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更新时间:2023-04-16 03:0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序言

“十二五”(2011年-2015年)时期,我国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为主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北京市着眼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全面实施“人文北京、

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海淀区举全区之力加快建设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高科技

核心区,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北京市海淀区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海淀区全面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

心区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凝聚了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描绘了未来五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的宏伟蓝图,是海淀区人民政府制定政策、履行职责的基本依据,是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行

动纲领。

编制本规划依据的主要文件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

《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关于制定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议》、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以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和求真务实的创新实践,扎实工作,

争创一流,高标准推动海淀“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努力在国家和首都创新发展进程中走

在前列、作出表率。

第一篇在新的起点上科学发展

“十一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振奋精神,抢抓机遇,面对一

系列重大考验,创造性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经济社会逐步进入科学发

展轨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和历史使命,我们有责任、有条件、

有能力为国家创新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成为首都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主体力量,开创海淀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一章回顾五年发展成果

“十一五”时期,全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城市功能拓展区的发展定位,全面实施“新北京、新奥运”、“新跨越、新海淀”战略构想,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筹办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服务保障任务,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启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始终位居全市首位,居民收入水平、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始终处于全市前列,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居民生活明显改善,“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经济发展实现跨越。经济总量、区级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均实现翻一番,年均增长均达15%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万美元,步入高收入地区行列。区域财政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双双突破千亿元大关。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比重达83%以上;农村经济纯收入达42.3亿元,年均增长8.7%;工业总产值达1347.4亿元,年均增长9.6%;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高端、优质、轻型、低耗”型产业发展格局。节能降耗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提前两年完成北京市下达的“十一五”节能指标任务,走在了全市前列。知识经济、集群经济、总部经济等高端经济形态进一步巩固。

自主创新保持领先。落实国务院和市政府批复精神,加快推进核心区建设,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创新要素聚集、科技金融改革等取得重要成果。海淀园总收入实现7052亿元,是“十五”末的2.8倍,年均增长23.2%。3192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占全市

60.2%,居全国同级城区(市)之首。全区专利申请总数达到9366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占65%以上,发明专利约占北京市的60%),年均增长25%以上。技术交易总额突破3000亿元,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科技奖励数量居全国之首,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获奖项目占全国48.8%。中国技术交易所、中关村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促进中心挂牌成立。海淀区被市政府批准为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中心。云计算、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等领域核心技术在全国保持领先,涌现了龙芯CPU、曙光超级计算机、甲型H1N1疫苗、神舟七号、嫦娥一号等一大批原创性、国际领先的自主创新成果。

民生工作持续改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教育整体水平提升,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以内,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缴率达97%,实现城乡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区档案馆成为北京市首家区县级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海淀区成为全国科普示范区、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

城市管理富有成效。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污染物减排任务全面完成,空气质量显著好转,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十五”末降低30%,北部地区化学需氧量比“十五”末减少89.5%,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2%。海淀区成为北京市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区,获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城称号。城市轨道交通跨越式发展,六环路(海淀段)、阜石路、蓝靛厂南路、林萃路等一批快速路、城市主干路顺利通车,北部地区骨干路网体系初具规模。海淀区被评为首批北京市平安区县。“数字海淀”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和视频调度指挥中心成立,城市管理的精细化、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乡统筹创新突破。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农村地区生活居住环境持续改善,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村村通工程进展顺利,所有农民都喝上了安全清洁的饮用

水。北坞村城乡一体化试点取得成功,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9%,人均筹资标准和区级财政投入标准均居全市首位,住院起付线和封顶线实现与城镇居民标准接轨。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镇域经济与科技园区、都市型农业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度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逐步深化。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和人才特区政策先行先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城乡一体化试点取得重大进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外向型服务经济进一步增强,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更加广泛,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超过50亿美元。在国内外上市(含挂牌)企业达174家,居全市首位。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跨国公司落户海淀。

“十一五”时期,海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

自主创新能力需进一步增强。区域内丰富的科技、智力资源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科技生产力需要多角度大力解放,现有自主创新能力水平、体制机制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担负的重大使命还有较大差距。

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压力加大。消费促进经济繁荣的动力不足,投资结构尚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需要多层次大力引导,产业空间布局优化面临挑战,整体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城市综合承载力需要全方位大力提升。人口规模过快增长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交通拥堵、垃圾处理、流动人口管理等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热点问题,城市管理效率和质量需要继续提高。

加强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要求更为迫切。民意诉求多样化,对创新社会建设管理与服务、维护社会稳定提出更高要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顺应广大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还有不小差距,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政府职能转变仍需加快。政府的行政效能、管理手段等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形势的要求,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与现代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还有差距。

过去的五年,海淀经济社会发展质量高、综合实力提升快、城乡面貌变化大、人民得到实惠多,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趋势,巩固和扩大现有优势,努力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推动海淀向更高的目标和发展水平迈进。

第二章把握时代发展主题

“十二五”时期,海淀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海淀的发展要放在全球坐标系、国内发达城区行列中来审视,依据国家、市委市政府对海淀的新定位、新要求,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对海淀的新期盼、新需求,科学谋划长远发展。

核心区建设催生新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把海淀作为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人才特区创新政策先行先试的核心区,为海淀继续发挥独特优势和龙头作用,实现高端引领、创新驱动,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首都发展战略提出新要求。市委市政府将全力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使首都在转变发展方式中成为全国的标杆和火炬手。海淀区应结合自身城市功能定位,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布局和城市功能,深入推进各领域改革,成为彰显人文北京、领跑科技北京、涵养绿色北京的先行者,成为首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主力军,为首都转变发展方式走在全国最前列作出表率。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面临新考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多变,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世界范围内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竞争日益加剧,国内地区间对高端要素和产业

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海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与发达城市(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深入调整产业结构,坚持创新驱动,实现与国内发达城区优势互补、协调互动发展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社会和谐面临新挑战。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城乡一体化发展进入攻坚阶段,社会结构更加复杂,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民众对共享发展改革成果、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日趋强烈,对政府施政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十二五”时期,海淀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形势喜人,形势逼人。未来五年,海淀必须紧紧抓住大有作为的发展机遇,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下大力气破解海淀发展面临的难题,积极应对现实挑战,在更高的水平上推动海淀科学发展。

第三章谋划长远发展蓝图

“十二五”时期,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是时代赋予海淀的重大使命,举全区之力实现海淀经济社会新的历史性跨越、深度战略性转型是转变发展方式、深化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未来五年海淀将围绕这一战略重心,彰显高标准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服务发展的新时期特色。

——高标准发展。落实市委市政府对海淀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以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来确定工作标准,高效务实地做好工作,勇于创先争优。自主创新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环境建设等都要立足高起点、坚持高水平、追求高目标、保证高质量,以一流的工作和服务提高全区科学发展水平。

——创新发展。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战略地位,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深化区域创新资源战略合作,加快产学研用创新体系和创新协作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抢占发展制高点,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

方面走在全国最前列。

——协调发展。协调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协调好区与街道、乡镇的关系,充分调动两个积极性,加强对各街道、乡镇的分类指导,实行差别化考核,形成竞相发展的整体合力。协调好北部地区产业发展与完善公共服务、生态建设、保护农民利益的关系,形成产业集群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生动局面。

——服务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强化“四个服务”的意识,进一步做好服务驻区高校、科研机构、央企、高科技企业、部队的工作,不断创新服务机制,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通过优质高效服务来推动全区科学发展。

“十二五”时期海淀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对海淀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动科技创新和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更高标准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高“四个服务”水平,举全区之力加快建设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高科技核心区,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中作出表率,为首都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作出重要贡献。

“十二五”时期海淀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初步建成。中关村核心区各项先行先试政策引领示范作用更加明显,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重大科技成果,聚集一批高端领军人才,形成一批具

有国际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为首都建设全国创新中心的核心区,为塑造“北京服务”、“北京创造”品牌发挥表率作用,引领全国创新发展。

——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明显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海淀经济对首都发展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在全市乃至全国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

——城乡居民收入基本实现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城乡环境更加宜居。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生态环境保持国内一流。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城市运行保障能力显著提高,交通拥堵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城市服务管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公共安全维护、综合应急和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

——社会发展和谐稳定。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服务保障水平居于全国前列。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中低收入群众生活水平和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管理和服务体制更加完善,人口调控管理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更加有效,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更加深入,人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海淀历史文化资源得到充分保护、发掘、传承和利用,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等基础公共文化设施与服务质量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科技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能力显著提升。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推动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成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延伸拓展,企业国际化发展成果显著,区域国际化程度快速提高。

海淀区“十二五”规划纲要指标体系表

第二篇科技创新引领示范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十二五”时期,海淀区要坚持把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围绕“两个批复”精神和“四个一批”目标,全面落实《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步伐,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占领全国乃至全球科技创新制高点,让科技创新引领海淀未来发展。

第一章激活自主创新潜能

海淀积蓄了巨大的科技创新潜能,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突破自主创新瓶颈约束,全面激发区域创新潜能,必将为创新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加快核心区建设步伐。

一、释放自主创新活力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落实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批准的先行先试政策,加大科技金融创新力度,率先开展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权改革、股权激励、科研经费分配管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方面的改革试点。鼓励科研院所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入股的方式,参与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建立以应用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评价与转化机制,不断优化国家及北京市科技重大专项财政配套经费的管理机制。深化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试点,积极争取将本区企业创新产品列入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和推广。

促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完善项目发现、跟踪、筛选机制,加强重大科技成果储备,促进科技与资本对接,推进高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和军工集团的重大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整合区内创业孵化资源,吸引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等外部资源参与,形成支持成果转化的中介服务链条。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试点。

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力军作用。推进中关村“十百千工程”和海淀区重点创新型企业培育工作,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统筹使用好支持核心区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不断强化各级专项资金引导作用,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支持创新型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国家和市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共同承担国家、北京市的重大科研和产业化项目。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激发民营经济创新潜力。支持企业间加强创新合作,推进先进技术向中小企业辐射和转移,形成企业协作配套的创新链条,大力培育和发展“专、精、特”的科技型企业小巨人。

二、营造优质创新发展环境

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激励和保护机制,形成覆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全过程的服务体系。激励高新技术企业申请专利、注册商标,支持企业和产业技术联盟构建专利池。

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制定科技型企业信用评级标准,建立创业投资企业信用担保机制、风险补偿机制,支持征信机构发展。加强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引导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增强诚信意识,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环境。

实施质量立区和标准化战略。坚持以质量提升带动自主创新,建立区域质量建设激励机制,积极引导企业以质量建设为基础开展品牌建设,支持企业争创北京质量奖和国家质量奖,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开展标准创新试点,支持企业承担标准化专业组织工作,深化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战略合作。实施引导和鼓励技术标准研发、制定和产业化应用等激励政策,支持对经济发展有带动作用的特色产业集群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第二章搭建创新发展平台

立足海淀区丰富的要素资源优势,通过强化基础性、前沿性和共性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整合创新资源能力,既是构建完善高效创新服务体系的现实需要,也是发挥创新引领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以中关村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促进中心为依托,发挥创新资源平台作用,积极构建有利于政策先行先试、央地创新资源联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服务等工作机制,形成高效运转、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服务体系。加快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共性科技条件平台、科技租赁服务平台等建设。以大学科技园、孵化器、中试基地、专业园区为依托,建设产学研用合作示范基地。探索创新论坛、洽谈会、网络对接平台等多种产学研用合作途径,组建政府搭桥、市场运作、高效运转的产学研用合作信息网络。

二、推进产业发展平台建设

按照高端、高效、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方向,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明确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结合产业发展重点,综合运用规划、财政、税收等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产业准入机制和产业退出补偿机制。不断调整完善园区管理体制,统筹安排各专业园区、产业基地重大项目引进和建设。引导孵化器、加速器向集约化、专业化、多元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扶持和建设一批服务优质、管理先进的特色创业园。

三、建立人才创新发展平台

采取人才、项目、管理模式一体化引进方式,加快建立人才培养、评价、激励、使用机制,完善人才创新创业支撑体系。完善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加速器等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运行机制,拓展科技企业加速器试点范围,探索互联网虚拟孵化等新型创业孵化模式,形成支撑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积极承办国际会议、高层论坛、国际赛事等大型活动,

搭建人才国际交流平台。聚焦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支持区域培训机构开展国际合作,探索境内外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共建一批研发基地,支持本土高层次人才参与前沿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

四、完善科技中介服务平台

以首都科技中介大厦为载体,吸引创业投资机构、咨询机构、律师事务所、商标事务所、行业协会等科技服务中介聚集。引进国际知名专业中介服务机构,鼓励科技中介机构兼并重组,实现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打造一批信誉度高、专业服务能力强的知名科技中介机构,形成健全的科技中介服务链条和科技中介网络。鼓励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各类创新主体,成立产学研用结合的标准联盟、技术联盟和产业联盟,在关键共性技术开发、重大项目攻关和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发挥作用。

第三章构筑世界人才高地

以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为契机,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培养和聚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造就一支富于创新、数量充足、结构优化、效益突出的人才队伍,建设面向世界、辐射全国的高端人才孵化器和人才优先发展区。

一、建设创新人才队伍

汇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落实“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各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鼓励跨领域、多渠道人才柔性流动,推进类海外学术环境建设试点工作。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国际知名企业重点实验室等高端创新资源落户海淀,带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在海淀聚集。强化项目带动,以资金配套等方式支持科技领军人才及团队承接国家和北京市重大科技专项。

培养产业发展领军人才。落实北京市优秀企业家聚集培养工程,加速聚集培育一批具有

全球视野、战略思维和创新精神的产业领军人才。发挥各类产业技术平台作用,完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实现以人才带项目、以项目引人才的良性互动。

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结合产业发展需要,落实国家“千人计划”、“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和“中关村高端人才聚集工程”,采取核心人才引进、团队引进和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相结合的方式,聚集一批优秀海外高层次人才。

聚集文化高端人才。依托中国?海淀艺术团联盟、海淀文化节、“创新型海淀”专家咨询委员会等平台,落实“人文北京”名家大师培养造就工程,实施“香山学者计划”,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在人文社科领域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理论家、艺术家等文化名人。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创意工作室,支持文化创意人才参加国内外著名赛事节事,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发展优秀支撑人才。实施“教育双名工程”,促进教育人才专业化发展。以“1151”卫生人才建设工程为依托,提高卫生人才质量。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开发高技能人才、促进农村实用人才成长,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提升党政人才素养,培养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管理能力和国际化素质的党政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建立多层次、分渠道的青年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一支具有国际视野、高素质、有活力的青年人才后备队伍。

二、营造创新人才服务环境

统筹利用区域人才资源。发挥统筹区域发展高层联席会的作用,推进区域人才资源整合开发。完善人才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双向流动机制,形成一批懂技术、善管理,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和团队。实施人才“请进来,走出去”战略,落实北京市高端人才京津冀自由流动政策,通过挂职锻炼、交流任职、建立培训基地等方式输出智力资源,发挥海淀人才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

营造良好引才聚才环境。树立开放大气、兼容并蓄、尊才爱才的人才观念,努力形成多种文化背景人才共存共荣的宽松社会环境。建设若干满足国际人才需求的国际化社区和文化特色功能区,积极开展创业沙龙、CEO论坛等活动,营造有利于区域创新创业人才成长、交流、发展的良好环境。完善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技创业者的个性化激励政策和措施,围绕创业扶持、事业平台等方面,通过项目资助、人才津贴等措施,激励人才干事创业、实现价值。

构建一流人才服务体系。发挥首都创新人才发展大厦集聚作用,加快国内外知名人才服务机构落户。加强对人才在住房、子女教育、出入境管理等方面的服务,打造为国内外高端人才服务的绿色通道。积极探索在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方面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推进城乡就业、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的衔接并轨,率先建立统一开放的人才资源市场。发挥天使投资家、创业投资家、职业经理人和科技中介人作用,努力形成独具海淀特色和充满竞争力的创新创业环境。

第四章建设科技金融中心

大力推进科技金融政策创新,积极争取国家监管部门的支持,推动在股权投资、外资审批、离岸金融等方面的新政策、新做法在海淀先行先试。以促进资本与技术的有效对接为目标,力争用5年时间把海淀区基本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金融创新中心,驻区各类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总数达到2200家,其中股权投资机构达到500家,管理的资金规模达到500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2%,初步形成要素聚集、交易活跃、机制灵活、保障有力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一、着力构建科技金融机构体系

吸引国内外优秀股权投资机构在海淀设立管理公司并发起设立基金。鼓励以科技型企业

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银行、证券、保险机构在海淀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支持商业银行在海淀设立特色支行、信贷专营机构、科技金融事业部等机构。鼓励国内外大型企业在海淀发展金融业务,设立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搭建金融控股平台。争取引进和新设一批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典当行。鼓励发展科技金融中介机构。

二、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

完善促进企业上市机制,加强上市企业培育,扶持企业在海外市场上市。推进区属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支持已上市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好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制度创新的落地服务。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多功能演示中心建设。扩大海淀区挂牌企业数量,支持挂牌企业转板。加快建设全国性的股权投资交易中心。

三、积极引导金融业务创新

鼓励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租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担保等各类机构创新服务模式,为区域开发建设和区内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投融资服务。鼓励金融机构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规模,开发适合科技型企业特点的集合信贷产品,对优质企业推广信用贷款等创新产品。鼓励区内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支持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发行集合票据和集合债券。

四、全面建立科技金融服务机制

加强金政企之间交流合作,促进投融资对接。充分发挥科技金融中介机构的作用,为区域科技金融发展提供专业化服务。建设金融人才服务中心和科技金融人才数据库,构建科技金融人才服务平台和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探索股权、期权、人才保险等人才激励手段,加速高端金融人才的聚集。建立区域科技金融综合统计分析平台,完善科技金融动态监测和评价机制。

第三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着眼于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果,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展壮大区域企业力量,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核心竞争力。将优化需求结构与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结合起来,构建高端、高效、高辐射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章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创造社会财富、满足社会需要的主力军。“十二五”时期要不断增强为市场主体服务能力,着力拓展非公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战略布局,提高企业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一、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完善支持和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和服务体系,健全政策的协调和衔接机制,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宽松稳定的法制与政策环境。大力推进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重点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探索金融服务创新,健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资本市场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鼓励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等各类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专项资金引导作用,支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高新技术和服务贸易等领域。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并购、控股和参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改组改制改造。逐步放宽市场准入,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等领域。鼓励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开展经济技术合作,提高企业专业化协作配套水平。

二、推动国有企业做优做强

以开展一流服务为抓手,不断优化区域发展环境,为央企、市属企业重大投资项目落地

和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优质服务,推进驻区企业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进一步调整优化区属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加大区属国有企业整合和重组力度,推动国有资产向优势产业、企业和主业集中。充分发挥区属国有企业功能作用,大力推进园区及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商业服务、金融服务及旅游服务等产业,做大做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企业,积极推动优质企业和优质资产上市。推进国企投资主体和产权的多元化,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影响力,力争“十二五”末实现区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突破1000亿元。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压缩管理层级,规范监管方式。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加快市场化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建设步伐。加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使用效率。

三、营造健康规范市场环境

加大打击经济违法行为工作力度,着重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加强工商、城管、质监、物价等综合执法检查力度,有效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市场稳定。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第二章转型升级经济结构

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逐步形成消费主导型经济,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着眼于引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提升产业素质为核心,健全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

一、扩大经济发展优势

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能力。优化公共服务体系,通过促进就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方式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适应消费结构升级和居民需求新变化,推进本土商贸企业和品牌创新发展,积极引进知名品牌和企业。加大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商圈

和特色街区建设,形成一批主题鲜明、极具吸引力的消费聚集区,吸引外来消费。引导新型消费业态,积极发展网上商城、扩大电子商务消费。深入挖掘居民消费潜力,优化商业设施和服务网点布局,扩大文体休闲、养老服务等发展型与服务型消费,促进便民菜店、家政服务等便民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多层次、多业态、多元化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

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发挥政府投资主导作用,引导社会投资投入,在确保投资总量增长的同时,注重优化投资结构。以增强发展后劲为核心,加大重点产业投资力度,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着力点,投资继续向社会事业、民生工程等方面倾斜。引导和促进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增强投资增长的内生动力。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增强政府投资带动作用,注重融资方式创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深入推进产业升级

按照“做大三产、做强二产、优化一产”的思路,推动优势产业更加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具成长性,配套服务业更加完善,农业结构更加合理,形成海淀现代产业体系。

重点打造四大竞争优势产业。进一步巩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优势地位,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软件、嵌入式软件、信息安全软件及各类应用软件,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移动计算、信息安全等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及服务规范、标准制定。做强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服务、生物技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和检测服务,完善知识产权服务和科技转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通信产业,把握“三网融合”的发展机遇,推动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宽带接入技术与设备、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与服务发展。优化提升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发展动漫游戏、旅游休闲娱乐、广告会展、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版权贸易等创意产业,加快建设创意产业基地、数字娱乐产业基地、新媒体产业基地。

积极培育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提高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领域的技术研发水平,推进节能服务规范和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支持水污染和大气

污染控制与治理、资源高效开发与再生利用等领域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支持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环保材料、高温超导材料、生物医药材料、纳米材料的科技攻关及产业化应用。壮大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加快以新型疫苗、基因工程药物为重点的生物医药关键技术和产品开发,推进生物农业优良新品种选育,支持中药、化学药的新药创制、制剂技术及制药工艺创新。促进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依托航天科技、航天科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科研资源优势,促进导航芯片与模块、卫星数据传输设备、地理信息与位置服务运营等产业发展,推进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相关技术在城市交通、移动商务、公共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应用。

加快完善三大配套服务产业。稳步发展金融业,加速科技与金融的良性互动发展,完善综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支持自主创新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形成银行、证券、保险、股权投资、担保等金融业态多元化发展格局。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和高端人才培训需求,规范教育培训业市场,大力发展以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专业资格考试培训、高端国际性认证培训等为重点的教育培训业,打造一批在教育培训领域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教育培训产业集团。优化提升商务服务业,推动知识产权服务、法律服务、会计审计服务等行业并购重组,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中介服务机构。

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积极推进一产与二产、三产融合,加快籽种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和观光农业发展。深度挖掘农业观光休闲功能,加快“一河十园”等都市观光农业产业带(区)建设,建成国家级休闲观光采摘园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进一步加大投入,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支持东升科技园等乡镇科技园建设,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培育大型农业企业集团、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第三章优化空间功能布局

“十二五”时期,实施“南优北拓、东合西美”的空间发展战略,即优化南部环境品质,拓展北部产业空间,整合东部高端资源,提升西部休闲功能。重点规划建设四大功能区,形成各具特色、分工明确、串联互动、协同发展的产业发展空间格局。

一、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

认真落实《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海淀北部地区部分)规划(2010-2020)》,构建“一心、一带、多组团”的空间格局,为北部地区发展的高品质转型和实现产值过万亿奠定基础。建设以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核心的生态绿心,重点发展信息通讯、新材料、新能源与环保、生物工程与新医药、软件与信息服务等特色产业,建设北清路高技术产业集聚带。统筹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打造生活便利、设施配套、环境良好的功能组团。

图1 北部地区发展空间示意图

二、中部研发、技术服务和高端要素聚集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g0q.html

Top