重创,然而,段上职工却昼夜鏖战在公路抢修保通的第一线,没有一人主动回家探视。段党支部书记王富荣、段长王宝明带领全段职工不畏艰险,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地震当晚,他们冒着多次余震的危险,投入紧张抢修,终于在13日12时将国道212线武都至文县公路抢通,文县至碧口段也在13日下午3时成功抢通,为抢险救灾赢得了时间。在自己所养公路基本抢通的情况下,文县段服从大局,及时抽调6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和12台大型机械设备,组成了抢险救灾突击队,沿东青路赴四川九寨沟县抢修公路,经过一昼夜的艰苦奋战,共清除路面塌方11000多立方米,于16日晚打通了通往九寨沟的旅游线路。副段长何志明始终坚守在抢险保通现场,表现突出,经党组织批准,火线入党。 不一样的受灾路段,肩负着同样的抗震救灾保通任务。基层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职工连续作战,化解了一次次险情,排除了一处处塌方,以心血和汗水维护着生命线的畅通。 血脉相连 八方支援

得知陇南遭遇百年不遇震灾后,全省公路系统各单位纷纷伸出援手,天水、定西、甘南、平凉、庆阳公路总段和宝天高速公路项目办不仅提供了12台抢修机械,派遣了124名施工人员参与抢险,而且还为陇南公路总段送来了急需的帐篷、食品等救灾物资,武威、嘉峪关、张掖、金昌、甘南等总段还送来了慰问金和慰问品。尤其是天水公路总段,在陇南震灾发生当天,连夜组织车队,将36顶帐篷、240箱方便面、1000支蜡烛运抵陇南。时至今日,余震还未平复,天水、甘南、平凉、定西、庆阳等总段的抢险队仍然坚守在米仓山、大岸庙、月亮坝、九姊妹梁等险要路段严防死守。危难之际,各兄弟单位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鼎力相助,为陇南公路总段抗震保通取得阶段性成果增强了信心和斗志。

陇南总段在职职工、离退休职工及遗属在自身受灾严重的情况下,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展开多种形式的募捐慰问援助活动,先期为灾区捐款6.5万元;193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缴纳特殊党费36190万元。目前,募捐活动仍在进行中。特别是在地震中遭受了空前劫难,同时又肩负繁重的抢修保通任务的碧口段,还购买了57箱矿泉水、200斤苹果、3箱鸡蛋等生活用品,慰问了支援碧口抗震救灾的解放军官兵。武都段还腾挪出办公大楼,供兰州军区某部官兵居住,竭尽全力为解放军官兵开展抗震救灾工作提供各种便利。 地震发生一个月来, 陇南总段全体干部职工始终坚守在抗震抢险保通第一线,团结一心,不怕牺牲,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捍卫着甘川公路这条抗震救灾的生命线,为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面对艰难漫长的灾后重建工作,他们还将一如既往地贡献自己的心血和汗水。

坚强的战斗堡垒

——记武都段党支部抗震抢险先进事迹

汶川地震造成省道205线江武公路米仓山段,国道212线大岸庙、九姊妹梁及徐家堡段大塌方、大滑坡,国省主干线道路频频告急。在重大灾情面前,武都段党支部一班人迅速出击,快速抢修,护卫着抗震救灾期间“生命线”和“保障线”的畅通。 地震袭来,段党支部书记袁文新敏锐地意识到武都段所管养的公路交通可能中断了!他和支部委员、段长焦喜林迅速取得联系,在通讯中断的情况下紧急协商,采用骑摩托车、派小车找人等多种办法,于下午4时在段上组织起了由3台装载机、4台工程车、3辆小车组成的抢修队伍,划分了责任路段,并快速组建了3支公路抢险突击分队赶赴抢修第一线开展突

击抢修。紧接着袁文新赶赴国道212线徐家堡段指挥抢修,并于当晚8时将这处重灾路段抢通。之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江武路米仓山杜家坝段查看抢修情况,在总段领导的直接指挥下,于当晚9时将杜家坝滑坡段抢通。

咽喉路段大岸庙塌方严重,抢修任务十分艰巨。段上组成了由段长焦喜林任队长,由富有抢修经验的副段长张明华任副队长,党员姚林、周斌、肖鸣为成员的党员抢修突击队,于12日下午5时进驻抢修现场。他们冒着余震落石的危险,经全力奋战,于13日9时将通往文县重灾区的公路打通! 在主干线抢通后,段党支部对抗震救灾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快速部署:支部成员进一步细化了责任路段,对抗震保通工作作了周密安排。党支部要求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全段所有职工要坚守工作岗位,并建立了24小时机关和养管站值班制度,严明了抗震救灾期间的工作纪律。对职工的受灾情况进行调查并指派专人开展慰问救援工作。在中央领导车队、省上领导及社会各界救援物资车队赶赴陇南重灾区的特殊时刻,在各兄弟总段支援队伍先后到来的关键时刻,武都段承担了抢险和道路安全保障工作及兄弟单位的后勤保障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党支部书记袁文新和党支部一班人白天上路和职工们一起抢险保通,晚上还要熬夜开会统筹安排段上的各项工作,使武都段的抗震抢险工作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

抗震保通以来,武都段39名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了“一面旗”的引领作用。党员周斌从大岸庙到九姊妹梁,从国道212线到省道206线,他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成为一名抢险“尖兵”;党员张明华、姚林、肖鸣在抢险一线带领突击队,不怕疲劳,连续作战,保障了公路畅通;党员潘福元、刘永勤既参与抢险保通,又全力做好后勤保障,为受灾困难户搭建帐篷,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路政大队党员李林生、张明庭、王强维持公路抢修现场秩序,指挥疏导受阻车辆安全通行。中央、省、市新闻媒体对武都段卓有成效的抗震保通工作进行了多次报道。武都段全体党员在抗震保通的战斗中发挥着表率作用,激励着全段职工用心血和汗水维系着国省干线的畅通。

关键时刻尽显英雄本色

——记碧口段两河养管站站长杜新明

杜新明生于1967年,1991年3月参加工作,1997年入党,1992年至今在碧口公路管理段两河养管站担任站长。他所在的两河养管站是碧口段最远的一个养管站,距离段上约110公里,管养着省道206线25公里至50公里共计25公里的砂砾路段。

5月12日下午2点28分,杜新明正带领着8名职工在省道206线41公里200米处进行公路日常养护。突然,脚下的大地抖动不停,路边的小机械也上下左右地跳动,所有的人都无法站稳,山上大大小小的石块纷纷砸向路面,尘土飞扬,职工们惊慌失措。当他意识到这是地震时,立刻招呼职工撤向较为空旷的河滩,并在不时有落石的情况下,将养护机械转移到安全地带。20分钟后,刚才作业的路段被余震中垮塌的土石完全掩埋。事后,有人问他,人人都在逃命的时候,你还冒着落石去开养护车,就真的没有害怕吗?他说:“说不害怕,那是假的。可那是我们日常工作中最主要的养护工具,也是我们养管站最值钱的东西,在能够抢出的情况下被毁了,作为站长、一名党员,我会觉得心中有愧。” 这次地震灾害是巨大的,在与班员返回养管站的途中,到处都是哭喊的群众和倒塌的房屋,往日平坦的道路已被落石和塌方堆满了,公路缺口、路基开裂比比皆是。回到养管站,他首先稳定职工情绪,查看站房受损情况,并向段上汇报情况。然而所有的通讯和省道206线已全部中断。公路损毁非常严重,巨大的塌方和落石仅靠人工难以清除,职工在与家人无法联系的情况下,情绪极不稳定。是等段上的救援吗?不!灾情就是命令,保通就是天职。他果断作出决定:由李海旭一人对附近职工的家中受灾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其他职工分成两组从

两头同时对通往武都区和洛塘镇方向的受损公路进行抢修。5月12日15时40分,在经过简单的分工后,他背着炸药、雷管、导火索等抢修物资,带着几包方便面和几个馒头与4名职工向公路受损最为严重的39公里至47公里路段进发。沿途的落石几乎侵占了所有路面,在没有机械的情况下,他们就用铁锹和手,一点一点向前打通。在抢修过程中,杜新明总是冲锋在前,手划破了,顾不得抱扎,脚崴了,也没感觉到疼痛,抢修工作在艰难地向前推进。 17时10分,武都区琵琶乡政府的领导来到公路抢修现场,看到汗流浃背、满身尘土、多处受伤的杜新明时,动情地说:“杜站长,咱们琵琶乡灾情信息的上报、受伤群众能否在第一时间转移出去,全乡几万受灾群众能否及时得到救助,就全靠你了。”他突然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沉重了许多,不假思索地说:“请领导放心,就是肩扛手刨,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公路抢通。”

20时,他依然奋战在抢修一线。看到天色已晚,为了克服天黑给抢修工作带来的不便,他决定对44公里900米处的4块拦路巨石进行爆破。在连续不断的余震中,他始终坚持亲自装药和进行爆破,一块块巨石在一声声轰鸣声中被炸得粉身碎骨,将人工清除塌方的困难降到了最低。每次爆破时,杜新明都将危险留给了自己,把安全让给了别人。星夜,在他的带领下,其他3名同志用铁锹铲、用钢钎拗、用手搬,硬是将长约400米的塌方路段全部打通,于13日凌晨2时实现了两河养管站管养路段的全线贯通。

5月13日上午,由于道路已经被打通,救援人员陆续进入了琵琶乡,受伤严重的群众被转往医疗条件较好的武都区和洛塘镇进行抢救。而他却在简易的防震篷内稍作休息后,继续上路巡查,排除公路隐患并做好保通工作。从5月12日至今,哪里有余震造成的塌方,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出现危险他就出现在哪里,2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没吃过一顿好饭,没睡过一个囫囵觉。 灾后的第三天,当杜新明接到妻子从老家康县长坝乡打来的电话说,家里的5间房屋已有两间倒塌,另外3间全部裂缝,年近70岁的母亲和马上参加高考的孩子都住在邻居帮忙搭建的简易防震篷里时,他哽咽着对妻子说:“目前我还不能回来,家里的事情就全靠你了,等过了这段时间,我就回来收拾房子。” 关键时刻方显英雄本色。在这次公路抢修工作中,他始终冲锋在前,不怕艰难,连续作战,舍小家顾大局,以实际行动发挥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坚守岗位 保障畅通

——记江武路收费所抗震救灾保畅通先进事迹 汶川地震波及陇南市9县区。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江武路收费所的领导和职工表现出了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强大的凝聚力,表现出了对国家、对人民的拳拳赤子之心。在这次抗震抢险中,全所百名职工发扬不畏艰险、英勇顽强、连续作战的作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抗震救灾保畅通的动人乐章,展示了公路人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敬业奉献、甘当路石的公路人精神。

5月12日14时28分,江武路收费所党支部书记、所长邵中华参加完省公路局召开的经济分析会,正在返回的途中,得知地震后,他立即安排副所长车建军等3名同志分赴各收费站组织抗震抢险工作。他不顾沿途随时出现的险情迅速往回赶。刚到收费所,他就安排了抗震抢险和车辆保畅工作,并在石坪收费站成立了临时抗震抢险指挥部,组织党员干部成立了临时抢险队,采取紧急避险措施,对塌方、滑坡进行了清理,通过安全排查后,及时疏散滞留车辆,确保抢险车辆能快速通过。

5月13日18时30分,江武路收费所接到上级命令,省道205线江武路米仓山发生特大塌方,道路中断,运送救灾物资的车队受阻,要求他们负责打通此段道路,保证救灾车辆安全通行。

省道205线是抗震救灾车辆和人员进入灾区的主要通道,他们知道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灾区人民在等待,受伤人员在盼望??他们一面电话联系装载机、翻斗车等工程机械,一面迅速赶到塌方地点,查看作业面,打着手电绕道爬上塌方山顶,观察是否有裂缝,以确保夜间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的安全。经过现场勘察,他们制定了先抢通后保畅的抢险方案。

装载机开过来了,翻斗车开过来了,机声隆隆,机械车辆来回奔忙着,一处处滑坡被运走,一块块巨石被搬开,堵路的土石在迅速地减少,而他们身上的尘土却在不断地增多,一个个好象刚从土里扒出来似的。经过一天一夜的连续奋战,米仓山便道终于被打通,滞留车辆得到了及时疏散。打通便道后,他们不怕疲劳,又连续奋战两天两夜,清理了全部塌方。在打通米仓山便道中,他们出动抢险人员30人次,装载机18台次,翻斗车48台次,清理塌方1万余立方米,确保了省道205线抢险救灾人员和运送救灾物资车辆的畅通无阻。 由于余震不断,省道205线部分路段随时都会出现塌方和落石,江武路收费所积极采取措施,确保公路畅通无阻。一是加强领导,上下联动,坚持24小时巡查和值班制度,对辖区路段进行巡回检查,重点对急弯、陡坡、易发生地质灾害路段进行跟踪监控,确保公路畅通。二是靠实责任,结合辖区路段具体情况,把大型桥梁及隧道的监管责任落实到人,有效落实了桥涵隧道的管理责任,保障了桥隧的安全。三是建立道路保畅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在辖区发生的应急事项,由路政大队和各养护单位共同处理,确保抗震救灾期间公路安全畅通。四是加大投入,对租赁来的大型机械进行全面检查,做到人员、车辆和措施三到位,确保抗震救灾期间公路、桥梁安全畅通,为救灾车辆和人员提供通行保障。同时,成立了抗震救灾开道队,在3个收费站配备了专门车辆负责抗震救灾车队的开道护送工作。预留抗震救灾车队通行专用通道,设置抗震救灾保障服务站,选派党团员驻站,负责指引和保障救灾车队顺利通行。把青年文明服务岗改为抗震抢险服务点,为抢险救灾人员和车辆提供开水和刹车冷却水等力所能及的服务。利用收费广场、路旁醒目位置宣传抗震保畅工作,展现江武收费所党员干部和团员青年支援抗震救灾工作的决心和信心,营造抗震保畅的浓厚氛围。 地震虽然使许多职工失去了家园,但他们却顾不得回去安排一下家人,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由于抢险救灾车辆猛增,江武路车流量是日常的十多倍,许多职工舍小家、顾全局,主动放弃了休息,留站参加抢险工作或在车道值勤指挥交通,所机关人员、各站站长及后勤保障人员更是24小时值班,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维持收费秩序,保证抗震救灾车辆畅通无阻。

勇于冲锋陷阵 的机械手周斌

5月27日,两次强余震引发省道206线大姚路陇南市武都区三河镇7公里处山石垮塌,通往大姚路的小型货车只能沿着堆满乱石的河滩绕道颠簸行进,近百辆大货车及10余辆运送救灾物资的军车只能在三河镇焦急地等待。交通中断,抢修便道刻不容缓。

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武都公路管理段共产党员、装载机手周斌已连续奋战了半个月。他先后参与打通了武都大岸庙大塌方便道,清理、排除了九姊妹梁塌方。一次次的抢修重任,一场场的攻坚战,使周斌还未来得及喘口气,大姚路7公里处的山体坍塌又给他下了一道无声的出征令。这次6000余立方米的塌方正好位于弯道处,公路上方100多米高的山体已支离破碎,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更大的坍塌。面对险情,周斌凭着10年扎实的机械操作技术、无数次水毁抢修积累的经验,在最关键的时刻疲惫而自信地说:“再危险也得干,那么多司机在盼着我们早点抢通,灾区的群众还等着这些救灾物资哩。”塌方处工作面狭小,峡谷山风呼啸,山石不时地滚落,操纵装载机每次推进、聚拢、起铲、倒料的角度、速度都要恰到

好处,稍有不慎就会坠入百米深谷,后果不堪设想。在一次次、一铲铲清理堆积时,尘土完全笼罩着工作场面,灰头土脸的周斌镇定自若地工作着。周斌一面开着装载机推进,一面还要时刻警惕随时降临的险情,每前进一段、伸起一次铲斗,都需要具有巨大的毅力和勇气,都要承受生与死的考验。遇到装载机无法撼动的横亘在堆积物里的庞大山石时,周斌才得以“退居二线”,将装载机停放在安全处,喘口气,拍打拍打头上、脸上的灰尘。等配合抢通任务的三河养管站职工实施完爆破后,周斌又一次次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抢修工作中。夜幕降临,为保障职工人身安全,段领导强行命令他停机。

第二天拂晓,周斌又驾驶着装载机争分夺秒地投入到抢通道路的战斗中。中午时分,路终于通了,停留在三河镇的车队终于安全地通过了受阻路段赶往灾区。

路徽在熠熠生辉

——记文县公路管理段玉垒养管站

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时,文县公路管理段玉垒养管站的13名养路工正在上班路上,他们乘坐的车辆剧烈地摇晃,当他们看见山头浓烟滚滚、山下石头乱飞时,才意识到发生地震了。 站长谢家明立即指挥大家向安全的地方转移,等地震过后,他们先回到了养管站,发现站房墙体位移,裂缝随处可见,窗玻璃全部震碎,房内一片狼藉??他们迅速把室内东西搬到了院子里,然后徒步查看灾情,并及时向上级作了汇报。

5月13日,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紧张的抗震保通工作中,虽然家家都有实际困难。 站长谢家明上有70多岁的老母亲,下有5岁的女儿,一直没有顾上回家看一看,孩子在电话里哭个不停,老人只是嘱咐儿子安心工作,不要牵挂家里。

统计员袁兴平的母亲,因病正在医院住院接受治疗,院方已下了病危通知书,但他安排好照顾母亲的人后,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养管站,白天和养路工们一道参加劳动,晚上还要统计有关数据,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抗震救灾的工作中。

工会小组长张庆平和班员王彦文的家都在受灾最为严重的范坝。这次地震致使他们家房屋倒塌,吃住都成了无法解决的问题,可是他们硬是凭着自己对单位、对事业的无限执著和忠诚,始终没有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一步,默默无闻地为抢修公路作着自己的贡献。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只要有这种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玉垒养管站13名职工正是这样一个舍小家顾大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为名不为利、一心为公路建设服务的战斗集体。当他们目送着一辆辆满载救灾物资的车辆顺利通过时,一个个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在抗震抢通公路第一阶段,这个养管站只用了22小时就抢通了中断公路,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样大的工作量,实属罕见。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表现得尤为突出呢?是他们的敬业精神,是对国家、对人民、对单位高度负责的精神,是平时练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又一次体现,这种精神也是我们在当今社会需要大力提倡和发扬光大的。

俗话说得好,大灾大难看人心。这次规模宏大的抗震救灾活动,把玉垒养管站的每一位职工和家属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得到了又一次升华,他们尊老爱幼,互帮互助,总是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让给别人。救灾刚刚开始,帐篷和生活用品奇缺,他们让老人和孩子首先吃饱住好,自己困了打个盹,饿了随便吃点方便面,段上发放生活用品时,又表现出你推我让,总想到的是别人有没有,从不为自己打算。5月15日晚上,当抢险保畅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老职工杨丕金却面对着手中的帐篷发愁,玉垒养管站全体职工不顾一天的疲劳,奇迹般地出现在他的面前,大家七手八脚不到一个小时将帐篷和床铺搭好请老人入住。当杨丕金老人的儿子杨永安赶到看到这个情景时,感动得说不出一句话来,握着站长的手久久不肯松开??

奋勇排险保通途

——记碧口段东沟养管站站长蒲红星

5月12日14时28分,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波及到与四川省青川县紧紧相邻的武都区洛塘镇,造成公路严重损毁,交通中断达70多个小时。东沟养管站职工在站长蒲红星的带领下,立即出动,奋勇排除险情,处治滑坡塌方以及路基缺口,确保了管养路段的畅通。 大地震造成路面受损、塌方严重。特别是省道206线东沟至麻柳的抢修任务更是艰巨。蒲红星带领全站人员每天早出晚归,日照雨淋。饿了就干啃方便面,渴了就喝点山沟流出的水。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他每次都冲在最前面察看险情。在省道206线75公里处抢修时,由于山体松疏,他安排安全观察员注意山上的动静,自己则站在装载机上指挥,一站就好几个小时,认真协助装载机驾驶员作出准确安全的判断,危险时就暂停,落石平息后又开始奋力清除塌方。5月13日上午,在抢险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巨石,装载机无法施工,蒲红星冒着山上落石不断的危险确定了需要爆破的位置,在其他人协助下,装上了炸药,可是在点燃后将近2分钟,仍未见炮响,在这种极其危险的情况下,他让别人撤往安全地带,自己独自一个人上去察看情况,结果因为导火索的问题,爆破没有成功。他小心翼翼屏住呼吸,一点一点地刨出炸药包,排除了险情,并重新安放炸药,再次对石头实施爆破。东沟养管站在蒲红星的带领下,全体职工不顾个人安危,坚守抢险第一线,积极配合机械作业,终于扫清阻路塌方和落石,于5月15日上午10时20分,抢通省道206线。

为了保障畅通的承诺

——记武都段外纳养管站站长郑红庆

在5·12大地震的重灾区陇南,所有的公路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断。在这次大灾面前,陇南公路人用他们顽强不屈的意志和不惧危险的精神始终在抗震一线,外纳养管站站长郑红庆就是其中一位。 不辱使命保畅通

九姊妹梁段是国道212线东路段的重要咽喉,是抗震救灾的生命线。它的中断引起了各方领导的高度重视。灾情就是命令,郑红庆与段领导取得联系,在段领导的统一部署下,迅速组织人员、装载机、挖掘机赶赴现场,清理九姊妹梁段塌方堆积。他的手在搬运落石时打起了血泡,他的肩磨破了皮,血水直往外渗,口渴了来不及喝一口水,干累了来不及歇一歇,但是他没有叫苦,更没有退缩,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抢通道路,保证车辆安全通行。经过全体养路工人的努力,九姊妹梁段终于在12日晚恢复通行。

由于余震不断,险情时有发生,道路情况异常复杂。5月18日晚7时,天空突降大雨,山上落石不断,九姊妹梁可能会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进而阻塞了国道212线的通行,此时正是大量救灾物资运往重灾区的关键时期。郑红庆闻讯后迅速奔赴九姊妹梁路段,顶风冒雨,不顾余震、塌方、泥石流等危险,坚守现场,察看险情,保证了救灾物资安全通过塌方路段。 舍小家顾全大局

郑红庆面对地震灾害的严峻考验,他把道路抢险保通放在第一位,顾不上家人的安危,以顽强的意志、大无畏的精神,全力以赴投入到抗震保通工作中。在这次地震中,郑红庆自家的房屋受到了严重损毁,房屋墙体开裂,整个房子都出现倾斜,已经不适合居住,全家好几口人挤在自己搭建的帐篷里,家人对他也有些怨言。但为了抗震抢险,他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外纳养管站,只是在工作之余用电话为家人送去一声问候。郑红庆用自己无私的奉献和辛勤的工作实践着一个公路人的光荣职责。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gl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