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生物化学习题与解析--血液的生物化学

更新时间:2024-06-12 18: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血液的生物化学

一、选择题 (一) A 型题

1 .人体的血液总量占体重的

A . 5% B . 8% C . 55% D . 60% E . 77% 2 .血液的 pH 平均 为

A . 7.30 B . 7.40 C . 7.50 D . 7.60 E . 7.70

3 .在 pH8.6 的缓冲液中,进行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泳动最快的是 A . α 1 - 球蛋白 B . α 2 - 球蛋白 C . β- 球蛋白 D . γ- 球蛋白 E .清蛋白

4 .浆细胞合成的蛋白质是

A .清蛋白 B .纤维蛋白原 C .纤维粘连蛋白 D . γ 球蛋白 E .凝血酶原 5 .血浆清蛋白的功能不包括

A .营养作用 B .缓冲作用 C .运输作用 D .免疫功能 E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6 .在血浆内含有的下列物质中,肝脏不能合成的是 A .清蛋白 B . γ- 球蛋白 C .凝血酶原 D .纤维粘连蛋白 E .纤维蛋白原 7 .绝大多数血浆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

A .肾脏 B .骨髓 C .肝脏 D .肌肉 E .脾脏 8 .唯一不存在于正常人血浆中的凝血因子是

A .因子 Ⅲ B .纤维蛋白原 C .因子 Ⅻ D .因子 Ⅷ E .因子 Ⅳ 9 .水解凝血酶原生成凝血酶的是

A .因子 Xa B . Ca 2+ -PL 复合物 C .因子 Va D . Ca 2+ E .( Xa-Ca 2+ -Va ) PL 10 .不是糖蛋白的凝血因子是

A .凝血因子Ⅲ与 Ⅳ B .凝血因子Ⅱ C .凝血因子Ⅶ D .凝血因子Ⅸ E .凝血因子 Ⅹ 11 .凝血因子 ⅩⅢ a 的功能是

A .活化因子 V B .催化因子 III 释放 C .催化纤维蛋白共价交联 D .催化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E .促进因子 X 的活化

12 .凝血因子 Ⅱ 、 VII 、 IX 、 X 均由肝合成,合成过程中依赖的维生素是

A . Vit PP B . Vit B 1 C . Vit B 6 D . Vit B 2 E . Vit K 13 .催化纤维蛋白原生成纤维蛋白的物质是 A .凝血酶 B .凝血因子 III C . Ca 2+ D .凝血因子 V E .凝血因子 Xa 14 .在体内,水解纤维蛋白的酶是

A .蛋白激酶 B .磷酸酶 C .凝血酶 D .纤溶酶 E .尿激酶 15 .成熟红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是

A .糖的有氧氧化 B .糖酵解 C .磷酸戊糖途径 D . 2 , 3-BPG 支路 E .脂肪酸 β 氧化 16 .红细胞中糖酵解中间产物浓度最高的是

A . 2- 磷酸甘油酸 B . 3- 磷酸甘油酸 C . 2 , 3- 二 磷酸甘油酸

D . 1 , 3- 二 磷酸甘油酸 E .丙酮酸

17 .红细胞内 2 , 3- 二 磷酸甘油酸的主要功能是

A .氧化供能 B .调节血红蛋白的运氧功能 C .产生 NADPH D .维持红细胞膜上离子泵的运转 E .以上都不对 18 .成熟红细胞的特点是

A .具有分裂增殖的能力 B .存在 RNA 和核糖体 C .能合成蛋白质及核酸 D .能进行有氧氧化 E .具有催化磷酸戊糖途径的全部酶系

19 .成熟红细胞内磷酸戊糖途径所生成的 NADPH 的主要功能是 A .合成膜上胆固醇 B .促进脂肪合成 C .提供能量

D .维持还原性谷胱甘肽的正常水平 E .维持红细胞膜上脂质的更新 20 .红细胞内的抗氧化物主要是

A . NADH B . CoQH 2 C . GSH D . FADH 2 E . FMNH 2 21 .合成血红素的基本原料是

A .乙酰 CoA 、 Fe 2+ B .珠蛋白、 Fe 2+ C .琥珀酰 CoA 、 Fe 2+ D .乙酰 CoA 、甘氨酸、 Fe 2+ E .琥珀酰 CoA 、甘氨酸、 Fe 2+ 22 .血红素的合成部位是在骨髓的幼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的 A .线粒体与微粒体 B .胞液与内质网 C .微粒体与核糖体 D .线粒体与胞液 E .内质网与线粒体

23 .合成血红素时,在胞液中进行的反应是

A . ALA 的生成 B .尿卟啉原 III 的生成 C .原卟啉原Ⅸ的生成 D .原卟啉 IX 的生成 E .血红素的生成 24 .血红素合成的限速酶是

A . ALA 合酶 B . ALA 脱水酶 C .尿卟啉原 I 同合酶 D .血红素合成酶 E .尿卟啉原 III 同合酶 25 . ALA 合酶的辅酶是

A . NAD + B . FAD C . FMN D . TPP E .磷酸吡哆醛 26 .抑制血红素合成的物质是

A .维生素 C B .铅 C .氨基酸 D . Fe 2+ E .葡萄糖 27 .在生理条件下,合成血红素的限速步骤是合成 A .胆色素原 B .线状四吡咯 C .尿卟啉原 III D .原卟啉 IX E . δ- 氨基 -γ- 酮戊酸 28 .不参与血红素合成代谢调节的因素是

A . EPO B .原卟啉原 Ⅸ 氧化酶 C . ALA 合酶 D .亚铁鳌合酶 E . ALA 脱水酶 29 .粒细胞主要的糖代谢途径是

A .有氧氧化 B .磷酸戊糖途径 C .糖酵解 D .糖异生 E . 2 , 3- 二磷酸甘油酸旁路 30 .在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中起重要作用的酶是

A . NADPH 氧化酶 B . NADH 氧化酶 C . GSH 还原酶 D . GSH 过氧化物酶 E .细胞色素氧化酶 (二) B 型题

A .催化因子 Ⅹ 生成因子 Ⅹ a B .催化因子 Ⅱ 生成因子 Ⅱ a C .催化因子 Ⅻ 生成因子 Ⅻ a D .属组织因子

E .催化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 1 .因子 Ⅲ 2 .因子 Ⅹ a 3 .因子 Ⅱ a

A . ALA 合酶 B . ALA 脱水酶 C .磷酸吡哆醛 D .亚铁螯合酶 E .促红细胞生成素 4 . ALA 合酶的辅基是

5 .红细胞生成的主要调节剂是

6 .需还原剂维持其调节血红素合成功能的是

A .需要维生素 C B .需要维生素 D C .需要维生素 A D .需要磷酸吡哆醛 E .不需要维生素 C 及磷酸吡哆醛 7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 8 .血液凝固 9 .血红素合成

A .钙离子 B .因子 Ⅶ C .因子 Ⅶ 和钙离子 D .纤溶酶原 E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FPI ) 10 .参与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因子是

11 .参与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反应的是 12 .与纤维蛋白溶解有密切关系的是

A .清蛋白 B .免疫球蛋白 C .促红细胞生成素 D .葡萄糖 E . 2 , 3-BPG 13 .主要在肝中合成的是 14 .主要在肾脏合成的是

15 .主要在成熟红细胞合成的是 (三) X 型题

1 .在肝中合成的血浆蛋白质是

A. 清蛋白 B. 纤维蛋白原 C. 纤粘连蛋白 D. γ 球蛋白 E. 凝血酶原 2 .血浆蛋白质的性质包括

A. 绝大多数在肝合成 B. 合成场所是膜结合的多核蛋白体 C. 除清蛋白外,化学本质均为糖蛋白 D. 大多数呈多态性 E. 某些是急性时相蛋白

3 .属于糖蛋白的血浆蛋白是

A. 清蛋白 B. α 1 - 球蛋白 C. 运铁蛋白 D. 结合珠蛋白 E. 铜蓝蛋白 4 .急性时相蛋白包括

A. C- 反应蛋白 B. α 1 抗胰蛋白酶 C. α 1 酸性蛋白 D. 结合珠蛋白 E. 纤维蛋白原 5 .血浆中的抗体是

A. IgA B. IgD C. IgE D. IgG E. IgM 6 .血浆清蛋白的功能有

A. 维持胶体渗透压 B. 维持血浆的正常 pH 值 C. 营养作用 D. 运输某些物质,尤其是脂溶性物质 E. 抵抗外来入侵 7 .蛋白 C 系统包括

A. 清蛋白 B. 蛋白 S C. 蛋白 C D. 球蛋白 E. 蛋白 C 抑制物 8 .依赖于维生素 K 的凝血因子是

A. 因子 Ⅺ B. 因子 Ⅶ C. 因子 Ⅱ D. 因子 Ⅸ E. 因子 Ⅹ 9 .血管内血液保持流动是因为

A. 有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B. 凝血因子处于非活化状态 C. 有抗凝血酶 III D. 有活化因子 X E. 有蛋白 C 系统 10 .不是糖蛋白的凝血因子有

A .凝血因子Ⅰ B .凝血因子Ⅱ C .凝血因子Ⅲ D .凝血因子Ⅳ E .凝血因子Ⅴ

11 .红细胞内糖酵解产生的 ATP 的功能有

A. 维持红细胞膜上钠泵的运转 B. 维持红细胞膜上钙泵的运转 C. 维持红细胞膜上脂质与血浆脂蛋白中脂质的交换

D. 提供谷胱甘肽、 NAD + 的生物合成所需的能量 E. 启动糖酵解 12 .成熟红细胞的代谢途径有

A. 糖酵解 B. 氧化磷酸化 C. 2 , 3-BPG 支路 D. 三羧酸循环 E. 磷酸戊糖途径

13 .关于 2 , 3-BPG 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红细胞中含量比其它细胞多 B. 可调节血红蛋白的携氧功能

C. 可稳定血红蛋白分子的 T 型 构象 D. 分子中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 E. 主要功能不是 供能 14 .血红素合成的特点是

A. 合成的主要部位是骨髓和肝脏 B. 合成原料是甘氨酸、琥珀酰 CoA 及 Fe 2+ C. 合成的起始和最终过程均在线粒体中 D. ALA 脱水酶是血红素合成的限速酶 E. 合成中间步骤在胞液中

15 .诱导 ALA 合酶合成的物质有

A. 铅 B. 促红细胞生成素 C. 在肝进行生物转化的物质 D. 睾酮 E. 血红素

16 .抑制 ALA 合酶合成的物质有

A. 铅 B. 维生素 B 6 C . 高铁血红素 D. 睾酮 E. 血红素 17 .成熟红细胞内磷酸戊糖途径所生成的 NADPH 的功能是

A .对抗氧化剂 B .保护膜蛋白的巯基 C .维持还原性谷胱甘肽的含量 D .使 MHb ( Fe 3+ )还原成 Hb E .维持红细胞膜上脂质的更新 二、是非题

1 .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血清内无纤维蛋白原。 2 .血浆蛋白质中清蛋白含量最少。

3 .血浆平均含蛋白质约为 7g %~ 7.5g %。 4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取决于清蛋白。 5 .血红素合成的限速酶是 ALA 合酶。

6 .合成血红素的原料有甘氨酸、琥珀酰 CoA 、 Fe 3+ 。 7 .网织红细胞能合成血红素。

8 .只有网织红细胞能合成血红素。

9 . ALA 合酶发挥作用的部位是微粒体。

10 .血红素合成的部位是在造血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及胞液中。

11 . ALA 合酶的辅酶含有维生素 B 6 。 12 .血红素对 ALA 合酶起反馈抑制作用。 13. 使用巴比妥可导致肝脏 ALA 合酶减少。 14 .成熟红细胞依赖葡萄糖的酵解供能。

15. 红细胞内的糖酵解主要通过 2 , 3-DPG 支路生成乳酸。 三、填空题

1 . ____ 是人体血浆最主要的蛋白质,它与球蛋白的比值是 _____ ,它是以 _____ 形式合成的。

2 .血浆功能酶绝大多数由 _____ 合成后分泌入血,并在血浆中发挥 ____ 作用。

3 .正常血液中存在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它们共同作用,既可防止血液流失,又能保持血液在血管内的正常流动。

4 .体内三个主要的抗凝血成分包括 ____ 、 _____ 和 ______ 。

5 . _____ 是血浆中最重要的生理性抗凝物质,它是一种 α 2 球蛋白,能持久的灭活 _____ 。

6 .血凝块的主要成分是 _____ ,它在血浆中是以 _____ 形式存在。

7 .刚形成的纤维蛋白所产生的血块很不牢固,很快在 ____ 催化下交联,这是一种 _____ 酶。

8 . _____ 是红细胞获得能量的唯一途径,此途径还存在一种名为 _____ 的侧支循 环。

9 . 2 , 3-BPG 的主要功能在于调节血红蛋白的 ____ ,也能 _____ 。 10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最主要的成分,它由 _____ 和 _____ 组成。

11 .参与血红蛋白组成的血红素主要在骨髓的 _____ 和 _____ 中合成,成熟红细胞不含 _____ ,故不能合成血红素。

12 .血红素合成的 _____ 和 _____ 过程均在线粒体中进行,而 _____ 过程则在胞液中进行。

13 . _____ 是血红素合成体系的限速酶,该酶的辅基是 ______ 。

14 .人体白细胞由 _____ 、 _____ 和 _____ 三大系统组成,其主要功能是 _______ 。 四、名词解释 1 .血清酶

2 .血浆功能酶 3 .凝血因子

4 .内源性凝血途径 5 .外源性凝血途径 6 .蛋白 C 系统 7 . plasmin 8 . porphyria

9 . acute phase protein 五、问答题

1 .简述血浆蛋白质的主要性质。 2 .简述血浆蛋白质的主要功能。 3 .简述成熟红细胞的糖代谢特点。

4 .简述红细胞中 ATP 的主要生理功能。

5 .简述 2 , 3-BPG 调节血红蛋白携氧功能的机制。 6 .简述血红素合成的主要过程。 7 .简述血红素合成的调节机制。 8 .如何对人血浆蛋白质进行分类?

9 .常用分离血浆蛋白质的方法有哪些?

10 .为什么清蛋白能最有效的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11 .止血过程可分为那几个阶段?

12 .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一) A 型题

1 . B 2 . B 3 . E 4 . D 5 . D 6 . B 7 . C 8 . A 9 . E 10 . A 11 . C 12 . E 13 . A 14 . D 15 . B 16 . C 17 . B 18 . E 19 . D 20 . C

21 . E 22 . D 23 . B 24 . A 25 . E 26 . B 27 . E 28 . B 29 . C 30 . A

(二) B 型题

1 . D 2 . B 3 . E 4 . C 5 . E 6 . D 7 . A 8 . E 9 . D 10 . B 11 . A 12 . D 13 . A 14 . C 15 . E (三) X 型题

1 . ABCE 2 . ABCDE 3 . BCDE 4 . ABCDE 5 . ABCDE 6 . ABCD 7 . BCE 8 . BCDE 9 . ABCE 10 . CD 11 . ABCDE 12 . ACE 13 . ABCE 14 . ABCE 15 . BCD 16 . CE 17 . ABCDE 二、是非题

1 . A 2 . B 3 . A 4 . A 5 . A 6 . B 7 . A 8 . B 9 . B 10 . A 11 . A 12 . A 13 . B 14 . A 15 . B 三、填空题

1 .清蛋白 1.5~2.5 前清蛋白 2 .肝脏 催化

3 .凝血因子 抗凝血因子 纤溶系统

4 .抗凝血酶 - Ⅲ 蛋白 C 系统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5 .抗凝血酶 -III 凝血酶 6 .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原

7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XIIIa ) 转酰胺酶 8 .糖酵解 2 , 3- 二磷酸甘油酸支路 9 .运氧功能 供能 10 .珠蛋白 血红素

11 .幼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 线粒体 12 .起始 终末 中间

13 . ALA 合酶 磷酸吡哆醛

14 .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 对外来入侵起抵抗作用 四、名词解释

1 .指血浆中含有的酶,是血浆功能酶、外分泌酶和细胞酶等的统称。

2 .指在组织细胞(主要是肝细胞)合成后分泌入血,在血浆中发挥催化作用的酶。

3 .指参与血液凝固的因子。

4 .指血管内膜受损或血管外与异物接触时触发的凝血过程。此过程所有参与激 活因子 X 的成份均存在于血液中。

5 .指组织损伤以后组织因子(因子 III )进入血液而启动的凝血过程。 6 .指蛋白 C 、蛋白 S 和蛋白 C 抑制物的统称。

7 .纤溶酶,指特异地催化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中由精氨酸或赖氨酸残基构成的肽键水解,产生一系列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酶。

8 .卟啉症指铁卟啉合成代谢异常而导致卟啉或其中间代谢物排出增多的症状。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

9 .急性时相蛋白质,指在急性炎症或某种类型组织损伤时,血浆中浓度增高的蛋白质。 五、问答题

1 . ① 绝大多数血浆蛋白质在肝合成; ② 合成场所一般位于膜结合的多核蛋白体上; ③ 除清蛋白外,几乎所有的血浆蛋白质均为糖蛋白; ④ 许多血浆蛋白质呈现多态性; ⑤ 在循环过程中,每种血浆蛋白质均有自己特异的半衰期; ⑥ 在急性炎症或某种类型组织损伤等情况下,某些血浆蛋白质的水平会增高,它们被称为急性时相蛋白。

2 . ①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② 维持血浆正常的 pH 值; ③ 运输脂溶性物质、小分子物质等; ④ 免疫作用; ⑤ 催化作用; ⑥ 营养作用; ⑦ 凝血、抗凝血和纤溶作用,保持血流畅通。

3 . ① 不能进行糖的有氧氧化, 90%~95% 的葡萄糖经糖酵解氧化供能。糖酵解是其获得能量的唯一途径。 ② 糖酵解途径存在有 2 , 3- 二磷酸甘油酸支路,此支路占糖酵解的 15%~50% ,其主要功能在于调节血红蛋白的运氧功能。 ③ 5%~10% 的葡萄糖经磷酸戊糖途径产生还原当量 NADPH 。

4 . ① 维持红细胞膜上钠泵( Na + -K + -ATPase )的运转; ② 维持红细胞膜上钙泵( Ca + -ATPase )的运行; ③ 维持红细胞膜上脂质与血浆脂蛋白中的脂质进行交换; ④ 少量用于谷胱甘肽、 NAD + 的生物合成; ⑤ 用于葡萄糖的活化,启动糖酵解过程。 5 . 2 , 3-BPG 是一个电负性很高的分子,可与血红蛋白结合,结合部位在 Hb 分子四个亚基的对称中心孔穴内。 2 , 3-BPG 的负电基团与组成孔穴侧壁的 2 个 β 亚基的带正电基团形成盐键,从而使血红蛋白分子的 T 构象更趋稳定,降低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当血流经过 PO 2 较高的肺部时, 2 , 3-BPG 的影响不大,而当血流经过 PO 2 较低的组织时,红细胞中 2 , 3-BPG 的存在则显著增加 O 2 释放,以供组织需要。在 PO 2 相同条件下,随 2 , 3-BPG 浓度增大, HbO 2 释放的 O 2 增多,即人体可通过改变红细胞内 2 , 3-BPG 的浓度来调节对组织的供氧。

6 . ① δ- 氨基 -γ- 酮戊酸( ALA )的合成,在线粒体; ② 胆色素原的合成,在胞液; ③ 尿卟啉原与粪卟啉原的合成,在胞液; ④ 血红素的生成,在线粒体。其中, ALA 是由琥珀酰辅酶 A 与甘氨酸缩合生成。催化该反应的酶是 ALA 合酶,其辅酶是磷酸吡哆醛。此酶是血红素合成的限速酶,受血红素的反馈调节。

7 . ① ALA 合酶的调节: ALA 合酶是血红素合成的限速酶;受血红素反馈抑制;高铁血红素强烈抑制;某些固醇类激素可诱导其生成。 ② ALA 脱水酶与亚铁鳌合酶的调节: ALA 脱水酶与亚铁螯合酶可被血红素 、重金属(如铅)等抑制,亚铁螯合酶还需要还原剂 ( 如谷胱甘肽 ) 。 ③ 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 )的调节:促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 EPO) 可以与膜受体结合,加速有核红细胞的成熟以及血红素和 Hb 的合成,促使原始红细胞的繁殖和分化。 8 .通常按来源、分离方法和生理功能将血浆蛋白质分类。 ① 按来源分为两类:肝和肝外组织合成的血浆蛋白。清蛋白、纤维蛋白原和大部分α球蛋白、β球蛋白在肝合成,而γ球蛋白在肝外组织(浆细胞)合成。 ② 不同的分离方法,血浆蛋白质分类不同。最常用的分离方法是电泳,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可以将血

浆蛋白分为六类:清蛋白、 α 1 球蛋白、 α 2 球蛋白、 β 球蛋白、 γ 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 ③ 按生理功能将血浆蛋白分为 8 类:凝血系统蛋白质、纤溶系统蛋白质、补体系统蛋白质、免疫球蛋白、脂蛋白、血浆蛋白酶抑制剂、载体蛋白和未知功能的血浆蛋白。

9 .常用分离血浆蛋白质的方法有盐析、电泳和超速离心法。盐析是根据蛋白质的溶解度特性,利用溶剂或电解质以达到分离蛋白质的目的。常用硫酸铵或硫酸钠将血浆蛋白分成纤维蛋白原、清蛋白和球蛋白三个主要的组分。电泳是根据蛋白质表面电荷和颗粒大小不同,在同一电场中泳动速度的不同进行分离。常用的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可将血浆蛋白质分成六条区带:清蛋白、 α 1 球蛋白、 α 2 球蛋白、 β 球蛋白、 γ 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超速离心是根据蛋白质的密度不同将其分离,主要用于血浆脂蛋白的分离。

10 .正常人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血浆蛋白质的摩尔浓度。由于清蛋白的分子量小( 69kD ),在血浆内的总含量大、摩尔浓度高,加之在生理 pH 条件下,电负性高,能使水分子聚集在其分子表面,因此清蛋白能最有效地维持胶体渗透压。清蛋白所产生的胶体渗透压约占血浆胶体总渗透压的 75%~80% 。 11 .分为 4 个阶段: ① 受损血管收缩,以减少和减慢受损部位的流血; ② 受损部位血管内皮细胞产生 von willebrand 因子( vWF ),引发血小板聚集,与纤维蛋白原聚集成团,形成白色血栓; ③ 水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并聚合成网状,血细胞粘附其上,形成牢固的红色血栓; ④ 纤溶酶部分或完全水解血栓。

12 .相同点:都通过激活因子 X 形成 Xa 而进入共同的通路 —— 凝血酶的生成和纤维蛋白的生成。

不同点:内源性凝血是由于接触活化而触发的凝血过程,所有参与因子 X 激活的成分均存在于血液中;外源性凝血是由于组织损伤后组织因子进入血液而启动的凝血过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gg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