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教学大纲
更新时间:2023-12-08 02:4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社会学》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英文名称: Socyiolog
(三)开课对象:人文社会科学类(思政教育专业、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历史教育专业)学生
(四)课程性质:
《社会学》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全国高校社会学专业以外的社会科学类其他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和人文基础素质教育和综合教育选修课,不少理工农医等专业也将其作为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程。这门课程从宏观到微观,从静态到动态上科学地分析和研究社会,加深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它通过对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进行理论探讨,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同时社会学也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在制订正确的社会政策,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繁荣,科学地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面提供社会学的独特视角。
(五)教学目的
学习《社会学》旨在面对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应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方法和解决的途径。
(六)教学内容
主要讲授社会学基本知识包括研究对象、社会及运行、文化、人的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互动、社会群体、家庭婚姻性与性别、社会组织、社会设置、社会分层与流动、社区、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社会问题、社会控制、、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学史等。
(七)课程组教师
王正文、景天时、隋志坚、刘桂文等
(八)教材使用说明
本课程从2000年开始,我院政史教育专业、思政教育专业和综合文科教育专业使用的教材以刘豪兴主编的《社会学概论》、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徐经泽主编的《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为主,同时参考了其它版本的教材。
(九)、参考书目
1、刘豪兴主编的《社会学概论》。 2、吴铎主编的《社会学》。
3、吴方桐主编的《社会学教程》。 4、张敦福主编的《现代社会学教程》。 5、邱泽奇主编的《社会学是什么》。
6、李强主编的《应用社会学》。
7、欧阳康主编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8、徐经泽主编的《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9、刘启云主编的《社会学概论》及教学参考资料。 10、《社会学研究》2000年至今的各期杂志。 11、《社会学》97、98、99年至今的各期杂志。 12、《新华文摘》各期。 (十)、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几种社会调查方法。
2、要按时完成习作,特别是每人要完成两项社会调查,撰写两份调查报告。 3、上课不得睡觉。 (十一)教学方式
基础知识以教师讲授和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为主;社会学调查研究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即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开展社会调查和撰写调查报告。
(十二)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
考核方式为考试。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20% ,期中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40%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作业、回答问题等内容,期中成绩采用闭卷形式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期末成绩采用开卷形式以考察学生的社会调查及调查报告的撰写为主。
(十三)课时安排及教学时数
本课程各专业均开设一学期,每学期按18周计,每周4课时,共72课时。见下表:
教 学 内 容 第一部分 绪 论 社会学研究对象 第一章 人的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第二章 家庭与婚姻 第三章 社会群体 第四章 社会组织 第五章 文化与社会运行 第六章 社会互动 第七章 社会与社会运行 第八章 社会分层与流动 第九章 社区与城市化 第十章 社会问题 第十一章 社会控制 第十二章 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 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第二部分 第一章 社会调查法 第二章 社会调查的程序和设计 第三章 社会调查报告的撰写 共计
讲授 5 4 3 3 4 4 3 3 4 4 3 4 4 4 4 4 6 实验/实践 2 2 2 合计 52 5 4 3 3 4 4 3 3 4 4 3 4 4 4 20 6 6 8 72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见下列各章)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绪 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是全书的绪论。通过学习,着重掌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社会学的学科特点;了解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以及学习社会学的现实意义。其中,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学习的难点,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特点是本章的重点。
第一节 社会学概述
一、关于社会学 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社会科学,它研究什么?为什么要研究社会学,社会学具有怎样的社会功能。这是社会学学科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初次接触社会学的人希望回答的问题。
1、关于研究对象的争论。社会学家对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两个层次上。
社会学独特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国内外学术界又各持已见,归结起来有三种看法: 第一种,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这种观点在西方社会学传统中的主要代表是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等人,形成了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路线;
第二种侧重以作为社会主体的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这种观点在西方社会学传统中的主要代表为韦伯等人。后世的许多定义多为这两种观点的变形或混成。中国大多数社会学者更赞成第一种观点,但又力图对二者进行一定的综合。
不属于上述两种社会学定义的可看作第三种,如“问题说”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问题的,“剩余说”认为,社会学是一门“剩余社会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其他社会科学不研究的“剩余领域”;“未定说”认为,社会学的对象目前尚未确定,等等。 2、造成社会学研究对象分歧意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首先,社会学这门学科还比较年轻,资料的积累和理论的概括还未达到成熟阶段,其次,由于社会学“本土化”的影响;再次,社会学研究领域十分宽广所致。
3、初步的定义。即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二、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主要分为理论社会学、应用社会学、社会学研究方法三大类。各个分支学科已不下
百种,大的门类也有将近三十类。
1、理论社会学及其特点。 2、应用社会学及其特点。 3、社会学研究方法及其特点。
第二节、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与特点
一、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
1、学科层次。一般层次:哲学;特殊层次:综合性社会科学;(社会学)个别层次:单科性社会科学。
中心论 平列论 特殊论 2、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世界各国社会学的不同派别,对社会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大致有下列不同看法:第一,否定论;第二,代替论;第三,部分代替论;第四,指导论。 要清楚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它与社会学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从根本上说,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会观,按其研究性质来说,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社会的研究是一种哲学研究,属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范畴;其影响必然要渗透到各门社会科学中去。而社会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门类,是一门具体的社会科学,因而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的关系是哲学与具体社会科学的关系。
首先,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有区别的,历史唯物主义不能取代社会学.,从研究对象来说;从研究方法来看;从作用上看区别。
其次,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是密切联系的,社会学虽然不同于历史唯物主义,但二者并不是对立的。
3、社会学与单科性社会科学的关系(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社会学和政治学、经济学等单科性社会科学的关系:是综合性社会科学与单科性社会科学的关系; 4、社会学与综合性社会科学的关系 (人类学、历史学、心理学等)社会学与历史学、管理学等综合性学科的关系:都是综合性的社会科学,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
二、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1、整体性:从整体角度考察、分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综合性:研究所有社会现象中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各种社会现象的普遍联系中寻找规律性;综合考察、分析常常结合和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及其成果进行的。
“社会学想象力”最重要的视角就是综合性。
3、实证性:社会学是一门实证性的社会科学。以社会调查研究为基础,注重经验知
识。研究范式主要是:从生活出发,形成理论再回到生活中去。(生活—理论—生活)社会学知识贴近社会生活,可用来理解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4、应用性:社会学关注的是当前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研究成果具有实用价值。
第三节 社会学的功能
一、对社会学功能的不同见解
在社会学发展历史上,不同的社会学学派和学科,对社会学的功能有着不同的见解,形成了“干预说”和“价值中立说”两种观点。
二、社会学的基本功能
描述功能;解释功能;预测功能;实践功能;教育功能 三、学习社会学的意义
1、掌握现代社会的基础知识,可以使人们更自觉地参与社会生活。
2、增长社会管理的才干,为建立文明、健康、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做出贡献。 3、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
4、为发展边缘学科和多科性综合研究做出贡献。 5、作为职业与“生活技能”的社会学。
第四节 社会学简史
一、社会学的创立和形成 二、社会学的发展 三、社会学在中国
第二章 社 会
教学内容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社会、社会的构成要素和主要类型,以及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重点掌握社会的本质及涵义,社会学考察社会现象的几个基本角度。了解社会的基本要素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要求对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类型有基本的认识和初步的思考。本章难点是西方社会学的社会观及社会结构概念的理解。
第一节 社 会
一、社会的涵义 1、语源学上的“社会”。
“社会”一词,在我国古已有之,但其使用则完全不同于今天的涵义。在我国的古籍中“社”是指土地之神或祭祀土地神的场所。.我们今天所说的“社会”一词是在近代以来才开始出现的。
2、在西方社会学中,对社会的解释各种各样。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社会唯实论和社会唯名论两大派别。这两大派别的实质问题是:社会是否是一种真实的存在,社会这个概念是否是对一种真实存在的东西的反映,或仅仅是为了方便对某些采取共同行动的独立的个人的一种总称。
3、马克思主义社会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在一定地域内进行着的,以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方式为基础的,相互作用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的论述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第一,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 第二,社会的基础和本质是生产关系。 第三,社会是历史的、具体的。 二、社会的特征
我们可以把社会特征归结为群体性、规范性、系统性、能动性。 三、社会类型与转型社会。
1、马克思: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为标准,人类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类型: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预见共产主义社会。基本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2、伦斯基:以生存方式分,狩猎的与采集的社会、畜牧的社会、初农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3、滕尼斯: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
4、迪尔凯姆,机械团结的社会与有机团结的社会。
5、转型社会:在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的有一种社会过渡形态,即转型社会,兼有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特征。
第二节 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
孙本文的社会构成要素研究 一、自然环境与社会
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貌和各种自然资源。 1、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2、人类社会影响并改变着自然环境。
人类要依赖与自然环境,不同的自然环境能起到加速或阻碍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因此,人类与其所生存的环境能否协调发展,能否合理的利用、开发、保护环境与自然资源,关系到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这也是近年来,世界各国关注的人类生存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3、我国自然环境的综合评价:总量与人均;数量与质量;结构与分布。 二、人口与社会 1、人口的基本概念
所谓人口是指构成社会生活主体并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人口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人口的数量是否适度、人口的质量如何、人口的增长速度,人口的聚集密度等因素。
2、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人口过多,就会导致就业问题、吃饭问题;人口结构的不合理,导致社会问题增加,人口发展与生产发展的适当比例关系,人口数量与生产资料的数量相互关系等,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加速或阻碍的作用。
3、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对人口因素的影响。 4、人口问题的社会影响(当前我国的人口问题)。
第三节 杜会结构与杜会关系
一、社会结构 1、社会结构的涵义
结构最早是自然科学中经常使用的术语,美国学者波普诺在其所著的《社会学》一书中指出:“结构”这个术语指的是任何事物的基本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社会结构指的是群体或社会的基本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
2、关于社会结构的不同观点
研究社会结构,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传统课题。自孔德以来,无论何种社会学派,几乎没有不使用社会结构概念并进行社会结构分析的。但对于社会结构的具体内容,各学派却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由此形成不同的社会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社会结构作了论述:他把社会结构分成两个层次:一是社会物质存在的决定层次,即经济基础层次,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大部分;二是受其制约的上层建筑层次,主要是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想、道德、哲学、宗教、艺术等社会意识形态。
3、社会学研究社会结构的基本范畴
社会学研究社会结构的范畴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是社会经济结构;社会上层建筑结构;阶级阶层结构;人口结构;民族结构;家庭结构等。
二、社会关系
1、含义: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是人本质的具体体现。
2、社会关系的类型:基本的社会关系;具体的社会关系。
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社会关系的网络加以分类。形式社会学学者维塞认为,一切社会关系都分为结合关系(接近、适应、同化、合作)、分离关系(竞争、对立、冲突、斗争)和混合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关系分为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各自又有不同的层次。物质关系中最基本的是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生产关系是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最简单和最原始的关系;思想关系包括政治、法律、宗教等关系。 我们还可以从构成社会关系的要素出发。区分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即人际关系、公共关系和组织关系。
三、研究社会的几个基本视角
所谓视角,是指观察事物的角度或着眼点,在社会发展历史上,许多社会学家在研究纷繁复杂和变动不居的社会现象时,形成了独特的研究视角,为我们深入地把握社会学这门科学的性质提供了新的途径。社会学考察社会的视角往往是暗含在或体现在社会学的各种研究中,需要我们仔细、认真地体会、分析与掌握。
1、结构——过程的视角
为了分析社会,必须把它分解成各种成分加以研究。社会角色、社会阶级与阶层、制度、文化、社会群体、社区等概念都是用来鉴别社会的结构单位的。但同时,社会的每一个构成部分以及作为整体的社会又是变化发展的,即呈现为一种过程。
结构和过程表示事物的不同方面,同时也是观察同一社会现实的不同方法。按照这种观察问题的视角,当我们研究任何一个社会结构层面时,既要对其进行结构分析,又要对其进行功能分析。另一方面,当研究任何一种特定阶段的社会过程问题时,既要把它纳入整体社会过程之中进行动态考察,又要探讨导致这一过程和变迁出现的社会结构上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方针与措施促进社会正常发展。
2、个体——整体的视角
在社会学早期发展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条对立的路线,一条是以强调社会本位,社会整体高于个体,社会本质决定个体行为的社会唯实论为主线,以迪尔凯姆为代表。另一条是以同时代的韦伯所倡导的“方法论的个体主义”为主线,韦伯认为,社会学是一门解释和理解社会行动的意义的科学,在这种主张指导下,韦伯集中探讨了处于特定社会历史脉络中的行动者的动机。
3、宏观——微观的视角
宏观与微观的视角和社会与个人的视角在很多方面相类似,同样也是观察社会的一种角度与方法。宏观社会学与微观社会学有明显的区别:宏观社会学着眼于社会中大的群体,如各种社会机构,社团等,着眼于社会过程。微观社会学家却着眼于日常生活中个人的“社会相互作用”,坚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不是把社会看作一种控制力量,而是强调人们总是处于不断创造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4、均衡——冲突的视角
在解释社会是怎样构成及怎样运转的问题上,社会学者按照理论的前提假设分为功能论和冲突论两个类型。在面对研究的问题应首先从何处着眼和入手的问题上,当代社会学形成了功能论的均衡观点与冲突论的冲突观点之间的对立。
第三章 文 化
教学内容和要求:
掌握社会学中文化这一概念的含义及其类型,熟悉文化的结构;对于中国文化的特质和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有清楚的认识。本章重点一是文化对于社会的意义;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本章难点一是符号、价值和规范的含义,二是不同社会学流派的分歧文化分析问题上的表现,
第一节 文化概述
一、文化的含义 1.文化定义的探讨。
泰勒给文化所下的定义曾被奉为经典性的定义:“文化和文明是一种复合物,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精神文化,甚至是专指文学艺术、音乐、体育等。社会学所讲的是广义文化。
2.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3、文化的特征
(1)从文化的获得看;文化是后天习得的; (2)从文化的发展看,文化是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 (3)文化具有共通性,为全部或部分社会成员所共有;
(4)文化具有本身的特性(民族性、阶级性、时代性及地区性)。 二、文化的构成
1、语言和符号:语言符号是文化的基础。符号的功能:传递和保存复杂的信息;借助符号人类可以创造文化和学习文化
2、价值观:价值观是一个社会和人类群体的人所共有的对于区分事物的好与坏、对与错、符合和违背认的意愿以及可行与不可行的观念,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
3、规范:规范是文化的重要内容。规范是人们行为的准则,有约定俗成的如风俗等,也有明文规定的如法律条文、群体组织的规章制度等。
4、人工制品:经过人改造的自然环境和由人创造出来的一切物品,
5、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社会关系是上述各文化要素产生的基础,而社会组织是实现社会关系的实体。
第二节 文化的类型
一、按照文化存在形态的不同,可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二、根据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影响、被接受的广泛程度,可将其分为主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三类。
三、根据文化的层次,可以将文化分为精致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低俗文化。
第三节 文化的结构
一、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
1、文化特质也称为文化元素,它是能够独立发挥功能的最小的文化单位; 2、由一组意义相连、功能协调并共同发挥作用的文化元素组成的更大的功能单位叫文化丛;
3、文化在内聚、整合逐渐形成了一种内部构成各个部分协调稳定的模式。 二、文化态度
1、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1)文化中心主义:也称种族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常有一种倾向,常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
(2)文化相对主义:它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
2、、文化震惊与文化边际
(1)文化震惊: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
(2)文化边际。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扩散、传播、交流、融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不同文化的交叉、渗透地带,即文化边际。
第四节 文化的功能
识别、教化、整合、知识。 一、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 二、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 三、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 四、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
第五节 文化变迁
一、文化的整合与冲突
1、文化的传播与采借:文化采借是指对外来文化根据自己的标准与判断,选择性的采纳与借用。
2、影响文化传播的因素 二、文化融合 三、文化冲突
文化冲突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对立与斗争。不同文化是在特定的物质环境、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发展起来的,它们之间具有差异性,在接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与冲突。
第六节 文化交流与社会发展 一、文化交流 1、文化传播 2、文化濡化
二、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思想的启迪
2、模式的提供 3、物品的采用
第四章 个人社会化
教学内容和要求:
正确认识社会化的含义和重大意义,认识社会化的有关理论,了解毕生社会化和社
会化不同动力因素的作用,掌握再社会化的含义和社会化与人的自由之间的关系。本章重点、难点内容:社会化的含义,社会化的意义,镜中我理论的内容,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影响社会化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及其任务(社会化是什么)
1.社会化的正式定义是: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简言之,社会化就是学习和传递一定的社会文化的过程。
2、从个体来讲,社会化有两个任务:第一,使个体知道社会和群体对他有那些期待;第二,使个体具备实现这些期待的能力。
二.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人之所以能够被社会化,是因为人具有特殊的生理条件:超越本能的能力,较长的依赖生活期,较强的学习能力,语言能力。
三、社会化的理论
1.库利的“镜中之我”理论:他人对自己行为态度的判断和看法在自我观念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注重人们如何利用符号与他人进行交往并进而参与社会生活的。
3.弗洛伊德认为社会化就是个人的欲望与社会的要求不断冲突和调适的过程。 4.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
社会学研究社会化的三种角度:文化的、个性的及其社会结构的视角。
第二节 社会化的主要内容
一、 政治社会化
1、 意义。政治社会化是一般社会化的核心。这样说的理由在于,在一切社会关系中经
济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社会化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及其制度的稳定,以及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的高低。
2、 政治社会化的横向心理过程 3、 政治社会化的纵向发展阶段 二、 道德社会化
道德社会化,就是将一个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 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 1、道德社会化的内容 2、道德社会化的模式及方法 3、道德社会化的阶段 三、再社会化
第三节 社会化的一般过程
一、 童年期的社会化(出生—约15岁以前) 二、 青年期的社会化(从17、18—30岁左右) 1、 第二次断乳,
2、 处于青年期的人有哪些特点。 3、 社会化的大学阶段
三、 成年期的社会化(从35—55岁左右) 四、 老年期的社会化(55岁左右—生命终点) 1、 接受和适应生理上的老化 2、 角色转换 3、 面对死亡。 五、社会化的困境 1、社会化的不一致性; 2、代差问题; 3、网络冲击; 4、青少年偶像崇拜
第四节 影响社会化的主要动力因素
一.家庭里的社会化
家庭是人们接受社会化最基本的文化环境和最早的单位。家庭是儿童接触外部世界的主要环境,父母是儿童主要的模仿对象;家庭是儿童社会文化规范、知识的最初场所。
二。学校里的社会化
学校是人类社会化手段的一个质的飞跃,它使人类的教化活动进入了一个有组织、有计划、有社会严密控制下快速进行的阶段。
三.随着儿童期的过去,同龄群体越来越多地影响其社会化。
同龄群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是:身份认同作用;平等信息交流作用;情感替代作用;学习人际交往作用。
四、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对人的社会化体现出更为明显的社会性、现实性和规范性特征, 五.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在社会化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大众传播媒介在个人社会化方面的特点是:开放性和无强制性;介入性和非统一性;形象性与易感染性。
第五章 社会角色
教学内容和要求:
社会角色主要介绍社会角色的含义、类型,简要介绍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要求熟练掌握社会角色的涵义、社会角色的扮演、社会角色的类型、角色冲突、角色集、角色冲突的类型;基本掌握角色丛、社会角色的表现、角色距离;一般了解: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
第一节 社会角色概述
一、角色:社会期望与个人表演
社会角色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围绕着人的社会地位的一系列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是人的社会地位的外在动态表现,也是人们对外在特定地位上的行为期待。
二、社会角色的理论 1、芝加哥学派 2、林顿的角色理论。 3、社会戏剧论。 三、社会角色的类型
1、按照个人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原因划分:从人们获得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原因上看,
社会角色主要划分为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2、按照社会角色规范的范围和约束力来划分:从社会角色规范的范围和约束力方面来看,可以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3、按照对角色本身要求的理解来划分:按照角色本身要求的理解划分,可以把社会角色分为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和实践角色。
四、社会角色的功能
第二节 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一、社会角色的表现 1、布景与道具
2、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
3、台前、台后的表现与社会角色表现上的配合 二、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1、社会角色的确定。
在角色扮演中,首要的任务是角色确定, 2、社会角色的表现。 3、社会角色的扮演
首先是对角色的期望。人们在承担某种角色时,首先遇到的是社会或他人对这个角色的期待。只有较好地把握住角色的期待,才能按照角色期待扮演好这个角色。 其次是对角色的领悟。只有充分理解好自己的角色,对于一个角色扮演的评判标准,以社会的评判为准的,而不以个人的评判为准,才能很好地扮演这一角色。
最后,对角色的实践。对角色的实践是角色领悟的进一步发展,是在个人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角色。在很多情况下,对角色的领悟与实践是一致的。在角色实践中,也常常出现角色的建设,就是在一些没有预料的情况下,角色扮演者灵活地创造出了适时的角色扮演。
三、角色距离
角色距离就是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
第三节 社会角色的失调
一、角色冲突: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二、角色不清: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
么、不应该做什么、该怎么去做。
三、角色中断:指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 四、角色失败:指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最后不得不半途终止表演,或者虽然还没有退出角色,但已经困难重重。
第六章 社会群体
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是关于社会群体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和主要分类;二是详细阐述了几种主要的社会群体类型,包括家庭、邻里和同事。要求熟练掌握社会群体的概念、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群体凝聚力;初级群体的特征;基本掌握社会群体的类型。一般了解:人类为什么需要群体生活、群体存在的基础、社会群体结构。本章重点是初级群体及其发展趋势;难点是社会群体的结构与运作。
第一节 社会群体概述
一、社会群体的涵义和特征 1、社会群体的涵义 (1)社会群体的涵义
社会群体,指通过一定的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结合起来并共同活动的人群集合体。社会群体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之一。
(2)社会群体的本质
社会群体的本质在于其内部具有一定的结构,即由规范、地位和角色所构成的社会关系体系。
2、社会群体的特征
(1)经常性的社会互动 社会群体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纽带的个人的集合体。群体成员间保持着经常性的互动关系。
(2)相对稳定的成员关系 群体一旦形成,便有着相应的成员身份,这些身份便结成特定的社会关系。
(3)具有明确的行为规范。随着群体的发展,往往会在内部形成稳定的交往方式,进而形成一定的公认的规范,用来协调成员的行为,以保证群体的功能得以实现。 (4)具有共同一致的群体意识。群体意识也就是一种群体归属感,就是成员认为自己属于某个群体。这种意识一旦建立起来,群体成员就与群体外的人有了明显的区别感,对群体有了相应的期望和归属意识。
二、社会群体的类型
一般说来,社会群体包括如下分类。 1、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2、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3、大群体和小群体 4、内群体和外群体 5、先赋群体和自致群体
6、血缘群体、地缘群体和业缘群体
第二节 社会群体结构及其运作
一、群体凝聚力
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 二、群体规范
指在某一特定群体活动中,被认为是合适的成员行为的一种期望,是群体所确立的一种标准化的观念。
三、群体内部关系
指成员间彼此交流和作用的状态和过程,是群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群体规模、社会网、群体内部信息沟通方式三个方面来考察。
四、群体领导与决策
1、两种领导方式:工具性领导;表意性领导 2、三种领导作风: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3、群体决策:指在群体活动中,群体针对遇到的问题而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是群体发挥作用的重要步骤。
第三节 初级社会群体
一、初级群体的特征
初级群体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来的。他认为,初级群体具有亲密的面对面交往和合作等特征。根据库利的解释.所谓初级群体,就是由面对面的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 概括起来,初级群体具有以下特征:
1、规模小
2、有长期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
3、成员具有多重角色,表现全部人格特征 4、成员之间有感情的交流 5、成员难以替代 二、初级群体的功能
初级群体的特征决定了它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它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起着基础的、中介的和稳定的作用。
1、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
初级群体是一个人获得社会性的摇篮,是一个人通向社会的桥梁。初级群体提供人们社会化的最基本环境,特别是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生活技能的学习、积累都紧密地依靠初级群体。
2、满足人们的感情需要
初级群体在历史上承担过的许多功能,如生产、教育、社会控制等逐步转移或弱化.而主要由专门化的社会组织承担。但满足感情需要的功能却始终由初级群体承担着,还没有任何一种社会组织能够替代。
3、维持社会的稳定
初级群体发挥着社会整合功能,有助于实现社会的稳定。在初级群体中,人们获得了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从而把自己一体化到社会整体中。
三、初级群体的主要类型
初级群体主要包括家庭、邻里和儿童游戏群或朋友群三种类型。 1、家庭 2、邻里
邻里是在地缘关系基础上,结成的友好往来、守望相助的共同体。如房前屋后,左邻右舍几户人家,或者一个小村落等。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的邻里形式已基本消失。但在农村或小城镇,邻里依然是很重要的初级群体,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
(1)生产上的互助合作。
(2)生活上的守望相助。“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3)青少年的社会化。 (4)社会控制的功能。
(5)邻里还是人们交流思想、联络感情、满足精神需要的场所。 3、伙伴群体
伙伴群体是指兴趣、爱好一致,自愿结合而形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它包括儿童游戏群和青少年朋友群体两种。伙伴群体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社会化方面。
(1)儿童游戏群 (2)青少年朋友群
四、社会组织的兴起和初级群体的衰落 1、社会组织的兴起
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一方面,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另一方面则要求在更广阔的范围实现更大规模的协作。社会组织取代初级群体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群体形式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
2、初级群体的衰落
与社会组织的兴起几乎同步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初级群体的衰落。主要表现在: (1)初级群体的功能外移。
(2)初级社会关系变得松散,某些初级群体甚至趋于解体。 (3)初级群体变迁的积极与消极意义
积极意义:社会组织的兴起,使人们以更大的规模组织起来,从而使人类能够更有效率地从事各项活动。人们从更多地依赖感情和私人关系来处理问题,转变为更多地依靠分工、规章制度来处理问题。
消极影响:初级群体的衰落使人们在生活中的互助关系、感情联系变得松懈或中断。
第七章 家庭、婚姻与社会性别
教学内容与要求:
通过学习熟练掌握国内外对家庭研究的特点、家庭的概念、家庭历史演变、家庭的特征、功能、结构与变迁;了解婚姻的定义与特征、婚姻的功能、择偶的限制、婚姻的类型;基本掌握家庭关系数、家庭结构、家庭的发展趋势、婚姻的资源及理论;一般了解:婚姻的转型、家庭问题及其社会性别。本章重点是家庭的特征与结构,性别角色的社会化,难点是如何确切把握婚姻的形式与功能。
第一节、家庭概述
一、家庭的概念 1、家庭的起源与性质
(1)血缘家庭;(2)普那路亚家庭;(3)偶婚家庭;(4)父权制家庭;(5)一夫一
妻制家庭。
2、家庭是由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的人们组成的长期共同生活的群体,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群体形式。一般说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和收养关系是形成家庭的基本关系。作为生活实体,家庭可以看作是实体婚姻、孩子、生活共同体三个部分的综合。
3、家庭不是从来就有的,人类是由原始生活群发展为氏族的,经过氏族的演化,才产生了家庭。家庭的产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二、家庭的特征
社会学家威廉?古德在《家庭》一书中对家庭的共同特征作过概括:一是至少有两个不同性别的成年人居住在一起;二是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劳动分工,即他们并不都干同样的事;三是他们进行许多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换,即他们相互为对方办事;四是他们共享许多事物;五是成年人与其子女之间有着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拥有某权威,但同时又对孩子承担保护、台作与抚育的义务;六是孩子之间存在着兄弟姐妹关系,共同分担义务,相互保护,相互帮助。
第二节 家庭的基础——婚姻
一、婚姻及其形式
家庭一般是从婚姻开始的,婚姻是家庭建立的基础。婚姻通常是男女之间依照社会风俗或法律的规定而结为夫妻关系的一种社会制度。
男女两性的差别和人类所固有的性本能,是婚姻的自然基础。但是,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性冲动和要求必须严格加以控制,人的两性关系也必须克服主观随意性,使之符合社会规范。因此,婚姻又是一种社会行为,婚姻在本质上和家庭一样,是一种社会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
二、择偶模式
1、择偶理论。基于个人主义的解释与社会文化的解释。 2、择偶的理论与择偶标准分析。
第三节、家庭的结构和功能
一、家庭结构类型
家庭类型是指家庭成员的组合状况,它是家庭中的代际结构和人口结构的统一组合形式。现代社会学通常采用特定的符号图式来分析家庭结构,
1.核心家庭。核心家庭一般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其规模小,人数少,只有一个核心,即夫妻关系。一般认为,这种家庭形式是一切家庭形式中最稳定的一种形式。
2.主干家庭。主干家庭是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 主干家庭是以直系亲属为主的多代同堂的家庭,它是核心家庭纵向扩大的结果。由于主干家庭的代际层次增多,家庭关系比核心家庭复杂。
主干家庭还有一些特殊的形式,如只有两对或两对以上都是异代的夫妇而没有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还有夫妇或父母缺损一方的单亲主干家庭。
3、联合家庭。联合家庭是指由父母和多对已婚子女以及孙(外孙)子女组成的家庭。
联合家庭是一种多代多偶家庭,几代的男(女)系血亲及其配偶都在一个家庭里生活。家庭的权力主要集中在第一代或第二代长房的一对配偶手中。
4.不完全家庭。不完全家庭是指一些不完全的家庭,如残缺家庭、断代家庭、单身家庭等。
残缺家庭,即夫妻双方有一方因离婚、丧偶而同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断代家庭,即只有一代未婚青少年与祖(外祖)父母组成的家庭;单身家庭,即孤老户以及那些终身不娶或不嫁而独身居住生活的男人或女人。
二、家庭功能
家庭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之所以关心家庭,就在于家庭对社会具有重要的功能。家庭的主要功能有:
1.规范性行为功能。把两性生活置于家庭制度之下,限制在夫妻之间,这是人类经过漫长的进化而作出的合理选择。男女两性性欲的满足,只有家庭才是合法的履行场所。 2.经济生活功能。家庭的经济生活功能主要包括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家庭的生产功能具有历史性。
3. 精神生活功能。家庭是人们休息娱乐的重要场所,人们的许多心理上、精神上的特殊需要,是在家庭中实现的。家庭成员的欢聚和共同生活,往往会给人带来乐趣。 4.教育功能。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担负着传授生活技能、灌输社会价值观念、训练和指导个人行为等促使个人社会化的责任,尤其是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5.抚养、赡养功能。家庭是人类繁衍后代的唯一社会单位,家庭承担着为社会发展生育人口的职能。生和养是联系在一起的,父母承担抚养子女的责任。这不仅是下一代生理上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赡养功能是中国家庭的一项传统功能。
三、家庭生命周期
1、具体家庭的存在,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家庭生命周期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一定的家庭从产生到消亡的生命过程。
2、家庭生命周期一般按照家庭人口变动等主要事件划分。我国社会学界大都将家庭生命周期分为六个阶段:一是家庭建立阶段,二是家庭扩展阶段;三是继续抚育阶段;
四是家庭收缩阶段;五是家庭空巢阶段。
3、家庭生命周期,主要受生育因素、经济因素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 四、我国家庭的现状与建设 1、我国家庭的现状;
家庭规模趋于缩小;庭功能有所变化。一是家庭的消费功能在加强。二是家庭的生育与抚育功能的层次在提高;家庭价值观的认识趋向现代化。
2、家庭社会问题
第四节 性别角色与社会性别
一、两性之间的差别 1、生物差异
在人日常生活经验中,常常会将人的某些特性归于“遗传基因”,人们相信某些“与生俱来”的东西会对人的个性以及社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生理差异是染色体性腺和性激素造成的,性别差异可能会产生一些特殊的行为和认知策略。
2、心理差异
美国心理学家在总结了大量儿童心理学实验后发现:男女两性最终的差异只有生理机能上的差异,认知能力、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都是后天造成的,是社会化的结果。
二、性与性别
“性”是一种生物学上的事实,是男性女性作为生物个体的生理特征,而“性别”则是指与男性特质或女性特质相关的社会、心理特征,涉及到社会对于两性成员各自应有什么样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的看法,即什么行为是“男子气”的,什么行为是“女子气”的。
1、自然性别
自然性别是指社会成员具有的一组生物学意义上的综合特征,根据这一特征,社会成员被划分为两大类:男性和女性。那么自然性别换句话说,就是指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分类尺度,它把人群分为两种相异的性别群体。
2、社会性别
(1)社会性别的定义是:社会性别是指一个社会关于男人和女人的地位、分工以及个人行为模式的种种规定性总和。
(2)社会性别概念的特点,①社会性别是社会规定的。②社会性别的规定性随着时代的变化或空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③一个社会关于社会性别的规定是系列性的,而不是单就某一个问题进行规定。
3、性别角色社会化
(1)性别角色。所谓性别角色是与作为男人或女人有关的社会角色。性别角色是附加于男人女人不同的期待行为的总和。
(2)性别认同的塑造:
① 家庭。② 社会角色期望的影响。③ 大众媒介的影响 ④ 教育的影响。 三、性别与不平等 1、性别与家庭。 2、性别与工作 3、性别与政治 4.性别分层理论
在揭示性别不平等状况的基础上,社会性别研究分析性别不平等关系产生的原因,特别是要求建立性别不平等与文化、经济、心理、社会制度与政治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性别不平等产生和得以延续的社会基础。
(1)功能理论。以功能论的观点来看,大多数社会的性别角色模式都是十分稳定的,性别角色与早期社会的劳动分工是协调的
(2)冲突论的视角进一步指出,传统性别角色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体现了男性对女性统治的权力关系,这种权力关系的背后是所强调的经济关系。
(3)女权主义理论。西方女权运动作为一种社会运动是和女性主义的研究密切相关的。这场运动的宗旨就是要破除性别歧视与性别不平等的种种现状,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进而建立一种崭新的社会机制,使得男女双方能在公共领域和家庭生活中都和谐相处
(4)当代社会中的性活动及其问题
第八章 社会组织
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章介绍了组织研究中所形成的重要理论,包括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以及相关的组织管理理论。要求熟练掌握:社会组织的涵义、社会组织的要素、社会组织的特征、科层制的特点、弊端等;基本掌握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组织的类型;一般了解:社会组织的目标、社会组织的结构、组织管理的历史演变、我国社会转型期组织结构的特点和任务。本章的重点是社会组织的特征、结构与科层制组织管理方式;难点是社会组织的结构与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社会组织概述
一、组织的概念
1、社会学所讲的组织是有别于家庭、邻里等初级群体的正式组织。所谓组织,即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严密结构的制度化的群体。 在传统社会里,初级群体对人们生活的作用极其显著,而在现代社会中,初级群体的许多功能为组织所替代。近代以来,组织的迅速发展使之普遍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2、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组织的普遍存在提高了人们的社会活动效率,延伸和扩展了人类自身的能力。
二、组织的特征
1、具有特定的组织目标。所谓组织目标就是组织试图实现的一定事物的期望状态。组织目标是组织的灵魂,是确定组织活动方向的基础,是衡量组织活力和效率的标准。
2、具有一定的权威体系。组织是一个复杂的分工系统,因而都有一个经过设计的权威中心和权力地位的分层网络体系,用以控制、指挥和完成组织的活动,使组织成为实现组织目标的有效机构。权力的划分是组织的核心。
3、组织成员的角色化:在组织中,所有成员都处于各自特定的位置,组织对其成员在各一位置上的活动有着明确的角色规定。
4、正式而比较明确的规定。组织成员在组织中的活动以及成员之间的关系都有明文规定。
三、社会组织的要素 四、社会组织的分类 1、西方社会学的分类
(1)韦伯以权威为基础的分类与帕森斯的以目标为标准 (2)布劳与斯考特的分类
(3)爱桑尼的按组织对成员的控制方式为标准的分类 (4)开普劳根据组织人员、人数多少来分类 2、我国的组织分类
经济组织;政治组织和文化组织。
第二节 组织目标
多、缺乏独立见解的人,更容易接受他人的暗示,产生与暗示刺激相一致的行为。 第四,极端的情绪状态。如精神状态极端疲乏、情绪极端旺盛、精神变态等,都会使暗示“乘虚而入”。
暗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直接暗示;间接暗示;反暗示。 2、模仿
模仿就是对暗示的反应,也就是由暗示刺激而引发的类似的心理及行为的反应过程。所以,暗示与模仿是一种行为过程的两个方面,即从刺激的方面看是暗示,而从反应的方面看则是模仿
模仿也有不同的种类。通常根据模仿者过程中是否具有主动、自觉意识的加入,将模仿分为两类:即自动模仿与有意模仿。
在模仿问题的研究上,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的“模仿定律”是影响较大的一种理论学说。塔尔德还提出了模仿的逻辑律与非逻辑律作为主要定律的补充。逻辑定律又分为逻辑冲突律和逻辑结合律;非逻辑定律则包括模仿由内向外律、模仿由优至劣律、模仿风俗时尚交替律三个方面。
二、竞争与冲突
同暗示与模仿的过程根本不同,竞争与冲突都是互动者之间相互反对、相互排斥、相互对峙的活动。竞争与冲突体现了社会互动的另一种形式。
1、竞争
竞争指的是社会上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如,体育运动中运动员、运动队之间的冠军争夺,生产厂家对于同一个市场的争夺,还有人们在荣誉、成绩、权力等方面的争胜活动都是竞争。
作为一种社会互动过程,竞争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竞争是人们对于同一个目标的追求,目标不同就不会形成竞争。第二,被追求的目标一定是稀缺而难得的。也就是说,一人或一些人夺取到了目标就意味着其他人没有了得到的机会。那些数量很多、随处可得的东西一般不会成为竞争的目标。第三,竞争的目的主要在于获得目标,而不在于反对其他竞争者。
竞争可以在社会活动的许多领域中表现出来。而概括地说,可以根据竞争对象的不同将竞争分为三大类:即地境的竞争、经济的竞争和社会地位的竞争。也有的西方学者把竞争分为合作竞争、文化竞争、地境竞争、制度竞争、社会竞争乖。由于社会活动的复杂性竞争现象的普遍性,看来没有哪一种方法能够把竞争的种类包罗无遗。 竞争对于社会的积极意义是极为明显的。可以说,没有竞争就没有在许多方面的社会进步,特别是经济的发展与竞争是密不可分的。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激发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2、冲突
冲突指的是个人与个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利益、目标等而互相斗争、压制、破坏以至消灭对方的方式与过程。冲突与竞争有相似之处,但二者之间却存在着相当大的区别。
冲突的种类与竞争一样,也是多种多样的。从冲突的性质上分为经济冲突、政治冲突、思想冲突、文化冲突、宗教冲突、民族冲突、阶级冲突等;从冲突的规模上有个人之间的冲突和集团之间的冲突;从冲突的程度上,有口角、拳斗、决斗、仇斗、械斗、战争等。
冲突对社会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作用,至于是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则要看冲突的性质而定。
三、顺应与同化
顺应与同化都属于个人或群体对于环境的调适过程,同时也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互动方式。
1、顺应
顺应是指人类通过形成新的行为习惯或改变原有的行为习惯,以适合于环境需要的过程。与顺应相近似的一个概念就是“适应”
具体来说,顺应具有如下几种类型:①和解;②妥协;③容忍;④调解;⑤仲裁;还有其他的一些种类,如归化、奴役、权变等,不再一一介绍。
2、同化
同化指的是人们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而逐渐改变了原来的生活习惯以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同化与顺应有相似之处,但其区别仍十分明显。
同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过程,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社会来说,它主要起到了文化的传播与融合的作用,而对个人来说,同化则使人的行为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对个人来说,同化就是一个人格重塑的过程。
四、合作
全作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互动方式,它指的是个人以及群体之间为达到某种共同的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从广义上说,人类的社会生活都是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因此,没有合作也就没有社会。
人类社会的合作不是纯粹偶然的事情,合作是需要相当的基础条件的,具体来说,合作的基础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情感接近。第二,思想一致。第三,动作配合。第四,相互信任。 合作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一个社会来说,如何组织更有效的合作,都是十分现实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学所关心的重要课题。
第四节 集体行为
一、集体行为的涵义
集体行为(集合行为、集群行为)就是指那些具有一定规模的、相对来说是自发的、无组织的群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
二、集体行为的理论
1、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说:环境条件、结构性压力;普遍性情绪的产生或共同信念的形成;诱发因素;行为动员;社会控制能力。
2、感染理论:集体行为是人们情绪感染的结果。
3、紧急规范理论:面临突发事件时,人们之间会产生紧急规范,从而对在场者形成规范压力,迫使他们去仿效和遵从。
4、匿名理论:匿名状态会使集群中的个人更容易从事越轨行为。 三、集体行为的类型
由于集体行为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因此,集体行为的类型也有若干种类,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群众
群众这一概念在社会学中具有特殊的涵义,它指的是由于某种共同的注意中心或共同利益而临时聚集到一起的人群。不确定感、紧近感以及结构松散和所处情况的模糊不清是群众的重要特征。群众又有以下几种情况:表意群众。行动群众。团结群众。
2、大众行为
集体行为并不都是发生在群众中,在广泛分散的人们——大众中,也会出现集体行为的一些主要特征,如有确定性、暗示性和迫切感等。在分散的大众中集体行为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时尚与恐慌。
(1)时尚。时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非常规的行为模式的流行现象。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新颖性;从众性;珍贵性。与时尚密切联系的另外两个概念是时髦和时狂。
(2)恐慌。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危机状态下,面对现实的或想象的威胁作出的不合作和不合理的反应。
3、信息传播中的集体行为
集体行为除了表现为相互感染、相互模仿的群众和大众行为外,在信息的传播活动中,也经常呈现出集体行为的特征。这就是传闻、谣言和舆论。
(1)传闻与谣言。这是信息传播的最松散的方式。传闻也叫做“闲话”或“流言”,它起源于无名渠道的非正式消息。谣言也是一种在非正式渠道中传播的消息,但通常人
们更倾向于认为谣言出自有目的的制造。
传闻与谣言的传播过程是一种自发的、无结构的、扩张性的过程。在传闻与谣言的传播中一般都要经过以下三种方式的“加工”:①磨尖。②削平。③同化。
(2)舆论。指的是公众对某一个问题的态度或意见。舆论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舆论是社会上一般人赞同的意见;舆论是含有一定理性成分的意见。舆论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促进某一活动的进行和对某一活动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舆论的对象一般来说是关系到公众中大多数人利益的事情,即舆论的产生总是在人们共同关注的事情上。
第十一章 社会分层
教学内容和要求:
通过学习重点掌握什么是阶级,阶级分析与阶层分析的理论,并正确认识西方社会学的分层理论,明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与资产阶级的社会分层理论的根本区别。基本掌握:我国目前社会阶层的状况;一般掌握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层的基本含义。了解什么是社会流动及其社会流动的原因。本章重点是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社会学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社会分层的标准,社会流动类型与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难点是如何准确把握现阶段我国社会分层的状况。
第一节 社会分层概述
一、社会分层涵义及其方法
1、社会地位及其差别;社会分化及其类型。
2、分层的含义:社会分层是依据一定的等级标准,把社会成员划分成不同层次的过程。社会分工与社会分层的关系,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多水平和向度上的分化与社会分层;分层体系结构的分化与内部结构。
二、社会不平等
1、社会地位:指的是一个群体或社会中由社会因素所确定的位置。 2、社会不平等的类型
3、社会不平等的内容:社会资源的不平等分配。 三、社会分层的标准与方法
分层的标准是分层的客观依据,即社会差别和不平等所作的理论上的概括与抽象,
以及在此基础上制定的可供操作的指标。分层标准的选择和阶级、特殊利益群体的划分标准,收入标准、权力标准、教育标准、职业标准。
4、社会学分层研究一般采用三种方法:即主观法、声誉法、客观法。主观法又称自我评分法,是由调查研究人员将整个社会体系分为若干层次,由人们根据某项标准,自己对自己归类,判断自己处在社会分层体系中的哪一层;声誉法则是调查研究者让熟悉一地区情况的人作为评判员,按照事先规定的高低层给成员分层归类;客观法是应用可以直接测量的客观标准如收入、教育程度等对人们进行层次划分。该方法的应用十分广泛。
第二节 社会分层的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
1、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的历史发展 2、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的基本观点
生产资料和劳动的占有关系是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准。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的最重要贡献就是将阶级的存在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即所有制联系起来,从生产过程中工人与资本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来揭示阶级的本质。在私有制社会里,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或劳动决定着人们的阶级归属。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科学地说明了社会不平等现象的主要根源,揭示了私有制社会纵向社会的基本结构及其对社会状况及其发展的影响,今天仍然是我们考察研究私有制社会基本结构的重要思想武器。
二、西方社会学的分层理论 1、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
在西方社会学中。最早提出社会分层理论的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他提出了一个由经济、地位和权力组成的三位一体的分层楼式.经济即收入的多少;地位是指对荣誉、声望的肯定或否定的估计;而荣誉和声望是由人们的身份、仪态风度、生活方式、教育水平等因素决定的;所谓权力。是指个人或集团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反对其它对手的实力.经济地位和声望都可以作为权力的资源.三个标准既有相关性,又有一定的独立性.这种对于社会层次结构的多元划分标准也是今天西方社会分层理论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
2、功能主义的社会分层论
功能主义,作为一种保守的思想,它比较多地强调了社会分层的合理性。它认为,既然社会上的地位差别、收入差别、贫富差别等是一种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那么它作为社会的一个构成部分必然对社会发挥着某种功能,满足着社会的某种需要。
3、冲突论的分层理论
冲突论同意马克思的观点:阶层化会引起社会冲突。社会地位高的人为什么能够获得高的社会报酬?是什么因素决定谁得到更高的社会报酬呢?冲突论的回答是,权力。阶层化是一种强制性的体制,权力是一种稀有资源,为争夺它造成了阶层化。
4、续谱排列。
根据人们的职业分工、工资收入与身份声望等方面的具体而细致的差别,把社会成员划分成连续排列的多个小层,即续谱。
第三节、当代中国的阶级与阶层
一、改革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过程
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实行合作化,农民从个体农民变成集体农民.农民阶级成为在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组织起来的新的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也已经消灭了,这个过程是党和国家对资产阶级采取进行赎买政策的指导下进行的。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被彻底消灭了.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在中国已经不存在了。 一般认为,改革前我国只存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这两个阶级,他们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牢固地团结起来的两个阶级,没有剥削与被剥削、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但他们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别。
二、我国目前的社会阶层结构
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以人们对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来刻画各社会阶层的基本特征。组织资源也可称为权力资源,主要指依据国家政权组织和执政党组织系统而拥有的支配社会资源(包括人和物)的能力;经济资源主要是指生产资料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文化资源是指对社会以证书或资格加以认可的知识和技能的拥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学历文凭。
当代中国十大社会阶层的构成:
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是指在党政、事业和社会团体机关单位中行使实际行政管理职权的领导干部。
2、经理人员阶层。指企业中非业主身份的高中层管理人员及部分作为部门负责人的基层管理人员。 依据其阶层分类指标,这一阶层的成员是处于体制内、体制内边缘部门或体制外,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水平的管理者。
3、私营企业主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是指拥有一定数量的私人资本或固定资产并进行投资以获取利润同时雇用他人劳动的人。这一阶层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占有生产资料,即拥有经济资源。
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是指在各种经济成分的机构(包括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全民企事业单位、集体企事业单位和各类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中专门从事各种专业性工作和科学技术工作的人员。
5、办事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是指协助单位和部门负责人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专职办公人员,主要由党政机关中的中低层公务员、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中的基层管理人员和非专业性文职人员等组成。他们是体制内或体制外不占有生产资料的较低层非体力劳动者。。 6、个体工商户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是指拥有一定量的私人资本(包括不动产)并投入生产、流通、服务业等经营活动或金融债券市场而且以此为生的人。如小业主或小雇主(有足够资本雇用少数他人劳动但自己也直接参与劳动和生产经营的人)和自我雇用者(有足够资本可以自己开业经营但不雇用其他劳动者)以及小股民、小股东、出租少量房屋者等。
7、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是指在商业和服务行业中从事非专业性的、非体力的和体力的工作人员。阶层分类指标确定此阶层的社会位置是,在体制内或体制外第三产业中的受雇者或自雇者。
8、产业工人阶层。产业工人阶层是指在第二产业中从事体力、半体力劳动的生产工人、建筑业工人及相关人员。阶层分类指标确定此阶层的社会位置是,体制内或体制外第二产业的受雇者或自雇者。在最近十年,产业工人阶层经历了几个方面的重要的变化。 9、农业劳动者阶层。是指承包集体所有的耕地进行家庭经营,以农(林、牧、渔)业为惟一或主要的职业,并以农(林、牧、渔)业收入为惟一或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农业劳动者阶层目前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一个阶层。
10、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指无固定职业的劳动年龄人群。这一阶层的许多成员处于贫困状态。
第四节 社会流动
一、社会流动概述 1、从封闭社会到开放社会
社会分层是从静态的方面表现着社会结构的状态和内容,而社会流动则从动态方面表现着社会结构的形成和变迁。社会分层为社会流动提供了社会结构基础,没有分层就谈不上流动,社会流动不但影响着社会分层状态的形成,同时又在改变着已经形成的分层状态。
2、社会流动的基本属性,社会流动是从社会地位不同的一种位置移向另一位置的现象;或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移动的过程。
3、社会流动的特征:
(1)个人或群体在具有差异性的社会位置间移动; (2)个人或群体社会位置的变动引起社会性资源的再分配; (3)合理的人、职配合具有质与量的规定性。
4、社会流动的社会功能。 二、社会流动的类型:
1、根据社会流动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分为结构性流动和非结构性流动; 2、根据流动的方向分为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垂直流动指人们社会地位的升降变化.包括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水平流动指人们在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职业、地区之间的横向流动,对个人的社会地位变化影响不大,而对社会结构的变化影响较大。 3、根据代际关系划分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代内流动代际流动又称人一生的流动,指一个人在一生中的地位、职业、权力、声望、工作条件、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动. 代际流动指两代人之间在职业、地位、身份、收入等方面的变动,即子女从父母所在的、阶层向另外的阶层的流动;反映了社会进步的程度和社会分层体系的变化和发展状况。
三、影响与制约社会流动的因素 1、自然环境的变迁。 2、人口或生育率的变化, 3、技术和经济的发展。 4、社会变迁 5、教育发展 个人地位的获得模式
第十一章 社会行为与社会控制
第一节 社会行为的方式和类型 第二节 离轨行为
第三节 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 第四节 社会控制及其方式
第五节 社会控制的实现途径及其工具性手段
第十二章 社会变迁和社会现代化
教学目的和要求
社会变迁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从动态方面考察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本章
介绍社会变迁和社会现代化,主要包括社会变迁的涵义、影响因素、理论解释,以及现代化的涵义、特征、内容、理论及实践等。重点是社会变迁的涵义、影响因素与理论,社会现代化的涵义、特征、类型、理论。难点是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和理论,以及社会
现代化的涵义、类型、理论。
第一节 社会变迁概述
一、社会变迁的涵义
所谓社会变迁,既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也特指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既指社会变化的过程,也指社会变化的结果。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社会变迁包括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组织、人口、道德、习俗、时尚等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范围) 2.社会变迁既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变化;既有前进的,也有后退的;既有有益的,也有有害的;既有有计划的,也有无计划的;(性质)
3.社会变迁有突发的、急剧的或渐进的、缓慢的,也有暂时的或长久的;(速度) 4.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向上的。(趋势) 二、社会变迁的类型 (依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 1.从社会变迁的规模和范围分为整体社会变迁和局部社会变迁; 2.从社会变迁的方向分为正向社会变迁和负向社会变迁;
3.从社会变迁的性质和推进方式分为渐进社会变迁和突发社会变迁;
4.从社会成员是被动还是主动的参与分为无计划的社会变迁和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三.社会变迁的根源、影响因素及途径
1.根源(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即生产工具、技术以及人的劳动技能的发展。
2.影响因素有: (1)自然环境与人口; (2)科学技术; (3)文化因素; (4)社会结构;
(5)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6)经济变化。
3.社会变迁的途径主要有: 社会需要的增长; 新要素的产生和导入;新要素的传播和扩散;社会结构的分化与整合。
四、社会变迁的理论
1.社会进化论。源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在古典社会理论中占统治地位。认为社
会是一个有机体,是一个进化的过程。社会进化具有渐进的趋势,它会导致社会和文化的分化、整合、重组,最后达到专业化和复杂化,从而带动社会进步。
19世纪的进化论,认为社会进化的发生是客观而必然的,且都是相同的。两个假设:所有的社会最终都将成为类似于西欧的社会;社会进化代表进步。(单线进化论)
现代进化论者提出多线模式,认为社会变迁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
2.循环论。认为社会历史呈周期性变化,并总是沿着封闭式的轨道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或者认为社会的兴起和衰落在上升和下降两个极端之间来回摆动。施本格勒的“文化形态循环说”;汤因比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压力说”;帕累托的“精英循环说”。 3.冲突理论。认为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冲突导致社会变迁。马克思、恩格斯;达伦多夫。
4.功能理论。认为社会变迁是由于人口增长、技术变迁、社会不平等和不同群体在稀缺资源的世界上满足其要求所做的努力造成的。帕森斯的社会均衡模式。
五、有计划的变迁
在一定意义上,社会变迁表现为特定的社会发展计划和规划。
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
一、社会现代化的涵义
“现代化”,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西方社会科学中逐渐流行,现已成为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社会学中,现代化是指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变迁,即人类社会以现代工业的产生为发端,以科技发展为动力,在自身日益分化的基础上,向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的发展阶段转变的全面发展过程。具体包含以下几点:
1.社会现代化是一个持续的历史过程; 2.现代化绝非“西方化”或“欧洲化”; 3.现代化是对历史传统的批判与继承 ; 4.社会现代化是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 。 二、社会现代化的一般特征 1.社会结构的日益分化和一体化; 2.理性化;
3.科技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4.经济持续而迅速地发展; 5.城市化;
6.人的现代化; 7.全球化。 三、现代化的内容 1.经济现代化
核心内容。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包括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产业结构的现代化等多方面的内容。
2.政治现代化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民主化的选举制度和与之相应的现代政府组织制度;二是严密和完善的社会法制体系;三是政治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3.科技现代化、世俗化和理性化。 4.社会结构的分化与整合
(1)现代化一项最具实质性的内容。
(2)分化的表现形式:角色的分化;社会资源分配渠道的多元化。 (3)整合的表现:社会成员和单位之间相互依赖的加强;社会流动的加强。 5.居住区域的城市化
社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和标志之一。 6.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现代化还包括人的现代化(后述),军事现代化,组织管理现代化等方面。 四、社会现代化的类型
依据世界各国现代化起始的时间和最初动力来源,可分为两大类:早发内生型的现代化和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
五、现代化的理论模式 1、现代化理论
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美国, 60年代兴盛。迪尔凯姆、韦伯。
在发展阶段上,将所有社会的发展都划分为传统与现代两个阶段。将非西方不发达国家等同于传统社会,将西方社会等同于现代社会。
在发展原因上,将非西方不发达国家没有过渡到现代社会的原因归结于这些国家内部的障碍,即“传统性”或“现代性”的缺乏。
在发展模式上,认为非西方不发达国家要想实现现代化,必须照搬西方的模式。 在发展道路上,认为所有社会的发展道路都是一样的。
2.依附理论
20世纪60年代崛起。反对从社会内部因素考察第三世界国家不发达的原因,主张从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控制和不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中解释第三世界国家的不发达现象。认为第三世界国家只有摆脱受西方国家控制的依附地位才能脱离不发达的状况,实现现代化。
R?普雷维什:核心国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边陲国家(非西方不发达国家);弗兰克:“宗主——卫星”说。
3.世界体系论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崛起。用体系的观点来审视整体世界及其各个部分的发展与变化。
中心国家——半边陲国家——边陲国家
第三节 社会现代化的实践
一、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现代化:后发外生型——持发展效果;“二元”社会结构;政府的作用。
二、中国的社会现代化
1.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实践:背景、特征、问题 2.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目标、战略战术
第二部分
(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与实践)
第一章 社会调查法
第一节 社会调查的基本类型
一、普遍调查 二、普遍调查的特点 三、普查的应用范围 三、普查的程序与方式 四、普查的原则 五、注意事项
第二节 抽样调查
一、抽样调查的涵义与特点 二、抽样调查的应用 三、抽样调查的类型 四、抽样调查的一般步骤
第三节 典型调查法
一、典型调查的涵义与特点 二、典型调查的步骤 三、选择典型的原则 四、选择典型的方法
五、典型调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四节 个案调查法
一、个案调查的涵义与特点
二、个案调查的分类
三、个案调查的一般步骤 四、个案调查的适用范围 五、个案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
第五节 问卷调查法
一、问卷法及其优缺点 二、问卷的基本结构 三、问卷设计原则 四、问卷设计的步骤 五、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第六节 访谈调查法
一、访谈法的概念和特点 二、访谈法的类型 三、访谈的程序与技巧 四、访谈记录 五、结束访谈
第七节 观察法
一、观察法的含义及其特点
二、观察法的类型 三、观察法的原则 四、观察的步骤 五、观察的技巧
第八节 文献法
一、文献法的含义 二、文献的类别 三、文献的收集
四、文献内容的分析评价和取舍 五、文献法的优点及其局限性
第二章 社会调查的程序和设计
第一节 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一、选题阶段 (一)、选择调查课题的重要意义 (二)、调查课题的类型 (三)、正确选题的基本原则 (四)、确定调查对象与调查内容 (五)、调查研究的理论建构 二、准备阶段 三、调查阶段 四、研究阶段 五、总结阶段
第二节 调查总体方案的设计
一、社会调查总体方案的基本内容 二、制定调查总体方案的原则 三、调查总体方案范例
第三章 社会调查报告的基本撰写方法
一、调查报告的类型
二、调查报告的一般结构 三、调查报告的撰写
正在阅读:
社会学教学大纲12-08
北师大版高中英语词汇06-10
广东省阳江阳春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和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年数据研究报告2020版08-14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选择题)04-23
聚焦中考英语(甘肃省)系列训练:考点跟踪突破36日常交际用语05-06
餐饮的服务心得体会及感受03-25
房地产基本知识百问03-18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教学大纲
- 社会学
-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试题(2) - 图文
- 形容词和副词题专项练习
- 趋势外推法
- 物理化学练习题(各章的)
- 英语专业四级2009-2018作文真题(题目)
- 药学专业的实习报告
- 2014年浙江高考优秀作文:倚门
- 南开16秋学期《现代汉语》在线作业四套
- 深度学习:落实课程标准的重要策略
- 自己装订手工书,线装书装订方法图解及古代线装书装订方法图示
-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课外练习题
- M3U3 小练习 - 图文
- 第二节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推荐导学案) - 图文
- 2018年金融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关于感恩的英语演讲稿两篇(多篇范文)
- 谈谈您学完本课程有什么体会
-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译(第三版)第二册课后习题答案4
- 2019-2020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同步训练
- 长沙理工大学2012-2013优秀学生奖学金名单
- 色彩带来的心理感受 -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